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咽通气道放置法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口咽通气管的使用PPT课件

第4页/共24页
口咽通气管的结构
• 主要包括翼缘、牙垫部分、咽弯曲度三部分
第5页/共24页
口咽通气管的型号
第6页/共24页
口咽通气管的使用
适应症:
禁忌证:
① 呼吸道梗阻患者
② 气道分泌物增多时便 于吸引
①哮喘
③ 癫痫发作或抽搐时保 护舌齿免受损
②牙齿松动
④ 气管插管时可以取代 牙垫作用
③呕吐频繁
⑤ 需较长时间解除舌后
坠者
④咽反射亢进
第7页/共24页
临床型号的选择
• 随着口咽通气管型号的增大,其形状和长度逐渐增加, 以适应不同年龄和不同体型的患者使用:
• ①口咽通气管长度相当于从嘴角至耳垂或下颌角的距离
• 合适的口咽管应该是:口咽通气管末端位于上咽部, 将舌根与口咽后壁分开,使下咽部到声门的气道通畅。 因此,较为安全的选择方法是:宁长勿短,宁大勿小, 因为口咽管太短不能经过舌根,起不到开放气道的作用, 口咽管太小容易误入气管。
4~6h清洁口腔及口咽管1次,防止痰痂堵塞。每天更换口咽管一次,换下的口
咽管浸泡消毒后,晾干备用。
第20页/共24页
口咽通气管的临床效应
• 口咽通气管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简单、快捷的方法,同时放置口咽通气管可 以减少病人口腔及气道粘膜的损伤,并防止舌后坠,有利于吸痰,另外安置口咽 通气管时,由于刺激咽部,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可降低血管压力和减慢心率,对于 脑血管意外的患者降低血压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将舌根与口咽后壁分开; ②反向插入法:把口咽管的咽弯曲部分向腭部插入口腔,
当其内口接近口咽后壁时(已通过悬雍垂),即将其旋 转180°,借患者吸气时顺势向下推送,弯曲部分下面 压住舌根,弯曲部分上面抵住口咽后壁。虽然后者比前 者操作难度大,但在开放气道及改善通气方面更为可靠。
口咽通气道PPT课件

中央有腔型
两侧有腔型
适应症:
➢ 麻醉诱导后有完全性或部 分性上呼吸道梗阻和/或需 要牙垫的意识不清的病人。
➢ 需要协助进行口咽部吸引 的病人。
➢ 需要用口咽通气道引导进 行插管的病人
禁忌症:
➢ 清醒或浅麻醉病 (短时间应用的除外)
➢ 前4颗牙齿具有折断或 脱落的高度危险的病人。
2.口咽通气道结构
法
3一处回答不正确扣1分 Nhomakorabea抽查1名
3
护士 现场考核
选择不准确不得分
4
置入方法不准确不得分
学习内容
Table of Contents 1.口咽通气道概述 2.口咽通气道结构
3.口咽通气道型号选择 4.口咽通气道使用方法
1.口咽通气道概述
口咽通气管:是一种非气管导管性通气管道,其操作简便, 易于掌握,不需要特殊器械就能在数秒内迅速开放气道。
翼缘 牙垫
咽弯曲度
3.口咽通气道型号选择
①口咽通气管长度相当于从门齿至耳垂或下颌角的距离。 ②口咽通气管应有足够宽度,以能接触上颌和下颌的2~3颗牙齿为最佳。
原则:宁长勿短,宁大勿小
4.口咽通气道使用方法
4.口咽通气道使用方法
护理注意事项
• 昏迷者每2~3小时更换口咽 通气管位置,每4~6小时清 洁口腔及通气管1次,清醒者 每次吸完痰后均应取出,用 清水冲洗干净,置于床边的 容器内备用。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口咽通气道
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序 号
项目
应急能力巡查评价标准 (300分)
标准及要求
分值 考核方式
口咽通气道课件

口咽通气道固定方法的改进
首先将通气道翼缘两侧各打一个小孔; 其次将绷带(长度以能绕至颈后为准) 从一侧小孔的上端向下端穿入,而从另 一侧下端向上穿出。 (如图1所示) 最后当口咽通气道等管道插入通气道后,将 绷带绕至患者颈后部固定,再用胶布固定面部 两侧的绷带。(胶布过敏者用纸胶布)
口咽通气道固定方法示意图
口咽通气道的使用方法
一是选择合适的口咽通气道,其长度 (在口外)大约相当于从门齿至下颌角 的长度。
二是张开病人的口腔,去除口腔异物和 义齿,通气管的凹面向上插入口腔内, 插至咽后壁时将通气管旋转180°,再 将通气管推进些
注意:
口咽通气道太短,舌仍可能在口 咽水平阻塞气道;口咽通气道太长 可到咽后壁,在浅麻醉或浅昏迷或 清醒病人可引起咳嗽和喉痉挛。
口咽通气道使用相关 护理知识简介
神经外科
口咽通气道简介
口咽通气道是一种非气管导管性通 气管道,在上呼吸道梗阻时使用可迅 速获得有效的通气,具有器具单一、 操作简单、放置容易、刺激轻、无口 腔粘膜损伤的优点。
口咽通气道外观
人工气道的建立是危重患者抢救的重要 方法之一,也是手术期麻醉患者保持呼吸 道通畅的基本措施。在危重患者抢救过程 中,一些患者不需要做气管插管、气管切 开或者需要进行气管插管但不具备插管的 条件,此时可选用口咽通气道法。
固定方法改进后的优点
1.方法简单易行,可以防止脱落; 2.对胶布过敏者此口 咽通气道插入咽部,使 舌根前移,有助于病人 口咽部吸引,达到解除 呼吸道梗阻的目的。防 止舌后坠;口腔和咽部 吸痰;防止咬气管插管。
口咽通气道的适应症
口咽通气道适应于麻醉诱导 后有完全性或部分上呼吸道梗 阻病人、昏迷的病人。
口咽通气道的禁忌症
口咽通气道放置法精品PPT课件

口咽通气道放置法
神外二病区
口咽通气道
❖ 又称简易人工气道---是将后坠的舌根与口咽 后壁分开,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简单、快捷 的方法。
❖ 易插入,使用方便且迅速
主要内容
1、口咽通气道的适应症 2、口咽通气道的禁忌症 3、操作流程 4、护理重点 5、注意事项 6、口咽通气道的并发症
口咽通气道的适应症
临床型号的选择
型号增大,其形状和长度逐渐增加 ❖ ①长度:相当于从门齿至耳垂或下
颌角的距离 合适口咽通气管:末端位于
上咽部,将舌根与口咽后壁分开, 使下咽部到声门的气道通畅。口咽 管太短不能经过舌根,起不到开放 气道的作用,口咽管太小容易误入 气管。 ❖ ②足够宽度:以能接触上颌和下颌 的2~3颗牙齿为最佳。
8、整理床单位,交代注意事项,处理用物,洗手记 录。
护理重点
保持管道通畅 加强呼吸道湿化 监测生命体征
及时吸痰,清理呼吸道,防止 误吸
口咽管外口盖一层生理盐水纱 布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记录, 并备好各种抢救物品和器械,必 要时配合医生行气管插管术
口腔护理
昏迷者,口咽管可持续放置于口腔内, 但每隔2~3h重新换位置,并每隔4~ 6h清洁口腔及口咽管1次,防止痰痂 堵塞。每天更换口咽管,换下的口咽 管浸泡消毒后,晾干备用。
4、当口腔分泌物、呕吐物、血液多时,可用吸痰管 由口咽通气道两侧插入,将口咽部的分泌物吸净
5、妥善固定,防止脱落,出汗多或胶布被分泌物污 染时,应及时更换胶布或绷带。
6、注意导管在口腔中的位置,避免不正确的操作将 其推置下咽部而引起呼吸道梗阻。
7、清醒患者采用口咽气道可引起恶心、呕吐、或引 起喉痉挛。
注意事项
1、对于清醒患者,如不配合张口,切勿急于强行插入 或撤出;对于意识不清者,操作者用一手的拇指与食 指将患者的上唇齿与下唇齿分开,另一手将口咽通 气管从后臼齿处插入
神外二病区
口咽通气道
❖ 又称简易人工气道---是将后坠的舌根与口咽 后壁分开,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简单、快捷 的方法。
❖ 易插入,使用方便且迅速
主要内容
1、口咽通气道的适应症 2、口咽通气道的禁忌症 3、操作流程 4、护理重点 5、注意事项 6、口咽通气道的并发症
口咽通气道的适应症
临床型号的选择
型号增大,其形状和长度逐渐增加 ❖ ①长度:相当于从门齿至耳垂或下
颌角的距离 合适口咽通气管:末端位于
上咽部,将舌根与口咽后壁分开, 使下咽部到声门的气道通畅。口咽 管太短不能经过舌根,起不到开放 气道的作用,口咽管太小容易误入 气管。 ❖ ②足够宽度:以能接触上颌和下颌 的2~3颗牙齿为最佳。
8、整理床单位,交代注意事项,处理用物,洗手记 录。
护理重点
保持管道通畅 加强呼吸道湿化 监测生命体征
及时吸痰,清理呼吸道,防止 误吸
口咽管外口盖一层生理盐水纱 布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记录, 并备好各种抢救物品和器械,必 要时配合医生行气管插管术
口腔护理
昏迷者,口咽管可持续放置于口腔内, 但每隔2~3h重新换位置,并每隔4~ 6h清洁口腔及口咽管1次,防止痰痂 堵塞。每天更换口咽管,换下的口咽 管浸泡消毒后,晾干备用。
4、当口腔分泌物、呕吐物、血液多时,可用吸痰管 由口咽通气道两侧插入,将口咽部的分泌物吸净
5、妥善固定,防止脱落,出汗多或胶布被分泌物污 染时,应及时更换胶布或绷带。
6、注意导管在口腔中的位置,避免不正确的操作将 其推置下咽部而引起呼吸道梗阻。
7、清醒患者采用口咽气道可引起恶心、呕吐、或引 起喉痉挛。
注意事项
1、对于清醒患者,如不配合张口,切勿急于强行插入 或撤出;对于意识不清者,操作者用一手的拇指与食 指将患者的上唇齿与下唇齿分开,另一手将口咽通 气管从后臼齿处插入
《口咽通气管》ppt课件

② 旋转:将口咽管旋转180度;
③ 下推:借患者吸气时,顺势将口咽管向
下推送,弯曲部分的下侧压住舌根,上 侧抵住口咽后壁; ④ 固定:用胶布缠住翼缘固定在口角两侧。
10
5.具体技术操作(2)
口咽通气管长度测量 口咽通气管的放置方法
11
5.具体技术操作(3)
12
6.防止主要并发症
① 悬雍垂损伤 ② 门齿损伤
口咽通气管开放气道
1 《基层医务人员急诊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教程——初级急救》
提纲
1. 2. 3. 4. 5.
6.
7.
目的 适应证、禁忌证 所用器械准备和简介 术者和患者的准备 具体技术操作 并发症预防 注意事项和 Heimilich 手法
2
1.目的
防止舌后坠,保持上呼吸道畅通。
3
2. 适应证
口咽通气管包括翼缘、牙垫、咽弯曲度三部分。
长度 翼缘
咽弯曲
牙垫
7
3.所用器械介绍——口咽通气管(2)
①
长度:口咽通气管的长度相当于从门齿至耳垂或下
颌角的距离。合适的口咽管应该是:口咽管末端位于
上咽部,将舌根与后咽壁分开,使下咽部到声门的气
道通畅,其原则为:“宁长勿短,宁大勿小”;
②
宽度:口咽通气管应该有足够宽度,以能够接触上
③ 咽部出血
④ 窒息
13
7.1 注意事项
① ② ③ ④
恶心呕吐、呛咳、喉痉挛、支气管痉挛 放置不当可加重气道梗阻 合理的气道湿化 防止口咽通气道脱落
14
7.2 开放气道— Heimilich 手法
15
谢 谢!
16
下颌2-3颗牙齿为最佳。
口咽通气道放置法

8、整理床单位,交代注意事项,处理用物,洗手记 录。
护理重点
保持管道通畅 加强呼吸道湿化 监测生命体征
及时吸痰,清理呼吸道,防止 误吸
口咽管外口盖一层生理盐水纱 布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记录, 并备好各种抢救物品和器械,必 要时配合医生行气管插管术
口腔护理
昏迷者,口咽管可持续放置于口腔内 ,但每隔2~3h重新换位置,并每隔4 ~6h清洁口腔及口咽管1次,防止痰 痂堵塞。每天更换口咽管,换下的口 咽管浸泡消毒后,晾干备用。
目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 评估患者的口腔、咽部及气道分泌物情况,有无活动的义 齿
❖ 是否有使用口咽通气道的指征
二、操作前的准备 1、护士: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2、环境:安静、安全、整洁、光线适宜 3、患者:根据需要清洁口腔,取下活动性义齿
4、用物:选择大小合适的口咽通气管(宁大勿小,
4、当口腔分泌物、呕吐物、血液多时,可用吸痰管 由口咽通气道两侧插入,将口咽部的分泌物吸净
5、妥善固定,防止脱落,出汗多或胶布被分泌物污 染时,应及时更换胶布或绷带。
6、注意导管在口腔中的位置,避免不正确的操作将 其推置下咽部而引起呼吸道梗阻。
7、清醒患者采用口咽气道可引起恶心、呕吐、或引 起喉痉挛。
虽然后者比前者操作难度大, 但在开放气道及改善通气方面
更为可靠。
5、反向插入法:把口咽管的咽弯曲部分向腭部插 入口腔,当其内口接近口咽后壁时(已通过悬雍 垂),即将其旋转180度,借患者吸气时顺势向下 推送,弯曲部分下面压住舌根,弯曲部分上面抵 住口咽后壁。
6、检查
❖ 测试人工气道是否通畅: 以手掌放于通气管外侧,于呼气期感觉是否
注意事项
1、对于清醒患者,如不配合张口,切勿急于强行插入 或撤出;对于意识不清者,操作者用一手的拇指与食 指将患者的上唇齿与下唇齿分开,另一手将口咽通 气管从后臼齿处插入
护理重点
保持管道通畅 加强呼吸道湿化 监测生命体征
及时吸痰,清理呼吸道,防止 误吸
口咽管外口盖一层生理盐水纱 布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记录, 并备好各种抢救物品和器械,必 要时配合医生行气管插管术
口腔护理
昏迷者,口咽管可持续放置于口腔内 ,但每隔2~3h重新换位置,并每隔4 ~6h清洁口腔及口咽管1次,防止痰 痂堵塞。每天更换口咽管,换下的口 咽管浸泡消毒后,晾干备用。
目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 评估患者的口腔、咽部及气道分泌物情况,有无活动的义 齿
❖ 是否有使用口咽通气道的指征
二、操作前的准备 1、护士: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2、环境:安静、安全、整洁、光线适宜 3、患者:根据需要清洁口腔,取下活动性义齿
4、用物:选择大小合适的口咽通气管(宁大勿小,
4、当口腔分泌物、呕吐物、血液多时,可用吸痰管 由口咽通气道两侧插入,将口咽部的分泌物吸净
5、妥善固定,防止脱落,出汗多或胶布被分泌物污 染时,应及时更换胶布或绷带。
6、注意导管在口腔中的位置,避免不正确的操作将 其推置下咽部而引起呼吸道梗阻。
7、清醒患者采用口咽气道可引起恶心、呕吐、或引 起喉痉挛。
虽然后者比前者操作难度大, 但在开放气道及改善通气方面
更为可靠。
5、反向插入法:把口咽管的咽弯曲部分向腭部插 入口腔,当其内口接近口咽后壁时(已通过悬雍 垂),即将其旋转180度,借患者吸气时顺势向下 推送,弯曲部分下面压住舌根,弯曲部分上面抵 住口咽后壁。
6、检查
❖ 测试人工气道是否通畅: 以手掌放于通气管外侧,于呼气期感觉是否
注意事项
1、对于清醒患者,如不配合张口,切勿急于强行插入 或撤出;对于意识不清者,操作者用一手的拇指与食 指将患者的上唇齿与下唇齿分开,另一手将口咽通 气管从后臼齿处插入
口咽通气管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10
特点
• 呈J形,横截面呈管状可以通气 • 简易,方便,实用,易于实施和固定 • 置入口咽通气管可迅速打开气道,保持气
流通畅 • 减轻鼻黏膜的刺激 • 吸痰过程中能不中断吸氧,吸痰管能到达
气管深部
精选ppt课件
11
解剖
精选ppt课件
12
口咽通气管的放置方法
• 病人及家属准备 • “反向插入法” • “正向插入法” • 固定
6
口咽通气管
• 材料 • 结构:冀缘、牙垫部
分和咽弯部分 • 型号
精选ppt课件
7
材料
• 传统的口咽通气管是一种由弹性橡胶或塑料制成的硬质扁管型人工气 道,呈弯曲状,其弯曲度与舌及软腭相似。目前有4个系列两种类型:柔 软的口咽通气管(规格:55~115 mm),口对口急救口咽通气管(规格:成人 80~105 mm),半硬式口咽通气管(格:40~110 mm),双通道半硬式口咽 通气管(格:40~100 mm)。两种类型即橡胶型和塑料型,橡胶型质柔软, 中央有腔;塑料型质半硬,分中央有腔和两侧有腔两种。
• 将通气管翼缘两侧各打一个小孔,将绷带穿过小孔 绕至颈后固定,解决了传统固定胶布易受潮脱落的 缺点,更适用于胶布过敏者。
精选ppt课件
16
临床应用
• 解除舌后坠
• 有利于吸痰
• 中、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洗胃 中的应用
• 气囊面罩口咽通气管通气
精选ppt课件
17
口咽通气管的护理
• 监测生命体征, • 保持呼吸道通畅
• 口腔护理每天两次,取出口咽通气管清洗 • 体位:抬高床头45度,病情需要平卧位时,头偏向一侧,防
止误吸 • 预防局部受压 • 气道湿化湿纱布覆盖口腔,保持口腔湿润。
口咽通气道与简易呼吸器PPT

监测生命体征
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等,以便及时发现 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D
使用简易呼吸器时的注意事项
检查呼吸器气囊
调整氧气流量
在使用简易呼吸器之前,应检查呼吸器气 囊是否完好无损,有无漏气现象,以确保 呼吸器正常工作。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合理调整氧气流 量,以保证足够的氧气供应,同时避免氧 气流量过大或过小对患者的危害。
03
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口咽通气道可以作为手术操 作时的通气工具,确保手术过程中的氧气供应。
简易呼吸器在临床中的应用
简易呼吸器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 的呼吸衰竭、窒息以及心肺复苏
等情况。
在家庭急救和现场急救中,简易 呼吸器可以作为便携式急救设备 ,为患者提供及时的呼吸支持。
简易呼吸器操作简单,容易掌握 ,可以作为专业急救人员到达前
05 注意事项与护理建议
使用口咽通气道时的注意事项
A
确保气道通畅
在放置口咽通气道时,要确保气道通畅,避免 舌根后坠导致呼吸道梗阻。
避免损伤
口咽通气道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对口腔、 咽喉等部位造成一定程度的压迫和摩擦, 应尽量减少使用时间,避免长时间使用。
B
C
注意体位
在使用口咽通气道时,应保持适当的体位, 以利于呼吸道通畅,防止呼吸道受压或阻塞 。
将简易呼吸器的面罩扣在患者的口鼻部,确保密封。
简易呼吸器的选择与使用方法
挤压简易呼吸器的气囊,将氧气送入 患者肺部。
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氧气流量和挤压频 率。
观察患者的胸廓起伏情况,确保有效 通气。
口咽通气道与简易呼吸器的比
03
较
结构与工作原理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仅限于尚存自主呼吸且无咳嗽反射的意识障碍病人, 如病人呕吐频繁且量较大时,口咽通气管的存在反而会增 加病人误吸的危险,应及时改变策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 开。
临床型号的选择
型号增大,其形状和长度逐渐增加 ①长度:相当于从门齿至耳垂或下
颌角的距离 合适口咽通气管:末端位于
上咽部,将舌根与口咽后壁分开, 使下咽部到声门的气道通畅。口咽 管太短不能经过舌根,起不到开放 气道的作用,口咽管太小容易误入 气管。 ②足够宽度:以能接触上颌和下颌 的2~3颗牙齿为最佳。
有气流呼出,或以少许棉絮放于通气管外,观察 其在呼吸中的运动幅度,此外还应观察胸壁运动 幅度和听诊双肺呼吸音
检查口腔: 以防止舌或唇夹置于牙和口咽通气管之间
7、固定 传统的固定方法:用胶布交叉固定于面颊两侧。
(易于脱落,产生不适感,过敏性皮炎或破溃)
改进方法:在口咽管翼缘两侧各打一个小孔,用 绷带穿过这两个小孔,将绷带绕至患者颈后部固 定。
一、评估:
操作流程
病人的病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 对清醒患者,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解释监测
目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评估患者的口腔、咽部及气道分泌物情况,有无活动的义 齿
是否有使用口咽通气道的指征
二、操作前的准备 1、护士: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2、环境:安静、安全、整洁、光线适宜 3、患者:根据需要清洁口腔,取下活动性义齿
口咽通气管的并发症
评分标准
4、用物:选择大小合适的口咽通气管(宁大勿小,
宁长勿短)、一次性换药碗、生理盐水 、纱布、胶布(或绷带)
三、操作流程
1、核对病人,解释目的 2、放平床头,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头后仰,使呼吸
道三轴线(口、咽、喉)尽量保持在同一直线上 3、清除口腔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4、生理盐水湿润口咽通气道 5、直接放置:将通气道的咽弯曲沿舌面顺势送至上
8、整理床单位,交代注意事项,处理用物,洗手记 录。
护理重点
保持管道通畅 加强呼吸道湿化 监测生命体征
及时吸痰,清理呼吸道,防止 误吸
口咽管外口盖一层生理盐水纱 布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记录, 并备好各种抢救物品和器械,必 要时配合医生行气管插管术
口腔护理
昏迷者,口咽管可持续放置于口腔内, 但每隔2~3h重新换位置,并每隔4~ 6h清洁口腔及口咽管1次,防止痰痂 堵塞。每天更换口咽管,换下的口咽 管浸泡消毒后,晾干备用。
注意事项
1、对于清醒患者,如不配合张口,切勿急于强行插入 或撤出;对于意识不清者,操作者用一手的拇指与食 指将患者的上唇齿与下唇齿分开,另一手将口咽通 气管从后臼齿处插入
2、操作中重视与患者交流,按照正确步骤放置,吸痰 时注意鼓励患者做咳痰动作
3、口腔内及上下颌骨创伤、咽部气道占位性病变、咽 部有异物者禁忌使用口咽通气道
咽部,将舌根与口咽后壁分开
虽然后者比前者操作难度大, 但在开放气道及改善通气方面
更为可靠。
5、反向插入法:把口咽管的咽弯曲部分向腭部插 入口腔,当其内口接近口咽后壁时(已通过悬雍 垂),即将其旋转180度,借患者吸气时顺势向下 推送,弯曲部分下面压住舌根,弯曲部分上面抵 住口咽后壁。
6、检查
测试人工气道是否通畅: 以手掌放于通气管外侧,于呼气期感觉是否
口咽通气道的适应症
呼吸道梗阻的患者 气道分泌物增多时便于吸引 癫痫发作或抽搐时保护舌齿免受损伤 同时有气管插管时,取代牙垫作用 需较长时间解除舌后坠者 手法托下颌无效者
禁忌症
呼吸肌麻痹或中枢性呼吸衰竭 下呼吸道梗阻 患者需要进行机械通气 呕吐频繁 咽反射亢进
口咽通气道放置法
神外二病区
宋佳丽
口咽通气道
又称简易人工气道---是将后坠的舌根与口咽 后壁分开,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简单、快捷 的方法。
易插入,使用方便且迅速
主要内容
1、口咽通气道的适应症 2、口咽通气道的禁忌症 3、操作流程 4、护理重点 5、注意事项 6、口咽通气道的并发症
4、当口腔分泌物、呕吐物、血液多时,可用吸痰管 由口咽通气道两侧插入,将口咽部的分泌物吸净
5、妥善固定,防止脱落,出汗多或胶布被分泌物污 染时,应及时更换胶布或绷带。
6、注意导管在口腔中的位置,避免不正确的操作将 其推置下咽部而引起呼吸道梗阻。
7、清醒患者采用口咽气道可引起恶心、呕吐、或引 起喉痉挛。
临床型号的选择
型号增大,其形状和长度逐渐增加 ①长度:相当于从门齿至耳垂或下
颌角的距离 合适口咽通气管:末端位于
上咽部,将舌根与口咽后壁分开, 使下咽部到声门的气道通畅。口咽 管太短不能经过舌根,起不到开放 气道的作用,口咽管太小容易误入 气管。 ②足够宽度:以能接触上颌和下颌 的2~3颗牙齿为最佳。
有气流呼出,或以少许棉絮放于通气管外,观察 其在呼吸中的运动幅度,此外还应观察胸壁运动 幅度和听诊双肺呼吸音
检查口腔: 以防止舌或唇夹置于牙和口咽通气管之间
7、固定 传统的固定方法:用胶布交叉固定于面颊两侧。
(易于脱落,产生不适感,过敏性皮炎或破溃)
改进方法:在口咽管翼缘两侧各打一个小孔,用 绷带穿过这两个小孔,将绷带绕至患者颈后部固 定。
一、评估:
操作流程
病人的病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 对清醒患者,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解释监测
目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评估患者的口腔、咽部及气道分泌物情况,有无活动的义 齿
是否有使用口咽通气道的指征
二、操作前的准备 1、护士: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2、环境:安静、安全、整洁、光线适宜 3、患者:根据需要清洁口腔,取下活动性义齿
口咽通气管的并发症
评分标准
4、用物:选择大小合适的口咽通气管(宁大勿小,
宁长勿短)、一次性换药碗、生理盐水 、纱布、胶布(或绷带)
三、操作流程
1、核对病人,解释目的 2、放平床头,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头后仰,使呼吸
道三轴线(口、咽、喉)尽量保持在同一直线上 3、清除口腔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4、生理盐水湿润口咽通气道 5、直接放置:将通气道的咽弯曲沿舌面顺势送至上
8、整理床单位,交代注意事项,处理用物,洗手记 录。
护理重点
保持管道通畅 加强呼吸道湿化 监测生命体征
及时吸痰,清理呼吸道,防止 误吸
口咽管外口盖一层生理盐水纱 布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记录, 并备好各种抢救物品和器械,必 要时配合医生行气管插管术
口腔护理
昏迷者,口咽管可持续放置于口腔内, 但每隔2~3h重新换位置,并每隔4~ 6h清洁口腔及口咽管1次,防止痰痂 堵塞。每天更换口咽管,换下的口咽 管浸泡消毒后,晾干备用。
注意事项
1、对于清醒患者,如不配合张口,切勿急于强行插入 或撤出;对于意识不清者,操作者用一手的拇指与食 指将患者的上唇齿与下唇齿分开,另一手将口咽通 气管从后臼齿处插入
2、操作中重视与患者交流,按照正确步骤放置,吸痰 时注意鼓励患者做咳痰动作
3、口腔内及上下颌骨创伤、咽部气道占位性病变、咽 部有异物者禁忌使用口咽通气道
咽部,将舌根与口咽后壁分开
虽然后者比前者操作难度大, 但在开放气道及改善通气方面
更为可靠。
5、反向插入法:把口咽管的咽弯曲部分向腭部插 入口腔,当其内口接近口咽后壁时(已通过悬雍 垂),即将其旋转180度,借患者吸气时顺势向下 推送,弯曲部分下面压住舌根,弯曲部分上面抵 住口咽后壁。
6、检查
测试人工气道是否通畅: 以手掌放于通气管外侧,于呼气期感觉是否
口咽通气道的适应症
呼吸道梗阻的患者 气道分泌物增多时便于吸引 癫痫发作或抽搐时保护舌齿免受损伤 同时有气管插管时,取代牙垫作用 需较长时间解除舌后坠者 手法托下颌无效者
禁忌症
呼吸肌麻痹或中枢性呼吸衰竭 下呼吸道梗阻 患者需要进行机械通气 呕吐频繁 咽反射亢进
口咽通气道放置法
神外二病区
宋佳丽
口咽通气道
又称简易人工气道---是将后坠的舌根与口咽 后壁分开,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简单、快捷 的方法。
易插入,使用方便且迅速
主要内容
1、口咽通气道的适应症 2、口咽通气道的禁忌症 3、操作流程 4、护理重点 5、注意事项 6、口咽通气道的并发症
4、当口腔分泌物、呕吐物、血液多时,可用吸痰管 由口咽通气道两侧插入,将口咽部的分泌物吸净
5、妥善固定,防止脱落,出汗多或胶布被分泌物污 染时,应及时更换胶布或绷带。
6、注意导管在口腔中的位置,避免不正确的操作将 其推置下咽部而引起呼吸道梗阻。
7、清醒患者采用口咽气道可引起恶心、呕吐、或引 起喉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