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方法学在危重症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追踪方法学在呼吸内科危重疾病患者护理全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追踪方法学在呼吸内科危重疾病患者护理全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追踪方法学在呼吸内科危重疾病患者护理全过程中的应用研究【摘要】追踪方法学是一种系统性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管理呼吸内科危重疾病患者的护理过程。

本文旨在探讨追踪方法学在此领域的应用,介绍其概念、优势以及局限性。

通过研究背景和目的的介绍,突出了该研究对临床实践的重要性。

正文部分将详细阐述追踪方法学在危重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探讨其未来发展的前景。

结论部分将总结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实践意义,为提升呼吸内科危重疾病患者护理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追踪方法学,提高危重疾病患者的护理水平。

【关键词】关键词:追踪方法学、呼吸内科、危重疾病、护理、研究、应用、优势、局限性、前景、成果、展望未来、实践意义。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呼吸内科危重疾病患者的护理工作日益显得重要。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呼吸内科危重疾病患者的存活率不断提高,但是其护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挑战和难点。

传统的护理方法虽然有一定效果,但在一些复杂情况下往往难以准确全面地把握患者病情发展的变化,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效果。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将探讨追踪方法学在呼吸内科危重疾病患者护理全过程中的应用研究,以期为这一领域的护理工作提供更为科学和有效的指导,提高危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指的是本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在此研究中,我们的研究目的是探讨追踪方法学在呼吸内科危重疾病患者护理全过程中的应用,通过对患者病情的追踪和监测,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有效的护理策略和治疗方案。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深入探讨追踪方法学在呼吸内科危重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情况,为护理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借鉴,同时为未来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我们相信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将能够为呼吸内科危重疾病患者的护理工作带来积极的影响,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促进医疗卫生服务的进步和发展。

【2019年整理】追踪方法在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

【2019年整理】追踪方法在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

个 案 追 踪
交 互 追 踪
个案追踪 (individual patient tracer)
常被追踪的病人类型有:
心脏置管病人; 肿瘤化疗病人;
追踪选择患者的标准通常:
1.处于诊治的前五类患者;
2.与系统追踪相关的患者; 3.跨院、跨科诊疗患者; 5.即将出院的患者等。
内窥镜检查病人; 血液透析病人; 各类急诊病人、ICU病人; 各类手术病人、康复治疗 患者等。
三线追踪时看到的现象--检查者角度
1、走廊加床病人无屏风。 2、病历低钾危急值处理后无记录。 3、无健康教育(防跌倒)记录。
如何展开追踪
从病人原话和检查者看到的现象进行问题归类




一、就诊环境管理问题 1、急诊住了2天,环境太差。 2、工人两天拖地一次,往来人员多有点睡不着 二、门诊流程管理 1、第一次B超早上8:00点去,到12:00点才回来。本来约好10: 30,本来有糖尿病想早点,没想到那么久,饿的头晕。 2、 CT室太冷了,叫护士关掉,护士说机器的空调不能调,做完打电 话叫了3次才有人来,冷得要命。 三、患者安全问题 1、病历低钾危急值处理后无记录。 四、责任整体护理问题 护士太忙了,膀胱冲洗和吊针,用了什么药,有什么作用,没人告诉 我 五、规范的护理服务问题 有时打针的水很少,一针打下去很疼,问护士说“水多不是更痛,水 少一下就打完了忍下就好了”你们用多少水溶有没有规范? 六、隐私问题 走廊无屏风 七、护理设备问题 输液泵的滴数不准确,我们已经换了第三台了,还是说不准。
个案控制
改进患 设施管 者安全 理和安 与医疗 全系统 质量
个案追踪
个案要素 系统要素
市一院运用追踪方法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 实践过程

追踪方法学在急危重症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追踪方法学在急危重症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Fi r s t - a u ho t r’ S a d d r e s s Af f i l i a t e d J i a n yi g n Ho s p i t l ,Me a d i c a l S c h o o l o f S o u t h e a s t Un i v e r s i t y,J i a n g y i n,J i a n g s u,2 1 4 40 0,
X i a do o n g , e t a 1 . / / C h i n e s e He a l h t Qu a l i t y Ma n ge a me n t , 2 0 1 3, 2 0 ( 5) : 3 8—4 o
Ab s t r a c t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a n d e v a l u a t e t h e me d i c a l s e r v i c e f o r a c u t e c r i t i c ll a y i l l p a t i e n t s b y ̄a c e r me t h o d o l o g y c a n i f n d t h e s h o r t c o mi n g s i n me d i c a l s e vi r c e -wh i c h t r a n s f o r me d t h e t r a d i t i o n l a e x p e i r e n c e me d i c a l ma n a g e me n t mo d e l ,a n d ma d e d i r e c t i o n f o r c o n t i n u o u s i mp r o v e me n t o f me d i c l a q u li a t y .

追踪方法学在护理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效果

追踪方法学在护理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效果

追踪方法学在护理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摘要】追踪方法学在护理质量评价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首先介绍了追踪方法学的概念和其在护理质量评价中的具体应用,同时分析了追踪方法学的优势和局限性。

随后探讨了追踪方法学的发展趋势,指出其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结论部分总结了追踪方法学对护理质量评价的启示,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追踪方法学在护理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系统梳理,可以为护理质量评价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从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关键词】护理质量评价,追踪方法学,应用效果,优势,局限性,发展趋势,启示,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护理服务需求的日益增加,追踪方法学在护理质量评价中的应用备受关注。

通过追踪病人的病情和护理过程、持续监测患者的健康状况和满意度,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水平。

追踪方法学的应用不仅可以为护理质量评价提供客观、全面的数据支持,还能够促进团队间的合作与沟通,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质量和效率。

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追踪方法学在护理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效果,对于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患者治疗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分析追踪方法学在护理质量评价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为护理质量评价提供新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追踪方法学在护理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其对护理质量评价的作用和影响。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追踪方法学在护理质量评价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了解其在护理领域的具体应用效果;2. 探讨追踪方法学在护理质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寻找改进和优化措施;3. 分析追踪方法学的优势和特点,探讨其对护理质量评价的启示和意义;4. 对追踪方法学在护理质量评价中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未来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对以上目的的探讨和分析,旨在为提高护理质量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追踪方法学在危重症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追踪方法学在危重症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追踪方法学在危重症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观察追踪方法学在危重症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追踪检查记录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以来我院ICU和心血管内科及呼吸内科急诊病例中收治的160例危重症病人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80例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及护理质量管理,观察组8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追踪方法学进行护理质量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应用总有效率97.50%(78/8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应用总有效率86.25%(69/80),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意识恢复时间、精神恢复时间及临床治愈时间分别为(2.12±0.51)h、(3.13±0.12)h、(5.12±0.21)d、(7.12±0.42)d均短于对照组患者(4.12±0.36)h、(8.63±0.51)h、(15.41±0.41)d、(18.41±0.23)d,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追踪方法学在危重症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能明显缩短救治时间,恢复机体状态,实现科学化管理,提升护理质量。

【关键词】追踪方法学;危重症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7-0203-02危重症患者的的护理,是其生存和生活质量的核心和关键环节。

从目前的临床护理和应用实践来看,护理质量的提升,直接关乎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

追踪方法学作为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创新型管理方法,获得相对满意的护理成效。

本文为探讨追踪方法学在危重症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特选取我院收治的16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具体报告如下。

应用个案追踪法在护理危重患者安全管理中的效果评价55

应用个案追踪法在护理危重患者安全管理中的效果评价55

应用个案追踪法在护理危重患者安全管理中的效果评价摘要:[目的] 总结个案追踪法在危重患者安全管理的质量评价。

[方法] 建立追踪管理小组,针对不良事件给予系统性追踪,不良事件的危险程度进行安全分析,并给与针对性处理,对相关性制度进行修改完善或增订,并采取持续性改进。

[结果] 在护理危重患者安全管理中应用应用追踪法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专业水平得到发展,危重患者得到更好的临床护理,与应用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护理危重患者中应用追踪管理法,能有效防范护理安全,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从而让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护理保障。

关键词:追踪法;危重患者;护理安全管理;质量;效果个案追踪是一种关于过程管理的方法学,强调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安全和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为概念,是一种实用很强的科学和先进管理方法[1-2]。

护理质量是评价护理总体服务的重要指标,也是护理管理者关注的焦点,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可以反映出一个科室甚至医院的管理水平[3]。

我院自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间在本院危重患者综合质量检查中,应用个案追踪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护理质量的检查和评估。

通过护理部组织,质控护士长、专家组查房护士长、内外科临床护士长共同实施危重患者的安全管理,从个案危重病员的护理质量入手追踪科室在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危重病员护理及安全护理等核心质量管理中的缺陷,实际跟踪督导并持续性改进,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了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

现将具体做法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13年5月~2014年6月,本院护理部组织23个临床护理单元展开个案追踪护理查房23次,科室分布:外科11次,占48%,内科9次,占39%;重症科室(CCU、ICU)2次,占13%。

1.2方法1.2.1 成立追踪检查小组由护理部主任、助理员、大内外科、非临床总护士长、各质控小组成员、专家组查房成员,共同组成追踪检查护理管理小组。

个案追踪法在临床危重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个案追踪法在临床危重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护理质量是评价护理总体服务的重要指标,也是护理管理者关注的焦点,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可以反映出一个科室甚至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护理专业水平[1]。

近年来,国际医院评审中出现的个案追踪是一种基于“以病人为中心”的科学理念而设计的检查方法[2]。

本院护理部在实际工作中,对危重病人从人、机、法、料、环、测6个方面进行追踪,发现护理中的缺陷,实地跟踪督导并持续改进,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了护理风险。

现将在临床危重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进行个案追踪的具体实例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案例介绍:患者男性,78岁,以“反复咳嗽、咳痰5年,再发加重6天”为主诉于2014年5月17日10:40急诊入住呼吸内科。

入院时Braden 评分18分,防跌倒评分5分,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0分。

患者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5年。

入院查体:T 36.3℃,P 110次/分,R 30次/分,BP 135/80mmHg。

入院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Ⅱ型呼吸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失代偿期,肺性脑病。

1.2检查过程1.2.1患者:患者是个案追踪过程中首要关注的对象。

通过访谈患者及家属接受服务的感受,关注患者的护理措施落实情况。

本案例中,现场查看了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体位、各种管道标识及警示标识,管道位置规范等情况。

1.2.2护士:访谈了责任护士对病情的了解,询问了责任护士如何评估患者,尤其是如何进行Braden 评分,防跌倒评分,并针对患者现存的护理问题提出护理措施。

该患者有呼吸机辅助呼吸,访谈了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AVP )的方法,发现护士对AVP 预防方法未能完全掌握,则追踪了科室有无预防AVP 的相关规范,有无相关培训和考核;该患者使用约束带,访谈了护士使用约束带的相关注意事项,发现了虽然有约束制度,但无约束告知书。

患者出现了危机值,访谈了护士危机值报告处理流程。

追踪方法在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

追踪方法在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
详细描述
在临床护理中,采用追踪方法关注患者需求和反馈,及时发现并改进服务中的不足之处。通过持续优化和改进, 患者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得到患者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培训计划
制定针对护理人员的培训计划, 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应涵盖追踪方法、护理 质量管理理念、护理技能等方面

培训方式
采用多种培训方式,如集中授课 、在线学习、实践操作等,以满 足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的培训需求

持续改进和优化护理流程
数据分析
对追踪过程中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存在的 问题和改进空间。
追踪方法在临床护理 质量管理中的运用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引言 • 追踪方法在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 追踪方法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 追踪方法在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施策
略 • 案例分享
01
引言
追踪方法的定义和重要性
追踪方法定义
追踪方法是一种系统化的评估方式,通过观察和记录患者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的 体验和感受,以评估临床护理质量。
患者病情监测
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异 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患者满意度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 式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 满意度,为改进护理质量 提供参考。
护理过程追踪
护理计划制定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 性化的护理计划,明确护 理目标、措施和时间安排 。
护理操作规范
确保护理人员遵循操作规 程,规范执行各项护理操 作,提高护理质量。
机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追踪方法学在危重症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7-08-16T14:45:00.217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17期作者:辛易勋[导读] 对危重症患者应用追踪方法学进行护理质量管理,比之传统的质量管理更能体现医院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更能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广西玉林市第三人民医院广西玉林 537001)【摘要】目的:观察追踪方法学在危重症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追踪检查记录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以来我院ICU和心血管内科及呼吸内科急诊病例中收治的160例危重症病人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80例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及护理质量管理,观察组8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追踪方法学进行护理质量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应用总有效率97.50%(78/8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应用总有效率86.25%(69/80),
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意识恢复时间、精神恢复时间及临床治愈时间分别为(2.12±0.51)h、(3.13±0.12)h、(5.12±0.21)d、(7.12±0.42)d均短于对照组患者(4.12±0.36)h、(8.63±0.51)h、(15.41±0.41)d、(18.41±0.23)d,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追踪方法学在危重症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能明显缩短救治时间,恢复机体状态,实现科学化管理,提升护理质量。

【关键词】追踪方法学;危重症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7-0203-02 危重症患者的的护理,是其生存和生活质量的核心和关键环节。

从目前的临床护理和应用实践来看,护理质量的提升,直接关乎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

追踪方法学作为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创新型管理方法,获得相对满意的护理成效。

本文为探讨追踪方法学在危重症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特选取我院收治的16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以来我院收治的160例危重症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历史性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均为医嘱下达病危或病重的患者。

其中ICU 8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34例,呼吸内科46例。

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80例、两组患者年龄13~75岁,平均年62±1.65岁。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不具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严格执行常规的危重症患者护理常规及专科护理常规,包括对患者的心电监护、严密的病情观察、正确执行医嘱实施治疗护理,常规的护理质量管理。

观察组在上述方法基础上,使用追踪方法学进行护理质量管理,即在危重症患者的整个医疗服务体系中,对诊疗、护理、服务等进行全方位综合性追踪,及时发现追踪环节的漏洞。

具体方法包括:科室成立追踪小组,实施护士长--质控组长--护士三级质量管理标准,根据科室制定的《危重病人护理质量标准》对护理质量进行追踪检查,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追踪路径,及时发现各环节中的存在问题,及时沟通和反馈,及时纠正。

包括护理常规的落实,医嘱执行的及时性,护理安全措施的落实,病情变化发现的及时性及相关检查检验科室的沟通协调等等,保证了危重病人的“时间就是生命”的信念,为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

严格医嘱,有计划的选择追踪对象、避免追踪对象的失联,严格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追踪标准。

从入院、ICU、病房、相关检查检验科室、出院,记录追踪的结果时刻围绕病人。

1.3 疗效评定
将临床护理效果分为很满意、较满意、满意、不满意四个等级。

临床护理应用总有效率为很满意+较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调查所有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均采用%表示,用χ2检验,其他指标均采用方差(x-±s),以t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应用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应用总有效率97.50%(78/8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应用总有效率86.25%(69/80),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应用疗效比较(n/%)
3.讨论
危重症患者是医院重症病房的重灾区,也是科室护士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关乎患者的生命和生存质量,对患者的影响深远。

实施个案追踪检查后,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检查得分分别由实施初期(90.31±2.21),(91.80±1.66)分提高到实施6个月后的(97.14±1.99)、(98.23±1.48)分。

两个病区护理质量综合得分由实施初期的(91.63±3.78)分提高到6个月后的(97.64±1.63)分。

个案追踪检查法对护理质量控制效果明显,能有效促进优质护理服务的落实,是一种较为全面、系统的护理质量控制方法[1]。

运用追踪方法学能够全面、科学、客观地评价临床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对医院整体管理而言保证了病人安全,提高了质量。

通过危重病人护理质量追踪检查,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人员工作的责任感,及时发现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使危重病人护理服务流程流畅化、精细化及专业化,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2]。

追踪方法的规范化模式,提升了医院的管理质量和效果[3-4]。

综合本研究的实验结果和上述学者的研究报告显示,对危重症患者应用追踪方法学进行护理质量管理,比之传统的质量管理更能体现医院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更能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蒋秋焕,张红梅,杨巧芳,等.个案追踪检查法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6):3383-3385.
[2]尹洁.追踪方法学在危重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探讨[D].山西医科大学,2014.DOI:10.7666/d.Y2660804.
[3]张晴.新型规范化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在ICU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0):91-92.DOI: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2.30.152.
[4]范小明,杨敏.新型规范化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在ICU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5,(20):255-256.DOI:
10.3969/j.issn.2095-1752.2015.20.2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