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床危险源辨识

合集下载

三机工危险源辨识范文(二篇)

三机工危险源辨识范文(二篇)

三机工危险源辨识范文一. 引言工作场所中的危险源辨识是确保员工安全健康的重要步骤。

对于三机工(指机床、电机、起重机)来说,辨识和控制危险源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三机工常见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员工在工作中不受伤害。

二. 机床危险源辨识与控制1. 误操作危险:机床操作不当可能导致员工受伤。

例如,操作者没有正确固定工件、没有使用适当的防护设备等。

控制措施:- 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操作指导,确保员工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 强制员工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如护目镜、耳塞等。

- 在机床上安装防护装置,如防护罩、安全开关等,以防止误操作。

2. 机械危险:机床的旋转刀具、移动工作台等具有机械危险,可能造成碰撞、夹伤等伤害。

控制措施:- 在机床的危险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提醒员工注意安全。

- 定期对机床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并避免机械故障。

- 提供防护装置,如防护网、机械手套等,以防止员工接触到危险部位。

3. 电气危险:机床中存在电气元件,可能引发电击、火灾等危险。

控制措施:- 定期进行电气设备的检测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 配备专业的电气人员,负责机床电气系统的维护和修理工作。

- 履行员工的电气安全培训义务,确保他们了解电气安全操作程序。

三. 电机危险源辨识与控制1. 电击危险:电机的暴露电线、接触不良等可能造成电击伤害。

控制措施:- 定期检查电机的绝缘状况,确保其完好。

- 建立电气设备使用和维护的标准操作程序,确保员工按照规定操作。

- 提供个人防护设备,如绝缘手套、绝缘鞋等,以减少电击风险。

2. 火灾危险:电机过载、电源故障等可能导致火灾。

控制措施:- 确保电机的额定负荷不超过其容量,避免过载情况发生。

- 定期检查电源线路、开关等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

- 安装火灾预警系统和灭火设备,以提前发现和扑灭火灾。

3. 电磁辐射:电机产生的电磁辐射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控制措施:- 在电机周围区域设置警示标识,警告员工禁止靠近。

车床岗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车床岗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机械伤害
操作人员
清扫铁屑时,未佩戴手套,手接触锋利的铁屑
割伤
操作人员
物体打击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加工过程测量工件、或排除故障时,违章未停机作业,或误触动设备运行开关,设备意外运转伤人
机械伤害
操作人员
加工棒料超过机床尾部时,未采取防弯措施,棒料在离心力作用下甩弯伤人
机械伤害
操作人员
车床接地松动或脱落,接地电阻不符合使用要求,造成车床外壳带电并接触人体
触电
操作人员
作业人员未按要求使用防护眼镜,加工过程产生的切屑进入眼睛,或高温切屑接触皮肤
车床岗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作业活动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
可能造成的事故/伤害
可能伤害的对象
工件和刀具装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装卡工件时误触动设备运行开关,设备意外运转伤人
机械伤害
操作人员
卡盘无防松脱装置或工件装夹不牢,设备高速运转时卡盘或工件飞逸伤人
物体打击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工件加工
选用刀具不当,或刀具受损有裂纹时,工件加工切削过程中刀具断裂飞出
眼睛或皮肤伤害
操作人员
作业人员未佩戴工作帽,或违章戴手套操作等,头发或肢体等被运转设备部件夹入
机械伤害
操作人员
使用砂轮机磨刀
使用前未检查,砂轮过期或有裂纹、变薄,或操作不当,造成砂轮碎片溅出伤人
物体打击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砂轮机防护罩损坏,或操作不当,人员肢体接触砂轮。
机械伤害
操作人员
设备清扫
保养
设备清扫保养时,违章未停机作业,或误触动设备运行开关,设备意外运转伤人

三机工危险源辨识范文

三机工危险源辨识范文

三机工危险源辨识范文一. 引言工作场所中的危险源辨识是确保员工安全健康的重要步骤。

对于三机工(指机床、电机、起重机)来说,辨识和控制危险源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三机工常见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员工在工作中不受伤害。

二. 机床危险源辨识与控制1. 误操作危险:机床操作不当可能导致员工受伤。

例如,操作者没有正确固定工件、没有使用适当的防护设备等。

控制措施:- 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操作指导,确保员工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 强制员工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如护目镜、耳塞等。

- 在机床上安装防护装置,如防护罩、安全开关等,以防止误操作。

2. 机械危险:机床的旋转刀具、移动工作台等具有机械危险,可能造成碰撞、夹伤等伤害。

控制措施:- 在机床的危险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提醒员工注意安全。

- 定期对机床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并避免机械故障。

- 提供防护装置,如防护网、机械手套等,以防止员工接触到危险部位。

3. 电气危险:机床中存在电气元件,可能引发电击、火灾等危险。

控制措施:- 定期进行电气设备的检测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 配备专业的电气人员,负责机床电气系统的维护和修理工作。

- 履行员工的电气安全培训义务,确保他们了解电气安全操作程序。

三. 电机危险源辨识与控制1. 电击危险:电机的暴露电线、接触不良等可能造成电击伤害。

控制措施:- 定期检查电机的绝缘状况,确保其完好。

- 建立电气设备使用和维护的标准操作程序,确保员工按照规定操作。

- 提供个人防护设备,如绝缘手套、绝缘鞋等,以减少电击风险。

2. 火灾危险:电机过载、电源故障等可能导致火灾。

控制措施:- 确保电机的额定负荷不超过其容量,避免过载情况发生。

- 定期检查电源线路、开关等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

- 安装火灾预警系统和灭火设备,以提前发现和扑灭火灾。

3. 电磁辐射:电机产生的电磁辐射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控制措施:- 在电机周围区域设置警示标识,警告员工禁止靠近。

车工主要危险源辨识

车工主要危险源辨识
车工主要危险源辨识卡
车工共有主要危险源4条
序号
危险源及后果
等级
标准及措施
1
工件飞出伤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般
卡盘转动灵活,锁紧装置可靠,能达到所加工工件精度的要求。
2
工件、刀具、夹具、卡盘扳手及浮物飞出伤人
一般
1.车工必须将工件、刀具、夹具装卡牢固;
2.车工装卸工件后,立即取下卡盘扳手。
3
工件、铁屑飞出伤人
一般
1.车工进入检修车间工作前,必须穿工作服,戴安全帽,2.工作中禁止戴围巾、手套,高速切削时要戴好防护眼镜。工作服穿戴整洁,齐全、袖口扎紧,女工必须将长发盘起并戴好工作帽。
4
车床不能正确运转
一般
车工在作业前必须先运转车床2-3分钟,使车床进行充分润滑。
本岗位主要不安全行为
1、检修设备时,不停机闭锁。2、设备运行期间,调整设备数值。3、未按要求定时对车床进行检修。

车床危险源辨识

车床危险源辨识

车床危险源辨识
1、防护用品使用不当(戴手套操作,衣袖、衣襟不紧)易发生绞手,缠卷衣袖危险。

2、安全防护装置有缺陷或被拆卸产生不安全隐患。

3、用手直接抓砂布在工件上磨光;隔着正在加工的工件拿取物体;在加工过程中清理刀具上的铁屑、在切削过程中测量工件,擦试机床等,易发生碾、碰、割伤害事故。

4、加工细长件超过主轴后200mm没有加设防护装置,可发生甩击伤害。

5、卡具装卡不牢或卡压方法不合理。

转动的工、卡具、工件飞出导致事故。

6、加工偏心工件时,没有做好平衡配重,致使工件飞出,造成物体打击事故。

7、卡盘保险销子没有锁紧,工、卡具、工件飞出伤人。

8、工、卡、量具摆放顺序交叉,混放不符合要求产生隐患。

9、吊卸工卡具、工件时不符合起重作业安全要求,发生起重伤害。

10、高速切削时未戴防护眼镜、工件未夹紧、用砂布光内孔时,将手指或手臂伸进工件打磨、切断小料时用手接、戴手套操作、切大料时直接切断、一手扶攻丝架(后扳牙架)一手开车会造成机械伤害。

11、机床接地不好,照明灯线裸露,照明未采用安全电压均易生触电事故。

车工岗风险因素辨识

车工岗风险因素辨识

车工岗风险因素辨识1、车床场地不足,员工操作时不注意周围环境,行车吊装设备碰伤,车辆碰撞。

预防措施:车床留出足够的操作空间,避免在可能发生设备倾倒或掉落的地方走动、停留。

2、各传动部分的安全防护、限位装置不齐全或失效,设备失控造成人身伤害。

预防措施:各传动部分的防护、限位装置应齐全、可靠。

3、机床运转时,身体接触刀具、机床的转动部分和转动的工件,造成人身伤害。

预防措施:机床运转时,严禁靠近刀具、机床的转动部分和转动的工件。

4、不穿戴劳保用品,外露的转动部位、部件及铁屑夹伤或崩伤。

预防措施:穿好工作服,戴好安全帽,开车时保持安全距离,增加防护网与其他区域隔断。

5、机床运转时,操作工用棉纱、破布擦拭工件,造成运转的工件将人员的手臂绞入。

预防措施:机床运行时,严禁擦拭工件,严紧将身体伸入设备内。

6、机床运转时,操作工戴手套容易造成设备将人体绞入。

预防措施:机床运转时,严禁操作工配戴手套。

7、用手直接清除铁屑,造成碰划伤。

预防措施:用专门工具清理。

8、自行开盖修理电器设备,造成触电事故。

预防措施:非持证电工不得擅自接触或修理电气设备。

9、停车不闭锁,停运车床的误动作夹伤。

预防措施:停车状态下必须切断电源。

10、开机时离开,伤及他人。

预防措施:离开必须停机停电。

11、加工超长物料且未加防护,碰伤人员。

预防措施:加设托架、防护栏等。

12、场地基础不稳,设备未设置减震抗噪措施,人员未佩戴耳塞完成噪声伤害。

预防措施:加固地面,设置减震措施,操作工佩戴耳塞。

13、地面铁屑未及时清理,人员穿着不符合要求,容易造成割伤伤害。

管控措施:规范员工着装,制定清理制度,用专用工具及时清理地面碎屑,与其他区域相邻时做好隔断。

车工操作中的危险源辨识:安全操作

车工操作中的危险源辨识:安全操作

车工操作中的危险源辨识:安全操作车工危险源辨识车工是一种涉及到各种机械和工具操作的工种,其在加工过程中面临着多种危险源。

为了保障车工的安全,本文将从以下16个方面详细介绍车工危险源辨识:1.机械伤害在车工的工作过程中,机床、工具、夹具等都可能对操作者造成机械伤害。

为了防止机械伤害,操作者应该使用正确的机器和工具,遵守操作规程,并确保机器和工具的维护和检查。

2.旋转部件旋转部件如转子、轮盘等可能导致操作者受伤。

为了防止旋转部件造成的伤害,操作者应该使用合适的防护设备,如旋转部件的隔离设施和控制系统,确保机器在操作过程中保持稳定。

3.切削过程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切削液和切削温度等也可能对操作者造成伤害。

为了防止这些危害,操作者应该使用适当的通风设备降温,并确保切削液的合理排放。

4.刀具与工件刀具和工件也可能对操作者造成伤害。

为了防止这种伤害,操作者应该使用规范的刀具和工件,避免使用破损或不规则的工具和工件,同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具,如防护眼镜和手套。

5.噪声与振动车床等机器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可能对操作者的听力、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为了防止这些危害,操作者应该佩戴耳塞、防振耳罩等防护设备,同时应尽可能减少接触高噪声和振动的机器的时间。

6.高温与辐射高温环境和辐射也可能对操作者造成危害。

为了防止高温和辐射的危害,操作者应该穿戴隔热和防辐射的服装,同时应尽可能减少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时间。

7.操作失误操作失误可能引发事故。

为了防止操作失误,操作者应该充分了解机器和工具的操作方法,遵守操作规程,并在操作过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同时,车间的布局和标识也应该清晰明了,有助于操作者避免误操作。

8.安全防护设施安全防护设施可以有效地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为了确保安全防护设施的正常运行,操作者应该经常检查安全网、安全带等防护设备是否完好无损,并在必要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9.电气设备电气设备可能引发触电等事故。

为了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操作者应该遵守电气安全规程,正确使用电气设备,同时应定期检查电气设备是否完好无损。

通用车床作业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及危险源辨识

通用车床作业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及危险源辨识

通用车床作业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及危险源辨识一、通用车床作业岗位安全操作规程1.工人必须具备相关的车床操作培训证书并经过岗位培训方能上岗操作。

2.操作前,工人必须核实所使用的车床设备是否完好,如有异常情况需及时向上级主管汇报。

3.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穿戴好工作服,将长发束起或用发网遮盖住。

4.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改变设备设置或进行危险操作。

5.在操作过程中,不得随意离开工作岗位,必须安排专人负责看护设备。

6.操作人员必须正确使用车床刀具和夹具,不得使用磨损或损坏的刀具。

7.操作人员应按规定调整车床的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切削时应平稳有序,避免产生余振。

8.操作人员应定时检查工作区域是否有杂物,保持操作区域的整洁,防止发生滑倒事故。

9.操作人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工作姿势,不得趴着、弯腰、交叉腿等姿势操作。

10.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不得进行琐事、谈笑或做其他与操作无关的事情。

11.操作人员必须随时留意车床设备的运行状态,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修并及时上报。

1.机械伤害:操作人员在使用车床时,如果不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可能会发生机械伤害。

例如,夹具和刀具没有正确安装,进给速度过快,操作员手部接触切削刀具等。

2.滑倒事故: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如果地面不平整或有杂物,容易造成滑倒事故导致伤害。

3.被夹伤害:操作人员在夹具调整和刀具更换时,如果不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可能被夹伤。

4.车床飞溅伤害:操作人员在操作车床时,如果不戴防护面罩,可能造成切削液飞溅伤害。

5.电击伤害:操作人员在更换电缆或接触电气设备时,如果没有切断电源,容易发生电击伤害。

6.噪音伤害:车床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噪音,如果操作人员长时间不佩戴耳塞,容易造成听力损伤。

7.粉尘远程伤害:车床作业时会产生金属粉尘,如果操作人员长时间不佩戴呼吸器,容易造成呼吸道疾病。

8.热辐射伤害:操作人员在切削过程中,车床接近熔融温度,如果没有佩戴防护手套或防护面罩,容易造成热辐射伤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SY-AQ-06377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车床危险源辨识
Hazard identification of lathe
车床危险源辨识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1、防护用品使用不当(戴手套操作,衣袖、衣襟不紧)易发生绞手,缠卷衣袖危险。

2、安全防护装置有缺陷或被拆卸产生不安全隐患。

3、用手直接抓砂布在工件上磨光;隔着正在加工的工件拿取物体;在加工过程中清理刀具上的铁屑、在切削过程中测量工件,擦试机床等,易发生碾、碰、割伤害事故。

4、加工细长件超过主轴后200mm没有加设防护装置,可发生甩击伤害。

5、卡具装卡不牢或卡压方法不合理。

转动的工、卡具、工件飞出导致事故。

6、加工偏心工件时,没有做好平衡配重,致使工件飞出,造成物体打击事故。

7、卡盘保险销子没有锁紧,工、卡具、工件飞出伤人。

8、工、卡、量具摆放顺序交叉,混放不符合要求产生隐患。

9、吊卸工卡具、工件时不符合起重作业安全要求,发生起重伤害。

10、高速切削时未戴防护眼镜、工件未夹紧、用砂布光内孔时,将手指或手臂伸进工件打磨、切断小料时用手接、戴手套操作、切大料时直接切断、一手扶攻丝架(后扳牙架)一手开车会造成机械伤害。

11、机床接地不好,照明灯线裸露,照明未采用安全电压均易生触电事故。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