现存生物具有共同祖先
新课改专用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第三讲的进化讲义(生物 解析版)

1.现存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1)化石证据①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②生物的化石在地层里的出现是有一定顺序的。
在越早形成的地层中出现的生物结构越简单、越低等,在越晚形成的地层中出现的生物结构越复杂、越高等。
(2)比较解剖学证据①人的上肢和其他动物的前肢骨骼各自有适应于其功能的特点,但是它们的基本结构及排列顺序是相似的。
②生物学家认为,这种结构的相似性可以说明这些生物是由共同祖先演化而来的。
这些有共同祖先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朝着不同的方向进化发展,其结构适应于不同的功能,因而产生了形态上的差异。
(3)胚胎学证据在研究生物的进化时,科学家通过比较不同动物类群胚胎发育的相同或相似之处,来推断不同动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
(4)细胞生物学证据①无论是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它们的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质膜、核糖体等。
②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几乎全部都来自细胞呼吸。
③现存生物不但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而且在新陈代谢等方面具有许多共同的特征。
这也进一步说明现存生物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它们有着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之间,就具有越多的共同特征。
(5)分子生物学证据科学家认识到大多数现存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而且它们的DNA在组成、结构和功能上有许多共同之处,如都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都具有双螺旋结构等;不同生物的DNA在行使功能时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如都能够复制,都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性状等。
2.进化论对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解释(1)对生物多样性的解释:由于自然选择等因素的作用,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可以发展出多个物种。
(2)对生物统一性的解释:整个生物界有一个共同由来,说明生物界在不同层次上存在着高度的统一性。
3.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①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②基因频率: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动物进化中的共同祖先与演化树

动物进化中的共同祖先与演化树动物界中的各种物种拥有栩栩如生的形态和独特的特征。
然而,它们之间是否有某种联系?是否有一个共同的祖先?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生物学家和进化学家。
通过对动物进化的研究,科学家们建立了动物界的演化树,揭示了动物演化的相关性和变化。
本文将讨论动物进化中的共同祖先和演化树。
1. 共同祖先的概念在生物学中,共同祖先指的是不同物种在进化历程中共享的相同祖先物种。
这个共同祖先代表着地球上所有相关物种的起源。
根据进化理论,所有现存物种都可以追溯到一个共同的祖先。
例如,人类、猩猩和猴子的共同祖先可以追溯到几百万年前的古猿。
2. 提供证据的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对动物进化的理解。
通过对不同物种的DNA序列进行比较,科学家们可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这种比较揭示了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的共享和突变。
由于生物进化是通过基因的传递和突变来实现的,分子生物学为解析动物界的演化提供了重要证据。
3. 演化树演化树是一种图形化的表示方式,用于描述不同物种之间的进化关系。
它以树枝的形式展示了物种的分化和演化路径。
演化树的分支表示了新物种的出现,而根部表示它们的共同祖先。
根据进化树,科学家可以推测出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以及它们的共同祖先。
4. 动物界的演化树动物界的演化树被称为动物分类学中最重要的进展之一。
根据演化树,动物界可以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无脊椎动物包括昆虫、蠕虫和软体动物等,它们共享一个共同的祖先。
脊椎动物则包括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等,它们也有一个共同的祖先。
进一步分析演化树可以揭示更具体的动物进化历程和亲缘关系。
5. 动物进化的意义研究动物进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变化和多样性。
通过了解不同物种的共同祖先和演化树,我们可以揭示动物的形态特征是如何改变的,以及环境变化如何驱使物种的进化。
此外,对动物进化的研究还有助于推测物种在未来可能会经历的进化路径。
总结起来,动物进化中的共同祖先和演化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了解动物界多样性和进化历程的框架。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后习题: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1节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合格考达标练1.达尔文进化论主要由两大学说组成,即()①共同由来学说②用进废退学说③自然选择学说④中性进化学说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B2.据媒体报道,考古学家在辽宁省发现一对古生物过渡类型化石,经过研究发现竟然是一对雌雄孔子鸟化石,两只鸟深情对望,姿态优美动人,堪称一亿多年前的“爱情鸟”。
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孔子鸟化石等过渡类型的化石,揭示了不同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C.在地质年代较晚近的地层中没有低等生物的化石D.地层地质年代越晚近出现的生物越高等答案C解析孔子鸟化石等过渡类型的化石,揭示了不同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A项正确;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B项正确;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生物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种类也越多;在越晚形成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种类也越多。
有些低等生物至今依然存在,因此在地质年代较晚近的地层中也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C项错误,D 项正确。
3.下列关于基因序列比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序列指的是基因中的碱基序列B.通过比较不同生物的同一类基因中的碱基序列可以得知它们亲缘关系的远近C.比较猪的胰岛素基因和人的胰高血糖素基因序列也可以了解人与猪亲缘关系的远近D.必须先将不同生物的基因序列进行测序,才能将基因中的遗传信息进行比较答案C解析基因序列指的是基因中的碱基排列顺序,A项正确;只有比较同一类基因才可以了解不同生物亲缘关系的远近,B项正确,C项错误;比较基因中的遗传信息,必须先将不同生物的基因序列进行测序,D 项正确。
4.地球上现存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下列有关分子生物学证据的说法错误的是()A.大多数现存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DNA序列相似性越高C.人类与猩猩、恒河猴以及兔的血红蛋白基因中的碱基序列有一定的相似性D.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存在较大差异性答案D5.下图为鸟类和爬行动物早期胚胎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结构具有很大相似性,这证明了两者()A.生殖方式相同B.生活环境相似C.可能来自共同的祖先D.食物来源相似答案C解析爬行类与鸟类之间差异十分显著,但是它们的胚胎在发育初期都很相似,即都有鳃裂、前肢芽和尾,只是到了发育晚期,其鳃裂都消失了,这种现象说明高等脊椎动物是从某些古代的低等脊椎动物进化而来的,即它们来自共同的祖先,C项正确。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二册 第6章 生物的进化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第2节 自含答案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二册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1节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第2节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课程内容标准核心素养对接1.基于化石的直接证据,认同当今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
2.运用比较解剖学、胚胎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间接证据,说明当今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
3.运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适应的形成,说明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生命观念——结合实例理解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2.科学思维——比较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和达文尔的自然选择学说,深刻理解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社会责任——认同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当今的各种生物来自共同祖先。
知识点1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1.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2.地层中陈列的证据——化石3.当今生物体上进化的印迹——其他方面的证据知识点2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1.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2.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否定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1)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就叫作化石。
(×)(2)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3)不同种真核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有差异,属于分子水平的证据。
(√)(4)同源器官和痕迹器官属于比较解剖学的证据。
(√)(5)达尔文完全否定了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强调了自然选择的作用。
(×)(6)自然选择学说阐明了基因突变在细菌抗药性产生中的作用。
(×)教材P102“图6-3”拓展1.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蝙蝠的翼、鲸的鳍、猫的前肢与人的上肢骨骼相比,在结构上有相似之处,而且排列顺序也基本一致,这说明了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它们可能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
(2)这四种前(上)肢内部结构模式非常一致,但功能迥异,在形态上差别也很大,这说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教材P106“思考·讨论”拓展2.为什么极地狐狸的耳朵短而圆,非洲沙狐的耳朵长而大?提示极地狐狸耳朵短而圆,有利于减少散热,非洲沙狐耳朵长而大,有利于增加散热。
6.1生物有共同的祖先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高一生物必修二时间:月日课型:新授课时:1 主备人:毛艮荣第六章第1节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教学目标】1.基于化石的直接证据,认同当今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
2.运用比较解剖学、胚胎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间接证据,说明当今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举例说明当今生物具有许多共同特征。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基于证据和逻辑,认同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当今的各种生物来自共同祖先。
2.教学难点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找寻当今生物具有共同特征和共同祖先的证据。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利用“问题探讨”中的问题情境,引入本节课的课题。
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1、理解化石是支持生物进化论的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2、理解当今生物体上进化的印迹也是支持生物进化论的证据。
三、学生自学、独立思考认真阅读课本P100-P104,独立思考,把知识点、重难点和疑难点作出标记,限时3分钟。
四、自学指导,紧扣教材自学指导一:阅读P100-P101,回答下列问题,限时5分钟1、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主要由哪两大学说组成?其内容分别是什么?2、化石的概念、作用、分布?3、观察图6-2,完成思考讨论的1、2、3题。
4、沉积岩与沉积物的区别?5、通过化石的研究,最终证实了什么?自学指导二:阅读P102-P104,回答下列问题,限时7分钟1、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除了化石以外,还有哪些证据?2、完成P102思考讨论的1、2、3、4题。
3、什么是胚胎学?胚胎学证据是如何支持生物有共同祖先的?4、完成P103思考讨论的1、2、3、4题。
5、从细胞和分子水平看,当今生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五、自学展示,精讲点拨(一)学生展示(二)点拨自学指导一点拨:1、图6-2所示资料支持达尔文的共同由来学说。
不同地层的形成年代不同,越早形成的地层中首次出现的生物越低等,生物特征越简单:越晚形成的地层中首次出现的生物越高等,生物特征越复杂。
例如,21 亿年前的地层中首次出现单细胞真核生物,7亿年前的地层中出现了多细胞生物,这说明多细胞生物出现的时间晚于单细胞真核生物,可判断多细胞生物是由单细胞真核生物进化来的。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1节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第2节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A.拉马克
B.达尔文
()
C.孟德尔
D.摩尔根
解析:拉马克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的科
学家。
答案:A
3.(2019·天津期末)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的核心内容是( )
A.自然选择
B.用进废退
C.人工选择
D.过度繁殖
解析:自然选择是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核心内容;用进废
退是拉马克的观点;人工选择是选择的手段;过度繁殖是自
(3)拉马克进化学说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具有局 限性。他过于强调环境的变化直接导致物种的改变。实际上,如 果环境的变化未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就不会使生物产生可遗传 的变异。
2.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 (1)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和适者生存。 (2)关系图解:
①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了更多的原材料,加剧了生存斗 争。
新知探究二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在探究中学通]
1.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食蚁兽是吻部尖长、嘴呈管形、舌可伸缩并富有黏 液适于舔食昆虫的一种哺乳动物。鼹鼠是外形像鼠、耳小或完全 退化、眼小且视力完全退化、营土壤穴居生活的另一种哺乳动物。 材料二 长颈鹿的进化过程图
(1)利用拉马克的观点解释食蚁兽舌头细长及鼹鼠耳眼退化 的原因。
提示:拉马克认为,器官用得越多就越发达,如食蚁兽的舌 头之所以细长,是由于长期舔食蚂蚁的结果。器官废而不用,就 会造成形态上的退化,如鼹鼠长期生活在地下,眼睛就萎缩、退 化。
(2)用拉马克的观点解释长颈鹿脖子长的原因。 提示:草地退化后,长颈鹿只能食用高处的树叶。由于经常 使用颈部,导致颈部越用越长,并将长颈这一性状遗传给后代。
(√)
(5)由于缺少草而吃树叶的长颈鹿脖子越来越长,符合拉马克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1册 第6章 第1节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行为特点。
()
(2)人和鱼的胚胎发育经历了有鳃裂及有尾的阶段,这可以用人
与鱼有共同祖先来解释。
()
× (3)比较解剖学发现,不同种类的哺乳动物的前肢在形态上差异
很大,这说明这些哺乳动物不是由共同祖先进化来的。 ( )
• 当堂检测
2.生物进化的证据是多方面的,其中能作为直接证据的是( C )
A.化石证据 B.胚胎学证据 C.比较解剖学证据 D.分子生物学证据
13 14 21 27 31 43 44
讨论3.关于人与其他生物的亲缘关系,从细胞色素c的相关资料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这些数据是 否支持生物有着共同的起源?
推论:普遍含有细胞色素c说明这些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氨基酸序列差异的大小揭示 了不同生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差异越小,表明亲缘关系越近。
• 二、当今生物体上进化的印迹—其他方面的证据 3、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证据
赫氏近鸟龙化石及复原图
基于化石证据可判断赫氏近鸟龙既具有恐龙的特征,也具有 鸟类的特征,属于恐龙和鸟类的过渡类型,这说明鸟类很可能是 由恐龙进化来的。
• 一、地层中陈列的证据—化石
3、在东非大裂谷地带,科学家发现了 许多早期古人类化石,其中有318万年 前的少女露西的骨骼化石,其上肢骨的 结构与黑猩猩的相似,适于攀缘,下肢 骨与现代人类接近,适于直立行走。这 一证据支持人猿共祖说吗?
第六章第一节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 教学目标
1.基于化石的直接证据,认同当今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
2.运用比较解剖学、胚胎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 间接证据,说明当今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举例说明当今 生物具有许多共同特征。
•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基于证据和逻辑,认同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当今的各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内质网
(2)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在细胞代谢上也相似。都需要酶的催化;都 要细胞呼吸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都具有细胞分裂、分化、衰老等共 同的生命特征。
(3)在核酸的碱基序列和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中,保留着大量的进化 信息。如进行有氧呼吸的真核生物中都存在一种功能相同的蛋白质— —细胞色素c。
二、当今生物体上进化的印迹——其他方面的证据 3. 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证据 (4)所有生物的核酸分子结构相似;遗传信息在复制、转录和翻译的 过程中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翻译过程基本使用中一密码子等。
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来看,当今生物有许多共同的特征:有能进行新 陈代谢、生长和增殖的细胞;细胞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3.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一、地层中陈列的证据——化石
地层年龄(百万年前)
首次出现的生物类群 (化石)
245-144
鸟类、哺乳类
360-286
爬行类
408-360
昆虫、两栖类
505-438
鱼类
700
多细胞生物Leabharlann 2100单细胞真核生物
地层中有大量化石的示意图
图所示资料支持达尔文的共同由来学说吗?
第六章 生物的进化
硅化木
在北京林业大学的校园内有一处利用硅化木制作的景 观(左图)。硅化木由远古树木埋入地下,经长期硅化过 程形成,它们虽然是化石,但是树木的纹理依然清晰可辨、 栩栩如生,具有珍贵的科研和观赏价值。从硅化木挺拔的 姿态,我们隐约可以看出,这棵曾经生长的大树,经历了 一场地震或火山爆发,被埋在地层中千百万年,成为现在 的模样。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就有诗句:“东阳多名山, 金华为最大。其间绕古松,往往化为石。”令我们不解的 是:在已经发现的大量生物化石中为什么许多物种都已灭 绝?这些灭绝的物种和现存物种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 除了化石证据,还有哪些证据能说明现存生物源自共同的 祖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起源】 内共生学说: 古生物学家推断,叶绿体可能起源于古代蓝藻。 某些古代真核生物靠吞噬其他生物维生,它们吞下的 某些蓝藻没有被消化,反而依靠吞噬者的生活废物制 造营养物质。在长期共生过程中,古代蓝藻形成叶绿 体,植物也由此产生。
证据五:分子生物学证据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标志着分子生物学诞生。
【合作探究】我也来当考古学家
-- 搜集、整理现存生物具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各小组代表汇报展示。
语言格式:大家好,我们小组搜集整理的是___
证据。
1.发现的事实:„
得出的结论:„ 2.发现的事实:„ 得出的结论:„
证据一:化石证据
骆驼的演化过程
证据一:化石证据
雕齿兽
犰狳
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峡谷国家公园
【人类的起源】
森林古猿 进化而来的。 人是由_________
人和猿具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化石证据
发现的事实: 人和猿头骨在结构上十分相近 得出的结论: 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人和猿具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比较解剖学证据
几乎完全相同。 发现的事实: 人和猿骨骼在结构上___________ 非常近 。 得出的结论: 人和猿的亲缘关系_______
证据五:分子生物学证据
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DNA序列的相似性越高。
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特定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的相似度越高。
【深化思维】根据下图提供的几种动物的DNA碱基序列与人类相
比较的数据及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 黑猩猩 (2)为什么人类、黑猩猩和大猩猩能够产生有着相同或相似的 氨基酸序列的酶和激素? DNA的碱基序列相似度较大,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基因
第5章 生物的进化
第1节 现存生物具有共同祖先
我在科学方面所做 出的任何成绩,都只是 由于长期思索,忍耐和 勤奋而获得的。 —达尔文
【核心素养聚焦】 1.举例说明现存生物具有共同祖先。 (生命观念、理性思维) 2.举例说明现存生物具有许多共同特征。 (理性思维) 3.认同现存生物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观点。 (生命观念) 4.体会科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不断地怀疑和 求证、争论和修正中向前发展。 (理性思维)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人是一件
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自工业革命开始,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 植物生存环境破坏、自然资源过度开发以及 污染和气候变化,物种正以比过去快千倍的 速度灭绝,专家们预言称,地球正面临第六 次物种大灭绝。 据统计,全世界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 每小时有3个物种灭绝,也就是平均每20分 钟就有一种生物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事实: 始祖鸟界于爬行类和鸟类之 结论: 间 证明始祖鸟是由爬行类进化而来的
中华龙鸟:化石来自辽宁北票四合屯,这只“带羽毛” 的化石是鸟类的真正始祖,其时代为侏罗纪晚期。
事实: 中华龙鸟的特征像恐龙 结论: 证明中华龙鸟是由恐龙进化而来的
证据二:比较解剖学证据
人的上肢
猫的前肢
鲸的胸鳍
蝙蝠的翼手
证据二:比较解剖学证据
人和猿具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胚胎学证据
发现的事实: 人和猿的胚胎在五个月前完全一样 得出的结论: 人和猿有共同起源
• 人猿类是在大约3600万年前渐新世时从一组原猴类进化而来的 • 人猿类分为两支,一支进化成猿猴,另一支进化成为人类的祖先 —原始人。
【合作探究】我也来当考古学家
---- 搜集、整理现存生物具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这种分布规律证实了现代各种生物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 进化而来的;揭示了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顺序。
“沂源猿人”化石
《人类进化杂志》于2016年4月在线发表了沂源猿人牙齿形态 特征的文章,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分析,沂源猿人的牙齿形态特 征可与北京周口店、安徽和县和巢县的标本归为一类。
1861年,德国考古人员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生物化石: 这种化石残留有翅膀,嘴里有牙齿,翅膀前段有爪,并有 像蜥蜴一样的、由多节尾椎骨组成的长尾,其时代为1.5 亿年前的侏罗纪,人们称它为始祖鸟。
【合作探究】我也来当考古学家
---- 搜集、整理现存生物具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1. 每个小组根据拿到的任务单,主要完成一个 方面的证据的整理。
2. 获取、搜集教材中现存生物具有共同祖先的
证据,并适当结合自己听过或看到过的新闻、报刊或
资料上的其他证据,进行小组交流、讨论。
3.注意从“发现的事实”和“得出的结论”两个 方面进行逐条整理。 4.交流讨论后,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展示。
【学以致用】2.我给动物排排序 依据每种生物的特征简介,判断下列生物在地球上 出现的先后顺序,将其按从早到晚的出现顺序排列起来。
【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简单 到_____ 复杂 、 由______ 低等 到_____ 由______ 高等 、 水生 到_____ 陆生 。 由______
【中心法则】
遗传密码的通用性说明,自然界所有生命形式都是相互 关联的。 亲源关系近的生物,其 DNA 或蛋白质有更多相同性。 反之亦然。 除了比对 DNA 序列和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还可以比 对何种物质来判断生物间亲缘关系的远近?
【学以致用】2.我给动物排排序 依据每种生物的特征简介,判断下列生物在地球上 出现的先后顺序,将其按从早到晚的出现顺序排列起来。
地球生命延续至今,已经由几十
亿年的历史,地球上曾经存在过的生
物种类中大约95%已经灭绝。 每一个现存的物种都是这个世界 上不可缺少的奇迹!
请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建设美丽中国,共创美好世界!
第5章 生物的进化
第1节 现存生物具有共同祖先
马铃薯的块茎与葡萄的卷须都是茎的变态
豌豆的卷须与小檗的刺都是叶的变态 【结果】生物类型由少到多,是生物多样化的基础。
证据三:胚胎学证据
亲源关系相近的生物在它们发育过程中有相同
的发育阶段。(重演)
证据四:细胞生物学证据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起源】 内共生学说: 人们推测线粒体起源于内共生。按照这种观点, 需氧细菌被原始真核细胞吞噬以后,有可能在长期互 利共生中演化形成了现在的线粒体。在进化过程中好 氧逐步丧失了独立性,形成了半自主性的线粒体。
越晚近形 成的地层 不同年代 的地层
越古老形 成的地层
科学家根据不同生物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 来判断生物进化的先后顺序。
【生物化石在地层里的分布规律】 不同地质化石模式图
越晚形成的地 层中,生物结 越复杂 构_____ 越高等 ______ 。
越早形成的地 层中,生物结 越简单 构______ 越低等 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