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髂关节炎的早期影像学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概述之骶髂关节病变影像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概述之骶髂关节病变影像 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概述之骶髂关节病变影像 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正常骶髂关节T1WI
强直性脊柱炎概述之骶髂关节病变影像 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正常骶髂关节T2WI
强直性脊柱炎概述之骶髂关节病变影像 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正常骶髂关节冠状T1WI
强直性脊柱炎概述之骶髂关节病变影像 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平片:关节面硬化
T1WI
T2WI
强直性脊柱炎概述之骶髂关节病变影像 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关节间隙增宽。
强直性脊柱炎概述之骶髂关节病变影像 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AS关节间隙增宽 正常对照 强直性脊柱炎概述之骶髂关节病变影像
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 HLA-B +
( )
双 髋
男 ,
及 20
腰岁
27 (
AS
正常对照
强直性脊柱炎概述之骶髂关节病变影像 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概述之骶髂关节病变影像 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概述之骶髂关节病变影像 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概述之骶髂关节病变影像 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概述之骶髂关节病变影像 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附着病是AS的主要病理特征,表现为以 关节囊、肌腱、韧带与骨附着点为中心 的慢性炎症。炎症过程引起附着点的侵 蚀、附近骨髓炎症并肉芽组织形成,最 后受累部位钙化,新骨形成,炎症修复。 反复发病,则韧带明显骨化,可形成骨 桥。附着病主要发生于骶髂关节和脊椎 关节。
强直性脊柱炎概述之骶髂关节病变影像 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概述之骶髂关节病变影像 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骶髂关节解剖与常见疾病诊断

骶髂关节解剖与常见疾病诊断【摘要】骶髂关节位置较深,个体存在差异性较大,关节面凹凸不平,关节间隙较窄,后部被较强厚的韧带和骨质遮盖,只在一小段层面未有骨质覆盖,因此目前疾病对骶髂关节的累及主要还是靠影像学检查。
由于其解剖的复杂性、疾病多样性及部位的特殊性,最终导致相关疾病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进展缓慢。
深入开展对骶髂关节断层解剖学的研究,有利于提高临床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
本文就骶髂关节解剖、影像学检查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骶髂关节;骶髂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一、骶髂关节的解剖骶髂关节由骶骨与髂骨的耳状面相对而构成,关节面凹凸不平,但彼此结合紧密,关节囊坚韧,周围有韧带环绕并连接着骶髂关节,限制并固定着关节的活动。
骶髂关节个体差异性较大,关节位置较深,关节间隙呈窄条形,关节后部被较厚的韧带和骨质覆盖,只有一小段层面未有骨质覆盖,因此目前临床对骶髂关节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1]。
骶髂关节结构牢固,活动度虽小,但它可以做轻微的上、下、前、后运动。
在前后运动时,可伴随关节作旋转运动。
潘进社等[2]报道显示,骶髂关节的活动度会随体位的改变而改变,且与人们的年龄呈正相关,即随着年龄的增加,活动度增加。
骶髂关节病种较多,但发病率较低,CT的普及应用,提高了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率,但是病变特点不典型,也增加了鉴别诊断的难度。
虽然CT检查能够反映疾病的部位及不同阶段的进展情况[3],但是目前临床上对脊柱关节病的治疗已经从疾病的早期阶段开始[4]。
因此深入开展对骶髂关节断层解剖学的研究,有利于提高临床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
二、骶髂关节的影像学检查2.1 X线平片检查:常规拍摄体位包括正位(前后位)和斜位。
正位片不仅可以了解双侧骶髂关节的骨质情况,还可以观察双侧髋关节,为诊断提供一定的提示价值。
由于髂骨与骶骨重叠,以及受盆腔脏器和肠腔内容物的影响,在X线片上不易显示微小病变.2.2 CT检查:常用的检查方法有常规横断图像、骨算法薄层重建、多平面重组(MPR)技术以及最大密度投影(MIP)技术等。
强直性脊柱炎所致的骶髂关节炎MR影像学分析

作者简介:骆冬英(1965 ),女,湖北省人,主治医师。
强直性脊柱炎所致的骶髂关节炎M R 影像学分析骆冬英1,杜湘珂,张桂青,孙 英2(1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北京 100044;2风湿免疫科)[摘 要] 目的 提高对强直性脊柱炎(A S)患者骶髂关节炎的M R 早期影像特征的认识。
方法 15例AS 患者M R 扫描序列包括SE T 1W I 、F SE T 2W I 及梯度回波T *1W I 。
结果 14例AS 患者骶髂关节表现为T 2WI 骨髓信号不等程度增高,T 1WI 及T 2W I 示软骨信号增高或减低,形态不规则,部分呈碎裂状,T *1WI 可清楚显示软骨增粗大于5mm 及破坏情况。
结论 M RI 能观察到骨髓水肿、软骨的异常改变及骨髓内脂脉沉积,可作为A S 骶髂关节炎早期诊断方法。
[关键词] 骶髂关节;强直性脊柱炎;磁共振成像[中图分类号] R593 23 R445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3289(2000)02 0152 03The Characteristic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the Detectionof Sacroilitis for Ankylosing SpondylitisL UO Dong Ying ,D U Xiang K e,Z H A N G Gui Qin,et al(Dep art ment of Radiology ,Peop le s H osp ital ,Beij ing Medical U niver sity ,Beij ing,100044,China)[Abstract] Purpose T o evaluate the characteristic of early sacroilitis on M R imag ing in patients w ith anky losing spondylitis (A S).Method Fifteen AS patients were imaged with SE T 1WI 、FSE T 2WI 、T *1WI on M R ex amination.Re sults O f sacroiliac joints in fourteen patients w er e obser ved the car tilage abnor malities showed as irregular appearance,patchy distribution in some patients,and hig her o r low er sig nal intensity on T 1W I and T 2WI.T he cartilage signal became thick and lar ger than 5mm,and was show ed erosion obviously on T *1WI.T he bone marrow w as demonstrated by different degree of hig her signal intensity on T 2WI.C onclusion M RI can reveal the bone marrow edema,cartilage abnor malities and fat accumulation in bone marrow and is helpful to the early diagnosis of sacroilitis in AS patients.[Key words] Sacroiliac jo int;Spondylitis,anky losing;M 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早期即侵及骶髂关节。
骶髂关节炎影像学检查方法诊断分析

骶髂关节炎影像学检查方法诊断分析摘要】目的提高骶髂关节炎影像学检查诊断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骶髂关节炎影像学X线、CT和MRI检查诊断资料,分析检查方法与诊断。
结果骶髂关节CT和MRI检查优于X线检查。
结论加强骶髂关节炎影像学检查与诊断,能对临床提供有力依据。
【关键词】骶髂关节炎影像学检查分析【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7-0143-01骶髂关节炎是脊柱关节病重要诊断依据,影像学检查诊断的骶髂关节炎对临床诊断至关重要,为提高骶髂关节炎影像学检查的诊断水平,本文对56例脊柱关节病患者的骶髂关节炎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对临床可疑病例,而X线片检查尚未显示明确的(一般为骶髂关节炎0级、Ⅰ级)或Ⅱ级以上的双侧骶髂关节炎改变者,或骶髂关节炎可疑不肯定病例。
1.2一般资料进行X线检查后,进行CT检查:28例中男25例,女3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35岁,平均22.1岁;病程最短9月,最长4.5年,平均3.6年。
进行X线检查后,进行MRI检查:28例中男26例,女2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33岁,平均20.9岁;病程最短7月,最长5年,平均3.2年。
1.3 临床资料1.3.1 进行X线检查后,又进行CT检查:28例进行X线检查,其中0级4例、Ⅰ级16例、Ⅱ级8例;后又进行CT检查,其中0级0例、Ⅰ级5例、Ⅱ级23例。
Ⅰ级11例报告错误,误诊率为39.29%;Ⅱ级有15例报告错误,误诊率为53.57%。
1.3.2 进行X线检查后,又进行MRI检查:28例进行X线检查,其中0级3例、Ⅰ级16例、Ⅱ级9例;后又进行MRI检查,其中0级0例、Ⅰ级3例、Ⅱ级25例。
Ⅰ级13例报告错误,误诊率为46.43%;Ⅱ级有16例报告错误,误诊率为57.14%。
1.4 统计学方法两组患者的早期资料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学进展

目前CT的骶 髂关节炎分级标准依然按照强制性脊柱炎纽约 标准的X 线分类法进行分析,0 级— 关节面光整,关节间隙未见变 形;1级— 关节面模 糊,无骨破坏、骨质 增生、骨质硬化,无关节间 隙改变;2级— 关节面模 糊和斑块状 脱钙,骨皮质局限硬化,软骨 下毛 糙、侵 蚀,关节间隙 基 本正常;3级 — 软骨下骨质明显弥 漫性 硬 化和侵 蚀破坏,关节面成锯齿状或毛刷装,关节间隙狭窄,部分强 直;4 级 — 骨 性 强 直。
SUMMARIZE 综述
CHINA的影像学进展
王立学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广西百色 533000
[摘要] 强制性脊柱炎是临床上一种以侵犯中轴关节为主的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主要侵犯患者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 组织及外周关节,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近些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的迅猛发展,各种影像学检查在强直性脊柱炎骶 髂关 节早期改变的诊断中地位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就 X 线、CT、M R I 强直性脊柱炎骶 髂关节早期病变的影像学表现的优 缺点做一综述。 [关键词] 强制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病变;X线;CT;MRI [中图分类号] R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3)06(c)-0191-02
骶髂关节病变CT诊断

退行性骶髂关节炎
骶髂关节退行性关节病鉴别诊断
分类 年龄 性别 分布 骨硬化 骨侵蚀 关节内骨性强制 关节旁骨贅 韧带骨化 退行性关节病 老年 男及女 双侧或单侧 髂骨 轻度、局限 无 少见 常见 不太常见 强直性脊柱炎 年轻 男大于女 双侧对称 髂骨 可能扩展 常见 常见 少见 常见 致密性髂骨炎 年轻 女大于或等于男 双侧对称 髂骨 三角形 无 无 少见 无
2. 强直性骶髂关节炎
强直性骶髂关节炎 本病较为多见,尤以青年人发生 率较高,但本病具有以下特点: (1)疼痛:自骶髂关节开始,逐步向上方椎节,多呈 进行性侵犯发展。 (2)双侧性:骶髂关节病变多为双侧对称性,并侵及 全关节,关节间隙从模糊到破坏,最后关节间隙 消失。 (3)脊柱同时受累:本病除骶髂关节外,脊柱椎体间 关节亦受侵犯,后期椎节呈竹节样改变。 (4)其他:本病患者血细胞沉降率快,且类风湿因子 等项化验指标多为阳性。
血管、神经经过:相当于骶髂关节中部水
平,有臀中皮神经从骶髂关节后面跨越,
该神经为感觉神经.即使损伤也不引起明
显功能障碍。
正常骶髂关节CT表现
关节面光整
关节间隙清晰均匀 关节面下骨质结构 密度未见异常 关节周围韧带未见 钙化
25岁 正常骶髂关节
关节周围肌肉对称
关节周围肌间隙和 皮下脂肪清晰
53岁 正常骶髂关节
5. 骶髂关节转移瘤
骶髂关节转移性肿 瘤:有其它器官肿瘤 的病史,局部疼痛, 而且有明显的压痛, 病程长者,可出现恶 液质。X线检查:局 部有不规则、边界不 清的结节样或片状样 致密影。若能找到原 发病灶则诊断更为肯 定。
6、化脓性骶髂关节炎
发热常达 40℃以上 疼痛,主要是髋部及大腿,有时向下肢放射,剧 烈,不能负重,负重时疼痛加重 炎症三反应,即白细胞高,血沉快, C-反应蛋白 阳性 托马氏征及“ 4 ”字试验(+ ) 关节后部红、肿、压痛及瘘道形成 直肠刺激征(脓液向小盆腔波及) 关节穿刺:从后方可刺出脓液
强直性脊柱炎概述之骶髂关节病变影像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AS
正常对照
强直性脊柱炎概述之骶髂关节病变影像 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概述之骶髂关节病变影像 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概述之骶髂关节病变影像 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概述之骶髂关节病变影像 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概述之骶髂关节病变影像 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附着病是AS的主要病理特征,表现为以 关节囊、肌腱、韧带与骨附着点为中心 的慢性炎症。炎症过程引起附着点的侵 蚀、附近骨髓炎症并肉芽组织形成,最 后受累部位钙化,新骨形成,炎症修复。 反复发病,则韧带明显骨化,可形成骨 桥。附着病主要发生于骶髂关节和脊椎 关节。
强直性脊柱炎概述之骶髂关节病变影像 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概述之骶髂关节病变影像 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概述之骶髂关节病变影像 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正常骶髂关节T1WI
强直性脊柱炎概述之骶髂关节病变影像 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正常骶髂关节T2WI
强直性脊柱炎概述之骶髂关节病变影像 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正常骶髂关节冠状T1WI
强直性脊柱炎概述之骶髂关节病变影像 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概述之骶髂关节病变影像 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滑膜炎,为非特异性。可见滑膜细胞肥 大,滑膜增生,有明显的淋巴细胞和浆 细胞浸润,还可见吞噬了多核白细胞的 巨噬细胞。滑膜炎症及血管翳可造成关 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的侵蚀破坏。纤维增 殖后,可出现软骨化生及软骨内化骨, 从而造成关节骨性强直及关节囊钙化。
作用:能清晰显示关节面的 侵蚀,并能早期发现病变。
方法:①薄层扫描(层厚 5mm以下)②高分辨率算 法(骨算法)重建
强直性脊柱炎概述之骶髂关节病变性脊柱炎概述之骶髂关节病变影像 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脊柱关节病相关的骶髂关节炎的影像学表现

脊柱关节病相关的骶髂关节炎的影像学表现脊椎关节病是一组慢性炎症性风湿性疾病,包括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反应性关节炎(Reiter综合征),与炎性肠病相关的关节炎或脊椎炎,以及银屑病性关节炎,以及未分化的脊柱关节炎(1)。
这些痛苦主要影响中轴骨骼,引起疼痛和僵硬(2);类风湿因子的血清阴性;并且通常与人淋巴细胞抗原(HLA)-B27(3)的存在有关。
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根据临床信息和放射学异常的分布进行区分(4)。
骶髂关节参与大多数轴性脊柱关节病,骶髂关节炎通常是首发表现(5,6)。
分类标准迅速和正确诊断脊柱关节病一直是一个挑战。
既定的分类标准,如1984年修订的强直性脊柱炎纽约标准(8),1990-1991(9)提出的Amor标准,以及欧洲脊柱关节病研究组标准(10),都是依赖临床症状,及骶髂关节炎的影像学表现来制定的。
然而,常规X线片在症状出现时通常是正常的,诊断通常会延迟8-11岁(11)。
迄今为止,缺乏适当的标准,用于诊断或分类轴性脊柱关节病。
没有射线照相变化的病例,称为非放射性轴性脊柱关节病(12)。
因此,ASAS已开发出新的轴向脊柱关节病分类标准。
这些标准首次包括使用MR成像进行早期诊断和临床试验的客观结果测量。
因此,MR成像的使用是最新的突破,并且是过去的标准的最重要的变化。
通过MR 成像,可以在结构损伤发生之前进行早期阶段诊断和治疗脊柱关节病。
这很重要,因为在X线片没有发生变化时,患者已经有炎症活动和疼痛,并且对抗TNF治疗反应良好(13)。
此外,使用MR成像作为疾病活动的生物标志物和作为治疗骶髂关节炎的指导(14),已经彻底改变了这些患者的护理。
ASAS标准适用于疼痛发作时年龄小于45岁,持续时间三个月以上的患者;在骶髂关节炎患者中对脊柱关节病进行放射学诊断,并定义为(a)骨髓水肿或骨炎的MR成像时的急性炎症,或(b)根据修订的纽约标准(7,15)确定的放射学变化,加上(c))脊柱关节病的至少一个临床特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