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桂枝汤新用
柴胡桂枝汤

肢麻 (自主神经紊乱、神经官能症)
李某,女,37岁。患四肢麻木年余,曾在某医院 诊为“自主神经紊乱”、“神经官能症”等。查 询病人,心烦易怒,口苦咽干,四肢麻木,关节 酸楚不适,舌白脉弦,诊为营卫气血不调,投以 柴胡桂枝汤:柴胡 l2g, 黄芩9g, 清半夏l2g,党参 l2g, 桂枝9g, 白芍9g, 生姜6g,炙甘草6g, 大枣5 枚。服药7剂,诸症皆除。改以逍遥散调治其痛 经。 (《伤寒论临床应用五十论》第225页)
临床应用
柴胡桂枝汤具有表里兼治,疏利肝胆,调 补脾胃等功效。主治外感发热较久、表证 不解,并见肝、胆、脾、胃症状而正气偏 虚者。凡感冒、肝胆疾患、胃肠病、癫痫、 神经官能症及更年期综合征等病证,皆可 辨证以本方治之。
现代药理研究
具有抗惊厥、抗抽搐作用(抗癫痫效果非同 于一般的抗癫痫药和镇静药)及对脑缺血的 保护作用;具有抗胃黏膜损害作用;对胰 腺细胞有保护作用,可预防胰腺炎的复发; 对肝损伤有修复作用;还具有增强免疫机 能 (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抑制肿瘤、2)、小柴胡汤证 (96) 王子接:“桂枝汤重于解肌,柴胡汤重于和里, 仲景用此二方最多,可为表里之权衡,随机应用, 无往不宜。即如肢节烦疼,太阳之邪虽轻未尽; 呕而支结,少阳之病机已甚。乃以柴胡冠于桂枝 之上,即可开少阳微结,不必另用开结之方;佐 以桂枝,即可解太阳未尽之邪;仍用人参、白芍、 甘草,以奠安营气,即为轻剂开结之法。”(《绛 雪园古方选注·和剂》)
王××,女,11岁,因感冒发热已四、
五日,曾服用复方阿司匹林,羚翘解毒片、桑菊
感冒片、银翘解毒丸等,汗后热不退,体温波动
于38~39℃,每日常有先恶寒后发热,继之汗出
这一反复出现的经过。患者体质稍差,舌苔薄白,
柴胡桂枝汤治疗荨麻疹验案举隅

柴胡桂枝汤治疗荨麻疹验案举隅荨麻疹,又称风团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其特点是皮肤出现红斑、丘疹、瘙痒等症状。
荨麻疹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中医中药疗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柴胡桂枝汤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调理气血的经典方剂,对治疗荨麻疹具有良好的疗效。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位患者的病例,通过柴胡桂枝汤的治疗情况来了解中药治疗荨麻疹的效果。
患者XXX,女性,35岁,因患有反复发作的荨麻疹,寻求中医治疗。
患者于2019年6月份出现了全身性的丘疹和瘙痒,患者在当地医院进行了治疗,使用了西药抗过敏类药物,外用激素类药膏,病情有所缓解,但是一旦停药症状又会反复。
在推荐下,患者通过亲友介绍到我院寻求中医治疗。
患者来诊时全身皮肤出现大片红斑,伴有多处瘙痒丘疹,患处皮肤皮损瘙痒明显,患者感到非常烦躁,影响生活和工作。
口服西药抗过敏类药物已经长期使用,疗效不佳且反复发作。
根据中医辨证分型,诊断为荨麻疹,证属实热内盛型。
针对患者的病情,我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考虑到患者实热内盛,选用柴胡桂枝汤加减方。
具体组成为柴胡10g,桂枝6g,黄芩6g,半夏6g,人参6g,甘草5g,生姜3片。
并且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适当加减。
该方以柴胡为君,清热解毒;桂枝为臣,宣肺行水;黄芩、半夏为佐,清热燥湿;人参为辅,益气生津;生姜、甘草为使,去花里痒。
患者于开方的第三天,告诉我她的瘙痒明显减轻,丘疹也开始逐渐消退,体验了好很多,心情也比之前好了很多。
患者坚持服用了一周期的柴胡桂枝汤后,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皮肤瘙痒感减轻,丘疹明显减少。
患者表示非常满意。
并且在医嘱下,患者调整了饮食和生活习惯,继续调理身体,预防病情反复。
通过该病例可知,柴胡桂枝汤治疗荨麻疹确实有较好的疗效,中医药在治疗荨麻疹上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强调辨证施治,深入分析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选择适合患者的方剂进行治疗,能够达到良好的疗效。
中医治疗荨麻疹也强调预防复发,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从根本上预防病情反复。
刘志龙:柴胡桂枝汤的临床运用

刘志龙:柴胡桂枝汤的临床运用柴胡桂枝汤的临床运用导读:本次课程,刘教授从柴胡桂枝汤的原文、病因病机,为我们分享柴胡桂枝汤在外感发热、过敏性鼻炎、腹痛、关节疼、癫痫、水肿及耳鸣中的运用经验。
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柴胡桂枝汤方:桂枝(去皮)、黄芩各一两半、芍药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甘草一两(炙)、半夏二合半(洗)、大枣六枚(搫)、生姜一两半(切)、柴胡四两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人参汤,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黄芩;复如柴胡法,今用人参作半剂。
1、外感发热:若老人及小儿、体虚、无汗者,加荆芥、防风、西洋参;体格较壮实者,加少量麻黄、羌活;若高烧,则加石膏、连翘;伴腹泻者,加葛根生津止泻、退热;小儿高热惊厥者,加钩藤、青蒿、蝉蜕退热、定惊。
2、体虚感冒:对于这种感冒,单纯发汗,则正气越伤,病必不愈。
3、过敏性鼻炎:伴口苦、易寒易热或时热时寒,饮食差,鼻涕黄白相间,畏风,汗出;柴胡桂枝汤加白芷、细辛、辛夷。
4、腹痛:特点:腹中急痛为主,尤其有慢性胃炎、胰腺炎基础病者。
5、支节烦疼(关节疼):肩周炎的专方:偏寒加苍术、附子;偏热者加忍冬藤、丝瓜络、络石藤;偏气虚者加黄芪;偏血虚者加鸡血藤、当归;血瘀不通者加川芎,丹参;颈椎病、腰椎病者加葛根。
6、癫痫:依据:胸胁苦闷、腹肌拘挛症状:柴胡桂枝汤加芍药医案:某女、19岁,原发性癫痫,久治无效,每3-5天发作一次。
刻诊:轻度口苦,两胁胀,舌稍红,苔薄黄,脉略弦数。
处方:白芍20g、柴胡15g、桂枝10g、半夏10g、党参10g、黄芩15g、甘草5g、生姜3片、大枣5枚服60剂后癫痫减少到10天发作一次;服90剂后癫痫未再发作,脑电图检查基本正常;后加服60剂,共服150剂而愈,随访1年未再发作,摘自《辽宁中医杂志》。
注意点:(1)、标本兼顾,注意扶正。
(2)、坚持守方。
柴胡桂枝汤的临床运用

柴胡桂枝汤的临床运用柴胡桂枝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系指伤寒多日,太阳表邪未解,部分传入少阳,而见太阳、少阳两经之合病,方由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各半量(柴胡、桂枝、黄芩、党参、甘草、半夏、生姜、大枣、白芍)合方组成。
该方具有调和营卫、和解表里、燮理阴阳、升清降浊之功效。
笔者临证运用本方每获良效。
现举例介绍如下。
1 典型病例1.1 郁证案例1:患者,女,69 岁,2012 年8 月12 日初诊。
既往有神经衰弱病史,长期失眠,曾在外医院诊断为抑郁症,服用劳拉西泮。
自诉:近2 个月来,失眠加重,心情抑郁,烦躁不安,心悸胸闷,食欲不振,食入后微欲呕,口干,全身酸痛不适,舌黯红,苔薄黄,脉弦。
辨证:肝郁气滞痰阻,心神失养。
治以疏肝解郁、和解少阳、健脾化痰、调和营卫、养心安神。
方用柴胡桂枝汤合酸枣仁汤加减:柴胡12 g,黄芩10 g,党参10 g,姜半夏10 g,白芍15 g,桂枝10 g,甘草6 g,酸枣仁30 g,知母10 g,茯苓12 g,川芎6 g,合欢皮30 g,龙骨(先煎)30 g,牡蛎(先煎)30 g,大枣10 g,生姜3 片。
水煎服,每日1 剂,每日服2 次。
服7 剂后复诊:自觉失眠及烦躁改善,心悸、欲呕症状消失,仍偶有心情不畅,胸闷,全身酸软,舌黯红,苔薄白,脉弦细。
守方加石菖蒲10 g、郁金10 g。
继服7 剂后,睡眠明显好转,余症减轻。
守方随症加减治疗月余,劳拉西泮减量,病情基本痊愈。
嘱将本方配成丸剂继续服用2 个月。
按:本案主要病机为肝气郁结,少阳枢机不利,日久气郁生痰,肝脾失和,另有气郁化火,使心神被扰,加之营卫不和,阴阳失调。
故用柴胡桂枝汤治疗,取其疏肝解郁、和解少阳、健脾化痰、调和营卫之意。
加酸枣仁养心安神、清热除烦,有助疏理气机;加合欢皮解郁蠲忧以助眠;龙骨、牡蛎镇心安神。
王长洪教授善用柴胡桂枝汤

王长洪教授善用柴胡桂枝汤王长洪主任医师是全国老中医师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现任沈阳军区总医院中医科、国家中西医结合胃肠病重点专科主任。
1979年师从著名老中医董建华,得其真传,临床擅治脾胃病及内科杂病,尤善用经方。
余有幸成为老师门徒,至今侍诊5载余,对老师经验浅有揣摩,现将老师善用柴胡桂枝汤经验介绍如下,与读者共享。
柴胡桂枝汤出自《伤寒论》第146条,曰“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该条系指伤寒多日,表证未尽去,邪入少阳而见表里并病,方取小柴胡汤、桂枝汤各半量,合剂而成。
由于其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宣展枢机,以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辛散,因此不论外感病、内伤病,只要病机贴切,灵活加减运用,效如桴鼓。
1.感冒老师认为现今感冒,失治尤多。
因为感冒均以病毒感染为多,无合并细菌感染者,抗生素无效,且抗炎治疗后往往使病情迁延不愈,临床多见寒热往来、体虚多汗、头痛头晕、周身关节肌肉酸疼、纳差、胃脘不适等证,正符合《伤寒论》中柴胡桂枝汤方义。
每年春秋流感发生,临床多以原方治之,随手取效。
老师常说,现在临床治感冒,一见发热,就投以桑菊、银翘辛凉之品,这是误区。
柴胡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发汗,才是正治。
2.感染后低热老师常讲,无论是外感发热抑或是内伤发热,只要药证相符,应用柴胡桂枝汤治疗,均可取得一定的疗效。
因为桂枝汤调和营卫,方中桂枝、生姜、甘草辛甘化阳,芍药、甘草酸甘化阴,生姜、大枣、甘草补益脾胃,益气和中,并用滋阴和阳,中气得健,疾病焉有不愈。
小柴胡汤中柴胡质清味薄,能疏少阳之郁滞;黄芩苦重,清少阳相火;半夏和胃降逆;人参、大枣、甘草益气和中,扶正祛邪,以防邪气深入,全方寒温并用,攻补兼施,升降协调。
外证用之,重在和解少阳,疏邪透表;内证用之,还能达疏利三焦、调达上下、宣通内外、和畅气机之效。
两方合用,营卫得和,脾胃得健,枢机得利,太少双解。
老师曾收治一26岁女患者,以低热1月余就诊,西医诊断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抗生素治疗2周罔效,临床见发热轻、恶寒亦轻,体温37.8℃,周身酸痛,心烦纳呆,舌红苔白,脉细数,以柴胡桂枝汤加板蓝根、大青叶治之,3剂体温降至正常,7剂后患者痊愈出院,未再复发。
柴胡桂枝汤治疗荨麻疹验案举隅

柴胡桂枝汤治疗荨麻疹验案举隅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临床症状为皮肤出现短暂的、对称性的水肿性疱疹或斑丘疹,并伴有剧烈瘙痒。
荨麻疹的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过敏反应、免疫异常、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
目前,西药治疗荨麻疹的效果较好,但其副作用较多。
因此,探索中药治疗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意义。
柴胡桂枝汤是中国古代著名医家张仲景在《伤寒论》中首次提出的方剂,具有解表、调解营卫、疏肝理气等功效。
近年来,柴胡桂枝汤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包括荨麻疹。
患者男性,30岁,荨麻疹病史3年。
起病于3年前,全身出现瘙痒性皮疹,为斑丘疹、水肿及荨麻疹,病情缓解后,可反复发作,症状轻重不一。
曾多次到皮肤科就诊,使用过多种西药,疗效不佳。
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全身紫红色斑丘疹、水肿、荨麻疹。
皮肤瘙痒明显,日常影响较大。
舌苔薄白,脉弦。
诊断:荨麻疹治疗方案:柴胡桂枝汤加减。
主方:柴胡6g、生姜9g、黄芩9g、大枣6枚、桂枝6g、甘草6g;加减方:加白芷9g,减桂枝。
治疗效果:患者服用柴胡桂枝汤加减后,皮肤瘙痒减轻,荨麻疹及皮疹数目减少。
连续服用2周后,皮肤瘙痒明显减轻,荨麻疹和皮疹数量明显减少。
随访1个月后,患者症状消失。
讨论:本例患者使用传统中药柴胡桂枝汤治疗荨麻疹获得明显疗效。
柴胡桂枝汤具有解表、调解营卫、疏肝理气等功效,可改善荨麻疹的症状。
本例中,加用白芷可疏风解表,减轻瘙痒症状;减少桂枝可避免养血造热,发生荨麻疹等症状。
因此,对于柴胡桂枝汤主方和加减方的应用,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和病情加以调整。
总之,柴胡桂枝汤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中药方剂,现已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包括荨麻疹。
该方剂有一定的疗效,也许可以为荨麻疹的中医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
王庆国教授应用柴胡桂枝汤治疗杂病五则

王庆国教授应用柴胡桂枝汤治疗杂病五则柴胡桂枝汤为经方合方应用代表方之一,首载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中“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药味由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原方各二分之一组成。
王庆国教授为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师从伤寒大家刘渡舟先生,临证善用柴胡桂枝汤[1],现将王庆国教授应用柴胡桂枝汤验案五则总结于下,为临证治病提供思路。
1 腰椎间盘突出—腰酸案患者,男,36岁,2016年11月29日初诊。
患者3年前出现腰酸,活动后疲乏,手心汗出,大便偏稀,舌红边尖甚,有齿痕,苔薄黄,脉弦细。
西医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此属肝胃不和,湿热内蕴,肾气不足之证,给予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
处方:柴胡10 g、炒黄芩10 g、法半夏15 g、桂枝10 g、白芍10 g、党参10 g、炙甘草10g、大枣10 g、茵陈20 g、凤尾草20 g、土茯苓30 g、黄柏10 g、淫羊藿10 g、巴戟天10 g、肉苁蓉10 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
2016年12月13日二诊:患者诉服药后腰酸、活动后疲乏均减轻,仍手足心汗出,考虑湿热内蕴较重,予柴胡桂枝汤合四妙散加减治疗,处方:原方加牛膝10 g、薏苡仁30 g、苍术15 g。
嘱患者继服14剂,此后其症状改善明显,未再就诊治疗。
1.3 生化指标的测定喂养8周时,在代谢笼中收集大鼠尿液,测定尿微量白蛋白(MAU)及肌酐(Cr)。
尿MAU及Cr测定采用相应大鼠ELISA试剂盒(美国GTX公司),计算两者比值(ACR)。
按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病位主要在腰,为足太阳膀胱经(挟脊抵腰中,入循膂)所过之处,又见其舌边尖红甚,脉弦细,属肝胆有热之征,肝木旺而克土,肝胃不和,运化失常,湿热内蕴,出现手心汗出,大便偏稀,舌有齿痕等症;故以柴胡桂枝汤为主方治之以清利肝胆,调和营卫,加茵陈、凤尾草、土茯苓、黄柏以清热利湿。
柴胡桂枝汤的功用有这么些奇效

柴胡桂枝汤的功用有这么些奇效一、柴胡桂枝汤的功用柴胡桂枝汤在我国已经有上千年的服用史,而医书上也早有记载,那么柴胡桂枝汤的具体功效有哪些呢?下面小编就为您揭开柴胡桂枝汤的功用的神秘面纱吧!1、治疗肩背疼痛肩背疼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多因落枕、长时间伏案写作、打字、劳作等原因引起。
另外颈椎病、肩周炎等疾病都会引起这种症状。
刘老认为,太阳经脉走循人体之颈项后背部位,所以,太阳经脉不舒时,多出现颈项以及背部的不舒感,甚至出现疼痛。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主要采用解肌祛风、生津疏络的治疗方法,依据有汗无汗而出两方,有汗者用桂枝加葛根汤;无汗者用葛根汤。
如颈项背部和两肩部同时出现疼痛,则上述两方的疗效就不太理想。
因为两侧不属于太阳经脉循行的部位,而是少阳经脉所过之处,这时宜用小柴胡汤疏利少阳经脉,故用桂枝汤疏利太阳经脉,太少两经之经脉之气运行正常,则肩背疼痛自止。
临床应用时,又常加入葛根、姜黄、红花、羌活、独活、川芎加强活血、止痛之功,不论新久疼痛,多能应手而愈。
2、治疗肝气窜证肝气窜是自觉有一股气流在周身窜动,或上或下,或左或右,凡气窜之处,则有疼痛或发胀之感,此时患者用手拍打痛处,则伴有嗳气、打饱嗝,随之其症状得以缓解。
此病多属西医所谓的神经功能之类,以老年妇女为多见,中年妇女以及男性偶见。
此病单纯采用疏肝理气的方法治疗往往效果不好,刘老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用柴胡桂枝汤调气活血,而能效如桴鼓。
本方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而能疏肝理气,用桂枝汤调和营卫而能通阳活血,气血调和,则诸证自愈。
临床中常加入佛手、香橼,则疗效尤佳。
二、柴胡桂枝汤怎么喝最好柴胡桂枝汤怎么喝最好?而柴胡桂枝汤的具体怎么使用,要根据不同的症状采用不同的使用办法,下面小编就能为您一一的介绍,根据不同的病情,一一解说哦!一、癫痫研究认为癫痫放电现象是细胞内贮存的钙在释放过程中,钙结合状态的改变使与钙相关的细胞内蛋白质、细胞膜离子通道也发生变化,出现了神经元突发型病理放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癔病性呃逆
女,"& 岁,&$$$ 年 ! 月 - 日 初 诊。 患 者 平 素 胆 小 怕 事, 过分自尊,昨 日 因 与 儿 媳 口 角,遂 气 郁 于 内,当 晚 即 心 烦 失 眠,时时叹 息。 翌 日 则 出 现 频 繁 呃 逆,伴 胸 胁 苦 满,头 痛 脑
按:本案因情志不畅,致肝气郁结,经脉壅阻,伴有肝热。 胀,不欲饮食。前医曾肌注阿托品无效而邀余诊治。刻下:
&$$)年 #月 第&)卷 第#期
·经方实验录·
河南中医 567874%89:4:;78<35:76=6 >69:3:76
?@AB &$$) CDA’&) 7D’#
!! !! !! !! !! !!
柴胡桂枝汤新用
张贵格
(范县中医院,河南 范县 !"#"$$)
关键词:柴胡桂枝汤;经前期紧张症;周期性精神病;癔病性呃逆;偏头痛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按《:金匮 要 略·血 痹 虚 劳 病 脉 证 并 治》:“ 血 痹,阴 阳 俱 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 枝五物汤主之”。丹波元简提出:“风痹乃顽麻疼痛兼有,而 血痹则顽麻而无疼痛,历节则唯疼痛而不顽麻,三病各异”。 故皮肤顽麻当 用 黄 芪 桂 枝 五 物 汤。上 病 案 以 黄 芪、当 归、鸡 血藤益气血 以 培 营 卫 之 本,桂、芍、姜、枣 调 和 营 卫,温 阳 行 痹,焦三仙健运脾胃,运化水谷精微以充盈血脉,肺主皮毛, 麻黄宣肺气 通 畅 血 脉,诸 药 同 奏 益 气 血,和 营 卫,通 血 脉 之 功。丝丝入扣,恰中病机,故效果好。
则营卫和,邪毒祛,正自安,痒疹止。病程虽久,有桂枝汤证,
仍可投桂枝汤。
(编辑:李 华)
·!+·
薄白,脉沉弦。西医诊断:经前期紧张症。辨证:肝气郁结, 化瘀,白芍、甘草养血柔肝缓急。诸药相合,使郁解经畅,火
化火扰神。治以疏肝解郁,清热散结。方用柴胡桂枝汤加 清神安。
减。处方:柴胡(&0,黄芩.0,半夏.0,桂枝.0,白芍(&0, 香附(&0,郁金(&0,当归(&0,甘草)0,生姜.0。水煎服, 日(剂。于行经前&周开始服用。(&剂后经水来潮,各症明 显减轻。再次月经前&周服用(&剂,月经至则烦止躁平,眠 安呕去,情绪转佳,诸症痊愈。
" 周期性精神病
女,(#岁,&$$&年.月(&日初诊。因与人吵架,近+月 来每逢行经前 便 精 神 失 常。主 要 表 现 为 失 眠,兴 奋 多 言,狂 躁易怒,甚则伤人毁物。每次发作少则($/,多则半月,经后 上症缓解,精神趋于正常。&$$&年#月"日住我院,诊为周
减。处方:柴胡(&0,黄芩.0,桂枝.0,白芍("0,枳壳(&0, 陈皮(&0,枇杷叶.0,半夏.0,生姜.0,代赭石+$0,甘草 )0,浮小麦+$0,大枣+枚。水煎服,日(剂。患者服药(剂 即感胸胁较畅,呃声锐减。+剂而呃止眠安,诸症告愈。
不得行其志者,多有咳逆之证。”该例患者因恼怒抑郁,不得 发泄,肝气上逆,扰动膈肌而致呃逆。故用柴胡、枳壳疏肝理 气解郁;桂枝、半 夏、陈 皮、代 赭 石、生 姜 平 冲 降 逆 止 呃;黄 芩
则激怒伤人。经行腹痛,量少有瘀块,舌红边有瘀点,苔黄, 清解郁热;甘草、浮小麦、大枣、白芍柔肝缓急,养心宁神。诸
按:本症属“ 气 呃 ”的 范 畴,由 情 志 刺 激 直 接 发 病,正 如
《古今医统大全·咳逆门》所谓:“凡有忍气郁结积怒之人,并
期性精神病。历经氯丙嗪-"$10//、氟哌啶醇+$10//及大 剂量谷维素&!$10//治疗 &月余不效,而改中医治疗。诊 见:患者面色潮红,兴奋多言,狂妄不宁,歌乐不休,稍有不遂
$ 桂枝汤加味治顽固性痒疹
刘某,女,(!岁,"))(年 !! 月 诊。 患 者 于 (0前 因 汗 后 当风,忽觉周身刺痒,泛发扁平隆起如豆大之白色疹块,成片 成块,中医按风湿热证诊治,处以三仁汤、消风散等乏效,西 医诊为荨麻疹,处以息斯敏、敏迪、苯海拉明等药内服,外擦 皮炎平,药停则痒疹即作,冬重夏轻,缠绵不已。见其痒疹块 色白,不灼热,小 如 豆 粒,大 如 钱 币,畏 风 喜 暖,舌 淡 苔 白,脉
浮缓。此因营 卫 不 和,邪 毒 留 恋,不 得 外 透。 遂 处 方:桂 枝 !%#,白芍!%#,生姜%片,大枣&个,羌活!"#,防风!%#,徐 长卿()#。(剂汗泄痒减,仍畏风乏力,上方加黄芪(%#,再 投&剂病愈,至今无恙。
按:冬日汗后当 风,致 风 寒 邪 毒 留 恋,营 卫 不 和,不 得 外 透,则皮肤痒疹缠绵难愈。病虽三年之久,但病机未变,故治 疗仍宜调和营 卫,疏 透 邪 毒,还 可 用 桂 枝 汤 治 之。上 方 以 桂 枝汤调和营卫,解表散邪,加羌防、徐长卿祛风止痒解毒。服 数剂后有乏力 之 感,久 病 必 虚,故 再 加 黄 芪 益 气 固 表。 如 此
按:泻心汤乃《金匮要略》之方,常用来治上焦火热之疾。 笔者认为痤疮乃心胃热毒发于面部所致。恰如《内经》所言: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故用泻心汤治之。上案方中黄连、黄 芩苦寒泻心火解毒,大黄泻热引火从大便而走,加野菊花助 清热解毒之力,加竹叶利尿清热,引火从小便而走。如此,则 心火清,热毒从二便排除,痤疮消失。
脉沉弦有力。证属暴怒伤肝,气血逆乱,上扰神明,下滞胞 药相合,使肝气条达,气降呃止。
宫。治以疏肝理 气,活 血 通 经,镇 心 安 神。方 用 柴 胡 桂 枝 汤
加减。处方:柴胡(&0,黄 芩 .0,桂 枝 .0,白 芍 (&0,桃 仁 (&0,红花.0,大黄.0,牛膝(&0,香附(&)0。水煎服,日(剂。于月经前&周开
应用本方治疗周期性发作的病证时,宜相应采取周期给 药的方法。先其 时 而 治 之,损 其 邪 而 安 其 正。 邪 却 正 复,则 疾病向愈矣。
(编辑:魏 群)
经方治疗皮肤病举隅
张淑英
(新乡市中医院,河南 新乡 ’%())))
关键词:皮肤病;经方;重症痤疮;皮肤顽固性麻木;顽固性痒 疹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 体会
上述疾病虽各异,但均具有胸胁苦满、心烦呕恶、口苦目 眩、脉弦等少阳 证 指 征。柴 胡 桂 枝 汤 具 有 和 解 少 阳、疏 肝 解 郁、解肌祛风、调和营卫之功,并可温经通脉、平冲降逆、缓急 除挛、安神定 志。病 虽 异,病 机 同,以 此 加 减 应 用,均 可 获 良 效。
方中柴胡、黄芩、桂 枝、白 芍 为 组 方 之 主 体,不 得 轻 易 去 除。解郁则重用柴胡,清热则重用黄芩,温通则重用桂枝,除 挛则重用白芍。其余五味可因证存舍,再依不同病证而增入 他药。
按:本例系因平素肝气偏亢,加之暴怒致气血逆乱,血滞
胞宫,火扰神明,故 临 床 呈 周 期 性 躁 狂 发 作。方 用 柴 胡 桂 枝
前"/出现头痛失眠,烦躁易怒,口苦厌食,呕恶欲吐,乳房发 胀。经期腹痛,量 少 色 暗,少 量 瘀 块。 经 后 诸 症 消 失。 舌 苔
汤加减,其中小 柴 胡 汤 减 人 参、半 夏,加 香 附、大 黄、茯 苓、龙 骨、牡蛎以解郁 泻 火、重 镇 安 神,桂 枝、桃 仁、红 花、牛 膝 活 血
始服用,至经行止为(个疗程。患者第(个疗程服药(!剂, 发作时间及异常言行明显减少,情绪转稳。第&个疗程服药 ($剂,月经按期 而 至,兴 奋 言 行 渐 控 制,精 神 正 常。于 &$$& 年($月&.日 痊 愈 出 院,并 带 上 药 ($ 剂。 后 以 丹 栀 逍 遥 丸 .0,每日&次,巩固治疗&月。随访+2未复发。
笔者临证遇疑难皮肤病时,喜用经方治之,每收奇效,现 总结如下。
" 泻心汤治重症痤疮
李某,女,""岁,某大学在校学生,"))% 年 ! 月 ’ 日初 诊。面部额、颧、颊 等 处 见 紫 红 豆 粒 大 丘 疹 数 十 个,散 在 发 生,持续!年 余,豆 疹 微 痛 痒,面 色 较 重。 经 多 方 治 疗 无 效, 性情急躁,带下 色 黄,大 便 秘 结,尿 黄,舌 尖 红,苔 薄 黄,脉 弦 数,遂投仲景泻心汤加味治之:黄连")#,黄芩")#,大黄%#, 野菊花()#,竹叶!)#。日!剂,水煎"次,早晚分服,药渣再 水煎取液温洗面部。+剂疹消,病未再发。
#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皮肤顽固性麻木
黄某,女,(&岁,农民,"))’年%月$日初诊。诉全身皮 肤麻木%0余。%0前,患者产后体弱,不慎受风寒,初觉膝、 踝、指等处疼痛,经用祛风通络等法而痛止,继觉全身皮肤麻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张淑英(!$%+.),女,河南新乡人,主治医师。
木,掐捏不知痛痒,所幸四肢功能尚可,再予前法效差。又往 各处求医,西医有谓末梢神经炎,予营养神经类药;中医有谓 痰湿及瘀血 者,用 二 陈、四 君、桃 红 四 物 汤 等,均 无 显 效。 查 见食纳不振,舌 淡 苔 白,脉 缓 弱。此 为 血 痹,病 属 血 虚 邪 滞, 营卫不和,经络 不 畅,皮 肤 失 养 而 麻 木。遂 投 黄 芪 桂 枝 五 物 汤方:黄芪 ’%#,白芍 !%#,生姜 &#,大枣 & 个,焦 三 仙 各 !)#,鸡血藤’)#,当归!%#,麻黄(#。日!剂,水煎服。服& 剂,麻木减轻,食欲转旺,服至"’剂,诸症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