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情境话题创设的原则与策略

合集下载

浅谈创设小学英语课堂活动情境的策略

浅谈创设小学英语课堂活动情境的策略

浅谈创设小学英语课堂活动情境的策略作者:程玲玲来源:《未来英才》2017年第10期摘要: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英语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需要一定的语言环境和教学情境,所以,根据英语教学的情况,合理应用教学方式,成为决定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文章结合一些实际案例,指出小学英语课堂活动情境创设的合理策略,以期能够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活动情境;策略小学生主要通过形象思维学习知识,而情境创设可以直观、生动的展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小学英语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一、利用英文歌曲,创设教学情境英语儿歌词语简单、节奏欢快,不仅深受小学生的喜爱,而且能够帮助小学生理解和记忆英语单词,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记忆特点,利用英文歌曲,创设教学环境,帮助小学生理解和记忆简单的英语词汇,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At the farm”时,小学英语教师可以播放《Old Macdonald had a farm》这首歌曲,然后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描绘一下农场的情景,并且展出农场中各类小动物的图片,引导小学生通过小动物的外形、叫声等,学习英语单词,以强化学生的记忆[1]。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小学英语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英文歌曲,让学生进行学唱,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表示身体各部位的单词时,小学英语教师可以播放《Head and shoulders》这首歌曲,让小学生边唱边指出相应的部位;此外,在学习关于衣服的词汇时,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引入《What are you wearing?》,带领学生初步认识各种衣服,学习简单的颜色单词,以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

二、运用实物和图片,营造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利用实物和图片,吸引力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小学英语情境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英语情境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英语情境教学策略研究教师运用情境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可以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创设真实情境,培养学生兴趣冯颖欣老师在教学Meet my family 这一课时,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学生家庭照片的呈现,设计了Talk about my family 活动。

一幅幅家庭照片的呈现,激发起孩子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孩子们大胆运用语言来描述家庭成员的情况。

学子们主动参与、积极互动,妙趣横生的课堂,快乐无限的体验。

徐最老师在教学Let's eat 这一课时,围绕主题eat,通过实物(如围裙)、教具(汉堡包、三明治、面包、鱼肉等)和电脑课件,设计了Welcome to Miss Xu's Canteen.这一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了大量的运用语言的机会,提升了课堂活动的参与度。

二、创设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思维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四个维度中的重要一环,我们在情境创设的时候一定要深钻教材、巧妙设计、合理实施。

在徐最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她围绕与主题相关联的食物类词汇,设计了Let's play(找规律)的活动,让学生在读图、观察和思考中巩固了所学内容、提升了学习能力。

同时,有效促进了学生推理、判断等方面思维能力的发展。

冯颖欣老师在教学Meet my family 这题内容的时候,充分挖掘教材,创编了Bunny's family 绘本材料。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绘本开展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输入,而且,基于绘本故事提出相关的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分享探究,促进了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三、创设意义情境,激发学生情感有意义的教学情境能激起学生美好的情感和浓厚的兴趣,使他们对学习活动乐此不疲。

(余文森,2006)有意义的教学情境具体体现在情境的生活性、学科性、形象性、问题性和情感性等方面。

冯颖欣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先后设计设施了1) 游戏活动: Music Box, 2) 绘本阅读: Bunny'sFamily; 3) 任务驱动: Talk about your own family 三个典型的意义情境,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与老师自然互动,共同交流。

英语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英语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英语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一、什么是情境教学?情境是“情”和“境”的统一。

情境教学就是按照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彩的情景和气氛,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引导他们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一种教学方式。

英语中的情境是指一种生活场面。

在英语教学中,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能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逐渐养成用英语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二、英语课上为什要运用情境教学法?小学生年龄小,兴趣不稳定,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进程中必需从交际的情境动身,按照教材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受到情境的感染,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以一种踊跃的心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正如美国阶梯英语老总所说:“让孩子们浸泡在英语的气氛中,没有学不好英语的。

”实施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师生互动中主动地接受和领会教材中提供的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激发兴趣,激活教学活动,以趣促学,收到英语课堂教学的高效益。

进一步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创设英语情境应遵循的原则1、活动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在情境教学活动中,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角色,而不是教师分派角色,而且要让学生在掌握所学语言知识同时,充分发挥主动性。

创造性原则主要体此刻学生对活动情境内容的灵活加工方面。

背离自主性与创造性的情境教学必然是机械的、缺乏活力的,只能致使学生被动地教师重复已设计好的活动,近似于传统教学法,是咱们所不提倡的。

教师若是违背自主性与创造性原则进行课堂情境的创设,那他的教学方式仍是近似于传统教学。

所以自主性与创造性原则是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必需遵循的。

2、角色同“情”与“境”的融合。

情境教学的特点是言、形、情融为一体,观念寓于其中。

要求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认知与情感相结合。

在英语情境教学活动中,“情”与“境”是两种异样宝贵的资源。

前者可以为学生学习资源不断地提供动能。

浅析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策略

浅析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策略

浅析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策略一、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他们对于课堂上的学习内容往往需要通过愉快和轻松的教学氛围来进行引导。

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在这种情境下,学生可以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在创设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时,教师可以利用音乐、游戏、动画等多种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英语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要能够适时地利用幽默感和个人风格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二、注重实际应用英语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语言,小学英语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通过课堂学习的英语知识和技能来进行实际的交流和运用。

在创设实际应用的情境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一些适合学生水平和兴趣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应用英语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三、注重情感情境的创设情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推动力,英语教学情境的创设也需要注重情感因素的引导。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创设一些能够激发学生情感的情境,让学生在情感上能够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的英语知识。

在创设情感情境时,教师可以利用优美的音乐、唯美的图片、感人的故事等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情感上更好地接受并理解所学的英语内容。

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要注重情感的交流,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感情境中学习和应用英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四、注重合作情境的创设合作学习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形式,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该注重合作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学习来提高英语的学习效果。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过程,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注重轻松活泼的氛围、实际应用的情境、情感共鸣的引导和合作学习的推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小学英语情境教学策略

小学英语情境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英语情境教学策略在英语教学中,不少教师仍在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课堂教学单一,学习气氛沉闷。

这种教学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习效率更是无从谈起。

对于非母语环境中的英语教学,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出发,积极引导学生去与英语“打交道”。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采用相应的方式、方法。

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实施情境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创设学习的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一种教学方法。

情境作用于人的感官,能使学生产生交际的动机和使用语言交际的心智活动,使学生在富有情趣的师生互动中主动地接受和领会教材中提供的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中,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

一、运用体态语言制造心理情境教师的语言、表情和动作属于教学的非语言体现,它们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意识,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马卡连柯认为:“凡是不善于模仿,不能运用必要的面部表情或者不能够控制自己情绪的教师。

都不会成为良好的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教师恰当的体态语言对教学能起到恰到好处的补充、配合作用,从而使情境的表现更丰富,更容易为学生接受。

比如教师友善慈祥的面容让学生不惧怕教师,亲切的微笑、鼓励的话语让学生受到鼓舞,增强学习的信心。

形象的肢体动作,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

在教师体态语言的调节下,学生积极的情感被激发出来,内在的心理倾向更趋向于教学过程,从而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二、用模仿引导语言情境学习英语的途径之一就是学会听,在听的基础上模仿学习。

世界闻名的英语学专家亚力山大为英语学习也下了这样的定义:“语言是一种表演技巧,我们在思考语言的时候,不是考虑我们对它了解多少,而是我们能把它表演得多好,我们能把它用得多好。

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

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

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阶段,而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是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关键环节。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全球化背景下对英语教学的需求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教师和研究者开始关注如何在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然而,目前对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研究还相对不足,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教师可能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无法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可能受到外部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下降。

因此,有必要对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进行深入研究,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

1.2 研究意义The significance of studying effective problem situations in elementary English teaching lies in its potential to enhance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s and outcomes. By creating stimulating and thought-provoking scenarios, teachers can engage students in active participation, leading to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language and improved retention ofknowledge. Additionally, fostering an environment where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ask questions and explor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can help to cultivate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and promote creativity.2. 正文2.1 小学英语教学问题情境的定义In the context of elementary English teaching, defining problem situations is crucial in promoting students' language learning and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Problem situations refer to scenarios or tasks that require students to think critically, apply their knowledge, and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in English.One key aspect of defining problem situations in elementary English teaching is to ensure that they are age-appropriate and engaging for students. This means that the problems should be relevant to students' everyday experiences and interests, and should challenge them to think creatively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learning process.Problem situations in elementary English teaching can take various forms, such as role-playing activities, group discussions, and real-life scenarios. These situations should encouragestudents to use English in meaningful ways, such as asking questions, solving problems, and expressing their opinions.Furthermore, problem situations should be designed to be open-ended and multifaceted, allowing students to explore different solutions and perspectives. This not only enhances their language skills but also fosters their creativity and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ies.Overall, defining problem situations in elementary English teaching requires careful planning and consideration of students' needs and abilities. By creating engaging and meaningful problem situations, teachers can help students develop their language skills and cultivate a love for learning English.2.2 影响小学生积极参与的问题情境因素There are several factors that can influence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problem-based learning situations.2.3 教师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教师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是小学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情境创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英语知识,帮助他们更轻松地掌握英语语法,同时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和听力能力。

以下是关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一些建议。

一、情境创设的意义情境创设是一种基于实践的英语教学方式,它的目的是通过创建一个与学生现实生活相似的场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课程。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可以在情境中体验英语语言的运用,同时还可以理解英语知识的实际用途。

二、情境创设的具体方法1.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现实生活情境进行情境创设在情境设计时,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发展阶段和个人兴趣,注重情境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将现实社会生活与英语学习结合起来。

例如,教授课程中可以结合学生们的生活场景,设计与之相符的单词、短语等。

比如,学习“床上用品”词汇时,可以模拟组团打扫房间的内部竞赛。

2.提供实际情境,培养学生的情景联想能力在情境创设中,教师可以尽量为学生创造真实的情境,让他们置身其中,感受英语语言的真实用途。

例如,可以模拟英语国家的饮食文化,让学生用英语订购食物,操作电子点单系统,练习个人口语表达。

3.呈现多角度的情境,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在情境创设中,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可能的反应,提供多种不同的角度来呈现情境,让学生能够自由思考、探究,并自我表达。

例如,让学生从外观、颜色、尺寸等方面自由发挥,用英语描述和辨认水果蔬菜。

4.借助多媒体设备提供情境素材,增加学生兴趣在情境创设中,老师可以使用视频、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设备,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例如,当教授诸如“食品“、“动物"等单词时,展示对应的图片或视频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单词的意思,同时生成学生自我联想共同参与探究。

三、结语。

小学英语课堂导入的设计原则及有效策略

小学英语课堂导入的设计原则及有效策略

言 上 追 求 艺术 性 , 在形 式 上 体 现 多样 性 , 结 合教 学 的 内容 ,
灵 活选 择 导入 的手 段 ,使 课堂 教 学更 好地 吸 引学 生 的注 意
力。
二、 小学 英语 课 堂导 入 的有 效策 略
1 . 通过 对话 进 行导 入 。在 进 入英 语课 堂教 学之 前 , 教 师 应 结合 所 要学 习的新 内容 ,设 计 一个 或多 个 与之 相 关的 话

小学 英语 课 堂导 入 的设 计原 则
1 . 突 出针 对性 。 教 师要 针对 所 要教 学 的 内容和 学生 的 实 际水 平来 设 计导 入 ; 要 针对 新 知识 的重 点 , 以及 新知 识 与 学 生 已经 掌握 的知 识 之 间的联 系 来设 计导 语 。这 样 设计 的
学生 们所 熟 悉的 , 在 多媒 体 营造 的氛 围 中 , 学 生 的情 绪 被感
2 . 通 过歌 曲 导入 。 小学 生具 有爱 唱 、 爱跳 的特点 。 因此 ,
在英 语 的教 学 中 , 教 师 可 以导人 歌 曲作为 辅助 教 学手 段 , 让 学生 在演 唱 的过 程 中 , 随着旋 律 的变 化进 行英 语学 习。 在小 学英 语教 学 中 ,有很 多课 文是 非常 适合 运用 歌 曲导 入 的方
法来 进行 的 。 例如 , 在执教 Un i t 9“ Ha p p y b i  ̄ h d a y !” 的 内容 时 , 笔者 设计 了这 样 的歌 曲导 入 ,伴 随着 多媒体 播 放的 精致 的 生 目 蛋糕 画 面 , 响起 了 “ Ha p p y b i a h d a y t o y o u !” 。因为这 酋 歌是
d a y !” 的学 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英语教学情境话题创设的原则与策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的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教师应该在合适的情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构建知识,积极打造灵动课堂。

从事跨越式教学一年以来,我更深切地感受到围绕教学的话题去创设情境,学生才会在有主题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语言,英语课堂才会灵动有效。

一、常用英语话题情境创设的策略
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经验,依据教学的内容和现实的条件,我认为常用的英语话题情境创设的策略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

这好比是,你要游泳,就要身在水中,方可习得游泳本领一样。

英语教学的实践证明,英语的“输出”和“输入”离不开情境,只有教师把抽象的语言与具体的情境结合起来,教师的“输出”才具有形象性;教师也只有把抽象的语言与情境联系起来,学生的“输入”才更富有真实性。

2.要注重创设课堂内的情境,让学生在教室和学校这一特定的环境里学习和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开设英语角等。

例如:在教学our school ,my classroom时,教室里的设施以及学校的各项设施
就是活教材。

让学生身临其境,真正感知,从而习得知识。

还要注重创设课堂外的情境,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

师生见面时,教师要主动与学生用英语打招呼,进行简单的交流,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布置创新性的作业,如调查、填写表格,让学生出英语板报,用英语格言布置教室。

激发学生主动探究。

除此以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英语方面的竞赛。

3.通过实物及简笔画创设情境。

借用物品创设情境是最常用的较方便的情境设置方式,它形象生动,不仅大量的名词可以通过实物来呈现,一些方位介词、系动词也可借助物体使之表达简洁、明了。

4.通过各种活动创设情境。

运用英语歌曲不仅能渲染和烘托教学气氛,而且能稳定学生情绪,调整课堂节奏。

5.动作情境是教动词时最简单有效的教学手段。

如run ,jump,sing ,read ...教师可以借助于动作来体现。

使知识既直观又明了,同时也便于我们全英语课堂的实施。

6.英语学习语言环境的创设还包括教师英语口语的使用,教师的口语应适合所教学生的英语水平,一个能用高级口语上课的教师不一定是称职的教师,课堂短短的几十分钟,不是老师的talk show,而是通过教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能听懂英语并用英语表达。

7.借助多媒体巧设情境,方便可行。

多媒体有生动活泼的动感、丰富的色彩以及立体的音响效果,可让学生通过看、听、说来学英
语。

跨越式课题组为我们提供了与教学课本相匹配的图文并茂的有声教学资源。

我们借助新颖、有趣、直观的课件展示,可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

如在教学食物名称时,当我用ppt把麦当劳的美食呈现出来时,同学们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只见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饶有兴趣地观赏着图片。

在这种真实的场景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从而调动了学生运用语言交际的热情。

二、需要注意的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起着主体地位的作用,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巧设情境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起着激情、引趣、过渡、强化、延伸等作用。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合理的英语教学情境需考虑以下几点:
1.情境创设需生活化
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不能忽视情境的真实性,真实的情境有利于调动小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发现与探讨问题。

而真实的情境势必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为学生所熟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积极的学习情感;教师再适时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经验,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语言,让他们在生活化的课堂中学习。

2.情境创设需趣味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单纯的语言知识操练本身是枯燥、乏味的,但如果将它具体化、形象化,那它就是生动有趣的。

因此,我们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该努力通过多种教
学手段(如:童谣、歌曲、故事、音频录像、表演、图片等)来营造富有趣味的课堂氛围,同时突出语言知识的趣味性,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把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调节到最佳状态。

例如,在教学my family这一话题时,我让学生带来自己的全家福或通过自己的绘画来展示和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这样通过熟悉的画面来刺激学生的感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不知不觉吸引学生沉浸到教学情境中来学习。

3.情境创设需延伸化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的情境要能在教学中自然延伸。

《pep小学英语》(人教版)按“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相结合的原则编写,以一个单元为小版块,各单元之间、各个小版块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努力创设具有延伸性的情境,使之可延伸到下节课或是延伸到课后,使课与课之间、课内与课外有机联系,各知识版块之间相互结合,建构起完善的知识版块,整体构建语言知识体系。

4.情境创设需连贯化
相对于一节完整的小学英语课而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创设的情境切不可松散、缺乏连续,务必使情境设计体现连贯性。

即教师要真切地把握整节课的重点和大情境,提炼贯通全课的大主线,并以主线连接各个小情境,从而使实际课堂教学中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紧密结合、环环相扣,整体推进课堂教学进程。

我在教学“my family”时,便是由“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这条主线
连接起“教师的家人”“学生自己的家人”“讨论家庭成员的爱好”“讨论家庭成员的年龄”“讨论家庭成员的职业”这几个小情境,不过,在各个小情境转换时,教师必须加入恰当的过渡语,从而使各环节产生恰如其分的关联。

5.情境创设需生成化
在课堂教学中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时做出相应的变动。

”因此,教师在具体、丰富、多变的教学情境中,还应正确处理教学预设与动态生成的关系,以达到既能进行有效的教学预设,又能抓住意料之外的精彩。

总之,教师只有认真挖掘教材的内涵,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才能促使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宕昌县何家堡小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