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笋芽儿》课文及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2024最新-笋芽儿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笋芽儿》优秀教案优秀3篇

2024最新-笋芽儿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笋芽儿》优秀教案优秀3篇

笋芽儿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下册《笋芽儿》优秀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勤劳的小编为家人们收集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下册《笋芽儿》优秀教案优秀3篇,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小学二年级语文《笋芽儿》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

积累“我会读”中的词语。

有积累词语的兴趣和习惯。

2.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从理解“白栽”入手,去寻找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的原因。

3.体会美化环境的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教学难点: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也能从中得到快乐。

课前准备:实物玫瑰花、花骨朵、多媒体课件、词卡教学基本程序一、谈话揭题,认识“笋芽儿”1、出示课文春天的插图(有条件的也可做成课件)美丽的春天来了,大地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你们看到了什么呀?(引导学生用上以前积累过的好词,说说“我看见了什么样的什么?”)2、师随机引出:躲在竹子妈妈身后,正好奇地张望这美丽的世界的,就是我们今天课文的主人公:笋芽儿3、师在事先准备的田字格中板书课题,请学生观察字形结构。

再亲切地喊一喊它的名字,并在课文中的田字格中写一写这两字“笋芽”。

4、引入文本:可爱的笋芽儿是怎么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笋芽儿》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圈画生字、新词1、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给课文标上小节号,并圈出新字,画出新词。

2、检查。

读词语:归类出示词语⑴呼唤弹奏扭动滋润爱抚唠叨⑴叽叽喳喳轰隆隆沙沙沙⑴揉了揉眼睛伸了伸懒腰(拓展这类词语)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3、再读课文,想一想:笋芽儿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在它的成长过程中,分别得到了谁的帮助?4、交流反馈。

二年级语文《笋芽儿》教案

二年级语文《笋芽儿》教案

二年级语文《笋芽儿》教案二年级语文《笋芽儿》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学准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课文的感情朗读、体会科学童话中蕴含的意义。

“揉、漆、辫、”的识记,“喊、笋、唤”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万物苏醒、百花齐放、鸟语花香,有一位可爱的小精灵也伸伸懒腰,探出了脑袋也赶来凑热闹了,它就是——笋芽儿。

(板书课题、用不同语气读题:学写“笋”、“芽”)2、课件欣赏笋芽儿到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合作识字1、笋芽儿在生长过程,很不容易,同时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

我们快去读一读吧!2、自由读课文,想:笋芽儿是怎样生长的?得到了谁的帮助?3、反馈(1)、请学生读一读找到笋芽儿的生长过程的自然段或得到人家帮助的自然段。

并随机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2)、生字学习:a、请小老师带大家读生字。

b、带拼音分男、女生读一读c、齐读一遍。

(3)、完成课堂作业:第2题(选择正确的拼音,打√)三、以读感悟课文1、你知道笋芽儿是怎么生长出来的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找写笋芽儿生长过程的句子或自然段。

2、读一读:喜欢哪个时候的笋芽儿就读那个时候笋芽儿的样子。

四、交流体会课文重点学习写笋芽儿生长过程的自然段1、笋芽儿被叫醒了。

她揉了揉眼睛,伸了伸懒腰,看看四周仍然一片漆黑,撒娇地说:“是谁在叫我呀?”(1)、多形式地读,并找一找写笋芽儿动作的词(揉眼睛、伸懒腰、看看、扭动、一个劲儿)(2)、你能把笋芽儿钻出地面时的动作边读边表演出来吗?(表演时提醒学生注意对“揉眼睛、伸懒腰、看看、扭动、一个劲儿”等表示动作的词的领会和感受。

)2、笋芽儿扭动着身子,一个劲儿地向上钻。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第3课《笋芽儿》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第3课《笋芽儿》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第3课《笋芽儿》第一篇: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第3课《笋芽儿》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第3课《笋芽儿》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沉睡、撒娇、央求、滋润、阻拦、阻碍、爱抚”等词语。

积累句子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能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初步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的精神。

4、初步认识省略号的用法,能讲出课文中几处省略号所表示的意思。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笋芽儿出土之前与竹妈妈的对话,出土以后与小草弟弟的对话,以及她自己的自白。

教学难点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学方法以读为主,读背结合教学用具笋芽图片,媒体资源:视频《笋芽儿》,动画《笋芽儿——生字学习》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观察实物、插图,激发兴趣。

师:(出示笋芽图片)这是什么?(板书课题)说说“笋芽儿”是什么样的?(生观察后说)(投影插图)笋芽儿是怎样长成竹子的,想知道吗?二、初读课文,认记生字。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想办法记住生字。

2、(播放视频《笋芽儿》)视频范读课文,学习不认识的生字。

3、小组合作学习: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读准字音,认记字形)4、检查小组学习情况:(小组汇报:开火车读生字,说说认记了哪些字)重点提醒:读准平舌音的字“笋、钻、滋”和翘舌音的字“揉、润”;区分鼻音字“扭”和边音字“唠”。

字形方面,交流交流“漆、辫”的识记。

5、把生字带进课文里读一读,尽量把课文读通读顺。

三、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

思考:笋芽儿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让学生在老师的声调、表情、动作的感染下,进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

)2、感情朗读,角色表演。

(1)第一、二自然段要读出柔和、轻声呼唤的语气,感觉“润物细无声”;“谁当春雨姑娘呼唤笋芽儿?低声的。

”/点拨:笋芽儿现在在哪儿啊?谁来当笋芽儿,表演一下笋芽儿的动作,撒娇地说话。

《笋芽儿》小学二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优秀3篇】

《笋芽儿》小学二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优秀3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这次白话文为您整理了《笋芽儿》小学二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优秀3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笋芽儿》小学二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篇一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初步了解省略号的用法。

教学目标1、进一步明确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从笋芽儿的成长过程中,初步感受到只有不断锻炼自己,才能使自己健康成长。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在体会笋芽儿思想感情变化的基础上读好课后习题2的几个句子;认识省略号的作用。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地表达出笋芽儿在成长过程中的感情变化。

课文中几个省略号表示的不同意思。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学习这一课,我们要继续训练课文朗读,正确表达感情。

出示课题,简介:这是一篇有趣的童话。

课文描绘了笋芽儿在春雨姑娘、雷公公小草弟弟的鼓励下,不断锻炼,终于破土而出长成一株强壮的。

竹子。

故事形象生动,我们朗读这篇课文时要正确表达笋芽儿在成长过程中的情感变化。

二、指导预习1、自学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或理解新词的意思。

注意揉róu的读音。

注意辨析揉、辫、裹、润等字形。

结合完成《作业本》第1题,查带点的字,解释词语的意思。

2、轻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后说说笋芽儿先后听了谁的话,怎样成长的,哪些句子写得生动。

三、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时注意人物的对话怎样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四、检查预习效果指名认读生字,讲讲沉睡、撒娇、央求、阻拦的意思。

指名朗读课文,看看是否读通顺。

五、完成《作业本》第2、3题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精读课文,体会笋芽儿思想感情的变化,重点朗读好课后作业第2题中的句子。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第1至9自然段,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能找出呼唤、央求的近义词,认识省略号的用法,能说出课文中几处省略号所表示的意思。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笋芽儿》教学设计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笋芽儿》教学设计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笋芽儿的了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教师简要介绍笋芽儿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2.对课文进行逐段解析,讲解笋芽儿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对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生字词的读音、结构和书写方法。
3.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讨论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
1.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描述一个自己熟悉的自然现象或植物的生长过程。
2.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给予表扬和指导。
3.针对学生的课堂练习,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笋芽儿的生长过程以及学到的知识。
-热爱自然:培养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懂得珍惜自然资源。
-情感认同: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尊重和关爱生命。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利用图片、实物等教具,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难题。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级的语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和阅读能力,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喜欢探索身边的事物。《笋芽儿》这篇课文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笋芽儿的生长过程,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然而,学生对笋芽儿的生长过程及其中所蕴含的生命哲理可能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启发。此外,学生在写作和表达能力方面有待提高,教师应关注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鼓励。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语文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笋芽儿》教案实用三篇

语文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笋芽儿》教案实用三篇

语文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笋芽儿》教案实用三篇语文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笋芽儿》教案 1一、揭题识字1、谜语导入:小时层层包,大时节节高,初生当菜吃,长大成材料。

2、实物展现:学写“笋、芽”。

3、揭示课题:亲热地叫一叫。

谜语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方式。

形象地语言描述、直观的实物展示、亲热地打招呼激发学生浓郁的学习兴趣,拉近与文本的距离。

随文识字,分散难点。

二、初读课文1、__读文,读准读通。

2、反馈检查,突出重点:⑴正音:小老师领读。

开火车读。

按偏旁归类读。

扩词读。

同桌互考,全读对的同桌奖励一颗小笋。

⑵展示方法,如:猜谜:两辆车──轰;尹戴竹帽──笋。

动作演示:唤揉扭钻抚辫⑶读文: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质疑:自学中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学生识记、巩固生字最好的方法是复现。

课堂中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复现生字,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提高自主识字的质量。

三、朗读感悟1、抓住提示,读好对话:以“笋芽儿都遇到了谁?他们说了些什么?”为切入点,划划角色和语言,抓住提示语练习朗读。

雷公公处可适当想象说话。

2、动作模仿,表演朗读:以“听了他们的话,笋芽儿有哪些不同的表现呢?”切入,圈圈动词,读读演演。

在表演中理解词语,体会情感。

3、美读成诵,积累模仿。

4、角色表演,情感升华。

低年级学生没有形成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力,教师要注意创设情境,利用移情策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加深感悟,同时还要加强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四、延伸说话1、假如你现在就是这株健壮的竹子,你最想说什么?(可以对春雨姑娘说,也可以对雷公公说。

)2、你喜欢笋芽儿吗?说说理由。

3、为已经长大的笋芽儿祝福些些什么?(创设情景,口语交际)注意:可以选择以上1~2个话题说。

挖掘教材潜在的人文因素,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见解,使学生感受到个人成长离不开周围人的关爱,体现审美价值的个性化、多元化。

五、书写指导1、再现生字,识记扩词。

2、自主观察,尝试写字。

语文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笋芽儿》课文及教学设计

语文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笋芽儿》课文及教学设计

【課文】沙沙沙,沙沙沙。

春雨姑娘在綠色的草叢中彈奏著樂曲,低聲呼喚著沉睡的筍芽兒:“筍芽兒,醒醒啊,春天來啦!”筍芽兒被叫醒了。

她揉了揉眼睛,伸了伸懶腰,看看四周仍一片漆黑,撒嬌地說:“是誰在叫我呀?”轟隆隆!轟隆隆!雷公公把藏了好久的大鼓重重地敲了起來。

他用粗重的嗓音呼喚著筍芽兒。

筍芽兒扭動著身子,一個勁兒地向上鑽。

媽媽見了,忙給筍芽兒穿上一件又一件衣服,還不停地嘮叨:“千萬別著涼。

”筍芽兒終於鑽出了地面。

她睜開眼睛一看,啊,多麼明亮、多麼美麗的世界呀!桃花笑紅了臉,柳樹搖著綠色是長辮子,小燕子唧唧喳喳地叫著……筍芽兒看著這兒,開展看著那兒,怎麼也看不夠,她高興地說:“多美的春光啊!我要快快長大!”春雨姑娘愛撫著她熱愛著她。

太陽公公照著她,溫暖著她。

筍芽兒脫下了一件件衣服,長城了一株健壯的竹子。

她站在山岡上自豪地喊著“我長大啦!”【教學設計一】學習目標:1.認識14個生字,會寫3個字。

2.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筍芽兒對春光的嚮往和奮發向上的精神。

3.愛讀科學童話故事,能從童話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卡片、頭飾教學方法:情境式教學法學習方式:採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

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趣味揭題1.師問:同學們,我們國家的國寶是什麼?(生答)大熊貓最愛吃什麼?(生答)竹子長大了叫竹子,可它小時候不叫竹子,你知道它叫什麼嗎?(生答)出示筍芽兒圖:這就是筍芽兒。

出示竹子圖:這就是竹子。

小筍芽是怎樣長成一株健壯的竹子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筍芽兒》一課。

2.板書課題,提醒學生“筍芽兒”的讀法,學生練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准字音。

2.出示生字,再讀課文,認讀生字,識記字形。

3.把生字讀給同桌聽,互相幫助識記生字。

4.小組討論交流識字方法,全班交流。

5.出示課文中出現的生詞,小組認讀,全班擴詞練習。

6.再讀課文,要求讀正確、流利,讀後小組說一說自己讀懂了什麼?(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課文中小筍芽兒真幸福的句子、春天真美的句子,讓學生練習有感情朗讀,採取個人練習、小組練讀、全班朗讀等多種形式。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笋芽儿教学设计一5篇范文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笋芽儿教学设计一5篇范文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笋芽儿教学设计一5篇范文第一篇: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笋芽儿教学设计一笋芽儿教学设计一(2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14个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重点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课文的感情朗读、体会科学童话中蕴含的意义。

“揉、漆、辫、”的识记,“喊、笋、唤”的书写。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教学准备:投影仪、卡片、笋芽儿、竹子的图片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猜谜语,引出课题1、谜语:小时层层包大时节节高初生当菜吃长大成材料2、课件出示笋,释题。

3、质疑:小笋芽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二、观看笋生长的录像,初步感知三、自学课文1、按自学方法四步骤自学课文。

自学方法四步骤:标:标出自然段。

划:划出生字并注上拼音,记一记。

记:把美的词句、不懂的地方作好记号。

想:提提问题,想想收获。

2、检查自学情况*课件出示生字: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按偏旁归类读——组词读*用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如:猜谜:两辆车——轰尹戴竹帽——笋动作演示:唤/揉/扭/钻/抚/辫*把生字里偏旁相同的字涂上相同的颜色;唤和唠揉、扭和抚滋和润*同桌互考,给全读对的同桌画上一颗小笋吧。

*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四、小组合作1、小组合作解决自学中不懂的问题。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五、指导写字指导书写指导写口字旁的字:“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

三个带口字旁的字(喊、呼、唤)中,“唤”是新认识的字,可以重点指导,右边第六笔“撇”,要上下贯通,不能写成竖、撇。

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词二、朗读感悟1、精讲第一、二自然段⑴谁呼唤笋芽儿?是怎样呼唤笋芽儿的?用“-----”划出有关句子,笋芽儿听了是怎样表现的?用“~~~”划出有关句子,并用“△△”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笋芽儿》课文及教学设

【导语】《笋芽儿》是一篇科学童话,讲的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笋芽儿以顽强的意志,由竹笋生长为强壮的竹子的经过。

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课文】
笋芽儿被叫醒了。

她揉了揉眼睛,伸了伸懒腰,看看四周仍一片漆黑,撒娇地说:“是谁在叫我呀?”
轰隆隆!轰隆隆!雷公公把藏了好久的大鼓重重地敲了起来。

他用粗重的嗓音呼唤着笋芽儿。

笋芽儿扭动着身子,一个劲儿地向上钻。

妈妈见了,忙给笋芽儿穿上一件又一件衣服,还不停地唠叨:“千万别着凉。


笋芽儿终于钻出了地面。

她睁开眼睛一看,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的世界呀!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是长辫子,小燕子唧唧喳喳地叫着……笋芽儿看着这儿,开展看着那儿,怎么也看不够,她高兴地说:“多美的春光啊!我要快快长大!”
春雨姑娘爱抚着她热爱着她。

太阳公公照着她,温暖着她。

笋芽儿脱下了一件件衣服,长城了一株健壮的竹子。

她站在山冈上自豪地喊着“我长大啦!”【教学设计一】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3个字。

2.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头饰
教学方法:情境式教学法
学习方式: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
1.师问:同学们,我们国家的国宝是什么?(生答)大熊猫最爱吃什么?(生答)竹子长大了叫竹子,可它小时候不叫竹子,你知道它叫什么吗?(生答)出示笋芽儿图:这就是笋芽儿。

出示竹子图:这就是竹子。

小笋芽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笋芽儿》一课。

2.板书课题,提醒学生“笋芽儿”的读法,学生练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再读课文,认读生字,识记字形。

3.把生字读给同桌听,互相帮助识记生字。

4.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全班交流。

5.出示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小组认读,全班扩词练习。

6.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读后小组说一说自己读懂了
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文中小笋芽儿真幸福的句子、春天真美的句子,让学生练习有感情朗读,采取个人练习、小组练读、全班朗读等多种形式。

读后自己评一评、小组评一评。


三、朗读感悟,角色表演
1.师范读,想一想笋芽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2.春天这么美,小笋芽儿在大家的关心、爱护下长成了大竹子,它可真幸福,让我们大家做一株小笋芽儿吧!让小笋芽儿带着对春天的赞美、带着幸福的感觉来分角色朗读课文。

以小组为单位,分成:笋芽儿、春雨、妈妈、旁白几个角色来读。

读后小组同学互换角色再读,读后互评。

3.班推选表演好的小组,上台戴头饰进行角色表演。

4.再读感悟,启迪思维。

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启发学生由竹子的成长联想到自己的成长: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关心和爱护呢?
四、指导写字
指导写口字旁的字:“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

三个带口字旁的字(喊、呼、唤)中,“唤”是新认识的字,可以重点指导,右边第六笔“撇”,要上下贯通,不能写成竖、撇。

五、课外拓展
资料袋:向学生介绍“毛竹”。

六、作业
课外阅读《一粒种子》,想一想:种子是怎样看到外面世界的?【教学设计二】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笋芽儿的几句话,体会笋芽儿从害怕到坚定的感情变化。

能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掌握“沉睡、撒娇、央求……”等词语的意思。

3、初步认识省略号的用法,能讲出课文中几处省略号所示的意思。

4、使学生知道只有经过风雨,见世面,勇于锻炼,才能健壮成长,渗透自强自力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特别是读笋芽儿跟妈妈的几次对话。

能初步认识省略号,并弄清在在句子中的作用。

课前预习:
1、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

2、词语:
撒娇
沉睡
唠叨
滋润
3、了解省略号有几种用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明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了解省略号的几种用法,并体会在课文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揭题:
认识笋芽儿
了解它与竹子的关系。

二、检查预习。

1、自学生字新词。

呼唤
撒娇
阻拦
唠叨
叽叽喳喳
暖烘烘
滋润
和煦
强壮
爱抚
挑选难写的写一写。

2、检查预习。

3、检查课文朗读。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带着课后练习中的三个问题,默读课文,并在文中划出答案。

2、根据这几个问题给课文分段。

3、讨论分段结果。

四、省略号的用处
在课文中找出带有省略号的句子。

小组讨论省略号的用处。

全班交流。

五、作业。

调整:
1、今天说的话题是“笋”教师板书:笋。

你知道它的生长吗?学生讨论。

2、教书根据学生的议论小结:笋芽儿在地下――破土而出――长成竹笋――长成竹子的过程课文用另种形式说出,听谁读?
3、师有感情地朗读。

4、文章写的美在哪儿?读的美在哪儿?(有重、轻、停顿,根据提示,学生例举。

)自己读。

问:你有什么感受?抓笋芽儿很勇敢展开。

找出句子,对比读课文第8节与第11节同样要长大又有什么
不同(感情越来越强烈)学生试读――一组个别读――分组齐读。

5、教师引读第10节,11节。

问:为什么那么自豪?理解“阻碍”,你在哪儿见过这个词?你身上阻碍自己长大的小衣服有吗?教师提出希望。

6、作业:写笋的各种情况
第二课时
目标:
1、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笋芽儿自强自力的精神。

3、完成有关作业。

背诵最后一段。

过程:
一、复习
1、听写词语或根据意思写词语。

2、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朗读课文说说笋芽儿给你有一种什么感觉?
朗读指导注意体会:读出“低声呼唤撒娇央求害怕”的语气。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朗读表演
学习第二、三段:
同样的学习步骤进入第二、三段的学习。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结合表演
四、背诵最后一段。

小结全文。

五、完成课堂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