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思维导图
19270053_思维导图在科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科学探究近年来小学科学教学不断推进,我们的科学教学逐渐呈现出“科学探究和科学概念双螺旋发展”现象。
越来越多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被研发出来并作用于教学活动。
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素质培养有着直接的作用。
本文分析了思维导图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应用的优势,探讨了其在六年级总复习时在板书、记录、单元总结等方面的运用。
思维导图(Mind Map)是英国著名学者托尼·巴赞创造的利用色彩、图画、线条、符号等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增强记忆效果的组织性思维工具。
它能利用可视化符号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大脑的潜力,把学生带到有效学习环境中,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小学科学是一门探究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但是传统的教学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过程,过于注重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科学概念的重建。
许多学生在学习完一个单元后感到存放在脑海中的只是零散、繁杂、难记的知识,久而久之对科学的兴趣荡然无存,只是机械地学习。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可以帮助学生把知识或问题重点以图形、符号等形象的形式呈现出来,对于重点部分既可以用关键符号标注又可以利用箭头和曲线等符号将各个子主题的关系进行标注,提高了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的有效性。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优势分析(一)利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对于玩的兴趣远高于知识学习的兴趣,它们需要丰富多彩的生活,因此思维导图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新的教学工具。
它不仅是重要的学习方法更是有利于开展科学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
思维导图需要学生自己动脑进行梳理、记录、设计、绘制,可以有效培养和激发学生对学习科学的兴趣。
在探索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在展示过程中可以感到科学学习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又活跃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利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的创造能力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主要目的的学科,它涉及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现象,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探究思维导图在小学科学教学学习中的应用——以小学六年级科学课为例

教改前沿JIAO GAI QIAN YAN 探究思维导图在小学科学教学学习中的应用闫凤巧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实验小学 (广东省深圳市 518055)摘 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图像式思维总结工具,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变得更加有条理。
本文着重分析思维导图在小学科学教学学习中的应用,旨在促进教师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 小学科学 课堂教学思维导图在近年来被广泛地运用在课堂教学之中,不仅因为它可以起到辅助记忆的作用,还因为其具有一定的结构性,能帮助学生将学习的内容整合,形成完整的思维体系。
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思维导图也越来越受到更多的关注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1 思维导图的概念和特征思维导图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东尼·博赞(Tony Buzan)在20世纪60年代发明的思维工具[1]。
思维导图作为思维工具,特点是从中心主题以线条和文字的呈现方式将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向周围发散延伸,促进思维的发散和整理。
思维导图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建立系统的知识架构,把重要内容进行统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帮助他们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
思维导图运用线条、文字、颜色、图形等,使思维呈现的清晰有序,把事物之间的关系变得容易理解和记忆[2]。
2 思维导图在小学科学教学学习中的应用优势2.1 教师教学的得力助手,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图1 简单机械思维导图图1是对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中,选取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几部分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整合。
由于知识点很多又比较分散,而且工具的功能部分有重合,学生容易产生混淆。
利用思维导图这个辅助工具学习,能够使知识点有规律、清晰明了,学生看了记忆犹新,不同工具的特点和功能迅速得以区分和联系,快速的掌握知识技能。
2.2 学生学习的省力工具,提升学习效率的实用工具思维导图在课堂听课中另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记笔记,相对于传统大量板书式记笔记的方式,思维导图式的课堂笔记法明显更利于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思维导图法记笔记需要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快速发现关键词,精准提炼后在笔记上呈现。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教科版

)
2、不能改变物体受力方向的是(
A 、动滑轮 B 、定滑轮 C 、滑轮组
)。
3、塔吊上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是( )
A、定滑轮 B、动滑轮 C、滑轮组
像吊车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吊 车
定滑轮
由可绕中心轴转动有沟槽的圆 盘和跨过圆盘的柔索所组成的 可以绕着中心轴转动的简单机 械叫做滑轮。
滑轮
动滑轮
想一想,辨一辨: 甲图是什么滑轮? 乙图是什么滑轮?
定滑轮
动滑轮
给下面的定滑轮或动滑轮画上拉线
( 动)滑轮
( 定 )滑轮
二、选择题 1、旗杆顶端的滑轮的作用是( A ) A、能改变用力方向 ,但不省力 B、既不省力,又不改变用力方向 C、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2、不能改变物体受力方向的是( A )。 A 、动滑轮 B 、定滑轮 C 、滑轮组 3、塔吊上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是(B ) A、定滑轮 B、动滑轮 C、滑轮组
当堂检测题
•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 1、学校用。( ×) • 2、动滑轮能省力。(√ ) • 3、塔吊上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是定滑轮 (× ) • 4、定滑轮也很省力。( ×) ×) • 5、定滑轮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 • • • • • • • •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
回顾学过的各种简单机械:
机械名称 分类 杠杆
特点
举例 撬棍、老虎钳 火钳、理发剪 天平、跷跷板 方向盘、水龙头开关 螺旋桨、吊扇
省力杠杆 省力 费力杠杆 方便
不省力不费力杠杆
等力
轮轴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使用工具》PPT课件

• 认识工具 剪刀
新知探究
钳子
扳 手 菜刀
订书器
锥子 铁锯
螺丝刀
新知探究
我们使用过的工具
工具名称
螺丝刀 镐
锄头 剪子
可以做哪些 事情
拧螺丝 挖矿和石头 锄地 剪东西
工具名称 可以做哪些事情
剑 打火石 指甲刀 电工刀
攻击 打火 剪指甲 切割电工器材
第一单元
工具和机械
1.1 使用工具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 猜谜语
新知导入
方方的脑袋,扁扁的 嘴,腰里长只眼睛, 眼里长条腿。
谜底:斧子
歪脖子,宽嘴巴,跟 着人走头朝下。野草 见它就害怕,农民伯 伯要用它。
谜底:锄头
• 工具是生活的好帮手
新知导入
它们都是工具,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新知探究
• 一、我们用过什么工具
拓展延伸
利用机械既可减轻体力劳动,又能提高工作效率。机 械的种类繁多,而且比较复杂。根据伽利略的提示,人们 曾尝试将一切机械分解成几种简单机械,实际上这是很困 难的。
拓展延伸
常见的机械大都是由杠杆、 轮轴、滑轮以及斜面等几种基本 组件组合而成的。上述几种组件, 可称之为简单机械。机械是由简 单机械组成的。
新知探究
• 动手实践:借助工具完成下面三件事情
把油桶运上汽车
搬运石头
升国旗
把油桶运上汽车 搬运石头 升国旗
新知探究
木 板
定 滑 轮 绳 子
木 棍
新知探究
油桶通过斜面推上 车,比较省力
通过定滑轮升国旗
通过杠杆原 理撬动石头
新知探究
教科版六上《工具与技术》单元整理课件

1.从各组的单元整理作品中选择一件自己最
评 喜欢的,说一说最喜欢的原因。 一 评 2.从各组的单元整理作品中选择至少一件,
提出自己的建议。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条理是否清晰、内容是否全 面、重点是否突出、是否美观、是否便于复习……
检测: 你能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来解决
下列问题吗?
1.剪刀是生活中常用的工具,下列关于剪刀的 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工具与技术》单元
《工具与技术》单元整理Biblioteka 回顾:本单元我们学了什么?
我们先一起来看一看单元整理微课视频
自主整理: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本单元内容进行 梳理,要求尽可能全面,且重点难点突出。 (整理形式可以是思维导图式、图文结合 式、表格式等)
单元整理评价指标:
条理是否清晰 内容是否全面 重点是否突出 是否美观 是否便于复习 ……
A.剪刀是杠杆与斜面的组合 B.手术剪是一种省力杠杆 C.同一把剪刀在使用中也可以有不一样的省力效果 D.剪刀中斜面的应用在把手处
2.斜面甲和斜面乙的坡度相同,甲斜面长 10 米, 乙斜面长 5 米,汽车开上哪个斜面更省力?( C )
A.甲斜面 B.乙斜面 C.一样 D.无法确定
3.杠杆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简单机械,下列哪 种杠杆类工具在使用时是不省力的?( B )
A.核桃夹 B.筷子 C.撬棍 D.指甲钳
4.关于信息的传播,下列( A )说法是不科学的。 A. 书籍是最好的传播信息的工具。 B.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快速,大大地加快 了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 C. 由纸、印刷、信息结合而成的工具和技术是人 类文明发展的阶梯。 D. 视频相比文本,在传播信息时更生动直观。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知识结构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知识结构一、单元教学的意义本单元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本单元尝试通过指导学生研究一些简单的机械和工具,让学生认识生活中运用的一些简单的机械原理,并通过研究这些简单的机械原理,培养学生开展比较完整的探究活动的能力。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活动,学生们可以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一是在作为探究的科学方面:在6年级,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参与完整的和部分探究过程的机会。
在完整的探究过程中,学生首先提出问题,然后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数据、构造原有问题的答案、交流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
在部分探究过程中,培养他们探究过程某些方面需要的能力和理解力。
比如在本单元中,前面安排的是让学生参与一些部分探究过程的活动。
我们常用的工具重在培养学生的交流与表达能力、制定研究计划的能力;杠杆秘密重在培养学生收集数据以及利用数据进行解释的能力,等等。
在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安排学生研究“我们的自行车”,就是在尝试让学生参与一个比较完整探究过程。
学生们首先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关于自行车的机械问题,然后在小组里开展讨论,制定一个研究计划,小组根据制定的研究计划开展研究活动,收集证据,完成小组的研究报告,最后还要全班交流小组的研究报告。
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经历了探究的几个重要阶段,既可以让学生对机械基本原理有更深刻的认识,也可以较好的培养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能力。
在本单元中,我们还应该让学生做到:能够提出并能识别与机械有关的问题,并设法找到尽可能的答案及解决办法;利用在实验研究中收集到的数据,并进行整理,以记录和展示研究结果。
二是在物质科学的研究领域里,根据《课标》的要求,我们指导学生“探究怎样才能使天平和杠杆保持平衡”“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单机械的使用,如斜面、杠杆、齿轮、滑轮等。
”本单元遵循把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的原则,在指导学生研究机械原理的同时,还比较重视技术层面的知识。
机械是利用或产生运动,由一个或几个简单机械组成以发挥某种作用。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自然与科学课件《工具和机械》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自然与科学课件:《工具和机械》科学教育理论:依据科学新课标的要求;科学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合适的教学。
教学出发点和归宿的以体现以人为本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梳理: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教学方法:实验研究;小组讨论、交流为主的“参与式”教学法;采用“大胆猜测---实验研究——分析数据——形成结论”教学流程。
学情分析:1、整体学习状况:我所任教的六年级三个班中,每班学生均为23名,从平常接触以及与其他老师交流中得知,学生整体学习态度比较认真。
2、已有知识、经验: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学生的科学常识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不强。
家长和某些教师由于观念的问题,低年级时偏重于语数教学及辅导,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进行实际观察、操作。
更没有得到家长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
3、学生分析:在小学六年级,儿童对周围事物具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他们乐于动手操作,而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实际,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
弄明白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费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尺做实验、通过实验收集并整理、分析数据,理解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体会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对杠杆尺实验研究教学难点: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教学准备:杠杆尺、钩码等实验用品;女孩压水图(ppt)、跷跷板(ppt)、羊角锤撬钉子图(ppt)等8张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简单操作导入生产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撬大石头的情况,请同学们用墨水瓶、橡皮擦、直尺试一试家长们是怎样撬石头的?为什么家长们会这样做呢?让我们来揭开它蕴含的科学道理。
精选-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一单元 工具和机械 教科版-word文档

六上科学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1、简单机械。
: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2、杠杆(1)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和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2)杠杆类别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3)杠杆类工具省力杠杆:老虎钳、剥线钳、羊角锤、开瓶器、核桃夹、切刀……费力杠杆:镊子、筷子、裁缝剪刀、夹子、火钳、钓鱼杆……不费力也不省力(等臂杠杆):钉书机、天平秤、跷跷板......3、轮轴(1)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2)轮轴省力情况: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省力;在轴上用力就费力。
轮越大越省力。
(3)常见的轮轴:方向盘、各种开关、门把手、扳手、水龙头开关、螺丝刀、辘轳……4、滑轮(1)滑轮类型定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
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动滑轮: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省力。
滑轮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滑轮组既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
(2)举例定滑轮:旗杆顶部的滑轮;动滑轮:吊钩上的滑轮;滑轮组:起重机上的滑轮。
(3)组装简单的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各一个。
5、斜面(1)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2)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越大越不省力。
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3)生活中的斜面有:斧头、菜刀、剪刀、楼梯、盘旋的山路、立交桥引道、螺丝钉等。
6、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1)自行车是简单、方便、环保的交通工具。
(2)链条和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3)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杠杆:刹车、车铃的按钮、后架上的弹簧夹轮轴:车把手、脚蹬子、大齿轮和小齿轮、车轮和车轴斜面:螺丝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