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会考冲A 循环new

合集下载

高中奥赛信息试题及答案

高中奥赛信息试题及答案

高中奥赛信息试题及答案1. 某程序中定义了一个整型数组,数组元素按升序排列。

现在需要找出一个整数是否存在于该数组中,请写出一个高效的算法,并解释其工作原理。

答案:可以使用二分查找算法来高效地查找数组中的元素。

算法的工作原理是:首先确定数组的中间位置,比较中间位置的元素与目标值。

如果中间元素等于目标值,则查找成功;如果中间元素小于目标值,则在数组的右半部分继续查找;如果中间元素大于目标值,则在数组的左半部分继续查找。

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找到目标值或查找范围为空。

2. 给定一个字符串,编写一个函数,判断该字符串是否为回文串。

回文串是指正读和反读都相同的字符串。

答案:可以编写一个函数,通过比较字符串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是否相同来判断是否为回文串。

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计算字符串的长度。

- 然后从字符串的两端开始,逐个比较对应位置的字符是否相同。

- 如果所有对应位置的字符都相同,则该字符串是回文串;否则不是。

3. 描述一个算法,用于计算给定整数的阶乘。

答案:可以使用递归或循环的方式来计算一个整数的阶乘。

递归算法的基本思想是:n的阶乘等于n乘以(n-1)的阶乘,而1的阶乘等于1。

循环算法则是从1开始,逐步乘以2、3、...、n来计算阶乘。

4. 给定一个链表,设计一个算法来删除链表中的所有重复元素,使得每个元素只出现一次。

答案:可以使用哈希表来记录已经出现过的元素。

遍历链表,对于每个元素,检查它是否已经在哈希表中。

如果已经存在,则删除该元素;如果不存在,则将其添加到哈希表中。

遍历结束后,链表中将只包含不重复的元素。

5. 编写一个函数,实现两个整数的加法。

注意,不能使用加法运算符。

答案:可以通过位运算来实现整数的加法。

具体步骤如下:- 将两个整数的对应位进行异或运算,得到不进位的和。

- 将两个整数的对应位进行与运算,并左移一位,得到进位。

- 将步骤1的结果和步骤2的结果相加,得到新的和和进位。

- 重复步骤2和步骤3,直到没有进位为止。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VB部分)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VB部分)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VB复习题一、单选题1. 计算机程序的三种结构是顺序结构、、选择结构。

A.模块结构B.循环结构C.多重循环结构D.IF块结构2. 是指用户操作引发或由系统引发,能被对象所识别并做出响应的动作。

A.任务B.事件C.控件D.过程3. 在VB中,窗口坐标系的原点在,x轴向右为正,y轴向下为正。

A.窗口左上角B.窗口右下角C.窗口正中间D.窗口右上角4. 在VB应用程序设计中,通常应对编写程序代码。

A.所有对象B.窗体C.Timer D.有事件的对象5. 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用来描述对象的特征信息。

A.事件B.方法C.代码D.属性6. 在VB编程中,如果需要返回鼠标的当前位置,或了解按下的是鼠标哪个键及需要配合键盘上的Shift、Ctrl、Alt键时,应该使用事件。

A.Click B.Change C.MouseDown D.KeyPress7. 在VB应用程序设计中,如果想让Timer控件每秒钟响应一次,应该将其Inerval属性设置为。

A.1 B.60 C.100 D.10008. 下列过程中,是程序开始运行时,窗体一加载就运行的程序段。

A.Form_Load B.Form_ClickC.Form_MouseDown D.Form_KeyPress9. 的Visual Basic表达式是。

A.(-b+b^2-4ac)/2a B.(-b+sqr(b^2-4*a*c))/(2*a)C.(-b+sqr(b^2-4ac))/(2a) D.(-b+sqr(b^2-4ac))/2a10. 在VB系统中,代表内存单元,是命了名的存储空间。

A.变量B.常量C.函数D.字节11. 语句用于声明变量,并定义变量的数据类型,给变量分配存储空间。

A.Sub B.Dim C.Call D.End12. 在VB程序设计语言中,语句的功能是使系统产生的随机数真正随机化。

A.Rnd B.Circle C.Randomize D.Dim13. 关系表达式的值为。

高一信息会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信息会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信息会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计算机中存储数据的最小单位是:A. 字节B. 位C. 千字节D. 兆字节答案:B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计算机病毒的特点?A. 破坏性B. 传染性C. 可预见性D. 潜伏性答案:C3. 在计算机中,1KB等于多少字节?A. 512B. 1024C. 1000D. 2048答案:B4. 以下哪个选项是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核心?A. 输入设备B. 输出设备C. 存储器D. 中央处理器(CPU)答案:D5. 计算机软件分为哪两大类?A.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B. 硬件软件和应用软件C. 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D. 编程软件和应用软件答案:A6. 以下哪个选项是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功能?A. 管理计算机硬件B. 执行程序C. 存储数据D. 以上都是答案:D7. 在计算机中,二进制数1011转换为十进制数是多少?A. 7B. 8C. 9D. 11答案:C8.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计算机网络的功能?A. 数据通信B. 资源共享C. 信息发布D. 硬件共享答案:D9. 以下哪个选项是计算机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A. 电子邮件B. 移动存储设备C. 网络下载D. 以上都是答案:D10. 计算机的存储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A. 内存和外存B. 内存和CPUC. 内存和输入设备D. CPU和外存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计算机的五大组成部分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______和外部设备。

答案:中央处理器(CPU)2.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能够自我复制的______程序。

答案:恶意3. 计算机中,1GB等于______MB。

答案:10244.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存储管理、______和设备管理。

答案:文件管理5. 计算机网络按照覆盖范围可以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______。

答案:广域网(WAN)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题(有答案)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题(有答案)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试题(含答案)1.下列不属于采集信息工具的是(C )。

A:照相机B:扫描仪C:电视机D:摄像机2.收集来的信思是初始的、零乱的、孤立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和排序,就是信息(B)。

A、发布B、加工C、收集D、获取3、某班班长要发布当天下午班活动的具体安排,采用最佳的发布信息的方法是(AC )。

A:在班上集中口头通知B:在报纸上登一个广告C:在校园网上登一个通知D:班主任向全班每位同学发一个E-mail4、假设你是一位工厂厂长,行业主管部门来检查工作,你在向主管领导汇报本单位的组织情况和各部门负贵人时,要将单位的组织情况和各部门负责人印发给客人,采用下列哪种表达方法更好些? DA、项目式B、流程图C、表格D、结构图5、下面哪一个不是计算机上使用的汉字编码?( D)A:字型码B:外码C:内码D:条码6、下列各选项中不属于输入码的是(B)。

A、五笔字型B、国标码(GB)C、拼音D、智能ABC7、关于汉字信息处理,下面不正确的说法是(B)。

A、拼音码是汉字输入码中的一种B、只要有了如拼音、五笔等汉字输入码,就能汉字信息处理C、只要在屏幕上显示汉字,必须要有字型码D、为了将各种输入码进入计算机系统,就引入了汉字机内码8、汉字的输出码可以用点阵方式来表示,如目前汉字在显示器上显示的就是点阵汉字。

点阵汉字有16X 16点阵、24 X 24点阵、32X32点阵、48X48点阵等,16x16点阵就是用16行,每行16个点,其中一个点用一个二进制位表示。

8个二进制位为一个字节。

那么48 X 48点阵的一个汉字要用(C)字节来表示.A、256B、128C、288D、969、汉字输入法有多种,如五笔字型、智能ABC、微软拼音、全拼等。

下列①kwwl;②zhhrmghg;③zhonghuarenm;④zhonghuarenminggongheguo四种都能在不同的输入法中输入多字词“中华人民共和国”。

那么在“智能ABC”输入法中用最少的击键也能输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是(C )。

高一信息技术会考试题(doc 6页)

高一信息技术会考试题(doc 6页)

高一信息技术会考试题(doc 6页)基础题例1、关于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信息在计算机内部被表示成二进制数B:信息可以被人们交流、存储或使用C:信息只能是人的五官可以直接感受到的D:信息可以通过某种形式表示出来,如语言、文字、符号、声音、图象等答案:C 例2、关于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信息可以被人们交流、存储或使用B:信息不可以被度量与转换C:信息需要通过载体才能传播D:信息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答案:B 例3、“信息技术”的英文缩写是。

A:IE B:OS C:IT D:I/O答案:例5、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等。

A:造纸技术 B:液压技术C:微电子技术D:勘测技术答案:C例6.通常认为人类经历的第五次信息技术的革命指的是。

A:文字的使用B:电报、电话、广播和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C:印刷技术的应用D: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以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答案:D 例7.关于计算机病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A: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特殊的程序B:计算机只要安装了杀病毒软件就不会再被感染病毒了C:病毒程序只有在计算机运行时才会复制并传染D:单机状态的计算机,磁盘是传染病毒的主要媒介之一答案:B 例8.判断: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编制的,能对计算机系统造成破坏的特殊程序。

答案:正确例9. 判断:《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保护的是软件的发行权。

答案:错误例10、以下肯定不是计算机感染病毒的迹象。

A:装入程序的时间比平时长,运行异常B:设备有异常现象,如显示怪字符,磁盘读不出C:软盘插不进驱动器D:在没有操作的情况下,磁盘自动读写答案:C例11.二进制数1111000转换成十进制数是__________。

例25: 在Windows系统中,选中了一个1GB大小的文件,单击鼠标右键,在快捷菜单中选择"发送到"→"3.5英寸软盘",从而可以将此文件复制到一张空白的软盘中。

2023-2024学年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 汇总

2023-2024学年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知识点 汇总

必修一知识点第1章认识数据与大数据一、数据、信息和知识1.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则是数据所表示的意义;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2.信息、物质和能量构成世界三大元素3.三者关系:数据作为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经过处理后,就有可能转化为相应的信息。

人们对信息进行提炼和归纳后,获得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观点、经验和技能,信息才会内化为知识。

二、信息的特征①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一定的载体表现出来,如:看到蚂蚁搬家可以知道快下雨了②价值性:信息能够满足人们某些方面的需要,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③时效性:如: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④共享性:一个信息可以由多人进行分享;如: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⑤真伪性:“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诸葛亮“空城计”⑥可处理性(可增值性):玉不琢,不成器。

孟浩然的诗词多为反复修改、推敲而成⑦传递性:一传十,十传百。

三、数字化1.数字信号:是离散时间信号的数字化表示。

其信号的自变量、因变量都是离散的、不连续的。

如数字体温计。

2.模拟信号:是指连续变化的物理量所表达的信号。

其信号的幅度、频率或相位随时间作连续变化。

如声音信号、图形信号、水银体温计。

3.数字化:是将复杂多样的事情属性或特征转化为计算机可处理对象的过程。

这些信息被数字化后可以更方便地在数字设备中存储、处理和传输。

如:电子书四、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转化1.二进制化为十进制:将二进制1110转化为十进制数是()?(1110)2=1×23+1×22+1×21+0×20=142.八进制化为十进制:将八进制123转化为十进制数是()?(123)8=1×82+2×81+3×80=833.十六进制化为十进制:将十六进制5A转化为十进制数是()?(5A)16=5×161+10×160=80+10=904.二进制化为八进制:将二进制1111转化为八进制数是()?(1111)2=取三位,不够补零,分成001=1和111=7等于(17)85.八进制化为二进制:将八进制17转化为二进制数是()?(17)8=将每位数分别化为3位的二进制,1=001和7=111→001111=11116.二进制化为十六进制:将二进制101111转化为十六进制数是()?(101111)2=取四位,不够补零,分成0010=2和1111=15等于(2F)167.十六进制化为二进制:将十六进制2F转化为二进制数是()?(2F)16=将每位数分别化为4位的二进制,2=0010和F=1111→00101111=1011118.八进制与十六进制的转化(都需要先转化为二进制):将八进制17转化为十六进制数是()?(17)8=(1111)2=F将十六进制2F转化为八进制数是()?(2F)16=(101111)2=(57)8五、数据编码1.计算机中常见的存储单位与换算关系:1B=8b(位) 1KB=1024B=210B 1MB=1024KB=210KB=220B1GB=1024MB=210MB=230B 1TB=1024GB=210GB=240B一个汉字占2个字节,一个西文字符占一个字节。

2.3循环结构复习课 课件 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2019)必修1

2.3循环结构复习课 课件 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2019)必修1
①确定循环变量和初始条件; ②确定算法中反复执行的部分,即循环体; ③确定循环的终止条件.
循环结构的算法框图为:
开始 循环变量=初始值
循环体
循环变量=循环变量的后继值
否 终止条件是否成立
是 结束
1.理解循环结构的逻辑,主要用在反复做某项工作的 问题中; 2.画循环结构程序框图前:
①确定循环变量和初始条件;
例2 阅读右图中所示的框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变量y在这个算法 中的作用是什么? 变量y是循环变量,控制 着循环的开始和结束.
(2)这个算法的循 环体是哪一部分,功
开始 y=2000
否 4 整除 y 是


100 整除 y
否 400 整除 y 是
能是什么?
输出“y 不是闰年” 输出“y 是闰年”
2.3循环结构复习课 课件 高中 信息技术教科版(2019)必修1
前面我们学习了算法的基本结构: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 它们可以利用框架结构来说明


满足条件


满足条件
A
A
BA
B
顺序结构
选择结构
顺序结构是最基本的结构,是任何结构都需要用到的; 选择结构是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常用到的一种结构, 它是计算机基本的逻辑推理结构.
循环结构的算法框图为:
开始 循环变量=初始值
循环体
循环变量=循环变量的后继值
否 终止条件是否成立
是 结束
例1 设计一个算法,求100个数中 的最大数,画出算法框图.
开始
输入a1,a2,…,a100 i=2 b=a1
否 b<ai
是 b=ai
i=i+1

高一信息合格考知识点(一)

高一信息合格考知识点(一)

高一信息合格考知识点(一)高一信息合格考知识点详解1. 数据类型•整数类型:包括正整数、负整数、零。

•浮点数类型:包括小数、指数形式。

•字符类型:表示一个字符,如字母、数字、符号等。

•字符串类型:由多个字符组成。

•布尔类型:表示真(True)或假(False)。

2. 变量与常量•变量:用于存储数据的容器,可以在程序中改变其值。

•常量:固定不变的值。

3. 运算符•算术运算符:用于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如加减乘除。

•关系运算符:用于比较两个变量或常量之间的关系,返回布尔值。

•逻辑运算符:用于对布尔类型的变量或常量进行逻辑运算,如与、或、非。

•赋值运算符:用于将一个值赋给变量。

•其他运算符:包括位运算符、条件运算符等。

4. 数组•一维数组:由相同类型的多个元素组成的数据结构。

•二维数组:由多个一维数组组成的数据结构。

5. 控制结构•顺序结构:按照代码的先后顺序依次执行。

•分支结构:根据条件选择性地执行不同的代码块。

•循环结构:重复执行某些代码块,直到满足退出条件为止。

6. 函数•内置函数:编程语言内部提供的函数,如print()、len()等。

•自定义函数:根据需要编写的函数。

7. 文件操作•文件打开:打开一个文件用于读取或写入。

•文件读取:从文件中读取内容。

•文件写入:将内容写入文件。

•文件关闭:关闭文件。

8. 面向对象编程•类与对象:类是对象的模板,对象是类的实例。

•属性与方法:属性表示对象的特性,方法表示对象的行为。

9. 异常处理•异常类型:包括语法错误、逻辑错误等。

•异常处理:捕捉异常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10. 排序与搜索算法•排序算法:对一组数据按照某种规则进行排序,如冒泡排序、插入排序等。

•搜索算法:在一组数据中查找指定的元素,如顺序查找、二分查找等。

以上是高一信息合格考相关的知识点详解,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同学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信息技术,并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一
Input a,b,c If a > b And a > c Then print a Else If b > c Then print b Else print c End If End If
方法二
比较a、b两数的大小,把大的数字放在max 变量中,并输出。(写伪代码) 方法一提示: Input a,b If _________ then ____________________ Els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ndif Print _______________
Y
N
输出X X=X+1
Y
结束
分支结构(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If 结构
在某些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才能解决下一 个问题,在表达的时候就会有“如 果……就……”或者“如果……就……, 否则……就……”的说法,这些表达方 法表示成计算机语言 “If…Then…”结 构 或者“If… Then …Else…”结构
累乘器
累乘的操作和累加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所求
的是各个数相乘的积。因此在循环体中用 S=S*i来完成累乘操作,S的初值应该为1。
枚举算法
有一类问题可以采用一种盲目的搜索方法,
在搜索结果的过程中,把各种可能的情况都 考虑到,并对所得的结果逐一进行判断,过 滤掉那些不合要求的,保留那些符合要求的, 这种方法叫做枚举算法。 特点: 既不能遗漏,也不能重复。 用循环中嵌套分支实现
Input
a,b If a>b then max=a Else max=b Endif Print max
方法二提示:
Input
a,b Max=a If _________ then ___________ Print _______________
Input
a,b Max=a If b>max then max=b Print max
累加器
所谓累加就是把批量的数据相加求和。利用
循环结构重复执行的特点,可以使用一个变 量专门用于存放这些数据相加的和,在循环 体中,每次循环就将一个数据加到该变量中, 下一次循环再将下一个数据加到该变量中, 以此类推,直到循环结束,该变量中的值就 是批量数据的和。这种用于存放累加和的变 量称为累加器。 S=S+i
结束
变量及用途
已知矩形的长和宽,求矩形的面积。
矩形面积=长*宽 S=a*b
变量和常量的概念
常量是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值不变的数据或存
储单元。 变量则用来表示数据的存储区,在程序运行 过程中,这些存储区中的值是可以改变的。
变量命名的规则
英文字母、数字、下划线组成,英文字母开
头。 在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中,变量是用于程序 执行期间保存数据的。 变量可以存放一个值,并在后面随意调用。 变量有变量名和变量的值:例如: vt=7800, 变量vt的值是7800,而vt是该变量的名。
方法一是直接进行比较,方 法二类似打擂台的形式。
比较a、b、c三个数的大小,把最大的 数字放在max变量中,并输出。 (写伪代码)
方法一提示:





Input a,b,c If a > b Then If a > c Then ________ Else _________ End If Else If b > c Then _______ Else _________ End If End If print max
m的值为多少?
a=1 b=2 c=3 max=a If b>max then max=b Else If c>max then max=c End if Print max
2
input m If m >= 1 And m <= 3 Then print "第一季度" Else If m <= 6 Then print "第二季度" Else If m <= 9 Then print "第三季度" Else print "第四季度" End If End If End If
解析算法
所谓解析算法,是指用解析的方法找出表示
问题的前提条件与结果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 式,并通过表达式的计算来实现问题求解。 用顺序和分支实现
S=1:P=2 DO WHILE P<=8 IF P MOD 2=0 THEN S=S*P END IF P=P+2 LOOP PRINT S 384 输出结果是:__________

方法二提示
____________ Max=a If
b>max then _________ If c>max then __________ Print max
Input
a,b,c Max=a If b>max then max=b If c>max then max=c Print max
D=b*b-4*a*c
是 D<0 是 无实数解 D=0 否 否
计算相同的解X
计算两解X1,X2
输出两相同的解
输出两不同的解
Input a,b,c d=b*b-4*a*c If d < 0 Then Print "方程无实数解" Else If d = 0 Then x = -b / (2 * a) Print "方程有两个相同的实数解", x Else X1 = (-b + Sqr(d)) / (2 * a) X2 = (-b - Sqr(d)) / (2 * a) Print "方程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 X1; X2 End If End If
Input s If s >= 90 Then print "优秀" Else If s >= 60 Then print "合格" Else print "不合格" End If End If
例6.5- 3 编写程序求任意系数的一元二次方 程ax2+bx+c = 0(a<>0)的解。要求对系数的各种 可能的情况作出判断并求出相应的解。


3、用伪代码(p8)或直 接用计算机程序描述
N-S图
流程图符号
处理框 输入、输出框 判断框 连接框 流程线 开始、结束符
判断框有一个入口,两个出口
分支结构一个入口,一个出口
开始
计数器变量n赋初值0
实验数据总和变量t赋初值0
输入实验数据a
t=t+a n=n+1
否 N>=12 是 输出 t/12 的值
多分支结构
入口 条件1 F 条件2 F --F 条件n
T
语句组1
T
语句组2
T
语句组n 语句组n+1
出口
If <条件1> Then <语句1> Else If <条件2> then <语句2> Else <语句3> End If End If
Start y n n y
End
If <条件1> Then If <条件2> then <语句1> Else <语句2> End If Else
算法与程序设计
1.1算法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1、分析问题
2、设计算法 3、编写程序 4、运行程序(上机调试与维护)
1.2算法的概念
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设计的确定的有限的步骤 就成为算法。 算法的特点: 有穷性 确定性 可行性 有0个或多个输入 有一个或多个输出
指令就是用来规定计算机操作的命令。
写伪代码注意点
不用中括号
左边只能是变量名,不能有运算符 乘号,除号等不能省略 变量名不成出现中文 分母有时不要忘记小括号
计数器

所谓计数,就是统计某种事件发生的次数,如统计 正数的个数、统计循环的次数等。对此可以使用一 个变量专门用于记录这种次数.统计一次后,该变 量的值就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l,如:c=c+1。计算 机在执行该操作时先将赋值号右边c的值(即变量中 原有的值)与1相加.再将所得结果赋值给变量c,变 量中原有的值被覆盖,因此完成此操作后变量的值 就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1,表示所要统计的事件 发生了一次,这样的变量称为计数器。在开始统计 之前,要统计的事件还没发生,次数为0.因此计数 器的初值一般赋值为0。
这种结构的程序流程图为: 开始(start)

单分支结构(If … Then … 语句) 这种结构的语法为: If <条件表达式> Then 语句组 End If
…… F 条件表达 式 T
语句组
……
结束(End)
如果Then后面所跟的语句只有一条,可以 写成: If <条件> Then <语句> 而不用End If。
双分支结构
这种结构就是人们常 说的“如果…… 就……,否则就……” 的问题,这类问题转 化成计算机语言就是 双分支结构 这种结构的语句形式: If <条件表达式> Then 语句组1 Else 语句组2 End IF
这种结构的程序流程图为:
பைடு நூலகம்
开始
…… F 条件表达式 T
语句组1
语句组2
…… 结束
流程图
n n y
Start 输入A,B,C A>B n ?B ?C y
B>C
?C
A>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