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失眠症患者的疗效
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长期失眠老年患者1例

《按摩与康复医学》2021 年第 12 卷第 8 期Chinese Manipul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2021,Vol.l2No.08•23 •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长期失眠老年患者1例*黄娟娟,陆艳,朱明跃&(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10000)[摘要]目的:观察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长期失眠老年患者的疗效。
方法:给予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长期失眠老年患者一例,治疗前后给予匹兹堡睡眠指数及多导睡眠图检测。
结果:治疗后的匹兹堡睡眠指数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睡眠各期时间均有增加。
结论:超低频经颅磁刺激可以改善脑卒中后长期失眠。
[关键词]脑卒中;长期失眠;超低频经颅磁刺激;匹兹堡睡眠指数:多导睡眠指数[中图分类号]R256. 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21)08-0023-02DOI:10.19787/j.issn.1008-1879.2021.08.010睡眠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睡眠 障碍常见有失眠、嗜睡、日夜睡眠颠倒等表现,有研 究显示脑卒中后睡眠障碍发生率达到78%[11。
失眠 是最常见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表现,研宄表明脑 卒中后失眠症发生率为59.5%|2]。
脑卒中后失眠极 大地影响后期患者的康复治疗及远期的预后[3]。
现 阶段临床对卒中后失眠重视度不够,治疗方面以苯 二氮罩类以及作用于Y-氨基丁酸(GABA)受体的非 苯二氮罩类药物为主,卒中后患者对该类药物常有 依赖性、成瘾性及宿醉现象等副作用,带给患者极 大困惑。
我们尝试用超低频经颅磁刺激(Infra-low Frequency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ILF-TMS)治疗脑卒中后长期失眠患者,现报道如 下。
1临床资料患者熊某,女,77岁,5年前患有脑梗死,CT或 MR示右侧基底节区脑梗死,神经科对症药物治疗 后,留有失眠症状,曾服用艾司唑仑、左匹克隆等镇 静睡眠药,疗效均不佳,现服用思诺思10mg/晚,艾 司唑仑lmg/晚,每晚睡3h左右,精神状态差。
太原科大门诊部-超低频经颅磁刺激仪(KF-10C)

超低频经颅磁瘫、失眠、抑郁症、头痛、帕金森、精神分裂症等 神经、神经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尤其在脑瘫、失眠、头 痛等的治疗上,疗效显着。产品覆盖医院、社区及家庭。 1)脑瘫:改善患者肌肉痉挛及情绪状况、语言表达等方面, 疗效明显。 2)失眠: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减少夜间醒来次数, 改善多梦状况。
太原科大失眠抑郁研究所
超低频经颅磁刺激仪(KF-10C)
超低频经颅磁刺激仪(KF-10C)
超低频经颅磁刺激仪(KF-10C)
【仪器简介】 超低频经颅磁刺激仪 (KF-10C)可应用于失眠、抑郁、头痛、 脑瘫、精分症、焦虑、帕金森等多种脑部疾病的治疗,临 床实验证明,治疗失眠时,超低频经颅磁刺激仪有很高的 治愈率。患者治疗时无需接触人体,频率0.2Hz以下,磁场 强度500高斯,安全可靠。产品是通过物理磁场来调节大脑 神经递质,从而实现预防与治疗脑部疾病。技术“从整体 的角度、用平衡的观点来分析大脑功能状态,从神经递质 的层次来调节大脑功能”。根据脑内多种神经递质之间存 在生理作用方面的相互拮抗作用,通过加强拮抗一方递质 的作用来减弱拮抗另一方递质的作用,使脑内递质功能达 到平衡,达到治疗脑病的目的。
超低频经颅磁刺激仪(KF-10C)
3)抑郁、焦虑:改善患者的情绪和睡眠。 4)头痛:缓解功能性(非器质性疾病所致)头痛,预防血管性 头痛的发作。 5)帕金森病:与药物协同治疗,减少药物的用量,减少药物 的副作用,提高疗效; 6)精分症:改善患者的睡眠和抑郁情况等。
超低频经颅磁刺激仪(KF-10C)
超低频经颅磁刺激仪(KF-10C)
【神经心理疾病诊疗】 脑瘫、失眠、头痛、抑郁等疾病需求。神经心理疾病诊疗 是21世纪医学研究的主轴之一,无创的诊疗技术是医学发 展的方向。 (1)脑瘫:国家脑瘫救助5年行动计划资料数据显示:据统计, 目前我国现有脑瘫患者600多万人,每年新增脑瘫病例4-5万 人,脑瘫患儿的终身医疗经济成 本高达50万多元。广东目 前有20万名脑瘫患者,其中深圳地区就有近10万名脑瘫儿 童。另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脑性瘫痪发病率占总人口的 18.4‰,弱智儿童占22.3‰。
经颅低频交变电磁刺激在睡眠障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
2 0 1 4年 7月
第 1 3卷N KANG
J u l y 2 01 4 Vo 1 . 1 3 No . 7
经 颅低 频 交变 电磁 刺 激 在 睡 眠 障 碍 治 疗 中 的应 用价 值 分 析
王 磊
表 1 两 组 疗 效 比较
睡眠障碍是 临床 中常见的一种病症 , 以睡眠量不正常为 主要 临床 表
现, 其中长期失眠会 导致大脑功能紊乱 , 并对身体造成多种危 害 , 严 重影
响身心健康。对于睡眠障碍的治疗临床方法较多 , 我 院近年来 采用经颅 低频交变电磁刺激治疗 睡眠障碍 取得较满意疗效 , 现分析报告如下 。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期 间具无 不 良事件发生 ,两组 患者 均可耐受 ,
均完成足疗程治疗 。 3 讨论
眠障碍等患者 。将所有患者采用 双盲法按 1 : 1 比例分为观察 组和对 照
组, 各 3 O例患者 , 观察组男性 1 4例 , 女性 1 6例 , 年龄 2 3 ~ 6 7岁 , 平均 年
结论 : 经 颅 低 频 交 变电磁 刺 激在 睡 眠 障碍 治疗 中的 应 用 可 明 显提 高 疗效 , 值 得推 广 。
【 关键词 】 低 频交变电磁刺激 【 中图分类号 】 R4 5 4
睡眠障碍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6 7 1 — 5 1 6 o ( 2 0 1 4 ) o 7 — 0 0 4 6 - 0 1
参考 文献
…李 茜, 李新艳 , 朱宏. 经颅低频 交变电磁刺激 治疗睡眠 障碍 3 0例分析 U ] 中国临床
疗程的治疗 。两组患者分别治疗 2 0 d 后对疗 效进行 判定 。
1 . 3 疗 效 判 定 标 准
经颅磁治疗失眠的原理

经颅磁治疗失眠的原理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困扰。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疗法,但是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人们开始寻求新的治疗手段。
经颅磁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经颅磁治疗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神经调控技术,通过在头皮上施加交变磁场来调节大脑的活动,从而达到治疗失眠的目的。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经颅磁治疗可以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性。
失眠患者往往存在大脑皮层活动异常亢奋的情况,经颅磁治疗可以通过影响神经元的兴奋性,减轻大脑皮层的过度活跃,从而帮助患者进入更深的睡眠状态。
其次,经颅磁治疗可以影响大脑中与情绪调节相关的区域。
情绪问题是导致失眠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经颅磁治疗可以通过调节大脑中与情绪调节相关的区域,如前额叶皮层和杏仁核等,来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从而有助于改善失眠问题。
此外,经颅磁治疗还可以影响大脑中与睡眠调节相关的区域。
失眠患者的睡眠调节机制往往存在异常,而经颅磁治疗可以通过调节丘脑、脑干和杏仁核等与睡眠调节相关的区域,来促进患者的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效率。
总的来说,经颅磁治疗失眠的原理是通过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影响情绪调节相关区域和睡眠调节相关区域,来改善失眠患者的大脑活动状态,从而达到治疗失眠的目的。
相比传统的治疗方法,经颅磁治疗具有非侵入性、副作用小、疗效持久等优点,因此备受关注。
当然,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经颅磁治疗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验证,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希望经颅磁治疗可以为失眠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福祉。
超低频经颅磁刺激对失眠的影响

超低频经颅磁刺激对失眠的影响摘要:目的:探析超低频经颅磁刺激对失眠的影响情况。
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伴失眠症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予以患者超低频颅磁刺激治疗,比较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失眠症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后,患者的HAMD评分、HAMA评分和睡眠障碍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
结论:对失眠患者予以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能取得较临床疗效,可有助于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使负性情绪有缓解。
关键词:失眠;超低频颅磁刺激;睡眠障碍伴随近几年人们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加,致使失眠情况的发生不断呈递增趋势增加。
由于多数患者缺乏对失眠病症的认知,对其重视程度较低,一旦患者出现此病情,通常都会选用药物方法治疗。
然而,药物治疗的应用,虽然能在短期内使患者失眠病症得到改善,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服用时间多长,则容易出现成瘾性或依赖性[1]。
对此,为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另寻一种更为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
本研究以我院接收的失眠症82例患者为本次研究资料,探究超低频经颅磁刺激的效果情况,报道如下。
1.1临床资料于2015年5月-2017年8月选取我院接收的伴失眠症82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49例,女33例;年龄20-71岁,平均年龄(48.6±2.3)岁;病程3个月-7年,平均病程(3.5±1.4)年。
1.2排除标准与纳入标准①排除标准:伴脑器质性病症者;伴严重躯体病症者;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
②纳入标准:被选患者均与失眠病症的诊断标准相符;无严重精神障碍病症者;被选患者对此次研究均知晓,并已签署同意书。
1.3方法予以患者超低频颅磁刺激治疗,所选用超低频颅磁刺激仪为医疗专用设备,由梅州康立高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频率为<0.2Hz,每2周为1疗程,每周治疗次数不低于5次,时间不固定。
每次20至40分钟为治疗时间。
1.4评价标准[2]实施HAMD(汉米顿抑郁量表)、HAMA(汉米顿焦虑量表)和睡眠障碍评定量表对治疗后患者的睡眠障碍、焦虑及抑郁情况进行评定。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唑吡坦对老年失眠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2002 年 全 球 失 眠 调 查 显 示 ,在 中 国 ,大 约 有
基金项 目:浙江 省 自然科 学基金 资助项 目(LQ13H090003);杭 州市医学 重点专科专病基金资助项 目 (20140733Q44)
血 塞通 胶囊 主要 是 三七 总皂苷 ,能 扩张 脑血 管 ,改 善 血液 动力 学指 标 ,抑制 血栓 形成 ,增加 氧 自由基 清 除 能力 ,防止血小板聚集 ,降低血液黏度。结合非甾体抗 炎药治疗后在缓解疼痛上疗效显著 ,但本文结 果显示 其在 血液 流 变学 和偏 头痛 临床 症状 等改 善上疗 效 不理 想 ,分析 原 因可 能是 较 长 时 间应 用 药 物 ,在 体 内 蓄积 , 慢性 激 活 了 中枢 神经 的 5.羟色 胺 受 体 ,造成 其 功 能下 调 ,对缓解 临床症状不 明显 ,且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后 胃 肠道 反应 大 ,研究 显示 临 床上 应 用 尼 美舒 利 分 散 片有 34.5%患 者 2 W后 出现 胃灼痛 、恶心 呕 吐等不 适 ,
其 中 10.4% 最终 无法 耐受 不 良反 应 而停 药 ,故 限制该 药 物广泛 应用 。综 上 ,普 瑞 巴林 联 合盐 酸 氟 桂 利 嗪 治 疗 老年偏 头痛 疗效 确 切 ,在 缓解 偏 头痛 临床 症 状 和 改 善 血循环 上效 果肯 定 。
4 参考 文献
1 尚迎辉 .氟桂利嗪单 用及 联用血 塞通治疗 老年偏 头痛 的临床 观察 [J].中国医药指南 ,2013;3(13):242-3.
经颅磁刺激技术在失眠中的具体应用
经颅磁刺激技术在失眠中的具体应用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经颅磁治疗失眠的原理
经颅磁治疗失眠的原理经颅磁治疗是一种利用交变磁场刺激大脑皮层神经元活动的治疗方法。
通过在头皮上放置磁刺激线圈,产生磁场刺激大脑皮层,从而调节大脑活动,改善失眠症状。
具体来说,经颅磁治疗失眠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经颅磁刺激可以调节大脑神经元的兴奋性和抑制性。
在失眠患者的大脑皮层中,神经元的兴奋性和抑制性失衡,导致睡眠障碍。
经颅磁刺激可以通过调节大脑皮层神经元的活动,恢复神经元的兴奋性和抑制性平衡,从而改善失眠症状。
其次,经颅磁刺激可以促进脑内神经递质的释放。
神经递质是大脑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对睡眠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失眠患者往往伴随着神经递质的异常水平,如血清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减少。
经颅磁刺激可以促进脑内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调节神经递质的水平,改善失眠症状。
此外,经颅磁刺激还可以调节大脑皮层的电活动。
失眠患者的大脑皮层电活动往往异常,表现为电活动频率过快或过慢。
经颅磁刺激可以通过调节大脑皮层的电活动,使其恢复正常的电活动模式,从而改善失眠症状。
总的来说,经颅磁治疗失眠的原理是通过调节大脑神经元的活动、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调节大脑皮层的电活动等多种方式,从而改善失眠症状。
这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当然,对于每位患者来说,选择治疗方法时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综合考虑,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经颅磁治疗失眠的原理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在临床实践中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科研机构和医疗机构投入到这方面的研究中,为失眠患者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治疗方法,让他们能够早日摆脱失眠的困扰,重拾健康的生活。
经颅磁刺激仪治疗失眠症患者疗效观察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经颅磁刺激仪在失眠症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取失眠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治疗,观察组采用经颅磁刺激仪治疗,采用PSQI量表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进行评估,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对睡眠质量。结果:2组治疗前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及睡眠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及睡眠效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失眠症患者采用经颅磁刺激仪治疗效果理想,能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1.2.2评估方法
采用PSQI量表对入选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进行评定,主要指标有: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效率等,采用0-3分评分,得分越低,睡眠质量越高。
1.3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失眠症患者采用经颅磁刺激仪治疗效果理想,能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磊,黄荣高,陈进法,等.多元时间针法治疗失眠症疗效对照观察[J].中国针灸,2012,32(4):297~300.
[2]张伟,陈明人,熊俊.针刺“五脏俞”组穴治疗顽固性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6):1148~1150.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症状、临床表现给予2mg艾司唑仑(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国药准字H31021533),每天1次,连续服用14天(1个疗程)。观察组采用经颅磁刺激仪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症状、临床表现采用武汉依瑞德医疗设备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磁场刺激仪器,采用1和5mHz两种频率,刺激强度根据每个病人测定的不同阈值来设定的,刺激部位为右额叶背外侧区,每天1次,每次30min,10天一个疗程,每天刺激一次,做五休二。每一个疗程结束,重新测一次阈值。
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中重度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
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中重度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神经调控技术,已经在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而重度抑郁症患者常伴随着严重的睡眠障碍,这给患者的康复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本文将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中重度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是一种非药物治疗抑郁症的方法,通过对大脑特定区域的刺激,来调节神经元的活动,改变大脑的功能状态。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重度抑郁症患者有显著的疗效,可以减轻抑郁症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且,与药物治疗相比,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没有明显的副作用,更适合长期治疗和康复维护。
二、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睡眠障碍的影响睡眠障碍是重度抑郁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
研究表明,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改善重度抑郁症患者的睡眠障碍也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通过调节大脑皮层活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以促进睡眠质量的提高,缓解患者的失眠、多梦等睡眠问题,从而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和恢复。
三、实验设计和方法为了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中重度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我们进行了一项临床试验。
选取了符合DSM-5诊断标准的重度抑郁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另一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
治疗周期为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进行了严格的抑郁症状和睡眠障碍评估。
四、结果分析五、讨论与展望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中重度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得到了初步验证,这为临床上将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纳入重度抑郁症治疗的标准流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睡眠障碍的具体作用机制,为更多神经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提供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也需要加强对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临床应用规范,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中重度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已经得到初步验证,为重度抑郁症患者的康复带来了重要的希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HAMD、HAMA、睡眠障碍评定量表评估前后比 较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患者治疗前后 比较结果见表l。患者经超低频TMS治疗后.根据 睡眠障碍评定量表减分率评定患者的疗效为:显著 进步5例,有效13例,进步15例,无效2例。
3讨论 TMS不仅影响受刺激的大脑皮层局部兴奋性
doi:10.3969/j.issn.1006—5725.2013.13.03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170072) 作者单位:610041成都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睡眠中心 通信作者:唐向东E-mail:xia“gdongta“g@gmail.con
本文链接:/Periodical_syyxzz201313036.aspx
magnetic modulates
frontal
release of the
rat
vasopressin,
amino acids
brain[J].Eur J
Neurosei,2000,12
(10):3713-3720.
[8]
肖成荣,马增春,李海静,等.PCPA失眠大鼠模型的制作及
其机制[J].毒理学杂志,2007,8(21):326.
塞旦医堂苤壹!!堡至箜塑鲞箜!!塑
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失眠症患者的疗效
孙元锋李哲
摘要
李韵
雷飞
杜丽娜
唐向东
目的:探讨超低频经颅磁刺激(TMS)对失眠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共35例失眠症患者,经过超低
频TMS治疗2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睡眠障碍评定量表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 疗前后汉密顿抑郁和焦虑量表及睡眠障碍评定量表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超低频TMS对失眠症患者 治疗安全有效 关键词
Syst Agents
Chem,2008,8(4):234—240.
M,Rihs T A,Mosimann magnetic stimulation of U P,et a1.Repetitive the dorsolateral prefrontal after cessation of
[12]Wagner
超低频(<0.2 Hz)磁场,透过颅骨达到脑内深层组 织,在脑内产生特殊的感应电流,以调节神经递质
500高斯,每日1次,每次30 rain,治疗2周。 1.3评估 由2位经过量表培训的临床主治医师 (一致性为84%)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scale,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睡眠障碍评定量
et
a1.
transcranial
can
magnetic
stimulation
of
dominant
disrupt visual naming in
temporal lobe epilepsy
patients[J].Neuropsychologia,1999,37(5):537—544. (收稿:2013—02—15编辑:张倩)
magnetic
mesolimbic
system[J],Neuropharmacology,
2002,43(1):101—109.
[1 1]Kapogiannis
D,
Wassermann
E
M.Transeranial Nerv
magnetic
stimulation in clinical Med
pharmacology[J].Cent
magnetic
stimulation[J].J
Sci,2010,295
(1—2):58—61.
[6]Homan
P,Kindler responders
J,Hauf M,et a1.Cerebral blood flow
to
identifies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失眠症:
超低频经颅磁刺激:
疗效
慢性失眠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约为26%.其
中约50%的患者未得到足够重视’-。在国内一般人
群中有10%~20%出现失眠症状r 2。’,在老年人群 中则高达60%u。失眠症目前主要为药物治疗.但 是药物治疗存在诸多弊端,如成瘾性和药物依赖, 甚至可引起认知功能下降。因此,为其提供更安全 有效的治疗方式意义重大。
[9] 钟静瑜,黄俊山.5一羟色胺与睡眠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 述,2010,5(16):1471—1473. [10]Keck
M
E,Welt T,Mtiller M B,et a1.Repetitive transcranial
stimulation increases the release of and mesostriatal dopamine in the
2结果
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来自201 1年10月至
2012年6月,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睡眠医学
共35例患者纳入研究,男12例,女23例,年
龄(54.3±10.6)岁?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明
中心门诊的失眠症患者。人组标准:符合《美国精神 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的原发性失眠症的诊 断标准:主诉难以入睡或维持睡眠困难:睡眠问题
1.2刺激参数采用深圳康立公司生产的超低频 TMS仪,应用1和4 mHz两种频率,刺激强度为
TMS)技术是通过线圈产生高磁通量磁场无衰减地
穿过颅骨,在神经组织中产生电场梯度.继发产生
感应电流使神经细胞去极化。TMS可使皮质兴奋 性、血流灌注、代谢和神经内分泌等发生变化,以其 可进行深部刺激、无痛、非介入等优点,在基础和临 床研究与应用中得到迅速发展。在1985年.Barker 等首先将TMS应用于人体,从临床应用至今,已成 为治疗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的重要工具。 超低频TMS是采用TMS治疗理论,通过输人
眠症安全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本研究不足之处是
万方数据
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失眠症患者的疗效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孙元锋, 李哲, 李韵, 雷飞, 杜丽娜, 唐向东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睡眠中心, 成都市,610041 实用医学杂志 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2013,29(13)
and interventions in primary
care『J].Fortsehr
Orig,2001,119(1):9-19.
和血流,而且对深部脑组织如基底节、纹状体、海 马、丘脑、小脑及边缘叶等也有作用m]。TMS可引 起脑内神经递质改变,影响脑内单胺类递质水平。 研究显示TMS刺激大鼠前额叶皮层10 d,观察到 TMS不能改变5一HT的基础水平.但可使突触前5. HT。A和5.HT。B受体敏感性下降。使之再摄取减 少,从而增加突触后5一HT的浓度…。目前睡眠剥夺 研究中常用的失眠模型是给大鼠中缝背核微量注 射对氯苯丙氨酸.减少5.HT的合成。使动物出现 失眠症状。8’。5一HT能系统对睡眠一觉醒周期具有调 节作用,是NREM期睡眠起始的必要条件.而且选 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能够改善患者抑郁和焦虑 状态㈧。因此对失眠症进行TMS治疗,增加突触间 隙的5一HT浓度能够改善睡眠。改善患者抑郁和焦 虑状态。这与我们研究结果相一致——患者睡眠质 量改善,同时焦虑和抑郁评分也明显改善。 TMS也可引起脑内多巴胺的水平变化。Keck 等110=发现大鼠前额叶皮层接受TMS刺激后发生的 生理变化。可通过前额叶皮层与黑质和被盖腹侧的 神经联结,使海马多巴胺能神经元轴突末梢腺体活 性增强,引起海马多巴胺释放增多。Kapogiannis等…] 发现TMS可增加正常人脑内多巴胺水平。Wagner 等mj通过TMS与假线圈暗示刺激对照发现,TMS 可增加人类纹状体和边缘系统多巴胺释放。脑内多 巴胺神经元活动与睡眠一觉醒有密切的联系m]。因 此对失眠症行TMS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睡眠觉醒调 节机制.改善睡眠。 TMS作为一项新型的物理治疗方式,对人体
E M,Lisanby S H.Therapeutic application of stimulation:a
部,但程度轻,持续时间短L14。最严重的不良作用是 会诱发癫痫。Wassermann等:":认为.诱发癫痫与刺 激频率相关,诱发癫痫的频率大多是10~25 Hz, 而低于1 Hz的刺激还可改善癫痫发作。因此,超低 频TMS要比高频rTMS治疗更安全。 综上,超低频TMS作为一种新型无痛、无创的 治疗技术,其疗效果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对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或伴随的日间疲倦)引起具有临床意义的苦恼或 社交、职业等重要功能损害:排除其他类型睡眠紊 乱、抑郁症、广泛性焦虑、各种躯体性疾病等引起 的失眠。入选病例需符合以下条件:(1)失眠症状 每周发生多于3个晚上,病史持续长于2个月: (2)年龄≥18岁;(3)患者自愿参加。排除标准: (1)癫痫发作史、脑器质性疾病史、严重躯体疾病、 精神发育迟滞;(2)有酒、药物依赖及精神活性物 质滥用者;(3)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transcranial
codex
affects
divided attention Psychiatr
immediately
stimulation[J].J
Res,2006,40(4):315-321.
[13]臧照辉,雷志勇,陈虹,等.睡眠一觉醒的神经调节机制[J].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08,2(35):30—33. [14]Wassermann
安全、耐受良好,只有少数患者有不适,多局限于头
[2]
李岩,周凤翔,陈嘉峰.失眠的原因及相关因素[J].中国老 年学杂志,2009,l(29):115一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