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十章 外部性

10第十章 外部性
10第十章 外部性

第十章外部性

一、名词解释

1.外部性(externality)(北师大2004试;北航2004试;东南大学2003试):也称为外

溢性、相邻效应。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如果对旁观者的影响是不利的,就称为负外部性(Negative Externalities);如果这种影响是有利的,就称为正外部性(Positive Externalities)。外部性的影响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或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这种成本和收益差别虽然会相互影响,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因此容易造成市场失灵。外部性的影响方向和作用结果具有两面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正外部性)和外部不经济(负外部性?)。那些能为社会和其他个人带来收益或能使社会和个人降低成本支出的外部性称为外部经济,它是对个人或社会有利的外部性;那些能够引起社会和其他个人成本增加或导致收益减少的外部性称为外部不经济,它是对个人或社会不利的。福利经济学认为,除非社会上的外部经济效果与外部不经济效果正好相互抵消,否则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帕累托最优状态不可能达到,从而也不能达到个人和社会的最大福利。外部性理论可以为经济政策提供某些建议,它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依据,政府可以根据外部性的影响方向与影响程度的不同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并利用相应的经济手段,以消除外部性对成本和收益差别的影响,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纠正的办法:(1)使用税收和津贴;(2)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3)规定财产权。

2.⑴负外部性:

⑵正外部性

结论:负外部性导致市场产量大于社会最优产量。正的外部性导致市场产量小于社会最优产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可采用外部性内部化方法:对于造成负的外部性的商品征税,而对具有正的外部性的商品给予补贴。

3.外部性内在化(internalizing the externality):改变激励,以使人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

部效应。Eg:庇古税的运用。

4.技术溢出(technology spillovers):是指一个企业的研究和生产成果对其他企业技术进

步的影响。例如工业机器人的市场。机器人是快速发展的前沿技术。当某个企业制造了机器人,就有可能发现新的更好的设计。这种新设计不仅使研发企业自己受益,还能让社会整体受益,这是因为该设计进入了社会的技术知识库。也就是说,这种新设计对于经济中其他生产者具有正的外部性。

5.产业政策(industrial policy):政府旨在促进技术进步行业的经济干预。

6.矫正税(corrective taxes):是指用于纠正负外部性影响的税收,即旨在引导私人决策者

考虑负外部性引起的社会成本的税收,这种税也被称为庇古税(Pigovian taxes),它是最早主张采用这种税收的经济学家阿瑟?庇古(Arthur Pigou)的名字命名的。

7.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

指揭示市场经济中产权安排、交易成本和资源配置效率之间关系的原理。其基本思想由美国经济学家、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在1960年发表的《社会成本问题》中提出,但科斯本人并没有直接将其思想以定理形式写出,而是体现在从解决环境污染的外部性问题出发所进行的案例分析中。科斯定理是由其他经济学家在解释科斯的基本思想时概括出来的,不同的经济学家从不同的侧面对科斯的基本思想进行了解释。

科斯定理的内容是:在交易费用为零时,只要产权初始界定清晰,并允许经济当事人进行谈判交易,就可以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科斯定理进一步扩大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按照这个定理,只要那些假设条件成立,则外部影响就不可能导致资源配置不当。或者以另一角度来说,在所给条件下,市场力量足够强大,总能够使外部影响以最经济的办法来解决,从而仍然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但是,科斯定理解决外部影响问题在实际中并不一定真的有效。资产的财产权不一定总是能够明确地加以规定;已经明确的财产权不一定总是能够转让;分派产权会影响收入分配,而收入分配的变动可以造成社会不公平,引起社会动乱。在社会动乱的情况下,就谈不上解决外部效果的问题了。

8.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各方在达成协议与遵守协议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

9.私人成本(Private Cost)(北大1997试):私人成本也称为私人费用。指厂商生产过程

中投入的所有生产要素的价格。私人成本是从厂商私人角度来看的成本,厂商投入的生产要素如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等价格均应计入私人成本。西方经济学中讨论的成本概念与一般企业会计人员所指的成本相比有着不同的含义。私人成本包括以下内容:厂商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所有生产要素(如劳动、资本、土地)的货币价格;由于行业之间竞争所决定的资本家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的报酬;行业之间的竞争所决定的在风险相同的情况下资本的正常报酬,如厂商自己拥有的资本和土地应得到的利息和租金;

企业家承担某些不确定性风险而应得到的风险贴水。除了要素价格的其他内容可以称之为厂商的正常利润,而一般会计人员所说的成本则不包括这一部分。厂商的私人成本仅仅按照生产要素价格和正常利润来进行计算,因此,在外部经济下产生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给别人和社会带来的损失都没有计入私人成本,从而使得私人成本会低于社会成本;同时在外部经济下私人成本高于社会成本。这都会造成资源的不合理配置,经济学家主张用津贴、公共管理或税收、法律等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10.社会成本(Social Cost)(北大1997试):社会成本是与私人成本相对的概念,等于私人

成本加上对别人没有补偿的损失,是一种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的机会成本。社会成本考察的是当生产一种产品时的投入改为该产品之外的其他最优用途时的收益以及因此而给别人带来的损失。例如,某企业生产食品,在未给别人带来损失的情况下一年内可获利10万元;若该企业以同样数量的投入经营化工产品,可获利12万元。但向空气和水中排放的有毒物质使得附近的农作物因环境污染而产量下降,从而减少收入3万元,厂商不会把这3万元计入自己的成本。而社会成本则必须考虑这3万元的损失。社会成本与资源的稀缺性密不可分,因为资源从整个社会来看是极其有限的,考虑社会成本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这个例子属于外部不经济问题,厂商没有补偿农作物欠收给农民带来的损失,其所进行的成本核算也只是计算自己所付出的生产要素的价格,所以这时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同理,在外部经济的情况下,私人成本则大于社会成本。外部性一般会使私人成本不等于社会成本,这时要么受损失的一方得不到补偿,要么产品的生产不能达到最优产量,从而导致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因此,西方经济学家主张用津贴或公共管理的办法来鼓励产生外部经济的厂商扩大生产,同时用税收或制定法律的办法来解决外部不经济问题,从而使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

二、简答题

1.举出一个负外部性的例子和一个正外部性的例子。

答:负外部性的例子:化工厂排放的化学废气,污染了环境,但它却不必承担污染的全部成本。正外部性的例子:在临街的自家院子里种花,既美化了自己家的环境,又使邻居和路人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花,具有正外部性。

2.用供求图解释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负外部性的影响。

图10-1存在负外部性的供求图

答:生产中的外部性使该物品的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生产该物品的最优数量小于其均衡数量,即市场量。

3.专利制度怎样帮助社会解决外部性问题?

答:专利制利用法律法规的形式规定专利发明者可以在一定时期排他性的使用自己的发明的权利,激励发明者更多地进行新技术研究,科技发明的正外部性内在化。

4.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有哪些?

答:通常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作出反应:

⑴制定命令和控制政策(command-and-control policies),直接管制行为。

政府可以通过规定或禁止某些行为来解决外部性。例如,向水源中排放有毒化学物质是犯罪。在这种情形下,社会的外部成本远大于排污者的收益。因此,指定了完全禁止这种行为的命令与控制政策。

⑵制定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market-based policies),激励私人决策者自行解决问题。

①矫正税和矫正补贴:政府也可以不对外部性进行行为管制,而是使用基于市场的政策向私人提供符合社会效率的激励。例如,我们在前面已经知道,政府对于负的外部性可采用征税、对正的外部性可采用补贴的方法,将外部性内部化。

②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假设有两个工厂——造纸厂和钢铁厂——每家工厂每年向河中倾倒500吨粘稠状的废物。环保局要想减少污染量,规定每家工厂把每年的排污量减少为300吨。在管制实施而且两个工厂都遵守之后的某一天,两个企业来到环境保护署提出一个建议。钢铁厂想增加其排污量100吨。造纸厂同意,如果钢铁厂付给它500万美元,它就减少等量的污染。如果环保局允许进行这种交易,实际上它就创造了一个新的稀缺资源——污染许可证。企业对污染权的支付意愿取决于它自己减少污染的成本:某企业减少污染的成本越高,它对污染许可的支付意愿也越高。

5.矫正税与管制相比有什么优点?

答:矫正税更有效率。尽管直接管制和矫正税都能减少污染,但征矫正税方法却更有效率。直接管制的做法要求每个工厂减少相同的污染量。然而,这种做法未必是成本最低的方法。实际情形可能是造纸厂降低污染的成本小于炼钢厂。如果的确如此,造纸厂为了避免缴税会大幅降低污染量,而炼钢厂的反应则是少量减少污染并交纳税收。

矫正税对环境更有利。如果使用命令和控制的直接管制做法,工厂一旦将污染量减至规定界限,它们就不再有激励进一步减少污染。相反,征税则鼓励企业研发更清洁的生产技术,因为这样的技术能降低工厂必须缴纳的税收。

6.矫正税跟其他大多数税相比有什么不同?

答:矫正税和大多数其他税种不同。大部分税收扭曲了激励,使得资源配置不是社会最优。经济福利的减少量,即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的减少量,超过了政府筹集到的税收收入,导致了无谓损失。相反,当存在着外部性时,社会也关注那些受到影响的旁观者的福利。矫正税改变了人们的激励,让他们考虑外部性的存在,因此使得资源配置向社会最优配置移动。所以,矫正税的好处在于,不仅增加了政府税收收入,而且提高了经济效率。

7.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的有什么优点?

答:若从经济效率的角度看,企业间最初的污染许可配置状态是什么样的并不重要。那些能以低成本降低污染的企业将出售它们得到的污染许可,而降低污染成本较高的那些企业将购买它们需要的污染许可。只要存在污染权的自由交易市场,无论最初的配置状态是什么样的,最终的配置都是有效率的。

出售污染许可证比实行矫正税更好。假设环保局的目标是河流中的污染排放每年不超过600 吨。但由于环保局不知道污染的需求曲线,它无法确定征收多高的税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在这种情形下,它可以拍卖600 吨的污染许可,根据拍卖价格就可以得出矫正税的适当规模。

8.什么是矫正税?为什么就保护环境免受污染的方法而言,经济学家对矫正税的偏好大

于管制?

答:矫正税,又称庇古税,是指用于纠正负外部性影响而征收的税收。它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阿瑟·庇古在其1920年出版的《福利经济学》中提出。他在对由污染等因素产生的外部性进行分析时,建议对污染者征税,通过征税使排污者带来的外部成本内部化,从而可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水平,实现整个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根据污染所造成的危害程度对排污者征税,用税收来弥补排污者生产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差距,使两者相等。经济学家偏爱庇古税,首先是因为它减少污染更有效率。庇古税实际上规定了污染权的价格,并把污染权分配给那些减少污染成本最高的工厂。无论环境保护机构选择的污染水平是多少,它都可以用税收以最低的总成本达到这个目标。其次,庇古税对环境更有利。在管制政策下,企业被动地减少污染,一旦达到了管制的要求,它就没有理由再减少排污。税收控制激励企业主动减少污染,以尽力减少不得不为此支付的税收量。

9.列出不用政府干预时也可以解决外部性引起的问题的一些方法。

答:私人解决外部性所引起的问题的方法有:

(1)用道德规范和社会约束来解决:例如,考虑为什么大多数人不乱扔垃圾。尽管有针对乱扔垃圾的法律,但执法不严。大多数人不乱扔垃圾,仅是因为这么做是不对的。大多数孩子都知道一条重要法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道德警示语告诉我们应该考虑我们的行为对其他人的影响。使用经济术语表达,它告诉我们将外部性内部化。

(2)慈善行为:,很多慈善事业的目的是解决外部性问题。例如,大学接受校友、公司和基金的捐赠,部分原因是因为教育对社会有正的外部性。政府通过税收体系鼓励外部性的这种私人解决方法,政府规定慈善性捐赠部分可从收入税中扣除。

(3)通过依靠有关各方的私利来解决外部性问题:。例如,考虑苹果种植者和养蜂者的例子,他们是邻居。这两人的生意对对方都有正的外部性:蜜蜂在果树上传粉帮助果园生产苹果。与此同时,蜜蜂从苹果树上采集了花蜜,用于生产蜂蜜。然而,当苹果种植者决定种植的果树数量以及养蜂者决定饲养的蜜蜂数量时,他们忽略了正的外部性。结果,苹果种植者种植得果树太少、养蜂者饲养得蜜蜂太少。如果养蜂者买下果园或者苹果种植者买下蜂巢,那么就可以将这些外部性内部化。内部化之后,两个企业就变为一个企业。这个企业同时经营两种生意:种植苹果和养蜜蜂,它可以决定果树和蜜蜂的最优数量。有些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的原因正是将外部性内部化。

(4)利益各方签订合约:在前面的这个例子中,苹果种植者和养蜂者可通过签订合同的方法来解决种植果树太少和养蜂太少的问题。这个合同可以规定果树的数量、蜜蜂的数量,也许还规定一方向另一方补偿的钱数。通过确定合理的果树和蜜蜂数量,合同可以解决这些外部性造成的无效率问题,从而使双方的状况都变好。

10.为什么私人解决方式并不总是有效?

答:只有当利益各方可以顺利达成和实施协议时,科斯定理才适用。但是,在现实世界中,即使在有可能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协商的方式也并不总是奏效。

⑴交易成本的存在。有时利益相关方未能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原因在于交易成本。交易成本是利益相关方在达成和遵守协议过程中产生的成本。例如,假设A和B语言不通,因此为了达成协议需要雇用翻译。如果解决问题带来的收益小于支付给翻译的报酬,那么两人可能选择维持现状。在更现实的例子中,交易成本不是支付给翻译的费用,而是支付给律师的诸如起草和执行合同的费用。

⑵协商失败。频繁爆发的战争和劳动者罢工表明达成协议很难,也表明未能达成协议的代价很大。问题经常在于协商的每一方都坚持得到更有利于自己的协议。例如,假设A从养狗得到的收益为500 元,而邻居B承担的狗叫成本为800 元。尽管B支付补偿让A把狗送走是有效率的,但你要注意,能达成这样结果的价格有很多。A可能要750 元,但B只愿意支付550 元。在他们讨价还价的过程中,狗叫的这个无效率结果一直存在。

⑶当利益相关方涉及的人数众多时,达成有效率的协议尤其艰难,因为协调好每一个人的成本非常高。例如,某个工厂污染了附近的湖水。污染对附近的渔民造成了负的外部性。根据科斯定理可知,如果污染是无效率的,那么工厂和渔民们可以达成协议,约定工厂不再污染。但渔民们要向工厂支付补偿。然而,如果渔民的数量很多,想要协调他们与工厂协商几乎不可能。

11.设想你是一个与吸烟者同住一间房的不吸烟者。根据科斯定理,什么因素决定了你的

室友是否在房间里吸烟?这个结果有效率吗?你和你室友如何达成这种解决方法?

答:根据科斯定理,如果我被迫吸烟所承受的成本大于我的室友吸烟所获得的收益,我的室友就不应该在房间里吸烟。如果我的成本小于室友的收益,她就可以在房间里吸烟。

我可以通过对她进行吸烟有害的教育,同时给她买一些糖果以缓解她不能吸烟的痛苦,来与她达成协议——她以后不在房间里吸烟。

12.论述交易成本在社会运行中的积极作用表现在什么方面?(北大2001试)

答:交易成本在社会运行中的积极作用表现在:

(1)可以遏止或延缓破坏社会秩序的一些现象发生,如黑社会势力的出现,由于交易成本存在,要组织成一个黑社会就不会那么容易了;

(2)减少腐败现象,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行贿者和受贿者就不那么好沟通;

(3)创造就业机会。正是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使得许多企业出现(科斯的观点),比如银行、邮局、电信部门等,同时也使人们通过各种方法去降低交易成本,这样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13.简述产权与所有权的关系。

答:产权与所有权二者的关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二者所反映的客观经济关系上看,既有相互联系和重合的诸多方面,也存在着发展上和具体运用上的差别,主要表现有:(1)所有权强调的大多是对客体的归属关系,而产权则更多地强调在归属意义上产生的多方面的权利。(2)所有权强调的是稳定的、本质的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而产权则强调的是变化的、动态的或有时效的主客观关系。(3)以现代市场经济为界,过去的“所有权”带有封闭的、凝固化的特点,而“产权”则反映了开放性的财产权利的分解和组合,反映了已发展了的财产关系。所有制理论要揭示的是生产关系的本质,从而揭示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阐明

生产关系变革更替的革命意义。产权理论则不同,它具体试究各个具体的产权主体、产权关系、产权边界及其相应的权力和责任。因此,所有制和产权二者虽然涉及所有权概念,但都是以财产关系为对象,而且有着密切联系,但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14.什么是科斯定理?科斯定理对解决外部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什么?(天津财经

大学2005试)

答:(1)科斯最早在1960年提出了采用产权纠正外部性的办法,即所谓的科斯定理。其内容是:在交易费用为零时,只要产权初始界定清晰,并允许经济当事人进行谈判交易,就可以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

(2)科斯定理的理论意义

科斯定理扩大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按照这个定理,只要那些假设条件成立,则外部影响就不可能导致资源配置不当。或者以另一角度来说,在给定的条件下,市场力量足够强大,总能够使外部性以最经济的办法来解决,从而仍然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

西方一些学者根据科斯定理认为,外部性之所以导致资源配置失当是由于产权不明确。如果产权明确,且得到充分保障,有些外部性就不会发生。就是说,在解决外部性问题上不一定要政府干预,只要产权明确,市场会自动解决外部性问题,而在此之前的传统经济学认为,解决外部性问题,需要政府的干预。因此,科斯定理是对传统经济学的修正。

(3)科斯定理的实践意义

如果产权界定是明确的,那么通过市场交易解决外在性问题是可行的。以Y厂商向X

厂商就污染问题而施加外在成本的情形为例。在产权可以自由买卖的条件下,如果法律界定X厂商有权不受污染,那么Y厂商为了能够生产就必须向X厂商购买污染权。这时,Y厂商将因此增加一部分边际成本,而X厂商则得到相应的收益。反之,如果产权界定给Y厂商,即Y厂商有权向X厂商施加污染,那么,X厂商将购买这一权利以便Y厂商不释放污染。结果,市场交易本身使得污染问题得到解决。不仅如此,由于交易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进行的,因而结果是帕累托最优的。

但是科斯定理解决外部性问题在实际中并不—定真的有效。这是因为:第一,资产的财产权不一定能够明确地加以规定。有的资源,例如空气,在历史上就是大家均可使用的共同财产,很难将其财产权具体分派给谁;有的资源的财产权即使在原则上可以明确,但由于不公平问题、法律程序的成本问题等等也变得实际上不可行;第二,已经明确的财产权不一定总是能够转让。这就涉及到信息是否充分以及买卖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各种原因,如谈判的人太多、交易成本过高、谈判双方都能使用策略性行为等等;第三,明确的财产权的转让并不总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运用科斯定理完全有可能得到这样的结果:它与原来的状态相比有所改善,但并不一定恰好为帕累托最优状态。此外,还应指出,分配产权会影响收入分配,而收入分配的变动可以造成社会不公平,引起社会动乱。在社会动乱的情况下,就谈不上解决外部影响的问题了。

15.在居民住宅占去了一个城镇的东部后,有几家厂商定位在西部。每家厂商生产相同的

产品,并在生产中排放有害气体,对社区居民产生不利的影响。

(1)为什么存在厂商产生的外在性?

(2)你认为私下讨价还价能够解决这一外在性问题吗?(3)社区可能会怎样决定空气质量的有效水平?答:(1)厂商们在生产中排放有害气体,污染居民环境,自己却不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害,显然厂商的活动产生了负的外在性。

(2)私下讨价还价不能解决这一外在性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厂商有几家,居民也有很多,讨价还价的谈判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就是说,交易成本太高。

(3)社区可能会根据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带来的收益和减少排放有害气体的成本的比较决定空气质量的有效水平并据此制定一个合理的标准来控制有害气体的排放。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 微观经济学分册 第10章 课后习题答案P219-P221

第四篇公共部门经济学 第十章外部性 复习题 1.举出一个负外部性的例子和一个正外部性的例子。 答:负外部性的例子:化工厂排放的化学废气,污染了环境,但它却不必承担污染的全部成本。正外部性的例子:在临街的自家院子里种花,既美化了自己家的环境,又使邻居和路人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花,具有正外部性。 2.用供求图解释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负外部性的影响。 图10-1 存在负外部性的供求图 答:生产中的外部性使该物品的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生产该物品的社会最适量小于其均衡数量,即市场量。 3.专利制用什么方法帮助社会解决了一个外部性问题? 答:专利制利用法律法规的形式规定专利发明者可以在一定时期排他性的使用自己的发明的权利,激励发明者更多地进行新技术研究,科技发明的正外部性内在化。 4.什么是矫正税?为什么就保护环境免受污染的方法而言,经济学家对矫正税的偏好大于管制? 用于纠正负外部性影响的税收被称为矫正税。这种税也被称为庇古税。作为解决污染的方法,经济学家对矫正税的偏爱通常大于管制,因为税收可以以较低的社会成本减少污染。首先是因为税收减少污染更有效率。矫正税实际上规定了污染权的价格,并把污染权分配给那些减少污染成本最高的工厂。无论环境保护机构选择的污染水平是多少,它都可以通过税收以最

低的总成本达到这个目标。其次,矫正税对环境更有利。在管制政策下,企业被动地减少污染,一旦达到了管制的要求,它就没有理由再减少排污。税收激励工厂主动减少污染,以尽力减少不得不为此支付的税收量。 5.列出不用政府干预时也可以解决外部性引起的问题的一些方法。 答:私人解决外部性所引起的问题的方法有:(1)用道德规范和社会约束来解决;(2)慈善行为;(3)通过依靠有关各方的私利来解决外部性问题;(4)利益各方签订合约。 6.设想你与一个吸烟者同住一间房,但你不吸烟。根据科斯定理,什么因素决定了你的室友是否在房间里吸烟?这个结果有效率吗?你和你室友如何达成这种解决方法? 答:根据科斯定理,如果我被迫吸烟所承受的成本大于我的室友吸烟所获得的收益,我的室友就不应该在房间里吸烟。如果我的成本小于室友的收益,她就可以在房间里吸烟。只要交易成本不阻止协议的达成,结果就是有效的。我和室友协商达成解决办法:我们中的一个补偿另一个吸烟或者不吸烟的损失。如我给室友买一些糖果以缓解她不能吸烟的痛苦,来与她达成协议——她以后不在房间里吸烟。 问题与应用 1.有两种方法保护你的汽车不被偷窃:防盗杠杆使偷汽车者难以偷走你的汽车;报警器使得在你的车被偷以后,警察可以轻而易举地抓得小偷。以上哪一种类型的保护会给其他车主带来负外部性?哪一种带来正外部性?你认为你的分析有什么政策含义吗? 答:(1)防盗杠杆的保护给其他车主带来负外部性,因为防盗杠杆的使用使偷汽车者难以偷走我的汽车,但偷车者会把注意力转向其他汽车,多偷那些没有安装防盗杠杆的汽车。(2)报警器给其他车主带来正外部性,因为偷汽车者并不知道哪些汽车装了报警器,为避免被抓,他们会减少偷任何一辆车的概率。 (3)这一分析的政策含义是政府应该对使用防盗杠杆的汽车所有者征税,对装报警器的汽车所有者给予补贴。 2.你同意下列说法吗?为什么同意或不同意? A.“必须根据矫正税引起的无谓损失来评价庇古税作为减少污染方法的收益。” 答:不同意。矫正税与其他大多数税不同,它是存在负外部性时的正确激励,从而使资源配置接近于社会最优。矫正税既增加了政府收入,又增加了社会福利。 B.“当决定是否向消费者或者生产者征收矫正税时,政府应该把税加载引起外部性的市场一方身上。”

10第十章 外部性

第十章外部性 一、名词解释 1.外部性(externality)(北师大2004试;北航2004试;东南大学2003试):也称为外 溢性、相邻效应。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如果对旁观者的影响是不利的,就称为负外部性(Negative Externalities);如果这种影响是有利的,就称为正外部性(Positive Externalities)。外部性的影响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或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这种成本和收益差别虽然会相互影响,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因此容易造成市场失灵。外部性的影响方向和作用结果具有两面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正外部性)和外部不经济(负外部性?)。那些能为社会和其他个人带来收益或能使社会和个人降低成本支出的外部性称为外部经济,它是对个人或社会有利的外部性;那些能够引起社会和其他个人成本增加或导致收益减少的外部性称为外部不经济,它是对个人或社会不利的。福利经济学认为,除非社会上的外部经济效果与外部不经济效果正好相互抵消,否则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帕累托最优状态不可能达到,从而也不能达到个人和社会的最大福利。外部性理论可以为经济政策提供某些建议,它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依据,政府可以根据外部性的影响方向与影响程度的不同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并利用相应的经济手段,以消除外部性对成本和收益差别的影响,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纠正的办法:(1)使用税收和津贴;(2)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3)规定财产权。 2.⑴负外部性:

⑵正外部性 结论:负外部性导致市场产量大于社会最优产量。正的外部性导致市场产量小于社会最优产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可采用外部性内部化方法:对于造成负的外部性的商品征税,而对具有正的外部性的商品给予补贴。 3.外部性内在化(internalizing the externality):改变激励,以使人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 部效应。Eg:庇古税的运用。 4.技术溢出(technology spillovers):是指一个企业的研究和生产成果对其他企业技术进 步的影响。例如工业机器人的市场。机器人是快速发展的前沿技术。当某个企业制造了机器人,就有可能发现新的更好的设计。这种新设计不仅使研发企业自己受益,还能让社会整体受益,这是因为该设计进入了社会的技术知识库。也就是说,这种新设计对于经济中其他生产者具有正的外部性。 5.产业政策(industrial policy):政府旨在促进技术进步行业的经济干预。 6.矫正税(corrective taxes):是指用于纠正负外部性影响的税收,即旨在引导私人决策者 考虑负外部性引起的社会成本的税收,这种税也被称为庇古税(Pigovian taxes),它是最早主张采用这种税收的经济学家阿瑟?庇古(Arthur Pigou)的名字命名的。 7.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 指揭示市场经济中产权安排、交易成本和资源配置效率之间关系的原理。其基本思想由美国经济学家、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在1960年发表的《社会成本问题》中提出,但科斯本人并没有直接将其思想以定理形式写出,而是体现在从解决环境污染的外部性问题出发所进行的案例分析中。科斯定理是由其他经济学家在解释科斯的基本思想时概括出来的,不同的经济学家从不同的侧面对科斯的基本思想进行了解释。

第四章公共管理的物品及供给 知识点

第四章公共管理的物品及供给 一.选择及填空 1.公共物品:相对于私人物品而言的共享性物质产品和服务项目 2.公共物品的特性:受益的非排他性、消费的非竞争性、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强制性。 3.在特定限度内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同时在技术上很容易排他的是俱乐部产品。 4公共资源: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但却无法有效的排他。 5.混合物品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较大范围的正的外部性。 6.公共物品供给的特点:政府是公共物品的供给主体,公共物品的供给具有规模性,公共物品的供给往往无差异,公共物品的供给具有非均衡性。 7.税收规范的角度,提出了资源如何在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之间进行最优配置的问题的是庇古均衡。 8.政府机构并不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工作目标,并不存在提供同种公共物品的竞争。 9.公共物品通常不以价格形式出售。 10.庇古均衡的最优供给是在消费的边际效用和税收的边际效用达到均衡时。 11.如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按章其所得的公共物品的边际效益的大小,来捐献自己应当分担的公共物品的资金费用,则公共物品的供给量可以达到具有效率的最佳水平的是林达尔均衡 12.准公共物品具有排他性和在一定范围内非竞争性。 13.公共物品供给的变化趋势:供给主体的多元化,供给结构趋向丰富,供给质量日渐提高。 14.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的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 一个动态的、历史的概念 15.政府供给的两种方式:政府直接生产,政府间接生产 16.公共物品及公共支出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增 加是总的趋势 17.政府间接生产公共物品方式:政府与私人签订生产合 同,授权经营,出让经营权,政府经济资助,政府参股 二、名词解释 公共物品:相对于私人物品而言的共享性的物质产品和 服务项目。 俱乐部产品:在特定限度内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同时 在技术上很容易排他。 搭便车:人们都不希望在不付出任何代价的条件下,享 受通过他人捐献而提供的公共物品的效益。 三、简答 1.以国防为例分析公共物品的特征。 (1)具有受益的非排他性。如果在一国的范围内提供了 国防服务,则要想排除任何一个生活在该国的人享受国 防保护是极端困难的,那些在政治上反对发展核武器而 不愿为国防缴纳费用的纳税的人们,及时被投进监狱, 也仍然处在核武器所提供的国家安全保障范围之内。 (2)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国防一旦建立后,增加一个 受保护人不会减少其他任何人的受益程度,也不会额外 增加资源投入。 (3)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整个社会的成员共同享用国防 的保护,不能将其分割成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个人。 (4)消费的强制性。国防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所有社会 成员都必须在国防的管辖范围内,受到国防的保护。 2.试分析教育属于什么物品?为什么 教育是混合物品。混合物品具有较大范围的外部性, 由于这种外部性,使得这类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变的不完全。一个人接受教育,受益的首先是个人,即 能提升个人的知识水平,找到更好的工作,获得更高的 报酬等;同时,教育具有形式上的排他性和竞争性。因 此,按传统的衡量标准,教育是私人物品。但另一方面, 教育在给个人带来私人利益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大的正 外部效应,即将相当大的一部分利益通过受教育者外溢 给社会,使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和民族文化素质得到提高, 使他人受益。这种外部性是非竞争和非排他的。因此, 在这个层面上,教育有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即具 有公共物品的特征。因此,教育属于混合物品。 3.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与私人部门提供私人物品有何不 同? (1)政府机构的官僚们并不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其工作目 标。由于追求利润必然要减低成本,不以盈利为目的的 政府机构所提供的公共物品,便往往与相对较高的成本 相伴随。 (2)在政府官僚机构中,并不存在提供同种公共物品的 竞争,缺乏竞争意味着缺乏激励,从而会降低公关部门 的服务效率, (3)公共物品通常不以价格形式出售。因此,社会成员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微观经济学分册-课后习题答案-第10章资料说课讲解

第十章外部性 复习题 1.举出一个负外部性的例子和一个正外部性的例子。 答:负外部性的例子:化工厂排放的化学废气,污染了环境,但它却不必承担污染的全部成本。正外部性的例子:在临街的自家院子里种花,既美化了自己家的环境,又使邻居和路人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花,具有正外部性。 2.用供求图解释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负外部性的影响。 图10-1 存在负外部性的供求图 答:生产中的外部性使该物品的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生产该物品的社会最适量小于其均衡数量,即市场量。 3.专利制用什么方法帮助社会解决了一个外部性问题? 答:专利制利用法律法规的形式规定专利发明者可以在一定时期排他性的使用自己的发明的权利,激励发明者更多地进行新技术研究,科技发明的正外部性内在化。 4.什么是矫正税?为什么就保护环境免受污染的方法而言,经济学家对矫正税的偏好大于管制? 用于纠正负外部性影响的税收被称为矫正税。这种税也被称为庇古税。作为解决污染的方法,经济学家对矫正税的偏爱通常大于管制,因为税收可以以较低的社会成本减少污染。首先是因为税收减少污染更有效率。矫正税实际上规定了污染权的价格,并把污染权分配给那些减少污染成本最高的工厂。无论环境保护机构选择的污染水平是多少,它都可以通过税收以最低的总成本达到这个目标。其次,矫正税对环境更有利。在管制政策下,企业被动地减少污染,一旦达到了管制的要求,它就没有理由再减少排污。税收激励工厂主动减少污染,以尽

力减少不得不为此支付的税收量。 5.列出不用政府干预时也可以解决外部性引起的问题的一些方法。 答:私人解决外部性所引起的问题的方法有:(1)用道德规范和社会约束来解决;(2)慈善行为;(3)通过依靠有关各方的私利来解决外部性问题;(4)利益各方签订合约。 6.设想你与一个吸烟者同住一间房,但你不吸烟。根据科斯定理,什么因素决定了你的室友是否在房间里吸烟?这个结果有效率吗?你和你室友如何达成这种解决方法? 答:根据科斯定理,如果我被迫吸烟所承受的成本大于我的室友吸烟所获得的收益,我的室友就不应该在房间里吸烟。如果我的成本小于室友的收益,她就可以在房间里吸烟。只要交易成本不阻止协议的达成,结果就是有效的。我和室友协商达成解决办法:我们中的一个补偿另一个吸烟或者不吸烟的损失。如我给室友买一些糖果以缓解她不能吸烟的痛苦,来与她达成协议——她以后不在房间里吸烟。 问题与应用 1.有两种方法保护你的汽车不被偷窃:防盗杠杆使偷汽车者难以偷走你的汽车;报警器使得在你的车被偷以后,警察可以轻而易举地抓得小偷。以上哪一种类型的保护会给其他车主带来负外部性?哪一种带来正外部性?你认为你的分析有什么政策含义吗? 答:(1)防盗杠杆的保护给其他车主带来负外部性,因为防盗杠杆的使用使偷汽车者难以偷走我的汽车,但偷车者会把注意力转向其他汽车,多偷那些没有安装防盗杠杆的汽车。(2)报警器给其他车主带来正外部性,因为偷汽车者并不知道哪些汽车装了报警器,为避免被抓,他们会减少偷任何一辆车的概率。 (3)这一分析的政策含义是政府应该对使用防盗杠杆的汽车所有者征税,对装报警器的汽车所有者给予补贴。 2.你同意下列说法吗?为什么同意或不同意? A.“必须根据矫正税引起的无谓损失来评价庇古税作为减少污染方法的收益。” 答:不同意。矫正税与其他大多数税不同,它是存在负外部性时的正确激励,从而使资源配置接近于社会最优。矫正税既增加了政府收入,又增加了社会福利。 B.“当决定是否向消费者或者生产者征收矫正税时,政府应该把税加载引起外部性的市场一方身上。” 答:不同意。无论向谁征税,税收的影响是相同的。因此无论外部性是由消费者还是生产者造成的,向消费者或者生产者征税会导致同样的数量下降以及消费者支付和生产者收入的价

第2章 外部效应

第2章外部效应 一、习题 1.填空题 (1)外部效应就是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____或____。 (2)外部效应按照结果来分类可分为____和____。 (3)负的外部效应是指,给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____。(4)政府用于矫正外部效应的财政措施有_____和____。 (5)矫正性的税收的突出特征是其税额同____相等。 2.判断题 (1)在存在正的外部效应的情况下,无论是产品的买者,还是卖者,都会在其决策中意识到他们之间的交易会给其他人带来益处。() (2)所有的给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带来的影响都可称作外部效应。() (3)在存在外部效应的情况下,私人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会同社会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发生偏离。() (4)在存在负的外部效益的情况下,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成本大于其社会边际成本。() (5)存在外部边际效益递减的正的外部效应时,市场机制下的产量水平总是缺乏效率的。() 3.单项选择题 (1)下面关于正的外部效应和负的外部效应的四项论述中,正确的有()。 ①正的外部效应是指给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效益 ②负的外部效应是指给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成本费用 ③具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往往会出现供给不足 ④具有负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往往会出现供给过多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关于“金钱的外部效应”的论述,正确的是()。 A.因某种物品或服务需求量或供给量变动而以价格上涨或下降形式给现有消费者带来的影响,称作“金钱的外部效应” B.那些对第三者所造成的无法通过价格或者说不能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影响,就是“金钱的外部效应” C.“金钱的外部效应”同样会导致资源配置的扭曲 D.“金钱的外部效应”也在政府要采取措施加以矫正的外部效应范围之列 (3)下面对负的外部效应的分析,四种情况中发生的可能性最小的是()。 A.随着年产量增加一倍,外部总成本可能也随之增加一倍,外部边际成本保持不变 B.随着年产量增加一倍,外部总成本的增加可能大于一倍,外部边际成本递增 C.随着年产量增加一倍,外部总成本的增加可能小于一倍,外部边际成本递减 D.随着年产量增加一倍,外部总成本的增加可能小于一倍,外部边际成本递增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宏观经济学第十章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十章习题及答案 : 篇一:微经第十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章外部性 复习题 1.举出一个负外部性的例子和一个正外部性的例子。 答:负外部性的例子:化工厂排放的化学废气,污染了环境,但它却不必承担污染的全部成本。正外部性的例子:在临街的自家院子里种花,既美化了自己家的环境,又使邻居和路人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花,具有正外部性。 2.用供求图解释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负外部性的影响。 图10-1 存在负外部性的供求图 答:生产中的外部性使该物品的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生产该物品的社会最适量小于其均衡数量,即市场量。 3.专利制用什么方法帮助社会解决了一个外部性问题? 答:专利制利用法律法规的形式规定专利发明者可以在一定时期排他性的使用自己的发明的权利,激励发明者更多地进行新技术研究,科技发明的正外部性内在化。 4.什么是矫正税?为什么就保护环境免受污染的方法而言,经济学家对矫正税的偏好大于管制? 用于纠正负外部性影响的税收被称为矫正税。这种税也被称为庇古税。作为解决污染的方法,经济学家对矫正税的偏爱通常大于管制,因为

税收可以以较低的社会成本减少污染。首先是因为税收减少污染更有效率。矫正税实际上规定了污染权的价格,并把污染权分配给那些减少污染成本最高的工厂。无论环境保护机构选择的污染水平是多少,它都可以通过税收以最低的总成本达到这个目标。其次,矫正税对环境更有利。在管制政策下,企业被动地减少污染,一旦达到了管制的要求,它就没有理由再减少排污。税收激励工厂主动减少污染,以尽力减少不得不为此支付的税收量。 5.列出不用政府干预时也可以解决外部性引起的问题的一些方法。 答:私人解决外部性所引起的问题的方法有:(1)用道德规范和社会约束来解决;(2)慈善行为;(3)通过依靠有关各方的私利来解决外部性问题;(4)利益各方签订合约。 6.设想你与一个吸烟者同住一间房,但你不吸烟。根据科斯定理,什么因素决定了你的室友是否在房间里吸烟?这个结果有效率吗?你和你室友如何达成这种解决方法? 答:根据科斯定理,如果我被迫吸烟所承受的成本大于我的室友吸烟所获得的收益,我的室友就不应该在房间里吸烟。如果我的成本小于室友的收益,她就可以在房间里吸烟。只要交易成本不阻止协议的达成,结果就是有效的。我和室友协商达成解决办法:我们中的一个补偿另一个吸烟或者不吸烟的损失。如我给室友买一些糖果以缓解她不能吸烟的痛苦,来与她达成协议——她以后不在房间里吸烟。 问题与应用 1.有两种方法保护你的汽车不被偷窃:防盗杠杆使偷汽车者难以偷走你的汽车;报警器使得在你的车被偷以后,警察可以轻而易举地抓得小偷。以上哪一种类型的保护会给其他车主带来负外部性?哪一种带来正外部性?你认为你的分析有什么政策含义吗? 答:(1)防盗杠杆的保护给其他车主带来负外部性,因为防盗杠杆的

微经第十章课后习题答案说课讲解

微经第十章课后习题 答案

第十章外部性 复习题 1.举出一个负外部性的例子和一个正外部性的例子。 答:负外部性的例子:化工厂排放的化学废气,污染了环境,但它却不必承担污染的全部成本。正外部性的例子:在临街的自家院子里种花,既美化了自己家的环境,又使邻居和路人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花,具有正外部性。 2.用供求图解释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负外部性的影响。 图10-1 存在负外部性的供求图 答:生产中的外部性使该物品的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生产该物品的社会最适量小于其均衡数量,即市场量。 3.专利制用什么方法帮助社会解决了一个外部性问题? 答:专利制利用法律法规的形式规定专利发明者可以在一定时期排他性的使用自己的发明的权利,激励发明者更多地进行新技术研究,科技发明的正外部性内在化。 4.什么是矫正税?为什么就保护环境免受污染的方法而言,经济学家对矫正税的偏好大于管制? 用于纠正负外部性影响的税收被称为矫正税。这种税也被称为庇古税。作为解决污染的方法,经济学家对矫正税的偏爱通常大于管制,因为税收可以以较低的社会成本减少污染。首先是因为税收减少污染更有效率。矫正税实际上规定了污染权的价格,并把污染权分配给那些减少污染成本最高的工厂。无论环境保护机构选择的污染水平是多少,它都可以通过税收以最

低的总成本达到这个目标。其次,矫正税对环境更有利。在管制政策下,企业被动地减少污染,一旦达到了管制的要求,它就没有理由再减少排污。税收激励工厂主动减少污染,以尽力减少不得不为此支付的税收量。 5.列出不用政府干预时也可以解决外部性引起的问题的一些方法。 答:私人解决外部性所引起的问题的方法有:(1)用道德规范和社会约束来解决;(2)慈善行为;(3)通过依靠有关各方的私利来解决外部性问题;(4)利益各方签订合约。 6.设想你与一个吸烟者同住一间房,但你不吸烟。根据科斯定理,什么因素决定了你的室友是否在房间里吸烟?这个结果有效率吗?你和你室友如何达成这种解决方法? 答:根据科斯定理,如果我被迫吸烟所承受的成本大于我的室友吸烟所获得的收益,我的室友就不应该在房间里吸烟。如果我的成本小于室友的收益,她就可以在房间里吸烟。只要交易成本不阻止协议的达成,结果就是有效的。我和室友协商达成解决办法:我们中的一个补偿另一个吸烟或者不吸烟的损失。如我给室友买一些糖果以缓解她不能吸烟的痛苦,来与她达成协议——她以后不在房间里吸烟。 问题与应用 1.有两种方法保护你的汽车不被偷窃:防盗杠杆使偷汽车者难以偷走你的汽车;报警器使得在你的车被偷以后,警察可以轻而易举地抓得小偷。以上哪一种类型的保护会给其他车主带来负外部性?哪一种带来正外部性?你认为你的分析有什么政策含义吗?

第四章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

第四章真实经济周期理论 一、导言:有关经济波动的一些事实 理解造成总量波动的来源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核心目标。本章主要介绍关于宏观经济波动的来源和性质的主要理论。通过对美国经季节性调整后的真实GDP 分析得出:第一个事实是,经济波动没有表现出任何规律性的或周期性形式(由于产出的变动不规则,因而现代宏观经济学一般都不试图将波动解释为由不同时间长度组成的确定性周期,想识别出有的基钦周期(3年)、朱格拉周期(10年)、库兹涅茨周期(20年)及康德拉耶夫周期(50年)的努力通常被认为是徒劳的。普遍的观点是,不同类型和大小的扰动,以随机的时间间隔来影响经济,这些扰动继而传递给整个经济。在这一点上,主要宏观经济学派的差别在于他们对扰动和传递机制的假设不同;第二个事实是,产出各个组成部分的波动程度不一(存货投资平均只占GDP中一个极小的比例,它在衰退时的波动却几乎占GDP下降的一半);第三个事实,涉及产出变动的不对称性:产出在较长的时间内稍高于其通常路径,而在较短的时间内远低于其通常路径。第四个事实是,二战前后的产出波动的特征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剔除对二战前宏观经济时间序列的传统估计存在重大的偏差);最后,失业率的变动一般小于产出变动。 二、波动理论 瓦尔拉斯模型,即一个没有任何外部性、不对称信息、市场缺失、或其他不完善性的竞争性模型来理解总量波动。拉姆齐模型是瓦尔拉斯总量经济基本模型。本章是对拉姆齐模型的一个扩展,纳入总量波动:1、存在一个扰动来源,如果没有冲击,该模型将收敛于一条平衡增长路径,然后平衡增长。强调对经济中的技术冲击,即生产函数在各个时期的变动,以及政府购买冲击,这两种冲击代表真实扰动:技术冲击改变既定数量的投入品所产生的产出,而政府购买冲击改变既定生产水平条件下私人经济可利用的商品量。——RBC模型。2、考虑就业的变动。通过使家庭效用不仅取决于家庭消费,而且取决于家庭工作量,从而

第四章 外部效应理论

第4章外部效应理论 外部性也是政府运用财政支出来调整经济的重要领域之一。 4.1 外部效应的界定 4.2 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 4.3 外部效应的矫正 4.1外部性的界定 外部性就是指某些经济主体的行为影响了其他人,却没有因此而付出代价或得到补偿的现象。 按照传统福利经济学的观点,外部性是一种经济力量对于另一种经济力量的“非市场性”的附带影响,是经济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我们在理解外部性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这种外部影响是否是故意的。 如果是故意给别人造成的损失不能称为是负外部性。 ?要与“金钱外部性” 区别开,金钱外部性不是真的外部性。 经济学家将因某种物品或服务需求量或供给的变动而以价格升或降形式给现有消费者带来的影响,称作“金钱的外部效应. ?当补偿(或者赔偿)行为发生时,不能说不存在外部性,而只能说减少了外部性。 外部性的类型 ◆生产的外部性和消费的外部性 ◆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4.2 外部性与资源配置 当存在外部性问题时,市场资源的配置是低效的,主要表现在负外部性引起产量过剩,正外部

性造成产量不足,都不能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 外部性的存在,形成了私人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成本、私人边际收益和社会边际收益的 差别。 区分几个重要的概念: 私人边际成本:单个经济主体所承担的边际成本。 社会边际成本:经济中所有个体所承担的边际成本。 不存在外部性,私人边际成本就是社会边际成本; 私人边际收益:单个经济主体所取得的边际收益。 社会边际收益:经济中所有个体得到的边际收益。 不存在外部性,私人边际收益就是社会边际收益; ◆外部性的经济计量: 社会边际成本=私人边际成本+边际外部成本 社会边际收益=私人边际收益+边际外部收益 社会最优效率原则要求产量或消费量符合:社会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收益 生产中的负外部性 以生产钢铁为例:钢铁的社会成本曲线在供给曲线之上,之间的垂直距离为污染成本(负外部性成本)。 如图负外部性造成产量过剩 P Q O P 2P 1 Q 1(市场量) (最优量) 生产钢材的市场量>最优量。 原因:市场均衡仅仅反映了生产者的私人成本另外一部分成本转嫁给了社会。 生产中的正外部性 生产机器人为例:由于这种生产活动具有正外部性,所以生产的私人成本>社会成本,之间的差距为生产活动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的价值。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 微观经济学分册 课后习题答案 第10章

第十章外部性 复习题 1 .举出一个负外部性的例子和一个正外部性的例子。 答:负外部性的例子:化工厂排放的化学废气,污染了环境,但它却不必承担污染的全部成本。正外部性的例子:在临街的自家院子里种花,既美化了自己家的环境,又使邻居和路人 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花,具有正外部性。 均衡数量,即市场量。 3. 专利制用什么方法帮助社会解决了一个外部性问题? 答:专利制利用法律法规的形式规定专利发明者可以在一定时期排他性的使用自己的发明的 权利,激励发明者更多地进行新技术研究,科技发明的正外部性内在化。 4?什么是矫正税?为什么就保护环境免受污染的方法而言,经济学家对矫正税的偏好大于 管制? 用于纠正负外部性影响的税收被称为矫正税。这种税也被称为庇古税。作为解决污染的方法, 经济学家对矫正税的偏爱通常大于管制,因为税收可以以较低的社会成本减少污染。首先是因为税收减少污染更有效率。矫正税实际上规定了污染权的价格,并把污染权分配给那些减 少污染成本最高的工厂。无论环境保护机构选择的污染水平是多少,它都可以通过税收以最

低的总成本达到这个目标。其次,矫正税对环境更有利。在管制政策下,企业被动地减少污 染,一旦达到了管制的要求,它就没有理由再减少排污。税收激励工厂主动减少污染,以尽力减少不得不为此支付的税收量。 5?列出不用政府干预时也可以解决外部性引起的问题的一些方法。 答:私人解决外部性所引起的问题的方法有:(1)用道德规范和社会约束来解决;(2)慈善 行 为;(3)通过依靠有关各方的私利来解决外部性问题;(4)利益各方签订合约。 6?设想你与一个吸烟者同住一间房,但你不吸烟。根据科斯定理,什么因素决定了你的室 友是否在房间里吸烟?这个结果有效率吗?你和你室友如何达成这种解决方法? 答:根据科斯定理,如果我被迫吸烟所承受的成本大于我的室友吸烟所获得的收益,我的室友就不应该在房间里吸烟。如果我的成本小于室友的收益,她就可以在房间里吸烟。只要交易成本不阻止协议的达成,结果就是有效的。我和室友协商达成解决办法:我们中的一个补偿另一个吸烟或者不吸烟的损失。如我给室友买一些糖果以缓解她不能吸烟的痛苦,来与她达成协议——她以后不在房间里吸烟。 问题与应用 1.有两种方法保护你的汽车不被偷窃:防盗杠杆使偷汽车者难以偷走你的汽车;报警器使 得在你的车被偷以后,警察可以轻而易举地抓得小偷。以上哪一种类型的保护会给其他车主 带来负外部性?哪一种带来正外部性?你认为你的分析有什么政策含义吗? 答:(1)防盗杠杆的保护给其他车主带来负外部性,因为防盗杠杆的使用使偷汽车者难以偷走我的汽车,但偷车者会把注意力转向其他汽车,多偷那些没有安装防盗杠杆的汽车。 (2)报警器给其他车主带来正外部性,因为偷汽车者并不知道哪些汽车装了报警器,为避免被抓,他们会减少偷任何一辆车的概率。 (3)这一分析的政策含义是政府应该对使用防盗杠杆的汽车所有者征税,对装报警器的汽车所有者给予补贴。 2?你同意下列说法吗?为什么同意或不同意? A. “必须根据矫正税引起的无谓损失来评价庇古税作为减少污染方法的收益。” 答:不同意。矫正税与其他大多数税不同,它是存在负外部性时的正确激励,从而使资源配置接近于社会最优。矫正税既增加了政府收入,又增加了社会福利。 B. “当决定是否向消费者或者生产者征收矫正税时,政府应该把税加载引起外部性的市场一方身

外部性习题及答案

第10章外部性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外部性 2、正外部性 3、负外部性 4、社会成本 5、外部性内在化 6、科斯定理 7、交易成本 二、正误题(请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正外部性是一种归市场上买者的外部利益,而负外部性是一种归市场上卖者的外部成本。 2.如果一个市场引起负外部性,社会成本曲线在供给曲线(私人成本曲线)之上。 3.如果一个市场引起正外部性,社会价值曲线在需求曲线(私人价值曲线)之上。 4.带来未被内在化的负外部性的市场产生的均衡数量小于最优数量。 5.如果市场引起负外部性.那么,矫正税就将使市场向更有效率的结果变动。 6.根据科斯定理,外部性总是要求政府为了使外部性内在化而进行干预。 7.税收总使市场更无效率。 8.如果Bob对在餐馆吸烟的评价是10美元,而Sue对她吃饭时清洁空气的评价是15美元,根据科斯定理,只有Sue拥有清洁空气的权利.Bob才会不在餐馆吸烟。 9.如果交易成本大于受影响各方对外部性达成协议的潜在利益,就没有解决外部性的私人方法。 10.用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减少污染的好处是管制者不需要了解污染权的需求。 11. 在任何一种既定的污染需求曲线下,管制者可以用矫正税或发放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达到同样的污染水平。 12. 外部经济有利于资源配置。 13. 科斯主张用产权明晰化的办法来解决外部性问题。 三、单项选择题 1. 外部性是: a. 归市场上买者的利益 b. 归市场上卖者的成本 c. 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无补偿的影响 d. 对企业顾问支付的报酬

2. 负外部性引起 a. 一种物品的社会成本曲线高于供给曲线(私人成本曲线) b. 一种物品的社会成本曲线低于供给曲线(私人成本曲线) c. 一种物品的社会价值曲线高于需求曲线(私人价值曲线) d. 以上各项都不是。 3.正外部性引起 a. 一种物品的社会成本曲线高于供给曲线(私人成本曲线) b. 一种物品的社会价值曲线高于需求曲线(私人价值曲线) c. 一种物品的社会价值曲线低于需求曲线(私人价值曲线) d. 以上各项都不是。 4. (没有内在化的)负外部性引起 a. 最优数量大于均衡数量。 b. 均衡数量大于最优数最。 c. 均衡数量等于最优数量。 d. 均衡数量大于或小于最优数量。 5. (没有内在化的)正外部性引起 a. 最优数量大于均衡数量。 b. 均衡数量大于最优数最。 c. 均衡数量等于最优数量。 d. 均衡数量大于或小于最优数量。 6.为了使负外部性内在化,适当的公共政策的反应将是 a.禁止所有引起负外部性的物品的生产。 b.政府控制引起外部性的物品的生产。 c.补贴这种物品。 d.对这种物品征税。 7.当一个人在一个拥挤的城区买了一辆汽车时,这就引起了 a.有效率的市场结果。 b.技术溢出效应。 c.正外部性。 d.负外部性。 8.根据科斯定理,在以下哪种情况下私人双方可以自己解决外部性问题 a.受影响的各方在谈判中有相等的权利。 b.受外部性影响的一方有不受影响的初始产权。 c.没有交易成本。

04第四章公共产品与外部性问题

第四章公共产品与外部性问题 第一节公共产品 一、公共产品的特征 二、公共产品的分类 三、公共产品的提供 一、公共产品的特征 ⑴消费上的非竞争性—指消费者消费某产品时并不影响其他消费者从该产品中获得利益?多增加一个消费者不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数量与质量,即新增消费者边际成本为零(MC=0) ⑵非排他性—在产品消费中,很难将其他消费者排除在该产品的消费利益之外 ?技术上,无法将不愿意付款者排除在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之外 ?经济上,虽然在技术上可以实现排他但因排他成本太高而不可能被实施 一、公共产品的特征 纯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纯私人产品:具有完全的排他性和竞争性 ?公共品可变成私人品 ——无线电视信号屏蔽 ——产权界定 ?许多传统上认为的公共品并不严格满足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高速公路,拥挤时具备竞争性 ?许多传统上不认为是商品的物品具有公共品的特征 ——社会信用系统,法律和秩序、诚实 知识、收入分配、政府本身也是公共品 说明 ?虽然每个人消费的公共产品数量相同,但不一定所有人对这种消费的评价都一致。 ?公共产品的分类不是绝对的,它取决于市场和技术状况。 ?私人产品并不一定只由私人部门提供。 ?一种产品的公共提供并不等于要由公共部门组织生产。 二、公共产品分类 (一)按特征强弱不同分类 1、纯公共产品: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2、准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特征之一 (1)拥挤性公共产品:具有竞争性但具有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指随着消费人数的增加而产生拥挤,从而会减少个人从中获得的效益。如拥挤的桥梁、教室 (2)排他性公共产品:具有排他性但具有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指效用可以为全社会共享,但在技术上可以实现排他。如教育 二、公共产品分类 课堂讨论 下列哪些是纯粹公共物品或混合公共物品? 国防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核心讲义】(第10章外部性)

第10章外部性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外部性和市场无效率 外部性(externality):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 如果对旁观者的影响是不利的,就称为负外部性;如果这种影响是有利的,就称为正外部性。在存在外部性时,市场均衡并不是有效的,均衡并没有实现整个社会总利益的最大化。 1.福利经济学:回顾 图10-1表示铝市场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需求曲线的高度表示边际买者的支付意愿,也就是购买最后一单位铝对消费者的价值。供给曲线的高度表示边际卖者的成本,也就是出售最后一单位铝对生产者的成本。 在没有政府干预时,铝的价格会自发调整,使铝的供求达到平衡。如图10-1的Q 市场 所示的市场均衡时的生产量和消费量,在使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之和最大化的意义上说是有效率的。 图10-1 铝市场 2.负的外部性 假设铝工厂排放污染物,产生负的外部性,使得生产铝的社会成本大于铝的私人成本。因此社会成本曲线在供给曲线之上。 一个仁慈的社会计划者会力图使该市场产生的总剩余——铝对消费者的价值减去生产 铝的社会成本——最大化。决定了社会的最适量(即Q 最适 ),如果不考虑对除生产者之外的 其他人的影响,则均衡数量为Q 市场。此时铝的均衡数量(即Q 市场 )大于社会的最适量(即

宏观经济学第十章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十章习题及答案 篇一:微经第十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章外部性 复习题 1.举出一个负外部性的例子和一个正外部性的例子。 答:负外部性的例子:化工厂排放的化学废气,污染了环境,但它却不必承担污染的全部成本。正外部性的例子:在临街的自家院子里种花,既美化了自己家的环境,又使邻居和路人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花,具有正外部性。 2.用供求图解释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负外部性的影响。 图10-1 存在负外部性的供求图 答:生产中的外部性使该物品的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生产该物品的社会最适量小于其均衡数量,即市场量。 3.专利制用什么方法帮助社会解决了一个外部性问题? 答:专利制利用法律法规的形式规定专利发明者可以在一定时期排他性的使用自己的发明的权利,激励发明者更多地进行新技术研究,科技发明的正外部性内在化。 4.什么是矫正税?为什么就保护环境免受污染的方法而言,经济学家对矫正税的偏好大于管制? 用于纠正负外部性影响的税收被称为矫正税。这种税也被称为庇古税。

作为解决污染的方法,经济学家对矫正税的偏爱通常大于管制,因为税收可以以较低的社会成本减少污染。首先是因为税收减少污染更有效率。矫正税实际上规定了污染权的价格,并把污染权分配给那些减少污染成本最高的工厂。无论环境保护机构选择的污染水平是多少,它都可以通过税收以最低的总成本达到这个目标。其次,矫正税对环境更有利。在管制政策下,企业被动地减少污染,一旦达到了管制的要求,它就没有理由再减少排污。税收激励工厂主动减少污染,以尽力减少不得不为此支付的税收量。 5.列出不用政府干预时也可以解决外部性引起的问题的一些方法。答:私人解决外部性所引起的问题的方法有:(1)用道德规范和社会约束来解决;(2)慈善行为;(3)通过依靠有关各方的私利来解决外部性问题;(4)利益各方签订合约。 6.设想你与一个吸烟者同住一间房,但你不吸烟。根据科斯定理,什么因素决定了你的室友是否在房间里吸烟?这个结果有效率吗?你和你室友如何达成这种解决方法? 答:根据科斯定理,如果我被迫吸烟所承受的成本大于我的室友吸烟所获得的收益,我的室友就不应该在房间里吸烟。如果我的成本小于室友的收益,她就可以在房间里吸烟。只要交易成本不阻止协议的达成,结果就是有效的。我和室友协商达成解决办法:我们中的一个补偿另一个吸烟或者不吸烟的损失。如我给室友买一些糖果以缓解她不能吸烟的痛

曼昆经济学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10章外部性)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 第10章外部性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外部性和市场无效率 外部性(externality):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 如果对旁观者的影响是不利的,就称为负外部性;如果这种影响是有利的,就称为正外部性。在存在外部性时,市场均衡并不是有效的,均衡并没有实现整个社会总利益的最大化。 1.福利经济学:回顾 图10-1表示铝市场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需求曲线的高度表示边际买者的支付意愿,也就是购买最后一单位铝对消费者的价值。供给曲线的高度表示边际卖者的成本,也就是出售最后一单位铝对生产者的成本。 在没有政府干预时,铝的价格会自发调整,使铝的供求达到平衡。如图10-1的Q 市场 所示的市场均衡时的生产量和消费量,在使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之和最大化的意义上说是有效率的。 图10-1 铝市场 2.负的外部性 假设铝工厂排放污染物,产生负的外部性,使得生产铝的社会成本大于铝的私人成本。因此社会成本曲线在供给曲线之上。 一个仁慈的社会计划者会力图使该市场产生的总剩余——铝对消费者的价值减去生产 铝的社会成本——最大化。决定了社会的最适量(即Q 最适 ),如果不考虑对除生产者之外的 其他人的影响,则均衡数量为Q 市场。此时铝的均衡数量(即Q 市场 )大于社会的最适量(即 Q 最适 )。出现这种无效率是因为市场均衡仅仅反映了生产的私人成本。在市场均衡时,边际 消费者对铝的评价小于生产它的社会成本。在Q 市场 时,需求曲线位于社会成本曲线之下。因此,若将铝的生产量和消费量降低到均衡水平之下,就会增加社会的总经济福利。 图10-2 污染与社会最适 改进:对铝生产者征税,使供给曲线向上移动,移动量为税收规模,新的供给曲线就与社会成本曲线相重合。在达到新的市场均衡时,铝生产者将生产社会最适量的铝。 这种税的运用被称为外部性内在化(internalizing the externality),因为它给市场买者与卖者以考虑其行为的外部影响的激励。使得铝生产者在决定供给多少铝时会考虑到污染的成本,因为税收使其要支付这些外部成本。而且,由于市场价格反映了对生产者征收的税收,铝的消费者也有少消费铝的激励。

第10章-外部性

第10章外部性 一、为每个关键术语选择一个定义 关键术语定义 -------------外部性1、认为如果私人各方面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达 成协议,他们就可以自己解决外部性问题的一个 命题 -------------正外部性2、在谈判和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成本 -------------负外部性3、当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有不利影响时的情况-------------社会成本4、为引导私人决策考虑由负外部性造成的社会成本 而征收的一种税 -------------外部性内在化5、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无补偿的影响 -------------矫正税6、改变激励,以使人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部效应-------------科斯定理7、私人成本和外部成本之和 -------------交易成本8、当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有有利影响时的情况 二、判断正误 -------------1、正外部性是一种归市场上买者的外部利益,而负外部性是一种归市场上卖者的外部成本 -------------2、如果一个市场引起负外部性,社会成本曲线在供给曲线(私人成本曲线)之上-------------3、如果一个市场引起正外部性,社会价值曲线在需求曲线(私人价值曲线)之上-------------4、带来未被内在化的负外部性的市场产生的均衡数量小于最优数量 -------------5、如果市场引起负外部性,那么,矫正税就将使市场向更有效率的结果变动 -------------6、根据科斯定理,外部性总是要求政府为了使外部性内在化而进行干预 -------------7、为了使污染减少到某个目标量,如果每个污染企业都等量的减少其污染,这就是最有效率的 -------------8、当斯莫基熊说“只有你能防止森林火灾”时,社会是在努力用道德规范与社会惩罚把野营时用火相关的外部性内在化 -------------9、税收总使市场更无效率 -------------10、如果Bob对在餐馆吸烟的评价是10美元,而Sue对她吃饭时情节空气的评价是15美元,根据科斯定理,只有Sue拥有清洁空气的权利,Bob才不会在餐 馆吸烟 -------------11、如果交易成本大于受影响各方对外部性达成协议的潜在利益,就没有解决外部性的私人方法 -------------12、矫正税确定了污染的价格,而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确定了污染的量 -------------13、用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减少污染的好处是管制者不需要了解污染权的需求 -------------14、大多数经济学家不喜欢给污染环境定价这个想法 -------------15、在任何一种既定的污染需求曲线下,管制者可以用矫正税或发放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达到同样的污染水平 三、单项选择 1、外部性是() A、归市场上买者的利益 B、归市场上卖者的利益 C、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无补偿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