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X线及CT表现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表现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表现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诊断及表现。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4年8月经临床X线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0例,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患者均有不同程度骶髂关节骨质破坏。
结论 X线影像表现为骶髂关节骨质破坏是确诊强直性脊柱炎的重要依据,同时提高早期诊断率。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 X表现【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5-0148-01强直性脊柱炎,又称竹节状脊柱、Marie-stiumpell病,病因不明,认为本病为一种变异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但本病同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许多不同之处,故现已将本病视为一种单独的疾病。
其基本病变是脊柱韧带的风湿性炎症。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14年1月~2014年8月我院确诊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2例,年龄在14~47岁,>30岁3例,<20岁4例,20~30岁13例,占68%;1.2 X线表现本病往往从骶髂关节开始,为双侧对称性受累,向上逐渐扩展至脊柱。
病变最先开始于骶髂关节下1/3具有滑膜的部位,初期边缘模糊,继而出现关节虫噬样破坏。
然后关节边缘骨侵蚀、关节面破坏,当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质破坏后,关节间隙增宽,之后破坏区边缘出现骨质增生硬化,最后形成骨性强直。
关节变化主要在髂骨侧。
当关节呈骨性强直时,关节间隙消失[1]。
病变累及脊柱,表现为普遍性骨质疏松,小关节间隙模糊变窄,椎体呈方形。
此外还可出现椎体破坏、椎弓关节破坏、椎前软组织骨化,晚期椎间盘和椎旁韧带钙化和骨化,形成“竹节状脊柱”,脊柱变直或呈驼背畸形。
发生在颈椎可以有寰枢椎脱位。
四肢大关节以髋关节最易受累,双侧病变,呈对称性分布,一致性关节狭窄,骨赘形成及骨性强直是其主要表现。
2X线诊断X线见骶髂关节常为最早受累的关节,并且几乎100%被累及,双侧对称性发病为其特征.是诊断的主要依据。
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平片及CT诊断的影像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的 X线平片及 CT诊断的影像分析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中医院邮编255100摘要:目的评析强直性脊柱炎使用x线平片和CT诊断上的诊断影响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1月接受治疗的强制性脊椎炎患者80例,分别采用x线平片和CT进行诊断。
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确诊率和漏诊率以及骶骨关节病变分期检测率。
结果 CT影像技术的确诊率高于x线平片,在检查骶骨关节病变分期上高于x线平片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的影像在强直性脊椎炎诊断上诊断效果更佳,提高了确诊率,降低漏诊率,提高了诊断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关键词强直性脊椎炎 x线平片 ct诊断影响技术临床效果强直性脊柱炎最明显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腰背酸痛,其次便是弯腰后仰以及旋转等基础活动受到限制,不加以及时治疗会引起心律失常以及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出现[1]。
致病原因尚未明确,根据以往的病例评析得出,大多数致病原因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有关,尤其是肠道微生物的感染[2]。
大多数患者由于前期临床现象不明显或者不严重而选择拖延,从而失去了最佳治疗时间,在患者日常中,一旦发生了持续性胸闷气短,连续性腰酸背痛和眼部畏光及时视力模糊等现象就应该及时就医诊断治疗[3]。
本研究在诊断技术上通过对x线平片和ct诊断影像技术的对比使用得到了可观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在本院2020年1月~2020年11月接受诊治的强制性脊椎炎患者80例,入选对象的临床症状以及诊断结果均符合强制性脊椎炎的标准,临床症状均表现为晨起时腰疼,深夜伴随疼痛加重,腰部有僵硬感。
患者具有本次研究知情权,且自愿签订知情协议书。
排除标准:患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语言沟通能力障碍者,患有严重性肿瘤疾病,心肝肾功能不健全者。
入选对象男41例,女39例,年龄23~59岁,平均年龄(48.28±6.2)岁。
1.2方法给予患者均使用x线平片和ct诊断影像的分别诊断,将数值调整到120kv、160ma的扫描条件,层距层厚分别为5mm,在患者的腰椎骨盆处进行x线拍摄,结合者患者病情的需求,再加上胸椎片和颈椎片,对患者骶骨出进行ct扫描诊断,根据患者的具体需要选择性拍摄胸椎腰椎以及髋关节。
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影像学表现

量,只能扩张2.5cm或小于2.5cm。 分级:0级正常,Ⅰ级可疑,Ⅱ级轻微改 变,Ⅲ级中度异常,Ⅳ级全部强直。
2020/1/10
31
确诊AS: ① Ⅲ—Ⅳ级,双侧骶髂关节炎,同时至 少具备一项临床标准。 ② Ⅲ—Ⅳ级,单侧骶髂关节炎,并具备 临床标准1或具备2和3两项。 疑诊AS: Ⅲ—Ⅳ级,双侧骶髂关节炎,而不具
4、狼疮细胞试验阴性。
2020/1/10
15
5、周围关节渗出液呈黄色,呈轻 度至中度混浊, 白细胞总数 较RA低,以单核细胞为主。
6、lgA、 lgM也可增加。 7、血清补体C3和C4常增加。 8、心电图检查20%为传导障碍。
2020/1/10
16
六、骶髂关节解剖特点:
1.解剖:骶髂关节由骶骨和髂 骨构成,两个耳状面覆盖关节软 骨,周围衬有滑膜,呈裂隙状。 骶侧为透明软骨,厚度为髂面软 骨的2—3倍,髂骨面为纤维软骨, 厚度不足1mm。
2020/1/10
38
2、强直性髋关节炎的CT表现: I期:有髋关节症状,髋臼、股骨头有囊 变, II期:髋臼、股骨头囊变,关节边缘骨赘 或/和关节间隙变窄, III期:髋臼、股骨头囊变,关节边缘骨赘、 关节间隙狭窄,消失,髋关节骨性强 直。
2020/1/10
39
(三)AS脊柱改变
1、普遍性骨质疏松。 2、椎间小关节:早期受累,表现小关
2020/1/10
4
三、病理改变
病理改变主要为附着病, 其次是滑膜炎。
2020/1/10
5
滑漠炎附着病是AS的主要病 理特征,表现为以关节囊、 肌腱、韧带与骨附着点为中 心的慢性炎症。
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骶髂关节的X线平片与CT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骶髂关节的X线平片与CT诊断李奎生;何彬娟;徐玉琴【摘要】目的评估X线平片与CT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1例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平片及CT片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表现为:髂骨侧关节面模糊,皮质部分完全消失,靠近皮质部的松质骨增生硬化糜烂、密度不均呈融雪状,骨小梁模糊,随病程延长可向骶骨侧与韧带部发展,关节内软组织肿胀等.结论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病例,骶髂关节的CT扫描较X线平片能更好地显示局部细微病变情况,对病变早期发现与分期更准确,CT复查对拟诊Ⅰ期病例的确诊、了解病变的演变情况和评价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X线平片能对大部分骶髂关节炎作出诊断,尤其斜位片更利于骶髂关节病变的观察,影像检查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期刊名称】《江西医药》【年(卷),期】2011(046)005【总页数】2页(P469-470)【关键词】骶髂关节;强直性脊柱炎;CT;X线【作者】李奎生;何彬娟;徐玉琴【作者单位】363000,漳州,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放射科;363000,漳州,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放射科;363000,漳州,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强直性脊柱炎(AS)原因不明,主要累及脊柱中轴关节为主,骶髂关节炎是其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病变之一。
本病早期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均缺乏诊断的特异性。
影像学骶髂关节炎是早期确诊强直性脊柱炎的关键,早期诊断并早期治疗对终止病情进展至关重要[1],通常在骨盆的标准前后位X线平片上可作出诊断[2]。
本文回顾分析了已证实AS患者72例,报告如下。
收集2009年1月-2009年12月来我院诊治的AS患者61例,诊断符合MNY标准。
其中男53例,女8例;年龄15-57岁,平均年龄28.8岁;病程2个月-12年,平均3.5年。
主要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腰骶部疼痛,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部分病例有胸背部疼痛伴晨僵活动后好转,血沉增快。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CT和MRI对比研究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CT和MRI对比研究目的:探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在X线平片、CT和MRI 上的对比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8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X线平片、CT及MRI影像,对比其影像学表现并进行相应分级,采取平行对照实验研究。
结果:68例患者X线平片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改变检出率为73.5%(50/68),明显低于CT检出率92.6%(63/68)和MRI检出率98.5%(67/68),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X线平片表现为早期病变(0-Ⅱ级)患者CT与MRI对其分级则更为准确,X线平片和CT、MRI分级方面差异显著(P<0.01)。
结论:CT、MRI较X 线平片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检出率要高,对临床不能确诊但X 线平片难以判断的早期病变,CT与MRI有更高的确诊价值。
标签:骶髂关节;强直性脊柱炎;X线;CT;MRI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炎症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临床上对骶髂关节影像学检查是及时诊断与治疗的关键[2]。
选取我院收治的早期AS骶髂关节病变患者68例,回顾性分析其X线平片、CT及MRI影像资料并进行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5月至2014年3月收治入院68例早期AS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20例,年龄范围为15-31岁,平均年龄(19.4±5.3)岁。
入院后常规化验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示:血沉>15mm/h的患者59例,HLA-B27(+)患者61例,68例患者类风湿因子和抗O检查均为(—)。
查体所见: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下腰部或骶髂关节疼痛、偶有晨僵发生,活动后可缓解,21例患者首先出现双侧或单侧髋部或足跟部疼痛。
68例患者均符合强直性脊柱炎1984年纽约修订诊断标准。
1.2 检查方法X线检查:使用普朗医用诊断X射线机PLD5000C进行扫描,68例患者均行骨盆正位及双侧骶髂关节斜位45度片。
强直性脊柱炎致骶髂关节炎的X线与CT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致骶髂关节炎的X线与CT诊断
王学海;成齐;马彪
【期刊名称】《河南外科学杂志》
【年(卷),期】2006(012)002
【摘要】目的评估X线、CT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骶髂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4例AS的临床X线、CT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单侧骶髂关节改变24例,双侧骶髂关节改变40例.骶髂关节X线显示为正常1例,可疑异常12例,轻度骶髂关节炎23例,中度骶髂关节炎20例,重度骶髂关节炎8例.CT检查显示为正常0例,可疑异常6例,轻度骶髂关节炎29例,中度骶髂关节炎21例,重度骶髂关节炎8例.64例中58例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抗原阳性.结论X线正位加左、右斜位平片能对大部分骶髂关节炎作出诊断,尤其是中晚期改变.对于骶髂关节炎的早期诊断,CT优于X线平片.
【总页数】2页(P82-83)
【作者】王学海;成齐;马彪
【作者单位】河南省温县人民医院放射科,454850;河南省温县人民医院放射科,454850;河南省温县人民医院放射科,4548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强直性脊柱炎致骶髂关节炎的X线与CT诊断 [J], 江泓;谈旭东;杨凯;吴捷;陈林
2.螺旋CT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的临床分析 [J], 张贵兴;蔡彩云;黄叶明
3.强直性脊柱炎的炎性指标与骶髂关节炎X线分级的相关性 [J], 陈焕亮;祁冀
4.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螺旋CT诊断价值 [J], 王亚东;凌鑫
5.强直性脊柱炎致骶髂关节炎X线和CT诊断价值的比较 [J], 赵小忠;舒锦尔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特征分析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特征分析作者:田扬等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3期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关节病变的影像表现特点,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提高对该病早期诊断的水平。
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证实的30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资料及影像表现。
结果本组30例患者,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12~40岁,平均25.5岁。
X线及CT表现为:双侧骶髂关节病变22例,单侧病变8例,骶髂关节边界模糊不清,关节面骨质侵蚀破坏及局部骨质增生硬化,以髂骨侧病变为重,关节周围骨质疏松表现,骶髂韧带骨化及钙化;17例患者行MR检查,均为阳性,早期14例,MRI表现为T2WI滑膜信号增高;T1WI显示软骨不规则增粗或扭曲样,增粗大于5.Omm,T2wI显示软骨信号增高,骨髓水肿信号不均匀增高。
中期2例,晚期1例。
结论影像学DR检查是AS骶髂关节炎常规检查方法,CT 检查是DR的重要补充;MRI敏感性、特异性高,是诊断早期AS骶髂关节炎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影像特征;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以中轴关节受累为主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病变[1],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
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背、颈、臀、髋部疼痛以及关节肿痛,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
本文收集我院从2008年4月~ 2013年6月年经临床证实的强直性脊柱炎30例,对其X线、CT、MRI及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加深对本病的再认识,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患者,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12~40岁,平均25.5岁。
病程在4个月~2年。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腰背痛,腿疼,其中18例晨起时腰骶部有僵硬感,12例夜间疼痛加重,经抗炎或活动后症状均减轻,6例虹膜炎,4例有家族史,实验室检查期血沉增快10例,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8例,C反应蛋白升高12例, HLA-B27阳性28例,阴性2例,类风湿因子均为阴性。
【读书笔记】强直性脊柱炎的CT分析

【读书笔记】强直性脊柱炎的CT分析读者信息: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人民医院初艳龙所读书籍:《骨关节肌肉系统CT诊断》原著主编:董越、崔久法、李小虎强直性脊柱炎1.临床概述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骶髂关节、脊柱等中轴关节慢性炎症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认为其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引起的自身免疫异常有关,是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最常见的一个亚型。
男性多发,以15-30岁居多,起病多表现为腰痛、晨僵等,最后发展成脊柱强直,实验室检查HLA-B27阳性。
2.CT表现①骶髂关节炎:早期骨性关节面受侵蚀破坏、毛糙不整,随着病程进展,关节间隙不规则变窄,骨性关节面和邻近骨质侵蚀破坏更明显,破坏区周围弥漫性骨质硬化。
②脊柱:早期椎间小关节毛糙不整;病变引起椎体上、下角边缘小的骨质侵蚀和硬化,称Romanus灶,使椎体前面凹面变平直,甚至突起,形成方椎;晚期见关节骨性强直,关节间隙消失,脊柱前后纵韧带和棘间韧带骨化,形成典型的竹节椎样改变。
③髋关节: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侵蚀性破坏。
3.鉴别诊断①致密性骨炎:中青年女性多见,与多次妊娠有一定的关系,骶髂关节关节面硬化、光整,不狭窄,无破坏。
②银屑病关节炎:可累及骶髂关节和整个脊柱,附着点炎症更明显,关节不对称受累更常见。
③Reiter综合征:骨质增生和侵蚀共存,非对称性,单侧骶髂关节受累更常见,主要累及下肢,有肠道或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病史。
4.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①年轻患者,具有不同程度腰背痛史,症状持续时间至少3个月;②清晨起床时自觉腰背部或下腰部僵硬,活动或抗炎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③实验室检查示HLA-B27阳性;④有强直性脊柱炎家族史;⑤双侧骶髂关节炎为Ⅱ-Ⅳ级或单侧骶髂关节炎达到Ⅲ-Ⅳ级。
对满足⑤且①-④条中至少2条即可考虑为强直性脊柱炎。
5.骶髂关节关节炎分为5级:0级,正常;Ⅰ级,可疑异常;Ⅱ级,轻度异常,表现为局部的骨质侵蚀、硬化,骶髂关节关节面模糊、毛糙,关节面下小囊变等,以髂侧关节面前下1/3为著,但关节间隙未见受累;Ⅲ级,明显异常,出现广泛的骨质侵蚀、硬化,累及关节间隙,出现关节间隙假性增宽或狭窄,部分强直;Ⅳ级,严重异常,随病情进展加重,最终形成关节完全骨性强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X线及CT表现分析
【摘要】目的:提高对强直性脊柱炎影像征象的认识。方法:
分析山西大医院2012年1月至6月临床确诊的56例as骶髂关节
病变x和ct表现。结果:ct扫描是最敏感和最准确的检查方法,
但是x线检查仍然具有重要价值。结论:x线片结合临床表现及实
验室检查基本可以确诊as,对于不确定的早期病变应进一步ct详
查。
【中图分类号】r59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
(2012)14-0252-01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是一种原因不明
的全身慢性结缔组织病,呈进行性发展,主要累及骶髂关节、脊柱、
髋关节,引起关节强直和纤维化。最早侵犯骶髂关节,逐步向脊柱
发展,并可侵犯四肢大关节和其他脏器,骶髂关节炎是诊断as的
一个重要依据[1],患者中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 b27) 阳性者
占 93%[2]。对山西大医院2012年1月至6月临床确诊的56例as
骶髂关节病变x和ct表现及临床表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均为我院2012年1月--2012年6月临床确诊的强直性
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共计56例,其中男38例,女18例;
年龄15~63岁,病史4个月---30年。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发作的
腰痛,腰骶部僵硬感,间歇怀或两侧交替出现腰痛和两侧臀部疼痛,
严重者累及大腿。
1.2 方法
x线检查: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x光机,摄取患者骨盆正位和腰
椎正、侧位片。ct 扫描: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双元ct 机,患者取
仰卧位,两腿伸直,以骶髂关节下缘为基线,向头部作连续扫描,
层厚5mm,间隔5mm,骨窗w1800/ l300,软组织窗 w250/ l20。
1.3 诊断标准
x线片及ct均按1996年纽约标准[3]分为 5 级。0级:正常;
ⅰ级:可疑(是否存在侵蚀、硬化);ⅱ级:轻度异常,有明确的
侵蚀和硬化,但关节间隙不明显;ⅲ级:中度异常,关节面的侵蚀、
硬化明显,关节间隙狭窄或增宽,部分强直;ⅳ级:严重异常,表
现为大部分或完全强直、融合。根据以上标准对病变的主要征象进
行分类,本组所有x 线和ct均由山西大医院放射科医师判定。
2 结果
38例骶髂关节改变在x线与ct表现分级如表1。
3 讨论
3.1 骶髂关节的解剖学特点
正常骶髂关节由骶骨和髂骨的耳状面构成,分为前下部的滑膜
部和后上方的韧带部。骶髂关节间隙呈直线或s形低密度线影,直
线者,x 线平片上显示一个间隙;呈s形者,显示双间隙,其外侧
间隙代表骶骨与髂骨在前面形成的间隙,其内侧间隙代表二者在后
面形成的间隙,耳状面就介于内外间隙之间[4]。ct上正常骶髂关
节,滑膜部间隙在2 mm以上, 5 mm视为增宽;韧带部关节间隙则
随层面上升逐渐加宽。骶髂关节髂骨面骨皮质厚度不均匀,由前往
后渐变薄,95%滑膜关节中部1/3在2 mm以上,而关节骶骨面骨皮
质常均匀一致,且较薄,约3 mm[5]。
3.2 as 骶髂关节炎的病因、 病理及临床表现
as骶髂关节病变原因有①感染:在as病人肠道内能够检出克雷
白菌;②组织结构的特点:骶髂关节毗邻直肠、膀胱及子宫(女性)、
前列腺(男性)等毛细血管丰富与外界相通的有腔器官,增加了外
界细菌感染的途径。③免疫:hla-b27白细胞抗原 (组织相容性抗
原)与as有相关性。④解剖位置:骶髂关节是人体的微动关节,
活动度很小,但骶髂关节是重力传导的必经要道,因而易遭受重力
及外力的损伤[6]。⑤遗传:强直性脊柱炎发病高峰年龄20岁左右,
具有一定的家族性和遗传性[7]。主要病理改变从滑膜炎开始,继
而富于血管的滑膜肉芽组织显著增生呈绒毛状,形成“血管翳”,
造成关节软骨营养障碍引起软骨破坏,继而嵌入骨内引起关节面下
囊状破坏区,发现两侧骶髂关节面下的模糊毛糙和关节面下小囊状
透光区即可确诊。患者多慢性泛发性或持续性腰背痛、晨僵、后仰
时背痛加重,活动后好转,有的坐骨神经痛、臀部、髂、大腿内外
侧、膝、肩、胸、关节疼。实验室检查hla-b27多阳性,血压增高,
类风湿因子阴性。
3.3 x线平片和ct在as骶髂关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目前认为,x线片仍是诊断as广泛使用的手段,ct扫描是最敏
感和最准确的检查方法[8]。骶髂关节炎的早起影像学表现为骶髂
关节软骨下皮质骨丧失或模糊,关节面模糊不清,关节间隙略增宽,
特征性表现为关节面下的侵蚀、囊变、关节间隙的变窄或增宽、关
节骨性强直,其他表现有关节面的硬化和关节周围骨质疏松,软组
织肿胀等。本组病例中,采用骨盆正位+腰椎正侧位x线片及骶髂
关节ct扫描对as骶髂关节炎进行评价,对于ⅲ~ⅳ级病变x线诊
断与ct差别不大,对于0~ⅱ级病变ct可以提高病变诊断的准确
性,对与ⅱ级病变x线诊断价值有限,而且会把部分ⅱ级病变误诊
为ⅰ级,把部分ⅲ级病变诊断为ⅱ级,尽管如此,据笔者经验,x
片对ⅱ~ⅳ病变仍然具有重要价值,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诊察手段,
ct扫描只是更为准确,但确增加了病人接受的放射线量。本病需与
以下疾病相鉴别:(1)类风湿性骶髂关节炎:多见于女性,且多侵
犯骶髂关节的上半部,关节面骨皮质密度减低,关节下出现小囊样
骨缺损,周围有不同程度的硬化带。hla-b27阴性,而类风湿因子
为阳性。(2)化脓性骶髂关节炎:为单侧骶髂关节发病,早期关节
囊肿胀,关节间隙增宽,随后骨质疏松,骨质破坏、增生并存,骨
性关节周围软组织钙化。(3)结核性骶髂关节炎:常为单侧关节发
病,早期关节间隙增宽,可见散在斑点状高密度钙化及死骨,后期
关节间隙变窄,关节周围冷脓肿或窦道形成。临床表现常有低热,
血沉快,hla- b27抗原阴性,结核菌素试验多为阳性( ppt试验)
(4)致密性髂骨炎:常与妊娠有关,多见于经产妇,髂骨面关节
旁呈三角形的骨质致密影,关节面骨质无破坏,关节间隙无改变
[9]。 综上所述,x线片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基本可以确诊
as,对于不确定的早期病变应进一步ct详查。
参考文献
[1] miller ce.mymectomy:comparison of open and
laparoscopic techniques [j].obstet gynecol clin north am,
2000,27:407-420.
[2] zeng qy . ankylosingspondylitis in shantou, china:
15 years clinical experience [ j] . j rheumatol, 2003, 30
( 8) :1816- 1821.
[3] van der linden s. a evaluation of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ankglosing spondycitis aproposal for modification of the
newyork criteria [s]. arthitis rheum,1984, 27: 361.
[4] 张英琦,刘 伟等. 骶髂关节的放射解剖学观测[j] 中国临
床解剖学杂志 2009,27(01):73-75.
[5] 卞立新,赵万家, 张文海 螺旋ct 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
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12(03):3-5.
[6] 陈爱丽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x 线、ct 诊断[j] 中国
实验诊断学 2010,14(06):939-940.
[7] 医学影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49.
[8] 梁勇,张进 骶髂关节病变的x 线和ct 比较影像学研究[j]
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8,17(11):884-885.
[9] 王艳春,谢鸿光,林美金强直性脊柱炎所致骶髂关节炎x 线
与ct 早期诊断的比较[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07(06):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