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将进酒》阅读训练附答案

合集下载

《将进酒》练习及答案.doc

《将进酒》练习及答案.doc

《将进酒》练习一、基础知识:解释下面加点词。

%1朝如青丝暮成雪:• •%1会须一饮三百杯:• •%1钟鼓馔玉何足贵:• •%1径须沽取对君酌:• • • •%1呼儿将出换美酒:• •二、阅读《将进酒》,完成下面题目1、“君不见,黄河Z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1)诗开篇就是一组排比句。

颍阳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抒发感情。

这种表现方法,在古诗中叫:(2)黃河源远流长,一泻千里,东走大海,定非肉眼可以穷极。

作者运用的修辞方法叫:(3)如果说“黄河之水天上来”是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那么“奔流到海不复回”是写什么呢?答:(4)“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诗句悲叹什么?(回答不超过5个字)答:口口口口口(5)从整体看“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句子,可以看岀含有比喻。

这比喻的意义是什么?(回答不超过6个字)答:口口口口口口(6)这两个“君不见”的句子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感情,但描写的角度不同。

前者的角度是:后者的角度是: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⑴在常人看来,只要“人生得意”,便当纵情欢乐。

但句中并未直写痛饮狂欢, 而是说“莫使金樽空对月”。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2)但作者“人生得意” 了吗?从诗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说明答:3、“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何足贵。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吋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1)“钟鼓馔玉何足贵”,显然不是酒后吐狂言,而是酒后吐真言。

“古来圣贤皆寂寞”,其实说的是自己的“寂寞”。

这里抒发作者怎样的情感呢?()A、无奈B、悲哀C、愤激D、欢乐(2)诗人要“但愿长醉不愿醒”,用古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

说到“唯有饮者留其名”,便举出“陈王”曹植的例子。

作者与他有什么相似之处?答:4、“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古诗词诵读《将进酒》测试卷(含答案)

古诗词诵读《将进酒》测试卷(含答案)

古诗词诵读《将进酒》测试卷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各题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1.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问君西游何时还”,这里的君是指入蜀的友人。

B.“又闻子规啼夜月”,暗含古代蜀王杜宇死后化为杜鹃(即子规)的典故。

C.作者描绘“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是借景抒情的写法。

D.作者大肆渲染了旅愁及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目的在烘托入蜀友人的感受。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使人听此凋朱颜B.猿猱欲度愁攀援C.砯崖转石万壑雷D.舞幽壑之潜蛟3.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不拘于时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而耻学于师4.翻译下列句子。

(1)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2)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与东吴生相遇韦庄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

《将进酒》精选习题及答案精选

《将进酒》精选习题及答案精选

《将进酒》精选习题及答案精选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C.天生我材/ 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2.对第一段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诗人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老,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人生说得更短暂。

C.“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表现了作者消极的思想:人生得意时,要尽情地寻欢作乐,别让金杯玉露,空对天上明月。

因为人生寿命如黄河之水耗入海,一去不复返,因此,应及时行乐,莫负光阴。

D.“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是诗人乐观自信的肯定自我价值的宣言,流露出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积极思想感情。

3.对全诗分析不正确的是()A.《将进酒》是一首劝酒歌,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也鹅了施展抱负的愿望。

“钟鼓撰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两句,是诗的主旨,有统摄全诗的作用。

B.全篇诗情忽张忽翕,大起大落,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奔放跌宕。

C.诗中起兴夸张的手法运用颇具特色。

如诗篇开头的两组夸张的长句,就有抓风海雨而来之势,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诗中屡用巨额数字“十千”、“千金裘”、“万古愁”表现了豪迈诗情,略给人空浮之感。

D.诗句以七言为主,间以三、五、十言“破”之,长短不一,参差错综,使锌快慢多变,一泻千里。

4.起兴与夸张手法的运用是本诗颇具特色之处,请各举一例予以解说。

答:①起兴手法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进酒》练习题(含答案)

《将进酒》练习题(含答案)

将进酒一、基础知识1.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人生得意需尽欢B.天生我才必有用C.径须沽取对君酌D.与尔同消万古愁2.加点词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A.会须..一饮三百杯会须:会、须,皆有应当之意。

B.将.进酒,杯莫停将:请。

C.斗酒..十千恣欢谑斗酒:比赛喝酒。

D.古来圣贤皆寂寞..寂寞:诗中是被人冷落的意思。

3.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B.奔流/到海/不复/回C.千金/散尽/还/复来D.莫使/金樽/空对/月4.使用了典故的两句是()A.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B.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C.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D.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5.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岑夫子”姓岑,“夫子”是对人的尊称,“先生”的意思;“丹丘生”名丹丘,“生”是对年青人的称呼。

B.“将进酒”是“请您喝酒”的意思,是李白根据诗歌的内容所命的诗题。

C.“钟鼓馔玉”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钟鼓,鸣钟击鼓作乐。

馔玉,美好的饮食。

馔,吃喝。

玉,玉一般美好。

D.置酒会友的并不是李白,“将进酒”是诗人酒酣耳热之际,兴会淋漓之时,将宾作主的狂放之态。

二、阅读理解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_______________,莫使金樽空对月。

______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李白是哪个朝代的诗人?()A.汉B.唐C.宋D.元2.《将进酒》的体裁属于()A.诗歌B.词C.曲D.小令3.补充上下句。

(1)_______________,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练习题含答案

《将进酒》练习题含答案

《将进酒》阅读训练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人生得意需尽欢B.天生我才必有用C.径须沽取对君酌D.与尔同消万古愁3.加粗词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须一饮三百杯会须:会、须,皆有应当之意。

B.将进酒,杯莫停将:请。

C.斗酒十千恣欢谑斗酒:比赛喝酒。

D.古来圣贤皆寂寞寂寞:诗中是被人冷落的意思。

4.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B.奔流/到海/不复/回C.千金/散尽/还/复来D.莫使/金樽/空对/月5.使用了典故的两句是[ ]A.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B.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C.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D.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6.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岑夫子姓岑,夫子是对人的尊称,先生的意思;丹丘生名丹丘,生是对年青人的称呼。

B.将进酒是请您喝酒的意思,是李白根据诗歌的内容所命的诗题。

C.钟鼓馔玉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钟鼓,鸣钟击鼓作乐。

馔玉,美好的饮食。

馔,吃喝。

玉,玉一般美好。

D.置酒会友的并不是李白,将进酒是诗人酒酣耳热之际,兴会淋漓之时,将宾作主的狂放之态。

7.从哪些诗句揣摩此诗的背景是诗人被放逐的时候?8.怎样解释诗歌开头的君不见三个字?9.怎样理解诗人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起兴的作用?10.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与上下文有怎样的联系?11.诗人为什么但愿长醉不复醒?12.诗人说到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时,为什么单举曹植为例?13.通过哪些词语,你看到了诗人狂放的感情?14.这首诗统摄全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参考答案2.C3.C4.C5.AB6.B7.从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这些诗句中,可以揣摩出,这是诗人被赐金放还、出长安之后所作的一首诗。

因为这些句子表现出对权贵的透彻了解和由此产生的蔑视和鄙弃,对权贵们嫉贤妒能、统治者压制人才的愤激和不满。

(完整版)《将进酒》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将进酒》习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
《将进酒》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D
A
B暮”
C
D
A
望。

B
空浮之感。

C.全篇诗情忽张忽翕,大起大落,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
回应篇首,奔放跌宕。

D.诗句以七言为主,间以三、五、十言“破”之,长短不一,参差错综,使诗快慢多变,一泻千里。

4.下列粗体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烹羊宰牛且为乐 且,暂且
B.与君歌一曲歌,唱歌
C.径须沽取对君酌 取,拿取
D.与尔同销万古愁 销,消除
5.关于诗句“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下面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可悲的是从高大厅堂的明镜里看到自己的头发已变白,早晨还像青丝一般黑,傍晚已成了雪白。

B
D
雪。

A
C
3.古来圣贤皆寂寞,。

4.呼儿将出换美酒,。

28、将进酒
一、选择题
1.(A)
2.(C)
3.(B)
4.(C)(语气助词)
5.(A)(注意“高堂”的准确翻译,后一句中比喻句的体现)
6.(D)(借代,其余夸张)
7.(B)
二、判断题
1.是
2.是
3.否(主旨句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三、填空题
1.天生我材必有用
2.钟鼓馔玉不足贵
3.惟有饮者留其名
4.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练习及答案

将进酒练习及答案

《将进酒》练习一、基础知识: 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朝如青.丝暮成雪.:②会须..一饮三百杯:③钟鼓..馔玉何足贵:④径须沽取....对君酌:⑤呼儿将出..换美酒:二、阅读《将进酒》,完成下面题目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1)诗开篇就是一组排比句。

颍阳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抒发感情。

这种表现方法,在古诗中叫:(2)黄河源远流长,一泻千里,东走大海,定非肉眼可以穷极。

作者运用的修辞方法叫:(3)如果说“黄河之水天上来”是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那么“奔流到海不复回”是写什么呢答:(4)“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诗句悲叹什么(回答不超过5个字)答:囗囗囗囗囗(5)从整体看“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句子,可以看出含有比喻。

这比喻的意义是什么(回答不超过6个字)答:囗囗囗囗囗囗(6)这两个“君不见”的句子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感情,但描写的角度不同。

前者的角度是:后者的角度是: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1)在常人看来,只要“人生得意”,便当纵情欢乐。

但句中并未直写痛饮狂欢,而是说“莫使金樽空对月”。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2)但作者“人生得意”了吗从诗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说明答:3、“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何足贵。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1)“钟鼓馔玉何足贵”,显然不是酒后吐狂言,而是酒后吐真言。

“古来圣贤皆寂寞”,其实说的是自己的“寂寞”。

这里抒发作者怎样的情感呢()A、无奈B、悲哀C、愤激D、欢乐(2)诗人要“但愿长醉不愿醒”,用古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

说到“唯有饮者留其名”,便举出“陈王”曹植的例子。

作者与他有什么相似之处答:4、“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将进酒》练习题答案及赏析

李白《将进酒》练习题答案及赏析

李白《将进酒》练习题答案及赏析李白《将进酒》练习题答案及赏析「篇一」赏析:这首诗非常形象的表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一方面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现波折后,又流露出纵情享乐之情。

在这首诗里,他演绎庄子的乐生哲学,表示对富贵、圣贤的藐视。

而在豪饮行乐中,实则深含怀才不遇之情。

全诗气势豪迈,感情奔放,语言流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李白“借题发挥” 借酒浇愁,抒发了自己的愤激情绪。

《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

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

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

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

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既不是刻意刻画和雕凿能学到的,也不是草率就可达到的境界。

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马,千金裘”),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流易。

练习题:一、这是一首乐府诗,以七言为主,却有不少杂言句,节奏多变化,与散文句法相似。

试给下面的诗句划分节奏,朗读几遍,说说它们对本诗的风格起什么作用。

1.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3.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4.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解题指导这首诗较长,且内容有一定难度所以先设计此题,目的是使你初步适应这首诗节奏的变化。

在完成本题时你一定要朗读几遍,读出一点韵味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将进酒》阅读训练附答案
李白《将进酒》阅读训练附答案
【原文】: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不足贵一作:何足贵;不复醒一作:不愿醒/不用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古来一作:自古;惟通:唯)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阅读训练】
1.这首诗统摄全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人生得意需尽欢B.天生我才必有用
C.径须沽取对君酌D.与尔同消万古愁
3.加粗词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须一饮三百杯会须:会、须,皆有应当之意。

B.将进酒,杯莫停将:请。

C.斗酒十千恣欢谑斗酒:比赛喝酒。

D.古来圣贤皆寂寞寂寞:诗中是被人冷落的意思。

4.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B.奔流/到海/不复/回
C.千金/散尽/还/复来
D.莫使/金樽/空对/月
5.使用了典故的两句是【】
A.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B.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C.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D.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6.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岑夫子”姓岑,“夫子”是对人的尊称,“先生”的意思;“丹丘生”名丹丘,“生”是对年青人的称呼。

B.“将进酒”是“请您喝酒”的意思,是李白根据诗歌的内容所命的诗题。

C.“钟鼓馔玉”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钟鼓,鸣钟击鼓作乐。

馔玉,美好的饮食。

馔,吃喝。

玉,玉一般美好。

D.置酒会友的并不是李白,“将进酒”是诗人酒酣耳热之际,兴会淋漓之时,将宾作主的狂放之态。

7.从哪些诗句揣摩此诗的背景是诗人被放逐的时候?
8.怎样解释诗歌开头的“君不见”三个字?
9.怎样理解诗人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起兴的作用?
10.“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与上下文有怎样的联系?
11.诗人为什么“但愿长醉不复醒”?
12.诗人说到“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时,为什么单举曹植为例?
13.通过哪些词语,你看到了诗人狂放的感情?
【参考答案】
1.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2.C
3.C
4.C
5.AB
6.B
7.从“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这些诗句中,可以揣摩出,这是诗人被赐金放还、出长安之后所作的一首诗。

因为这些句子表现出对权贵的透彻了解和由此产生的蔑视和鄙弃,对权贵们嫉贤妒能、统治者压制人才的愤激和不满。

而这只能在碰壁于朝廷之后。

8.您难道没有看见吗?常见于乐府诗的开头和结尾,以呼告的语气引起读者注意,抒发作者强烈的感情。

9.这一句有比兴的作用,以黄河水的急遽奔流和一去不复返引起人生短暂的慨叹,比喻人生易老,年华易逝;同时,以黄河的伟大永恒来反衬生命的渺小脆弱。

10.上下句都是这一句的原因和背景。

人生既然如此短暂易逝、渺小脆弱,何必让它浸透在悲观伤感之中?如此旷世奇才,皇天终将不负,区区千金,不足挂怀,正好尽兴开怀。

11.这是诗人的愤激之辞。

李白秉拿云之志,抱旷世奇才,常自比于谢安诸葛,希望辅佐君王,成就不世之业,却因君王昏庸、权奸当道、政治腐败、社会黑暗,诗人的政治抱负根本无法实现,理想彻底破灭。

他无力改变这一切,于是只好逃入酒乡,从痛苦中摆脱出来。

12.曹植少以才华为父亲曹操赏识,谢灵运以为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

他颇有功名事业心,一生追求“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却于
13.一,口气甚大,“呼儿”“与尔”,指挥倜傥。

二,出手甚大,不惜将出名贵宝物五花马千金裘换取美酒,以图一醉。

三,倒宾为主,本是被友人招饮的落魄之客,此刻忘形,竟高踞一席,颐指气使,甚至提议典裘当马,其形骸之放达,情态之任诞,呼之欲出。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