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表格总汇总
传染病8种表格及如何填写说明

晨检日报表晨检日报表因病缺课情况登记簿疾病名称代码:1原因不明疾病 2感冒 3肺炎、气管炎 4水痘 5风疹 6麻疹 7腮腺炎 8猩红热 9胃肠道疾病10心脏病 11眼病 12牙病 13耳鼻喉疾病 14泌尿系统疾病 15神经衰弱 16意外伤害 17结核 18肝炎 19其他传染病目前状况代码:1在家 2学校医务室 3医院 4不详病因排查结果登记表传染病登记表传染病报告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登记表消毒记录健康教育记录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八个表格的填写:1、晨检日报表:要求每班每天必须填写,出勤人数、缺勤人数、事假人数、病假人数要如实填写(缺勤人数 病假人数 事假人数);缺勤人员名单要填写病假、事假人员的姓名,没有请填写 无 ;晨检异常情况也要填写人名;最后必须是班主任老师本人签字,不可让学生或他人代签。
2、因病缺课情况登记表:根据全校(全园)的晨检记录填写的每天病假人员的汇总表,主要症状下画 ,疾病名称不可填写在确诊病症下,疾病名称和目前状况按表下提示填写数字即可。
3、病因排查结果登记表:根据全校(园)病假人员实际情况填写。
4、传染病登记表和传染病报告:请各校(园)下载 类 种传染病的名称,发现疫情请填写传染病登记表,建议感染人员到二级以上医院(农村卫生院)就诊开具诊断书并及时市疾控中心报告。
5、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登记表:主要针对学前儿童及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
6、消毒记录:主要为教学环境的消毒,例如:教室、走廊、楼梯、扶手门把手等等;出现疫情时要每天消毒,同时对出现传染病的学生及其周围学生的桌椅、接触物品重点消毒。
消毒剂要选择标有生产厂家、批号等有效期内的产品。
7、健康教育:是指学校(幼儿园)对学生进行有关卫生知识宣传、培训等活动,采取的方式可以是健康教育课(课程表、教学材料)、宣传单、墙报板报(提供照片)、卫生知识的考试(试卷)等等。
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登记表小城子中心小学年月。
常见传染病表格整理.doc

病名病原体流行病学特征症状实验室检查治疗乙脑病毒经蚊传播,夏秋季多见,隐性感染多为主,脑脊液或血清中不易分离病毒急性起病,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制性痉挛,脑膜刺激征,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消失、散大,病理征,可有后遗症。
确诊有赖于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查,脑脊液不易分离病毒。
激素、脱水流脑脑膜炎双球菌G- 人为本病唯一传染源,通过飞沫传染,细菌在体外生活力极弱,6个月至2岁婴儿发病最高突起高热,头痛,呕吐,伴神志改变,皮肤、粘膜有瘀点瘀斑,脑膜刺激征阳性确诊有赖于脑脊液检查及病原菌发现。
普通流脑:首选磺胺类,次选青霉素及氯霉素。
爆发型:青霉素抗菌,甘露醇脱水细菌性痢疾G-兼性杆菌病人和带菌者是传染源,通过消化道传播。
均能产生内毒素、细胞毒素、肠毒素。
病后获得短暂不稳定免疫力,可重复感染。
全身中毒症状,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便为主。
大便涂片镜检、细菌培养有助于诊断成人首选喹诺酮类,次选庆大霉素中毒性菌痢同上病初即可出现高热、精神萎靡,面色青灰,四肢厥冷,呼吸微弱,反复惊厥、神志不清、皮肤花纹。
直肠拭子或生理盐水灌肠镜检采用庆大霉素或阿米卡星与氨苄西林静脉注射伤寒沙门菌,G-,短杆状,有鞭毛、不产生芽孢,无荚膜病人和带菌者是传染源,通过粪便尿污染解除,苍蝇和蟑螂以媒介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
持续,腹部不适,肝脾肿大,低下,嗜酸粒细胞消失,玫瑰疹,相对。
主要系病原播散至全身全,而非局部病变所引起从血,骨髓,尿,粪便,玫瑰疹刮取物中,到伤寒杆菌。
肥达试验阳性。
血培养在第二周检出率最高,粪培养潜伏期可阳性首选喹诺酮类,头孢、氯霉素次之。
疟疾寄生虫按蚊传播,不直接人传人。
普遍易感。
预防措施有:蚊媒防制,预防或预防为性的、发热和退热三个连续阶段。
常见并发症:贫血、脾肿大、凶险型疟疾、疟疾性等。
从受检者或指尖作薄血膜和厚血膜涂片,以姬氏染液或瑞氏染液染色后镜检。
1、杀灭外期裂殖体及子,伯喹2、杀灭红细胞内裂体增殖期,如氯喹,、咯萘啶、喹派,青及等,用以控制临床发作。
传染病疫情报告记录表

传染病疫情报告记录表传染病疫情报告记录表1、疫情概述1.1 疫情名称和类型1.2 疫情起源和传播途径1.3 疫情影响和受影响区域1.4 疫情初步防控措施2、疫情监测2.1 监测指标和方法2.2 监测结果分析2.3 监测周期和频率3、病例报告3.1 确诊病例数量和分布3.2 其他相关病例信息(例如死亡病例、康复病例等)4、防控措施4.1 早期预警和紧急响应措施4.2 传播途径隔离措施4.3 病例治疗和康复措施4.4 群体防控措施(例如封控措施、健康教育等)5、资源调配5.1 医疗资源调配情况5.2 物资支持情况5.3 人力调配情况6、信息发布6.1 疫情信息发布渠道和方式6.2 信息发布内容和频率7、国际合作7.1 国际疫情借鉴经验和救援支持7.2 国际疫苗和药物研发合作8、附件8.1 疫情相关数据表格8.2 监测报告和分析报告8.3 相关法规和指南法律名词及注释:1、疫情:指某一特定地域范围内的传染病发生的情况,通常涉及病例数量、病例分布以及传播情况等。
2、早期预警和紧急响应措施:即在疫情发生初期进行预警并采取紧急措施,以尽早控制疫情的扩散和传播。
3、病例隔离措施:指对已确诊或疑似感染病例进行隔离,以防止其继续传播疾病。
4、健康教育: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向公众传达有关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知识和信息,以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和行为。
5、国际疫情借鉴经验和救援支持:指各国之间在疫情防控方面相互交流和借鉴经验,以及提供援助和支持的合作行为。
6、国际疫苗和药物研发合作:指各国之间在疫苗和药物研发方面进行合作,共同努力研发有效的疫苗和药物,以控制和治疗疫情。
附件:1、疫情数据表格:包括疫情发生地区的病例情况、治疗情况、死亡情况等统计数据。
2、监测报告和分析报告:包括疫情监测的结果和分析,对疫情的传播趋势和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
3、相关法规和指南:包括法律法规和卫生部门发布的指南,对疫情防控措施和管理要求进行规范和指导。
传染表格总结

恢复期
体温下降,神经精神症状逐日好转。
后遗症期
恢复期症状持续6个月以上称为后遗症期。
登革热
潜伏期3-15天,一般5-8天。
自限性疾病,对症及支持治疗为主。
1一般治疗:急性期、重型病例
2对症治疗:高热、出量多、出血、脑型
登革出血热的诊断要点:
1典型登革热临床表现
胸部X线改变明显。
病程长达3~4周,病死率高。
容易发生于有基础病患者、孕妇、婴幼儿及老年人、或免疫缺陷者。
轻型类似普通感冒。其它型
并发症:细菌性呼吸道感染、Reye综合征、感染性中毒性休克、心肌炎及心包炎。
人禽流感
临床特征:高热、咳嗽和呼吸急促。
潜伏期:一般为2-4天,通常在7天以内
急性起病,早期类似普通流感,主要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系统损害表现。
急性热病容,面颊潮红,眼结膜、咽部轻度充血,肺听诊可有呼吸音粗,偶尔闻及干啰音。
⒈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多饮水。高热与中毒症状重者应给氧和补充液体。
⒉对症治疗解热、镇痛,止咳、祛痰
⒊抗病毒治疗抑制病毒复制,早期应用可减轻病情,改善预后,2天内使用疗效更好。
⒋抗菌药物治疗:继发细菌感染者
预防
急性期患者应予呼吸道隔离,以控制传染源。
病名
临床表现
治疗、预防
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
其它
病毒性感染
病毒性肝炎
急性
黄疸型
1、黄疸前期:症状明显,发热、畏寒等上感症状,乏力及消化道症状特别突出,尿黄如红茶,持续5~7 d
2、黄疸期:症状好转,热退;尿色加深;黄疸出现(2周内达高峰);肝肿大、压痛及压痛,脾大;
传染病知识点表格简要整理

普遍易感
空气飞沫传播 普遍易感
飞沫传播
普遍易感
前驱期、兴奋 期、麻痹期
恐水、怕风、恐 惧不安、咽肌痉 挛、进行性瘫痪
伤口处理 无特效 、疫苗、
HRIG
抗反转录
急性期、无症 状期、艾滋病
期
免疫功能缺陷致 严重机会性感染
、肿瘤
病毒抗体抗 原等
病毒治 疗,免疫 治疗,联
合疗法
初期、极期、 缓解期、恢复
期
持续发热、表情 淡漠、相对缓脉 、玫瑰疹、肝脾
链球菌
者
流脑
脑膜炎奈 病人和带菌
瑟菌
者
慢性病人、
阿米巴病
溶组织阿 米巴
恢复期病人 、无症状包
裹携带者的
夏秋季 夏秋季
冬春季 冬春季
病畜咬伤、其 唾液接触伤口
性接触,血液 及血制品,母 婴,器官移植 、受精、污染
的仪器等
普遍易感 普遍易感
粪口途径
未患过或未接 种疫苗者
粪便污染水源 、密切接触
普遍易感
粪口途径
好发季节
冬春季 冬春季 夏秋季
传染途径
易感人群
临床分期
主要表现 检验指标 药物 预防
粪口途径 抗HAV阴性
母婴;血液、 体液;其他 (破损皮肤)
抗HBs阴性
干扰素, 核苷类似
物
乙肝疫苗 、HBIG
输血和注射途
径、器官移植 等,密切生活 接触,性;母
普遍易感
干扰素, 利巴韦林
婴
同乙肝
普遍易感
同甲肝 未受HEV感染者
普遍易感
初期、极期、 恢复期、后遗
症期
高热、意识障碍 、抽搐、病理反 射及脑膜刺激征
学校传染病表格

南王村小学晨检、因病缺勤记录
附表
南王村小学晨检、因病缺勤记录班级:班主任:
南王村小学因病缺勤追查、就诊登记本附表2
南王村小学因病缺勤追查、就诊登记本
填表人:时间:
南王村小学〔疑似〕结核病统计表
附表3
南王村小学〔疑似〕结核病统计表
填表说明:目前情况一栏填写居家、留观〔每天在医院打针,未住院〕、住院。
南王村小学除四害消毒记录表
南王村小学消毒记录表
文档可编辑
过氧乙酸消毒液使用说明
本品分为A液和B液,使用前按量将A液和B液混合,比例为A2:B1,充分混合后在室温15℃-25℃放置8-24小时前方可稀释使用〔以下简称原液〕。
原液的浓度为15%--18%。
室内消毒:
1、滞留喷洒:关闭门窗,用0.2%--0.5%溶液喷洒,作用30分钟—60分钟后,然后开窗通风1小时方可进入,再用清水茶市干净。
2、使用超低容量喷雾器:关闭门窗,用2%溶液以每立方米8ml的药量喷洒消毒,作用60分钟后,开窗通风2小时方可进入,用清水擦拭干净。
XXX区教育局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幼儿园儿童传染病患病统计表(完整版)

幼儿园儿童传染病患病统计表(完整版)
背景
幼儿园儿童的健康状况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对传染病的患病
情况。
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我们制定了以下的儿童
传染病患病统计表。
使用说明
1. 所有幼儿园工作人员都需要及时记录幼儿园儿童的传染病患
病情况。
2. 统计表涵盖了主要的传染病种类和患病人数,以及相应的时
间范围。
3. 统计表需要每月更新一次,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4. 如果出现新的传染病疫情或突发事件,需要立即更新统计表,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5. 统计表不包含个体幼儿的个人身份信息,仅用于整体的传染
病患病情况统计。
幼儿园儿童传染病患病统计表
日期范围:[开始日期] 至 [结束日期]
备注: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具体情况以幼儿园内部统计为准。
下一步行动
请各位工作人员根据统计表的数据,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
加强环境卫生、宣传预防传染病知识等,以确保儿童的健康与安全。
以上为幼儿园儿童传染病患病统计表(完整版)。
常见传染病表格整理

持续高热,腹部不适,肝脾肿大,白细胞低下,嗜酸粒细胞消失,玫瑰疹,相对缓脉。
主要系病原经血播散至全身全器官,而非肠道局部病变所引起
从血,骨髓,尿,粪便,玫瑰疹刮取物中,分离到伤寒杆菌。肥达试验阳性。
血培养在第二周检出率最高,粪培养潜伏期可阳性
丙类传染病11种,包括: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诊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临床试验分为I、II、III、IV期。
I期临床试验: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观察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代动力学,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外斐试验
氯霉素
霍乱
霍乱弧菌
患者和带菌者是传染源,胃肠道传染病。普遍易感。隐性感染多,病后有一定免疫力。7-10月高发
无发热无腹痛,米泔水样吐泻物
磺胺类
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共三类39种。
甲类2种,包括: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雪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碳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百日咳、白喉、新生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钩端螺旋体病、雪吸虫病、疟疾。
首选喹诺酮类,头孢、氯霉素次之。
疟疾
寄生虫
按蚊传播,不直接人传人。普遍易感。
预防措施有:蚊媒防制,药物预防或疫苗预防
为周期性的寒战、发热和出汗退热三个连续阶段。常见并发症:贫血、脾肿大、凶险型疟疾、疟疾性肾病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蛋白(+++),膜状物
确诊 血清/ 血细胞/尿→病毒抗原
血清→IgM抗体
IgG双份血清效价↑4倍以上
早期/非典型患者诊断 RT-PCR→RNA
三早一就:早发现/休息/治疗,就近处理
①期:抗v(利巴韦林)、减轻外渗、改善中毒症状(忌强发汗退烧药)、预防DIC
乙脑V
①猪(主)
②蚊媒传播(三带喙库蚊)
③普易,多隐性感染,后较强免疫力
④亚洲(我国普遍)
⑤夏秋季(7/8/9月)
⑥10岁以下儿童
高热、意识障碍、抽出、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重者常有后遗症
潜伏期:10-14d
四期:
①初期
②极期:脑实质受损表现→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呼衰(中枢性主)、其他神经系统症状(脑膜刺激征)、循环衰竭(少)
④致死主因:呼衰
⑤并发症:支气管肺炎(max)
⑥抽搐病因:高热、脑水肿、呼吸道阻塞致脑组织缺氧、脑实质病变
⑦猪是主要传染源的原因:猪感染率高,感染后血中病毒数量多,病毒血症期长,而人的病毒血症仅5天,且血中病毒数量较少。
⑧脑膜刺激征:克氏征、布氏征、颈项强直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
日本乙型脑炎
Epidemicencephalitis B
回顾性诊断→补体结合抗体(IgG抗体)
流行病学调查→血凝抑制抗体
病毒分离、RT-PCR→RNA
及时处理,把好三关←抢救关键
①一般治疗:吸痰、拍背、翻身
②对症治疗:把好“三关”
高热:物降主、药物辅、亚冬眠
抽搐:去除病因、镇静止痉
呼衰
③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④抗菌治疗
⑤恢复期及后遗症治疗
[鉴别]
①中毒性菌痢
恢复期:1-3周痊愈
②暴发型(三型):起病急骤、病势凶险、儿童多见
a休克型(华-佛综合征):中毒症状重,皮疹融合、坏死,循环衰竭(突出特征),脑膜刺激征不明显
b脑膜脑炎型:脑实质损害、脑水肿、脑疝(重者)、呼衰
①冬春季,儿童
②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脑膜刺激征
③辅助 血RT:白C、NE↑↑
③败血症休克型与其他细菌引起的败血症及感染性休克:后者可有原发灶,无季节性,血培养致病菌
[预防]
①管理传染源:早期发现病人,密切接触者观察7天
②切断传播途径:保持室内通风
③提高人群免疫力:疫苗、药物(复方磺胺甲口恶唑)
①本病在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发病率居首位
②华-佛综合症:
Waterhouse-Friderichsen’s Syndrome
病原/流病
流病
临表
诊断
治疗
预防/鉴别
备注
流行性出血热
EHF /HFRS
肾综合症出血热
EpidemicHemor-
rhagic fever/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汉坦V
①啮齿类(鼠)
②呼吸道(主)/消化道/接触
③普易,后较强免疫力
④亚欧(我国普遍高发)
③恢复期
④后遗症期:6月后所存在的症状
分型:轻、中(普通)、重、极重(爆发)
①夏秋季(7/8/9月),10岁↓儿童
②突然起病,脑实质病变(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阳性),脑膜刺激征较轻
③辅助 血RT:白/NE↑
脑脊液:无菌性脑膜炎改变(非化脓性、无色透明、压力↑、白C轻↑)
早期诊断→特异性IgM抗体
脑膜炎奈瑟菌/双球菌
Neisseria meningitidis,Nm
①带菌者(主)、患者
②呼吸道传播、飞沫传播(2米以内)密切接触(2岁↓)
③普易,多隐性感染,后持久免疫力
④冬春季(3/4月)
周期性:通常3-5年一次小流行,8-10年一次大流行
流行期间A群主
非流行期间B/C群主
⑤世界性分布,我国A群主
②期:积极补容、纠正酸中毒、改善微循环(血管活性药/糖皮质激素)
③期+④期(移行期/多尿早期):稳定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泻、透析
④期(多尿晚期):维持水电平衡、防治继发感染
①疫情监测
②防/灭鼠
③做好食品/个人卫生
④疫苗
⑤期:营养、逐步恢复工作
[乙脑备注]
①人畜共患
②乙类传染病
③乙脑极期严重表现:高热、抽搐、呼衰
普通型:
①一般治疗:隔离、护理、对症
②病原治疗:尽早足量,青霉素G (氯霉素、头孢菌素、磺胺嘧啶)
③对症治疗:降温、降颅压
暴发型:
①休克型:及早应用抗生素
治疗休克
酌情使用激素
治疗DIC
②脑膜炎型:尽早使用抗生素
减轻脑水肿,防止脑疝
激素
呼衰治疗
[鉴别]
①其他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细菌学证实
②流行性乙型脑炎:夏秋季,脑实质损伤为主的临表,脑脊液呈浆液性,特异性IgM抗体
确诊 细菌学→涂片(瘀点斑、脑脊液)
细菌培养(血、脑脊液)
脑脊液:化脓性(浑浊),压力↑
免疫学检测:特异性抗原/抗体
RIA法测脑脊液β2微球蛋白→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病情检测、预后判断
p.s.患者迅速出现脑实质损害/感染性休克→提示爆发型
c混合型
③Hale Waihona Puke 型④慢性败血症型(罕见):成人,发热、皮疹、关节炎
⑤四季(冬春主)
⑥男青壮年农民/工人
发热、休克、充血、出血、急性肾衰
潜伏期:7-14d
五期:
①发热期:发热、全身中毒症状(三痛:头/眼眶/腰痛)、毛细血管损伤(三红:脸部/颈胸部/结膜)、肾损害
②低血压休克期
③少尿期
④多尿期
⑤恢复期
①冬春、病前两月进疫区、鼠类接触
②五期经过+早期临表(发热中毒症状、充血出血外渗体征、肾损害)
②化脓性脑膜炎(流脑)
③结核性脑膜炎
④脑型疟疾
⑤其它病毒性脑炎(HCV)、肠道V、腮腺炎V
[预防]
①控制传染源:饲养卫生/人畜分开/仔猪疫苗
②防/灭蚊 ③疫苗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Epidemiccerebrospinal meningitis (meningococcal meningitis)
⑥5岁↓(尤6月-2岁)
突发高热、剧烈头痛、皮肤黏膜瘀点、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出现感染性休克、脑实质损害,危及生命
潜伏期:2-3d
四型:
①普通型(90%↑):四期
前驱期(上呼吸道感染期,1-2d):多无
败血症期(1-2d):高热、毒血症症状、瘀点/斑(皮肤、结膜、软腭粘膜)、重者紫黑色坏死/大疱
脑膜炎期(2-5d):与败血症期症状同时出现(高热、毒血症症状)、CNS症状(剧烈头痛、频繁喷射状呕吐、脑膜刺激征)、重者(谵妄、神志障碍、抽搐)
疟疾
Malaria
疟原虫(4种):
间日疟、三日疟、卵形疟、恶性疟
①患者、带虫者
②叮咬(主,雌性按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