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李永斌

合集下载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摘要】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首先介绍了微创技术的发展历程,然后分析了该技术在骨折治疗、脊柱外科手术、关节置换手术以及软组织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通过对比传统手术和微创技术的优劣势,发现微创技术在减少手术创伤、缩短康复时间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

结合前瞻性展望,认为微创技术有望成为创伤骨科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对患者康复也会产生积极影响。

微创技术不仅意味着手术更加精准、有效,更重要的是能够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微创技术、创伤骨科、临床治疗、骨折治疗、脊柱外科手术、关节置换手术、软组织修复、医学进步、康复、应用效果、前景、意义。

1. 引言1.1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领域的应用效果备受关注,其相较于传统开放手术具有更为精准、微创、恢复迅速等优势。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涵盖了骨折治疗、脊柱外科手术、关节置换手术以及软组织修复等方面。

骨折治疗是创伤骨科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微创技术的应用使得骨折手术更为精细化,减少了软组织损伤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在脊柱外科手术中,微创技术的应用有效减少了手术创伤和出血量,缩短了康复时间。

关节置换手术中,微创技术可以保留更多的健康组织,减少了人工关节置换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微创技术在软组织修复中的应用效果也表现出色,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加速伤口愈合。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为患者提供了更优质、更安全的治疗选择。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对患者的康复将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

2. 正文2.1 微创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微创技术是一种通过小切口或导管进入身体内部进行治疗和修复的医疗技术。

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感染率低等优点,逐渐成为创伤骨科领域的重要治疗手段。

关于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关于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关于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微创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医疗技术,通过小切口和显微镜等器械进行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在骨科领域,微创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临床治疗的主流手术方式。

本文旨在观察和总结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医生和医学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一、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情况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手术中的应用范围广泛,主要包括关节骨折、骨盆骨折、骨折内固定、软组织修复等。

关节骨折是微创技术的典型应用之一。

传统的关节骨折治疗需要进行开放手术,切开较大的创口,破坏周围软组织,容易导致术后关节僵硬、感染等并发症。

而微创技术可以通过小切口和显微镜等器械,减少对周围软组织的伤害,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风险更低。

1. 术后恢复情况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手术中的应用,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相比于传统的开放手术,微创技术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和损伤,缩短术后康复时间,降低康复风险。

一项针对骨盆骨折的研究显示,采用微创技术治疗的患者术后疼痛感更轻、功能恢复更快,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显著降低。

2. 临床疗效观察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也备受关注。

研究显示,微创技术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术后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更短、愈合率更高。

而且,在关节骨折的治疗中,微创技术术后的关节功能恢复更好,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

这些数据表明,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和生活质量。

3. 术后并发症观察4. 患者生活质量观察三、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治疗中的局限性和挑战尽管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治疗中具有众多优点,但也面临着一些局限性和挑战。

微创技术在操作上需要更高的技术要求,对医生的技术水平有较高的要求,需要经过系统的培训和实践才能熟练掌握。

微创技术在器械和设备上的要求较高,成本较高,这也是制约其推广和应用的一个因素。

微创技术在处理复杂骨折和骨盆骨折等特殊情况时,面临着操作难度和风险较大的挑战,需要医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技术水平。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本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112例创伤骨科患者进行分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措施,56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微创治疗技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伤口愈合时间以及换药次数。

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50%,远高于对照组的67.8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以及换药次数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微创技术在创设骨科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微创技术;创伤骨科;临床疗效微创技术是一种创伤小、侵袭性小的一种手术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临床治疗中,人们不单单只注重手术的结果,同时也注重手术的条件;将微创技术应用到创伤骨科治疗中,能够进一步降低对于患者的创伤,促进患者的恢复[1]。

本次研究了112例创伤骨科患者,分析了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本院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期间所收治112例创伤骨科患者的研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研究的过程中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均为56例患者。

其中,对照组56例患者,男患者31例,女患者25例,患者的年龄在21~47岁,平均年龄为(31.52±5.87)岁;56例实验组患者中,男患者32例,女患者24例,患者的年龄在22~48岁,平均年龄为(32.69±4.64)岁;两组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之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实验组患者采用微创技术: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支架固定保护,在固定12d内进行手术治疗;对所有患者均行全身麻醉,与患者患肢前侧切一个小口,随后放入内窥镜进行观察,仔细查看患者的软骨、半月板以及交叉韧带等部位,随后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李勇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李勇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李勇发表时间:2018-04-08T15:09:06.690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8期作者:李勇[导读] 微创技术就是以最小的侵袭和最少的生理干扰达到最佳外科手术疗效的新型外科技术[1]。

(重庆市万州区人民医院骨科重庆 404100)【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创伤骨科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治疗组患者采用微创技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变化以及治疗疗效。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切口长度小、伤口愈合时间短,且换药次数较少(P<0.05)。

结论:对创伤骨科疾病患者采用微创技术治疗能够有效的减少手中出血量,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微创技术;创伤骨科;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8-0187-02Application of 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 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traumatic orthopedics Li Yong.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people's Hospital of Wanzhou District 404100【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 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trauma orthopedics.Methods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7, 60 cases of traumatic orthopedic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treatment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 The changes of the surgical indexes and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ess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shorter incision length, shorter wound healing time and less times of dressing change (P < 0.05).Conclusion Minimally invasiv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orthopedic disease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amount of bleeding in the hands, shorten the time of wound healing, reduce the times of dressing change, and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Key words】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 Orthopedic Trauma; Clinical efficacy微创技术就是以最小的侵袭和最少的生理干扰达到最佳外科手术疗效的新型外科技术[1]。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龙源期刊网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作者:李光焱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8年第08期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 in traumatic orthopedicsLi Guangyan(Luzhou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Sichuan Luzhou 646000,China)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健康和外观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疗条件不断改善和提高医生对微创技术的基础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骨科。

微创技术是一种微创和最小的生理干预以达到最佳手术效果的新技术。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达到了创伤小、手术精度高、疗效好、术后恢复快的目的。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具有特殊的操作模式的应用,手术使用专用设备,具有出血少、微创、操作准确、效果明显的特点,可以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

近年来,随着各种先进医疗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外科技术和设备逐步完善,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领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内容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方法对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23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根据随机化原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15例。

对照组74例女性,男41例,年龄21~47岁。

实验组男65例,女50例,年龄23~47岁。

在微创手术前,应检查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身体状况,以排除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

经诊断,髋关节损伤101例,肩关节损伤57例,膝关节损伤72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创伤骨科诊断标准。

1.2 试验方法实验组采用微创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后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及恢复效果。

首先,实验组的治疗方法,所有患者术前支架保护,一般固定12d的手术。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微创技术逐渐应用于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

本文主要从应用效果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

一、微创技术的定义和特点微创技术,简称微创,指的是通过小孔或者小切口进入人体内部,采用显微镜或者内窥镜等设备进行操作的外科手术技术。

与传统的外科手术不同,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住院时间短等特点。

在骨折治疗中,传统的治疗方式多为开放复位和手术加固。

但这种治疗方式存在一定的创伤,容易引起术后并发症,且恢复时间较长。

而微创技术通过小孔或小切口进入人体内部,使得手术创伤降到最低,避免了手术切口的创伤,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患者的康复时间也缩短了很多。

2、微创手术在关节镜检查和手术中的应用在临床急诊中,关节损伤非常常见。

传统的关节手术多为开放性手术,创伤较大,患者术后恢复较慢。

而微创技术中的关节镜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局麻、创伤小等诸多优势,逐渐被广泛应用于膝关节、肩关节、髋关节等部位的疾病的检查和治疗中。

3、微创技术在骨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传统的骨肿瘤切除手术多为开放性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复原时间长。

而微创技术通过小切口和显微镜等手段进行手术,使得手术创伤降到最低,让患者恢复得更快、更自然、更美观。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下面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病人的治疗感受与传统的手术治疗相比,微创技术创伤较小,患者在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恢复时间缩短很多,治疗感受更好。

2、临床治疗效果采用微创技术治疗骨折、关节疾病和骨肿瘤等疾病,治疗效果不亚于传统治疗方式,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了患者术后的并发症。

3、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微创技术的应用对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有着较为显著的提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总之,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但在应用过程中仍需注意手术规范和安全问题,严密控制手术风险,进一步提高临床应用水平。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的应用效果观察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的应用效果观察

论著·临床论坛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在各种致病因素影响作用下,容易导致各种骨科疾病发生,其中骨创伤在临床中具有较高发病率,导致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为摔伤、坠落伤及车祸等外伤因素,骨创伤类型主要包括错位和骨折等。

该类型疾病的发生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因此加强积极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1-2]。

本文主要探究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运用微创技术的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骨科创伤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0例。

观察组男40例,女30例;平均年龄(39.35±7.58)岁。

对照组男41例,女29例;平均年龄(40.32±8.52)岁。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①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切开创伤部位,固定、修补和复位骨伤部位,必要情况下实施假体置换,手术结束后对患者实施常规换药和引流治疗。

②观察组给予微创技术治疗:手术开始前,对患者实施支架和石膏固定,1周以后再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术中实施全身麻醉,在患侧肢体前外侧做手术切口,将内镜置入关节内进行仔细观察,清除滑膜和凝血块,从而获得清晰的手术视野,然后观察软骨、半月板等位置是否存在受损和压迫情况,再进行骨折复位。

手术过程中对无菌操作原则严格执行,对手术器械和手术部位进行严格消毒。

若患者创口部位有异物存在,需要使用镊子将其夹出。

手术结束后,合理设置引流条,通过无菌棉垫对患侧肢体进行包扎,更换敷料,1次/2d,直到患者创口愈合为止。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创口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

疗效评价标准[3]:①优:治疗后,无疼痛症状存在,能够正常活动和生活;②良:偶有疼痛症状存在,对正常生活产生的影响较小;③差:有疼痛症状存在,对正常生活产生的影响较大,无法进行正常活动。

总有效率=(优+良)/总例数×100%。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研究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研究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随机选择我院在近一年内收治的患者进行研究,共挑选50例患者,均属于创伤骨科,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法,而观察组实施创伤技术治疗,对不同治疗方式下的患者临床情况进行比较观察。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切口愈合时间以及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相较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法来说,微创技术对于患者所带来的损伤度更小,更有利于切口的恢复,可被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微创技术;创伤骨科;临床治疗;应用效果近些年以来,临床多采用微创技术完成各项手术,由于此治疗技术的出血少、创口小、治疗后不易造成明显的不良反应,所以获得了临床医师与患者的一致认可。

而随着临床技术的不断改进以及民众对于健康认知的不断提升,微创技术也逐渐被运用至创伤骨科中,下面我们具体针对微创技术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其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我院在近一年内收治的50例患者进行研究,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分配了25例患者。

在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3例,女性患者有27例,患者年龄最大的为69周岁,年龄最小的为24周岁,平均年龄(40.33±2.67)周岁。

疾病类型:16例患者属膝关节创伤、18例患者属肩关节创伤,剩下的16例患者属髋关节创伤。

入选患者均属于骨科创伤患者、对本研究知情且签订知情同意书、符合手术指征,同时排除伴有影响本研究、恶性肿瘤或过往与精神病史的患者。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法,在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后给予全麻,垫高创伤部位来保证最佳的术野,针对患者的创伤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消毒处理,再视情况选择合适的入路进行手术,开切口后将皮下组织钝性分离开,充分暴露损伤部位,处理好局部的骨折部位,使用克氏针临床固定,再用透视设备观察患者的骨折复位情况,确保无误后使用钢板与螺钉进行内固定处理,全部完成后清理并缝合切口,最后使用敷料覆盖加压包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李永斌
发表时间:2018-08-15T11:56:49.693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5月上第9期作者:李永斌
[导读] 微创技术是一种创伤小、侵袭性小的一种手术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青海省湟中县第二人民医院骨科 811801)
【摘要】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本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112例创伤骨科患者进行分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措施,56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微创治疗技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伤口愈合时间以及换药次数。

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50%,远高于对照组的67.8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实验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以及换药次数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微创技术在创设骨科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微创技术;创伤骨科;临床疗效
微创技术是一种创伤小、侵袭性小的一种手术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临床治疗中,人们不单单只注重手术的结果,同时也注重手术的条件;将微创技术应用到创伤骨科治疗中,能够进一步降低对于患者的创伤,促进患者的恢复[1]。

本次研究了112例创伤骨科患者,分析了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期间所收治112例创伤骨科患者的研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研究的过程中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均为56例患者。

其中,对照组56例患者,男患者31例,女患者25例,患者的年龄在21~47岁,平均年龄为(31.52±5.87)岁;56例实验组患者中,男患者32例,女患者24例,患者的年龄在22~48岁,平均年龄为(32.69±4.64)岁;两组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之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实验组患者采用微创技术: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支架固定保护,在固定12d内进行手术治疗;对所有患者均行全身麻醉,与患者患肢前侧切一个小口,随后放入内窥镜进行观察,仔细查看患者的软骨、半月板以及交叉韧带等部位,随后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

若观察到患者创伤部位存在异物,则使用镊子取出;手术结局后对患者伤口进行包扎处理,每隔两天更换一次药物,直到伤口愈合。

1.3 评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伤口愈合时间以及换药次数[2]。

1.4 统计学方法
将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此次研究中得出的所有相关数据录入Excel表格中进行初步的统计和分析,此后,采用SPPS 21.0统计学软件对所涉及的所有资料进行最终的统计学分析和处理,用百分数(%)作为两组计数资料的表示方法,选用X2作为检验方法,选用t作为两组计数资料(x+s)的检验手段,最后,P﹤0.05。

因此,两组间相关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7.86%;由此可见,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以及换药次数对比
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与换药次数分别为:(19.47±0.42)d、(11.43±1.16)次;对照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与换药次数分别为:(35.42±0.58)d、(29.76±1.29)次;由此可见,实验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与换药次数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创伤骨科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通常会需要采用手术的治疗方式;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主要以内固定与结构重建为主,以此来提高固定系统的稳定性;但这种治疗方式往往是以损伤骨血运为代价[3];且传统的手术方式对于患者的创伤较大,术后康复较慢,因此,微创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创伤骨科治疗中;其中微创技术主要包含了以下几项:(1)采用微创技术进行辅助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手术对于患者的创伤,且手术过程更为简单、便捷[4];且在重建关节前后的韧带与治疗过程中,能够同时进行镜下清理、微骨折以及镜下打磨等治疗措施,在松解关节粘连、切除滑膜以及关节复位中均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2)在治疗肩关节骨科疾病中,微创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同时还能够进行修整软骨面、肩袖损伤伤口、刨削滑膜以及肩峰形成等方面均能够进行有效的治疗;(3)采用微创技术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患者的失血量与肌肉损伤更小,且术后关节部位更加稳定,关节恢复情况更好;有效减轻了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同时还能够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促使患者能够迅速恢复活动,从而有效降低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进一步促进患者的康复[5]。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伤口愈合时间以及换药次数均优于对照组;由此可
见,微创技术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措施,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相比于常规治疗措施,微创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在创伤骨科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民.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03):97-99.
[2]孙义武.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0):57-59.
[3]李海波.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9):3368-3369.
[4]刘树征.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05):7-8.
[5]杨春辉,罗宗键,赵长伟,韩继成.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9):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