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课文测试试题及答案
《出师表》练习题含答案

《出师表》练习题含答案第一部分:阅读理解
阅读以下文字,然后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文字内容:
吕布(172年-198年),字奉先,三国时期著名将领。
他曾仕奉汉献帝,曾于193年至195年间在长安任冀州牧,他拥有雄才伟略和勇猛的武力。
吕布在世时被视为主公之下的第二人,武力被誉为当时冠绝天下。
《出使表》是杨修为吕布所作的一篇表文,主要是为了推荐自己可以出使新任的京东太守卢英,而在《表》文中向乡人推荐自己的功德。
内容道出了吕布在冀州为民众做出的贡献,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君主的忠诚和对命运的坦然面对。
问题:
1. 吕布是哪个历史时期的将领?
2. 《出使表》是由谁为吕布所作?
3. 谁是新任的京东太守?
答案:
1. 吕布是三国时期的将领。
2. 《出使表》是杨修为吕布所作的。
3. 新任的京东太守是卢英。
第二部分:问答题
问题:
1. 《出使表》的作者是谁?
2. 吕布因为什么而被称为当时冠绝天下?
3. 《出使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 吕布在《出使表》中表达了哪些思想和态度?答案:
1. 《出使表》的作者是杨修。
2. 吕布因为拥有雄才伟略和勇猛的武力而被称为当时冠绝天下。
3. 《出使表》的主要内容是推荐自己可以出使新任的京东太守
卢英,同时表述吕布在冀州为民众做出的贡献。
4. 在《出使表》中,吕布表达了对君主的忠诚和对命运的坦然
面对的思想和态度。
以上就是关于《出使表》练习题的答案。
如有其他问题,请随
时提问。
出师表习题及答案

出师表习题及答案出师表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出师表》是谁写的?A. 曹操B. 诸葛亮C. 刘备D. 孙权答案:B. 诸葛亮2. 《出师表》是在哪个历史时期写的?A. 东汉末年B. 三国时期C. 隋朝D. 唐朝答案:B. 三国时期3. 《出师表》是诸葛亮给谁写的?A. 曹操B. 刘备C. 孙权D. 关羽答案:B. 刘备4. 《出师表》是为了表达诸葛亮的什么愿望?A. 求取荣誉和地位B. 要求解决国家问题C. 寻求出征的机会D. 告别刘备答案:B. 要求解决国家问题5. 《出师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表达对刘备的忠诚B. 陈述自己的才能和功绩C. 请求出征的机会D. 推荐其他人才答案:A. 表达对刘备的忠诚二、判断题1. 《出师表》是一篇散文。
答案:对2. 《出师表》是一篇骈文。
答案:错3. 《出师表》是一篇辞表。
答案:对4.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临终前写的。
答案:错5. 《出师表》是诸葛亮向刘备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
答案:对三、简答题1. 《出师表》的写作背景是什么?答:《出师表》是诸葛亮在东吴丞相周瑜去世后,为了表达自己对刘备的忠诚和对国家前途的担忧而写的一篇辞表。
这个时期正值三国鼎立,各方势力相互争斗,国家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2. 《出师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出师表》主要内容包括对刘备的称谢、表达对刘备的忠诚、陈述自己的才能和愿望、请求出征的机会等。
诸葛亮在辞表中详细陈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对国家前途的思考,希望能够得到刘备的支持和理解。
3. 《出师表》的写作意图是什么?答:《出师表》的写作意图是表达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和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他希望通过这篇辞表,向刘备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并请求出征的机会,以解决国家面临的危机。
4. 《出师表》的艺术特点有哪些?答:《出师表》以辞表的形式呈现,语言简练、寓意深远。
诸葛亮通过辞表的方式,将自己的忠诚和对国家的关切表达得淋漓尽致。
辞表中使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等,使文章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出师表》练习题及答案

《出师表》练习(一)、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①涉罚臧否()②中道崩殂()③以遗陛下()④行阵和睦()2.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
①以光先帝遗德()②引喻失义()③察纳雅言()④性行淑均()3.为下列句子中的“以”选择恰当的义项。
A.用B.以致C.用来D.因为①是以众议举宠为督()②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③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光帝之灵()4·下列句子读法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咨臣/以当世之事B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D.亲/贤臣,远川。
人5.按要求用原句回答:①《出师表》中揭示汉代兴衰的句子是_______②《出师表》中写出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两句话是_______③《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6.对诸葛亮向刘禅上《出师表》的目的,有如下几种看法,其中最正确的一种是()A.向刘禅表示自己对刘氏父子的忠心。
B.此文写在他北伐之前,所以目的是让刘禅治理好国家,让他放心去北伐,使北伐的计划得以实现。
C.让刘禅做到亲贤远佞,修明政治。
D、此“表”开头就写蜀国形势危急,让刘禅修明政治,治理好国家,其目的只在挽救蜀国的危难。
3.(1) D (2) B (3)C4.C5、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②、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③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6.B7.①感动、激动②奔走效劳③所以(因此)9.10.①、六出:六出祁山②、七擒:七擒益获③、东和:东和孙吴④、北拒:北拒曹魏⑤、收二川:收取东川、西川(6)、排八阵:摆设八阵图(任意答出其中两个,意思对即可)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题。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于一广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出师表测试题(答案)

《出师表》测试题一、解释句中加点词:1、中道崩殂..(死。
崩,古时指皇帝死亡。
殂,死亡)2、益州疲弊..(贫困衰弱)3、不懈.于内(懈怠)4、此诚.危急存忘之秋也(确实)秋(这里是“时”的意思)5、忠志..之士(忠诚)6、追.先帝之殊遇..(追念)(优待,厚遇)7、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
这里是要后主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8、以光.先帝(发扬光大)9、恢弘..志士之气(动词,发扬扩大。
也作“恢宏”)10、妄自菲薄(毫无根据地看轻自己)11、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
引喻失,称引、譬喻。
义,适宜、恰当。
)12、以塞.忠谏之路(堵塞)13、陟罚臧否(陟,迁生,提升。
臧,善。
否,坏、恶。
)14、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15、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交)(受罚)16、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昭,表明)(平,公正。
明,严明)(治理)17、不宜偏私.(偏爱)18、此皆良实..(善良诚实)19、志虑忠纯..(忠诚无二)20、是以..先帝(因此)21、简拔..以遗.陛下(简,通“拣”选拔)(给予)22、愚.以为(我)23、悉以咨.之(咨询,询问)24、裨补阙...漏(弥补)(通“缺”,过失,缺点)25、性行淑均..(淑,善)(均,平)26、晓畅..军事(通晓熟悉)27、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推举)28、必能使行阵....(军队)(好的差的各得其所)..和睦,优劣得所29、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所以:……的原因)(倾覆衰败)30、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心遗憾)31、贞良死节(贞良:坚贞,可靠;死节:能够以死报国)32、躬.耕于南阳(亲自)33、不求闻达..(闻名显达)34、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35、猥.自枉屈..(这里是降低身份的意思)(委屈自己)36、由是感激..(感动奋发)37、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38、后值倾覆...(遇到)(兵败)39、尔.来(那时)40、寄.臣以大事(托付)41、夙.夜忧叹(早,早晨)42、以伤.先帝之明(损伤)43、深入不毛.(草木)44、庶.竭驽钝..(希望)(比喻才能平庸。
出师表练习题及答案

出师表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______年写的,是一篇______文。
2.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中的“布衣”指的是______。
3.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其中的“三顾”指的是______。
4.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中的“先帝”指的是______。
5.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中的“此”指的是______。
二、选择题:1. 《出师表》的作者是谁?A. 曹操B. 刘备B. 诸葛亮D. 孙权2. “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原意是指:A. 身份低微B. 品质低下C. 地位低下D. 行为不端3. “受任于败军之际”中的“败军”指的是:A. 军队失败B. 军队胜利C. 军队解散D. 军队重组4. “临表涕零”的“涕零”指的是:A. 眼泪B. 鼻涕C. 汗水D. 雨水5.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中“不知所言”的意思是:A. 知道要说什么B. 不知道要说什么C. 想说的话很多D. 没有话要说三、判断题:1. 《出师表》是一篇记叙文。
(对/错)2. “先帝”在文中指的是刘备。
(对/错)3. “三顾茅庐”中的“三顾”是指刘备三次去请诸葛亮。
(对/错)4.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是诸葛亮对自己忠诚的表达。
(对/错)5. “临表涕零”中的“涕零”是指诸葛亮在写表时感动得流泪。
(对/错)四、简答题:1. 《出师表》中诸葛亮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2. 请简述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达的忠诚和责任感。
3.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的“先帝”和“陛下”分别指的是谁?五、翻译题:1. 请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翻译成现代汉语。
2. 请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一、填空题:1. 227年,辞2. 身份低微3. 刘备三次去请诸葛亮4. 刘备5. 诸葛亮的忠诚和尽职二、选择题:1. C2. A3. A4. A5. B三、判断题:1. 错2. 对3. 对4. 对5. 对四、简答题:1. 诸葛亮写《出师表》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刘备的忠诚,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同时请求刘禅批准他北伐的计划。
出师表测试题附答案

出师表测试题(附答案自测题(一)一、译句,梳理内容: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译句:2.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译句:3.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译句:4.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译句:5.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译句:6.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译句:7.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译句:8.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译句:9.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译句:10.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译句:11.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译句:12.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译句:13.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译句:14.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译句:15.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译句:16.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译句:二、阅读1—5自然段,完成下列各题: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段主要内容:。
2.第1段作者分析形势时,先说不利的客观条件;后说有利的主观条件:。
这种有利的主观条件是因“”形成的。
3.诸葛亮是如何分析当前天下形势的?其目的是什么?4.诸葛亮向刘禅提出哪些建议,主要陈说的是哪一条?为什么?5.就君主治国的角度来说,诸葛亮就哪三方面向后主提的建议?6.第2段中,作者认为该“刑”的是“”的人,该受赏的是“”的人。
7.文章3、4自然段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8.作者主要依据什么来向后主举荐贤臣,推荐文臣、武将?9.诸葛亮是如何使刘禅认识到“亲贤远佞”的重要性的?10.第5段中与“贤臣”意义相近的词语是11.文中的“先汉”指的是,后汉指的是。
12. “内外异法”“内外”各指什么?出师表自测题(二)一、译句,梳理内容:1.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译句:2.猥自枉屈,咨臣以当世之事译句:3.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译句:4.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译句:5.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初中出师表试题及解析答案

初中出师表试题及解析答案一、选择题1. 《出师表》的作者是谁?A. 诸葛亮B. 刘备C. 曹操D. 孙权答案:A2. 《出师表》中“出师”的意思是?A. 出征B. 出家C. 出走D. 出仕答案:A3. 《出师表》中“表”的意思是?A. 表格B. 表达C. 表露D. 表征答案:C4. 《出师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描述战争B. 表达忠心C. 叙述历史D. 抒发感情答案:B二、填空题1. 《出师表》中“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的意思是先帝的事业还没有完成就去世了。
2. 《出师表》中“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描述了当时国家的形势。
3. 《出师表》中“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4. 《出师表》中“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表明了作者的忠诚和决心。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出师表》的写作背景。
答案:《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公元227年写给后主刘禅的一篇表文,目的是请求出兵北伐,以实现先帝刘备的遗愿。
2. 《出师表》中诸葛亮表达了哪些情感?答案:诸葛亮在文中表达了对先帝刘备的忠诚、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以及对北伐的决心。
四、阅读理解阅读《出师表》全文,回答问题:1. 诸葛亮在文中提到了哪些人?答案:诸葛亮在文中提到了先帝刘备、后主刘禅、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许靖、糜竺、简雍、孙乾、刘琰、魏延、杨仪、费祎、郭攸之、董允、向宠、张裔、蒋琬、费诗、姜维等人。
2. 诸葛亮在文中提出了哪些建议?答案:诸葛亮在文中提出了加强内政、选拔贤才、北伐中原、兴复汉室等建议。
五、作文题1. 以《出师表》为背景,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
要求:结合《出师表》的内容,发挥想象,创作一篇以诸葛亮为主角的故事。
23《出师表》(精选练习附答案解析)

出师表(附答案解析)精选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陛.下(bì)臧否..(zāng fǒu)B.恢弘.(hóng)菲薄..(fěi bó)C.庶.(shù)弩钝..(nú dùn)D.崩殂.(cú)裨.补(bì)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A.先帝不以臣卑鄙.肉食者鄙.,未能远谋B.逐许.先帝以驱驰潭中鱼可百许.头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不以.物喜,不以已悲D.斟酌损益.,进尽忠言既加宫,益.慕圣贤之道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中的“以”意思和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以.为妙绝C.蒙辞以.军中多务D.皆以.美于徐公4.下列各项中,加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B.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C.深入不毛(毛发)D.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怠慢,疏忽)5.下列各项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躬耕于南阳每假借于藏书之家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以其境过清C.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若无兴德之言朝廷之臣莫不畏王6.学完本课后,你所在班级举行了以“走近诸葛亮”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1)【对联续写】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有关诸葛亮的事迹,续写下联。
他忠心耿耿,为报知遇恩,为酬托孤意,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巧布八阵图,鞠躬尽瘁,病死五丈原。
上联:忠肝义胆,关云长华容义释曹孟德下联:_______(2)【观点争鸣】诸葛亮为了表达对刘氏父子的无限忠诚,以身许国。
有的同学认为,诸葛亮的“忠”是一种愚忠,因为后主刘禅实在不是他效忠的好对象。
对此你怎么看? (3)【精神接力】诸葛亮为兴复汉室、统一中原而鞠躬尽瘁,无私奉献,堪称大英雄。
请你向同学推荐另一位英雄人物,并概述其英雄事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本文写法以议论为主,辅之以叙事,议论叙事中都带有浓重的抒情色彩。
D.诸葛亮给后主提了三条建议,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远佞”。
3.下面两句话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B )
A.危急存亡之秋一叶落而知天下秋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作者追述以往经历,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C.本文主旨句:亲贤臣,远小人。
D.阅读本文应着眼于“出师”这两个字。在这篇表中,诸葛亮从当前形势出发,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先后分别提出广开言路、亲贤远佞、严明赏罚三条建议。
答案
一、《出师表》作者:诸葛亮,字孔明。《后出师表》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对诸葛亮一生真实的写照。(每空2分)
5.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四、翻译句子(每题2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五、文中诸葛亮向刘禅提出几条建议?请用原文默写。并说说其中哪一条是主要的?(每一答案1分)
六、本文中隐藏着许多成语,你发现了吗?请写出其中的四个。(每一成语1分)
三顾茅庐临危受命计日而待(计日可待)不知所云感激涕零
不毛之地亲贤远佞
七、选择题:(每题2分)
1.下面词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崩殂(死。皇帝死叫”崩”;殂,死亡)B.殊遇(特别厚待)
C.危急存亡之秋(秋季)D.侍卫之臣不懈于内(朝廷)
2.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 A )
A.诸葛亮劝谏后主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以提醒刘禅。
C.盖追先帝之殊遇盖大苏泛赤壁云D.以塞忠谏之路也 策之不以其道
4.下面 句子中加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
A.先帝不以臣卑鄙虽乘奔御风不以急也
B.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C.欲报之于陛下也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D.临表涕零 有亭亦然临于泉上者
5.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D )
七、选择题:(每题2分)
1.下面词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崩殂(死。皇帝死叫”崩”;殂,死亡)B.殊遇(特别厚待)
C.危急存亡之秋(秋季)D.侍卫之臣不懈于内(朝廷)
2.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 )
A.诸葛亮劝谏后主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以提醒刘禅。
B.陆游称赞《出师表》,“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以彰其咎(揭示)(过失)
恢弘志士之气(发扬、扩展)
陟罚臧否(提拔、晋升)(赞扬)(批评)
临表涕零(面对)(眼泪)
愿陛下托臣以讨賊兴复之效(功效)
盖追先帝之殊遇(原来)
先帝不以臣卑(认为)(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三、按要求用原句回答(每空2分)
1.先汉兴隆原因:亲贤臣,远小人
2.临危受命(创业艰难、患难与共的经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出师表》测试(满分100)
一、《出师表》作者:,字。《后出师表》中“,死而后已”是对诸葛亮一生真实的写照。 (每空2分)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字(每空2分)
以光先帝遗德 ()
引喻失义()()
察纳雅言()
性行淑均 ()
悉以咨之 ()()
猥自枉屈 ()
遂许先帝以驱驰()
以咨诹善道 ()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
4.诸葛亮自叙本志的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5.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四、翻译句子(每题2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ຫໍສະໝຸດ 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C.本文写法以议论为主,辅之以叙事,议论叙事中都带有浓重的抒情色彩。
D.诸葛亮给后主提了三条建议,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远佞”。
3.下面两句话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危急存亡之秋一叶落而知天下秋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C.盖追先帝之殊遇盖大苏泛赤壁云D.以塞忠谏之路也 策之不以其道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字(每空2分)
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
引喻失义(称引、譬喻)(道理)
察纳雅言(正确合理的言论)
性行淑均(善)
悉以咨之(都)(询问)
猥自枉屈(辱)
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
以咨诹善道(询问)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的原因)
以塞忠谏之路也(以致)
此皆良实(忠良诚实的人)
斟酌损益(利弊)或(损害)(益处)
A.诸葛亮这篇表文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被视为表中的代表作。文天祥的《正气歌》亦云:“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感人之深,于此可见。
B.作者追述以往经历,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C.本文主旨句:亲贤臣,远小人。
D.阅读本文应着眼于“出师”这两个字。在这篇表中,诸葛亮从当前形势出发,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先后分别提出广开言路、亲贤远佞、严明赏罚三条建议。
以塞忠谏之路也()
此皆良实()
斟酌损益()或()()
以彰其咎()()
恢弘志士之气 ()
陟罚臧否()()()
临表涕零 ()()
愿陛下托臣以讨賊兴复之效()
盖追先帝之殊遇 ()
先帝不以臣卑()()
三、按要求用原句回答(每空2分)
1.先汉兴隆原因:,
2.临危受命(创业艰难、患难与共的经历):,
4.诸葛亮自叙本志的句子:,
4.下面 句子中加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先帝不以臣卑鄙虽乘奔御风不以急也
B.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C.欲报之于陛下也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D.临表涕零 有亭亦然临于泉上者
5.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诸葛亮这篇表文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被视为表中的代表作。文天祥的《正气歌》亦云:“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感人之深,于此可见。
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这确实是危急存亡的时刻。
五、文中诸葛亮向刘禅提出几条建议?请用原文默写。并说说其中哪一条是主要的?(每一答案1分)
第一条建议:诚宜开张圣听
第二条建议: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第三条建议:亲贤臣,远小人其中最重要的是“亲贤臣。远小人”
六、本文中隐藏着许多成语,你发现了吗?请写出其中的四个。(每一成语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