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22狐狸分奶酪部编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2.《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为统编版新教材语文第八单元第二十三课,本单元以童话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思维,并在学习过程中尝试复述故事,有了前一课《狐假虎威》这一中华传统寓言故事的学习,对“狐狸”的形象小朋友们有了初步认识,这一课是匈牙利民间故事改编而来,可有对比。

学情浅析:二年级的小朋友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最为重要的是,本班的孩子语言组织能力强,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对于学习语文兴趣浓厚,朗读水平高,以上特点都有助于本课教学的开展。

设计理念:本课时的设计理念主要基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语文的核心素养无非“听、说、读、写”,因此四个教学环节中均有体现教师引导,学生活动,以此体现以读为主的语文课堂,同时没有忽视对写字教学的指导,在课后练习与拓展资源的设计中是本堂的一个延伸,因为语文不是单纯的教材,而是为孩子们打开一篇阅读的窗,让孩子们有看是书远方与文学。

本课时是在一字一句中为孩子们打牢记住,培养语感,不求华丽,但求务实。

教学目标:1.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奶酪、仔细、轮流、公平”等词语的意思。

2.运用随文识字的方法,教学“奶、第”两个生字的书写。

3.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4.对文章最后一句话进行质疑,拓展思维,学会谦让与分享。

教学重、难点: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难点:对课文内容提出质疑,拓展学生思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101PPT中选取)。

角色扮演的小头饰(狐狸、熊哥哥、熊弟弟)。

教法与学法:教:谈话法、朗读法。

学:探究法、同桌互助学习法。

教学时间:1课时(本课为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听读课文1.课件出示上一课学习的本课的生字与词语,指读,小老师带读。

2.回顾22课中的那只狐狸是只怎样的狐狸?(指名回答,并评价)。

3.今天,我将于小朋友一同认识另一只来自匈牙利的狐狸,它是怎样的呢?请小朋友与老师一同板书课题:23.狐狸分奶酪,重点指导:“奶”字的写法,“左右一样高,左右穿插各占一半”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书空,描红书写,齐读课题。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2狐狸分奶酪 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2狐狸分奶酪 人教(部编版)
前头!

部 日 字 把东西放在


阳光下使它 干燥。
笔 10 组 (晒衣)(日


晒)(晒太 阳)(晒被子)
结 左 运 冬天晒太阳



是件很舒服 的事。
chōn 音 C 英 burst


冲g
部 冫 字 ①冲击;②


冲洗;③猛 力地撞击。
笔 6 组 (冲动)(冲


走)(冲锋)冲 (chòng)劲
笔 10 组 (晒衣)(日


晒)(晒太 阳)(晒被子)
结 左 运 冬天晒太阳



是件很舒服 的事。
chōn 音 C 英 burst


冲g
部 冫 字 ①冲击;②


冲洗;③猛 力地撞击。
笔 6 组 (冲动)(冲


走)(冲锋)冲 (chòng)劲
shài 结构音序
左右 S
运用英语
每次战斗,
他 su都n冲ba在th最e


冲g
部 冫 字 ①冲击;②


冲洗;③猛 力地撞击。
笔 6 组 (冲动)(冲


走)(冲锋)冲 (chòng)劲
shài 结构音序
左右 S
运用英语
每次战斗,
他 su都n冲ba在th最e
前头!

部 日 字 把东西放在


阳光下使它 干燥。
笔 10 组 (晒衣)(日


晒)(晒太 阳)(晒被子)
结 左 运 冬天晒太阳

最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22 狐狸分奶酪-文字说明

最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22  狐狸分奶酪-文字说明

最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语文精品资料
最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语文精品资料
1 1. 专有名词
狐狸:哺乳纲,食肉目犬科动物。

属于一般所说的狐狸,又叫红狐、赤狐和草狐。

它们灵活的耳朵能对声音进行准确定位、嗅觉灵敏,修长的腿能够快速奔跑,最高时速可达50km/h ,所以主要以鱼、蚌、虾、蟹、鼠类、鸟类、昆虫类小型动物为食,有
时也采食一些植物。

熊:是食肉目熊科动物的通称,熊平时还算温和,但是受到挑衅或遇到危险时,容易暴怒,打斗起来非常凶猛。

分布在北半球。

在南半球,除了南美洲北部外,其他地方没有它的踪迹。

奶酪:又名乳酪,或译称芝士、起司、起士,是多种乳制食品的通称,有各式各样的味道、口感和形式。

奶酪以奶类为原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质,乳源包括家牛、水牛、家山羊或绵羊等。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22、狐狸分奶酪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22、狐狸分奶酪

lào
捡到 奶酪
bàn
bāng
拌嘴 帮忙
biàn jié
方便 结果
liǎ
哥俩
rǎng
嚷着
shèng
剩下
shǐ
开始
qiáo
瞧瞧
zhěng
整个
我会读
捡到 分奶酪 狐狸 熊弟弟 嚷着说 掰开 仔细瞧 轮流 公平 拌起嘴 两半 吃光了
多音字
xīng(兴旺 兴
xìng(高兴
振兴) 便 pián(便宜 助兴) biàn(方便

第 音序:D 部首:⺮ 结构:上下
组词:第一 次第 造句:我第一个到达终点。 书写指导:弓字要写得扁一
些,竖在上横处起笔,左下 边有一撇。
lún
轮 音序:L 部首:车 结构:左右
组词:轮班 轮子 造句:我们都是轮流值日。 书写指导:车字下面横变成
一提,右下边是匕,注意与 仓字不同。
gōng
分奶酪
“你分得不匀!”小哥俩嚷着说,“那半块大一 点儿。”
“可是现在没咬过的那半块又大了点儿!”两 只小熊又嚷了起来。
“你可真会分!”两只小熊生气 了,“整块奶酪 都被你吃光了!”
想一想
5.狐狸说:“你们谁也没多吃一口, 谁也没少吃一口。”你觉得狐狸说
得对吗?
6. 在狐狸为两只小熊分奶酪的时候,两 只小熊一直都在说那半块又大了一点 儿,你觉得他们的做法对吗?
“小家伙们,你们吵什么呀?”狐狸问道。 “我们有块奶酪,不知道该怎么分。”熊弟弟对 狐狸说。
“这事好办,我来帮你们分吧!”狐狸笑
了笑,把奶酪拿过来掰成了两半。
想一想
3. 狐狸是怎样给小哥俩分奶酪的? 4. 小哥俩满意吗?为什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狐狸分奶酪》教案三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狐狸分奶酪》教案三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狐狸分奶酪》教案三篇篇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了解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3.理解课文内容,评判狐狸的做法是否共公平。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会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评判狐狸的做法是否共公平。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的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了解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揭习题导入1.小朋友,狐狸是我们故事中常见的主角,你读过哪些关于狐狸的故事?是一只怎样的狐狸?(《狐狸和乌鸦》《狐假虎威》)(狡猾、自私、损人利己)2.在我们的印象中,狐狸,就是一个坏坏的角色,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狐狸的另一个故事——《狐狸分奶酪》3.板书课习题,齐读课习题。

(板书:狐狸分奶酪)二、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课件出示1)(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教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2)nǎishǐchǎozǎijíyǎodìɡōnɡ奶始吵仔急咬第公各自拼读,读好后鼻音“公”平舌音“仔”,翘舌音“吵”。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3)捡到奶酪哥俩开始拌嘴嚷着瞧一瞧轮流剩下帮忙整块方便发展读词游戏。

指名读,开火车读。

②小教师领读,齐读。

理解、记忆。

(3)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标自然段,指名朗诵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

组织相互评价读书。

3.整体感知内容。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部编版小学语文《狐狸分奶酪》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狐狸分奶酪》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狐狸分奶酪》课文原文及赏析
课文原文:
《狐狸分奶酪》
两只小熊捡到一块大奶酪,他们高兴极了。

可是,怎么分呢?他们争来争去,谁也说服不了谁。

一只狐狸看见了,说:“小家伙们,你们吵什么呀?”小熊们说:“我们有块大奶酪,不知道怎么分。

”狐狸说:“这事好办,我来帮你们分吧。


狐狸接过奶酪,一会儿掰成两半,一会儿又掰成四块,一会儿又掰成八块……奶7酪变得越来越小,最后全都进了狐狸的肚子。

小熊们一看,都愣住了。

赏析:
《狐狸分奶酪》是一篇寓言故事,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教育孩子们要懂得公平公正,警惕他人的不良企图。

故事中的两只小熊捡到了一块大奶酪,但是他们在如何公平分配的问题上产生了争执。

这时,狡猾的狐狸出现了,它主动提出帮助小熊们分奶酪。

然而,狐狸并非真心帮助小熊们解决问题,而是利用他们的矛盾,一步步将奶酪据为己有。

这篇课文通过狐狸的行为,揭示了社会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如自私、贪婪和欺诈等。

同时,也教育孩子们在面对利益冲突时,要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不能轻易相信他人,更不能被他人的甜言蜜语所迷惑。

此外,课文中的语言简洁明快,情节跌宕起伏,富有戏剧性,能够吸引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在愉快的阅读过程中接受教育和启发。

总的来说,《狐狸分奶酪》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和趣味性的课文,既能让孩子们学习到语文知识,又能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认知能力。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狐狸分奶酪》精品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狐狸分奶酪》精品PPT课件

第 一 课时
初读感知
学习字词
当堂检测
食肉目犬科动物。它们灵活的耳朵能对 声音进行准确定位、嗅觉灵敏,修长的腿能 够快速奔跑,最高时速可达50km/h左右,所 以主要以鱼、蚌、虾、蟹、鼠类、鸟类、昆 虫类小型动物为食,有时也采食一些植物。
奶酪,是一种发酵的牛奶制品,含有可以 保健的乳酸菌,但是奶酪的浓度比酸奶更高, 近似固体食物,营养价值也因此更加丰富。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脂肪、磷和维生素 等营养成分,是纯天然的食品。
22 狐狸分奶酪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
你能说出每幅图关于狐狸的故事名称吗?
狐狸吃葡萄
狐狸和乌鸦
狐假虎威
我会认
lào
jiǎn


liǎ
shǐ


bàn
bānɡ


yún
rǎnɡ


qiáo
biàn

便
shènɡ

zhěnɡ

蜻蜓飞走了
酪 捡 俩 始拌帮 匀 嚷 瞧 便剩整
我会读
奶酪 拌嘴 瞧见
我会写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写词语,运用词语
1.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分类整理并摘抄积累: 捡到 哥哥 开始 过来 拌嘴 帮助 嚷着 瞧了瞧 方便 结果 剩下 整块 2.练习运用:练习用上面的词语说话。 (1)熊(哥哥)和熊弟弟在路上(捡到)了一块(奶酪),高兴极了。 (2)可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分这块(奶酪),小(哥俩)(开始)拌起嘴来。
读第9自然段:说说狐狸接着又是怎样
分奶酪的?结果怎样?
分法
于是,狐狸在那半块上又咬了一口,结果第一个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狐狸分奶酪》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狐狸分奶酪》
22.狐狸分奶酪
课题
狐狸分奶酪
课型
第一课时
教材内容
《狐狸分奶酪》是匈牙利的民间故事,讲的是两只小熊捡到一块奶酪,狐狸趁它们拌 嘴时提议帮它们分奶酪。在分奶酪的过程中,狐狸故意分配不匀,而小熊哥儿俩都不愿吃 亏,让狐狸一次又一次地有机会吃奶酪。最后,一整块奶酪都被狐狸吃光了,两只小熊这 才恍然大悟,可狐狸还狡辩说,它分得很公平。故事中的狐狸非常狡猾,它从一开始就打着“如意算盘”想吃掉奶酪。而文中的小熊们却傻乎乎地不明就里,总在奶酪的大小上斤 斤计较,看不清狐狸行为的用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同伴之间斤斤计较,就会让别有用 心的人有机可乘。
2.出示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发现熊哥哥和熊弟弟的心情。请学生说说它俩为何事 而高兴,随机朗读第一句。
(3)请学生发现后来它俩心情的变化,说说发生了什么事情。
(4)教学“拌”字。可联系下文狐狸问:“你们吵什么 ?”帮助学生理解“拌嘴”即“吵嘴”的意思。
(5)引导学生发现熊哥俩原先很高兴,后来发生矛盾,不 高兴了,课文用一个词语把两部分内容连了起来,那就是“可是”,它表示语气的转折。
22.狐狸分奶酪
拌起嘴来
吵起来
嚷起来
生气了
教学反思
本课理解的重点在于狐狸说它分奶酪分得很公平,问题到底处在哪里呢?结合课后第二题,通过角色的代入,让学生充分地讨论,狐狸认为的“公平”是怎样的?如果自己是小熊会怎么做。
那么“如何做到公平的分奶酪呢?”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大胆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做法。让学生感受到探索文本的乐趣。
教具准备
Ppt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旧知引入,揭示课题,激起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狐狸分奶酪教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语文语文(上册)教学主题:相处课时:共2课时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情境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块“绿洲”。

它给课堂教学带来活力,给学生带来生机,给老师带来希望。

它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热情,融声像、动画于一体,艺术地再现教材内容,变抽象为形象,变繁复为简明,化静为动,化难为易,消除情感阻隔,点亮思维火花,使教学过程别有一番新风景。

2.学情分析对于动物孩子们都爱他们萌萌的外表,所以他们也对动物之间的故事特别感兴趣。

而本文作为童话,则是孩子们最亲赖的题材,通过童话来引导孩子爱上识字,爱上思考,比别的更加容易。

3.教材分析本篇课文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性、可读性强。

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本本身具备的能动性,创设表演情境,组织学生分角色表演,帮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和语言特点,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会“人物”的性格、语言和动作的特点。

学生在读中领悟,在演中体验,在议中鉴赏。

学习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结”;理解“仔细、公平”等词语。

(重点)2.分角色朗读课文。

(重点)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多动脑筋,不要随便相信别人,明白不要斤斤计较,要懂得互相谦让,不要为了占便宜吃大亏的道理。

(难点)评价任务任务一: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结”;理解“仔细、公平”等词语。

任务二:分角色朗读课文,过程中正确、流利、有感情。

任务三: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多动脑筋,不要随便相信别人,明白不要斤斤计较,要懂得互相谦让,不要为了占便宜吃大亏的道理。

学习过程件什么事。

(完成评价任务一)狸”,了解事件“分奶酪”。

(完成评价任务一)中。

(完成评价任务一)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用时:15分钟) 1.教师范读,注意生字的读音以及句子的停顿。

2.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小组合作识字。

出示小组学习要求:(1)轮流指读生字表中的生字。

(2)分别说一说生字的字音和结构。

(3)对识记有困难的字,在小组内交流,一起想办法。

(4)小组内开火车读字,并组词。

4.鼓励学生汇报学习成果。

(1)汇报简单字的识记方法。

(2)汇报识记起来较难的字,并说一说自己的办法,再听一听别人的办法。

5.游戏巩固,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识记生字。

(完成评价任务一)1.学生听读,可以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2.朗读并交流:课文讲了小熊兄弟俩因为奶酪分配不匀而吵嘴,被狐狸钻了空子,把奶酪都吃光了的事。

3.学生小组活动:(1)学生自己逐一认读书中的11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圈出读不准的生字。

(2)认读生字,同桌相互纠正。

(3)整理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卡,请小组会读的同学示范读,认不准的同学认真倾听同学为自己所做的示范。

如果遇到小组同学都读不准的字可以到书中找拼音,拼一拼,再读一读。

4.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

(1)说一说识记了哪些生字,用的什么方法。

(2)说一说在学习中有没有动脑解决难题或者帮助了别人。

5.积极参与识字游戏活动,并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与他人一起思考。

(完成评价任务一)1.教师范读,提醒学生注意倾听。

2.学生概括故事大意,可出示填空形式的提示,降低难度。

3.小组学习时教师要时时巡视,及时给予指导。

4.学生汇报时,教师要注意倾听,提醒学生说完整话,并适时给予学生鼓励。

5.游戏巩固生字时,要注意把游戏规则说清楚,避免出现混乱,真正起到巩固的作用。

(完成评价任务一)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用时:10分钟) 1.快速扫读,标出自然段。

2.指名按自然段读文,思考: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3.默读课文,标出与狐狸分奶酪相对应的自然段,读一读。

(完成评价任务二)4.学习第5~9自然段。

(1)指名读第5自然段(完成评价任务二),想一想:狐狸为什么“笑”?他是真的来帮小熊兄弟俩的吗?(指导朗读)(2)读第6、8自然段(完成1.扫读并按要求标出自然段。

(完成评价任务二)2.一边听朗读,一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回答时要尽量避免啰嗦。

(完成评价任务二)3.按要求默读,画出对应的自然段并读一读。

(完成评价任务二)4.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课文,并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完成评价任务二)(1)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了1.提醒学生自然段的标志(开头空两格)。

2.引导学生学会边听边想,并说完整话。

3.提醒学生“默读”的要求——不出声,圈画自然段序号就可以。

4.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并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回答问题。

朗读时要学会换位思考,把自己想象成书中的人物。

分角色朗读表演前要给学生评价任务二),理解两次“嚷”,从这个字我们可以看出小熊兄弟俩的什么特点?(指导朗读)(3)狐狸听到小熊兄弟俩的叫嚷是怎么说,又是怎么做的呢?指名分别读第7、9自然段。

(完成评价任务二)(4)利用教具演示分奶酪的过程。

(5)分角色朗读表演第5~9自然段。

解狐狸不是真的来帮小熊兄弟俩的,他的笑是狡猾的笑。

(2)利用生活经验理解“嚷”的意思之后,发表自己的见解:小熊兄弟俩有些自私,生怕自己吃亏。

(完成评价任务三)(3)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读好第7和第9自然段。

(4)按课文内容演示过程。

(5)一生扮演狐狸,一生扮演小熊哥哥,一生扮演小熊弟弟,老师旁白,师生配合表演。

(完成评价任务二)一些提示和练习时间。

(完成评价任务二)四、认真观察,指导书写(用时:12分钟)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奶、仔、急、咬、始。

认读后练习组词。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字形特点及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完成评价任务二)3.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引导学生在书写练习中体会怎样把字写得规范、美观。

(完成评价任务二)4.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书写成果,组织交流反馈。

5.学生展示自己练习书写的成果并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1.学生认读生字,注意读音并组词,比一比谁组得多。

2.认真观察“奶、仔、急、咬、始”几个字的书写特点。

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并练习书写。

(1)“奶、仔、咬、始”这几个字是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书写要紧凑。

(2)“急”字是上下结构,上面的“刍”要占多半格。

3.观察老师范写,一边观察一边做书空,然后落笔练习书写。

(完成评价任务二)4.同桌、全班相互交流,指出书写的优点和不足,并改正。

5.大胆展示自己的书写成果,勇敢接受同学的质疑。

1.学生组词时教师要注意倾听,发现别字要及时纠正并适当区分。

2.强调重点笔画的书写。

“奶”字右半部分的笔顺是先写横折折折钩,再写撇。

3.对学生的书写成果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并注意以鼓励为主。

(完成评价任务二)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评价要点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用时:4分钟)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读字、组词,并适时运用词语练习说话。

(完成评价任务一)2.狐狸假装帮助小熊兄弟俩分奶酪,结果把奶酪都吃光了,你们觉得狐狸分得公平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1.学生读生字、组词语,在说句子的过程中尽量说完整,尝试着说不同语气的句子。

(完成评价任务一)2.学生回忆课文,回答问题。

1.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读音,对学生组词中出现的别字要适时进行改正。

2.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课文内容,再回答。

(完成评价任务二)习《狐狸分奶酪》这篇课文。

二、抓住重点,读中感悟(用时:26分钟) 1.学习第10、11自然段。

(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第10自然段,思考并交流:奶酪被吃光,两只小熊有什么样的表现?(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10自然段)(完成评价任务二)(2)看到小熊兄弟俩生气了,狐狸是怎么说的?引导学生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狐狸为什么说他分得很公平?狐狸又一次“笑”了,这次他为什么笑?(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2.学习第1~4自然段(故事的起因)。

(1)指名读第1自然段(完成评价任务二),想一想:小熊兄弟俩的感情变化是怎样的?(指导朗读)用换词法理解“拌嘴”。

想一想:两只小熊会怎么吵?(完成评价任务三)(2)自由读第3、4自然段(完成评价任务二),理解狐狸叫两只小熊“小家伙们”的用意。

(3)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狐狸和兄弟的话。

(完成评价任务二)(4)分角色朗读第1~4自然段。

(完成评价任务二)3.学生分角色练习朗读对话。

4.再读课文,思考交流: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做?(完成评价任务二)1.一边读一边思考问题,交流读后感受。

(1)两只小熊很生气。

用生气的语气读第10自然段。

(2)狐狸说自己分得公平的原因是抓住了两只小熊自私的心理,说“谁也没多吃一口,谁也没少吃一口”,是在嘲笑两只小熊。

(3)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小熊生气,狐狸得意、嘲弄的语气。

2.学生读第1~4自然段,分析人物心理。

(1)两只小熊的情感变化。

捡到奶酪——高兴怕对方多吃而吵架——生气认真读文(完成评价任务二),与同桌模拟两只小熊吵架的过程,感受“拌嘴”的原因。

(2)狐狸之所以叫两只小熊“小家伙们”是要和他们套近乎,迷惑他们。

(3)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

(完成评价任务二)3.一人扮狡猾的狐狸,一人扮憨厚的熊弟弟进行分角色朗读。

(完成评价任务二)4.先小组内各抒己见,再汇报自己的想法。

1.要抓住这两个自然段中的重点词句进行导读,理解狐狸的“笑”是得意的笑,也是嘲讽的笑。

在学生理解狐狸和两只小熊的想法之后,再进行指导朗读。

(完成评价任务二)2.第1~4自然段是故事的起因,要让学生理解两只小熊“拌嘴”的原因,了解奶酪被狐狸吃光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生怕对方多吃一口,自己少吃一口。

(完成评价任务三)3.分角色朗读时可以提示学生加上一些表情和肢体语言。

(完成评价任务二)4.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指导学生说完整的话。

三、认真观察,指导写字(用时:8分钟) 1.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注意“吵、第、公”这几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重点指导书写“第”字。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到关键笔画或者易错笔画。

2.跟着老师书空,注意笔顺。

1.提示学生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强调书写,加强学生对生字笔顺的记忆,避免出现错误笔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