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第三节中国的海洋灾害教学案中图选修5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教案 选修5

高中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教案 选修5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教案新人教版选修5第一节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运用地图,指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

●课标解读1.引导学生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和灾情等方面,了解中国自然灾害主要特点。

2.学会用地图阐述中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异特点。

3.深入理解中国是一个人口多、农业灾情重的大国国情,树立因地、因时的减灾区域观,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建设国家的热情。

4.掌握我国6个灾害带及每个灾害带的地域分布和每个灾害带的主要自然灾害种类。

(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中新网3月7日电据民政部网站消息,2012年2月份,各类自然灾害造成中国1 517.3万人次受灾,7人死亡(含失踪),0.9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农作物受灾面积1217.1千公顷;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0.3万间,一般损坏房屋3.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45.5亿元。

据悉,2月份中国自然灾害以干旱为主,低温冷冻、雪灾、地震、风雹、沙尘暴、滑坡、山体崩塌和森林火灾也均有发生,灾情较近年同期明显偏轻。

由材料可以看出我国自然灾害多种多样且频繁发生,引入新课。

●教学流程设计错误!⇒错误!⇒错误!⇓步骤6: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

⇐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课标解读重点难点1.理解自然灾害的特点,明确中国在世界自然灾害带中的位置。

2.理解自然灾害种类多样的原因,掌握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异的表现和特征。

3.理解我国成灾人口多与农业灾情严重的原因,掌握我国成灾人口主要集中区和农业灾情的地域分布。

4.掌握我国6个灾害带地域分布及主要自然灾1.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重点)害种类。

2.中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异特点及原因。

(重难点)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1.成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多山的地貌以及强烈的地壳运动,加上不稳定的季风环流。

2.灾害类型多样:以地震、干旱、洪涝、台风、风暴潮的危害最为严重。

高中地理 第2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2.3中国的水文灾害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新人教版高二选修5地理

高中地理 第2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2.3中国的水文灾害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新人教版高二选修5地理

2.3 中国的水文灾害[教学目标]1.掌握我国洪水灾害的特点、分布、成因和危害。

2.理解我国风暴潮灾害的类型、时空差异及危害。

3.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相互关系上,理解长江流域成为水文灾害多发区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教师首先提出问题:通过学生对课本的预习,让学生与大家分享自己对本节课的了解。

通过举例说明和互相交流.做好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的梳理引导,并给予积极评价.二、自主学习知识点一、洪水灾害1.我国①________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居第一位。

2.我国洪水灾害分布总的特点是②________多,③______少;④________多,⑤________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山脉⑥______坡和⑦______坡多,⑧______坡和⑨______坡少。

3.⑩____________是影响我国X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

洪水的时空分布与暴雨的时空分布存在着高度一致性,在东部⑪__________,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9月,自南向北推移。

4.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⑫______________是暴雨洪水的主要分布区。

特别是长江、淮河、黄河、珠江、海河、辽河、嫩江—松花江等七大江河的⑬______________地区。

东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是导致涝灾发生的根本原因。

5.农业受洪水灾害影响最为严重。

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加重了洪灾的隐患。

只有控制河流上游山地的⑭__________与⑮__________的过多经济活动,才有可能减轻洪水灾情。

知识点二、风暴潮灾害1.我国风暴潮灾害广泛发生在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东南沿海主要为⑰____________,主要发生在⑱________。

温带风暴潮主要发生在⑲______季和⑳______季。

三、水文灾害多发区22______________ 1.○21____________是我国暴雨和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其中洞庭湖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受灾尤为频繁。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三节中国的海洋灾害精品课件 中图版选修5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三节中国的海洋灾害精品课件 中图版选修5

例1
(1)简析①、 ②两海湾风暴潮的主要类型及风暴 潮多发季节的不同。 (2)2007 年 3 月 3 日至 5 日, 正值我国传统节日 元宵节前后,乙图中②海湾出现了 38 年以来 的最强风暴潮,给沿海区域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试分析此次风暴潮势力特别强大的主要原因。 (3)为了预防和减轻风暴潮造成的严重损失, 你 认为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解析】 解答该题要从所给材料中充分提取 有效信息,如两海湾风暴潮的类型差异,文字 中有提示,多发季节与所处纬度位置相关;分 析渤海湾特大风暴潮的成因,要敏锐地捕捉材 料提供的时间线索。
【答案】 (1)①海湾:台风风暴潮,夏秋;② 海湾:温带气旋风暴潮,春秋。 (2)南下的冷空气势力强大;元宵节前后,正值 天文大潮,加强了风暴潮强度。 (3)建立风暴潮灾情监测预警机制; 加强宣传教 育, 提高人们的减灾防灾意识; 加强预测预报; 加固海岸堤坝等。
四、海啸
灾害发生的频次不多,据记载,平均200年 发生一次。
思考
风暴潮与海啸有什么区别? 【提示】 风暴潮与海啸都是海水突然暴
涨,致使沿岸被海水淹没引起的灾害。风暴 潮主要是由热带气旋和温带气旋引起大风和
高潮水位共同引起的。海啸一般是和地
震、火山爆发等结伴而来,一个海啸登陆后, 相继还会有几个有破坏力的海啸出现。
约为69~81次。2012年以来,拉尼娜事件正
处在衰减阶段,预计本次拉尼拉事件近期仍 将维持减弱趋势。
【思考】
1.我国受风暴潮危害的地区主要
集中在哪些地区? 2.为什么说风暴潮对我国的潜在威胁很大?
【提示】 1.遭受风暴潮灾害最严重的地区多 集中在东部大江大河的入海口、海湾沿岸和一 些沿海低洼地区。 2.东部沿海是我国对外开放、经济最发达的地 区,有我国发达的农业区和工业区、密集的人 口和城市群。台风风暴潮灾害给这里带来的影 响不仅是人员、财产等直接损失,还有更加严 重的间接损失,例如停产造成的经济损失、浸 泡精密高级仪器的经济损失等。

中国的海洋灾害-中图版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教案

中国的海洋灾害-中图版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教案

中国的海洋灾害-中图版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教案一、引言海洋是世界上最广阔的地方之一,中国拥有长达1.8万公里的海岸线,海洋对中国经济和文化的贡献不可忽视。

然而,在海洋面临着许多危险,其中海洋灾害对海洋资源、环境和人民的生活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档的主要目的是介绍中国的海洋灾害,并强调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治措施。

二、中国的海洋灾害1.台风和风暴潮在中国的东海和南海都经常受到来自太平洋的台风和风暴的影响,这些热带气旋带来强风和暴雨,导致风暴潮和海浪迅速上升,造成沿海地区的洪水和灾害。

2.海洋风暴海洋风暴是海洋中的风暴,是由于不同水温和气温之间的变化引起的。

海洋风暴会产生巨大的风、浪和风浪涌,威胁海上航行和海岸地区的安全。

3.海啸海啸是由地震、火山喷发等引起的海底地震、滑坡、崩塌等海底物理活动而引起的波浪。

当海啸波入侵沿岸时,会带来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4.海岸侵蚀海岸侵蚀是由海岸线变化引起的现象,主要受到浪涌、水流和风大等因素的影响。

海岸侵蚀会导致海岸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造成土地退化和资源耗尽。

三、海洋灾害的防治1.提前预警提前进行海洋灾害的预警是必要的。

当太平洋上的台风或海洋风暴发生时,进行及时的气象预报并提供紧急疏散措施,人们能够提前做好准备和防范。

2.加强海岸防护为了避免海啸和风暴造成的破坏和损失,需要加强海岸线的防护。

人造建筑物、海堤、大型石堤和树木等都可以加强海岸的防护。

3.控制海岸侵蚀以控制海岸侵蚀为重点的海滨治理工程必不可少。

需要修建人工栈根、波消能器、重力堆石结构等,以遏制悬浮波和风浪引起的侵蚀。

4.加强监测和管理海洋灾害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加强对海洋环境的监测和管理。

这可以通过建立海洋灾害预测、防范和管理体系,以及常规巡逻、检查、修缮和更新等措施来实现。

四、总结中国海洋灾害的种类繁多,但通过科学防范和有效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海洋灾害对经济、环境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不断努力,加强预测能力、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并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促进海洋的可持续发展。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三节 中国的水文灾害》_23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三节 中国的水文灾害》_23

《中国的水文灾害——洪涝灾害》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基于地图分析,说明中国洪水灾害的分布特点、类型。

2.结合地图分析我国雨涝的分布、成因。

3.从自然原因(孕灾环境)和人文原因(受灾体)的相互关系上,理解长江中下游构成水文灾害多发区的原因。

1.通过读图分析,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能正确评价水文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正确对待洪涝灾害的发生,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观念。

2.强化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使学生具有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

3.树立“洪灾无情,人有情”的情感价值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①洪涝灾害分布、类型及灾情特点②长江中下游地区构成水文灾害多发区的原因难点:长江中下游地区构成水文灾害多发区的原因【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法、归纳总结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学生互动分别讲述自己心目当中的渔子溪是怎样的,进而体现渔子溪是我们校园内的美景,即便是水位高时也没有给我们带来灾难。

然后通过播放一段洪水视频让学生看到一些大江大河涛涛洪水给我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威胁,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震撼激发关于洪涝灾害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教学一、洪涝灾害师:播放《洪水》视频,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洪水是无情的,今天我们来学习洪涝灾害。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7第一自然段和图2.18,回答以下问题:1.我国洪涝灾害的灾情特点2.我国多年平均日降水量(致灾因子)大于等于50毫米的日数在4天以上的城市有哪些?3.我国洪水灾害分布特点?4.我国洪水灾害的类型,以及各洪水灾害的分布地区、发生时间(学生分组讨论,归纳答案,推举学生代表回答)生:1.我国洪水灾害的总体特点:范围广;发生频繁;突发性强;损失大。

2.我国多年平均日降水量(致灾因子)大于等于50毫米的日数在4天以上的城市有哪些?武汉、长沙、南昌、福州、南宁、广州、海口、香港、澳门、台北等大城市。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三节 中国的水文灾害》_18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三节 中国的水文灾害》_18

第三节中国的水文灾害1、运用地图,指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

2、分析洪水灾害、风暴潮等灾害的形成原因。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洪水灾害的特点、分布、成因与危害。

(2)掌握风暴潮灾害的类型、时空差异和危害。

(3)掌握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

(1)联系气候、地貌和水文因素,分析我国洪涝灾害的形成和分布。

(2)结合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分析风暴潮的时空差异和危害。

(3)联系长江流域的水文灾害,分析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灾情状况与解决对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我国国情,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建立良好的人地共存和协调发展关系。

教材分析本章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和中国主要自然灾害类型,而本节的水文灾害是其中的一种,所以是本章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主要介绍对我国危害最大的两种水文灾害——洪涝灾害和风暴潮灾害。

其中洪涝灾害是经济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我国东部地区处在季风气候区,降水变率大,而西高东低的地形地势特点又决定了我国河流自西向东流的水文特点,因此东部季风区降水多,且暴雨集中,加上地势低平,河流排水不畅,洪涝灾害严重,而东部地区是我国人口密集区,乱砍滥伐,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於积,河床抬高,围湖造田,使湖泊对干流的调蓄能力也在下降,洪涝灾害越来越严重。

我国东部海岸地带同时还受台风带来的风暴潮的影响,这里人口密集、经济繁荣,又加大了灾情的严重性。

因此,联系中国的气候、地貌和水文等知识以及人类活动影响分析中国水文灾害的特点、分布和形成原因是本节的重点,而中国水文灾害的形成原因又是本节内容的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实验器材:水槽、连通器、导管、纸杯、水桶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出示幻灯片)(师生共同观看幻灯片,引入新课)我国是世界上洪水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国家之一。

洪水灾害不仅范围广、发生频繁、突发性强,而且损失大。

据统计,洪水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居第一位。

高中地理第2章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第3节中国的海洋灾害学案中图版选修5

高中地理第2章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第3节中国的海洋灾害学案中图版选修5

第三节中国的海洋灾害●课标要求了解风暴潮和赤潮的类型以及发生原因。

●课标解读1.了解我国海洋灾害的类型、分布和成因。

2.了解风暴潮的类型,结合台风和温带气旋的时空分布,分析我国风暴潮的时空分布。

3.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风暴潮、灾害性海浪与台风的关系。

4.结合实例,了解赤潮的发生条件和危害。

●新课导入建议受台风“达维”外围风暴潮的影响,天津滨海新区昨天(3日)下午迎来2012年最大风暴潮,并平安度过首个重大汛情。

截至昨日19时,新区暂无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报告。

昨日,记者从滨海新区防汛办公室获悉,15时许,滨海新区迎来今年最大的一次风暴潮,天津港船闸潮位抵达当天最高值——5.08米,超过警戒水位。

利用以上材料引入新课。

●教学流程设计(1)主要有风暴潮、灾害性海浪、赤潮等。

(2)居海洋灾害之首且最主要的海洋灾害是风暴潮。

2.风暴潮(1)类型⎩⎪⎨⎪⎧ 台风风暴潮温带气旋风暴潮(2)分布①时间分布⎩⎪⎨⎪⎧ 台风风暴潮:夏秋季节,以8~9月最为 集中温带气旋风暴潮:春秋季节②空间分布⎩⎪⎨⎪⎧ 台风风暴潮:粤、桂、琼、台、闽、浙等省区温带气旋风暴潮:渤海和黄海沿岸(3)危害①毁坏船只、工程设施。

②造成人员伤亡等。

所有台风都会形成风暴潮吗?【提示】并不是所有台风都会带来风暴潮,全球每年大约有80个台风,其中约1/3形成台风风暴潮。

1.灾害性海浪:是由台风引发的。

2.海啸:灾害发生的频次不多。

1.中国有哪些类型的海洋灾害?【提示】 主要有风暴潮、灾害性海浪、赤潮和海啸等。

2.为何风暴潮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造成的破坏巨大?【提示】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地处台风和温带气旋多发区,风力强,风暴潮势力强;东部海岸地区分布着众多的港口、开放城市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盐业、捕捞渔业、海洋养殖业发达,是一条人口密集、经济繁荣、对全国发展有极为重要价值的地带,因而风暴潮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对更大。

3.为什么我国东部地区的大江大河河口处多台风风暴潮?【提示】 (1)我国台风多在东部沿海登陆,我国东部地区的大江大河的河口多位于台风登陆区。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三节 中国的水文灾害》_10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三节 中国的水文灾害》_10


提问:对我国经济影响最
的能力
国 大的海洋灾害是?其次是?
的 影响不大的海洋灾害是?

小结:风暴潮是影响我国
要 的海洋灾害之首,此外灾害性
海 海浪、赤潮也是影响我国的主
洋 要海洋灾害,而海啸对我国的
回忆回答
过渡
灾 影响不大。

承转:这节课我们就重点
带着问题观看
复习并为后面
来了解影响我国的风暴潮
学习做好铺垫
提问:什么是风暴潮?按
成因主要分为哪两类?
播放:海洋灾害与防御之
了解影响我国
了 风暴潮
的风暴潮的主要类

问题:1.影响我国的风暴
型、多发季节、多
影 潮有哪几类?
发地区及主要危

2. 它 们 各 自 的 多 发 季 节
活动:依观看内容并结合 害,同时也培养学
我 及主要影响地区?
教材 P41 内容,在小组内进行 生依据资料进行归
了解教材安排
“我国 2007 年因海洋灾害直
本部分内容的意图
接损失 88 亿元多,较往年偏
轻”,从这句话我们能体会出
海洋灾害对我国的影响如
通过阅读,对数据进行比
了 何?
较后回答
了解对我国影

展示:2008、2007 年中
响最大的海洋灾
影 国海洋灾害公报部分数据节
害,同时培养学生
响 选表
依据数据说明问题
提问:1.灾害性海浪主要
由哪些天气系统引起?由此
了解影响我国
请推出不同原因引起的灾害
的灾害性海浪的成
性海浪的多发季节?影响我
因、主要影响地区
了 国的灾害性海浪主要是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国的海洋灾害中国的海洋灾害——————情景导入先思考———————2014年3月19日,国家海洋局发布了《2013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公报显示2013年我国海洋灾害以风暴潮、海浪、海冰和赤潮灾害为主。

与近10年(2004~2013年)海洋灾害平均状况相比,2013年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高于平均值,死亡(含失踪)人数低于平均值(见下图)。

2004~2013年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含失踪)人数2013年各类海洋灾害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的是风暴潮灾害,占全部直接经济损失的94%;人员死亡(含失踪)全部由海浪灾害造成。

思考探究:说出造成我国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的风暴潮灾害的类型及影响地区。

提示:台风风暴潮和温带气旋风暴潮。

台风风暴潮主要影响东部大江大河的入海口、海湾沿岸和一些沿海低洼地区,温带风暴潮主要影响渤海和黄海沿岸。

——————基础知识要记牢———————一、中国海洋灾害的主要类型1.主要有风暴潮、灾害性海浪、赤潮等。

2.危害:风暴潮灾害位居海洋灾害之首,也是我国最主要的海洋灾害。

二、风暴潮1.台风风暴潮(1)发生时间: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以8~9月最为集中。

(2)特点:来势猛、速度快、破坏力强。

(3)发生地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福建、浙江是台风登陆最多的省区,也是台风风暴潮发生次数最多的地区。

2.温带气旋风暴潮(1)发生时间:多发生在春秋季节,夏季也时有发生。

(2)受灾地区:主要集中在渤海和黄海沿岸。

三、灾害性海浪和海啸1.灾害性海浪以台风引发的灾害性海浪为主,造成翻沉、损坏各类船只,造成人员死亡或失踪。

2.海啸灾害发生的频次不多,据记载,平均200年发生一次。

——————重点难点掌握好———————一、我国的风暴潮二、赤潮的定义、发生条件和危害成因危害①赤潮的发生,破坏了海洋的正常生态结构。

②有些赤潮生物会分泌出黏液,粘在鱼、虾、贝等生物的鳃上,妨碍其呼吸,导致窒息死亡。

含有毒素的赤潮生物被海洋生物摄食后能引起中毒死亡。

人类食用有毒素的海产品,也会造成类似的后果。

③大量赤潮生物死亡后,尸骸的分解过程要大量消耗海水中的溶解氧,造成缺氧环境,引起虾、贝类的大量死亡[拓展提升]我国沿海地区发生海啸可能性小的原因(1)我国海区以浅海大陆架为主,海底平坦宽阔,海水一般较浅,海底摩擦力较大,不易发生海啸。

(2)我国海区外围有成串的岛屿、暗礁环绕,形成一道天然屏障。

(3)我国海区一般没有现今活跃的板块俯冲带和海沟构造、近代垂直差异运动表现不强烈。

综合来看渤海、黄海一般不产生地震海啸,东海、南海,特别是台湾岛东部海域具备产生海啸的条件,但总体影响不会太大。

———————应用体验不可少——————1.下列关于灾害性海浪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的近海遭受的灾害性海浪的破坏,以寒潮引发的灾害性海浪为主B.我国的近海遭受的灾害性海浪的破坏,以台风引发的灾害性海浪为主C.灾害性海浪只在冬春季节出现D.灾害性海浪只在夏秋季节出现解析:选B 我国的近海和近岸常遭受灾害性海浪的破坏,其中以台风引发的灾害性海浪为主。

另外,温带气旋和寒潮大风也可引起灾害性海浪。

灾害性海浪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出现。

2.下列与福建多发赤潮无关的是( )A.纬度较低B.靠近很多轻工业企业C.人为排放的含氮、磷的有机物较多D.台风多登陆的缘故解析:选D 赤潮发生的条件有:纬度较低,水温高;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排放;静水环境。

台风多在此登陆与赤潮没有关系。

3.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浙江省风暴潮、灾害性海浪、赤潮等灾害发生频度和强度有所增大,读图,分析杭州湾沿岸风暴潮频发并导致灾情严重的原因( )①地理位置特殊,受台风影响显著②湾口呈喇叭口朝向太平洋③沿岸地势低平④人口密集⑤海底地震⑥地壳运动A.③④⑤⑥B.②③⑤⑥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解析:选D 风暴潮灾情可以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分析。

杭州湾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的中间位置,湾口呈喇叭口朝向太平洋,沿岸地势低平,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受夏季风和台风的影响大。

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我国管辖海域发生了15次台风风暴潮,较往年明显偏多。

“天兔”和“菲特”风暴潮使东南沿海多处发生溃堤、海水倒灌现象,60年来绝无仅有。

(1)比较漳州沿海地区两次风暴潮的强弱,并分析其原因。

(2)为减轻风暴潮造成的损失,应采取哪些防御措施?解析:第(1)题,据图看出漳州两次风暴潮的强弱,主要与两次台风登陆有关,两次台风的强度不同、登陆的位置不同从而影响着漳州风暴潮的强弱。

第(2)题,防御措施从工程性和非工程性两方面分析,工程性措施如加固海岸、修建海塘、营造防护林等,非工程性措施主要有加强监测预报、增强防灾措施、及时转移受灾人群等。

答案:(1)“天兔”风暴潮较强。

因为“天兔”是超强台风,风力强;且距离台风登陆点近,潮水水位增长幅度大。

(或“菲特”风暴潮较弱。

因为“菲特”为热带风暴,风力较弱;且距离台风登陆点远,潮水水位增长幅度小。

)(2)加强风暴潮监测和预报;加固海岸堤坝;营造沿海防护林体系;及时转移人员。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5.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风暴潮是一种海洋灾害,具有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的特点,可冲毁海堤、道路,吞噬沿海地区的码头、工厂、村镇,酿成巨大灾难。

(1)指出引发我国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的天气系统。

(2)简要回答海南岛沿海风暴潮的类型、空间分布特点。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风暴潮灾害的类型、形成及分布。

第(1)题,风暴潮是由海洋强风引起的浪涌海岸的现象。

在热带沿海地区主要是由强烈的热带气旋(或台风)造成的,而在温带地区则由温带气旋引起。

第(2)题,海南岛地处我国南部沿海,夏秋季节频受台风影响,联系台风移动的路径及防御知识即可回答本题。

答案:(1)热带气旋(或台风)、温带气旋。

(2)类型:台风风暴潮(或热带气旋风暴潮)。

空间分布特点:在海南岛的东南部沿海。

[教材问题提示]P41思考提示台风风暴潮主要发生在我国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福建、浙江等地区。

遭受台风风暴潮灾害最严重的地区多集中在东部大江大河的入海口、海湾沿岸和一些沿海低洼地区。

我国的温带气旋风暴潮主要受灾地区集中在渤海和黄海沿岸。

风暴潮影响范围大,会摧毁沿岸设施,使沿岸地区居民房屋倒塌,船只被摧毁,还会造成人员伤亡。

发生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因而风暴潮造成的损失相对较大。

P42思考提示由于此次风暴潮是由台风引起的,所以风暴潮发生地区与台风路径有直接关系。

以台风登陆点为中心,周围很大范围的沿海地区是风暴潮的严重影响地区,往两侧为一般影响地区。

一、选择题风暴潮是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海岸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地的现象。

据此完成1~2题。

1.可引发风暴潮的天气系统有( )①热带气旋②副热带高压③温带气旋④极地大陆气团⑤冷暖空气交互影响形成的锋面⑥极地高压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③ D.④⑤⑥2.我国温带气旋风暴潮常出现于( )A.夏秋季节B.冬春季节C.春夏季节D.春秋季节解析:1.A 2.D 风暴潮可由温带气旋、热带气旋和锋面系统三种天气系统引起,其中的热带气旋(台风)风暴潮多发生于夏秋季节,而温带气旋风暴潮则多形成于春秋季节。

咸潮(又称咸潮上溯、盐水入侵),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

当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

据此完成3~4题。

3.当长江口咸潮发生时,长江口以东海区海水的实际盐度最可能是上图中的哪条曲线( )A.① B.②C.③ D.④4.当河流咸潮发生时,除造成淡水短缺外还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三角洲海岸侵蚀后退B.地面沉降C.三角洲地区土地盐碱化加剧D.发生赤潮解析:3.A 4.C 第3题,依据发生咸潮时盐度值变高可以得出为①曲线。

第4题,咸潮发生时引起海水入侵内陆,故能引起土地盐碱化。

2016年6月份,大量浒苔登陆山东青岛第三海水浴场,浒苔受南风影响连续袭扰青岛前海海水浴场及各海湾,青岛市启动浒苔灾害Ⅳ级应急响应程序。

据此回答5~7题。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浒苔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浒苔的主要原因之一C.在封闭的海湾更容易发生浒苔D.浒苔大量出现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6.在下列水域中,最容易发生浒苔大量出现的是( )A.杭州湾B.莱州湾C.辽东湾D.珠江口7.下列关于浒苔大量出现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说明海洋生态系统失去了自动调节能力B.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含氟制冷剂大量使用导致臭氧层破坏C.工业废水、城市生活垃圾直接排入大海,导致某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是直接原因D.空气中CO2浓度升高,导致海洋温度升高解析:5.D 6.D 7.C 浒苔的大量出现是海水富营养化的结果。

其发生除浒苔本身生物学因素之外,还有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

自然因素主要是光照、气温、盐度、风浪、地理位置等。

排入近海的大量污染物(如含磷洗涤剂的使用和排放)使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等人为条件是浒苔出现的主要原因。

珠江口周围岛屿众多,相对较封闭,海水净化速度慢,并且污水排放量大,海水富营养化程度高,是最容易发生该类问题的水域。

二、综合题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山东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出现近30年来同期最严重的海冰灾害。

海冰灾害发生早,而且增长迅速,短时间内就覆盖了大片区域。

卫星遥感实况图分析,辽东湾浮冰范围98海里;渤海湾浮冰范围15海里;莱州湾浮冰范围8海里;黄海北部浮冰范围 20海里。

辽东湾浮冰范围超过警报标准,有关部门发布了海冰警报。

材料二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海冰预报示意图。

(1)简要分析辽东湾海冰范围广、冰层厚的主要原因。

(2)说明我国沿海海冰的危害。

解析:第(1)题,可从海域所处纬度地区冬季的气温特点、海域形状和海水深度等方面分析。

第(2)题,危害主要从沿海建筑、海运、养殖等方面归纳。

答案:(1)纬度高;海域较封闭(海水交换能力和流动性较差);海水较浅。

(2)阻碍航运,威胁船只和海上建筑物的安全;影响渔业、养殖业及其他海上活动。

9.读中国近岸海域赤潮统计表,回答下列问题。

海区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2000~2001合计渤海 1 0 3 2 16 8 30 黄海0 0 5 7 9 6 27 东海 1 1 2 33 41 26 104 南海0 0 1 33 55 7 96 合计 2 1 11 75 121 47 257(2)在2000~2001年间,东海海域的赤潮发生次数远远超过南海海域,试分析原因。

解析:第(1)题,结合表格信息直接归纳赤潮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温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