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导练: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教版: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教版: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10-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3)对自然与环境的态度: ①浪漫主义文学着力描绘自然景物,主张社会回到“自然态”,以表达他们对资本 主义社会的城市文化和工业文化的厌恶。 ②现实主义文学则注重观察生活,仔细描写环境和生活细节,重视环境对塑造人 物性格的决定作用,从而塑造出文学史上一大批典型的人物形象。
其他:丹麦的安徒生、挪威的易卜生、美国的马克·吐温
-5-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20世纪的世界文学
1.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1)产生: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深 刻影响了文学的发展,表现西方社会精神危机的现代主义成为文学主流。 (2)特征: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 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3)代表作家及作品:美国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爱尔兰贝克特的《等待戈 多》等。 2.苏联社会主义文学 (1)繁荣时间:20世纪上半期。 (2)代表作家及作品:高尔基的《母亲》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 成的》等。
-6-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3.亚非拉文学 (1)主题:反映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 (2)代表:印度的泰戈尔、中国的鲁迅、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尼日利亚的索因 卡等。
-7-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区别 史料导入
浪漫主义排斥启蒙思想家提倡的冰冷死板的理性主义,崇尚人们的情感、创造 力和想象力。浪漫主义思想家所提倡的是与众不同,打破陈规。……浪漫主义思 想恰恰是在工业化席卷整个欧洲大陆的时候盛行起来的。浪漫主义提倡的是自 然和情感,进而驳斥工业革命给大自然带来的破坏。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2课《文学的繁荣》优化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2课《文学的繁荣》优化训练及答案

历史·必修3(人教版)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第22课文学的繁荣基础达标1.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伴随着对启蒙运动和欧洲革命的反思,欧洲文学中出现了()A.古典主义流派B.浪漫主义流派C.现实主义流派D.现代主义流派答案:B2.(2013·福建会考)展示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社会生活,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的作品是()A.《老人与海》B.《巴黎圣母院》C.《人间喜剧》D.《战争与和平》答案:C3.下列作品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题。

这一主题是()A.爱国主义和民族斗争精神B.反封建残余C.现代主义D.浪漫主义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

结合所学可知三幅作品分别是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中国的鲁迅、印度的泰戈尔的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

故选A项。

答案:A4.196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他的作品《等待戈多》“描绘了人类面对永远的、不可料知的等待”。

“他”是() A.雪莱B.雨果C.海明威D.贝克特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

《等待戈多》是贝克特的现代主义文学作品。

答案:D5.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

其创作风格是()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古典主义D.理性主义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材料解读能力。

根据时间信息“18世纪末19世纪初”和关键信息“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可以判断是浪漫主义文学,故选A项。

注意B项应为19世纪中期。

答案:A6.法国文学史家爱弥尔·法盖在评论某文学流派时说:“(它)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

”据此可知,此文学流派()A.表达了对理想主义的追寻B.着眼于揭露封建主义的罪恶C.强调个人主观感受的渲染D.注重于对现实的审视与批判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

根据信息“(它)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可知是指现实主义文学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故D项正确;A、C项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现实主义文学是揭露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弊病,B项错误。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22课文学的繁荣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22课文学的繁荣教学设计
3.教师点评: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指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设计以下类型的题目:
1.填空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流派、代表人物、作品等基础知识的掌握。
2.选择题:测试学生对文学作品主题、艺术手法等方面的理解。
3.简答题: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评价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可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1.提问式导入:教师提出与新课相关的问题,如:“同学们,你们知道明清时期有哪些著名的文学作品吗?这些作品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探究氛围。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明清时期文学的成就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特别是小说、戏剧、诗歌等主要文学流派的代表性作品。
难点:理解并掌握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主题思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2.重点: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难点:针对不同学生的文学素养水平,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历史学科学习方面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对我国历史文化有一定了解。但在文学方面,学生的知识结构相对薄弱,对明清时期文学的成就及特点认识不够深入。此外,学生在文学鉴赏能力上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学生对文学作品缺乏兴趣,阅读量不足,导致文学素养有待提高。
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22课文学的繁荣教学设计
一发展的历史背景,特别是明清时期的文学特点及成就。
2.掌握明清时期主要文学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如小说、戏剧、诗歌等。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学案3(带答案)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学案3(带答案)

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8单元第22课《文学的繁荣》学案一、本课目标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提示与建议】注意了解这一时期文学的不同流派及其产生的背景、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及其影响和价值。

注意理解文学的时代性,认识它们所反映的社会历史现实。

重点:(1) 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主要特点;雨果、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

(2)苏联文学的成就。

难点:19世纪以来西方各文学流派和苏联文学、亚非拉文学的盛行与当时社会现实的关系。

二、预习自学三、合作探究1.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各有何特点?各自反映了怎样的时代背景?2.现实主义文学与浪漫主义文学有何共同之处?3.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在怎样的背景下兴起?其特点是什么?它与传统文学有什么联系?4.【课堂讨论】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和苏联文学、亚非拉文学的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

四、检测反馈知识点1 浪漫主义文学1.下列关于浪漫主义文学兴起背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欧洲革命和频仍,动乱不已B.政治黑暗,社会不平等C.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D.工业革命后欧美各国社会矛盾尖锐2.“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西风颂》中的名句所流露出的感情的真正根源是A.对理性主义的崇拜B.对现实社会弊端的不满C.赞美自己生活的时代D.感情遇到挫折,心灰意冷3.下列关于浪漫主义文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出现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B.是知识分子寻求新的精神寄托的表现C.《巴黎圣母院》典型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D.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是其主要代表之一知识点2现实主义文学4.现实主义文学的鲜明特点不包括A.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B.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C.深入挖掘人类的美好感情D.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5.下列文学作品属于现实主义文学的有①《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②《大卫·科波菲尔》③《人间喜剧》④《老人与海》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③④6.巴尔扎克创作的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的作品是A.《人间喜剧》B.《安娜·卡列尼娜》C.《大卫·科波菲尔》D.《巴黎圣母院》知识点320世纪的世界文学7.下列关于20世纪欧美文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现实主义作品绝迹B.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了文学的发展C.现代主义文学的语言风格悖离传统D.《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派的典型8.有一作家在小说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描写主人公的内心独白,没有标点,不分段落,充分体现人物意识的自然流动。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22课《文学的繁荣》(理科)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22课《文学的繁荣》(理科)

向 日 葵
(五)20世纪的现代主义美术
1、背景:
(1)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造成巨大的精神创伤。
(2)工业化带来的快节奏生活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
(3)科技的发展拓宽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不满 足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 (4)受20世纪以来西方出现的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 同时更多的吸收了东方和非洲的艺术风格。
3、代表作品:
(1)法国 大卫
《马拉之死》《拿破伦加冕》——反映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期 (2)法国 安格尔 描写人体美和肖像画著称。
《泉》——展现人体美与古典美的结合。
《马拉之死》
《拿破仑加冕》
《泉》
(二)浪漫主义美术 (拿破仑统治结束后
1、背景:
1815年后)
拿破仑统治结束后,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 “理性王国”失望,寻求新的寄托。 2、特点: (1)注重感情表现和画面整体的完整,不拘 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 (2)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画面丰富多彩、 辉煌瑰丼。
作家
巴尔扎克
司汤达 莫泊桑 狄更斯
代表作
《人间喜剧》
《红与黑》 《项链》 《大卫· 科波菲尔》 《叶甫盖尼· 奥涅金》 《安娜•卡列尼娜》 《玩偶之家》
普希金
列夫•托尔斯泰 易卜生 马克· 吐温
20世纪现实主义代表: 萧伯纳:《苹果车》
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
(三)现代主义文学
1、背景:
பைடு நூலகம்
3、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法国 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描绘七月革 命推翻复辟的封建王朝、英雄主义色彩)
《自由引导人民》
(三)现实主义美术
1、特点: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2、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启蒙运动引导了法国大革命,但法国大革命之后,并没有 建立起启蒙思想宣扬的自由、平等、和平、博爱的理想社 会。贫富的对立变得更加尖锐,工业的迅速发展反而造成 了群众的赤贫化。资产阶级的恶德败行以最丑恶的形式表 现出来。商业日益变成欺诈。革命的箴言‚博爱‛在竞争 的诡计和嫉妒中获得了实现。贿赂代替了暴力压迫,金钱 代替了刀剑,成为社会权力的第一杠杆……总之,和启蒙 学者的华美预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 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在理 性缺失的现实面前,一种反叛、变革的情绪在各个领域滋 生,最终汇成了巨大的浪漫主义潮流。
一、浪漫主义文学
(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 浪漫主义(romanticism),是一种对社 会现状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 追寻理想世界的思潮,是盛行于欧洲18世纪 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一种文艺思潮。 为什么在那个时代会出现这样一种批 判现实、热烈追求理想的浪漫主义呢?
浪漫主义文学兴起的背景
人类从此不再有皇权统治, 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人类从此 一律平等, 没有阶级、民族和国家的区别, 也不再需要畏惧、崇拜、分别高 低; 每个人就是管理他自己的皇帝,
每个人都公平、温柔和聪明。
鼓励人们为了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我们要在地上得到幸福, 再不愿老是饥肠辘辘, 再不愿把勤劳的两手获得的东西, 拿去填饱那些吃闲饭的肚腹。 为着一切的人们, 海涅 这地上有足够的面包产生。 (1797-1856) 玫瑰花呀,常春树呀,美呀,乐呀, 甜豌豆呀,也同样能孳生。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文学艺术反映了 政治的演进、 经济 的发
展和 社会 的变迁,反过来又影响和推动
人类社会 的进步。

(完整版)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22课《文学的繁荣》试题及答案.doc

(完整版)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22课《文学的繁荣》试题及答案.doc

一、 ( 本大共8 小 , 每小 4 分 , 共 32 分 )1. 法国文学家雨果的小《巴黎圣母院》、英国人拜的体小《唐璜》均是欧洲浪漫主文学的典范。

欧洲浪漫主文学作品主要反映了人()A.新社会制度的高度B.革命的呼C.社会的烈不D.人性解放的渴望2.(2018 ·天津高二) 拜、雪莱、海涅等都被称浪漫主者, 主要是因他()A.具有前人所无法比的成就B.衷于社会事和社会改造C.歌人的欲望和自然人性D.个性、想象和情感3.(2018 ·西 ) 近代以来 , 西方文学生了不同的流派。

生活 , 浪漫主主按照“ 当子”表生活。

横上的文字主按照“本来如此”的面目再是 ()A. 主B. 人文主C. 理性主D.代主4.(2018 ·梅州 ) 主文学在19 世 30 年代以后逐取代浪漫主而在欧洲文学中占主流地位。

主文学反映的社会情是()A.拜金主泛B.本主社会的失望C.“理性王国”的失望D.世界大和危机人造成心灵5.(2018 ·石家 ) 巴扎克作了《人喜》, 最了自己的誓愿:“拿破用没有到的, 我要用笔来完成。

”可()A.文学作品起到了推本主展的作用B.巴扎克和拿破都崇尚民主共和C.巴扎克完成了拿破未竟的事D.浪漫主成文学主流6.(2018 ·太 ) “⋯⋯我不出, 眼睛看不 , 我既不是活的, 也未曾死 , 我什么都不知道, 望着光亮的中心看 , 是一片寂静。

荒凉而空虚是那大海。

”( 艾略特《荒原》) 据所引句判断, 《荒原》是一部() A. 浪漫主文学作品 B. 主文学作品C. 代主文学作品D. 民族主文学作品7. 荒派文学是西方20 世的代主文学重要的流派之一, 主要是指作。

荒派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A.摒弃结构、语言、情节上的逻辑性、连贯性B.用理智的手法来反映荒诞的生活C.用轻松的戏剧形式表达严肃的悲剧主题D.舞台形象和情节给人支离破碎的感觉8.2018 年泰戈尔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 其颁奖词是:“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 ; 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 , 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 , 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历史必修三-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历史必修三-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一、浪漫主义文学 一种文学艺术的创作方法和思潮。浪漫主 义作为一种基本创作方法,按照希望的样子来 反映生活,富有主观色彩,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 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 和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作为一种文艺思潮,浪 漫主义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革 命时代,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意识形态。
一、浪漫主义文学
1.流行时间: 18C末-19C30S 2.背景: ①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欧洲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 ③政治的黑暗,社会不平等,使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 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并没有出现自由、民主、平等、博 爱等美好景象 ④社会各阶层(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 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爱斯梅拉达是作品中的女主 人公,是欧洲文学史中不朽 的女性形象之一。她美丽善 良正直,宁死不屈 。卡西 莫多是作品中另外一位备受 奴役与摧残的底层人物。他 奇丑无比,驼背、跛足、独 眼 。他淳朴率直,正义勇 敢,知恩图报,爱憎分明 。
大仲马(法)《基督山恩仇记》
拜伦(英)《唐璜》(诗体小说)
二、现实主义文学(19C30S——20C早期) 1.历史背景 ①伴随着工业革命在欧美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迅速发展 ②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和弊端日益暴露,社 会矛盾日趋复杂尖锐。 2.特点: 关注社会问题,揭露和批判社会罪恶和本 质 3.代表人物及作品
三、20C的文学 (一)现实主义文学:20C早期 (二)现代主义文学:20C中期以后
1.背景: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垄断资本主义产生;; ②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危机下严重的社会问题
2.特征: ①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危机; ②强调集中表现自我,认为人应该是绝对自由的; ③表现方法上:故事情节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理 由;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 悖离传统。(反传统、意识流、无因果逻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2课文学的繁荣
【学习目标】
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掌握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主要特点;雨果、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苏联的文学成就。

【重点难点】
重点: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注意文学潮流的主要特点;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

苏联文学的成就。

难点: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和苏联文学的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

【自主学习】
一、19世纪的世界文学主要成就
(一)浪漫主义文学
1、历史背景:(1)
(2)
2、特点:(1)不再刻意突出人的,而是深刻发掘人类的,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2)在创作风格上,以和为主要特点。

3、成果:(1)法国:雨果把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顶峰,其代表作有。

(2)英国:雪莱的鼓励人们为争取而抗争。

(3)德意志:诗人海涅长诗充分表达了他的爱国情感。

4、影响:扫除封建残余势力。

(二)、现实主义文学
1、背景: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特点:力图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典型地再现,深刻剖析和努力揭示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本质,又对现存的社会秩序进行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

3、成果:
(1)法国:巴尔扎克的堪称资本主义
的。

(2)英国作家狄更斯创作的小说真实反映社会状况。

(3)俄国: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奠定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

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等都是享誉世界文坛的巨著。

(4)丹麦的安徒生、挪威的和美国的都是这一时期杰出作家。

4、影响: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

二、20世纪的世界文学主要成就
(一)西方文学
1、现实主义文学:英国的、法国的。

2、现代主义文学
(1)背景:两次和经济大危机。

(2)特点:A、主观的表达世界的看法和。

B、表现手法: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与传统差别较大。

(3)代表作品:法国的剧作家贝克特的是其代表。

美国的作家
在进行现实主义创作的同时,也奉献了大量现代主义作品,代表
作。

(4)影响: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与人格自由发展的冲突。

(二)苏联文学
1、历史背景:
(1)十月革命胜利
(2)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
2、成就:(1)高尔基的等作品奠定了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基础。

(2)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是杰出代表。

(三)亚非拉美文学
1、背景;20世纪民族主义运动的高涨
2、特点:反映了精神的民族文学。

3、代表作:(1)印度的是跨世纪的文学巨匠。

(2)中国的昭示新文学时代的到来。

(3)哥伦比亚的和尼日利亚的是当时的代表。

4、影响:体现了反对殖民压迫,反对社会不公的爱国主义精神。

【知识点拨】
1、易混淆知识点:
(1)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30年代,主要作品有雪莱(英)的《西风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雨果(法)的《巴黎圣母院》、《悲惨的世界》(注意雨果的作品不是现实主义作品);海涅(德)的《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2)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以后,主要著作有巴尔扎克(法)的《人间喜剧》、狄更斯(英)的《大卫•科波菲尔》、普希金(俄)的作品、马克•吐温的作品、萧伯纳的《苹果车》、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多夫》。

(3)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于两次世界大战后,主要作品有海明威(美)《老人与海》,贝克特(爱尔兰)《等待戈多》。

(4)20世纪上半期,高尔基的《母亲》、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文学的代表作。

【经典体验】
1、、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生动地描述了俄国贵族的生活。

它所属的文学流派是( )
A古典士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
2、、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文学的主流着力于表现社会生活、关注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批判社会罪恶。

属于这一文学主流的名著是( )
A.《大卫·科波菲尔》
B.《老人与海》
C.《巴黎圣母院》
D.《等待戈多》
3、、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G·Byon(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

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

”当时爱国青年喜读拜伦作品,主要是因为它( )
A.与文学革命运动的方向一致
B.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学的传统
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
D.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
4、欧·亨利(1862—1910年)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他善于描写小人物的不幸命运,揭示资本主义的不平等与虚伪。

在艺术上,他的小说常常以“带泪的微笑”和辛酸的欢乐打动读者,善于构思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这种写法称为“欧·亨利笔法”。

据此判断,“欧·亨利笔法”应该属于()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2、浪漫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