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对比表格

合集下载

传染病8种表格及如何填写说明

传染病8种表格及如何填写说明

晨检日报表晨检日报表因病缺课情况登记簿疾病名称代码:1原因不明疾病 2感冒 3肺炎、气管炎 4水痘 5风疹 6麻疹 7腮腺炎 8猩红热 9胃肠道疾病10心脏病 11眼病 12牙病 13耳鼻喉疾病 14泌尿系统疾病 15神经衰弱 16意外伤害 17结核 18肝炎 19其他传染病目前状况代码:1在家 2学校医务室 3医院 4不详病因排查结果登记表传染病登记表传染病报告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登记表消毒记录健康教育记录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八个表格的填写:1、晨检日报表:要求每班每天必须填写,出勤人数、缺勤人数、事假人数、病假人数要如实填写(缺勤人数 病假人数 事假人数);缺勤人员名单要填写病假、事假人员的姓名,没有请填写 无 ;晨检异常情况也要填写人名;最后必须是班主任老师本人签字,不可让学生或他人代签。

2、因病缺课情况登记表:根据全校(全园)的晨检记录填写的每天病假人员的汇总表,主要症状下画 ,疾病名称不可填写在确诊病症下,疾病名称和目前状况按表下提示填写数字即可。

3、病因排查结果登记表:根据全校(园)病假人员实际情况填写。

4、传染病登记表和传染病报告:请各校(园)下载 类 种传染病的名称,发现疫情请填写传染病登记表,建议感染人员到二级以上医院(农村卫生院)就诊开具诊断书并及时市疾控中心报告。

5、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登记表:主要针对学前儿童及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

6、消毒记录:主要为教学环境的消毒,例如:教室、走廊、楼梯、扶手门把手等等;出现疫情时要每天消毒,同时对出现传染病的学生及其周围学生的桌椅、接触物品重点消毒。

消毒剂要选择标有生产厂家、批号等有效期内的产品。

7、健康教育:是指学校(幼儿园)对学生进行有关卫生知识宣传、培训等活动,采取的方式可以是健康教育课(课程表、教学材料)、宣传单、墙报板报(提供照片)、卫生知识的考试(试卷)等等。

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登记表小城子中心小学年月。

传染病与非传染病风险评估表

传染病与非传染病风险评估表

气候变化剧烈,阴雨和晴热天气 交替出现,温差变化大,容易引 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发生 。

6
麻疹
7
肺结核
麻疹为传播力极强的传染病,强 化免疫并不能完全阻断麻疹的流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2d(潜伏期末)至出疹5d 内,眼结膜分泌物、鼻、口咽,气管的分泌物中都含有病 呼吸道/密 行,当工作条件简陋时,发生麻 疹传播的风险将加大,甚至不排 毒,具有传染性。恢复期不带病毒、特征为淋巴结肿大、 切接触 除在免疫达标人群中发生小范围 发热、食欲异常、恶心与呕吐、肝肿大、脾肿大 传播的可能。总体分析,发生麻 疹较大规模暴发和流行的可能性 传染性肺结核的传播危险较大, 疾病症状:发热、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 一些非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有可能 结核性变态反应。患肺结核时,肺部体征常不明显且没有 发展为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同时 特异性。肺部体征常与病变部位、性质、范围及病变程序 人口密度高,居住环境卫生条件 呼吸道/密 相关。肺部病变较广泛时可有相应体征,有明显空洞或并 不善,营养不良及一些心理因素 切接触 发支气管扩张时可闻及细湿啰音。若出现大面积干酪性肺 改变导致人群抵抗力降低等,一 炎可伴有肺实变体征,如语颤增强,叩诊呈实音或浊音, 些潜伏性结核菌感染者易发生结 听诊闻及支气管呼吸音。 核病,人群中的传染性肺结核患 者也极易传染周围人群
传染病与非传染病风险评估表
序 号 风险程度 传染病名称 病症特性 霍乱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也是《 国际卫生条例》规定的检疫传染病,以发病急,传播快, 霍乱 病情重为特征。如不及时治疗可致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及 肌肉痉挛等而死亡 甲肝是一种以肝脏损害为主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经粪口途 甲肝 径传播,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日常生活接触是常见的传播 方式 伤寒、副伤寒典型临床表现主要为持续性高热、玫瑰疹、 伤寒/副伤寒 相对缓脉、肝脾肿大及表情淡漠等。发病人群多为青壮年 其它感染性腹泻病较常见的有沙门菌、致泻性大肠杆菌, 细菌性疾病 致泻性弧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轮状病毒、诺如病毒 等引起的肠炎等。夏秋季腹泻发生率较高,病原持续存在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十分常见,可由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 传播途径 影响因素 高、中、低 降低风险的因素和有效措施 确保提供足量,安全的饮用水是降低水 源性疾病暴发风险的首要措施,同时要 加强饮用水源的保护,防止和减少污染 的发生。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要吃熟 食,尽量少吃冷食和未熟透的食品,特 别是水产品要煮熟,煮透再吃,不吃腐 烂变质的食品。食用瓜果时必须用安全 饮用水洗净,使用方便食品时,尽量不 要用手直接接触食物,碗筷要求煮沸或 用消毒剂消毒,生熟食品及其它价格工 具应该分开。运送和提供食品要有完整 包装,避免污染。

传染病表格总汇总

传染病表格总汇总
③辅助 血RT:血液浓缩(红/白/Hb↑ PLT↓)
尿:蛋白(+++),膜状物
确诊 血清/ 血细胞/尿→病毒抗原
血清→IgM抗体
IgG双份血清效价↑4倍以上
早期/非典型患者诊断 RT-PCR→RNA
三早一就:早发现/休息/治疗,就近处理
①期:抗v(利巴韦林)、减轻外渗、改善中毒症状(忌强发汗退烧药)、预防DIC
乙脑V
①猪(主)
②蚊媒传播(三带喙库蚊)
③普易,多隐性感染,后较强免疫力
④亚洲(我国普遍)
⑤夏秋季(7/8/9月)
⑥10岁以下儿童
高热、意识障碍、抽出、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重者常有后遗症
潜伏期:10-14d
四期:
①初期
②极期:脑实质受损表现→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呼衰(中枢性主)、其他神经系统症状(脑膜刺激征)、循环衰竭(少)
④致死主因:呼衰
⑤并发症:支气管肺炎(max)
⑥抽搐病因:高热、脑水肿、呼吸道阻塞致脑组织缺氧、脑实质病变
⑦猪是主要传染源的原因:猪感染率高,感染后血中病毒数量多,病毒血症期长,而人的病毒血症仅5天,且血中病毒数量较少。
⑧脑膜刺激征:克氏征、布氏征、颈项强直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
日本乙型脑炎
Epidemicencephalitis B
回顾性诊断→补体结合抗体(IgG抗体)
流行病学调查→血凝抑制抗体
病毒分离、RT-PCR→RNA
及时处理,把好三关←抢救关键
①一般治疗:吸痰、拍背、翻身
②对症治疗:把好“三关”
高热:物降主、药物辅、亚冬眠
抽搐:去除病因、镇静止痉
呼衰
③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④抗菌治疗

常见传染病表格整理

常见传染病表格整理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可查病原体。
显微镜凝集试验。
首选青霉素,首剂40万U肌内注射。
恙虫病Leabharlann 恙虫立克次体外斐试验氯霉素
霍乱
霍乱弧菌
患者与带菌者是传染源,胃肠道传染病。普遍易感。隐性感染多,病后有一定免疫力。7-10月高发
无发热无腹痛,米泔水样吐泻物
磺胺类
病毒
虫媒(恙螨、革螨)传播,动物源传播(鼠分泌物接触于人)
白细胞升高,淋巴增多,并有特殊淋巴细胞,血小板明显减少,尿检有红细胞、白细胞、蛋白、管型。
发热期不宜使用解热药物。
钩端螺旋体病
传染源是鼠类与猪,尿中排菌。
早起高热,全身酸痛,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表浅淋巴结肿大。
无黄疸者白细胞可正常,黄疸者可明显升高。
常见传染病表格整理
病原体
流行病学
特征症状
实验室检查
治疗
乙脑
病毒
经蚊传播,夏秋季多见,隐性感染多为主,脑脊液或者血清中不易分离病毒
急性起病,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制性痉挛,脑膜刺激征,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消失、散大,病理征,可有后遗症。
确诊有赖于血清学与病原学检查,脑脊液不易分离病毒。
激素、脱水
流脑
脑膜炎双球菌G-
人为本病唯一传染源,通过飞沫传染,细菌在体外生活力极弱,6个月至2岁婴儿发病最高
突起高热,头痛,呕吐,伴神志改变,皮肤、粘膜有瘀点瘀斑,脑膜刺激征阳性
确诊有赖于脑脊液检查及病原菌发现。
普通流脑:首选磺胺类,次选青霉素及氯霉素。
爆发型:青霉素抗菌,甘露醇脱水
细菌性痢疾
G-兼性杆菌
病人与带菌者是传染源,通过消化道传播。均能产生内毒素、细胞毒素、肠毒素。病后获得短暂不稳固免疫力,可重复感染。

传染病表格

传染病表格

炎症活动度(G)纤维化程度(S)
级汇管区及周围小叶期纤维化程度
0 无炎症无炎症 0 无
1 汇管区炎症变性及少数点、灶状坏死灶 1 汇管区、窦周及小叶内纤维化
2 轻度碎屑状坏死点灶状坏死或嗜酸性小体 2 汇管区纤维间隔形成,保留小叶
3 中度碎屑状坏死融合坏死或见桥接坏死 3 小叶结构紊乱,无肝硬化
4 中度碎屑状坏死桥接坏死范围广,多小叶坏死 4 早期肝硬化
炎症活动度(G)纤维化(S)
轻度慢性肝炎 1~2 0~2
中度慢性肝炎 3 1~3
重度慢性肝炎 4 2~4
鉴别诊断:
1、其它病源体所致的化脑(见表)
病名流脑肺炎球菌流感杆菌金葡菌
流行性有无无无
原发病无肺炎等不定败血症
年龄儿童成人婴幼儿不定
脑脊液混混混粘稠
皮疹有无无多形
病原体肾形矛状多形串状
2、与其他脑膜炎的鉴别
病名流脑结脑乙脑
病原菌脑膜炎双球菌结核杆菌乙脑病毒
起病急性多亚急性急性
发热早期出现较早出现早期出现
脑神经受累少见多见多见
脑脊液细胞数明显增加中度增加中度增加
主要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淋巴细胞
糖明显降低明显降低基本正常
蛋白质明显增高明显增高轻度增高
氯化物降低明显降低基本正常
涂片查菌脑膜炎双球菌结核杆菌无
十、治疗:。

常见传染病表格整理

常见传染病表格整理
病人和带菌者是传染源,通过粪便尿污染解除,苍蝇和蟑螂以媒介传播。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
持续高热,腹部不适,肝脾肿大,白细胞低下,嗜酸粒细胞消失,玫瑰疹,相对缓脉。
主要系病原经血播散至全身全器官,而非肠道局部病变所引起
从血,骨髓,尿,粪便,玫瑰疹刮取物中,分离到伤寒杆菌。肥达试验阳性。
血培养在第二周检出率最高,粪培养潜伏期可阳性
丙类传染病11种,包括: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诊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临床试验分为I、II、III、IV期。
I期临床试验: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观察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代动力学,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外斐试验
氯霉素
霍乱
霍乱弧菌
患者和带菌者是传染源,胃肠道传染病。普遍易感。隐性感染多,病后有一定免疫力。7-10月高发
无发热无腹痛,米泔水样吐泻物
磺胺类
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共三类39种。
甲类2种,包括: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雪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碳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百日咳、白喉、新生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钩端螺旋体病、雪吸虫病、疟疾。
首选喹诺酮类,头孢、氯霉素次之。
疟疾
寄生虫
按蚊传播,不直接人传人。普遍易感。
预防措施有:蚊媒防制,药物预防或疫苗预防
为周期性的寒战、发热和出汗退热三个连续阶段。常见并发症:贫血、脾肿大、凶险型疟疾、疟疾性肾病等。

常见传染病表格整理

常见传染病表格整理

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共三类39种。

甲类2种,包括: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雪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碳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百日咳、白喉、新生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钩端螺旋体病、雪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11种,包括: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诊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临床试验分为I、II、山、IV期。

I期临床试验: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

观察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代动力学,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II期临床试验: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

其目的是初步评价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也包括为III期临床试验研究设计和给药剂量方案的确定提
供依据。

此阶段的研究设计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采用多种形式,包括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

III期临床试验:治疗作用确证阶段。

其目的是进一步验证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

传染病表格

传染病表格
血象(WBC正常或↓),血清学检查(外斐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免疫荧光试验、斑点免疫测定、ELISA),病原学检查(病原体分离、分子生物学检查)
病原体
病原学或病理学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性
流行特征
潜伏期
临床分型、分期
临床表现
并发症
治疗
病原学检查
伤寒
伤寒杆菌
伤寒小结,伤寒肉芽肿
带菌者或患者(潜伏期带觉着、暂时带菌者、慢性带菌者)
“三红”(颜面、颈、胸),“三痛”(头、腰、眼眶)
腔道出血、CNS并发症、肺水肿、
原则:“三早一就”,发热期(抗病毒、减轻外渗、改善中毒症状),低血压休克期(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改善微循环),少尿期(稳定机体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透析),多尿期(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继发感染)
血常规(WBC↑Hb↑RBC↑p↓),尿常规(尿蛋白↑尿中带膜状物),血液生化检查,凝血功能检查,免疫学检查(IgM抗体),分析生物学,病毒分离
发热,皮疹(面部通常无疹),CNS症状,肝脾大,心血管系统症状,其他(呼吸道消化道症状、急性肾衰)
一般治疗,病原治疗(四环素、多西环素、氯霉素),对症治疗
血尿常规,脑脊液检查,血清学检查(外斐试验、立克次体凝集反应、补体结合试验、间接凝血实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病原体分离,核酸检测
恙虫病(丛林斑疹伤寒)
慢性菌痢:慢性迁延型,急性发作型,慢性隐匿型
急性期:发热及毒血症状、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多为左下腹痛
重者:感染性休克,中毒性脑病
急性菌痢:一般治疗,抗菌治疗(喹诺酮类、匹美西林、头孢曲松、小蘖碱-黄连素),对症治疗
中毒性菌痢:对症治疗(降温止痉、休克型、脑型),抗菌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少尿期
4.多尿期
5.恢复期
狂犬病(恐水症)
狂犬病毒(子弹状RNA病毒)
主要为病犬
咬伤传播
影响发病的因素:1.咬伤部位2.咬伤程度3.局部伤口处理情况4.疫苗接种情况5.机体免疫状态

1.前驱期
2.兴奋期:恐水(特征症状)、流涎、大汗
3.麻痹期(本病全程不超过6天)

病原学检查(病毒主要存在于病人的唾液、神经组织)内基小体检查:在神经细胞中找到内基小体可确诊
无特效治疗,避免刺激病人
1.暴露前预防:0.7.21日接种疫苗
2.暴露后预防:咬伤后0、3、7、14、30日接种疫苗。严重咬伤全程10针(当日到第6日,10、14、30、90)
艾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病人、无症状病毒携带者
性传播(主要途径)血液传播(重要途径)
普遍易感

1急性期:发热最常见(类似感冒)
血清学检查(在血液中找到抗体可确诊)
乙脑治疗“把三关”,降温是本病的关键
加强对猪的管理,防蚊灭蚊。打疫苗(放冰箱)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根本措施
1.初期
2.极期:高热(必有症状)、意识障碍(主要症状)惊厥、呼吸衰竭(死亡原因)
3.恢复期
4.后遗症期:早期温度控制非常重要
肾综合征出血热
汉坦病毒(ⅠⅡ型)

鼠向人的直接传播是感染的重要途径(呼吸道、消化道【主要】、接触、垂直传播)
病人、带菌者
粪-口传播
普遍易感
全年发病
1.初期:发热(最早)
1.肠出血2.肠穿孔
血培养(最常用的确诊依据)
1.严格卧床至热退后一周2.物理降温3.无渣流质,严格控制饮食4.首选喹诺酮5.禁用新斯的明、鸦片、泻剂
消化道隔离,每5—7天送检粪便,连续2次阴性解除隔离。接种疫苗(每周1次,连续3次0.5、1.0、1.0ml皮下注射,2—3周产生免疫,免疫期1年)
2.极期:持续发热、相对缓脉、消化道症状、玫瑰疹(第6天)、无欲貌
3缓解期
4.恢复期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脑膜炎奈瑟菌(我国主要为A群)
病人、带菌者
呼吸道传播
6个月---2岁婴幼儿Fra bibliotek多见于冬春季1.普通型流脑: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瘀点瘀斑—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阳性(1—3周痊愈)

1.脑脊液检查(确诊的重要方法)
普遍易感
散发
2慢性肝炎:急性黄疸超过6个月
HCV
散发
3.重型肝炎:最为严重
HDV
在乙肝基础上发病
4.於胆型肝炎:金娃娃、白陶土样便
HEV
病人、隐性感染者
粪-口传播
散发
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病毒

蚊虫叮咬(虫媒传播)
10岁以下儿童居多
散发,集中在7.8.9三个月
潜伏期4--21天,一般10—14天
支气管肺炎
首选青霉素
1.呼吸道隔离至体温正常后3日,一般不少于病后7日
2.爆发型流脑:瘀斑瘀点更明显,严重颅内高压,脑实质损伤
2.细菌学检查(确诊的重要手段):涂片(早期诊断的重要方法)
2.疫苗预防主要对象:15岁以下儿童(A+C结合菌苗)
2.肺炎型流感(病情迅速加重,抗生素治疗无效,可呼吸衰竭)
1.呼吸系统并发症(继发性细菌感染)
2.肺外并发症
病毒分离(确诊流感的依据)
抗病毒药:奥司他韦(达菲)用得最普遍
每年秋季接种【裂解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
病毒性肝炎
HAV:
病人、隐性感染者
粪-口传播
普遍易感(甲肝感染后免疫持续终身)
秋冬季发病高峰
普遍易感,病后有稳固免疫力
全年均可发病
1发热期: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红(颜面颈部胸部红)醉酒貌
腔道出血
血常规:出现异型淋巴细胞(排除白血病后可确诊)尿常规:显著蛋白尿
“三早一就”:早期发现、早期休息、早期治疗、就近治疗。“把三关”:休克关、出血关、尿毒症关
灭鼠、防鼠是预防的关键
2低血压休克期:主要为失血浆性低血容量休克,热退后症状加重是其特点
传染病种类
病原体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流行病学特征
临床表现
并发症
实验室检查
治疗
预防
流行性感冒
流感病毒(属RNA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变异性极强,常引起大流行】
1.病人2.隐性感染者
飞沫传播
普遍易感
发生突然、传播迅速。甲型流感病毒每10----15年发生一次抗原性转变,引起世界大流行。
1.单纯性流感(最常见,很少流鼻涕鼻塞全身症状重体征轻)
1.急性肝炎(3期):黄疸前期、黄疸期、恢复期)

1.肝功能检查(血清酶检测):胆-酶分离2.肝炎标记物检测:甲肝(血清抗HAVIgG是具有免疫力的标志)乙肝(HBVDNA和DNAP是病毒复制和传染的标志)
无特效治疗,充分休息为主
消化道传播做好:三管一灭勤洗手
HBV
慢性病人、病毒携带者
血液、体液传播
肺孢子菌肺炎(机会感染死亡主要原因)
血清学检查:HIV抗体阳性
双重隔离(血液体液隔离+保护性隔离)
开展健康教育是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2无症状感染期(非常重要的时期,要早期检测):具有传染性
3艾滋病期:持续1个月以上发热记忆力减退进行性痴呆有2个或2个以上部位淋巴结肿大
伤寒
伤寒杆菌(属沙门菌D群)【菌体裂解时释放内毒素是重要致病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