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函数图形考点及题型全归纳

合集下载

函数图形高考知识点归纳

函数图形高考知识点归纳

函数图形高考知识点归纳函数图形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高考中经常考察的内容。

掌握函数图形的基本知识对于解题非常有帮助。

本文将从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分类以及函数的常见图形三个方面,对这一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函数的性质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它对于每一个自变量都有唯一的函数值。

我们可以用一条曲线来表示函数,这条曲线上的点的坐标就是函数的自变量和函数值。

在函数图形中,自变量通常表示为横轴的坐标,函数值表示为纵轴的坐标。

在函数图形中,我们经常遇到的是连续函数和离散函数。

连续函数是指函数图形上的点可以连成一条光滑的曲线,而离散函数则是指函数图形上的点只能是孤立的点。

二、函数的分类函数可以按照定义域和值域的不同进行分类。

例如,我们常见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立方函数等都属于多项式函数。

多项式函数是指函数的表达式只包含有非负整数次幂的项,并且它们的系数是实数。

除了多项式函数,我们还有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

指数函数的函数值与所应用的指数运算有关,而对数函数则是指数函数的逆运算。

三角函数是数学中研究角度和周期性现象的重要工具,常见的三角函数有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

此外,还有一类特殊的函数,即反比例函数和分段函数。

反比例函数是指函数的函数值与自变量之间成反比关系,其图形在坐标平面上呈现出一条双曲线。

分段函数是指函数的定义区间内根据不同的条件使用不同的表达式,其图形会有多个不同的部分。

三、函数的常见图形在函数图形的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直线、抛物线、三角曲线等图形。

一次函数的图形是一条直线,其表达式为y=kx+b。

在直线图形中,斜率k决定了直线的斜率和曲线的变化趋势,截距b则决定了直线与纵轴的交点。

抛物线包括开口向上和开口向下两种情况。

二次函数的图形是一条抛物线,其表达式为y=ax^2+bx+c。

在抛物线图形中,系数a决定了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开口大小。

如果a>0,则抛物线开口向上;如果a<0,则抛物线开口向下。

高考数学总结归纳知识点加题型

高考数学总结归纳知识点加题型

高考数学总结归纳知识点加题型高考数学是每个学生都要面对的一门重要科目,它占据了高考综合素质评价的一定比重。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高考数学,下面将对常见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附上相应的题型练习。

一、函数与方程1. 一次函数知识点:函数的概念、斜率和截距的含义、函数图像与性质等。

题型练习:已知一次函数y=2x-3,请确定函数的斜率和截距,并绘制函数图像。

2. 二次函数知识点:二次函数的概念、顶点坐标、对称轴、单调性等。

题型练习:已知二次函数y=x^2-4x+3,请确定函数的顶点坐标、对称轴,并描述函数的单调性。

3.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知识点: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性质、图像、定义域与值域等。

题型练习:已知指数函数y=3^x,请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并绘制函数图像。

二、几何与三角函数1. 三角函数知识点: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定义、性质、图像等。

题型练习:已知直角三角形中一角的正弦值为0.6,请确定该角的度数,并计算其余弦和正切值。

2. 平面几何知识点:平面图形的面积、周长、相似性、圆的性质等。

题型练习: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3 cm,请计算其面积和周长。

3. 空间几何知识点:立体图形的体积、表面积、相似性、平行性等。

题型练习: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3 cm、4 cm、5 cm,请计算其体积和表面积。

三、概率与统计1. 概率知识点:概率的基本概念、概率的计算、事件间的关系等。

题型练习:有一枚均匀的骰子,抛掷一次,求出出现奇数点数的概率。

2. 统计知识点: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展示等。

题型练习:某班级的学生身高数据为:160 cm、165 cm、170 cm、175 cm、180 cm,请计算平均身高和中位数。

以上仅为部分高考数学的知识点总结和相应题型练习,希望对同学们备考高考数学有所帮助。

在备考过程中,同学们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进行题型练习和模拟考试,熟悉考题的出题规律和解题技巧。

高中数学函数题型全归纳

高中数学函数题型全归纳

高中数学函数题型全归纳
一、函数定义与性质
函数的基本定义: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

函数的性质:奇偶性、对称性、周期性、连续性等。

二、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及性质。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及性质。

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三、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及性质。

二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二次函数的极值问题。

四、分式函数与根式函数
分式函数的表达式及性质。

根式函数的表达式及性质。

分式函数与根式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五、三角函数
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及性质。

三角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三角函数的变换公式。

三角函数的值域及最值问题。

六、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指数函数的表达式及性质。

对数函数的表达式及性质。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运算性质。

七、幂函数与反函数
幂函数的表达式及性质。

反函数的定义及性质。

幂函数与反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八、复合函数
复合函数的定义及性质。

复合函数的分解与化简。

复合函数的值域及最值问题。

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及极值问题。

九、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
函数的单调性的判断方法。

函数的极值的定义及求法。

高考函数知识点和题型整理大全

高考函数知识点和题型整理大全

高考函数知识点和题型整理大全函数是高考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几乎贯穿了整个高中数学学习的内容。

它是数学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桥梁,也是解决复杂计算和推理问题的基础工具。

本文将整理高考函数知识点和相关题型,帮助同学们系统地回顾和总结。

一、函数的定义与性质1. 函数的定义:若给定数集A和数集B,对于每一个属于A的元素x,通过一个确定的法则f,可以得出B中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f为从A到B的一个函数。

2. 函数的性质:自变量、因变量、定义域、值域、图像与映射关系等。

二、常见函数类型及其性质1. 一次函数:一次函数是函数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形式为y=ax+b,其中a和b 为常数,a≠0。

性质:函数图像为一条直线,斜率为a,截距为b;增减性与性质。

2. 二次函数:二次函数是函数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形式为y=ax^2+bx+c,其中a、b和c为常数,a≠0。

性质:函数图像为一条抛物线,开口的方向由a的正负决定;顶点坐标与坐标轴交点等。

3. 幂函数:幂函数是函数的一种特殊类型,形式为y=x^a,其中a为常数。

性质:函数图像与幂指数a的奇偶性相关;增减性与性质。

4. 指数函数:指数函数是函数的一种特殊类型,形式为y=a^x,其中a为常数且a>0且a≠1。

性质:函数图像通过点(0, 1);增减性与性质。

5. 对数函数:对数函数是函数的一种特殊类型,形式为y=loga(x),其中a为常数且a>0且a≠1。

性质:函数图像通过点(1, 0);增减性与性质。

6. 三角函数:三角函数是函数的一种特殊类型,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等。

性质:函数图像的周期、对称性、单调性等。

三、函数的运算与复合1. 函数的四则运算:函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与性质。

2. 函数的复合:函数的复合运算与性质。

四、函数的图像与方程1. 方程的解与函数的零点:求解方程与函数的零点之间的关系。

2. 函数图像与方程的联系:根据函数图像求解方程,根据方程确定函数图像等。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数学全册考点及题型归纳总结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数学全册考点及题型归纳总结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数学全册考点及题型归纳总结新课标人教版高中数学全册的考点及题型如下:一、函数与方程1.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定义域、值域、图像、增减性、奇偶性等。

2.一次函数:函数的表示方式及性质、函数的图像与应用、函数的图像性质与参数关系。

3.二次函数:函数的表示方式及性质、函数的图像与应用、函数的图像性质与参数关系。

4.指数函数:函数的表示方式及性质、函数的图像与应用、指数函数的性质与指数关系。

5.对数函数:函数的表示方式及性质、函数的图像与应用、对数函数的性质与底数关系。

6.三角函数:函数的表示方式及性质、函数的图像与应用、三角函数的性质与周期关系。

二、数列与数学归纳法1.数列的基本概念与表示:公式、通项、前n项和、数列的性质等。

2.等差数列:公差、前n项和、等差数列的性质及应用。

3.等比数列:公比、前n项和、等比数列的性质及应用。

4.通项公式及求和公式的推导与应用。

5.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概念和使用。

三、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与证明1.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关系。

2.正切函数与余切函数的关系。

3.正割函数与余割函数的关系。

4.辅助角公式及证明。

5.万能角公式及证明。

6.统一化问题的求解及应用。

四、解析几何基本定理与推理1.重矢量的定义与性质。

2.数量积的基本性质与运算规则。

3.向量的线性相关性与线性独立性。

4.解析几何定理的证明与推理。

五、概率与统计1.基本概念与方法:样本空间、随机事件、概率、频率、统计量等。

2.概率的基本性质:加法原理、乘法原理、条件概率等。

3.随机变量和概率分布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4.离散型随机变量与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5.正态分布的基本性质和应用。

以上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数学全册的考点及题型的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数学函数知识点总结

高二数学函数知识点总结

高二数学函数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它将每一个自变量值与唯一一个因变量值相对应。

函数可以用符号关系表示为y = f(x),其中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

二、函数的表示与图像1. 函数的表示形式(1) 方程式:常见的函数形式有代数函数、三角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

(2) 函数图像:图像可以直观地展示函数的性质,包括增减性、奇偶性、周期性等。

2. 常见函数的图像特征(1) 线性函数:图像呈直线,斜率代表函数的增减趋势。

(2) 幂函数:图像可以是开口向上或开口向下的曲线,指数越大,曲线变化越快。

(3) 二次函数:图像是开口向上或开口向下的抛物线,顶点坐标表示对称轴。

(4)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图像是周期性波动的曲线,振幅表示波动的幅度,周期表示波动的重复时间。

(5) 指数函数:图像是递增的曲线,以(0,1)为底的指数函数在x轴右侧逐渐增长。

(6) 对数函数:图像是递增的曲线,以(0,1)为底的对数函数在y轴右侧逐渐增长。

三、函数的性质1. 定义域和值域(1) 定义域:函数能够接受的自变量值的范围。

(2) 值域:函数所有可能的因变量值的范围。

2. 奇偶性和周期性(1) 奇偶性:关注函数图像关于y轴或者原点的对称性。

(2) 周期性:函数在一定区间内是否有重复的规律性。

3. 单调性和极值点(1) 单调性:函数在定义域上的变化趋势,包括增加、减少、不增不减和不减不增。

(2) 极值点:函数在单调区间内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可以通过导数判断。

4. 零点和交点(1) 零点:函数在定义域上使得函数值为0的点。

(2) 交点:函数与坐标轴或者其他函数图像相交的点。

四、函数的运算1. 函数的四则运算(1) 加法:两个函数相加后得到的函数的值等于两个函数对应点的值之和。

(2) 减法:两个函数相减后得到的函数的值等于两个函数对应点的值之差。

(3) 乘法:两个函数相乘后得到的函数的值等于两个函数对应点的值之积。

高三函数图像知识点总结

高三函数图像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1. 一次函数搜索性质:一次函数图像是直线,当k>0时,函数单调递增;当k<0时,函数单调递减2. 二次函数搜索性质:二次函数图像是抛物线,a决定函数图像的开口方向,判别式b^2-4ac决定了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对称轴两边函数的单调性不同。

3.反比例函数搜索性质:反比例函数图像是双曲线,当k>0时,图像经过一、三象限;当k<0时,图像经过二、四象限。

要注意表述函数单调性时,不能说在定义域上单调,而应该说在(-∞,0),(0,∞)上单调。

4.指数函数搜索当0<a<b<1<c<d时,指数函数的图像如下图不同底的指数函数图像在同一个坐标系中时,一般可以做直线x=1,与各函数的交点,根据交点纵坐标的大小,即可比较底数的大小。

5.对数函数搜索当底数不同时,对数函数的图像是这样变换的一、函数的定义二、函数的基本性质三、基本初等函数指数函数(一)指数四、函数的应用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1、函数零点的概念:对于函数,把使成立的实数叫做函数的零点。

2、函数零点的意义:函数的零点就是方程实数根,亦即函数的图象与轴交点的横坐标。

即:方程有实数根,函数的图象与坐标轴有交点,函数有零点.3、函数零点的求法:(1)(代数法)求方程的实数根;(2)(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4、二次函数的零点:(1)△>0,方程有两不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两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两个零点.(2)△=0,方程有两相等实根(二重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一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一个二重零点或二阶零点.(3)△<0,方程无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无交点,二次函数无零点.6.幂函数y=x a 搜索性质:先看第一象限,即x>0时,当a>1时,函数越增越快;当0<a<1时,函数越增越慢;当a<0时,函数单调递减;然后当x<0时,根据函数的定义域与奇偶性判断函数图像即可。

高中数学函数图像知识点全面解析

高中数学函数图像知识点全面解析

高中数学函数图像知识点全面解析一、函数图像的定义与重要性函数图像是函数关系的直观表示,它通过图形的形式展现了函数中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理解函数图像对于解决数学问题、分析函数性质以及建立数学模型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常见函数类型及其图像特征11 一次函数111 表达式:y = kx + b(k、b 为常数,k ≠ 0)112 图像特征:是一条直线,当 k > 0 时,直线从左到右上升;当k < 0 时,直线从左到右下降。

113 特殊情况:当 b = 0 时,函数为正比例函数 y = kx,图像经过原点。

12 二次函数121 表达式:y = ax²+ bx + c(a ≠ 0)122 图像特征:一般为抛物线,对称轴为 x = b /(2a) 。

123 当 a > 0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有最小值;当 a < 0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有最大值。

13 反比例函数131 表达式:y = k / x(k 为常数,k ≠ 0)132 图像特征:是以原点为对称中心的两条曲线,当 k > 0 时,图像在一、三象限;当 k < 0 时,图像在二、四象限。

14 指数函数141 表达式:y = a^x(a > 0 且a ≠ 1)142 图像特征:当 a > 1 时,函数单调递增,图像过点(0, 1) 且在 x轴上方;当 0 < a < 1 时,函数单调递减。

15 对数函数151 表达式:y =logₐ x(a > 0 且a ≠ 1)152 图像特征:与指数函数互为反函数,过点(1, 0) ,当 a > 1 时,在(0, +∞)上单调递增;当 0 < a < 1 时,单调递减。

三、函数图像的变换21 平移变换211 水平平移:向左平移 h 个单位,函数表达式变为 y = f(x + h);向右平移 h 个单位,表达式变为 y = f(x h) 。

212 垂直平移:向上平移 k 个单位,函数表达式变为 y = f(x) + k;向下平移 k 个单位,表达式变为 y = f(x) k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 函数的图象❖ 基础知识1.利用描点法作函数图象其基本步骤是列表、描点、连线. 首先:(1)确定函数的定义域;(2)化简函数解析式;(3)讨论函数的性质(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对称性等);其次,列表,描点,连线. 2.函数图象的变换 (1)平移变换①y =f (x )的图象――――――――→a >0,右移a 个单位a <0,左移|a |个单位y =f (x -a )的图象; ②y =f (x )的图象――――――――→b >0,上移b 个单位b <0,下移|b |个单位y =f (x )+b 的图象. “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左加右减只针对x 本身,与x 的系数,无关,上加下减指的是在f (x )整体上加减. (2)对称变换①y =f (x )的图象―――――→关于x 轴对称 y =-f (x )的图象; ②y =f (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y =f (-x )的图象; ③y =f (x )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y =-f (-x )的图象; ④y =a x (a >0且a ≠1)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y =log a x (a >0且a ≠1)的图象. (3)伸缩变换①y =f (x )的图象―――――――――――――――――――→a >1,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1a 纵坐标不变0<a <1,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1a倍,纵坐标不变y =f (ax )的图象. ②y =f (x )的图象――――――――――――――――――――→a >1,纵坐标伸长为原来的a 倍,横坐标不变0<a <1,纵坐标缩短为原来的a 倍,横坐标不变y =af (x )的图象. (4)翻折变换①y =f (x )的图象――→x 轴下方部分翻折到上方x 轴及上方部分不变y =|f (x )|的图象;②y =f (x )的图象――→y 轴右侧部分翻折到左侧原y 轴左侧部分去掉,右侧不变y =f (|x |)的图象.❖ 常用结论1.函数图象自身的轴对称(1)f (-x )=f (x )⇔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2)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x =a 对称⇔f (a +x )=f (a -x )⇔f (x )=f (2a -x )⇔f (-x )=f (2a +x );(3)若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R ,且有f (a +x )=f (b -x ),则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a +b2对称.2.函数图象自身的中心对称(1)f (-x )=-f (x )⇔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2)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a,0)对称⇔f (a +x )=-f (a -x )⇔f (x )=-f (2a -x )⇔f (-x )=-f (2a +x ); (3)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点(a ,b )成中心对称⇔f (a +x )=2b -f (a -x )⇔f (x )=2b -f (2a -x ). 3.两个函数图象之间的对称关系(1)函数y =f (a +x )与y =f (b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b -a2对称(由a +x =b -x 得对称轴方程);(2)函数y =f (x )与y =f (2a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a 对称; (3)函数y =f (x )与y =2b -f (-x )的图象关于点(0,b )对称; (4)函数y =f (x )与y =2b -f (2a -x )的图象关于点(a ,b )对称.考点一 作函数的图象[典例] 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1)y =⎩⎪⎨⎪⎧-2x +3,x ≤1,-x 2+4x -2,x >1;(2)y =2x +2; (3)y =x 2-2|x |-1.[解] (1)分段分别画出函数的图象,如图①所示.(2)y =2x+2的图象是由y =2x 的图象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其图象如图②所示.(3)y =⎩⎪⎨⎪⎧x 2-2x -1,x ≥0,x 2+2x -1,x <0,其图象如图③所示.[变透练清]1.[变条件]若本例(2)变为y =⎝⎛⎭⎫12x -2,试作出其图象.解:y =⎝⎛⎭⎫12x -2的图象是由y =⎝⎛⎭⎫12x 的图象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其图象如图 所示.2.[变条件]若本例(3)变为y =|x 2-2x -1|,试作出其图象.解:y =⎩⎨⎧x 2-2x -1,x ≥1+2或x ≤1-2,-x 2+2x +1,1-2<x <1+2,其图象如图所示.考点二 函数图象的识辨[例1] (2018·全国卷Ⅱ)函数f (x )=e x -e -xx 2的图象大致为( )[解析] ∵y =e x -e -x 是奇函数,y =x 2是偶函数,∴f (x )=e x -e -xx 2是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排除A 选项;当x =1时,f (1)=e -1e >0,排除D 选项;又e>2,∴1e <12,∴e -1e >1,排除C 选项.故选B.[答案] B[例2] 已知定义在区间[0,4]上的函数y =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y =-f (2-x )的图象为( )[解析]法一:先作出函数y=f(x)的图象关于y轴的对称图象,得到y=f(-x)的图象;然后将y=f(-x)的图象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y=f(2-x)的图象;再作y=f(2-x)的图象关于x轴的对称图象,得到y=-f(2-x)的图象.故选D.法二:先作出函数y=f(x)的图象关于原点的对称图象,得到y=-f(-x)的图象;然后将y=-f(-x)的图象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y=-f(2-x)的图象.故选D.[答案] D[解题技法]1.函数图象与解析式之间的4种对应关系(1)从函数的定义域,判断图象的左右位置,从函数的值域(或有界性),判断图象的上下位置;(2)从函数的单调性,判断图象的升降变化趋势;(3)从函数的奇偶性,判断图象的对称性: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在对称的区间上单调性一致,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在对称的区间上单调性相反;(4)从函数的周期性,判断图象是否具有循环往复特点.2.通过图象变换识别函数图象要掌握的两点(1)熟悉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函数的图象);(2)了解一些常见的变换形式,如平移变换、翻折变换.3.借助动点探究函数图象解决此类问题可以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函数解析式后再判断函数的图象,也可以采用“以静观动”,即将动点处于某些特殊的位置处考察图象的变化特征,从而作出选择.[题组训练]1.(2019•郑州调研)已知函数f (x )=⎩⎪⎨⎪⎧x 2,x ≥01x ,x <0,g (x )=-f (-x ),则函数g (x )的图象是( )解析:选D法一:由题设得函数g (x )=-f (-x )=⎩⎪⎨⎪⎧-x 2,x ≤0,1x ,x >0,据此可画出该函数的图象,如题图选项D 中图象.故选D.法二:先画出函数f (x )的图象,如图1所示,再根据函数f (x )与-f (-x )的图象关于坐标原点对称,即可画出函数-f (-x ),即g (x )的图象,如图2所示.故选D.2.如图,不规则四边形ABCD 中,AB 和CD 是线段,AD 和BC 是圆弧,直线l ⊥AB 交AB 于E ,当l 从左至右移动(与线段AB 有公共点)时,把四边形ABCD 分成两部分,设AE =x ,左侧部分的面积为y ,则y 关于x 的图象大致是( )解析:选C 当l 从左至右移动时,一开始面积的增加速度越来越快,过了D 点后面积保持匀速增加,图象呈直线变化,过了C 点后面积的增加速度又逐渐减慢.故选C.考点三 函数图象的应用考法(一) 研究函数的性质[典例] 已知函数f (x )=x |x |-2x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f (x )是偶函数,递增区间是(0,+∞)B .f (x )是偶函数,递减区间是(-∞,1)C .f (x )是奇函数,递减区间是(-1,1)D .f (x )是奇函数,递增区间是(-∞,0)[解析] 将函数f (x )=x |x |-2x 去掉绝对值得f (x )=⎩⎪⎨⎪⎧x 2-2x ,x ≥0,-x 2-2x ,x <0,画出函数f (x )的图象,如图,观察图象可知,函数f (x )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故函数f (x )为奇函数,且在(-1,1)上单调递减. [答案] C[解题技法] 利用函数的图象研究函数的性质对于已知或解析式易画出其在给定区间上图象的函数,其性质常借助图象研究: (1)从图象的最高点、最低点,分析函数的最值、极值; (2)从图象的对称性,分析函数的奇偶性;(3)从图象的走向趋势,分析函数的单调性、周期性.考法(二) 在不等式中的应用[典例] 若不等式(x -1)2<log a x (a >0,且a ≠1)在x ∈(1,2)内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A .(1,2] B.⎝⎛⎭⎫22,1C .(1,2)D .(2,2)[解析] 要使当x ∈(1,2)时,不等式(x -1)2<log a x 恒成立,只需函数y =(x -1)2在(1,2)上的图象在y =log a x 的图象的下方即可.当0<a <1时,显然不成立;当a >1时,如图,要使x ∈(1,2)时,y =(x -1)2的图象在y =log a x 的图象的下方,只需(2-1)2≤log a 2,即log a 2≥1,解得1<a ≤2,故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2]. [答案] A [解题技法]当不等式问题不能用代数法求解但其与函数有关时,常将不等式问题转化为两函数图象的上下关系问题,从而利用数形结合法求解.[题组训练]1.设奇函数f (x )在(0,+∞)上为增函数,且f (1)=0,则不等式f (x )-f (-x )x<0的解集为( )A .(-1,0)∪(1,+∞)B .(-∞,-1)∪(0,1)C .(-∞,-1)∪(1,+∞)D .(-1,0)∪(0,1)解析:选D 因为f (x )为奇函数,所以不等式f (x )-f (-x )x <0可化为f (x )x <0,即xf (x )<0,f (x )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 所以xf (x )<0的解集为(-1,0)∪(0,1).2.对a ,b ∈R ,记max{a ,b }=⎩⎪⎨⎪⎧a ,a ≥b ,b ,a <b ,函数f (x )=max{|x +1|,|x -2|}(x ∈R)的最小值是________.解析:函数f (x )=max{|x +1|,|x -2|}(x ∈R)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得,其最小值为32.答案:323.已知函数f (x )=⎩⎨⎧log 2⎝⎛⎭⎫-x2,x ≤-1,-13x 2+43x +23,x >-1,若f (x )在区间[m,4]上的值域为[-1,2],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解析:作出函数f (x )的图象,当x ≤-1时,函数f (x )=log 2⎝⎛⎭⎫-x2单调递减,且最小值为f (-1)=-1,则令log 2⎝⎛⎭⎫-x 2=2,解得x =-8;当x >-1时,函数f (x )=-13x 2+43x +23在(-1,2)上单调递增,在[2,+∞)上单调递减,则最大值为f (2)=2,又f (4)=23<2,f (-1)=-1,故所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8,-1].答案:[-8,-1][课时跟踪检测]A级1.为了得到函数y=2x-2的图象,可以把函数y=2x的图象上所有的点()A.向右平行移动2个单位长度B.向右平行移动1个单位长度C.向左平行移动2个单位长度D.向左平行移动1个单位长度解析:选B因为y=2x-2=2(x-1),所以只需将函数y=2x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即可得到y=2(x-1)=2x-2的图象.2.若函数y=f(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y=-f(x+1)的图象大致为()解析:选C要想由y=f(x)的图象得到y=-f(x+1)的图象,需要先将y=f(x)的图象关于x轴对称得到y =-f (x )的图象,然后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y =-f (x +1)的图象,根据上述步骤可知C 正确. 3.(2018·浙江高考)函数y =2|x |sin 2x 的图象可能是( )解析:选D 由y =2|x |sin 2x 知函数的定义域为R ,令f (x )=2|x |sin 2x ,则f (-x )=2|-x |sin(-2x )=-2|x |sin 2x . ∵f (x )=-f (-x ),∴f (x )为奇函数. ∴f (x )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故排除A 、B. 令f (x )=2|x |sin 2x =0,解得x =k π2(k ∈Z),∴当k =1时,x =π2,故排除C ,选D.4.下列函数y =f (x )图象中,满足f ⎝⎛⎭⎫14>f (3)>f (2)的只可能是( )解析:选D 因为f ⎝⎛⎭⎫14>f (3)>f (2),所以函数f (x )有增有减,排除A 、B.在C 中,f ⎝⎛⎭⎫14<f (0)=1,f (3)>f (0),即f ⎝⎛⎭⎫14<f (3),排除C ,选D.5.已知函数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f (x )的解析式可以是( )A .f (x )=ln|x |xB .f (x )=e xxC .f (x )=1x2-1D .f (x )=x -1x解析:选A 由函数图象可知,函数f (x )为奇函数,应排除B 、C.若函数为f (x )=x -1x ,则x →+∞时,f (x )→+∞,排除D.6.已知函数y =f (x +1)的图象过点(3,2),则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x 轴的对称图形一定过点________. 解析:因为函数y =f (x +1)的图象过点(3,2),所以函数y =f (x )的图象一定过点(4,2),所以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x 轴的对称图形一定过点(4,-2). 答案:(4,-2)7.如图,定义在[-1,+∞)上的函数f (x )的图象由一条线段及抛物线的一部分组成,则f (x )的解析式为________.解析:当-1≤x ≤0时,设解析式为f (x )=kx +b (k ≠0),则⎩⎪⎨⎪⎧ -k +b =0,b =1,得⎩⎪⎨⎪⎧k =1,b =1.∴当-1≤x ≤0时,f (x )=x +1.当x >0时,设解析式为f (x )=a (x -2)2-1(a ≠0), ∵图象过点(4,0), ∴0=a (4-2)2-1,∴a =14.故函数f (x )的解析式为f (x )=⎩⎪⎨⎪⎧x +1,-1≤x ≤0,14(x -2)2-1,x >0. 答案:f (x )=⎩⎪⎨⎪⎧x +1,-1≤x ≤0,14(x -2)2-1,x >08.如图,函数f (x )的图象为折线ACB ,则不等式f (x )≥log 2(x +1)的解集为________.解析:令y =log 2(x +1),作出函数y =log 2(x +1)图象如图所示.由⎩⎪⎨⎪⎧ x +y =2,y =log 2(x +1)得⎩⎪⎨⎪⎧x =1,y =1.∴结合图象知不等式f (x )≥log 2(x +1)的解集为{x |-1<x ≤1}. 答案:{x |-1<x ≤1} 9.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1)y =e ln x ; (2)y =|x -2|·(x +1).解:(1)因为函数的定义域为{x |x >0}且y =e ln x =x (x >0),所以其图象如图所示. (2)当x ≥2,即x -2≥0时,y =(x -2)(x +1)=x 2-x -2=⎝⎛⎭⎫x -122-94; 当x <2,即x -2<0时,y =-(x -2)(x +1)=-x 2+x +2=-⎝⎛⎭⎫x -122+94. 所以y =⎩⎨⎧⎝⎛⎭⎫x -122-94,x ≥2,-⎝⎛⎭⎫x -122+94,x <2.这是分段函数,每段函数的图象可根据二次函数图象作出(其图象如图所示).10.已知函数f (x )=⎩⎪⎨⎪⎧3-x 2,x ∈[-1,2],x -3,x ∈(2,5].(1)在如图所示给定的直角坐标系内画出f(x)的图象;(2)写出f(x)的单调递增区间;(3)由图象指出当x取什么值时f(x)有最值.解:(1)函数f(x)的图象如图所示.(2)由图象可知,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1,0],[2,5].(3)由图象知当x=2时,f(x)min=f(2)=-1,当x=0时,f(x)max=f(0)=3.B级1.若函数f(x)是周期为4的偶函数,当x∈[0,2]时,f(x)=x-1,则不等式xf(x)>0在(-1,3)上的解集为()A.(1,3)B.(-1,1)C.(-1,0)∪(1,3) D.(-1,0)∪(0,1)解析:选C作出函数f(x)的图象如图所示.当x ∈(-1,0)时,由xf (x )>0得x ∈(-1,0); 当x ∈(0,1)时,由xf (x )>0得x ∈∅; 当x ∈(1,3)时,由xf (x )>0得x ∈(1,3). 故x ∈(-1,0)∪(1,3).2.(2019·山西四校联考)已知函数f (x )=|x 2-1|,若0<a <b 且f (a )=f (b ),则b 的取值范围是( )A .(0,+∞)B .(1,+∞)C .(1,2)D .(1,2)解析:选C 作出函数f (x )=|x 2-1|在区间(0,+∞)上的图象如图所示,作出直线y =1,交f (x )的图象于点B ,由x 2-1=1可得x B =2,结合函数图象可得b 的取值范围是(1,2). 3.已知函数f (x )的图象与函数h (x )=x +1x+2的图象关于点A (0,1)对称.(1)求f (x )的解析式;(2)若g (x )=f (x )+ax,且g (x )在区间(0,2]上为减函数,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1)设f (x )图象上任一点P (x ,y ),则点P 关于(0,1)点的对称点P ′(-x,2-y )在h (x )的图象上,即2-y =-x -1x +2,∴y =f (x )=x +1x (x ≠0).(2)g (x )=f (x )+ax =x +a +1x ,∴g ′(x )=1-a +1x2.∵g (x )在(0,2]上为减函数,∴1-a +1x 2≤0在(0,2]上恒成立,即a +1≥x 2在(0,2]上恒成立,∴a +1≥4,即a ≥3,故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3,+∞).4.若关于x 的不等式4a x -1<3x -4(a >0,且a ≠1)对于任意的x >2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 解:不等式4a x -1<3x -4等价于a x -1<34x -1.令f (x )=a x -1,g (x )=34x -1,当a >1时,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两个函数的图象如图(1)所示,由图知不满足条件; 当0<a <1时,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两个函数的图象如图(2)所示, 当x ≥2时,f (2)≤g (2), 即a 2-1≤34×2-1,解得a ≤12,所以a 的取值范围是⎝⎛⎦⎤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