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升三年级数学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暑期二升三衔接班精品教案——第三课时:加与减(一)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暑期二升三衔接班精品教案——第三课时:加与减(一)

XX教育暑期二升三连接班精选教学设计【马上升入三年级的你又将开始新学期的学习,这里是梦想起航的地方,这里是求知的热土,这里是你成才的摇篮。

孩子!请静下心来,和老师一同商讨,仔细思虑,踊跃回应,勇于开辟,成功势必属于优异的你!加油!】考点、热门和难点总览情形一:捐书活动一、复习导入:1.口算( 1) 82 46≈(2)18 + 23≈(3)77+ 11≈2.用竖式计算 36 + 47 ,并说一说是如何算的做笔算加法时,先从个位加起,个位6 加7 等于13,在个位写 3,向十位进 1;十位 3 加 4 等于 7,7 再加进上来的 1 等于 8,十位写 8;最后结果是 83。

3.回想两位数加法的笔算法例:a)同样数位对齐b)从个位加起c)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二、情形导入:1.问:哪个年捐的书多一些想想:三位数的连加这类方法是如何的呢a)同样数位对齐。

b)从个位加起。

c)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三、讲堂小结:大家想想,三位数连加要注意些什么1.在计算时能够把能够凑满十的数先加,这样计算起来比较简易。

2.哪一位相加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并且前一位在计算时不可以漏加进上来的数。

完整攻陷——典型例题1.列竖式计算:(分别写出列两个竖式和一个竖式的方法)85+143+1262.列竖式计算: 178+194+236解题思路: 1.个位上8加4再加6,4和6正好凑满十,能够先算 4 加 6 得 10,再加 8 得 18。

2.十位 7 加 9 加 3,再加进上来的 1,能够把 3 和 7 相加得 10,9 和 1 相加得 10,一共得 20,十位上的数相加满20,要向百位进2。

3.列竖式计算:94+380+526727+114+86397+304+1204.问:张阿姨和李叔叔谁花的钱多呢5.三年级的同学参加植树活动,一班植树 145 棵,二班植树 173 棵,三班植树 165 棵,三个班一共植树多少棵6.问:要买 200 块糖,能够怎么买解题思路:将两个数或许是几个数加在一同凑成200 就能够了。

二年级升三年级数学习题

二年级升三年级数学习题

板块一:1、王阿姨带了40元钱去超市买文具盒,每个文具盒7元,王阿姨带的钱可以买几个文具盒?再增加几元就可以多买一个文具盒?2、多多买了一些练习本,自己用了20个,送给妹妹35个,还剩26个,多多一共有多少个练习本?3、一家水果店上午卖了124箱水果,下午卖的比上午多45箱,(读到这里你可以知道_____________)4、小东今年9岁,比爸爸小28岁,(读到这里你可以知道_____________)爷爷比爸爸大26岁,我们又可以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黄花有134朵,比红花少37朵,(读到这里你可以知道_____________)又知道红花比蓝花多18朵,我们又可以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苹果每斤4元钱,妈妈买了8斤苹果,(读到这里你可以知道_____________)妈妈买苹果花的钱比买梨少花8元钱,我们就可以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板块二:(重难点)1、小鼠想了一个数,对小兔子说:“给这个数加上9,再取和的一半应是5.”它让小兔子把这个数算出来,你会算吗?先把空格填出来吧!2、萱萱买了一个布娃娃,8岁的婷婷问萱萱布娃娃的价格,萱萱说:“用这个钱数减去4,再取差的一半正好是你的年龄,你能算出布娃娃是多少钱吗?”聪明的小朋友,你会算吗?请填出来。

3、高高是个小魔法师,他可以变出金币,也可以把金币变没。

当他用魔术棒点金币图案时,金币的数目就会变成原来的两倍;当他点炸弹图案时,金币的数目就会变成原来的一半,看一看下图,高高原来有多少个金币?4、某数加上6,乘以6,减去6,除以6,最后结果等于6.请问:这个数是几?5、某数加上1,,减去2,乘以3,除以4,结果等于6.请问:这个数是几?板块三:1、餐厅里有40袋面粉和65袋大米,吃掉一部分大米,大米还比面粉多10袋,吃掉了多少袋大米?2、面包房做354个面包,第一组买了222个,第二组买了38个,还剩多少个?3、小东上午做了106道数学题,下午做的比上午多35道,小东一共做了多少道?4、小明今年8岁,爸爸今年35岁。

二年级升三年级暑期衔接,新学期数学成绩先人一步(含练习)

二年级升三年级暑期衔接,新学期数学成绩先人一步(含练习)

当结束了一学期紧张的学习之后,孩子们进入悠长的暑假假期,身心会完全处于放松的状态。

可是,下学期就升年级了,这意味着孩子们将迎来更新、更大的挑战!学校新学期的教科书,同一个知识点会有梯度地分布在不同年级,学习内容看似一样,但解决方法不同,会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加大对学生思考问题深度、广度的训练。

旧知新识前后衔接不足,孩子就会很难适应升年级后的新的学习。

因此,作为老师的我建议家长不能让孩子玩疯了,应督促孩子有规律地做暑假作业,同时坚持复习上学期的旧知,做到旧知不忘,或并尽可能提前找来新学期的预习材料,对新知识进行预习,做到预习新知。

以此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迎接新学期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二年级升三年级后是一个两极分化的阶段,课程内容从培养学习兴趣转向大量知识系统性的学习,孩子往往不能及时的消化吸收所学的知识,加上训练的不足,会出现遗忘,理解混乱等现象,所以提前让孩子适应中年级的学习尤为重要。

三年级数学的学习需要加强孩子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孩子的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作为老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总结了一下三年级如何更好的学习的方法,供各位家长为孩子进行一个参考1学会使用练习本的方法。

三年级计算题难度加大,所以一定要提醒孩子学会使用练习本随时进行竖式计算。

我们本学期给孩子都准备了一个中演草,作为练习本,要培养孩子边写作业时,边用练习本进行竖式计算的习惯。

比如,应用题计算时不要只是口算结果,一定要通过竖式保证得数准确。

(第二单元加减法,第六单元多位数乘法都很麻烦的)2应用题解题方法应用题的步骤复杂了,计算难度加大了。

但是数量关系还是和二年级学过的应用题类型差不多,比如: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类型,有时候可能条件是反着说的,如:小明10本书,比小华多2本,小华的()本?孩子可能没有很仔细分析“小华是多还是少”,而是看见“多”就用10+2而出错了,所以我提出要求做应用题一定至少读两遍题再下笔,不明白就再读,当孩子不会时,家长可以让孩子读完给你说一说分析的过程,说着说着他就明白了。

二年级下册数学试题二升三暑期思维数学第十二讲解决问题(含答案)沪教版精品

二年级下册数学试题二升三暑期思维数学第十二讲解决问题(含答案)沪教版精品

知识梳理升三年级思维数学讲第十二讲解决问题思维目标:根据所给的条件,找到线索解决问题。

数学知识:看图列式思维:加、减法中的计算奥秘数学:用一位数与两位数、三位数相乘的乘法算式表示生活情境中的问题。

【例1】妈妈买来5千克苹果,强强2个2个数,还剩下1个,3个3个数一个也不剩,4个4个数还差3个,妈妈买来多少个苹果呢?点金术:因为2个2个数还剩1个,说明是个单数。

3个3个数一个也不剩,说明是3的倍数。

先考虑9. 4个4个数还差三个。

4×3=12 12 — 3 = 9 (个)试金石:饼干箱里有一些饼干,如果每天吃8块,可以吃12天还余5块,如果每天吃10块,还差几块饼干?【例2】有一个池塘中的睡莲,每天长大一倍,经过12天可以把整个池塘全部遮住,如果睡莲遮住半个池塘要多少天?点金术:因为每天长大一倍。

第12天的前1天第11天就遮住了半个池塘。

12 — 1 =11(天)试金石:一条毛毛虫由幼虫变成成虫,每天长大一倍,30天能长到20厘米,长到5厘米时要多少天?【例3】李奶奶卖鸡蛋,上午卖出总数的一半多10个,下午又卖出剩下的一半多10个,最后还剩下35个。

李奶奶原来有多少个鸡蛋?点金术:用还原法:(35+10)×2=90(个)(90+10)×2=200(个)学习目标精讲精练试金石:仓库上午运走总数的一半多20箱的零件,下午又运走剩下的一半少8箱的零件,最后还剩下48箱。

仓库里原来有多少箱零件?大显身手1、迪迪吃了一杯果汁,第一次喝去半杯后,加了半杯水,第二次喝去半杯后,又用水加满,第三次喝完。

迪迪喝了几杯果汁几杯水?2、有一堆苹果,总数在30~60个之间,把这堆苹果平均分给6个人还余下3个,这堆苹果有几个?3、食品店把两种糖果配起来卖,每袋装有37粒水果糖和几盒奶糖,共61粒,每6粒一盒,你知道袋里装有几盒奶糖吗?4、假如一批小朋友到公园里去划船,如果3个人一条船,少1人,如果4个人一条船,仍是少1人,如果5个人一条船,最后还是少1人,这批小朋友的人数在50~70之间,你知道他们共有多少人吗?数学园地:看图列式学习导航初步培养运用乘法表示生活情境中的问题的能力,能用一位数与两位数、三位数相乘的乘法算式表示生活情境中的问题。

小学数学二年级升三年级综合练习

小学数学二年级升三年级综合练习

练习二十、综合练习1、速算:(8%)(1)25+36+14 (2)45+588-588+55 (3)29+39 (4)15+26+37+5+42、用分拆的方法计算下列各题:(8%)(1)34×5 (2)3×345 (3)55÷2 (4)438÷33、竖式计算(8%)(1)6×345=(2)240×5= (3)945÷9=(4)81÷4=4、将1、2、3、4、5、6、7这7个数分别填入下图内,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的和都是10。

(5)第4题第5题5、在上图的圆圈里填上适当的数,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之和是12。

(5%)6、星期天小朋友参加社区服务,从早上8:40开始打扫卫生,10:30结束,小朋友参加社区服务一共用了多长时间?(4%)7、王芳参加学校的网球队,每次训练时,更换衣服用3分钟同,更换鞋子要用2分钟,取球拍要用1分钟,准备活动要用4分钟,看黑板上的内容要2分钟。

怎样安排,自己能尽快投入训练?(4%)8、小方乘车去学校,步行回家,来回一共用25分钟,如果来回都乘车要10分钟,如果都要步行,要用多少分钟?(4%)9、明明有25元钱,芳芳的钱是明明的2倍多12元钱,芳芳有多少元?(4%)10、哥哥、弟弟共种了52棵树,哥哥种的树是弟弟的3倍,兄弟两人各种多少棵树?(4%)11、一个院里住着4户人家,老张、小张、老王、小王每家都有一个小孩,他们的名字是方方、圆圆、大伟和王英。

只知道(1)王英不是小王家的;(2)方方的爸爸不是老张;(3)圆圆的爸爸姓王。

请问:哪两个人是一家的?(4%)12、有三个小朋友分别是5岁、6岁、7岁,只知道大明比小萍的年龄大,小华的年龄比小萍的年龄大,但不是6岁,请猜一猜,三个小朋友各是几岁?(4%)13、甲乙两数的和是36,甲数比乙数大10,求甲乙两数各是几?(4%)14、在20米的路边种树,从一端起,每隔5米种一棵,一共要种多少棵?(4%)15、把一根钢管锯成5段,每锯开一处要花3分钟,全部锯完要多少分钟?(4%)16、填上适当的+、-、×、÷或(),使下面的等式成立。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升三年级暑假作业思维拓展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升三年级暑假作业思维拓展

相等问题(一)月日例题1甲筐比乙筐多8个西瓜,从甲筐拿了6个西瓜到乙筐后,哪筐西瓜多?多几个?思路导航:根据“从甲筐拿了6个西瓜到乙筐后”,可知甲筐比原来少6个西瓜,乙筐比原来多6个西瓜;又由“甲筐比乙筐多8个西瓜”可知,现在甲筐比原来乙筐多8-6=2(个)西瓜,故乙筐反而比甲筐多,多出6-2=4(个)西瓜。

列式如下:8-6=2(个)6-2=4(个)答:乙筐西瓜多,多4个。

练习11.哥哥比弟弟多5张画片,哥哥给了弟弟3张后,两人谁的画片多?多几张?2.小林和小珊有一些邮票,小林比小珊多8张,小林给小珊4张后,两人谁的邮票多?多几张?3.小明有两个书架,第一个书架比第二个书架多20本书,从第二个书架取10本书放入第一个书架,两个书架中哪个书架的书多?多多少本?月日例题2亮亮家有大小两个鱼缸,两个鱼缸里的金鱼数量相等。

如果从小鱼缸里拿出4条金鱼放到大鱼缸里,这时大鱼缸里的金鱼数量是小鱼缸里的2倍倍。

小鱼缸里原来有多少条金鱼?思路导航:原来两个鱼缸里的金鱼数量相等,如果从小鱼缸里拿出4条放到大鱼缸,那么大鱼缸里的金鱼比小鱼缸里的金鱼多4+4=8(条)。

又已知变化后“这时大鱼缸里的金鱼数量是小鱼缸里的2倍”,也就是比小鱼缸的金鱼数量多2-1=1倍。

从图上可以看出,这多的1倍正好是8条。

所以,现在小鱼缸里的金鱼的数量是:8÷(2-1)=8(条),那么原来小鱼缸里金鱼的数量是8+4=12(条)。

列式如下:4×2=8(条)8÷(2-1)=8(条)8+4=12(条)答:小鱼缸里原来有12条金鱼。

练习21.哥哥和弟弟收集画片,原来两人的画片张数相等。

如明果哥哥给弟弟8张画片,则弟弟的画片张数是哥哥的2倍,哥哥原来有多少张画片?2.小歌和小聪集邮,原来两人的邮票张数相等。

如果小歌给小聪6张邮票,则小聪的邮票张数是小歌的2倍,小聪现在有多少张邮票?3.小华有两盒糖果,原来两盒糖果的粒数同样多。

二升三暑假数学学习计划

二升三暑假数学学习计划

二升三暑假数学学习计划一、学习目标1.掌握简单的数学运算技能,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

2.熟悉二年级的数学知识,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等的概念。

3.培养数学思维,增强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加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习计划1.时间安排根据学生的日常作息时间以及兴趣爱好的情况,制定一个科学的学习时间安排。

一般来说,每天安排1-2小时的数学学习时间,保证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

2.学习内容(1)数学基础知识的巩固在假期中,学生可以通过复习上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巩固数学基础。

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乘除、面积、周长等基础知识的复习。

(2)数学游戏利用数学游戏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可以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的数学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

(3)数学实际应用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学会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比如在购物、烹饪、旅行等方面,让学生通过数学的计算来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数学的实际运用能力。

(4)数学习题练习每天安排一定时间进行数学习题的练习。

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难度的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3.学习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数学的规律,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辅导式学习法在学习中,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家长或者老师应及时进行辅导。

帮助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励志教育法通过故事、名人事迹等,让学生了解数学大师的故事,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坚持不懈。

三、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保障。

家长可以在家中给学生营造一个安静、整洁、明亮的学习环境,保证学生能够集中精力进行学习。

四、学习评估在学期末,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估。

包括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跟踪,学习成绩的统计等。

根据评估结果,为学生制定下一个学习阶段的学习计划,并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奖励。

暑期数学二年级升三年级讲义

暑期数学二年级升三年级讲义

莱特1+1思维教育辅导讲义
莱特1+1思维教育辅导讲义
莱特1+1思维教育辅导讲义
莱特1+1思维教育辅导讲义
莱特1+1思维教育辅导讲义
分析左图中共有8个顶点,A、B、C、D、H、G是双数点,E、F是单数点,根据规律(2)只有两个单数点,一定可以一笔画成,画时必须以一个单数点为起点,最后以另一个单数点为终点。

右图中共有9个点,A、B、C、、D、I为双数点,E、F、G、H是单数点,根据规律(3)图中单数点多于2个,此图形不能一笔画成。

例4 下面是“儿童乐园”平面图,出入口应设在哪里才能不重复地走遍每条路?请给出一种走遍每条路的方法。

C
B
A
D
分析这道题的实质也是一笔画的问题,可以将“出入口应设在哪里才能不重复地走遍每条路”转化为“这个图应该以哪个点为起点和终点,使得每条线都只画一次并且不重复”。

根据第二条规律,分别以图中的两个单数点(A、D)为起点和终点就可以满足要求。

练习:
1、判断下列图形能不能一笔画成?请说出为什么?
2、请你用一笔画出下面各图,从图中描出的点开始画。

3、下图是某展览馆的平面图,一个参观者能否不重复地穿过每一扇门?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如果能,应从哪开始走?
莱特1+1思维教育辅导讲义
课题年龄问题
授课时间:授课教师:
莱特1+1思维教育辅导讲义
莱特1+1思维教育辅导讲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升三年级数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小结一、数学知识点(一)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二)笔算两位数减法,要记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

(三)四位数的读法1、从高位起按顺序读,千位上是几读几千,百位上是几读几百,依次类推;2、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3、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四)四位数写法1、从高位起,按照顺序写;2、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依次类推,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五)解答应用题步骤1、弄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2、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3、进行检验,写出答案。

二、数学口决定义归类5、角(1)什么是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什么是角的顶点?围成角的端点叫顶点。

(3)什么是角的边?围成角的射线叫角的边。

(4)什么是直角?度数为90°的角是直角。

(6)什么是锐角?小于90°的角是锐角。

(7)什么是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是钝角。

6、什么是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看被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几,如果是4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如果是5或者比5大,去掉尾数后,要在它的前一位加1。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7、加法意义和运算定律(1)什么是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

(2)什么是加数?相加的两个数叫加数。

(3)什么是和?加数相加的结果叫和。

8、什么是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9、什么是被减数?什么是减数?什么叫差?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被减数,减去的已知数叫减数,所求的未知数叫差。

10、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加数11、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12、乘法(1)什么是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乘法。

(2)什么是因数?相乘的两个数叫因数。

(3)什么是积?因数相乘所得的数叫积。

13、除法(1)什么是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除法。

(2)什么是被除数?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被除数。

(3)什么是除数?在除法中,已知的一个因数叫除数。

(4)什么是商?在除法中,求出的未知因数叫商。

14、乘法各部分的关系: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15、(1)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2)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三、小学数学量的计算单位及进率归类1、长度计量单位及进率:千米(公里)、米、分米、厘米、毫米1千米=1公里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2、质量单位及进率:吨、千克、公斤、克1吨=1000千克1千克=1公斤1千克=1000克3、时间单位及进率:世纪、年、月、日、小时、分、秒1世纪=100年1年=12月1天=24小时1小时=60分1分=60秒(31天的月份有1、3、5、7、8、10、12月份,30天的月份有4、6、9、11月份,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应用题解法一、加法(1)求总数的应用题:例:商店有苹果15千克,梨8千克,请问梨和苹果一共有多少千克?15+8=23(千克)答:梨和苹果一共有23千克。

(2)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例:商店有苹果15千克,梨比苹果多8千克,请问梨有多少千克?15+8=23(千克)答:梨有23千克。

二、减法(1)求剩余的应用题例:把一个西瓜切成8块,3块给爸爸,3块给妈妈,剩下的留给小红,请问小红分到几块西瓜?8-3-3=2(块)答:小红分到2块西瓜。

(2)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问题例:商店有苹果15千克,梨8千克,请问苹果比梨多多少千克?15-8=7(千克)答:苹果比梨多7千克。

(3)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例:晓航有15支铅笔,红比晓航少8支,请问红有多少支铅笔?15-8=7(支)答:红有7支铅笔。

小结(1)A比B多,已知B,求A?(加法)(2)A比B多,已知A,求B?(减法)(3)A比B少,已知B,求A?(减法)(4)A比B少,已知A,求B?(加法)三、乘法(1)求相同加数的和的应用题例:3个5是多少?(3×5=15)(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例:桃树有5棵,梨树是桃树的三倍,那么梨树有多少棵?5×3=15(棵)答:梨树有15棵四、除法(1)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的问题例:妈妈买了15个苹果,平均分到3个篮子,请问每个篮子分到几个苹果?15÷3=5(个)答:每个篮子分到5个苹果。

(2)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应用题例:请问15里面包含几个5?(15÷5=3)(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例:晓明买了24支铅笔,6支圆珠笔,请问铅笔是圆珠笔的几倍?24÷6=4答:铅笔是圆珠笔的4倍。

小结:(1)A是.B的N倍,已知A,求B?(除法B=A÷N)(2)A是.B的N倍,已知B,求A?(乘法A=B×N)三年级上册知识点第1单元测量1、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①进率是101 米= 10 分米 1 分米= 10 厘米 1 厘米= 10 毫米10 分米=1 米10 厘米= 1 分米10 毫米= 1 厘米②进率是1001 米= 100 厘米1分米=100毫米100 厘米=1 米100毫米=1分米③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1公里= =1000米1000米=1千米1000米= 1公里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7、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相邻)1 吨= 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000千克= 1 吨1000克=1千克第2单元万以的加法和减法1、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②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2、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

(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3、公式。

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差=被减数-减数和=加数+另一个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第3单元四边形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三角形不容易变形)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8、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 (长+宽)×2长方形的长= 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 周长÷2-长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 周长÷4第4单元有余数的除法1、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时,结果中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中:①商和余数都有单位;②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有可能不一样。

3、公式。

被除数= 除数×商+余数除数= 被除数÷商-余数商= 被除数÷除数-余数第5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 )个数字,(12 )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 )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 )分钟,走1小格是(1 )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 )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 )圈,分针走1圈是(60 )分,也就是(1 )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 )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 )圈,秒针走1圈是(60 )秒,也就是(1 )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可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 60分1分= 60秒半时= 30 分60分=1时60秒=1分30 分= 半时9、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第6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1、估算。

(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再进行计算。

如497×7≈3500)2、①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②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3、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5、(关于“大约)应用题:①条件中出现“大约”,而问题中没有“大约”,求准确数。

→(=)②条件中没有,而问题中出现“大约”。

求近似数,用估算。

→(≈)③条件和问题中都有“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第7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1、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

2、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3、①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②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