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建设

合集下载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规划(2010年-2015年)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才属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并且随着现代汽车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和发展,汽车检测与维修设备不断更新换代,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员的素质、技术也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需要更高层次、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本专业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和汽车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管理人才,保持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可持续发展,根据学院实际和专业特点,本着客观性、规范性、时效性、可操作性原则,特制定2010—2015年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一、建设目标与思路(一)建设总体目标当前整个汽车行业蒸蒸日上,2010年全国的汽车销售量为1384万辆,同比增长2.8%;汽车保有量为7801.83万辆。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的人才缺口之至少80万,并且人才缺口会随着汽车的大量销售而继续加大。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是我院最先开设的专业之一,也是学院重点打造专业。

我们计划用3-5年建成校级特色专业;中长期目标是建设为市级示范性专业。

(二)具体目标1、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具体要求:(1)知识构建上以理论够用和实用为限度;(2)以掌握职业技能和技术操作要求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岗位业务知识为目标;(3)体现“双证融合”,学生除取得高职毕业证外,还要求全部考取汽车维修中级等职业资格证;(4)教学计划的制定留有可灵活改变的余地,当行业需求发生变化时,培养计划可方便地调整课程设臵。

2、课程建设按照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彻底打破以知识系统为原则的课程体系,采取“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方法新的课程体系,使新的课程体系成为院内高职教学改革独具特色的新型体系。

3、师资队伍建设(1)加大引进力度每年有计划地面向全国引进高学历,高职称适应职业教育的教师,逐渐调整师资队伍结构,使高、中、初级职称教师的比例结构合理,使高级职称教师达到20%以上。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专业建设规划模板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专业建设规划模板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专业建设规戈V”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专业建设规划(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才属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 而且随着现代汽车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和发展, 汽车检测与维修设备不断更新换代,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人员的素质、技术也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 需要更高层次、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

我院正式启动对该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 经过三年的实践, 教学改革取得成功, 其经验正向全院推广、辐射; 本专业被确定为学院重点专业[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科专业规划粤机电院教[ ] 54 号( - ) ]; 我院被教育部、交通部等确定为”国家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院校” ; 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 我院成为”广东省中职教师汽车新技术培训基地” ; 《机械基础》课程被评为广东省高校精品课; 《汽车构造》课程被评为度年广东省高校精品课。

《校企零距离对接的汽车专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与实践——”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 维修方向) 教学改革》项目获第三批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 我院本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示范性汽车维修技术实训基地”项目, 获中央职业教育专项资金立项。

广东省劳动厅在我院设立了”汽车维修工”从初级工到高级工、技师的职业技能鉴定站。

一、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国务院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根据学院”十一五”建设与发展规划纲要, 围绕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要求, 立足和突出技术应用性, 加强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 为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方案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方案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方案一、专业建设需求论证1、专业前景及需求据统计,世界上汽车发达国家的汽修企业,一般高级技工和中级技工的比例已分别达到29%和35%,而我们国内的汽修企业的中级技工的比例一般却在25%以下。

全国汽车维修行业每年需要新增近50万从业人员。

我国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和掌握操作技能的汽车维修人才却相当紧缺,已成为制约汽车市场行业发展的瓶颈。

按照全国汽车维修行业从业人员300万测算,每年需求汽车维修从业人员大约需要1.5万人。

汽车维修作为教育部实施的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工程的重点之一,全国人才需求量近100万。

据业内专家介绍,目前一汽大众的高级维修人员都是德国人,还没有中国自己的高级技师,目前德国驻华维修技师拿的是月薪5万的高薪,如果能够培养出中国的高级技师,企业不仅可以获得人才,而且社会也可以解决大批剩余动力,造就大批汽修行业金额。

从国内汽车企业的需求来看,汽修高级技师是很抢手的。

据调查显示高级技师月收入可达1.2万到1.5万元。

而德国博士公司曾表示,计划未来3年将在中国开设1000家维修保养店,对汽修高级技师的需求将十分巨大,预计高级技师的年薪在20万元。

通过劳动信息网点的建立及用工单位对本专业学生的信息反馈,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仍为目前急需的热门专业,人才需求量很大,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由此可见,汽修中高级技师的前景火热。

2.专业的基础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现有在校生一千余,教师8人在编,外聘教师40人,现有汽车维修1个实训基地。

包含汽车电器等多个实训室,实训面积宽敞,实训设备价值120万元,拥有多家校企合作单位。

2015年,乌鲁木齐市中等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牌总数均居全市第二位,该专业已具备打造成为西部示范专业的基础条件。

二、专业建设目标以西北五省经济建设及国内汽车后市场为依托,围绕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与结构调整,不断深化与企业的合作,探索实践“理实一体+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建成具有真实工作场景,体现“教、学、做”一体的教学场所,加强校企合作和学生顶岗实习,构建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环境,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建立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教学评价体系。

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

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

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课程体系通过进一步深入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大、中型企业的调研,结合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以满足市场汽车“4S”企业和汽修厂的要求为宗旨,与市场接轨,以学校实际实力为基点,以新的职业能力内涵为目标,学校成立了由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学校专业带头人共同组成的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工作小组,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建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提升为核心,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工学一体、学做合一”的理实一体化特色课程体系。

一、通过引入案例教学、场景教学、现场教学等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增强课程的实用性。

二、开发适合“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学方式的任务引领性理实一体化教材。

三、建全完善的课程评价机制。

课程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最有效方法,学校通过构建360度评价体系,与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骨干共同组成课程评价机构,建立一整套课程评价体系,从教学任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课堂反应、问题解决、课堂组织、个别差异关注度等多维度进行课程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课程实施者和教学管理机构,及时调整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使教学更贴近社会,服务企业用人需要。

四、制定实施合理的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能在汽车设计、制造、销售和维修一线工作的,应用高、新技术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高级技能人才。

<二>、目标构成通过本专业课程的学习与实训环节的锻炼,使学员具备以下素质和能力1、职业素质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克己奉公,学会通力合作的团队精神,同时不乏自主创新能力;2、文化素质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3、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胜任本专业的工作;4、职业技术基础夯实职业技术基础。

不仅能掌握和灵活运用与目前汽车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相适应的必需理论知识,同时还应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能在未来工作中不断自我提升;5、职业能力具备较高的职业能力。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规划建设方案汽车维修职业生涯规划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规划建设方案汽车维修职业生涯规划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规划建设方案汽车维修职业生涯规划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键盘上,我的思绪随着键盘敲击的节奏,开始了一段关于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规划建设的意识流旅程。

一、专业规划汽车作为现代交通工具,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则是培养汽车维修人才的摇篮。

我们需要对这个专业进行深入的剖析,明确其核心课程、实践环节和就业方向。

1.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要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核心课程包括:汽车构造、汽车电子、汽车电气、汽车检测技术、汽车维修技术、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等。

还要开设汽车美容、汽车改装等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

2.实践环节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关键。

学校应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掌握技能。

同时,开展技能竞赛、实训项目等,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3.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汽车维修企业、汽车制造企业、汽车销售公司、汽车检测站、汽车保险公司等领域就业。

还可以自主创业,开设汽车维修店、汽车美容店等。

二、专业建设1.师资队伍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基础。

学校应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的教师,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待遇,激发教师积极性。

2.实验设施3.教学改革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入企业实际案例,提高教学效果。

三、汽车维修职业生涯规划1.初级阶段毕业生在初级阶段,主要从事汽车维修、检测等工作。

此阶段,要注重积累实践经验,提高技能水平。

2.中级阶段具备一定实践经验后,可以从事汽车维修管理、技术支持等工作。

此阶段,要注重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沟通能力。

3.高级阶段在高级阶段,可以担任汽车维修企业负责人、技术总监等职务。

此阶段,要注重企业运营、市场营销等方面能力的培养。

4.创业阶段具备丰富经验和资源后,可以选择自主创业,开设汽车维修店、汽车美容店等。

此阶段,要注重市场调研、品牌建设等。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高洁汇报内容专业建设目标专业建设举措专业建设成效改革与创新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汽车实训基地南立面专业名称: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560702)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学制:三年在校学生:1300人专任教师:32人校内实训基地:8个校外实习基地:10个专业基本情况专业建设思路根据学院“三式一型”三年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通过工厂式学院、产业式专业、技术式课程的功能整合,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素质高、能力强、有专长的应用型人才。

产业式专业建设:根据市场调研,按照产业需求,确定共建专业;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企业岗位需求共同开发核心技术(技能)课程;课程教学实行校企双导师制;与企业共同制定考核方案并共同实施考核。

产业背景调研2002-2016年中国汽车行业年度销量及增速预测人才岗位需求调研调研郑州日产贸易有限公司走访青山变速器分公司企业用工规格调研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专业技能只占30%,将近70%的是通用能力。

希望毕业生有工作经验,看重诚信,敬业,肯吃苦,善沟通等社会能力。

人才培养目标 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素养,责任心强,顺应职场发展,适应终身学习需要,有一定的创业能力;应用型人才 素质高 技能强 有专长具有一定的汽车检修知识、技能与方法,能够从事汽车检测、修理、维护等工作; 专业定位定位于省内汽车产业售后服务市场,服务于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校企共建专业校企专家组成的专业专家研讨论证人培方案建设指导委员会成立培养模式改革基于校企合作的“三阶段、双轨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保障机制构建“人才素质+技能培养”的素质课程体系课程设计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保障机制培养模式改革专业核心课程按“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技术式课程”教学模式实施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保障机制课中课前课后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技术式课程”教学模式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保障机制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团队建设课程体系设计实训基地建设教学保障机制校外“教学工厂”实习二年级学生在宇通客车教学工厂实习三年级学生在东安集团4S店教学工厂实习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团队建设课程体系设计实训基地建设教学保障机制校外“教学工厂”实习岗前培训内容宇通客车教学工厂东安集团4S店教学工厂培养模式改革 教学模式改革 教学团队建设 课程体系设计 实训基地建设 教学保障机制 组建“纵向”师资梯队, 课堂院系 专业课程 教学能手 骨干教师 专业带头人 大师 培养“横向”双师团队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师资培养模式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保障机制校内实训基地培养模式改革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河南龙瑞新能源汽车公司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保障机制龙瑞新能源汽车总装车间龙瑞新能源汽车涂装车间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北京现代4S店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保障机制北京现代4S店门面北京现代4S店维修接待(学院汽车实训基地北立面西)培养模式改革制造类企业维修类企业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保障机制校外实训基地培养模式改革 教学模式改革 教学团队建设 课程体系设计 实训基地建设 教学保障机制构建“多元互评”的综合考核体系企业专家参与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评价教师点评小组互评 座谈,网上评教学校 督导听课、测评 院系 学生出台相应管理制度 在线测评企业参与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团队建设课程体系设计实训基地建设教学保障机制建立校企深度合作地教学保障机制教师技术骨干顶岗实习轮岗实习企业技术攻关学校企业教学课题研究学生学生(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基于校企合作“三阶段、双轨制”人才培养模式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的三阶段素质教育模式学生在企业实习,得到企业的高度肯定和认可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就业率达到97%(二)“三式”并举,创新课程改革“课、证融合”,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实施“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技术式课程教学模式实施校企“双导师”制的技能培养模式六位一体企业兼职教师10%青年教师五年提升教学能手5人骨干教师4人专业带头人1人教授级高工、博士学位大师1人(三)构建了“六位一体”的教学团队(一)实施课证融合模式,创新驾驶实习改革(二)推行“校企合作”深融合,创建“教学工厂”新模式↑学生在北京现代天河店校内实训基地实习→学生在海马汽车校外实训基地实习学生在龙瑞进行生产实习与龙瑞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深度融合成果——科技成果鉴定会在我院举行(三)创建四位一体的“产学研创” 综合体,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学生创作的酷玩卡丁车龙瑞微公交学生创业项目THANKS 学校名称:河南机电职业学院联系地址:河南省新郑市郑新路与泰山路交叉口西500米。

汽车维修岗位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框架

汽车维修岗位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框架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框架初稿一、课程体系构建流程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任我院以校企合作为基础.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 构建了专业课程体系。

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 邀请汽车维修行业专家共同进行行业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进行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的分析, 并开展教育专家、企业专家、专任教师共同参与的研讨会, 通过“工作领域→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分析转换流程, 制定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新的专业课程体系, 设计学习情境, 建设优质专业核心课程, 开发专业特色教材, 制定课程体系评价体系。

见图1 课程体系构建思路图1 课程体系构建思路二、基于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服务的课程体系表1 典型工作任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 掌握汽车结构、原理以及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等专业知识, 能够使用智能化仪器、设备对汽车进行性能检测和故障诊断与排除, 适应从事汽车维修及相关行业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其人才规格为: (1)职业综合素质: 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沟通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2)职业核心能力: 汽车发汽车机电维修岗位1.能够独立制定完整的汽车维修作业计划;2.能够规范使用维修设备、工具, 并能进行设备仪器的维护与管理;3.能够熟练使用维修手册, 读懂英文技术资料, 准确获取维修作业所需相关信息;4、能够严格按照维修手册和操作规范进行快速、正确的维护与修理, 并监控维修质量;5.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网络;6、具有良好的工作执行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能与他人合作完成复杂工作;7、优秀的服务意识与责任心, 能高效完成工作任务。

7、优秀的服务意识与责任心,能高效完成工作任务。

汽车车身修复岗位1.熟悉汽车构造知识, 能够独立制定完整的车身修复作业计划;2.能够规范、安全使用各种工具设备, 并能进行设备维护;3、能够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钣金维修和喷漆工作, 确保工作的安全实施, 并监控修复质量;4.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5、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 良好的责任心, 能按时高效完成工作任务。

汽车工程系课程建设总结

汽车工程系课程建设总结

汽车工程系课程建设总结五年制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按照五年制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独立完成职业工作任务的专业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感等社会能力,掌握汽车结构、原理以及汽车故障诊断、检测等专业知识,能够使用智能化仪器、设备对汽车进行性能检测和故障诊断、排除,适应从事汽车维修及相关行业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的技能应用性专门人才。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能力如图1所示。

图1 培养目标与能力分解图1、传统的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对于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传统的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是在目前办学规模较大的情况下,为提高教学质量需要专业设备大量投资,加重学校办学负担。

二是在教学上采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课程多、内容交叉、重复,理论课时多、动手操作实践训练少;三是核心能力的培养虽然加大了校内实验室、实训中心模拟训练的时间,但与企业实际操作还相差一定的距离。

面对生源变化及市场对该专业人才要求的提高,按传统模式培养的毕业生离市场人才需求、企业上岗还相差很大距离。

学生就业还需在汽车维修企业同师傅跟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独立从业,使得培养的人才技能不到位,素质不尽人意。

2、市场调研目前,我国的汽车工业、维修行业和相关企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现代汽车维修企业的设备、设施齐全,维修、检测手段和方法先进。

综合国内、外的这些现象,促使我们对五年制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与实践。

深入本市和国内汽车服务行业市场调查,构建由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共同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导向的实训课程体系,按照职业行动导向的工作过程确定课程开发,走联合企业、资源共享、互惠互利校企联合办学的道路是地方办学的一个新途径。

经过市场调研和多次论证,认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按照行动导向来组织教学内容最为合适,以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容知识和技能于一体,这样才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避免教学冗余,突出技能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6
6
3.8%
2
职业拓展实践课程(下限)
0
90
90
3
1.9%
2
公共任选课程
90
90
6
3.8%
3
合计
1037
1888
2925
160
100.0%
45
比例%
35.45
64.55
100.0
专业核心课程体系表
专业核心课名称
学分
总学时
理论
实训
学习领域1:汽车认识实训
2
40
10
30
学习领域2:汽车维护与保养
5
72
整体课程结构体系表
课程性质
课程类型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小计
学分
比例%
课程门数
必修课
基本素质课
354
164
518
30
18.8%
10
专业基础素质课
185
60
245
16
10.0%
6
8
48.8%
17
专业技能课(项目)
0
630
630
21
13.1%
5
选修课
职业拓展课课程(下限)
48
48
学习领域14:汽车性能检测技术实训
5
80
20
60
学习领域15:汽车整车拆装实训
8
120
30
90
学习领域16:汽车综合故障诊断与维修
8
120
30
90
学习领域17:奔驰整车故障诊断与维修
8
120
30
90
学习领域18:宝马整车故障诊断与维修
8
120
30
90
78
1256
360
896
28.66%
71.34%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
突出专业核心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比例,达到或超过50%;按照“理实一体”的原则,积极探索教学型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建成真实、仿真的项目教室、现场教室等,专业技能训练项目基本上有对应的实训室,减少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的理论课时,控制在总课时的30%以下,提高实践、实训课时比例,课时比例达70%以上。整体课程结构体系与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如下表:
4
64
20
44
学习领域9:汽车安全与舒适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
4
64
20
44
学习领域10:汽车网络信息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
3
56
20
36
学习领域11:汽车空调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
2
40
12
28
学习领域12:汽车自动变速器故障检测与维修
4
64
20
44
学习领域13:柴油发动机管理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2
40
12
28
20
52
学习领域3:发动机机械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6
96
32
64
学习领域4:汽车基础电器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5
80
24
56
学习领域5:汽车传动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2
40
12
28
学习领域6:汽车转向行驶系统制动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4
64
20
44
学习领域7:汽油发动机管理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6
96
28
68
学习领域8:汽车底盘控制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