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身体怎么动》

合集下载

中班健康教案:我们的身体会动

中班健康教案:我们的身体会动

中班健康教案:我们的身体会动中班健康教案:我们的身体会动(精选14篇)中班健康教案:我们的身体会动篇1活动目标:1、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了解自己身体能动的一些部位,从而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2、知道多运动,身体才会健康。

3、在大胆探索、自我发现的活动中,增强活动兴趣,提高合作能力,体验愉快情绪。

活动准备:纸盒制作的木头人;各种图案标记;音乐《眉飞色舞》、《兔子舞》等。

活动过程:一、出示木头人,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请出木头人,幼儿与木头人打招呼。

师:小朋友们,听,是谁在哭呀?我们一起把他请出来。

木头人出现提问:他是谁?木头人怎么了?他为什么不高兴呢?我们问问他。

木头人讲述原因(不舒服、不能动)2、幼儿帮木头人脱掉“外衣”。

请部分幼儿帮助木头人脱掉身上用纸盒做的“外衣”。

3、扮演木头人的小朋友听音乐表演。

二、探索自己身体可以动的部位,并做标记。

1、观察并讲述扮演木头人的小朋友表演时身体哪些部位在动。

表演时,教师提醒幼儿观察: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跳舞的时候他身体的哪些地方在动?表演结束,提问:你看到他跳舞时身体的哪些地方动了?(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2、幼儿给自己身体会动的部位贴标记。

教师巡回指导。

师:其实,我们身体的许多部位都可以动,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身体来动一动,按顺序来找一找,在能动的部位贴上你喜欢的标记。

(幼儿自由探索)3、幼儿相互交流,并把有标记的部位动给对方看。

师:找一个好朋友,把你找到的部位动给他看一看。

4、请个别幼儿展示,让有标记的部位动一动,并启发别人模仿。

5、听音乐,幼儿自由做动作。

师:我们的身体上有这么多部位都能动,下面就让我们跟着音乐让你的身体动起来吧。

三、通过讨论,知道多做运动,身体才会健康。

1、讲述运动后的感觉。

提问:运动后你有什么感觉?贾老师运动后觉得好舒服呀!(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感受)2、讨论运动对身体的好处。

经常运动身体会怎么样?(强壮、健康、不生病、棒棒的……)3、说说人们常做的运动项目。

中班科学精品教案及教学反思《会动的身体》

中班科学精品教案及教学反思《会动的身体》

中班科学精品教案及教学反思《会动身体》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认识自己”,详细内容为“会动身体”。

通过引导幼儿探索自己身体运动,让他们解身体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及运动对身体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身体基本结构和功能,知道运动对身体好处。

2.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热爱运动,养成良好锻炼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身体运动基本原理,如关节、肌肉作用。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身体运动能力,以及运动对身体好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体模型、关节模型、肌肉模型、运动器材(如球、跳绳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运动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进行简单运动游戏,如捉迷藏、跳绳等,引导幼儿观察身体在运动过程中变化。

2. 例题讲解(10分钟)利用人体模型、关节模型、肌肉模型,讲解身体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及运动对身体好处。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分成小组,讨论运动时身体变化,如心跳加快、肌肉变硬等。

制作海报:每组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学具,制作关于身体运动海报。

各小组展示海报,分享讨论成果。

5. 运动实践(10分钟)组织幼儿进行简单运动项目,如球类、跳绳等,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运动对身体好处。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会动身体》2. 内容:身体结构和功能运动对身体好处身体运动基本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最喜欢运动,并简单描述运动时身体变化。

2. 答案示例:我喜欢跳绳。

跳绳时,我心跳加快,肌肉变硬,身体感觉很轻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解身体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及运动对身体好处。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学习情况,确保他们都能积极参与。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特别关注幼儿认知水平和兴趣点,选择与他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会动身体”作为教学主题。

中班科学教案:会动的身体

中班科学教案:会动的身体

一、教学目标:1. 了解身体的各个部位以及其功能。

2. 学会通过观察和触摸来认识身体的动态变化。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头、肩膀、手臂、胸部、腹部、腿部等。

2. 了解身体的基本动作:走、跑、跳、爬、滚等。

3. 探索身体动态变化的原因:肌肉、骨骼、关节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人体模型或者图片,用于展示身体的各个部位。

2. 准备一些动态变化的教具,如跳绳、球等。

3. 准备教学视频或者图片,展示身体的动态变化。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人体模型或者图片,引导幼儿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

2. 主体活动:a) 引导幼儿观察和触摸身体各个部位,了解其功能。

b) 进行身体动作的示范,让幼儿模仿,并说出相应的动作名称。

c)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学会的新动作。

3. 探索活动:a) 展示教学视频或者图片,让幼儿观察身体动态变化的原因。

b) 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动态变化的教具,了解其原理。

c)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

4.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幼儿复述身体各个部位以及其功能,身体的基本动作以及动态变化的原因。

五、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模仿能力以及分享情况,评价幼儿对身体的认识和动态变化的理解。

鼓励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一次身体部位竞赛游戏,幼儿需要正确指出教师指定的身体部位。

2. 进行身体动作接力赛,幼儿需要完成一系列的身体动作,如跳、爬、滚等。

3. 家长参与活动:邀请家长来园,与幼儿一起进行身体部位和动作的互动游戏。

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内容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以简单易懂的方式进行讲解。

2.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

3. 注意安全,避免在进行身体动作时发生意外伤害。

八、教学资源:1. 人体模型或图片2. 动态变化教具:跳绳、球等3. 教学视频或图片:展示身体动态变化的原因4. 教学卡片:用于游戏和复习身体部位和动作九、教学反馈:1.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对身体认识的提升。

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我们的身体会移动》

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我们的身体会移动》

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我们的身体会移动》教学背景本次体育教学主要面向幼儿园中班的学生,旨在帮助他们认识人体不同部位的动作和功能,探索身体运动的乐趣,培养他们的运动兴趣和动手能力,同时也希望通过活动提高幼儿的集体合作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的基本部位(头、躯干、手、腿)。

2.了解每个部位的具体运动功能。

3.学习使用身体四个部位进行移动,如:走路、跑步、跳跃等。

4.提高幼儿的运动技巧,培养他们的协调性。

5.引导幼儿体验运动带来的乐趣,增强他们的体育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准备1.教师要有相关知识准备,并能够清晰展示示范动作。

2.教具准备:小球、跳绳、平衡木、打气筒。

3.安全防护措施:需要注意场地是否平整和安全,教师应提前检查,防止幼儿因搭乘空气充气球或坐在平衡木上滑落等情况。

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步:身体部位名称认知1.让幼儿围成一个大圆圈,教师向幼儿介绍人体基本部位的名称,如头、躯干、手、腿,同时展示相应的动作,在幼儿面前示范。

2.由教师带领,全班跟随动作,当教师说出相应的身体部位名称时,幼儿将手抬起来或做出相应的动作。

第二步:身体部位运动功能认知1.以认知身体部位为基础,让幼儿模仿教师做出相应的动作,例如:头转弯、腿蹲下等等。

2.引导幼儿思考每个身体部位的功能,如头部有转动和抬起的功能,手部有握取和抛掷的功能,脚部有走路和跳跃的功能。

第三步:身体部位移动掌握1.指引幼儿学习如何使用身体不同部位进行移动,如:以双脚走路、以两条腿跳跃、以单脚跳跃等,并让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

2.教师示范相应的动作,鼓励幼儿模仿跟随,尝试掌握动作技巧。

第四步:小游戏体验1.引导幼儿在平衡木上行走、跳跃,通过运用自己的身体部位,让他们扩展更多动作色彩,同时培养他们的平衡与协调能力。

2.跳绳活动,让幼儿在快乐过程中锻炼耐力和协调能力。

3.以小球传递为教学手段,增加幼儿的合作性和团队意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幼儿们对人体的不同部位的名称和功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中班科学优质教案及教学反思《会动的身体》

中班科学优质教案及教学反思《会动的身体》

中班科学优质教案及教学反思《会动身体》一、教学内容《会动身体》是中班科学领域一个教学内容,主要围绕人体运动机能展开。

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我身体》,涉及到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身体各个部位,解身体运动基本原理,探索如何通过身体动作实现物体移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并解自己身体部位,知道各个部位在运动中作用。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能力,提高幼儿对科学现象兴趣。

3. 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身体各个部位,解身体运动基本原理。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实践,探索身体动作与物体移动之间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体模型、卡片、动作演示图、小球、绳子。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组织幼儿做“身体部位猜一猜”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氛围中认识身体各个部位。

2.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人体模型,讲解身体运动基本原理,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身体部位在运动中作用。

3.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用自己身体动作实现物体移动,例如:用身体部位夹小球、用绳子拉动物体等。

4. 小组活动(1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幼儿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学具,创作一幅关于身体运动画。

各小组展示自己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人体模型图2. 身体运动基本原理3. 小组活动要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身体动作实现物体移动方法有哪些?答案:用身体部位夹、用绳子拉、用脚踢等。

2. 作业题目:请你画一幅关于身体运动画。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理解和想象,创作一幅关于身体运动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游戏、观察、实践等多种方式,让幼儿认识身体各个部位,解身体运动基本原理。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表达,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兴趣。

中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会动的身体》

中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会动的身体》

中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会动的身体》一、教学内容《会动的身体》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我们的身体》,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身体的基本部位和功能,了解身体运动的原理,探索身体动作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身体的基本部位和功能,知道身体运动的原理。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身体运动的原理。

教学重点:认识身体的基本部位和功能,以及身体动作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体部位图、动作卡片、情感表情图、音乐CD。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双面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模仿各种动作,引导幼儿关注身体运动。

请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运动,讨论运动对身体的好处。

2. 讲解与探索(10分钟)展示人体部位图,引导幼儿认识身体的基本部位。

讲解身体运动的原理,让幼儿了解肌肉、骨骼、关节的作用。

通过动作卡片,让幼儿模仿各种动作,观察身体运动的变化。

3. 例题讲解(5分钟)出示情感表情图,让幼儿观察不同情感对应的身体动作。

邀请幼儿示范,讲解如何通过身体动作表达情感。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身体动作模仿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邀请每组代表进行展示,给予鼓励和表扬。

5. 创作与展示(15分钟)指导幼儿用画纸、彩笔、剪刀、双面胶创作自己的身体动作画。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幼儿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

六、板书设计1. 身体部位图2. 动作卡片3. 情感表情图4. 关键词:身体部位、运动原理、情感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身体动作故事书。

答案: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创意,用画纸、彩笔、剪刀等工具制作一个身体动作故事书,内容包含身体部位、运动原理、情感表达等。

2. 作业要求:每个幼儿完成一个故事书,家长协助记录故事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对身体的运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幼儿园中班主题优秀教案《动动我们的身体》及教学反思(含5篇)

幼儿园中班主题优秀教案《动动我们的身体》及教学反思(含5篇)

幼儿园中班主题优秀教案《动动我们的身体》及教学反思(含5篇)第一篇:幼儿园中班主题优秀教案《动动我们的身体》及教学反思《中班主题优秀教案《动动我们的身体》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主题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活动目标:1.通过玩玩、找找、发觉自己身体能动的部位,对自己的身体感爱好。

2.情愿和老师一起说说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活动重难点:1.重点:发觉自己身体能动的部位。

2.难点:对自己的身体感爱好。

活动打算:幼儿人手一份活动器具、纸宝宝、笔,老师用的一张放大的纸宝宝。

活动过程:1.尝试发觉1)今日,老师在活动室里放了好多的活动器具,请孩子们看看都有些什么呀?请每个孩子拿一样你喜爱的器具玩,玩的时候你要细致地看看,你身体的什么地方动了?2)提问:你玩了什么你身体的什么地方动了?2.找身体会动的部位1)我发觉你们的手和脚会动,其实身体上还有很多地方也在动。

“文章.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老师为你们打算了一位纸宝宝,请孩子们一边动动你们的身体一边把发觉身体上会动的地方用笔点出来。

2)请你们把身体上会动的地方告知大家吧孩子们讲出会动的部位老师在放大的纸宝宝上记录并相应让孩子们动动该部位。

3.嬉戏:动一动1)纸宝宝要和你们来玩一个动一动的嬉戏。

2)老师点到纸宝宝什么部位,你就动什么部位。

让我们听着音乐有节奏地每个部位动5下。

3)今日,你们发觉人身上很多部位都会动,就是因为这些部位会动,我们人的身体就很敏捷,样样事情都会做。

4.延长活动:身体外面可以动,那么身体里面部位会动吗?请孩子们去问问爸爸妈妈或者看看书,用你们的心、眼睛渐渐地去发觉,看谁发觉的小隐私多,把你们的发觉登记来。

教学反思: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对自己的的身体,对自己与别人产生很多的新奇和爱好。

在这个主题背景中,让幼儿进一步的了解人体每一部分的用处和每一部分之间的联系,也让幼儿知道自己与别人不一样的,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样的人。

中班主题优秀教案《动动我们的身体》含反思这篇文章共2033字。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身体怎么动》及教学反思五篇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身体怎么动》及教学反思五篇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身体怎么动》及教学反思五篇第一篇: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身体怎么动》及教学反思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身体怎么动》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发现身体的运动机能和秘密,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感知身体的很多部位都能运动,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有不同的运动,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身体怎么动》含反思教案吧。

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该活动来自于《建构式课程》中班上册《运动身体》。

本次活动我主要让幼儿认识身体各部位机能的不同运动特征,了解身体正常运动的重要性,通过观察、体验让幼儿对身体运动的有关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激发幼儿探索身体运动奥秘的欲望。

活动目标:1.感知身体的很多部位都能运动,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有不同的运动。

2.引导幼儿发现身体的运动机能和秘密,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3.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健康歌》视频,多媒体课件一套(包括:人体骨骼图形,器官模型图)活动重点:在自主探索中发现身体的运动技能。

活动难点:帮助幼儿理解身体中除了一些自己能控制的关节、肌肉运动外,还有一些自己无法控制的不易注意到的内脏运动。

活动过程活动一:身体的哪些部位能动1.观看视频《健康歌》我们来看看录像中都是身体的哪些部位动了?(①头动,②扭勃,③手腕动,④腰动,⑤脚转动)2、教师:除了手、脚、脖子、腰、屁股能动,我们的身体还有哪里能动呢?(现在请小朋友探索自己的身体,先在图上自己圈出身体的哪些部位能动,然后再说说自己的发现并演示)3、根据幼儿的发言在挂图上圈出身体能动的部位。

活动二:身体运动的秘密1.在我们的身体里面还有许多能动的部位,现在请小朋友把手放在胸口、手腕、颈部你有没有感到什么在跳动?(看医生听诊、把脉的图片)2.课件,我们身体里还会有什么也在不停地动呢?那些流动的是什么?(是血液在流动)3、出示人体器官模型图:在我们的身体里有很多能动的部位,有些是我们自己能够控制的,如关节;有些是我们自己无法控制的,如心跳、胃肠蠕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身体怎么动》
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
该活动来自于《建构式课程》中班上册《运动身体》。

本次活动我主要让幼儿认识身体各部位机能的不同运动特征,了解身体正常运动的重要性,通过观察、体验让幼儿对身体运动的有关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激发幼儿探索身体运动奥秘的欲望。

活动目标:
1.感知身体的很多部位都能运动,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有不同的运动。

2.引导幼儿发现身体的运动机能和秘密,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3.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健康歌》视频,多媒体课件一套(包括:人体骨骼图形,器官模型图)
活动重点:
在自主探索中发现身体的运动技能。

活动难点:
帮助幼儿理解身体中除了一些自己能控制的关节、肌肉运动外,还有一些自己无法控制的不易注意到的内脏运动。

活动过程
活动一:身体的哪些部位能动
1.观看视频《健康歌》我们来看看录像中都是身体的哪些部位动了?(①头动,②扭勃,③手腕动,
④腰动,⑤脚转动)
2、教师:除了手、脚、脖子、腰、屁股能动,我们的身体还有哪里能动呢?(现在请小朋友探索自己的身体,先在图上自己圈出身体的哪些部位能动,然后再说说自己的发现并演示)
3、根据幼儿的发言在挂图上圈出身体能动的部位。

活动二:身体运动的秘密
1.在我们的身体里面还有许多能动的部位,现在请小朋友把手放在胸口、手腕、颈部你有没有感到什么在跳动?(看医生听诊、把脉的图片)
2.课件,我们身体里还会有什么也在不停地动呢?那些流动的是什么?(是血液在流动)
3、出示人体器官模型图:在我们的身体里有很多能动的部位,有些是我们自己能够控制的,如
关节;有些是我们自己无法控制的,如心跳、胃肠蠕动等。

活动三: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动。

1.老师做动作,请你说说我的哪里动了?(问:请你跟我这样动?答:我就跟你这样动。

)
2.请幼儿做带领者,其他幼儿模仿。

四、运动身体:健康歌播放录音,师幼一起随音乐进行歌表演,一遍之后出活动室。

教学总结:
幼儿园科学活动强调的是孩子借助于教师的指导和自身所从事的活动,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操作和感知,不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

让孩子在已知的基础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断尝试中取得成功,最终获得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