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举一反三二年级简单推理二

合集下载

奥数公开课

奥数公开课
老大 老二 老三 老四
假设老大 吃的
假话
假话
真话
真话
两真两假
假设老二 吃的
真话
假话
真话
真话
三真一假
假设老三 吃的
假设老四 吃的
假话 假话
假话 真话
假话 真话
真话 三假一真 假话 两真两假
举一反三(三)
小张小王、小李三人参加宴会,他们分别喝了1杯酒、2杯酒3杯 酒,当小吴问他们各喝了几杯时: 小张说:“我喝了2杯。 小李说:“我喝得最少。 小王说:“我喝的杯数不是偶数。” 他们三人只有一人讲得不对,他们各喝了几杯?
奥数之简单推理二
逻辑推理之真假公主
从前有个国王,他有一个公主,有一天, 公主一不小心掉进了深洞里,国王赶紧 派一名士兵下去救公主上来,但是士兵 在深洞里却发现了两位公主,一位真公 主,一位假公主,真公主上午说真话下 午说假话,假公主上午说假话下午说真 话。你只能问一个问题来区分真假公主, 请问,你会问什么问题?
王峰、朱红、王艺三人中,有一人打碎了玻璃。当老师问谁打碎 了玻璃时,王峰说:“是朱红打碎的。”朱红说:“我没打碎。”王 艺说:“我没打碎。”他们三人中有两人说了假话,有一人说的是 真话。你能判断是谁打碎了玻璃吗?
假设王峰 打碎的
假设朱红 打碎的
假设王艺 打碎的
王峰
假话 真话 假话
朱红
真话 假话 真话
什么时候开始学奥数比较合适?
一般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比较合适,四、五年级入手也不算太晚。 太早了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并且这个时候数学基础还没有打 好,孩子学奥数理解起来比较吃力,很容易遇到困难。如果因 此而使孩子的兴趣受打击,使他产生畏难、厌学情绪就糟了。
在孩子学奥数之前,家长可以从其他方面入手潜移默化,培养 孩子的数学兴趣和能力。观察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开始,比如带 孩子上街时,启发他认门牌号上的数字,说说这是几位数;再比 如玩具中也有数学,可以让孩子通过玩具识别三角形、长方形 等各种形....也就是重点培养孩子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加强孩子 的数感训练,这对孩子将来学数学很有帮助。

三年级奥数(40讲)《举一反三》第34讲 简单推理(二)

三年级奥数(40讲)《举一反三》第34讲 简单推理(二)

第34讲简单推理(二)一、专题简析:小文比小林高,小林比小佳高,那我们可以推断,小文一定比小佳长得高,这也是一种推理。

与前面推理题不同的是,这种推理解答时不需要或很少用到计算,而要求我们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通过分析和判断,得出正确合理的结论。

做推理题时,要根据已知条件认真分析,为了找到突破口,有时先假设一个结论是正确的,然后验证它是不是符合所给的一切条件,若没有矛盾,说明推理正确,否则再换个结论来验证。

二、精讲精练例1:红红、聪聪和颖颖都戴着太阳帽去参加野炊活动,她们戴的帽子一个是红的,一个是黄的,一个蓝的。

只知道红红没有戴黄帽子,聪聪既不载黄帽子,也不戴蓝帽子。

请你判断红红、聪聪和颖颖分别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练习一1、爸爸买回3双袜子,其中2双是花袜子,1双是红袜子,爸爸塞了一双花袜子给妹妹,又塞了一双红袜子给哥哥,把剩下的1双藏在自己手中,让兄妹俩猜是什么颜色的,谁猜对就把袜子给谁。

你们说,谁肯定会猜对?2、黄颖、李红和马娜都穿着新衣服,她们穿的衣服一个是花的,一个是粉红的,一个是蓝的。

已知黄颖穿的不是花衣服,李红既不穿蓝衣服,也不穿花衣服。

她们分别穿什么颜色的衣服?例2:一个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分别涂有红、绿、黄、白、蓝、黑六种颜色,你能根据这个正方体的三种不同的摆法,判断出这个正方体每一种颜色对面各是什么颜色吗?黄红绿蓝黄白白红黑练习二1、有一个正方体,每个面上分别写着1、2、3、4、5、6,有三个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如下:526123431这个正方体每个数的对面是什么数?2、一个正方体,每个面上分别写有A、B、C、D、E、F,根据它三种不同的摆法,判断这个正方体每个字母的对面是什么?F EE D B A CB A 例3:已知某月中,星期二的天数比星期一的天数多,而星期三的天数比星期四的天数多。

那么这个月最后一天是星期几?练习三1、某年二月,星期日的天数最多,那么这个月最后一天是星期几?2、某月中,星期日的天数比星期六的天数多,而星期二的天数比星期三的天数多。

二年级奥数《举一反三》推理计算

二年级奥数《举一反三》推理计算

举一反三,是一种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的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通过一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猜想,然后通过逻辑推理和数学计算,解决其他类似的问题。

接下来,我将以二年级奥数题目为例,介绍如何使用举一反三的方法进行推理和计算。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二年级奥数题目:小明手里有一些水果,如果他拿出3个苹果,剩下的水果数量刚好是他手里的水果数量的1/4,那么小明手里原来有多少个水果?正向思考,我们可以使用代数表达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假设小明手里原来有x个水果,如果他拿出3个苹果,剩下的水果数量是他手里的水果数量的1/4,那么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等式:x-3=x/4我们可以通过逐步计算来解决这个等式:4(x-3)=x4x-12=x3x=12x=4因此,小明手里原来有4个水果。

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举一反三的方法来解决类似的问题。

反向思考,我们可以使用类似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假设小明手里原来有y个水果,如果他拿出2个梨子,剩下的水果数量刚好是他手里的水果数量的1/3,那么小明手里原来有多少个水果?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等式:y-2=y/3我们可以通过逐步计算来解决这个等式:3(y-2)=y3y-6=y2y=6y=3因此,小明手里原来有3个水果。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无论题目中的具体数据如何变化,我们都可以通过运用同样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计算,解决类似的问题。

这就是举一反三的思想。

除了代数表达式,我们还可以用其他方法来解决问题,比如画图法、列方程法等等。

举一反三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让他们能够从一个问题中推理和解决其他类似的问题。

继续举一个反三的例子:小明手里有一些水果,如果他拿出5个橙子,剩下的水果数量刚好是他手里的水果数量的2/3,那么小明手里原来有多少个水果?假设小明手里原来有z个水果,如果他拿出5个橙子,剩下的水果数量是他手里的水果数量的2/3,那么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等式:z-5=2z/3我们可以通过逐步计算来解决这个等式:3(z-5)=2z3z-15=2zz=15因此,小明手里原来有15个水果。

二年级奥数(第19-20讲)《举一反三》 图文算式(二)

二年级奥数(第19-20讲)《举一反三》 图文算式(二)

第19讲巧填符号【专题简析】在数字之间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可以改变运算结果,填符号时,一定要根据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口算来确定,要把几个数和运算结果结合起来考虑,有时还可用括号来改变运算顺序。

根据题中给的条件和要求添运算符号和括号,没有固定的法则,解决这个问题,一般有试验法、凑数法等。

选择哪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根据题目的特点,有时需要几种方法综合应用,这样,更有助于解决问题。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添加的方法可能不是唯一的。

【例题1】在下面的式子中的地方添上括号使等式成立。

(1)36-12-10=34 (2)7×5-3=14思路导航:(1)36-12-10=34,等号左边都是减号,而且等号左边最大是36,如果36-2就正好等于34,把12-10添上括号,恰好是36-2。

(2)7×5-3=14,等号右边是14,等号左边是7,如果能找到2,7×2=14就正好。

通过观察,左边有5和3而且5和3中间是减号,这样就把5-3添上括号就可以了。

解:(1)36-(12-10)=34 (2)7×(5-3)=14练习1在适当的地方添上括号使等式成立。

1.45-20-8=33 8×6-4=162.15+36-4÷4=23 17-7+5=53.20-5÷5+8=11 23×5-3+4=50【例题2】在合适的地方添上“+”或“-”,使下面的等式成立。

5 4 3 2 1=15、4、3、2、1的总和是15,把它分成差是1的两组,5+3=8,4+2+1=7,这样在4、2、1前填写“-”号,其它地方填上“+”,等式就成立了。

解:5-4+3-2-1=1练习2在下面的数字与数字之间填上“+”或“-”号,使算式成立。

1.9 8 7 6 5 4 3 2 1=12.6 5 4 3 2 1=35 4 3 2 1=33.7 6 5 4 3 2 1=45 4 3 2 1=5【例题3】把“+”、“-”、“×”、“÷”分别填入下面等式的“○”中,使等式成立。

二年级奥数举一反三

二年级奥数举一反三

第一讲找规律填数【研究目标】我们经常会看到按一定规律排列起来的一列数,如果要在一列数后面再写几个数,就要仔细观察这列数中已出现的几个数之间有什么规律,找准了规律,就能按规律下去填数了。

按规律填数不是很容易就能填对的,要运用数的顺序和加、减、乘、除的知识,通过仔细观察,根据同组数列的顺序和前后、上下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找出数与数之间的排列规律。

例题1:按规律填数(1)2、3、5、8、13、()、()(2)2、3、5、8、12、()、()例题2:找出下面数的规律,按规律在()里填数。

(1)1、2、4、8、()、()(2)30、8、25、9、20、10、()、()(3)1、2、3、5、8、()、()例题3:仔细观察,找出规律填数。

(1)1 7 4 6 (2)7 1 2 52 6 5 5 4 6 9 88 1 () 2 15 13 ()21例题44 6 9 135 9 15 23例题5:找规律,在空白()里填数7 6 () 7||||4 3 4 ()/\ /\ /\ /\5 2 4 1 4 46 8课堂练习:练习一:(1)5、10、20、()、()、160(2)1、4、5、9、()、()、()(3)47、29、18、11、()、()、()、()(4)99、()、()、()、15、8、7、1练习二:1.找规律填数(1)1、50、2、45、3、40、()、()、()(2)13、7、11、6、9、5、()、()2.找规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1)3、4、7、11、()、()(2)40、16、20、8、10、4、()、()练习三:找规律填数1. 4 1 3 65 7 1 1练习四:练习五:1.找规律,在下图“?”处填上合适的数2. 找规律,在下图空白处填上合适的数课外练习:练习一:(1)3、9、12、()、()、()(2)2、()、8、()、32、()、128练习二:找出规律填数(1)15、5、12、5、9、5、()、()(2)5、9、10、8、15、7、()、()练习五:找规律填空。

举一反三-三年级奥数分册第三十四周 简单推理(二)

举一反三-三年级奥数分册第三十四周  简单推理(二)

第三十四周简单推理(二)专题简析:小文比小林高,小林比小佳高,那我们可以推断,小文一定比小佳长得高,这也是一种推理。

与前面推理题不同的是,这种推理解答时不需要或很少用到计算,而要求我们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通过分析和判断,得出正确合理的结论。

做推理题时,要根据已知条件认真分析,为了找到突破口,有时先假设一个结论是正确的,然后验证它是不是符合所给的一切条件,若没有矛盾,说明推理正确,否则再换个结论来验证。

例题1红红、聪聪和颖颖都戴着太阳帽去参加野炊活动,她们戴的帽子一个是红的,一个是黄的,一个蓝的。

只知道红红没有戴黄帽子,聪聪既不载黄帽子,也不戴蓝帽子。

请你判断红红、聪聪和颖颖分别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思路导航:从已知条件中可知,“聪聪既不戴黄帽子,也不载蓝帽子”是个关键条件,因为3个人戴的帽子只有红、黄、蓝三种颜色,因此排除黄、蓝两种颜色,聪聪只能戴红帽子;又根据“红红没戴黄帽子”可知红红戴蓝帽子,因此颖颖只能戴黄帽子。

练习一1,爸爸买回3双袜子,其中2双是花袜子,1双是红袜子,爸爸塞了一双花袜子给妹妹,又塞了一双红袜子给哥哥,把剩下的1双藏在自己手中,让兄妹俩猜是什么颜色的,谁猜对就把袜子给谁。

你们说,谁肯定会猜对?2,黄颖、李红和马娜都穿着新衣服,她们穿的衣服一个是花的,一个是粉红的,一个是蓝的。

已知黄颖穿的不是花衣服,李红既不穿蓝衣服,也不穿花衣服。

她们分别穿什么颜色的衣服?3,某班学生中,如果有红色铅笔的人就没有黄色铅笔,没有红色铅笔的人有蓝色铅笔,那有黄色铅笔的人,一定有蓝铅笔吗?例题2一个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分别涂有红、绿、黄、白、蓝、黑六种颜色,你能根据这个正方体的三种不同的摆法,判断出这个正方体每一种颜色对面各是什么颜色吗?黄红绿蓝黄白白红黑思路导航:如果直接思考某种颜色对面是什么颜色比较困难,可以换一种思维方式,想想某种颜色对面不应该是哪种颜色。

从图(1)中可看出红色的对面肯定不是黑色和白色;从图(2)可看出红色对面肯定不是黄色和绿色,所以红色的对面是蓝色。

《小学奥数举一反三·达标测试二年级》奥数知识精华总结

《小学奥数举一反三·达标测试二年级》奥数知识精华总结

二年级知识精华总结(一)数与计算∙简单的数的认识第38周数的读写比较数的大小,先从最高位比起。

把几个数字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可组成最大的数,把数字按从小到大排,可组成最小的数(最高位不能为0).如果要知道一共组成几个数,就将几个数字依次排在最高位,再确定其余各位是什么数字。

∙简单的数的分解第32周数的分解分拆数时,要弄懂题意,如要拆成规定个数相加,可按从大到小顺序拆;如没有规定,可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拆。

∙简单的数的规律第3周规律填数根据已知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分析、推算,可以找出规律得到应该填入的数。

第30周巧妙填数会分析、推理,尽量运用分散思维、求异思维,把各种可能的答案想出来。

∙数与计算第12周移移变变火柴棒还可以组成有趣的算式,增、减或移动算式中的火柴棒,可以使算式发生奇妙的变化。

第14周数字游戏在数与数之间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和括号,可以改变运算结果或顺序,有实验法、凑数法等。

第16周巧填竖式(一)统观全局,掌握特点,根据一定的法则和逻辑推理的方法,就能找到汉字、字母、符号、图形等代表的数字。

第17周余数妙用(一)根据已知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分析、推算,就可以得到填入的数。

第22周巧填竖式(二)要分析算式的特点,运用加减的运算法则来推断每一个数。

选准“突破口”,先填什么,再填什么。

第24周余数妙用(二)首先吧重复出现的部分作为一组,再想总数里有几个这样的一组,再根据是否有余数,余数是几,来判断结果。

第26周简便计算(一)计算时,采用合理改变运算顺序等多种方法进行凑整计算,可以算得有对又快,使计算简便。

多加了要减,少加了要补,多减了要补,少减了再减。

第27周简便计算(二)在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是,掌握“先加后减或先减后加,先乘后除或先除后乘结果不变”的性质,先算整百、整十。

几个连续数的和,可取一个数为基准数计算。

(二)图形与规律∙数一数第7周数数图形数线段和图形的时候,要仔细观察,注意有条理,有次序地数,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二年级奥数《举一反三》(完整资料).doc

二年级奥数《举一反三》(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二年级奥数1-40周第三周:《按规律填数》(1)15,5,12,5,9,5,(6 ),(5 )。

(2)5,9,10,8,15,7,(20 ),(6 )。

(3)0,1,2,3,6,7,(14 ),(15 )。

(4)3,6,5,10,9,(18 ),(17 )。

(5)30,15,14,7,6,(),()。

(6)4,6,9,13,(18 )。

(7)5,9,15,23,(33 )。

(8)(8,13,18),(12,□,24),(16,23,30)。

(9)0,1,4,9,(),(),36。

(10)2,4,(),()32,64。

(11)1,3,7,(15 )31。

第六周:《趣味数学一》1、盒子里有红球和黄球各8个,最多摸出几个球,才能保证有两种颜色不相同的球?2、小口袋里混合放着红、黄两种玻璃球各4粒,它们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如果不用眼睛看,要保证一次拿出两粒颜色不同的玻璃球,至少必须摸出几粒?3、在367个七岁小朋友中,至少有几个小朋友是同月同日生的?4、一只小兔5分钟吃一棵菜,5只小兔同时吃5棵同样大的菜需几分钟?5、4个小朋友同时削4枝同样的铅笔需要4分钟,照这样的速度,7个小朋友同时削7枝铅笔需要几分钟?6、5只猫5天能捉5只老鼠,照这样计算,要在100天里捉100只老鼠需要多少只猫?7、5点放学,雨还在不停地下,大家都盼着睛天,小林对小李说:“已经连续两天下雨了,你说再过30小时太阳会出来吗?”8、甜甜小朋友将30颗珠子排成数量不等的五堆,每堆的颗数恰好是双数,你知道每堆各有多少颗?9、兔妈妈把12根萝卜分成数量各不相等的4堆,问最多的一堆有几根萝卜?10、小红把13根小棒分成数量不等的4堆,问最多的一堆中有几根小棒?11、如果要把18枚棋子分成数量不等的5堆,最多的一堆中有几枚棋子?第十周:《趣味数学二》1、25个人要过一条河,只有一条船,每次只能坐5人,至少要渡几次,才能使大家全部过河?2、19名战士要过河,只有一条船,每只船上只能坐4名战士,至少要渡几次,才能使全体战士过河?3、51个人要过一条河,只有一条船,每次只能载6人,至少要渡几次,才能使大家全部过河?4、33个小朋友要坐船过河,河边只有一条小船,船上每次只能坐5人,至少几次才能使大家全部过河?5、25人要去参观展览,有两种车,一种是面包车,每辆可乘8人,另一种是小轿车,每辆可乘3人,可怎样派车?哪种方案最好?6、一个旅游团共有62人,现在有两种车,面包车每辆最多坐10人,小轿车每辆最多坐3人,问应派几辆面包车几辆小轿车能一次把他们送到火车站?7、一个人用一只小船过河,他带了三样东西,一只狗、一只鸡、一篮青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推理二
一、考点,难点回顾
1、符号算式的等量关系
2、利用等量代换的思想
3、把符号同时增加或减少
4、使用推算法求解
二、知识点回顾
我们常见的算式题都是由运算符号和数组成的,如:3+6=9,2×5=10,17-8=9,12÷ 3=4,可是,还有一种图形算式呢!就是在算式中用图形来代表不同的数,要我们通过计算把图形所代表的数求出来.
解答图形算式题,要根据加、减、乘的意义和各种图形之间的关系来解答,通常要用分析法、代入法、推算法,等等,最后得出结论.
三、典型例题及课堂练习
王牌例题1
☆△○各代表什么数字?
☆+☆+☆=18 ☆=( )
△+☆=14 △=( )
△+○+○+○=20 ○=( )
【思路导航】根据三个☆的和是18,可知1个☆是18÷3=6;1个△加1个☆是14,而1个☆=6○那么1个△就是14-6=8;一个△加3个○是20,△=8,那么3个○就是20-8-12,一个○是12÷3=4.
☆=( 6 ) △=( 8 ) ○=( 4 )
举一反三1
写出下列图形所表示的数字.
1.○+○+○=15
☆+☆+☆=12
△+△+△=18
○+☆+△=( )
2.△+○=24 ○=△+△+△
△= ○=
3.○=△+△+△+△+△○×△=20
○= △=
王牌例题2
找出下式中△和☆各代表什么数字?
☆+☆+☆+△+△=22
△+△+☆+☆+☆+☆+☆=30
☆=( ) △=( )
【思路导航】22里面有3个☆和2个△,30里面有2个△和5个☆,由此可见第二个式子比第一个式子多2个☆,也就是30-22=8,8就是2个☆的和.那么1个☆就是8÷2=4,3个☆就是4×3=12,1个△=(22-12) ÷2=5.
☆=(4) △=(5)
举一反三2
1.写出下列图形所表示的数字.
□+□+△+△+△=21
□+□+△+△+△+△+△=27
□=( )△=( )
2.写出下列图形所表示的数字.
□+□+○+○=14
□+□+○=11
□=( ) ○=( )
3.春节到了,爸爸买了2只鸭1只鸡,共付33元.如果买2只鸭、
3只鸡要付51元。

问一只鸡和一只鸭各多少钱?
王牌例题3
下面的算式中,口和△各表示几?
□+△=28 □=△+△+△
□=( ) △=( )
【思路导航】1根据□=△+△+△,我们可以把□换成3个△, □+△=△+△+△+△上28,4个△是28,那么△=7, □=28-7=21.
□=( 21 ) △=( 7 )
举一反三3
写出下列图形所表示的数字.
1.☆+○=18 ☆=○+○
☆=( ) ○=( )
2.△+○=25 △=○+○+○+○
△=( ) ○=( )
3.□+☆+☆=30 □=☆+☆+☆
□=( ) ☆=( )
王牌例题4
△、○、☆代表的三个数字都不等于0,○代表的数字是几?
○×△=☆
△+△+△=☆-△-△
○=( )
【思路导航】△、○、☆代表的三个数字都不等于0,根据△+△+△=☆-△-△,可知☆=△+△+△+△+△=△×5;因为△×○=☆,也就是△×○=△×5,所以○=(5)。

举一反三4
1.△、○、☆代表的三个数字都不等于0,求出△代表的数字是几?
○×△=□
○+○+○=□-○
△=( )
2.△、○、☆代表的三个数字都不等于0,求出△代表的数字是几?
☆×△=○
☆+☆+☆=○+☆
△=( )
3.△、○、☆代表的三个数字都不等于0,求出○代表的数字是几?
△×○=☆
△+△+△=☆-△-△-△
○=( )
王牌例题5
写出下列图形所表示的数字.
△+□=5 △+○=6 □+○=7
△=( ) ○=( ) □=( )
【思路导航】题目告诉我们△、□、○中每两个的和分别是5,6,7.如果把它们合起来,就是18,也就是2个△、2个□、2个○的和是18,从而可以得出△+□+○=18÷2=9.从9里去掉任意两个数的和,就得第三个数.所以○=9-(△+□)=9-5=4,△=6-○=6-4=2, □=5-△=5-2=3.
△=( 2 ) ○=( 3 ) □=( 4 )
举一反三5
1.写出下列图形所表示的数字.
○+☆=3 ○十□=4 ☆+□=5
○=( ) ☆=( ) □=( )
2.写出下列图形所表示的数字.
(□-△)×(□-△)=81 △=1O,□=( )
3.在下面的图形算式中,它们各表示几?
△×○=24 ☆×□=45 ○×□=40 △×□=15 ○=( ) □=( )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