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习题1
关于丝绸之路的河南中考选择题

1.下列关于丝绸之路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丝绸之路起点位于河南洛阳B. 丝绸之路是汉武帝时期开通的C. 丝绸之路只涉及陆地贸易路线D. 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答案:D. 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2.丝绸之路是指古代连接哪两个地区之间的商业和文化交流网络?A. 中国和印度B. 中国和欧洲C. 中国和埃及D. 中国和波斯答案:B. 中国和欧洲3.丝绸之路起点是位于现今中国的哪座城市?A. 北京B. 上海C. 西安D. 成都答案:C. 西安4.丝绸之路起点城市附近的兵马俑被发现于哪个帝王的陵墓?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宋太祖答案:A. 秦始皇5.丝绸之路途经的国家包括以下哪些选项?A. 中国、印度、俄罗斯、泰国B. 中国、日本、俄罗斯、泰国C. 中国、印度、法国、德国D. 中国、日本、法国、德国答案:A. 中国、印度、俄罗斯、泰国6.丝绸之路是何时开始兴起的?A. 公元前5世纪B. 公元1世纪C. 公元5世纪D. 公元10世纪答案:A. 公元前5世纪7.丝绸之路的终点是哪个地区?A. 欧洲B. 印度C. 波斯D. 日本答案:A. 欧洲8.以下哪个城市不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A. 西安B. 敦煌C. 乌鲁木齐D. 上海答案:D. 上海9.以下哪个物品不是丝绸之路上常见的贸易商品?A. 丝绸B. 瓷器C. 香料D. 汽车答案:D. 汽车10.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与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密切关系?A. 张骞B. 班超C. 郑和D. 马可·波罗答案:A. 张骞11.丝绸之路的开辟对以下哪个地区的影响最小?A. 中国B. 印度C. 欧洲D. 非洲答案:D. 非洲12.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哪个中国古代城市?A. 长安B. 洛阳C. 北京D. 兰州答案:A. 长安。
13.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并被司马迁评价为“凿空西域”?A. 卫青B. 霍去病C. 张骞D. 班超答案:C. 张骞14.汉朝和西域往来日趋频繁始于哪个事件之后?A.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后B.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后C. 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后D. 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之后答案:A.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后15.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连接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和欧洲等地。
丝绸之路习题

1.“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东方和西方的桥梁,为它的开辟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A.鉴真 B.张骞 C.郑和 D.玄奘
鉴真是唐朝东都日本的僧人,郑和是明朝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人物,玄奘是唐朝到古印度求取佛经的人物。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古代中国通往中亚、西亚和欧洲的道路,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2013年3月4日,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9省区签署了一份联合协定,用于保护一条具有前年历史,沟通中西方交通的陆上要道。
这条要道是指:
A.丝绸之路 B.玄奘西行之路 C.鉴真东渡之路 D.郑和下西洋之路
鉴真东渡之路和郑和下西洋之路都是海上之路,都与题意不符;玄奘西行目的地是印度,也与题意不符;所以只能选丝绸之路。
3.2013年,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香港凤凰卫视组织了一艘命名为“凤凰号”的帆船沿郑和下西洋的航线航行,他们最远可到达:A.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B.非洲东海岸和地中海沿岸C.红海和地中海一带 D.地中海和欧洲一带
本题主要测试的是郑和下西洋的所到达的地点。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过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练习习题

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选择题1.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地区陆续出土了许多汉代的丝织品这主要反映出__________。
()A.西汉开始出现丝织品B.汉代新疆人主要穿丝绸衣服C.丝绸之路的开通D.新疆在汉代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2..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称为()A.西域B.大秦C.安息D.身毒3.汉朝和西域交往日趋频繁的是()。
A.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后B.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后C.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后D.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之后4.丝绸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中西的桥梁,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
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中国的冶铁技术传到西方 B.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C.中国的丝绸织品转运欧洲 D.西域的葡萄传入中国5.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A、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B、加强对西域各国的控制C、开辟“丝绸之路”D、加强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6.张骞出使西域后从西域传入中原的几种植物是()①水稻②葡萄③小麦④核桃A.①②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7.中国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中国通往哪里的著名商路()A.西亚和欧洲B.日本C.朝鲜D.东南亚8.生活在西汉武帝时期的富商王有望,想给母亲祝寿置办礼品。
他会买哪些东西呢()A.汗血马B.佛经C.自鸣钟D.旗袍9.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和班超出使西域相距()A.209年B.210年C.211年D.212年10.欧洲国家同我国直接友好往来有多少年历史()A.2 100年B.1900年C.1800年D.1700年11.当代史学研究着在评价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
”那么,这一“主轴”的起点是()A.秦朝的咸阳B.西汉的长安C.东汉的洛阳D.宋朝的东京12.张骞出使西域的直接后果是()A.丰富了汉族的经济生活B.促进了西域经济的发展C.开辟了东西交通的重要通道D.设置了管理西域的行政机构13.丝绸之路的开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五年级丝绸之路练习题

五年级丝绸之路练习题一、选择题1、丝绸之路是古代连接()的重要贸易通道。
A 亚洲和非洲B 亚洲和欧洲C 欧洲和非洲答案:B解析:丝绸之路是古代连接亚洲和欧洲的重要贸易通道,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2、丝绸之路上运输的主要商品不包括()A 丝绸B 茶叶C 玉米答案:C解析:玉米原产于美洲,在丝绸之路开通的时期,玉米还未传入中国,更不可能成为丝绸之路上运输的主要商品。
3、以下哪个人物与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关()A 张骞B 郑和C 玄奘答案:A解析:张骞是西汉时期的外交家,他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二、填空题1、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过()、()等地,最终到达欧洲。
答案:河西走廊、新疆解析: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新疆,跨越中亚、西亚,最终到达欧洲。
2、丝绸之路上往来的不仅有商品,还有()和()。
答案:文化、技术解析: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和技术的交流与传播。
3、中国通过丝绸之路向西方输出的除了丝绸,还有()、()等。
答案:瓷器、铁器解析:中国的瓷器和铁器在当时也是深受西方欢迎的商品。
三、简答题1、请简要介绍丝绸之路的路线。
答:丝绸之路通常指陆上丝绸之路,以西汉时期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到敦煌。
从敦煌起分为南北两路:南路从敦煌经楼兰、于阗、莎车,穿越葱岭今帕米尔到大月氏、安息,往西到达条支、大秦;北路从敦煌到交河、龟兹、疏勒,穿越葱岭到大宛,往西经安息到达大秦。
2、丝绸之路的开辟有什么重要意义?答:丝绸之路的开辟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往来,使得各国的商品能够流通,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其次,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比如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等技术也传播到了西方。
再者,增进了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最后,丝绸之路的开辟也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繁荣。
3、请列举三个丝绸之路上传播的文化元素。
答:丝绸之路上传播的文化元素有很多,比如:(1)佛教:起源于古印度,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并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
七年级上册历史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课后练习题及答案七年级上册历史《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命题人:孙文杰审题人:宋树桐命题单位:德胜镇二中一、单项选择题1.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玉门关以西的地方古时称( )。
A.大秦B.西域C.安息D.新疆2.汉武帝时两次出使西域的是()。
(5)霍去病 B.班超 C.张骞 D.卫青3.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
A.秦朝B.西汉C.东汉D.三国时期4.汉朝时期,中国同西方的贸易通道称为“丝绸之路”,其路线是()。
A.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西亚——欧洲B.长安——今新疆——河西走廊——西亚——欧洲C.长安——今新疆——西亚——河西走廊——欧洲D.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欧洲——西亚(4)为恢复对西域的管辖,东汉政府派遣谁出使西域?()。
A.班固B.张骞C.班超D.王昭君6.以下历史图画和历史地图,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
阅读下列图片:请回答:⑴以上两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⑵这一历史事件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⑶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么机构?它的设置标志着什么?⑷从政治角度分析我国加快西部地区开发的意义。
七年级上册历史《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命题人:孙文杰审题人:宋树桐命题单位:德胜镇二中一、单项选择题1.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玉门关以西的地方古时称( )。
A.大秦B.西域C.安息D.新疆2.汉武帝时两次出使西域的是()。
(5)霍去病 B.班超 C.张骞 D.卫青3.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
A.秦朝B.西汉C.东汉D.三国时期4.汉朝时期,中国同西方的贸易通道称为“丝绸之路”,其路线是()。
《丝绸之路》习题及答案

《丝绸之路》习题及答案一、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归类。
精神( )满丰富多( ) 不( )其数 ( )( )如生绫( )绸缎 ( )绸之路 ( )山( )岭五彩( )( )形容人物神态的:形容数量多的:形容山势特点的:二、句子呼啦圈。
望着这座雕像,我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1)画出句子中的有关联想的内容。
用“ ”标出。
(2)照样子仿写。
望着高高的五星红旗,我仿佛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望着那捡垃圾的瘦骨嶙峋的老奶奶,我仿佛__________________ _____三、课文广角。
1.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 ;这条路,。
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
2.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1)读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2)你是怎样理解“联系”这一词语的?四、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在航海时代来临之前,丝绸之路是地球上唯一有效的东西方联系之路。
丝绸之路沿线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财富,理应得到全人类的保护。
将丝绸之路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才能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更好的保护。
你支持丝绸之路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吗?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参考答案:一、精神饱满丰富多彩不计其数栩栩如生绫罗绸缎丝绸之路崇山峻岭五彩缤纷二、听到了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仿佛看到奥运健儿夺取了桂冠看到她清贫的生活。
三、1.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2.中国使者为安息国带去了“绫罗绸缎”,而安息国则将自已国家的”驼鸟蛋”,以及特色文化“魔术”、“杂技”等献给了中国。
最新丝绸之路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共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1.西域包括今天的()①新疆地区②甘肃地区③河西走廊④新疆以西部分地区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④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A.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B.加强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C.寻找匈奴的去向D.恢复对西域的管辖3.与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的漠北战役同一年发生的历史事件时()A.设西域都护府B.窦固窦宪大败北匈奴C.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D.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4.张骞两次通西域是在()A.公元前2世纪B.公元前1世纪C.公元2世纪D.公元1世纪5.张骞出使西域的直接结果是()A.开辟了东西交通的重要通道B.丰富了汉族的经济生活C.设置了管理西域的行政机构D.促进了西域经济发展6.2003年5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新疆的历史与发展》白皮书指出,新疆与中原地区的密切联系由来已久。
请你判断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我国中央政权的管辖最早开始于()A.张骞出使西域B.西域的物产传入内地C.西域都护府的设置D.丝绸之路的开通7.汉朝如果派使臣去大秦,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西行,先后经过()①今新疆境内②河西走廊③欧洲④安息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②④③D.②①④③8.丝绸之路的开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主要是由于它()A.使中国和欧洲直接交流B.使天山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连成一片C.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D.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9.对丝绸之路作用的认识,错误的是()A.加强了汉与西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B.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C.这条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有着重要价值和作用D.是汉朝与外界联系的唯一一条通道10.除了陆路丝绸之路外,还有海上丝绸之路,你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开辟的吗()A.秦朝B.西汉C.东汉D.三国11.下列哪一历史人物曾为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和建设做出过重大贡献()A.甘英B.鉴真C.玄奘D.班超12.班超出使西域与张骞出使西域所起作用不同之处是()A.促进西域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B.促进了中国与西域、欧洲的友好往来C.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做出了贡献D.直接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的控制13.下列历史事件与匈奴无关的是()A.昭君出塞B.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C.秦长城的修筑D.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14.观察“西汉疆域图”与“秦朝疆域图”,造成二者最大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匈奴被彻底地打败B.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C.丝绸之路的开通D.西汉是多民族的国家15.两汉时期,为促进汉族和少数民族关系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的人是()①卫温②甘英③张骞④王昭君⑤班超⑥文成公主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③④⑤D.④⑥二、材料分析题16.仔细阅读下图,完成后面的问题:(1)将图中所标序号代表的地点或地区名称填在下面的横线上丝绸之路是从①出发,(它是今天的 )再通过②把中国的丝或丝织品运往③和④最后到达⑤ .(2)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做出重大贡献的是谁?丝绸之路为什么在汉武帝时得以开通?(3)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什么重要意义?17.阅读下列材料:公元前1世纪,欧洲罗马共和国执政官凯撒,曾穿着一身丝袍出现在罗马大剧场,轰动一时。
《丝绸之路》 习题

第4课丝绸之路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西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西域是个国家名称②丝绸之路经过西域③汉武帝以前,西域小国林立④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公元前119年以后日趋频繁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②④2、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事件是()A.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B.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C.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D.丝绸之路开通3、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的时间是()A.公元前202年B.公元前138年C.公元前119年D.公元前60年4、下列关于班超出使西域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时间是西汉时期②目的是为了恢复对西域的管辖③帮助西域人民摆脱了匈奴的控制④进一步密切了中原和西域的关系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5、与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有关的历史人物是()A.张骞 B.班超 C.王莽 D.甘英6、欧洲国家和我国直接往来最早记录的事件发生在()A.商朝 B.秦朝 C.西汉 D.东汉7、下列事件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张骞出使西域②班超经营西域③西域都护设立④蒙恬出击匈奴A.④①③② B.①③②④C.④②①③ D.②④③①8、汉武帝第一次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A.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B.C.为了获得西域丰富的物产 D.为了联络大月氏,夹9、汉武帝从匈奴手中夺取了()A.河套地区 B.河西走廊地区C.漠北地区 D.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10、在西域经营30多年的汉朝使者是()A.张骞 B. C.甘英 D.二、简答题1、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为中西交往作出了历史贡献。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张骞出使西域是在什么朝代?当时的皇帝是谁?(2)张骞出使西域前,中原地区和西域的关系如何?(3)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分别是什么?(4)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分别取得了什么成果?(5)张骞出使西域有什么历史意义?2、张骞出使西域后,形成了横贯欧亚的陆上通道,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丝绸之路》习题一、辩字组词
矗()淼()凹()
凸()
循()
遁()
贸()
贺()
戎()戊()戌()换()
奂()
焕()
驼()
骆()
驮()
芝()
艺()
之()
二、照样子写词语
栩栩如生悠悠驼铃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商量商量打扫打扫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三、选词填空
1、矗立挺立伫立
⑴一座古朴典雅的展开石雕,()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⑵爸爸久久地()在窗前,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⑶高高的白杨树()在公路两旁。
2、宽阔广阔辽阔
⑴越野车在()公路上奔驰。
⑵轮船在()的海面上航行。
⑶农村是一片()的天地。
四、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
2、高而险峻的山岭。
()
3、形容声势壮阔广大。
()
4、形容艺术形象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
5、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
6、漫无边际地想象。
()
【参考答案】
一、辩字组词
矗(矗立)淼(水淼)凹(凹凸)
凸(凸显)
循(循环)
遁(逃遁)
贸(贸易)
贺(祝贺)
戎(戎马)戊(戊戌)戌(戌时)换(换掉)
奂(盛奂)
焕(焕发)
驼(驼铃)
骆(骆驼)
驮(驮起)
芝(营兰)
艺(艺术)
之(之间)
二、照样子写词语
落落大方彬彬有礼姗姗来迟侃侃而谈虎虎生威振振有词切磋切磋走动走动拍打拍打逛游逛游打扮打扮溜达溜达三、选词填空
1、⑴一座古朴典雅的展开石雕,(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⑵爸爸久久地(伫立)在窗前,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⑶高高的白杨树(挺立)在公路两旁。
2、⑴越野车在(宽阔)公路上奔驰。
⑵轮船在(辽阔)的海面上航行。
⑶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
四、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五彩缤纷)
2、高而险峻的山岭。
(崇山峻岭)
3、形容声势壮阔广大。
(浩浩荡荡)
4、形容艺术形象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栩栩如生)
5、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金碧辉煌)
6、漫无边际地想象。
(遐想)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