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塑剂和它在凹印油墨中的应用(下)
水性油墨在凹印中的应用

包装世界Packaging World艺术与设计水性油墨在凹印中的应用陆俊浙江美浓世纪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0陈英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0摘要:随着全球环境污染和世界生态环境破坏,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对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观念也越来越重视,所以大力提倡生产和使用绿色产品。
凹版印刷是烟、酒、食品和药材等包装的主要印刷方式,水性凹版油墨的运用对环境的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以随着凹版印刷的迅速发展,水性油墨在其中的应用会更加广泛,也会成为未来凹版印刷的重要研究领域。
关键词:水性油墨、凹版印刷一、凹版印刷的现状17年中国印刷包装业年产值达到1.15万亿,包装印刷占比达到75%之高。
而作为烟、酒、食品、饮料、药品等包装的主要印刷方式,凹版印刷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凹版印刷也面临着新的历史挑战与机遇。
当前凹版印刷主要使用酯溶性油墨,其具有印刷适应性好的优势。
但是,酯溶性油墨存在溶剂挥发性高,毒性较大、易燃易爆等问题。
尤其是在当前环保形势下,酯溶性凹版油墨已很难适应。
而水性油墨主要以水为载体。
水性油墨使用的溶剂主要是水和醇类,因此水性油墨具有无毒、不易燃、不易爆、VOC排放少等优点。
水性油墨在凹版印刷中运用,有助于凹版印刷迎接新环保要求的挑战。
但是水性油墨在运用上,还存在着一些缺点,比如:干燥能耗高,干燥效率低,光泽度差等等。
二、水性油墨的简述水性油墨主要是由连结料、颜料、助剂等物质组成的均匀浆状物质。
水性油墨主要使用水作载体,因此具有显著的环保安全性:安全、无毒无害、不易燃易爆,几乎无VOC产生。
(一)水性油墨的分类水性油墨按照连接料不同可以分为水溶性、碱溶性、乳液型。
1、水溶性油墨:水溶性油墨的连接材料主要是聚乙烯醇、聚乙烯砒铬酮和羟乙基纤维素,因水溶性油墨的连接材料会被水永久的溶解掉,所以在使用此类水性油墨的时候,要注意不能接触水,避免被水溶解。
增塑剂标准在油墨、胶黏剂行业的应用解读

测 试 媒 介 。 当使 用 食 品 模 拟物 时 ,标
参 考 欧 盟 、 美 国 等 官 方 认 可 的 检 验
方法。”
( U)No 0 0 1 规 引论 中 准 测试 时 间和 温 度 应 尽 量 再 现 可 能 发 E 1 2 l 法 的 第6 规 定 :具有 印 刷油 墨 、涂 层或 生 的 从 塑 料 材 料 或 制 品 到 食 品 的 迁 条
9 8 2 0 标准有 着较高 的可 比性 。 65 08
规 列 出 的 限 量要 求 ;使 用 ( U)No 物 质 的最 大 允 许 量 。总 迁 移 量 是 指从 E
根 据 中 国塑 料 加 工 工 业协 会 复合 膜 制 1 2 l 法规中 已授权物 质,但该物 塑料 材 料 或 制 品 释 放 到 食 品 模 拟物 的 0 01 品 专 业 委 员会 的 建 议 ,油 墨和 胶 黏 剂 质在该法规中未设定特 定迁移物 质限 非挥发性物质的最大允许量 ( 一般采 生 产 企 业 和 印 刷 企 业在 商业 纠纷 中 , 量 要 求 的 ,应 满 足 一般 特 定 迁 移 量 要 用食 品模拟物在特定条件下浸 泡 ,待 浸 泡液 烘干 恒 重后称 量得 到 )。 由 此 可 见 , 要 确 定 某 种 多 层 食
品 容 器 、包 装 材料 、 印刷 涂 层 中增 塑 中邻苯二 甲酸酯类鉴定方 法与判定 的 的 应用 主要 有 以下两 种情 况 。 剂 特 定 迁 移 量 的 测试 和 界 定 ,尚没 有 意 见 。 意 见 ) )强调 ,各食 品生 产
第一种情况是指 印刷在食 品包装
十 分 完 备 的 法规 和 测试 方 法 ,导 致 不 企 业 、食 品 包 装材 料 生 产 企 业 应 正 确 内表面 ,油墨与食品之 间没有功能性 少 印 刷 企 业 、 监督 部 门 以 及油 墨 生 产 理解 卫生 部 相关 通告 和 G 6 5 20 屏 障 ,与 食 品直 接接 触 的油 墨 。依 照 B 98 - 0 8 企 业 ,在 如 何 应 用现 行 增 塑剂 相 关 标 标 准 中有 关增 塑 剂使 用 的规 定 ,理 G 6 5 20 标准中的相关规定 ,这 B 9 8— 08 准 ,以 及 选 用 何种 测试 方 法 上 各 执 一 性 、 有 序 地 应 对 塑 化 剂 风 波 。
塑料薄膜水性凹版印刷油墨的应用和最新发展

塑料薄膜水性凹版印刷油墨的应用和最新发展塑料薄膜凹版印刷环保问题环保油墨相关标准从2007年才开始发布。
2007年,推荐性国家环保标准《环境标志技术要求胶印油墨》、《环境标志技术要求凹印油墨和柔印油墨》相继发布,其对油墨中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苯类溶剂等的残留和使用做出了要求;2009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将食品包装材料、容器纳入食品安全范畴,同时实施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苯类溶剂未被列入;2009年8月1日开始实施的推荐性国家标准《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规定,苯类溶剂残留量不检出。
表1 技术性能项目油墨冲淡剂调金油颜色/级≥ 4 - -细度/um ≤20 - -粘度/s 13~50 13~50 18~50着色力/% 100±5 - -附着牢度/% ≥90 ≥90 ≥90剥离力/(N/15mm)≥0.6 ≥0.6 ≥0.6乙醇、异丙醇、正丙醇含量/% ≤30.0 ≤30.0 ≤30.0 表2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最大限量(单位:毫克/千克)化合物苯甲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正丁醇丁醇4-甲基-2-戊酮环已酮限量0.1 20.0 20.0 20.0 30.0 5.0 10.0 1.0 1.0表3 可溶性有害元素的最大限量(单位:毫克/千克)元素名称锑Sb 砷As 钡Ba 镉Cd 铬Cr 铅Pb汞Hg 硒Se限量60 25 1000 75 60 90 60 500《水性凹版塑料薄膜表印油墨》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标准QB/T 4103-2010(2010-03-01)表4 技术性能序号指标要求1 颜色/级≥42 着色力/% 95~1053 细度/um ≤204 黏度,s/察恩4#杯,25度10~355 pH 7.5~9.56 初干性,mm/30s 10~307 光泽/% ≥508 耐水性/级≥ 39 附着牢度/% ≥9010 耐摩擦性/次≥10011 VOC含量/% ≤30表5 有害元素的最大限量(单位:毫克/千克)元素名称锑Sb 砷As 钡Ba 镉Cd 铬Cr 铅Pb汞Hg 硒Se限量60 25 1000 75 60 90 60 500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规定了十条具体措施。
凹印油墨的印刷适性(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凹印油墨的印刷适性(下)
3.助剂。
助剂也叫添加剂,是油墨的辅助成分,其作用是调整油墨的印刷适性,为了不同的目的,要在油墨的配制中添加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助剂,以调整油墨的流动性、干燥性、色调等。
主要有增塑剂、慢干剂、干燥剂等。
①增塑剂是一种高沸点、低挥发的溶剂或低熔点的固体,用以增加高
分子物质的塑性。
在油墨中添加增塑剂能使原先发脆的墨层具有比较好的韧性,并使墨层与承印材料之间有比较好的粘合力。
为使增塑剂能更好地完成这些功能,增塑剂的分子必须渗入到连结料的长分子之间,起到一定的类似润滑的作用,使连结料的长链的热运动比较自由,聚合物就变得柔软而富有弹性。
②干燥剂。
对于干性油,如有少量金属盐类存在则可大大加速其氧化
反应,常用的金属盐有钴、锰、铅的盐类,这就是干燥剂。
干燥剂在油墨干燥过程中既能加速油墨的干燥,本身又不发生任何变化。
另外,为改善油墨的印刷适性和其他一些指标,油墨中还有其他一些
助剂,如蜡、抗氧化剂、防蹭脏剂、表面活性剂、防腐剂、撤粘剂、消泡剂等。
性能
凹印油墨的性能首先要满足凹印工艺的需要,其次,油墨转移到纸张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塑料薄膜水性凹版印刷油墨最新应用案例分享

水墨 消耗 近3 0% 。 该 工 艺 极 大 地 提 高 了 工 人 作 业 环 境 安 全性 ,真正 达 到 了国 家要 求 的绿 色环 保 印刷 。
墨 槽 ,刮 刀 可 以离 墨 辊 。如 临 时停 机 ,塞 版。
二 、塑料 水 墨 应 用 的 突破
作 者 :北 京 英 科 凡 化 工 产 品 有 限 公 司 马 禾
Au t h o r :B e i j i n g Yi n g k e f a n Ch e mi c a l P r o d u c t s Co . L t d . , Ma He
摘 要 : 本 文 主 要 介 绍 了 塑 料 薄 膜 水 性 凹 版 刷 油 墨 在 彩 印 企 业 实 际 印 刷 的 效 果 及 工 艺 ,并 分 析 了 水 墨 E I . 刷 需 要 注 意 的控 制 要 素 。
厂 采 用 了 红 外 线 加 热 、 热 风 等 多 种 改 进 方 法 ,油 墨 厂 生
产 了加 醇 多达 3 0% 的 醇 水 油 墨 。
本 次 水 墨 印刷 采 用 了 国 内最 新 投 产 的 电 子 轴 水 性
三个印J i i l 4 品 案 例
图 3 印 品 三
印品三是 表印水 墨P E T印 品 。
1 、 印 品 一
印刷 速 度 1 6 5 m/ m i n, 烘 道 长 度 1 2 m ,烘 箱 温度 7 0 ℃ 。 电 雕 版 浅 版
2 0 u m。调 整 水 墨粘 度 时 用 了 少量 醇
…
粤莓 前
\~
h c 技 市 工 艺
国圜矗蕊疆圈 I 圈困 墨墨
塑料 薄膜 水性 凹版印刷油墨最新应 用案例分享
凹印油墨常见印刷故障及解决办法

凹版是指印刷(图文)部分凹入印版表面(非图文)部分的一种供印刷用的印版。
凹版一般分为雕刻凹版和照相凹版两大类。
本文所述的是与照相凹版相关的内容。
凹印油墨主要由成膜物质(树脂等)、着色剂(颜料或染料)、填充料、溶剂及助剂等组成。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凹印油墨大部分是溶剂型油墨。
凹版印刷的最大特点是印刷品的墨膜比较厚,所以印刷品容易发生粘脏等弊病,常见印刷故障现象、原因及解决方法分析如下。
1.糊版(埋版、堵版)故障现象:印刷品图文或小凹印油墨常见印刷故障及解决办法吴 敏字印不出来,严重时印刷品上有一层墨迹且图案模糊。
原因:①油墨干性好,油墨复溶性差,使油墨干结在网穴内。
②印刷机速度过慢。
③印版不好或网点不清晰。
解决办法:①在油墨中调入挥发较慢如沸点在120~150 ℃、蒸发潜热较大的溶剂,在稀释油墨时,适当增加溶剂用量,提高油墨的复溶性。
②当油墨干燥速度较快时,可适当提高印刷速度。
同时把油墨的上机黏度控制在16~20 s,温度控制在23℃以下。
③重新制版。
2.咬色故障现象:在套印中,后一色油墨将前一色油墨的图案粘拉掉。
原因:①前一色油墨彻干性太慢,或油墨中树脂量太少对承印基材附着牢度差,而后一色附着力太强、印刷压力太大,都会将前一色图案黏掉。
②印刷速度太快,前一色未干,经受不了后一色的黏力。
③印刷时吹风没有集中在图案上或风量过小。
④在前一色中慢干成分的溶剂太多,使前一色不能按要求黏附、干燥。
解决办法:①在前一色油墨中加入快干溶剂。
②减慢速度。
③增加树脂量,加入含树脂的调墨油。
④减小后一色的印刷压力。
⑤降低后一色油墨的黏度,同步减慢速度。
⑥若前一色对承PRINTING FIELD 2020.04印基材黏附不牢,则应检查薄膜的润湿张力是否达到要求,否则应重新处理。
3.粘连故障现象:卷筒纸(塑料或铝箔等)印刷品印后发黏并在收卷时粘连在纸张(塑料或铝箔等)背面,严重时会造成整卷材料完全粘在一起,无法复卷、裁切,造成产品报废。
凹版印刷常见故障及处理办法

精心整理凹版印刷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一、糊版、堵版:故障现象:印刷品图文或小字印不出来,甚至于印品上有一层黑迹,而图案模糊。
原因:1、油墨干燥速度太快,使油墨干结在网纹网穴内。
或者图案网穴早被干结块堵住,新墨上去不能完全复溶,成大面积堆在印品上,涂花图案文字。
2、印刷机速度太慢,刮刀除去非图纹部分油墨后,在到达压印点前,墨己成干固态不转移。
凹印3堵版。
45612目的钢345剂,适当提高印刷速度。
6、出现油墨性能缺陷导致的堵版时,应及时更换油墨,尽量避免比重有明显差异的油墨相互组合使用。
墨槽中的油墨要经常搅拌,使各个部位的油墨均处于流动状态。
还应及时添加新油墨或更换新油墨,以避免油墨产生皮膜。
7、当出现由印版网穴内壁质量问题引起的堵版时,应重新镀版或重新制版。
开机前或刚开机时,应先用溶剂擦拭印版滚筒。
印刷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中途停车,长时间停车一定要先把印版清洗干净,或者把印版滚筒侵入墨槽中连续空转。
8、总之,在生产过程中,应适当调整温湿度、印刷速度、溶剂干燥速度、刮刀与压辊之间的距离、降低油墨粘度、减少停机等。
二、咬色、过版:故障现象:在印刷过程中,第二色油墨将前一色印刷的墨迹粘拉掉了,前一版印刷的油墨又到了下一版的版面上。
原因:1、由于前一色的油墨干燥速度慢,或对被印材料粘附性不强,而后一色附着性太强,印刷压力太大或油墨中树脂量太少,都可将前一色咬掉。
2、印刷速度太快,前一色未干,经受不了第二色的分裂力。
在第一色中,慢干溶剂太多,使前一色不能按要求粘附、干燥而受第二色的粘拉破坏。
312345使原因:1、23染。
45上气温高,就很容易引起聚酰胺分子量降解从而使吸湿性增大,造成与印材的粘接力下降。
6、油墨干燥过慢、收卷张力大、印刷后的收卷温度过高,部分油墨软化、膜卷含水量过大、收卷太紧、印刷油墨与接触面的亲和力过强、静电过大等都会造成粘脏。
处理方法:1、提高油墨的初干性和彻干性,加强吹风和热量,使油墨干燥彻底,在收卷都分增加冷却装置,收卷时张力不要过大。
简述增塑剂的作用

简述增塑剂的作用
增塑剂是一种能够增加塑料、橡胶等材料的柔软性、可加工性和弹性的化学物质。
它通常用于塑料加工过程中,以改善塑料的性能和降低生产成本。
增塑剂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增加柔软性:增塑剂能够降低塑料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使塑料变得更加柔软和易于弯曲。
这对于生产柔软的塑料制品如塑料薄膜、塑料管道、塑料地板等非常重要。
2. 改善加工性能:增塑剂可以降低塑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使塑料在较低的温度下变得更加柔软和易于加工。
这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3. 提高弹性:增塑剂可以增加塑料的弹性,使其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更容易变形而不破裂。
这对于生产橡胶制品如轮胎、橡胶管等非常重要。
4. 降低成本:增塑剂可以在不改变塑料基本性能的情况下,减少塑料的用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增塑剂的使用也可能会带来一些环境和健康问题。
一些增塑剂可能会渗出到环境中,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此外,一些增塑剂
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如干扰内分泌系统等。
因此,在使用增塑剂时需要谨慎选择,并遵循相关的安全标准和法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塑剂和它在凹印油墨中的应用(下)
4、环氧酯类
环氧增塑剂是近年来应用很广的助剂,它既能吸收聚氯乙烯树脂在分
解时放出的氯化氢,又能与聚氯乙烯树脂相溶,所以它既是增塑剂又是稳定剂。
主要用作耐候性高的聚氯乙烯制品的副增塑剂。
其主要品种有环氧大豆油、环氧脂肪酸辛酯等。
环氧大豆油,大豆油为一甘油的脂肪酸配混合物,环氧大豆油是一种
黄色油状液体,无毒,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和烃类。
环氧大豆油与聚酯类增塑剂并用,可以避免后者向外迁移。
环氧脂肪酸丁酯,因脂肪酸成份不一,环氧脂肪酸丁酯有环氧硬脂酸丁酯、环氧糠油酸丁酯、环氧大豆油酸丁酯、环氧棉子油酸丁酯.环氧菜油酸丁酯、环氧妥尔油酸丁酯、环氧苍耳油酸丁酯、环氧猪油酸丁酯等品种。
环氧脂肪酸辛酯(简称ED3),因脂
肪酸不同,而有不同结构的品种,如环氧硬脂酸辛酯、环氧大豆油酸辛酯、环氧妥尔油酸辛酯等。
环氧四氢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简称EPS),是无色至
浅黄色油状液体。
5、聚酯类和偏苯三酸酯类
聚酯增塑剂一般塑化效率都很低、粘度大、加工性和低温性都不好,
但挥发性低、迁移性小、耐油和耐肥皂水抽出,因此是很好的耐久性增塑剂。
通常需要与邻苯二甲酸酯类主增塑剂并用。
聚酯类多用于汽车、电线电缆、电冰箱等长期使用的制品中。
主要品种有已二酸、癸二酸等脂肪族二元酸与一缩二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等二元醇缩聚而成的低分子量聚酯。
偏苯三酸酯是一类性能十分优良的增塑剂,兼有单体型增塑剂和聚合型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