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参考)产科大出血处理

合集下载

晚期产后出血应急预案

晚期产后出血应急预案

一、背景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后至产褥期内(通常为产后42天)发生的子宫出血。

这种出血情况虽然发生率相对较低,但其危害性不容忽视,可能导致产妇失血性休克、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为保障产妇生命安全,提高抢救成功率,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架构1. 成立晚期产后出血应急小组,由产科主任担任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应急工作。

2. 小组成员包括产科医师、助产士、护士、手术室人员、检验科人员、输血科人员等。

三、预警与评估1. 预警:对产褥期妇女进行每日巡视,密切关注生命体征、子宫复旧情况、恶露量及颜色等,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

2. 评估:根据出血量、血压、心率、神志等指标,对出血程度进行评估,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四、应急预案1. 轻度出血:- 观察生命体征,嘱患者卧床休息,抬高下肢,减少活动。

- 密切观察出血量及宫缩情况,必要时进行宫缩剂治疗。

- 如出血量增多或出现休克症状,立即升级为中度出血处理。

2. 中度出血:- 立即通知医师,准备抢救物品,包括止血剂、宫缩剂、输血等。

- 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止血剂、宫缩剂、输血等治疗。

-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出血量及宫缩情况,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3. 重度出血:-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紧急抢救。

-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大量输血、止血剂、宫缩剂等治疗。

-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出血量及宫缩情况,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 如发生失血性休克,立即进行抗休克治疗。

五、抢救流程1. 立即通知医师,启动应急预案。

2. 确保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

3. 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止血剂、宫缩剂、输血等治疗。

4.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出血量及宫缩情况。

5. 如需手术治疗,立即进行术前准备。

6. 病情稳定后,遵医嘱送回病房,与当班护士病情交接并做记录。

六、总结晚期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需引起高度重视。

本应急预案旨在提高产科医护人员对晚期产后出血的应急处置能力,降低产妇死亡率,保障母婴安全。

产后出血处理流程三级预警

产后出血处理流程三级预警

产后出血处理流程三级预警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出现的异常出血,是产科急症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对产妇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在临床中,通常会根据出血的程度进行三级预警处理,以确保能尽早诊断和处理产后出血。

一级预警:轻度出血轻度出血是指产后出血量较少,属于正常范围内。

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进行以下的处理流程:1.产妇休息:产后要使产妇保持平卧休息的状态,以降低腹腔内压力,减少出血量。

2.监测出血量:护士会每隔一定时间测量一次血压、脉搏和出血量,观察产妇的一般情况,如有变化及时处理。

3.给予滴注宫缩剂: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可以给予产妇滴注宫缩剂,以帮助子宫收缩,减少出血。

4.补充血容量:可以给予产妇输液,补充体液和血容量,以维持循环稳定。

5.早期离床活动:当产妇出血量稳定后,可以适当提早进行早期离床活动,有助于子宫收缩和恢复。

二级预警:中度出血中度出血是指产后出血量增加,但未达到大出血的程度。

出现这种情况时,需要进行以下处理流程:1.及时更换垫子:护士需要及时更换产妇的护理垫子,测量出血量,并记录下来。

2.观察子宫收缩情况:护士会通过触诊判断子宫的收缩情况,如果子宫没有有效收缩,可能需要考虑给予宫缩剂或其他处理措施。

3.给予输液治疗:在中度出血的情况下,可能需要大量的输液来补充失血所致的低血容量状态。

4.吸引照明:对于中度出血的产妇,为了避免感染和保持清洁,需要进行吸引照明,以清除子宫腔内残留的凝血物。

5.定期检查生命体征:护士需要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等指标,如有异常变化需要及时处理。

三级预警:大出血大出血是指产后出血量明显增加,已经超过了中度出血的范围。

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以下处理流程:1.紧急手术:对于大出血的产妇,可能需要进行紧急手术,包括宫颈分解术、子宫刮宫或甚至子宫切除术等。

2.快速测量出血量:护士需要迅速测量出血量,并记录下来,以帮助医生判断出血状况的严重程度。

产后出血应急预案过程

产后出血应急预案过程

一、背景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时超过1000ml。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提高抢救成功率,保障母婴安全,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启动条件1. 产后2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超过400ml;2. 产后出血原因不明,病情危重;3. 出血量迅速增加,生命体征不稳定;4. 医护人员认为有必要启动应急预案的情况。

三、应急预案流程1. 立即通知医生发现产后出血情况后,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并简要说明出血情况、产妇生命体征及病史。

2. 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给予产妇吸氧,并迅速建立两条畅通的静脉通道,为抢救提供充足的液体支持。

3.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产妇的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及时记录。

4. 实施止血措施根据出血原因,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1)宫缩乏力:加强宫缩,使用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等药物,必要时进行宫腔填塞。

(2)软产道裂伤:立即进行缝合止血。

(3)胎盘因素:协助医生处理胎盘,如胎盘剥离不全,可行胎盘剥离术。

(4)子宫破裂:协助医生进行子宫修补术。

5. 补充血容量根据失血量,遵医嘱给予补充血容量,如输血、血浆、代血浆等。

6. 抗休克治疗根据病情,给予抗休克治疗,如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利尿剂等。

7. 监测病情变化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出血量、宫缩情况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8. 术前准备若需进行手术,协助医生做好术前准备,如备皮、备血、输血等。

9. 抢救记录详细记录抢救过程,包括用药、输血、手术等,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10. 病情稳定后,转入病房产妇病情稳定后,遵医嘱转入病房,与当班护士做好病情交接。

四、应急预案总结1. 产后出血的抢救需要医护人员密切配合,迅速、准确地进行各项操作。

2. 早期识别产后出血的预警信号,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3. 加强产后出血的预防意识,提高医护人员对产后出血的认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孕妇出血应急预案

孕妇出血应急预案

一、背景孕妇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

为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确保母婴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架构1. 成立应急指挥部:由医院院长担任总指挥,分管副院长担任副总指挥,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

2. 成立应急小组:包括产科、儿科、手术室、麻醉科、输血科、急诊科等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

三、应急流程1. 发现孕妇出血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值班医护人员迅速评估病情,判断出血原因。

3. 对孕妇进行初步处理,如止血、吸氧、监测生命体征等。

4. 立即通知上级医师,启动绿色通道,快速将孕妇送往手术室。

5. 手术室做好术前准备,包括手术器械、药品、输血等。

6. 医护人员按照手术流程,为孕妇进行紧急手术。

7. 术后密切观察孕妇生命体征,做好护理工作。

8. 对孕妇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告知病情及治疗方案。

四、应急措施1. 严密监测孕妇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

2. 及时给予吸氧、止血、抗休克等治疗。

3. 建立静脉通路,迅速输血、输液。

4. 根据手术需要,做好输血准备。

5. 术后做好护理工作,防止感染。

6. 加强与孕妇家属的沟通,及时告知病情及治疗方案。

五、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孕妇出血的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发现孕妇出血、初步处理、启动绿色通道、手术室准备、手术过程、术后护理等。

3.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及时改进。

六、总结孕妇出血应急预案是保障母婴安全的重要措施。

医院及医护人员要高度重视,加强应急演练,提高救治能力,确保母婴生命安全。

产科十大应急预案

产科十大应急预案

产科十大应急预案在产科工作中,随时可能会面临各种突发状况,为了保障母婴的生命安全,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以下是产科常见的十大应急预案:一、产后出血应急预案产后出血是产科最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当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 毫升,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1、迅速组建抢救小组,包括产科医生、助产士、护士等。

2、立即采取止血措施,如按摩子宫、应用宫缩剂等。

3、迅速建立多条静脉通道,快速补充血容量。

4、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5、检查出血原因,如胎盘残留、软产道损伤等,并进行相应处理。

6、必要时紧急输血,联系血库做好配血准备。

二、羊水栓塞应急预案羊水栓塞是一种罕见但极其凶险的并发症。

1、一旦怀疑羊水栓塞,立即组织抢救。

2、保持产妇呼吸道通畅,给予高流量吸氧。

3、抗过敏治疗,如使用地塞米松等。

4、解除肺动脉高压,应用罂粟碱等药物。

5、抗休克治疗,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

6、积极处理 DIC,如补充凝血因子、肝素应用等。

三、子痫应急预案子痫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

1、发现产妇子痫发作,立即将其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

2、解开衣领、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

3、立即给予硫酸镁静脉滴注控制抽搐。

4、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神志、尿量等。

5、抽搐控制后 2 小时内终止妊娠。

四、胎儿窘迫应急预案胎儿在子宫内出现缺氧征象时,需要紧急处理。

1、立即改变产妇体位,采取左侧卧位,增加胎盘血流量。

2、给予吸氧,提高胎儿血氧供应。

3、进行胎心监护,持续观察胎儿情况。

4、若情况无改善,尽快终止妊娠,做好剖宫产准备。

五、新生儿窒息应急预案新生儿出生后 1 分钟内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应立即抢救。

1、迅速清理新生儿呼吸道,保持气道通畅。

2、进行正压通气,频率 40 60 次/分。

3、胸外按压,按压频率 100 120 次/分。

4、同时进行药物治疗,如肾上腺素等。

5、复苏过程中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和反应。

产科大出血抢救流程

产科大出血抢救流程

产科大出血的抢救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确认产妇的病情,及时对病人进行全面评估,如果出血量较多,应立即进行血量补充。

调整产妇的体位,如果出血较多,应采取侧卧位,高处位或半坐位,以减少出血量。

控制出血,及时进行结扎、挤压、凝血或手术处理。

监测出血量,密切观察出血量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强化护理,为减轻产妇的痛苦,及时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如护理及按摩外阴等。

此外,如果遇到危急情况,还可以启动一级预警,给予子宫按摩促进子宫收缩同时呼叫二线医生。

此时出血量共计800ml,紧急联系血库输血准备。

立即启动二级预警,二线医生即刻给予放置球囊压迫止血。

此时产妇仍在继续出血共计约1500ml,再次通知血库给予输血,通知三线医生到场。

立即启动三级预警,紧急做子宫动脉栓塞术,告知必要时行剖腹探查术。

危重紧急上报妇幼所,同时产安办开通绿色通道,组织快速反应团队紧急救治。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流程可能因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

十大产科的应急办法

十大产科的应急办法

十大产科的应急办法生孩子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件大事,但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

作为产科的医护人员,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应对各种紧急情况。

以下就是十大产科常见的应急办法:一、产后大出血产后大出血是产科最为凶险的情况之一。

一旦发生,需要迅速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建立多条静脉通道,快速补充血容量。

可以选择大号的静脉留置针,保证输液输血的通畅。

2、查找出血原因。

常见的原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残留、软产道损伤等。

通过检查子宫的轮廓、按压子宫观察出血情况、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以及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来明确。

3、针对原因进行处理。

如果是子宫收缩乏力,可按摩子宫、应用宫缩剂(如缩宫素、麦角新碱等);若有胎盘残留,应及时清宫;软产道损伤则需要进行缝合止血。

二、羊水栓塞羊水栓塞是一种罕见但极其凶险的并发症。

应急处理措施包括:1、立即抗过敏。

使用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

2、解除肺动脉高压。

常用药物有罂粟碱、阿托品等。

3、纠正缺氧。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切开,正压给氧。

4、抗休克。

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等。

三、子痫子痫发作时,孕妇可能出现抽搐、昏迷等严重症状。

应急处理如下:1、控制抽搐。

首选硫酸镁,必要时加用镇静药物,如地西泮。

2、降低颅内压。

可以使用甘露醇等药物。

3、密切监测孕妇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4、预防并发症。

如预防心脑血管意外、胎盘早剥等。

四、胎儿窘迫当发现胎儿窘迫时,需要尽快采取措施改善胎儿状况:1、改变孕妇体位。

可以采取左侧卧位,增加子宫胎盘的血液供应。

2、吸氧。

通过面罩或鼻导管给孕妇吸氧,提高胎儿血氧饱和度。

3、进行胎心监护,密切观察胎儿心率的变化。

4、如果情况严重,需要尽快终止妊娠,如剖宫产。

五、脐带脱垂脐带脱垂会严重威胁胎儿生命,应争分夺秒进行处理:1、一旦发现,立即让孕妇采取头低臀高位,以减轻脐带受压。

2、消毒后,用手将胎儿先露部上推,避免压迫脐带。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抢救及护理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抢救及护理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抢救及护理剖宫产术是一种常见的分娩方式,但是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大出血的情况。

大出血不仅会导致产妇的生命危险,还可能对新生儿造成一系列的风险。

因此,抢救和护理措施在剖宫产术中显得尤为重要。

1.及时发现和评估:在剖宫产手术中,手术人员应密切关注手术过程中出血的情况,及时发现可能的大出血征兆。

同时,定期估计出血量、观察血压、脉搏和呼吸情况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评估出血情况的严重程度。

2.血液代谢和凝血功能的评估:由于大出血可能导致血压下降和失血性休克,血液代谢和凝血功能的评估非常重要。

通过检测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凝血酶原时间和纤维蛋白原浓度等指标,评估出血的原因和严重程度,为之后的抢救提供依据。

3.及时启动紧急输血和血液制品:对于产妇失血过多的情况,应尽快启动紧急输血和血液制品。

首先,进行红细胞输血来恢复血容量,同时可根据凝血功能评估的结果,输血新鲜冷冻血浆和血小板来纠正凝血功能障碍。

4.查找并控制出血源:在剖宫产术中,常见的出血原因有子宫切口不足的闭合和血管的损伤。

对于子宫切口不足的情况,应及时进行紧急手术修复;对于血管的损伤,应用缝线、止血夹等器械进行系统修复。

5.应用药物进行止血:在剖宫产术中,可以通过应用药物来促进凝血和止血。

常用的药物有丙种球蛋白、新鲜冷冻血浆、凝血因子VII和纤溶酶原激活剂等。

根据凝血功能评估的结果,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应用。

除了抢救措施外,护理工作在剖宫产术中同样重要。

以下是一些护理措施:1.保持产妇的稳定:产妇在大出血的情况下,往往会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情况,所以要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并及时采取措施纠正。

2.维持血液代谢的平衡:在大出血的情况下,产妇可能需要输血和血液制品,所以护士要密切观察产妇的输血反应和输血后的血液代谢情况,及时调整输血速度和输血量。

3.有效的疼痛控制:剖宫产手术后,产妇可能会感到剧烈的疼痛,而疼痛可以导致身体紧张和血压升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通道的建立
大出血产妇须常规建立1至2条满意的外周静脉通道(14G 或16G 留置 针),并应置入双腔或三腔中心静脉导管 大出血病人双肘前建立2个大通道(至少16G) 短时间之内液体复苏失败再增加通道
产科麻醉临床指南(2008 年) Joseph T. Santoso, MD,* Brook A. Saunders, MD,† Massive Blood Loss and Transfusion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Volume 60, Number 12 OBSTETRICAL AND GYNECOLOGICAL SURVEY .
West China Second Hospital,Sichuan University
液体扩容
目前在产科大出血初期液体复苏中仍首推等渗晶体在血液 未到来时,一般推荐3.5L的热液体(2L晶体和1.5L胶体) 输注或者晶体液与胶体液同时输注,二者比例为(2~3):1
必须强调:输注速度和液体加温比液体种类更为重要,并 避免过量的液体输注(晶体导致肺水肿,胶体影响凝血功 能)
, [/nhsqis/files/MATERNITY SERVICES_PostpartumHaemorrage_SPCERH6_JUN98.pdf] (RCOG Green-top Guideline No. 52

血源是大输血的瓶颈!
按照WHO紧急用血申请分类:
维蛋白原浓度是增高的(平均在3.5-6.5 g/l ),若低于2.9 g/l 产妇发生PPH的风险是增加的(Simon L, Santi TM, Sacquin P, Hamza J. Pre-anaesthetic assessment of coagulation abnormalities in obstetric patients: usefulness, timing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Br J Anaesth 1997;78:678–83),因此,即便在产妇大出血时血 浆纤维蛋白原浓度维持在2.0 g/l 其实也是偏低的)
心动过速和低血压是低血容量的晚期体征,尤其是健康的年轻 病人
Della Torre M, Kilpatrick SJ, Hibbard JU, Simonson L, Scott S,Koch A, et al. Assessing preventability for obstetric hemorrhage.Am J Perinatol 2011; 28:753–60)
California Maternal Quality Care Collaborative. Available at: /. Accessed June 7, 2011.
大出血定义
大出血定义较主观也很多,很多人同意定义为需 要紧急干预挽救患者生命或是出血超过患者血容 量25%的出血症状
West China Second Hospital,Sichuan University
正常孕期已为分娩失血做了准备 除非失血>1500ml,正常范围内的失血不需要 输血
施奈德与莱文森产科麻醉学第四版 山东科技出版社.
正常分娩失血量
经阴道分娩单胎失血<500ml 双胎或剖宫产失血<1000ml
输注红细胞悬液指征: 1、Hb水平 普通手术输血指南是:Hb<70 g/L时应考虑输注 产科手术如果出血较为凶险且出血尚未完全控制或继续出血风险
较大时,可适当放宽输血指征,尽量维持Hb水平>80 g/L 2015ASA输血指南强力推荐手术病人输血指征:Hb<80 g/L,
HCT<25%
2014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15 年 8 月第 11 卷第 4 期
West China Second Hospital,Si容量万万岁 血色素万岁 凝血功能千岁
推荐治疗目标
Hb >8g/dl 血小板50×1009/L 纤维蛋白原>0.75-1g/L( 1.5 g/l) RCOG Green-top Guideline No. 47妊娠期血浆纤
异常紧急 !!!:10-15分钟
非常紧急!!:1小时内
急!:3小时内
West China Second Hospital,Sichuan University
我院规定:常规术前合血2-4单位 一旦预见会或已发生大出血即刻通知血库,血库 保证在10-15分钟内血源不断
West China Second Hospital,Sichuan University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特点
发生快,非常紧急 出血速度: 急快往往数分钟以内可达上千毫升 (妊娠末期子宫血流达到700ml/min) 手术止血: 困难!
West China Second Hospital,Sichuan University
产科大出血的预防
手术操作方面: 进腹后预先在子宫颈部放置血浆管压脉带,避开前置胎盘中心取胎儿, 胎儿娩出后立即结扎宫颈可以减少出血 宫腔气囊填塞、子宫加压缝合、动脉外科结扎和子宫切除 胎儿娩出后根据术中情况快速决策下一步行动 由熟练的术者进行子宫切除
West China Second Hospital,Sichuan University
基础知识
正常人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8%,即70-80ML/kg
其中血浆量为40-50ML。血浆与血细胞的大概比例,血浆 55%、血细胞45%
妊娠末期妇女血容量变化特点
妊 娠 末 期 血 容 量 增 加 35%-40% ( 10001500ml, )达到100ml/kg 每次宫缩有300-500ml血输回循环中
失血量的估计往往不准确包括人为因素,丢失的血可能在存积在 子宫内,敷料,阴道内或在腹膜后间隙
19例产后出血死亡病例报告,报告中失血量大于5000ml的2例, 3000-4000ml的3例,2000-3000ml的7例,2000ml以内6 例,无记录1例
诊断产后出血的关键在于对失血量,特别是累计出血量有正确 的测量和估计,错误低估将导致应对延迟,丧失抢救时机
产科大出血的处理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麻醉科 黄蔚
讨论内容
产科大出血处理 产科大出血的多科合作 大出血处理的细节问题 MTP的应用 产科大出血的麻醉实施
West China Second Hospital,Sichuan University
产后大出血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出血是最能被预防的 70%出血死亡的患者很有可能通过提高临床观察护理来避 免死亡。这种可预防性远远高于其他疾病
West China Second Hospital,Sichuan University
暂时性动脉内球囊阻断术的应用
阻断部位: 腹主动脉 髂总动脉 髂内动脉 注意只对动脉性出血有效
West China Second Hospital,Sichuan University
产科大出血处理
一、治疗目标 二、血液制品输注问题 三、输液通道 四、注意事项和细节处理
Joseph T. Santoso, MD,* Brook A. Saunders, MDMassive Blood Loss and Transfusion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Volume 60, Number 12 OBSTETRICAL AND GYNECOLOGICAL SURVEY.
国际现状:
随时准备好2个单位O-血,只要一启动大量紧急输血方案
2分钟内发出2个单位(5个单位5分钟发出),此后按预案比例送出红 悬、血浆、血小板、冷沉淀等(可根据现有条件制定相应的输血方案)
建立血液回收制度,开展电子交叉,同型、配型只要相符就可以用 (紧急时可不等交叉配血,我国要求交叉合血)
输血标准
2、根据失血量:失血量达到血容量30%-40%时考虑输注 ,>40%时应立即输注,否则生命受到威胁
产后大出血患者是否输注全血还是浓缩红悬尚无定论前者易 诱发肺水肿,后者易诱发肾小管坏死
RCOG Green-top Guideline No. 47 Murphy MF, Wallington TB, Kelsey P, Boulton F, Bruce M, Cohen H, et al.; British Committee for Standards in Haematology, Blood Transfusion Task Force. Guidelines for the clinical use of red cell transfusions. Br J Haematol 2001; 113:24–31, National Patient Safety Agency. Rapid Response Report NPSA/2010/017. The transfusion of blood and blood components in an emergency. London: NPSA; 2010)
失血量评估重点注意
一、记录所有孕产妇在整个分娩过程中累计出血 量出血量的评估应该在分娩的不同时间点进行测 量 如果有活动性出血,应增加测量频率 二、所有孕产妇都应尽量使用最直接精确的方法 测量出血量,不提倡肉眼估计
失血量估计
一、称重法:湿重–干重=失血量×血液比重(1.05g/ml) 二、容积法:接血容器收集量杯测定 三、面积法:10cm×10cm=10ml
若3.5L热液体输注完毕仍未完成交叉配型,各医疗机构应 根据各自医疗条件维持患者机体氧供,其中输注0型Rh阴 性血液最为安全
Scottish Obstetric Guidelines and Audit Project. The Management of Postpartum Haemorrhage:A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Professionals Involved in Maternity Care in Scotland. SPCERH Publication No. 6. Edinburgh: Scottish Programme for Clinical Effectiveness in Reproductive Health; 19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