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村镇元宵板灯节

合集下载

德庆元宵策划书3篇

德庆元宵策划书3篇

德庆元宵策划书3篇篇一《德庆元宵策划书》一、活动主题“欢乐闹元宵,喜庆迎佳节”二、活动目的通过举办元宵活动,弘扬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生活,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三、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四、活动地点[详细活动地点]五、参与人员全体市民及游客六、活动内容1. 元宵花灯展在活动现场布置各种精美的花灯,让人们在欣赏花灯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 文艺表演邀请专业的文艺团队进行表演,包括舞蹈、歌曲、杂技等,为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

3. 猜灯谜在活动现场设置灯谜区,让人们在猜灯谜的过程中,增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4. 传统美食展展示和销售各种传统元宵美食,如汤圆、元宵、糖葫芦等,让人们品尝到地道的传统美食。

5. 亲子活动设置亲子活动区,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制作元宵、猜灯谜等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6. 烟花表演在活动结束时,进行烟花表演,为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

七、活动宣传1. 在当地电视台、报纸、网站等媒体上进行宣传,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活动。

2. 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活动信息和图片,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3. 在活动现场设置宣传展板,介绍活动内容和亮点。

八、活动预算1. 场地布置费用:[X]元2. 文艺表演费用:[X]元3. 灯谜制作费用:[X]元4. 传统美食展费用:[X]元5. 亲子活动费用:[X]元6. 烟花表演费用:[X]元7. 宣传费用:[X]元8. 其他费用:[X]元总预算:[X]元九、活动注意事项1. 活动现场设置安保人员,确保活动的安全。

2. 活动现场设置医疗急救点,及时处理突发情况。

3. 活动现场设置垃圾桶,保持环境整洁。

4. 活动现场设置指示牌,引导观众有序参与活动。

十、活动效果评估1. 通过参与人数、观众反馈等方式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

篇二德庆元宵策划书一、活动主题“欢乐闹元宵,喜庆迎佳节”二、活动目的1. 弘扬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德庆的元宵习俗。

2. 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水墨樟村

水墨樟村

水墨樟村作者:来源:《老友》2010年第09期樟村(镇),早在盛唐就以广种樟树而得名。

它位于江西玉山縣西北部,面积约102平方公里,这里随处可见有着上千年树龄、如巨伞擎天、散发着恬淡幽香的古樟。

漫步于樟村弯弯曲曲的小巷,犹如翻开古镇千百年来的历史。

那些精妙绝伦、古朴典雅的宗祠庙宇和极具徽派特色的古民居,形成了这座古镇浓郁的古韵。

那些因年久而脱落的粉墙,墙头上低垂的古藤,精雕细镂的砖雕门楼,描金绘彩的梁栋檩板,色彩斑斓的斗拱飞檐,以及饱经沧桑的古井,以不变的姿态、不绝的暗香,成为一道难得的风景。

樟村俊美毓秀,婉约悠长的明山秀水,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这块风流文采之地,成就了“才子乡”的美誉。

樟村的进士村,便是“才子之乡”的一个缩影,这个人口仅有千人的村庄,在清代就因出了数名进士而闻名。

秉承先人勤勉笃学之风,恢复高考以后的30多年里,这里又先后走出了近300名大学生。

樟村,还享有“江西板灯之乡”的美誉。

已被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正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樟村板灯,始于盛唐,兴于明清,尤以康熙年间最负盛名。

樟村板灯分五谷灯、龙灯两种:五谷灯因灯头有五盏灯而得名,寓意“五谷丰登”;龙灯则鲜明地突出了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特征。

精巧绝妙的灯花剪纸,惟妙惟肖的灯饰造型,无不融入了传统的文化元素,极具观赏价值。

近年来,一年一度的板灯文化艺术节在樟村更是办得有声有色,呈现出盛况空前的景象:年正月十三起灯至元宵节圆灯,无数耀眼的板灯,上千人的舞灯队伍轮番上阵。

就连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也慕名而至,记者拍摄之余,连叹“壮观、罕见”。

樟村盛产制造罗纹砚的石材,其储量达2亿立方米之多。

罗纹砚,纹若罗丝,光润如玉,体青带白,贮水不涸,曾被宋代朱熹誉之为“盖歙砚之佳者”。

精明的樟村人巧做石材文章,建有100多家石材加工企业,年产砚台300万方,出口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年产2.5万套的“星球”牌砚石台球桌面,更是饮誉中外市场,成为国际台球比赛的首选产品。

元宵节村委会文化活动记录

元宵节村委会文化活动记录

元宵节村委会文化活动记录
活动名称:元宵节文化活动
活动日期:XXXX年XX月XX日
活动地点:村委会广场
参与人员:村委会成员、村民
活动主题:庆祝元宵节,传承传统文化
活动流程:
活动开幕式:村委会主任致辞,介绍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表达对村民的节日祝福。

文艺表演:村民自发组织了舞蹈、歌曲、小品等多种形式的文艺表演,展示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猜灯谜环节:在活动现场设置了多个灯谜,村民们积极参与,通过猜灯谜的方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品尝元宵:活动现场准备了美味的元宵,村民们一起品尝,感受节日的氛围。

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村委会主任对活动进行了总结,感谢村民们的参与和支持,希望今后能够继续举办类似的活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活动效果:
本次元宵节文化活动得到了村民们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大家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活动也增强了村委会与村民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6麒麟镇樟岗老村义春园大锣鼓队庆元宵文娱活动

2016麒麟镇樟岗老村义春园大锣鼓队庆元宵文娱活动

2016麒麟镇樟岗老村义春园大锣鼓队庆元宵文娱活动2016年麒麟镇樟岗老村义春园大锣鼓队在元宵节期间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文娱活动。

这个活动吸引了许多村民以及外地游客的参与,让大家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元宵节。

义春园大锣鼓队是麒麟镇的一支非常著名的艺术团队。

他们擅长表演传统的锣鼓节目,并通过音乐和舞蹈将乡土文化传承下去。

在元宵节这一天,他们特别为村民安排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节目,让大家感受到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活动当天,樟岗老村的大街小巷都装饰得五彩斑斓,灯火辉煌。

在义春园的舞台上,百名锣鼓手手拿红色的鼓槌,齐心协力地击打着锣鼓,奏出响亮激昂的乐曲。

他们的表演不仅仅是音乐的呈现,更是一场视觉和听觉上的震撼。

观众们都被他们的精湛技艺所折服,纷纷鼓掌致敬。

除了锣鼓表演,还有一些传统的舞蹈节目,如龙灯舞、腰鼓舞等。

麒麟镇的少年儿童们也参与其中,他们身穿传统的节日服饰,在舞台上翩翩起舞。

整个节目热闹非凡,给人一种欢乐祥和的感觉。

在活动现场还特别设置了各种游戏和摊位,给大家提供了更多的娱乐选择。

有放风筝、赛跑、吃汤圆等等。

孩子们和家长们一起投入其中,玩得十分开心。

摊位上的小吃也让人垂涎欲滴,有糖葫芦、烤红薯、糖蜜瓜子等等,吸引了不少人前往品尝。

整个活动从下午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最后以一场盛大的烟花表演结束。

大家围坐在义春园的草坪上,欣赏着绚丽多彩的烟花绽放。

烟花照亮了整个夜空,为元宵节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通过这次活动,老村的居民们不仅获得了欢乐和娱乐,更重要的是让大家再次感受到了传统节日的魅力。

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中,很多人已经逐渐忘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而这样的活动正是为了让人们重新认识和关注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同时,它也为村庄的发展增添了一份特色,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总的来说,2016年麒麟镇樟岗老村义春园大锣鼓队庆元宵文娱活动是一场非常成功的活动。

它丰富了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也提升了村庄的知名度。

樟村板灯作文800

樟村板灯作文800

樟村板灯作文800樟村板灯的制作工艺源远流长。

据传,樟村板灯最早可追溯到宋代,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樟村板灯由木板雕刻而成,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浅浮雕,一种是深浮雕。

制作樟村板灯首先要选取榉木或花梨木等质地细腻的木材,然后将木材刨成木板,再由工匠们用刀雕刻,经过多道工序,最后精心上色,制成美丽的板灯。

制作樟村板灯的工艺繁复,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去完成。

樟村板灯的精致和美丽,凝聚了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

樟村板灯是一种充满文化内涵的手工艺品。

樟村板灯的图案多样,内容丰富,常见的有《水仙》《兰花》《牡丹》《海棠》《梅花》等。

这些图案多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神话故事,如《水仙》代表清新秀美,《兰花》代表高雅清洁,《牡丹》代表富贵吉祥等。

每一种图案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智慧。

同时,樟村板灯还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在现代社会,传统文化正在逐渐被淘汰,樟村板灯的制作传承了中国传统木雕工艺,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樟村板灯是樟村的一张璀璨名片。

樟村板灯在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方面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因而备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樟村板灯也成为了樟村的一张亮丽名片,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和购买。

樟村板灯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富有魅力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一朵璀璨明珠。

樟村板灯是一门需要继承的技艺。

樟村板灯的制作工艺繁复,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去完成。

近年来,由于受到环保要求的影响,樟村板灯的制作工艺正在受到挑战。

另外,由于电子科技的影响,人们对传统手工艺品的需求也有所下降。

这些问题对于樟村板灯的传承都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樟村板灯传统技艺的传承,培养更多的技艺传承人,同时要推动樟村板灯的现代化发展,创新手工艺品的设计和制作工艺,使之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只有如此,樟村板灯这一传统手工艺品才能得以持续发展并享誉全国乃至世界。

樟村板灯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一颗明星。

温州元宵节有什么习俗_元宵节

温州元宵节有什么习俗_元宵节

温州元宵节有什么习俗元宵节又俗称是灯节。

最早的是在汉代的时候开始有的元宵节。

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温州的元宵节习俗,欢迎大家阅读。

温州的元宵节习俗1:猜灯谜温州人有句俗语就叫作“百里坊,大灯光”。

据讲,百里坊在抗日战争时期还曾利用灯谜来展示抗日。

每年元宵之夜,百里坊口(现百里东路口头而)悬挂有四盏特别大的红灯笼,里面点着灯。

每盏灯光外面都写着一句醒目的灯谜。

第一句写着“像杭不是杭”,第二句写着“明月不在边”,第三句写着“求得书文会”,第四句写着“玉口方成章”,如果不仔细看,好比是描写元宵夜景文人云集的样子,但精细一看,是四条灯谜,而且把四条灯谜所猜中的谜底四个字连起来,正好是“抗日救国”的一句革命口号。

温州的元宵节习俗2:舞龙灯温州元宵节龙灯习俗开展得十分普及,在农村还有布龙、首饰龙、凳板龙、稻草龙、挡龙等各种龙灯,供观赏的称作“观赏龙”,舞动、滚动的称“狂龙”。

历史上,市区“南塘大头龙”很出名。

因为这种龙的头特别大,是用竹篾版纸制作而成的。

龙头高3米,宽5米,龙身10米。

龙的背部设有华丽的宫殿庙宇,龙肚内有灯火,要十多个年轻力壮的后生儿互相抬着才游得动。

在“大头龙”游动的前面先是一支西乐号队,再是由一百多匹骏马组成的“马架”队伍,每匹马的背上都骑着一位“三国”、“封神”或者“水浒”的角色人物。

一路上马嘶人喊,浩浩荡荡,阵容威武,活动通宵达旦。

温州有一首民俗竹枝词就是描写元宵节龙灯活动的,“元宵灯节闹融融,塘河两岸游干龙。

文官武将齐出马,幼童扮作县令公”。

温州的元宵节习俗3:跑马灯在过去的温州城,元宵节时还有一种活动叫做跑马灯。

这种活动一般都是以小孩子为阵容。

这些孩子个个都打扮得很漂亮,每个人腰部都挂有铜铃和用多层花纸剪贴起来的“马头”和“马尾”,马头挂在前身,马尾挂在后身,整个人跑起来时,这马头和马尾就会不停地前后摆动,铜铃也“叮铃铃”地响起,真好比马跑过一样。

到了晚上,马头和马尾的里面还都点着灯,相当耀眼。

泉港樟脚村元宵节风俗作文

泉港樟脚村元宵节风俗作文

泉港樟脚村元宵节风俗作文
《泉港樟脚村元宵节风俗》
嘿呀,今天咱就来说说泉港樟脚村元宵节那热闹的风俗哟!
每年到了元宵节的时候啊,樟脚村可就变得特别不一样了。

就说那次我去樟脚村过元宵节吧,那真叫一个好玩呀!一进村,就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欢乐的海洋。

村里到处张灯结彩的,特别喜庆。

我印象最深的呀,就是那舞龙表演啦!哎呀,那龙做得可真是活灵活现,金黄色的身子,闪闪发光的鳞片。

舞龙的队伍那叫一个壮观,大家穿着鲜艳的衣服,举着龙就开始舞动起来。

那龙一会儿高高地飞起来,一会儿又盘旋着,就像真的龙在云中穿梭一样。

我在旁边看得眼睛都直了,一边拍手叫好,一边忍不住跟着龙跑起来,就想凑近了好好看看。

周围的人也都特别兴奋,大声呼喊着,那热闹的场面,到现在我都忘不了呀!
而且啊,还有放烟花呢!各种各样的烟花在天空中绽放,红的、绿的、紫的,把整个夜空都照亮了,那景色真美得让人陶醉。

我就站在那,仰着头,看着烟花一个一个地升上天空,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

大家也都沉浸在这欢乐的氛围中,一起笑着、闹着,度过这个美好的元宵节。

这就是泉港樟脚村的元宵节呀,那浓浓的风俗味儿,让我一直都特别怀念呢。

每次一想起来,就好像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欢乐和笑声的村子里啦!。

村委会元宵节活动方案

村委会元宵节活动方案

村委会元宵节活动方案1. 活动目的和意义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村民们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村委会决定组织一场丰富多彩的元宵节庆祝活动。

2. 活动时间和地点活动将于元宵节当天晚上举行,地点设在村委会广场和周边地区。

3. 活动内容3.1 猜灯谜比赛在广场设置多个灯谜摆摊点,村民参与猜灯谜比赛,猜中者将获得丰厚的奖品奖励。

3.2 元宵灯展览利用广场亮化设施,安排各类元宵灯展览,包括龙、凤、花鸟等灯组,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3.3 文艺演出邀请村内有才艺的居民表演节目,如舞蹈、歌唱、快板、相声等,为村民献上一场精彩绝伦的文艺演出。

3.4 元宵民俗活动组织一系列传统元宵节民俗活动,如放天灯、走花炮、舞狮、舞龙等,让村民们亲身参与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5 传统美食品尝为了满足村民们的味蕾,布置美食街,提供各式各样的传统元宵美食,如元宵、汤圆、糖藕、糖瓜等,让村民们品味传统佳肴。

4. 活动准备4.1 广场布置提前安排工作人员进行广场的清扫和装饰,摆放元宵灯组和摊位。

4.2 活动物资准备根据活动内容需求,提前准备好所需的猜灯谜奖品、舞台道具、烟花爆竹等物品。

4.3 宣传推广通过村委会微信公众号、宣传栏、村民代表等途径,发布元宵节活动的通知和邀请,吸引村民们的参与。

4.4 安全措施组织人员设置活动现场维持秩序和指引人流,加强对烟花爆竹的安全管理,确保活动的安全进行。

5. 预期效果通过这场元宵节庆祝活动,希望能够达到以下效果:5.1 弘扬传统文化通过元宵节活动,让村民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5.2 提升村民凝聚力通过共同参与元宵节活动,拉近村民之间的距离,增进相互间的交流和友谊,提高村民的凝聚力。

5.3 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给村民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艺和参与传统民俗活动的平台,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提高生活的品质。

总结:村委会将组织一场丰富多彩的元宵节庆祝活动,包括猜灯谜比赛、元宵灯展览、文艺演出、元宵民俗活动和传统美食品尝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玉案·元夕》上片: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这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在落职闲居江西上饶时写的一首词,描写的正是元宵节观灯的盛况.星如雨,玉壶转,鱼龙舞。

满城张灯结彩,盛况空前。

作者把灯彩形容成火树,流动的烟火比喻为星雨.
玉山县樟村镇的板灯(又称桥灯),兴于清朝康熙年间,久负盛名,称誉四方。

樟村板灯由头灯、子灯、尾灯三部分组成。

头灯分五谷头与龙头两种。

五谷灯因灯头有五盏灯而得名,五盏灯分三层排列,第一层两灯,中间安万岁位,第二层两盏灯。

第三层即最高层,上装一盏灯,比其余
四盏大,称万岁灯,灯头的五盏灯寓有喜庆五谷丰登之意。

龙头灯灯头高约四米,龙额当中有醒目的“王”字,长长的龙角上披挂着大幅红布,威武壮观。

龙口含珠,龙珠由一百零八个正三角形细篾组合成圆珠,制作非常精巧。

五谷头灯,龙灯式样不同,子灯、尾灯及舞灯形式则基本相同。

子灯由长两米、宽二十厘米的木板(每块称一桥)连接而成。

每班灯少的有百来桥,多的达三百余桥。

每桥两盏彩灯,彩灯(当地称灯鼓)分里外两层,外层呈八方形,上贴剪镂精细、图案美观的灯花;里层呈四方形,俗称火堂,上面贴彩纸并绘有花鸟山水或书写诗句俗语,火堂中心点燃蜡烛。

灯鼓顶部饰有常青树枝或五颜六色的纸花做成的花冠,非常美观。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手艺高超者别出心裁地制作出精巧的花篮灯、花瓶灯、酒坛灯、戏台灯等特色灯,格外引人喜爱。

子灯连接起来
灯在路上行
“打旋”是樟村板灯最热烈最精彩的舞灯场面,也是观灯者最向往、最兴奋的时刻。

一般在广阔的晒场或河滩上进行。

常见的打旋形式有“单旋”、“双旋”、“折经摺”、“眼镜旋”等,此外还有较为复杂巧妙的“龙头虎尾旋”、“金盘托荔枝”、“双马旋”、“梅花旋”等。

几百米长的灯龙蜿蜒缠绕,盘旋腾舞,一会儿叠成金碧辉煌的灯山,一会儿又延伸舒展成一条璀灿夺目的金龙,千姿态百态,变幻无穷,令人目不暇接,乐不可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