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数学六年级简便运算教案

合集下载

简便计算小学数学教案

简便计算小学数学教案

简便计算小学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教学目标:
1. 理解简便计算的概念和意义;
2. 能够利用简便计算方法快速计算数字;
3. 能够熟练运用简便计算方法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教学重点:
1. 理解简便计算方法;
2. 掌握使用简便计算方法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教学步骤:
1. 导入新知识:通过简单例题引导学生认识简便计算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学习加法简便计算方法:介绍通过近似相加和交换律简便计算加法;
3. 学习减法简便计算方法:介绍通过近似减去和借位简便计算减法;
4. 学习乘法简便计算方法:介绍通过分解乘数和合并乘数简便计算乘法;
5. 学习除法简便计算方法:介绍通过倍数法和估算商数简便计算除法;
6. 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供学生巩固所学的简便计算方法;
7.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简便计算方法,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应用。

教学辅助:
1. 教案PPT;
2. 课堂小板书;
3. 计算题练习册。

教学评估:
1. 课堂练习:随堂练习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一些练习题供学生在家中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建立简便计算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不同的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计算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简便运算的复习|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简便运算的复习|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简便运算的复习|西师大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的是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简便运算的复习。

本次教学内容主要针对西师大版教材,以复习和巩固简便运算为主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运算技巧,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一、教学内容本次复习的主要内容有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以及简便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运算方法,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分数、小数、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掌握;2. 提高学生简便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小数、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2. 教学重点:运用简便运算方法和技巧,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购物时如何计算价格,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四则混合运算知识和简便运算方法解决问题。

3. 随堂练习:针对讲解的例题,设计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如何运用简便运算方法和技巧进行解决,并分享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分数、小数、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运算顺序:1. 先乘除后加减2.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运算法则:1. 乘除法优先于加减法2. 括号内的运算先于括号外的运算简便运算方法与技巧:1. 运用运算律2. 适当变形3. 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完成教材上的相关练习题;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次教学,发现学生在运用简便运算方法和技巧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和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兴趣。

基础数学:小学六年级《简便运算》教案设计

基础数学:小学六年级《简便运算》教案设计

基础数学:小学六年级《简便运算》教案设计。

在小学六年级,针对简便运算的教学应该注重巩固基础知识,注重实战演练,以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以下是一份小学六年级的《简便运算》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简便运算的基本方法和公式,能够正确地进行加减乘除计算。

2.技能目标:通过实际应用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了解简便运算的概念和特点。

2.学习简单的数学运算公式,包括加减乘除的基本公式和计算规则。

3.学习应用简便运算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4.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率,加强初中数学和其他科目的连接。

三、教学重点1.真正理解问题,正确识别问题的解决方法。

2.掌握简便运算公式的同时,巩固基本的数学知识。

3.鼓励学生探索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1.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较为薄弱,需要进行平时练习,并且将学过的知识运用到课堂实践中。

2.对于有些同学来说,语言表述和数学计算能力都有所欠缺,需要教师做好个别辅导。

五、教学方法1.讲解与实践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倡导互动、合作与思考的氛围,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六、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向学生简单说明本次课将要学习的内容,并且提出一个问题,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怎么利用简便运算来计算两个数的乘积吗?”2.搜集信息谈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运用简便运算。

例如:“某工厂每天生产 10000 个洗衣液,要用 8 天才能生产出 8 万个洗衣液,每天该工厂生产多少个洗衣液?”3.阐述知识点导入后,老师教师运用多种途径向学生讲解基本的简便运算公式和计算规则,同时向学生展示了数学公式的易用性和实际应用意义。

4.练习利用所学的知识,以实际应用为主题的练习。

例如:“某商店本月销售了 1200 支笔,平均每支笔售价 3.5 元,本月销售总额为多少元?”5.总结通过讨论、分享和梳理课堂内容,让学生可以将本次课程所学的内容再次铭记于心,并牢记本次课程所要强调的重点和难点。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简便运算》教案设计_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简便运算》教案设计_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简便运算》教案设计_教学设计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复习了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顺序等知识,如何保证在四则运算时既做到结果准确,又做到过程简便呢?这节课我们来复习运用相关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板书课题:简便运算)⊙回顾与整理1.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

(1)在学习四则运算时,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定律?(学生对所学的五大运算定律基本掌握,引导学生通过填表进行整理。

学生口答,教师课件演示)名称举例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15+28=28+15a+b=b+a加法结合律(5+3)+7=5+(3+7)(a+b)+c=a+(b+c)乘法交换律5×9=9×5a×b=b×a乘法结合律(7×8)×5=7×(8×5)(a×b)×c=a×(b×c)乘法分配律(5+4)×6=5×6+4×6(a+b)×c=a×c+b×c(2)复习减法和除法的运算性质。

①减法的运算性质。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a-b-c=a -(b+c)。

另外a-(b-c)=a-b+c。

②除法的运算性质。

a÷b÷c=a÷(b×c)a÷(b÷c)=a÷b×c(a+b)÷c=a÷c+b÷c(a-b)÷c=a÷c-b÷c强调:学会了这些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我们就可以根据某些算式的特点,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进行简便运算了。

2.简便运算。

关于简算,除了运用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外,你还知道哪些方法?请举例说一说。

(引导学生在举例中掌握方法)预设生1:利用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进行简算。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简便运算》课程教案设计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简便运算》课程教案设计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简便运算》课程教案设计。

一、概述1.1 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十进制加减乘除法的基础知识,并了解如何运用一些简单易用的技巧来进行计算。

同时,他们还将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从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稳固的基础。

1.2 教学时间课程将耗时六周,每周五节课,一节课时45分钟。

1.3 教学方式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新课讲授、师生互动、小组合作、练习等。

学生将通过教师的讲授和指导,积极参与活动和讨论等方式获得知识。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2.1 教学内容本课程内容包括:-十进制加减乘除法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何运用简单的技巧来解决复杂计算-如何进行精确的计算-练习和实战应用2.2 重点本课的重点是:-熟悉十进制的基本计算法则-学会运用简单的技巧和方法来解决学习中的数学难题-了解如何进行准确的计算,并注意保持正确性三、教学步骤3.1 制定教学计划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细致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应包括每周的课程安排、时间分配、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等。

3.2 统一教学方法为了保证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教师应坚持采取一种教学方法,以形成统一的教学风格和风气。

3.3 注重教学实效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效性。

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只是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3.4 强化教学资源为了加强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教师可以通过采购相关的教学资料和参考书籍等方式加强学生的学习力度,以达到教学目标。

四、教学策略4.1 积极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鼓励他们主动提出问题,并通过互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4.2 知识点重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强化教学中难点和重点,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基本计算知识,并能够应用到实际中去。

4.3 相互协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倡导学生之间相互协作,通过协作学习、共享知识来提高彼此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

1.6分数乘法的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6分数乘法的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6分数乘法的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学习的是1.6分数乘法的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这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重要内容。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分数乘法的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

具体来说,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乘法计算两个分数的乘积,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这些知识。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来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分数乘法的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的概念,掌握其运算规律,并能够灵活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分数乘法的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的规则和应用。

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规则,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等教具,以及练习册、文具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将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来引入今天的课题,让学生们感受到分数乘法的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我将通过PPT和黑板,详细讲解分数乘法的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的规则,并通过例题来展示其应用。

3. 随堂练习:我将给出一些分数乘法的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的题目,让学生们即时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我将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解题方法,互相学习和提高。

六、板书设计我将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列出分数乘法的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的规则,并在旁边附上相关的例题,以便学生们随时查阅和复习。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们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包括分数乘法的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的计算题和应用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分数乘法的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的概念理解和应用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还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最新小学数学六年级简便运算教案

最新小学数学六年级简便运算教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简便运算教案简算是运用一定的手段,改变原有算式的运算顺序或数的形式,使计算变得简单。

小学阶段我们主要掌握应用定律和性质进行简算。

下面我们先来复习运算定律和性质。

一.复习公式。

1.加法交换律:a+b=b+a2.加法结合律;(a+b)+c=a+(b+c)3.乘法交换律:a×b=b×a4.乘法结合律:(a×b)×c=a×(b×c)或a×b×c=a×(b×c)5.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b)×c=a×c-b×c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用:a×c+a×b=(a+b)×c或a×c-b×c=(a-b)×c6.减法不变性质: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等于第一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

a-b-c=a-(b+c)1 / 117.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商不变。

a÷b=(a×c)÷(b×c)=(a÷c)÷(b÷c) (c≠0)(b≠0)6.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加上第二数,即:a-(b-c)=a-b+c7.某个数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加上第二个数,等于某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差:a-b+c=a-(b-c)1.判断下面简算各题是否正确。

(1)99×4.4 (2)45÷2.5=(100+1)×4.4=(45×4)×(2.5×4)=100×4.4+1×4.4=180×10=440+4.4 =1800=444.4(3)25×(0.4×9)=25×0.4+25×9=10+225=2352 / 11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简便运算|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  简便运算|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简便运算|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等基本运算定律,并能灵活运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简便方法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加法交换律2. 加法结合律3. 乘法交换律4. 乘法结合律5. 乘法分配律6. 简便运算方法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等基本运算定律的掌握和应用。

2. 教学难点:简便运算方法的灵活运用,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简便运算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探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等基本运算定律。

3. 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讲解,强调定律的本质和运用方法。

4. 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应用:结合实际生活,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简便运算方法解决问题,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简便运算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结合实际生活,设计一道运用简便运算方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简便运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探究”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对于理解和掌握简便运算定律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探究”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探究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探究:- 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如“8 3 和 3 8 有什么关系?”或者“为什么(2×3)×4 和2×(3×4) 的结果是相同的?”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为探究运算定律打下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小学数学六年级简便运算教案
简算是运用一定的手段,改变原有算式的运算顺序或数的形式,使计算变得简单.小学阶段我们主要掌握应用定律和性质进行简算.下面我们先来复习运算定律和性质.
一.复习公式.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3.乘法交换律:a×b=b×a
4.乘法结合律:(a×b)×c=a×(b×c)或a×b×c=a×(b×c)
5.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b)×c=a×c-b×c
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用:a×c+a×b=(a+b)×c或a×c-b×c=(a-b)×c
6.减法不变性质: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等于第一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a-b-c=a-(b+c)
1 / 11
7.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商不变.a÷b=(a×c)÷(b×c)=(a÷c)÷(b÷c) (c≠0)(b≠0)
6.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加上第二数,即:a-(b-c)=a-b+c
7.某个数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加上第二个数,等于某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差:a-b+c=a-(b-c)
1.判断下面简算各题是否正确.
(1)99×4.4 (2)45÷2.5
=(100+1)×4.4=(45×4)×(2.5×4)
=100×4.4+1×4.4=180×10
=440+4.4 =1800
=444.4
(3)25×(0.4×9)
=25×0.4+25×9
=10+225
=235
2 / 11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13÷2.5(2)3.2×12.5×25
(3)(44×4)×25 (4)999×9 3 / 11
4 / 11
课时
2第 简便运算归类练习
一、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带符号搬家”.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a÷b÷c=a÷c÷b , a×b÷c=a÷c×b, a÷b×c=a×c÷b,)
12.06+5.07+2.94 30.34+9.76-10.34
8
3×3÷83
×3 25×7×4
34÷4÷1.7 1.25÷32×0.8
5 / 11
102×7.3÷5.1 1773+174
-773
195-137-95
,
二A 、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加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还是加,是减还是减.但是在减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现在就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 a+b+c=a+ (b + c ), a+b-c=a +(b-c), a-b+c=a –(b-c), a-b-c= a-( b +c);
933-15.7-4.3 41.06-19.72-20.28
6 / 11
752-383+83 874+295-9
5 1132+752+35
3
B 、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乘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但是在除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 a×b×c=a×(b×c), a×b÷c=a×(b÷c), a÷b÷c=a÷(b×c) , a÷b×c=a÷(b÷c), 700÷14÷5 18.6÷2.5÷0.4
1.96÷0.5÷4 1.06×
2.5×4
13×1917÷1917
29÷2713×2713
三A 、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将加号后面的括号直接去掉,原来是加现在还是加,是减还是减.但是将减号后面
7 / 11
的括号去掉时,原来括号里的加,现在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现在没有括号了,可以带符号搬家了哈) a+ (b + c )= a+b+c a +(b-c)= a+b-c a –(b-c)= a-b+c a-( b +c)= a-b-c;
19.68-(2.68+2.97) 5.68+(5.39+4.32)
19.68-(2.97+9.68) 7172
+(185-17
2) 576-(83-71)
B 、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将乘号后面的括号直接去掉,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但是将除号后面的括号去掉时,原来括号里的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现在没有括号了,可以带符号搬家了哈)
a×(b×c) = a ×b×c, a×(b ÷c) = a ×b ÷c, a ÷(b×c) = a÷b ÷c , a ÷(b ÷c) = a÷b×c, 1.25×( 8 ÷0.5) 0.25×( 4 × 1.2)
8 / 11
1.25×( 213×0.8) 9.3÷(4÷
93100) 0.74÷(71×100
74
)
四、乘法分配律的两种典型类型
A,、括号里是加或减运算,与另一个数相乘,注意分配 24×(1211-83-61+31) (12+72) ×7 (753-2019)×38
5
B 、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
0.92×1.41+0.92×8.59
516×137-53×13
7
1.3×11.6-1.6×1.3
59×11.6+18.4×5
9
五、一些简算小技巧
A 、巧借,可要注意还哦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蛮.
9 / 11
9999+999+99+9 4821-998
B 、分拆,可不要改变数的大小哦
3.2×12.5×25 1.25×88 3.6×0.25
C,巧变除为乘(除以41相当于乘4, 除以81
相当于乘8,……)
7.6÷0.25 3.5÷0.125
D/注意构造,让我们的算式满足乘法分配律的条件
1.8×99+1.8 3.8×9.9+0.38
10 / 11
257×103-257×2-25
7
1.01×9.6
102×0.87 2.6×9.9
327×31+327
17
12×32+32÷517
3733×36 37
33
×38
2 13.5×27+13.5×72+13.5 1.5×7.4+0.6×150%+2÷
3
1+2.7×25% 0.67×10.1-6.7
5.3×
4
28×21.6-2.8×16 5.6×1.7+0.56×83
11 /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