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4.2-糖类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

合集下载

2019高中化学第四章第二节糖类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

2019高中化学第四章第二节糖类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

第二节 糖类[课标要求]1.了解糖类的概念、分类及结构特点。

2.掌握糖类重要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以及与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3.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1.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 2OH(CHOH)4CHO ,可用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悬浊液 来检验醛基的存在。

2.糖类可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葡萄糖、果糖是单糖,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蔗 糖、麦芽糖是二糖,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淀粉、纤维素是多糖,淀粉、纤维素不属于 同分异构体。

3.由粮食酿酒的过程为淀粉――→淀粉酶 葡萄糖――→酒化酶酒精。

4.淀粉和纤维素都是高分子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水解的最终产 物均为葡萄糖。

5.碘遇淀粉变蓝,二者可相互检验。

糖类的组成和分类1.概念从分子结构上看,糖类是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2.组成糖类是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糖的分子组成大都可用通式C m (H 2O)n表示,n 与m 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的正整数。

3.分类根据能否水解及水解后的产物,糖类可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

(1)大多数糖类的组成符合通式C m (H 2O)n ,但符合该通式的不一定是糖(如乙酸等),糖不一定符合该通式(如脱氧核糖)。

(2)糖不一定有甜味,有甜味的物质不一定是糖。

1.有关糖类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糖类是有甜味的物质B .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属于糖类C .糖类物质又叫碳水化合物,其分子式都可用C m (H 2O)n 表示D .糖类一般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产生它们的物质解析:选D 通常单糖和低聚糖有甜味,而多糖无甜味,A 错;糖类是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但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不一定为糖类,如烃的含氧衍生物,B 错;大部分糖类的分子式可用C m (H 2O)n 表示,但有些糖不符合,C 错;D 项糖类的概念,正确。

化学:4_2《糖类》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

化学:4_2《糖类》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

《糖类》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糖类的组成与分类2.理解葡萄糖的还原性及果糖中的羰基受多个羟基的影响也具有一定的还原性3.理解葡萄糖的用途教学重、难点:葡萄糖的还原性教学方法:类比,实验,归纳教学过程:(导入)糖类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切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一、糖类的组成和分类从分子结构上看,糖类可定义为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根据能否水解以及水解后的产物,糖类可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

凡是不能水解的糖称为单糖,如葡萄糖、果糖、核糖及脱氧核糖等。

1mol糖水解后能产生2—10mol单糖的称为低聚糖。

其中以二糖最为重要,常见的二糖有麦芽糖、乳糖和蔗糖等。

1mol糖水解后能产生很多摩尔单糖的称为多糖,如淀粉、纤维素等。

二、葡萄糖、果糖的存有,结构及物质性质1.葡萄糖:C6H12O6结构式: H H H H HH-C C C C C C=O结构简式: OH OH OH OH OH HCH2OH-CHOH-CHOH-CHOH-CHOHCHOCH2OH-(CHOH)4- CHO分子结构特征是一种多羟基醛果糖:C6H12O6 w.w.w.k.s.5.u.c.o.m结构式:H H H H OH-C C C C C CH2OHOH OH OH OH结构简式:CH2OH-(CHOH)3- CO CH2OH分子结构特征是一种多羟基酮。

果糖与葡萄糖是同分异构体物理性质及存有[展示实物][学生观察] 色态味溶解性[教师小结] 葡萄糖是无色晶体,有甜味,但甜度不如蔗糖,易溶于水,稍溶于酒精,不溶于乙醚,存有于甜味水果、蜂蜜、人体血液中。

纯净的果糖是无色晶体,不易结晶,黏稠性液体,易溶于水、酒精和乙醚,是最甜的糖,存有于水果、蜂蜜中。

三、葡萄糖的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①能发生银镜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ΔCH2OH-(CHOH)4-CHO+2Ag(NH3)2OH CH2OH-(CHOH)4-COONH4+2Ag↓+H2O+3NH3此反应可用于醛基的检验、工业上据此原理制镜或保温瓶胆。

糖类-人教版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案

糖类-人教版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案

糖类-人教版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糖类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特征;2.掌握糖类的命名方法及反应类型;3.理解糖代谢的重要性及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4.能够掌握实验室中制备糖类的方法和分离纯化的技术。

二、教学内容1. 糖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糖类的定义和概念;•糖类的分类及重要代表物种(单糖、双糖、多糖);•糖类的结构特征。

2. 糖类的命名和反应类型•糖类的命名方法(Fischer式、Haworth式);•糖类的光学异构体及演化规律;•糖类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糖苷化反应。

3. 糖的代谢及相关疾病发生机制•糖的消化、吸收、代谢和运输;•糖尿病的发生机理及治疗方法;•糖的营养学价值和相关疾病预防。

4. 糖类的实验室制备和分离纯化•煮沸法制备葡萄糖、果糖、山梨醇等单糖;•化学合成法制备蔗糖、甘露糖等双糖;•生物法制备淀粉、纤维素等多糖;•离子交换法、凝胶过滤法等技术对糖类进行分离纯化。

三、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讲解、示范和实验操作展示糖类的制备和分离纯化方法,让学生了解糖类的性质和应用。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分组讨论,让学生探究糖类的代谢和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逐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评价1.采取定期测试和参与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2.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个性化辅导和指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测评成绩;3.鼓励学生参加有关糖类相关的科研活动和学术会议,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个性特点,形成合作、探究和创新的良好氛围。

高中化学 42 糖类课堂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5

高中化学 42 糖类课堂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5

【课堂教案】2014年高中化学 4-2 糖类新人教版选修5●课标要求知道糖类的组成和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课标解读1.了解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性质。

2.明确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教学地位糖类物质是生命活动中重要的营养物质,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与人类的生命活动密不可分。

在高考中主要以选择题形式考查糖类代表物的组成、性质和用途。

●新课导入建议在新鲜的柿子里除了含有大量水分,还含有葡萄糖和果糖等,当它被晒成柿饼时,水分逐渐蒸发,果肉里所含的葡萄糖和果糖随之渗透到表皮上来。

这两种糖的性质不一样,果糖味道很甜,容易吸收水分,它在渗透到柿饼的表面时,就抓住空气中的水分,黏附在柿饼的表皮上,类似蜜饯外面的糖浆;葡萄糖的甜味不如果糖,不容易抓住空气中的水分,它渗透到柿饼的表皮上,就成为一层白色的粉末,正好把黏附的果糖包住,使得整个柿饼都是干燥的,这层白粉就是葡萄糖粉末。

你知道葡萄糖的组成和性质吗?●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看教材P79-85,填写【课前自主导学】,并交流讨论完成【思考交流】。

⇒步骤1:导入新课,本课时教学地位分析。

⇒步骤2:对【思考交流】进行提问,反馈学生预习效果。

⇒步骤3: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以【问题导思】的设问作为主线。

⇓步骤7:通过【例2】和教材P82-84的讲解的研析,对“探究2 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中注意的问题进行总结。

⇐步骤6: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

⇐步骤5: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变式训练1】和【当堂双基达标】1、2、3题。

⇐步骤4:教师通过【例1】和教材P79-80“葡萄糖与果糖”讲解和研析,对“探究1 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中注意的问题进行总结。

⇓步骤8: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变式训练2】和【当堂双基达标】4、5题。

⇒步骤9: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本课时主干知识,然后对照【课堂小结】,布置课下完成【课后知能检测】。

课标解读重点难点1.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4.2糖类第二课时(选修5)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4.2糖类第二课时(选修5)

【第二课时】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的知识,引入新课。

三、淀粉与纤维素结构:n我们日常摄入的食物中哪些含有较丰富的淀粉?米饭、馒头、红薯等。

米饭没有甜味,但咀嚼后有甜味,为什么?淀粉是一种多糖,属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虽然属糖类,但它本身没有甜味,在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生成麦芽糖,故咀嚼后有甜味。

淀粉在体内的水解过程:(C 6H 10O 5)n (C 6H 10O 5)m C 12H 22O 11 C 6H 12O 6淀粉 糊精 麦芽糖 葡萄糖碘遇淀粉变蓝实验。

如何用实验的方法判断淀粉是否已水解及水解程度?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对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讨论评价。

淀粉液 水解液选择最佳方案后进行小组实验,进行实验探究。

含纤维素的植物的画面。

纤维素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的,是构成植物细胞的基础物质。

一切植物中都含有纤维素,但不同的植物所含纤维素的多少不同。

纤维素是白色、没有气味和味道的纤维状结构的物质,是一种多糖。

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硫酸碘水 NaOH 溶液溶液是否变蓝 溶液呈碱性 银氨溶液 水浴加热是否有银镜(C6H10O5)n + n H2O n C6H12O6牛、羊或马等草食动物吃草的画面。

草中的主要化学成份是什么?为什么牛、羊、马等动物能以草为生?学生阅读教材P84草等植物中含有纤维素,牛、羊、马等草食性动物能分泌出使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的酶,使纤维素最终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在体内氧化为这些动物提供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学生阅读教材P84,总结纤维素的用途。

学生自己列表归纳比较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淀粉与纤维素的结构式、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异同。

查阅资料,介绍糖与人体健康,以网页形式展示成果。

高中化学选修5-4.2 糖类 学案 2(人教版选修5)

高中化学选修5-4.2 糖类 学案 2(人教版选修5)

第四章第二节糖类第1课时一、糖类的组成与分类1.糖类的组成从分子结构上看,糖类可定义为________、________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思考感悟】糖类的分子组成都可以用C m(H2O)n来表示吗?组成符合Cm(H2O)n的有机物一定属于糖类吗?2.糖类的分类根据糖类能否发生水解,以及水解后的产物,糖类可分为______、低聚糖和______。

二、葡萄糖和果糖12.根据葡萄糖的结构,试推断葡萄糖有哪些化学性质?【实验4-1】课本80页(1)银镜反应:(2)与新制Cu(OH)2反应:(3)生理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思考与交流】果糖能发生银镜反应吗?果糖还有其他化学性质吗?3.用途葡萄糖用于、、,体弱和低血糖患者可利用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的方式来迅速补充营养。

果糖用于糖果制造业。

三、蔗糖、麦芽糖1.蔗糖蔗糖是由1分子________和1分子______脱水形成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麦芽糖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与蔗糖互为________,是由两分子________脱水形成的。

麦芽糖在硫酸等催化剂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麦芽糖和蔗糖的还原性麦芽糖分子中含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是一种__________二糖。

蔗糖分子中不含醛基,是一种________二糖,但其水解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

四、淀粉和纤维素1.淀粉(1)组成:通式为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__化合物。

(2)性质:①______于冷水,在热水中形成胶状的淀粉糊。

高中化学 第四章 第二节 糖类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5_最新修正版

高中化学 第四章 第二节 糖类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5_最新修正版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第一中学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章第二节糖类一、教学内容1、课标中的内容《有机化学基础》主题3 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第1点: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活动与探究建议①实验探究:蔗糖、纤维素的水解产物。

2、教材中的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选修5第四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烃和烃的衍生物,在化学必修2有机化学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学习,应注意知识的联系。

本节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葡萄糖与果糖,第二部分蔗糖与麦芽糖,第三部分淀粉与纤维素,其间穿插了一些探究实验。

本节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也为高分子化合物的学习作了铺垫。

二、教学对象分析1、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有感性认识,已经学习了醛类、醇类等知识,具有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

2、学习方法方面:学生经过高一及前三章的学习,能够运用探究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基础。

三、设计思想总的思路是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提出日常生活中的糖类物质,引出糖的定义,结构特点;从葡萄糖的生理功能引入葡萄糖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通过学生实验探究得出葡萄糖的结构特点;最后通过糖尿病的检测实验加深对葡萄糖的认识。

在糖类性质的学习中注重联系以前学习的醛类、醇类等知识,进行类推、迁移,紧紧抓住结构决定性质的思维。

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通过课堂内的实验探究,使学生认识和体会单糖、二糖、多糖性质的研究过程,理解糖类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充分调动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积极性,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人在教学过程中以探究法代替演示实验,以小组合作代替验证实验,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形成参与解决问题的意识。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糖类的主要代表物: 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和跟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4.2-糖类-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4.2-糖类-教案

第二节糖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2、掌握糖类重要的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他们之间的相互转变以及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3、糖类的概念、葡萄糖的结构、纤维素的酯化。

过程与方法:1、通过单糖、双糖、多糖的探究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对化学物质探究的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形成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2、提高科学素养,丰富生活常识,正确地认识和处理有关饮食营养、卫生健康等日常生活问题,让学生体验到这就是“身边的化学”“生命的化学”。

【教学重点】掌握糖类重要的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他们之间的相互转变以及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教学难点】糖类的概念、葡萄糖的结构、纤维素的酯化。

【教学过程】【引入】糖类是六大营养素之一,它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切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的主要来源。

从低等微生物到高等生物的机体中,时刻都在进行着一系列复杂的糖代谢反应。

糖类对于我们并不陌生,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有关糖类的相关知识。

一、糖类1、定义:从结构上看,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P792、组成元素:C、H、O。

大多数符合通式:C m(H2O)n(糖类又称为碳水化合物)【提问】①糖类遇浓硫酸往往变黑,何故?②糖类都符合通式C m(H2O)n吗?符合该通式的都属于糖吗?【PPT】脱氧核糖:C5H10O4鼠李糖:C6H12O5。

甲醛:CH2O 乙酸:C2H4O2乳酸:C3H6O3【说明】称糖类为“碳水化合物”虽然不准确。

但由于沿用已久,依然在某些学科中使用。

3、分类——根据能否水解以及水解后的产物单糖:不能水解的糖。

如葡萄糖、果糖、核糖及脱氧核糖等。

糖类低聚糖:1mol糖水解后能产生2~10mol单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糖类一、教学内容1、课标中的内容《有机化学基础》主题3 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第1点: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ﻫ活动与探究建议①实验探究:蔗糖、纤维素的水解产物。

2、教材中的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选修5第四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烃和烃的衍生物,在化学必修2有机化学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学习,应注意知识的联系。

本节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葡萄糖与果糖,第二部分蔗糖与麦芽糖,第三部分淀粉与纤维素,其间穿插了一些探究实验。

本节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也为高分子化合物的学习作了铺垫。

二、教学对象分析1、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有感性认识,已经学习了醛类、醇类等知识,具有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

2、学习方法方面:学生经过高一及前三章的学习,能够运用探究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基础。

三、设计思想总的思路是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提出日常生活中的糖类物质,引出糖的定义,结构特点;从葡萄糖的生理功能引入葡萄糖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通过学生实验探究得出葡萄糖的结构特点;最后通过糖尿病的检测实验加深对葡萄糖的认识。

在糖类性质的学习中注重联系以前学习的醛类、醇类等知识,进行类推、迁移,紧紧抓住结构决定性质的思维。

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通过课堂内的实验探究,使学生认识和体会单糖、二糖、多糖性质的研究过程,理解糖类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充分调动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积极性,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人在教学过程中以探究法代替演示实验,以小组合作代替验证实验,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形成参与解决问题的意识。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糖类的主要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和跟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2)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运用类推、迁移的方法掌握糖类主要代表物的性质,通过探究实验,完成知识的建构。

通过合作探究,再次体会到实验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重要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单糖、双糖、多糖的探究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对化学物质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大的乐趣。

通过对糖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了解,认识化学物质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糖类重要的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以及与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2、教学难点:糖类的概念、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纤维素的酯化。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赞美绿叶的事业吧,她总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

(印度诗人:泰戈尔)诗人为何对“绿叶”情有独钟?绿叶利用了廉价的水和二氧化碳,化腐朽为神奇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通过光合作用生成了葡萄糖。

人们每天摄取的热能中大约75%来自糖类。

[提问]你今天吃糖了吗?(学生举例日常生活中的糖类物质)[常识介绍]含糖食物与含糖量。

[设问]什么是糖?[教材阅读]学生阅读教材P79“资料卡片”。

[板书]1、糖的概念:糖类又叫碳水化合物,大多数糖符合通式C n(H2O)m但不是所有的糖符合这个通式且符合这个通式的也不一定是糖。

2、糖的分类:单糖:葡萄糖、果糖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分类二糖:蔗糖、麦芽糖 1mol糖水解生成2mol单糖多糖:淀粉、纤维素糖水解生成许多mol单糖[小组实验]学生观察葡萄糖晶体并做葡萄糖溶解实验。

(学生归纳小结)[板书] 一、葡萄糖与果糖(一)葡萄糖的结构与性质1、物理性质:白色晶体,易溶于水,有甜味。

2、结构:[置疑] 实验测得:葡萄糖分子量为180,含C、H、O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6.7%、53.3%,求葡萄糖的分子式。

[学生推算] 葡萄糖的分子式[板书]葡萄糖分子式为:C6H12O6[设问]葡萄糖具有什么结构呢?含有氧原子,说明它可能含什么官能团呢?[回答]可能含-CHO、-COOH、-OH等。

[设问]如何鉴别葡萄糖的官能团呢?[小组探究学习]探究内容:葡萄糖的结构特点及性质已知的实验数据: (1)1mol该未知物与5mol乙酸完全反应生成酯;(2)1mol该未知物与1molH2加成反应时,被还原成直链己六醇。

学生实验探究与思考:1 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2 设计实验方案3动手实施方案4 设计表格记录并记录现象5 分析实验结果6做出推论(学生实验过程中进行表现性评价,自评、互评结合)[小组交流结论]葡萄糖具有什么结构?具有什么性质?[教师点评][板书]2、结构简式:CH2OH-CHOH-CHOH-CHOH-CHOH-CHO3、化学性质:(具有醇与醛的共同性质)(1)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2)能发生银镜反应(3)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4)体内氧化:C6H12O6(s) + 6 O2(g) 6 CO2(g) + 6 H2O(l)[提问]人生病不能正常饮食时,医生一般会注射葡萄糖水溶液这是为什么?[知识介绍]葡萄糖在人体内如何储存和被氧化: 储存:葡萄糖以肝糖元、肌糖元等形式被肝脏、肌肉等组织合成糖元而储存起来。

需要时糖元转化为葡萄糖氧化释放出能量。

氧化:1g的葡萄糖完全氧化放出约15.6KJ的热量。

注射葡萄糖可迅速补充营养。

[介绍]葡萄糖的用途及其原理:1、糖尿病人尿液检验的原理:葡萄糖遇试纸中的氢氧化铜发生反应,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展示糖尿病人尿液检验的试纸);2、保温瓶内胆的制备原理: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单质。

[小结]葡萄糖是醛糖,具有还原性。

[知识介绍]果糖的存在与应用。

[学生阅读归纳]果糖的结构、果糖与葡萄糖的相互关系、果糖的物理性质。

[板书](二)果糖的结构与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晶体,易溶于水,有甜味(最甜)2、结构简式:CH2OH-CHOH-CHOH-CHOH-CO-CH2OH[设问]如何检验果糖是否有还原性(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验证)[学生实验探究]果糖的化学性质[学生交流]果糖没有还原性,因为它没有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和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板书]二、蔗糖与麦芽糖[讲述]蔗糖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一种二糖,存在于大多数植物体中,甜菜和甘蔗中含量最丰富。

麦芽糖主要存在于发芽的谷粒和麦芽中,是淀粉在体内消化过程中的一个中间产物,可以由淀粉在淀粉酶作用下水解而得到。

蔗糖与麦芽糖的分子式均为:C12H22O11 ,二者为同分异构体。

[阅读]学生阅读课本P82总结蔗糖与麦芽糖的物理性质。

[总结](在学生的回答基础上)进行总结。

[板书]1、物理性质蔗糖:无色晶体,溶于水,有甜味麦芽糖:白色晶体, 易溶于水,有甜味(不及蔗糖)[设问]蔗糖与麦芽糖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学生分组实验] 设计蔗糖与麦芽糖性质的对比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进行解释、写出化学方程式。

[板书]2、化学性质蔗糖:无醛基,无还原性,但水解产物有还原性。

C12H22O11+H2O C6H12O6+C6H12O6(蔗糖)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1)有还原性: 能发生银镜反应(分子中含有醛基),是还原性糖.(2)水解反应: 产物为葡萄糖一种.C12H22O11 + H2O 2 C6H12O6(麦芽糖) (葡萄糖)[小结]学生自己列表归纳比较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的结构式、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异同。

[课外作业]1、走访当地医院相关科室的医生,了解对糖尿病如何进行检测?2、查阅有关蔗糖、麦芽糖的书籍或网站,了解它们的性质。

[课堂练习]1.从食品店购买的蔗糖配成溶液,做银镜反应实验,往往能得到银镜,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蔗糖本身具有还原性B.蔗糖被还原C.实验过程中蔗糖发生水解 D.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蔗糖有部分水解2.蔗糖3.42g与麦芽糖3.42g混合后并完全水解,若生成m个葡萄糖分子与n个果糖分子,则m与n的比值是A.1:3 B.3:1 C.1:2 D.1:13.某学生进行蔗糖水解的实验,并检验水解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它的操作如下:①取少量蔗糖加适量水配成溶液;②在蔗糖溶液中加入3~5滴稀H2SO4;③将混合液煮沸几分钟,冷却;④在冷却后的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其实验结果没有银镜产生。

其原因是__________。

A.蔗糖尚未水解 B.加热时间不够C.煮沸后的溶解中没有加碱中和其酸性D.蔗糖水解的产物中没有葡萄糖上述实验的正确操作是。

4.棉子和甜菜中含有棉子糖,使棉子糖水解,一分子棉子糖水解为一分子蔗糖和一分子半乳糖(半乳糖和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棉子糖的分子式是 ,如果使1mol的棉子糖完全水解时,则生成和、各1mol。

[参考答案]1、D 2.B 3.C,在水解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加NaOH以中和H2SO4后,再加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

4.C18H32O16,半乳糖、葡萄糖、果糖。

【第二课时】[复习] 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的知识,引入新课。

[板书]三、淀粉与纤维素结构:[C6H7O2(OH)3]n[提问]我们日常摄入的食物中哪些含有较丰富的淀粉?[回答]米饭、馒头、红薯等。

[设问]米饭没有甜味,但咀嚼后有甜味,为什么?[讲述]淀粉是一种多糖,属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虽然属糖类,但它本身没有甜味,在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生成麦芽糖,故咀嚼后有甜味。

[板书]淀粉在体内的水解过程:(C6H10O5)n (C6H10O5)mC12H22O11 C6H12O6淀粉糊精麦芽糖葡萄糖[补充实验]碘遇淀粉变蓝实验。

[置疑]如何用实验的方法判断淀粉是否已水解及水解程度?[方案设计]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评价]对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讨论评价。

[参考方案] 碘水溶液是否变蓝淀粉液 水解液[小组实验]选择最佳方案后进行小组实验,进行实验探究。

[展示]含纤维素的植物的画面。

[讲述]纤维素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的,是构成植物细胞的基础物质。

一切植物中都含有纤维素,但不同的植物所含纤维素的多少不同。

纤维素是白色、没有气味和味道的纤维状结构的物质,是一种多糖。

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板书](C 6H 10O 5)n + n H2O n C 6H 12O 6[展示]牛、羊或马等草食动物吃草的画面。

[提问]草中的主要化学成份是什么?为什么牛、羊、马等动物能以草为生?[阅读]学生阅读教材P84[讲述]草等植物中含有纤维素,牛、羊、马等草食性动物能分泌出使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的酶,使纤维素最终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在体内氧化为这些动物提供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