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六章第3讲电容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课时作业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六章静电场第3讲电容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讲义含解析20190410220

高考物理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六章静电场第3讲电容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讲义含解析20190410220

第3讲 电容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一、电容器及电容 1.电容器(1)组成:由两个彼此绝缘又相互靠近的导体组成. (2)带电荷量:一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 (3)电容器的充、放电:①充电:使电容器带电的过程,充电后电容器两极板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电容器中储存电场能.②放电:使充电后的电容器失去电荷的过程,放电过程中电场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2.电容(1)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与两个极板间的电势差的比值. (2)定义式:C =QU.(3)单位:法拉(F)、微法(μF)、皮法(pF).1F =106μF =1012pF. (4)意义: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高低.(5)决定因素:由电容器本身物理条件(大小、形状、相对位置及电介质)决定,与电容器是否带电及电压无关. 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1)决定因素:正对面积、相对介电常数、两板间的距离. (2)决定式:C =εr S4πkd.自测1 关于电容器及其电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平行板电容器一极板带电+Q ,另一极板带电-Q ,则此电容器不带电B .由公式C =Q U可知,电容器的电容随电荷量Q 的增加而增大 C .对一个电容器来说,电容器的电荷量与两板间的电势差成正比 D .如果一个电容器两板间没有电压,就不带电荷,也就没有电容 答案 C二、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1.加速(1)在匀强电场中,W =qEd =qU =12mv 2-12mv 02.(2)在非匀强电场中,W =qU =12mv 2-12mv 02.2.偏转(1)运动情况:如果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 0垂直场强方向进入匀强电场中,则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如图1所示.图1(2)处理方法:将粒子的运动分解为沿初速度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沿电场力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3)基本关系式:运动时间t =l v 0,加速度a =F m =qE m =qU md ,偏转量y =12at 2=qUl22mdv 02,偏转角θ的正切值:tan θ=v y v 0=at v 0=qUl mdv 02.自测2 (多选)(2018·泰州中学模拟)如图2所示,质量相同的两个带电粒子M 、N 以相同的速度同时沿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两平行板间的匀强电场中,M 从两极板正中央射入,N 从下极板边缘处射入,它们最后打在同一点.不计带电粒子重力和带电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则从开始射入到打在上极板的过程中( )图2A .它们运动的时间t N =t MB .它们的电势能减少量之比ΔE M ∶ΔE N =1∶2C .它们的动能增加量之比ΔE k M ∶ΔE k N =1∶2D .它们所带的电荷量之比q M ∶q N =1∶2 答案 AD命题点一 平行板电容器的动态分析1.电容器充放电(1)外加电压大于两极板间电势差时对电容器充电.随两极板间电势差增大,充电电流减小,当两极板间电势差等于外加电压时充电停止.(2)当电容器两极板有电路连通时,电容器放电,随两极板间电压减小,放电电流减小. 2.两类典型问题(1)电容器始终与恒压电源相连,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 保持不变. (2)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电容器两极板所带的电荷量Q 保持不变. 3.动态分析思路 (1)U 不变①根据C =Q U =εr S4πkd先分析电容的变化,再分析Q 的变化.②根据E =U d分析场强的变化. ③根据U AB =E ·d 分析某点电势变化. (2)Q 不变①根据C =Q U =εr S4πkd 先分析电容的变化,再分析U 的变化.②根据E =U d =4k πQεr S分析场强变化.例1 (多选)(2018·江苏单科·8)如图3所示,电源E 对电容器C 充电,当C 两端电压达到80V 时,闪光灯瞬间导通并发光,C 放电.放电后,闪光灯断开并熄灭,电源再次对C 充电.这样不断地充电和放电,闪光灯就周期性地发光.该电路( )图3A .充电时,通过R 的电流不变B .若R 增大,则充电时间变长C .若C 增大,则闪光灯闪光一次通过的电荷量增大D .若E 减小为85V ,闪光灯闪光一次通过的电荷量不变 答案 BCD解析 给电容器充电过程中,随着两极板间所带电荷量增多,电路中的电流逐渐减小,故A 项错误.充满一次电,电容器增加的电荷量是相同的,即通过R 的电荷量Q 是一定的,电源恒定,R 增大,则电流I 减小,根据I =Qt可知,充电时间变长,故B 项正确.若C 增大,电容器充满时所带电荷量增多,即闪光时电容器释放的电荷量也增多,通过闪光灯的电荷量也增多,故C 项正确.因为C 两端电压达到80V 时,电容器就不再充电,外接电源只要提供电压超过80V ,产生的效果均相同,闪光灯闪光一次通过的电荷量也相同,故D 项正确. 变式1 (多选)(2018·徐州市期中)如图4所示,电容器由平行金属板M 、N 和电介质D 构成.电容器通过开关S 及电阻与电源E 相连接.则( )图4A .M 上移电容器的电容变大B .将D 从电容器抽出,电容器的电容变小C .断开开关S ,M 上移,MN 间电压将增大D .闭合开关S ,M 上移,流过电阻的电流方向从B 到A 答案 BC解析 M 向上移时,板间距离增大,根据电容的决定式C =εr S4πkd ,得知电容器的电容变小,故A 错误;将D 从电容器抽出,介电常数减小,根据电容的决定式C =εr S4πkd ,得知电容器的电容变小,故B 正确;断开开关S ,M 上移,电荷量不变,而电容减小,根据电容的定义式C =Q U,分析可知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增大,故C 正确;闭合开关S ,电压不变,M 上移时电容减小,则由Q =UC 可知,电荷量Q 减小,电容器放电,流过电阻的电流方向从A 到B ,故D 错误.命题点二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直线运动1.做直线运动的条件(1)粒子所受合外力F 合=0,粒子或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2)粒子所受合外力F合≠0,且与初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带电粒子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或匀减速直线运动. 2.用动力学观点分析a =qE m ,E =Ud,v 2-v 02=2ax .3.用功能观点分析匀强电场中:W =Eqd =qU =12mv 2-12mv 02非匀强电场中:W =qU =12mv 2-12mv 02.例2 (2017·江苏单科·4)如图5所示,三块平行放置的带电金属薄板A 、B 、C 中央各有一小孔,小孔分别位于O 、M 、P 点.由O 点静止释放的电子恰好能运动到P 点.现将C 板向右平移到P ′点,则由O 点静止释放的电子( )图5A .运动到P 点返回B .运动到P 和P ′点之间返回C .运动到P ′点返回D .穿过P ′点 答案 A解析 根据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的决定式C = εr S 4πkd 、定义式C =QU 和匀强电场的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式U =Ed 可得E = 4πkQεr S ,可知将C 板向右平移到P ′点,B 、C 两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由O 点静止释放的电子仍然可以运动到P 点,并且会原路返回,故选项A 正确. 变式2 (多选)(2018·扬州中学5月模拟)如图6,水平放置的三块带孔的平行等距金属板与一个直流电源相连,一个带正电的液滴从A 板上方M 点处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设液滴电荷量不变,在AB 板之间运动为过程Ⅰ,在BC 之间运动为过程Ⅱ,则( )图6A .过程Ⅰ中运动时间可能比过程Ⅱ短B .过程Ⅰ和过程Ⅱ系统机械能变化量大小相等C .仅将C 板上移,液滴经过C 板小孔时速度变小D .先断开三板与电源的连接,再下移B 板,则液滴经过C 板小孔时速度变大 答案 BCD命题点三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1.运动规律(1)沿初速度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时间⎩⎪⎨⎪⎧a.能飞出电容器:t =lv 0.b.不能飞出电容器:y =12at 2=qU 2mdt 2,t =2mdyqU.(2)沿电场力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F m =qE m =qUmd.离开电场时的偏移量:y =12at 2=qUl 22mdv2.离开电场时的偏转角:tan θ=v yv 0=qUl mdv2.2.两个结论(1)不同的带电粒子从静止开始经过同一电场加速后再从同一偏转电场射出时,偏移量和偏转角总是相同的. 证明:由qU 0=12mv 02y =12at 2=12·qU 1md ·(l v 0)2 tan θ=qU 1lmdv 02得:y =U 1l 24U 0d ,tan θ=U 1l2U 0d(2)粒子经电场偏转后,合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与初速度延长线的交点O 为粒子水平位移的中点,若粒子射出偏转电场,O 到偏转电场边缘的距离为l2.3.功能关系当讨论带电粒子的末速度v 时也可以从能量的角度进行求解:qU y =12mv 2-12mv 02,其中U y =Ud y ,指初、末位置间的电势差.例3 (2018·无锡市高三期末) 如图7所示,真空中竖直放置的两块平行金属板间加上恒定电压U 0,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正点电荷A 从左板处由静止释放,从右板的小孔水平射出后,进入一个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进入时点电荷贴着上极板,经偏转后从下极板边缘飞出.已知电容器的电容为C ,极板的间距为d ,长度为kd ,两板间电压恒定.不计点电荷的重力,求:图7(1)点电荷进入水平放置电容器时的速度大小; (2)水平放置的电容器极板所带电荷量大小; (3)A 穿过水平放置电容器的过程中电势能的增量. 答案 (1)2qU 0m(2)4k 2CU 0 (3)-4k2qU 0解析 (1)在加速电场中,由动能定理:qU 0=12mv 02,得v 0=2qU 0m(2)在偏转电场中,由运动学知识得:kd =v 0t ,d =12at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 U d=ma 联立可解得两极板间电势差U =4k2U 0极板带电荷量Q =CU =4k2CU 0(3)A 穿过电容器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W =qU =4k2qU 0由功能关系得,电势能的增量ΔE p =-W =-4k2qU 0.命题点四 带电粒子在交变电场中的运动1.常见的交变电场常见的产生交变电场的电压波形有方形波、锯齿波、正弦波等. 2.常见的题目类型(1)粒子做单向直线运动(一般用牛顿运动定律求解). (2)粒子做往返运动(一般分段研究).(3)粒子做偏转运动(一般根据交变电场特点分段研究). 3.思维方法(1)注重全面分析(分析受力特点和运动规律):抓住粒子的运动具有周期性和在空间上具有对称性的特征,求解粒子运动过程中的速度、位移、做功或确定与物理过程相关的边界条件. (2)从两条思路出发:一是力和运动的关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规律分析;二是功能关系.(3)注意对称性和周期性变化关系的应用.例4 如图8甲所示,平行金属板M 、N 水平放置,板右侧有一竖直荧光屏,板长、板间距及竖直荧光屏到板右端的距离均为l ,M 板左下方紧贴M 板有一粒子源,以初速度v 0水平向右持续发射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粒子.已知板间电压U MN 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U 0=8mv 02q.忽略粒子间相互作用和它们的重力,忽略两板间电场对板右侧的影响,荧光屏足够大.图8(1)计算说明,t =0时刻射入板间的粒子打在屏上或N 板上的位置; (2)求荧光屏上发光的长度. 答案 (1)打在N 极板中点 (2)5l解析 (1)t =0时刻射入的粒子在竖直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运动到下极板的时间为t ,则由电场力提供合外力得qU 0l =ma ,由运动学知识得l =12at 2, 解得:t =l2v 0粒子在水平方向的位移:x =v 0t =l2<l ,故粒子打在N 极板中点.(2)由(1)知t =3l2v 0时射入极板的粒子打在荧光屏的最下方,粒子在极板间向下加速的运动时间:t 1=l v 0-l 2v 0=l2v 0,粒子离开极板时的竖直分速度:v y =at 1=qU 0mlt 1=4v 0,粒子离开极板到打在荧光屏上的时间:t 2=l v 0,粒子在竖直方向的偏移量:y =l +v y t 2=5l ,在t =l v 0时刻进入极板的粒子在极板间做匀速直线运动,离开极板后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粒子垂直打在荧光屏上,这是粒子打在荧光屏的最上端位置,则荧光屏的发光长度:d =y =5l .1.(2018·盐城市三模) 如图9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接在直流电源两端.下列操作能使电容器电容减小的是( )图9A.增大电源电压B.减小电源电压C.在两极板间插入陶瓷D.增大两极板间的距离答案 D2.(2018·南京市学情调研)“探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10所示,忽略漏电产生的影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10A.平板正对面积减小时,静电计指针偏角减小B.静电计可以用电压表替代C.静电计所带电荷量与平行板电容器电荷量不相等D.静电计测量的是平行板电容器所带电荷量答案 C3.(2018·如皋市调研)如图11所示,在正方形ABCD区域内有场强方向平行于AB边的匀强电场,E、F、H是对应边的中点,P点是EH的中点.一个带正电的粒子(不计重力)从F点沿FH 方向射入电场后恰好从C点射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11A.粒子的运动轨迹经过P点B.粒子的运动轨迹经过PH之间某点C .若增大粒子的初速度可使粒子垂直穿过EHD .若将粒子的初速度变为原来的一半,粒子恰好由E 点从BC 边射出 答案 D解析 粒子从F 点沿FH 方向射入电场后恰好从C 点射出,其轨迹是抛物线,根据推论知,过C 点作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一定交于FH 的中点,而延长线又经过P 点,所以粒子轨迹一定经过PE 之间某点,故A 、B 错误;粒子从C 点射出时速度反向延长线与EH 垂直,若增大初速度,粒子轨迹可能经过PH 之间某点,可知粒子不可能垂直穿过EH ,故C 错误;由平抛知识类比可知,当竖直位移一定时,水平速度变为原来的一半,则水平位移也变为原来的一半,粒子恰好由E 点射出BC ,故D 正确.4.(多选)(2017·如皋市第二次质检)如图12甲所示,平行金属板中央有一个静止的电子(不计重力),两板间距离足够大,当两板间加上如图乙所示的电压后,在下图中反映电子速度v 、位移x 和加速度a 三个物理量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可能正确的是( )图12答案 AD解析 分析电子一个周期内的运动情况:0~T4时间内,电子从静止开始向B 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 4~T 2时间内沿原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T 2时刻速度为零,T 2~34T 时间内向A 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34T ~T 时间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T 时刻速度为零.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象是倾斜的直线可知,A 图符合电子的运动情况,故A 正确,C 错误;电子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x -t 图象应是抛物线的一部分,故B 错误;根据电子的运动情况:匀加速运动和匀减速运动交替进行,而匀加速运动和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都不变,a -t 图象应平行于横轴,故D 正确.1.(2018·苏州市调研卷)某一平行板电容器,其一个极板带+5.4×10-3C 电荷量,另一极板带-5.4×10-3C 电荷量,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为450V ,则该电容器的电容值为( ) A .2.4×10-5F B .1.2×10-5F C .8.3×104F D .4.2×104F答案 B解析 根据C =Q U ,则C =5.4×10-3450F =1.2×10-5F ,故选B.2.(2018·泰州中学等综合评估)在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因素的实验中,一已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与静电计连接如图1所示.现保持B 板不动,适当移动A 板,发现静电计指针张角减小,则A 板可能是( )图1A .右移B .左移C .上移D .下移 答案 A3.(2018·淮安市、宿迁市等期中)如图2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M 、N 间距为d ,两极板分别与电压为U 的恒定电源两极相连,则下列能使电容器的电容减小的措施是( )图2A .减小dB .增大UC .将M 板向左平移D .在板间插入电介质 答案 C解析 据电容的决定式C =εr S4πkd可知,减小d ,则C 变大,选项A 错误;增大U ,电容器的电容不变,选项B 错误;将M 板向左平移,则S 减小,C 减小,选项C 正确;在板间插入电介质,则C 变大,选项D 错误.4.(2018·南京市、盐城市质检)如图3所示的可变电容器,旋转动片使之与定片逐渐重合.则电容器的电容将( )图3A .逐渐增大B .逐渐减小C .保持不变D .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 A5.(多选)如图4所示,M 、N 是在真空中竖直放置的两块平行金属板,板间有匀强电场,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 0由小孔进入电场,当M 、N 间电压为U 时,粒子刚好能到达N 板,如果要使这个带电粒子能到达M 、N 两板间距的12处返回,则下述措施能满足要求的是( )图4A .使初速度减为原来的12B .使M 、N 间电压提高到原来的2倍C .使M 、N 间电压提高到原来的4倍D .使初速度和M 、N 间电压都减为原来的12答案 BD解析 在粒子刚好到达N 板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qEd =0-12mv 02,所以d =mv 022qE,设带电粒子离开M 板的最远距离为x ,则使初速度减为原来的12时,由公式可知x =d4;使M 、N 间电压提高到原来的2倍时,电场强度变为原来的2倍,由公式可知x =d2;使M 、N 间电压提高到原来的4倍时,电场强度变为原来的4倍,由公式可知x =d4;使初速度和M 、N 间电压都减为原来的12时,电场强度变为原来的一半,由公式可知x =d2,故B 、D 正确.6.在真空中上、下两个区域均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其电场线分布如图5所示.有一带负电的粒子,从上边区域沿平行电场线方向以速度v 0匀速下落,并进入下边区域(该区域的电场足够广),在下列选项的速度-时间图象中,符合粒子在电场内运动情况的是(以v 0方向为正方向)( )图5答案 C解析 粒子在上面的电场中匀速下落,所受重力和电场力平衡,进入下面电场后,电场力变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粒子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所以粒子做匀减速运动至速度为0,又反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进入上面的电场后又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仍然等于v 0,故C 正确.7.(2017·如皋市第二次质检)三个α粒子由同一位置同时水平飞入偏转电场,轨迹如图6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图6A .进电场时c 的速度最大,a 的速度最小B .在b 飞离电场的同时,a 刚好打在负极板上C .b 和c 同时飞离电场D .动能的增加量c 最小,a 和b 一样大 答案 C解析 三个粒子的质量和电荷量都相同,则粒子的加速度相同.a 、b 两粒子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相等,根据y =12at 2,可知a 、b 运动时间相等,在b 飞离电场的同时,a 刚好打在负极板上,故B 正确;c 竖直方向上的位移y c <y b ,根据y =12at 2,可知t c <t b ,c 先离开电场,故C 错误;在垂直于电场方向即水平方向,三个粒子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有:v =x t.因x c =x b ,t c <t b ,则v c >v b ;因t a =t b ,x b >x a ,则v b >v a .所以有:v c >v b >v a ,故A 正确;根据动能定理知,对a 、b 两粒子,电场力做功一样多,所以动能增加量相等,对c 粒子,电场力做功最少,动能增加量最小,故D 正确.8.(2018·泰州中学期中)如图7所示,两块较大的金属板A 、B 相距为d ,平行放置(可视为电容器)并与一电源相连,S 闭合后,两板间有一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油滴恰好处于静止状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7A .若将S 断开,则油滴将做自由落体运动,G 表中无电流B .若保持S 闭合,将A 向左平移一小段位移,则油滴仍然静止,G 表中有a →b 的电流C .若保持S 闭合,将A 向上平移一小段位移,则油滴向下加速运动,G 表中有b →a 的电流D .若保持S 闭合,将A 向下平移一小段位移,则油滴向上加速运动,G 表中有b →a 的电流 答案 C9.如图8所示,两平行的带电金属板水平放置.若在两板中间a 点由静止释放一带电微粒,微粒恰好保持静止状态,现将两板绕过a 点的轴(垂直于纸面)逆时针旋转45°,再由a 点由静止释放一同样的微粒,该微粒将( )图8A .保持静止状态B .向左上方做匀加速运动C .向正下方做匀加速运动D .向左下方做匀加速运动 答案 D解析 两平行金属板水平放置时,带电微粒静止,有mg =qE ,现将两板绕过a 点的轴(垂直于纸面)逆时针旋转45°后,两板间电场强度方向逆时针旋转45°,电场力方向也逆时针旋转45°,但电场力大小不变,此时电场力和重力的合力大小恒定,方向指向左下方,故该微粒将向左下方做匀加速运动,选项D 正确.10.(多选)(2019·铜山中学期中)如图9所示,从灯丝发出的电子经加速电场加速后,进入偏转电场,若加速电压为U 1,偏转电压为U 2.仅仅改变加速电压后,电子在电场中的侧移量y 增大为原来的2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9A .加速电压U 1减小到了原来的12B .偏转电场对电子做的功变为原来的2倍C .电子飞出偏转电场时的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D .电子飞出偏转电场时的偏转角变为原来的2倍 答案 AB11.(多选)(2018·南京市期中)如图10所示,A 、B 为水平放置平行正对金属板,在板中央分别有一小孔M 、N ,D 为理想二极管,R 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 ,待电路稳定后,将一带正电荷的带电小球从M 、N 的正上方的P 点由静止释放,小球恰好能运动至小孔N 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0A .若仅将A 板上移,小球将无法运动至N 处B .若仅将B 板上移,小球将从小孔N 穿出C .若仅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上移,带电小球将无法运动至N 处D .断开开关S ,从P 处将小球由静止释放,小球恰好能运动至小孔N 处 答案 ACD12.(2018·南京市、盐城市二模)如图11所示,在铅板A 上有小孔S ,放射源C 可通过S 在纸面内向各个方向射出速率v 0=2.0×106m/s 的某种带正电粒子,B 为金属网状栅极,M 为荧光屏,A 、B 、M 三者平行正对,且面积足够大,A 、B 间距离d 1=1.0 cm ,电压U =1.5×104V 且恒定不变,B 、M 间距离d 2=4.0cm.该种带电粒子的比荷q m=4.0×108C/kg ,忽略带电粒子与栅极的碰撞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不计带电粒子的重力.求:图11(1)该带电粒子运动到荧光屏M 的速度大小; (2)该带电粒子打在荧光屏M 上形成的亮线的长度. 答案 (1)4.0×106m/s (2)43cm解析 (1)带电粒子在运动过程中,只有电场力做功,由动能定理得Uq =12mv 2-12mv 02解得v =v 02+2qUm=4.0×106m/s(2)初速度平行于A 板进入电场的粒子做类平抛运动,到达B 板时垂直于B 板的速度v Bx =v 2-v 02=23×106 m/s设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 1,则d 1=12(0+v Bx )t 1得t 1=d 112(0+v Bx )=1.0×10-23×106s =33×10-8s 粒子在BM 间运动的时间t 2=d 2v Bx =4.0×10-223×106s =233×10-8s 则粒子平行于板方向运动的最大位移y m =v 0(t 1+t 2)=2 3 cm 所以该带电粒子打在荧光屏M 上形成的亮线的长度l =2y m =4 3 cm.13.(2018·淮安市、宿迁市等期中)如图12甲所示,A 和B 是真空中正对面积很大的平行金属板,位于两平行金属板正中间的O 点有一个可以连续产生粒子的粒子源,A 、B 间的距离为L .现在A 、B 之间加上电压U AB ,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粒子源在交变电压的一个周期内可以均匀产生N 个相同粒子,这种粒子产生后,在电场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粒子一旦碰到金属板,它就附在金属板上不再运动,且电荷量同时消失,不影响A 、B 板电势.已知粒子质量为m =5.0×10-10kg ,电荷量q =+1.0×10-7C ,L =1.2m ,U 0=1.2×103V ,T =1.2×10-2s ,忽略粒子重力,不考虑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求:图12(1)t =0时刻产生的粒子,运动到B 极板所经历的时间t 0; (2)在0~T 2时间内,产生的粒子不能到达B 板的时间间隔Δt ;(3)在0~T2时间内,产生的粒子能到达B 板的粒子数与到达A 板的粒子数之比k .答案 (1)6×10-3s (2)2×10-3s (3)2解析 (1)t =0时刻产生的粒子由O 到B :L 2=12at 02加速度:a =U 0q mL=2.0×105m/s 2得:t 0=6×10-3s<T2=6×10-3s所以t 0=6×10-3s(2)对刚好不能到达B 极板的粒子,先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v m 后做匀减速运动,到达B 极板前瞬间速度刚好减为0,则匀加速运动时间为Δt ,设匀减速运动时间为Δt ′,全程运动时间为t ,则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a =2.0×105m/s 2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2U 0q mL=4.0×105m/s 2由v m =a Δt =a ′Δt ′ 得Δt ′=12Δt所以t =Δt +Δt ′=32Δt由12L =12v m t =12·a Δt ·32Δt 得Δt =2L 3a=2×10-3s (3)设刚好不能到达B 极板的粒子,反向加速到A 极板的时间为t 0′,由L =12a ′t 0′2得t 0′=2L a ′=6×10-3s<⎝ ⎛⎭⎪⎫T 2-Δt ′=5×10-3s 即在0~T2时间内,不能到达B 板的粒子都能打到A 极板上 所以k =N B N A =T2-Δt Δt=2.精美句子1、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电容器与电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试题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电容器与电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试题

权掇市安稳阳光实验学校第六章第三讲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1.如图1所示,从F处释放一个无初速的电子向B板方向运动,指出下列对电子运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设电源电动势为E) ( )[A.电子到达B板时的动能是E eVB.电子从B板到达C板动能变化量为零C.电子到达D板时动能是3E eVD.电子在A板和D板之间做往复运动解析:由电池的接法知:A板带负电,B板带正电,C板带正电,D板带负电,所以A、B板间有向左的电场,C、D板间有向右的电场,B、C板间无电场,由动能定理知:电子到达B板时的动能为E eV,到达D板时的动能为零,在B、C板间做匀速直线运动,总之电子能在A板和D板间往复运动,所以错误选项为C.答案:C2.如图2所示,静止的电子在加速电压U1的作用下从O 经P板的小孔射出,又垂直进入平行金属板间的电场,在偏转电压U2的作用下偏转一段距离.现使U1加倍,要想使电子的运动轨迹不发生变化,应该 ( )A.使U2加倍B.使U2变为原来的4倍C.使U2变为原来的2倍D.使U2变为原来的1/2[解析:要使电子的运动轨迹不变,则应使电子进入偏转电场后任一水平位移x所对应的偏转距离y保持不变.由y=12at2=12·qU2md·(xv0)2=qU2x22mv02d和qU1=12mv02,得y=U2x24U1d,可见在x、y一定时,U2∝U1.所以选项A正确.答案:A3.(2010·厦门模拟)如图3所示,质量相同的两个带电粒子P 、Q以相同的速度沿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两平行板间的匀强电场中,P 从两极板正射入,Q 从下极板边缘处射入,它们最 后打在同一点(重力不计),则从开始射入到打到上板的过程中( )A .它们运动的时间t Q >t PB .它们运动的加速度a Q <a P[C .它们所带的电荷量之比q P ∶q Q =1∶2D .它们的动能增加量之比ΔE k P ∶ΔE k Q =1∶2解析:设P 、Q 两粒子的初速度为v 0,加速度分别为a P 和a Q ,粒子P 到上极板的距离是h /2,它们做类平抛运动的水平距离为l .则对P ,由l =v 0t P ,h 2=12a P t P 2,得到a P=hv 02l 2;同理对Q ,l =v 0t Q ,h =12a Q t Q 2,得到a Q =2hv 02l 2.由此可见t P =t Q ,a Q =2a P ,而a P =q P E m ,a Q =q Q Em,所以q P ∶q Q =1∶2.由动能定理,它们的动能增加量之比ΔE k P ∶ΔE k Q =ma P h2∶ma Q h =1∶4.综上所述,C 项正确. 答案:C4.如图4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中存在匀强电场,电场沿竖直方向.两个比荷(即粒子的电荷量与质量之比)不同的带正电的粒 子a 和b ,从电容器边缘的P 点(如图)以相同的水平速度射入两平行板之间.测得a 和b 与电容器极板的撞击点到入射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之比为[1∶2,若不计重力,则a 和b 的比荷之比是 ( )A .1∶2B .1∶8C .2∶1D .4∶1 解析:带电粒子受到的电场力F =Eq ,产生的加速度a =F m =Eqm,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的时间t =2d a,位移x=v0t ,x1x2=m1q1m2q2,所以q1m1q2m2=x22x12=41,D正确.答案:D5.如图5所示,一个平行板电容器,板间距离为d,当对其加上电压后,A、B两板的电势分别为+φ和-φ,下述结论错误的是( ) A.电容器两极板间可形成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φ/dB.电容器两极板间各点的电势,有的相同,有的不同;有正的,有负的,有的为零C.若只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d,该电容器的电容C要增大,极板上带的电荷量Q也会增加D.若有一个电子水平射入穿越两极板之间的电场,则电子的电势能一定会减小解析:由题意可知,两板间电压为2φ,电场强度为E=2φd,A错误;板间与板平行的中线上电势为零,中线上方电势为正,下方电势为负,故B正确;由C∝εr Sd知,d减小,C增大,由Q=CU知,极板带电荷量Q增加,C正确;电子水平射入穿越两极板之间的电场时,电场力一定对电子做正功,电子的电势能一定减小,D正确.答案:A[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3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7分,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6.(2010·泰安质检)传感器是一种采集信息的重要器件,图6所示是一种测定压力的电容式传感器.当待测压力F作用于可动膜片电极上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F向上压膜片电极,电路中有从a到b的电流B.若F向上压膜片电极,电路中有从b到a的电流C.若F向上压膜片电极,电路中不会出现电流D.若电流表有示数,则说明压力F 发生变化解析:F向上压膜片电极,使得电容器两板间的距离减小,电容器的电容增加,又因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所以电容器的电荷量增加,电容器继续充电.综上所述,选项B、D正确.答案:BD7.(2008·宁夏高考)如图7所示,C为中间插有电介质的电容器,a和b为其两极板,a板接地;P和Q为两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在两板间用绝缘线悬挂一带电小球;P板与b板用导线相连,Q板接地.开始时悬线静止在竖直方向,在b板带电后,悬线偏转了角度α.在以下方法中,能使悬线的偏角α变大的是( )[来A.缩小ab间的距离B.加大ab间的距离C.取出a、b两极板间的电介质D.换一块形状大小相同、介电常数更大的电介质解析:已知电容器C带电荷量不变,a、Q两板均接地,电势为零,b、P 两板电势相等.当ab间距离缩小时,电容器C的电容变大,电压U变小,即b、P 两板电势减小,即P、Q间电压减小,电场强度E减小,悬线偏角α减小,所以A 错误,B正确.取出a、b两极板间电介质时,电容器C的电容变小,电压U变大,悬线偏角α增大,所以C正确.当换一块介电常数更大的电介质时,电容器C的电容变大,电压U变小,悬线偏角α减小,所以D错误.答案:BC8.如图8所示,示波管是示波器的核心部件,它由电子枪、偏转电极和荧光屏组成.如果在荧光屏上P点出现亮斑,那么示波管中的( )A.极板X应带正电 B.极板X′应带正电C.极板Y应带正电 D.极板Y′应带正电解析:由荧光屏上亮斑的位置可知,电子在XX′偏转电场中向X极板方向偏转,故极板X带正电,A正确,B错误;电子在YY′偏转电场中向Y极板方向偏转,故极板Y带正电,C正确,D错误.答案:AC9.(2009·四川高考)如图9所示,粗糙程度均匀的绝缘斜面下方O点处有一正点电荷,带[来负电的小物体以初速度v 1从M点沿斜面上滑,到达N 点时速度为零,然后下滑回到[来M点,此时速度为v2(v2<v1).若小物体电荷量保持不变,OM=ON,则( )A.小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v12+v22 4gB.从N到M的过程中,小物体的电势能逐渐减小C.从M到N的过程中,电场力对小物体先做负功后做正功D.从N到M的过程中,小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电场力均是先增大后减小解析:因为OM=ON,M、N两点位于同一等势面上,所以从M到N的过程中,电场力对小物体先做正功再做负功,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B、C错误;因为小物体先[来靠近正点电荷后远离正点电荷,所以电场力、斜面压力、摩擦力都是先增大后减小,D正确;设小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摩擦力做功为W,在上升过程、下降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mgh+W=0-12mv12 ①mgh+W=12mv22,②联立①②解得h=v12+v224g,A正确.答案:AD10.如图10所示,D是一只理想二极管,电流只能从a流向b,而不能从b流向a.平行板电容器的A、B两极板间有一电荷,在P点处于静止状态.以E表示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U表示两极板间的电压,E p表示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若保持极板B 不动,将极板A 稍向上平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E 变小 B .U 变大C .E p 变大D .电荷仍保持静止解析:B 板不动而A 板上移,则电容器的电容减小,本应放电,但由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使电容器不能放电,带电量不变而极板间场强不变,电荷仍保持静止,A错D 正确;而极板间电压U =Ed 变大,B 正确;由于场强E 不变,则U PB=Ed PB 不变,故E p 不变,C 错误. 答案:BD三、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30分)11.(15分)(2010·北京东城模拟)如图11所示为一真空示波管的示意图,电子从灯丝K 发 出(初速度可忽略不计),经灯丝与A 板间的电压U 1加速,从A 板中心孔沿中心线KO 射出,然后进入两块平行金属板M 、N 形成的偏转电场中(偏转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 电子进入M 、N 间电场时的速度与电场方向垂直,电子经过偏转电场后打在荧光屏上的P 点.已知M 、N 两板间的电压为U 2,两板间的距离为d ,板长为L ,电子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不计电子受到的重力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1)求电子穿过A 板时速度的大小; (2)求电子从偏转电场射出时的侧移量;(3)若要使电子打在荧光屏上P 点的上方,可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1)设电子经电压U 1加速后的速度为v 0,由动能定理 eU 1=12mv 02-0解得v 0=2eU 1m(2)电子以速度v 0进入偏转电场后,垂直于电场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沿电场方向做[来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偏转电场的电场强度为E,电子在偏转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加速度为a,电子离开偏转电场时的侧移量为y.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t =L v0F =ma,F=eE,E=U2 da=eU2 mdy =12at2解得y=U2L2 4U1d(3)由y=U2L24U1d可知,减小加速电压U1和增大偏转电压U 2均可增大y值,从而使电子打到屏上的位置在P点上方.答案:(1) 2eU1m(2)U2L24U1d(3)减小加速电压U1和增大偏转电压U212.(15分)(2010·鞍山模拟)在场强为E=100 V/m的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有一块水平放置的足够大的接地金属板,在金属板的正上方,高为h=0.8 m处有一个小的放射源放[来在一端开口的铅盒内,如图12所示.放射源以v0=200 m/s的初速度向水平面以下各个方向均匀地释放质量为m=2×10-15 kg、电荷量为q=+10-12 C的带电粒子.粒子最后落在金属板上.不计粒子重力,试求:(1)粒子下落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2)粒子打在金属板上时的动能;(3)计算落在金属板上的粒子图形的面积大小.(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1)粒子在下落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W=Eqh=100×10-12×0.8 J=8×10-11 J(2)粒子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仅有电场力做功,由动能定理得W=E k2-E k1E k2=8×10-11 J+2×10-15×2002/2 J=1.2×10-10 J(3)粒子落到金属板上的范围是一个圆.设此圆的半径为r,只有当粒子的初速度与电场的方向垂直时粒子落在该圆的边缘上,由运动学公式得h=12at2=Eq2mt2代入数据求得t≈5.66×10-3 s圆半径r=v0t≈1.13 m圆面积S=πr2≈4.0 m2.答案:(1)8×10-11 J (2)1.2×10-10 J (3)4.0 m2。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6章静电场第3讲电容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6章静电场第3讲电容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

电容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一、选择题(1~5题为单选题,6~10题为多选题)1.(2015·安徽合肥联考)如图所示,正方体真空盒置于水平面上,它的ABCD 面与EFGH 面为金属板,其他面为绝缘材料。

ABCD 面带正电,EFGH 面带负电。

从小孔P 沿水平方向以相同速率射入三个质量相同的带正电液滴A 、B 、C ,最后分别落在1、2、3三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 05800817( )A .三个液滴在真空盒中都做平抛运动B .三个液滴的运动时间不一定相同C .三个液滴落到底板时的速率相同D .液滴C 所带电荷量最多 答案:D解析:三个液滴在水平方向受到电场力作用,水平方向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三个液滴在真空盒中不是做平抛运动,选项A 错误。

由于三个液滴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三个液滴的运动时间相同,选项B 错误。

三个液滴落到底板时竖直分速度相等,而水平分速度不相等,所以三个液滴到底板时的速率不相同,选项C 错误。

由于液滴C 在水平方向位移最大,说明液滴C 在水平方向加速度最大,所带电荷量最多,选项D 正确。

2.(2014·天津)如图所示,电路中R 1、R 2均为可变电阻,电源内阻不能忽略,平行板电容器C 的极板水平放置。

闭合电键S ,电路达到稳定时,带电油滴悬浮在两板之间静止不动。

如果仅改变下列某一条件,油滴仍能静止不动的是导学号 05800818( )A .增大R 1的阻值B .增大R 2的阻值C .增大两板间的距离D .断开电键S答案:B解析:带电粒子原来平衡qUd=mg 。

当增大R 1阻值时,电路的总电阻增大,电路总电流减小,内电压减小,路端电压U 增大,带电粒子向上加速,A 错,增大R 2,路端电压不变,油滴级静止,B 正确;增大两板间距离,qU d<mg ,油滴向下加速,C 错;断开电键S 后,电容器放电,油滴只受重力,向下加速,D 错。

电路的动态分析步骤:分支路电阻变→总电阻变→总电流变→内电压变→路端电压→各支路。

第六章第3单元电容器电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课时作业

第六章第3单元电容器电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课时作业

第六章 第3单元 电容器 电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课时作业]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63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7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4分,有选错的得 0分)1. (2009海南高考)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距为 d ,极板面积为S ,电容为 号,其中©是常量•对此电容器充电后断开电源•当增加两板间距时,电容器极板间 ( )A .电场强度不变,电势差变大B .电场强度不变,电势差不变C .电场强度减小,电势差不变D •电场强度减小,电势差减小解析:电容器充电后断开,故电容器的带电荷量不变,当增大两极板间的距离时, 由C =J0S 可知,电容器的电容变小,由U = Q 可知电压变大,又由E = U 可得E 斗=答案:ACd©o SQ S,所以电场强度不变, A 正确. 2.平行板间有如图1所示的周期性变化的电压. 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静止在平行板中央, 从t = 0时刻开始将其释放,运动过程中无碰板情况•在图2所示的图象中,能正确定性描述粒子 运动的速度图象的是解析:0〜T 时间内粒子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T 时间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对称性可知,在 T 时刻速度减为零.此后周期性重复,故 A 对.答案:A3. 如图3所示,地面上某区域存在着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一个质 量为m 的带负电的小球以水平方向的初速度v o 由0点射入该区域,刚好通过竖直平面中的 P 点,已知连线0P 与初速度方向的夹 角为45°则此带电小球通过 P 点时的动能为()2B.^mv oD.fmv o1解析:由题意可知小球到 P 点时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相等,即 v o t = ?V Py t合速度 V P — v o 2+ v Py 2答案:D4. 有三个质量相等的分别带有正电、负电和不带电的微 粒,从极板左侧中央以相同的水平初速度v 先后垂直场强方向射入,分别落到极板 A 、B 、C 处,如图4所示,则 列说法正确的有( )A .落在A 处的微粒带正电,B 处的不带电,C 处的带负 B .三个微粒在电场中运动时间相等C .三个微粒在电场中运动的加速度a A V a B V a c1 2E kP = §mv p 2 = 5mv o 2, 故选D.2A . mv oC . 2mv o 22%*细+ 1- ++ +屮讦十十耳C H AD .三个微粒到达极板时的动能E kA > E kB> E kc解析:微粒在水平方向上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且水平速度相同,三微粒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x c V X B V X A.则三微粒的运动时间为X C X B X Atc=V,t B= v,t A= v所以t c V t B V t A微粒在竖直方向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则有d 1 2 1 2 1 22= qa A t A = qa B t B = qa c t c所以a A V a B V a c,所以落在A处的微粒必带正电,B处的不带电,而C处的带负电,A、c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根据动能定理得A 处:d d 1 2 mg2—q A E? = E kA —?mvB 处:d 1 2 mg^= E kB —2mv2c处:d 「d l 1 2 mg^+ q c E2 = E kc —§mv2所以D项错误.答案:AC5. 示波管是一种多功能电学仪器,它的工作原理可以等效成下列情况:如图5所示,真空室中电极K发出电子(初速度不计),经过电压为U i的加速电场后,由小孔S沿水平金属板A、B间的中心线射入板间.金属板长为L,相距为d,当A、B间电压为U2时电子偏离中心线飞出电场打到荧光屏上而显示亮点.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e,不计电子重力,下列情况中一定能使亮点偏离中心距离变大的是图5A . U i变大,U2变大B . U i变小,U2变大C . U i 变大,U 2变小D . U i 变小,U 2变小解析:当电子离开偏转电场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偏转电场中水平位移的中 点,所以电子离开偏转电场时偏转角度越大 (偏转距离越大),亮点距离中心就越远.设电子经过U 1加速后速度为V 0,根据题意得:1 2 eU i = 2mv o电子在A 、B 间做类平抛运动,当其离开偏转电场时沿电场方向的分速度为:V y = ateU 2 L md v o显然,欲使0变大,应该增大 U 2、L ,或者减小U i 、d.正确选项是B. 答案:B6.如图6所示,从F 处释放一个无初速度的电子向B 板方向运动,指出下列对电子运动的描述中哪项是正确的 (设电源电动势为E )()A .电子到达B 板时的动能是Ee B .电子从B 板到达C 板动能变化量为零 C .电子到达D 板时动能是3Ee D .电子在A 板和D 板之间做往复运动解析:电子在AB 之间做匀加速运动, 且eE =圧k , A 正确;在BC 之间做匀速运动, B 正确;在CD 之间做匀减速运动,到达 D 板时,速度减为零,C 错误,D 正确. 答案:ABD7. (2008宁夏高考)如图7所示,C 为中间插有电介 质的电容器,a 和b 为其两极板,a 板接地;P 和 Q为两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在两板间用绝缘线 悬挂一带电小球;P 板与b 板用导线相连,Q 板接 地.开始时悬线静止在竖直方向,在b 板带电后,悬线偏转了角度 a 在以下方法中,能使悬线的偏 角a 变大的是结合①②式,速度的偏转角V y U 2Ltan 0=讥=2dU?A當 B.d尤C .取出a 、b 两极板间的电介质D •换一块形状大小相同、介电常数更大的电介质解析:由题意可得U PQ = U ba ; a 角增大可知PQ 间场强增大,由 U = Ed 知U PQ 增大; 由Q = CU 知P 、Q 板电荷增多,由题意知 b 板和Q 板电荷量之和恒定,知 a 、b 板 电荷一定减少;由 Q = CU ,知电容器C 电容一定减小;由 C 对,D 错. 答案:BC&如图8所示,静止的电子在加速电压U I 的作用下从 0经P 板的小孔射出,又垂直进入平行金属板间的电场,在偏 转电压U 2的作用下偏转一段距离.现使电子的运动轨迹不发生变化,应该答案:A一种B 射线管由平行金属板 A 、B 和平行于金属板的细管 C 组成.放射源O 在A 极板左端,可以向各个方向发射不同速度、质量为 m 的B 粒子.若极板 长为L ,间距为d.当A 、B 板加上电压U 时,只有某一速度的 B 粒子能从细管 C 水平射出,细管C 离两板等距.已知元电荷为 e ,则从放射源 O 发射出的B 粒子的这一速度为C = 4n kd ,知 A 错,B 对,U I 加倍,要想使A •使 U 2加倍B .使 U 2变为原来的C .使 U 2变为原来的D .使 U 2变为原来的 1/2解析: 要使电子的运动轨迹不变,则应使电子进入偏转电场后任一水平位移 x 所对应的偏转距离 y 保持不变.由y =如2= 2筈(和2qU 2x 2 1 2mv 02d 和 qU 1 = 2mv 0)2 得 y =U 2X 24U 1d ,可见在定时,U 2* U 1.故A 项正确.9 .如图9所示,v x t,两式相除得V x V x,又V y = at = r,所以V x= jV y= deU不.所以V0=■ . Vx2+ Vy2= 1eU d2+ L2.选项C正确.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7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0. (11分)如图10所示,真空中存在空间范围足够大的、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在电场中,一个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从O点出发,初速度的大小为V0,在重力与电场力的共同作用下恰能沿与场强的反方向成B角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求:(1)匀强电场的场强的大小;(2 )小球运动的最高点与出发点之间的电势差.解析:(1)小球做直线运动,故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必ta n 0=mgEq,mgqta n(2)小球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F = ma得:mg gsin 0= ma,a= sin 0,2 2V0 V0 sin 0最大位移s= 了 =「—2a 2gV02sin 0cos2 2mv02cos20电势差u=Ex =2 2答案:(1)盘⑵*11. (12分)如图11所示,长L = 1.2 m、V o在一条直线上,即1 eU d2+ L2L eUC・d ; m —Dj- . 2m解析:设所求的速度为v o,与上板A成B角.在垂直于极板的方向上,B粒子做匀d 1减速直线运动,当竖直分速度恰好减为零时,有~ = ?at2,即d = at2,水平位移L =A當 B.d尤的木板静止放在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上,质量m=1 kg、带电荷量q = + 2.5X 10 4 C的物块放在木板的上端,木板和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尸0.1,所在空间加有一个方向垂直斜面向下、场强 E =4.0X 104 N/C的匀强电场.现对木板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 F = 10.8 N.取g= 10 m/s2,斜面足够长.求:(1) 物块经多长时间离开木板?(2) 物块离开木板时木板获得的动能.(3) 物块在木板上运动的过程中,由于摩擦而产生的内能.解析:(1)物块向下做加速运动,设其加速度为a1,木板的加速度为a2,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对物块:mgs in 37 —(i(mgcos37 丰qE)= ma1对木板:Mgsi n37 屮 ^mgcos37 半qE) — F = Ma21 2 1 2又2a1t2—2*2* = L得物块滑过木板所用时间t = .'2 s.(2) 物块离开木板时木板的速度V2= a2t = 3」2 m/s.1其动能为E k2 = 2MV22= 27 J(3) 由于摩擦而产生的内能为Q= F 摩x 相=p(mgcos37 半qE) • = 2.16 J.答案:(1)「2 s (2)27 J (3)2.16 J12. (14分)(2010莱芜模拟)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 q的小球以水平初速度v o进入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如图12甲所示•今测得小球进入电场后在竖直方向下降的高度y与水平方向的位移x之间的关系如图12乙所示.根据图乙给出的信息,(重力加速度为g)求:图12(1) 匀强电场场强的大小;(2) 小球从进入匀强电场到下降h高度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3) 小球在h高度处的动能.解析:(1)小球进入电场后,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设经过时间t,水平方向: v o t= Lmg —qE t2竖直方向:2m = h2mg 2hmv o所以E二石—「^(2)电场力做功为2h2mv o2—mghL 2W =—qEh =L2(3)根据动能定理2_ _ mv o2 mgh —qEh = E k —mv o2答案:⑴晋2hmv o22h2mv o2—mghL 2〒⑵L22h2mv o2 mv o2 (3)―己—+—2_。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第3节 电容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习题详解课件 新人教版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第3节 电容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习题详解课件 新人教版

ppt精选
4
要点二
典例:解析:(1)设液珠的电量为 q,质量为 m,由题意知,当液
珠在 C 点时 kQHq2-mg=mg 比荷为mq =2kgQH2
(2)当液珠速度最大时,kQhq2 =mg
得 h= 2H
(3)设 BC 间的电势差大小为 UCB,由题意得
UCB=φC-φB=kHQ-krQB
ppt精选
ppt精选
7
2.解析:(1)由 v2=2gh 得 v= 2gh (2)在极板间带电小球受重力和电场力,有 mg-qE=ma 0-v2=2ad 得 E=mgqhd+d U=Ed Q=CU 得 Q=mgCqh+d
ppt精选
8
(3)由 h=12gt12
0=v+at2 t=t1+t2
综合可得 t=h+h d
立性和等时性可得,在水平方向上:2s=v0t,在竖直方向上:h2=12at2
=12Emqt2,联立以上两式可求得:v0=2s 项 B 正确,A、C、D 皆错误。
mEqh,由此可知,该题只有选 答案:B
ppt精选
10
[针对训练]
1.解析:三个液滴在水平方向受到电场力作用,水平方向不是
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三个液滴在真空盒中不是做平抛运动,
2h g
答案:见解析
ppt精选
9
要点三 典例:思路点拨:(1)提示:两粒子在电场中均做类平抛运动,运动轨 迹关于切点对称。
(2)提示:水平方向位移都为2s,竖直方向位移都为h2。
解析:由两粒子轨迹恰好相切,根据对称性,两个粒子的轨迹相切点
一定在矩形区域的中心,并且两粒子均做类平抛运动,根据运动的独
答案:D
ppt精选
11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检测:第六章 第3课时 电容器与电容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含答案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检测:第六章 第3课时 电容器与电容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含答案

理解1.电容器的充、放电(1)充电:使电容器带电的过程,充电后电容器两极板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电容器中储存电场能.(2)放电:使充电后的电容器失去电荷的过程,放电过程中电场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2.电容(1)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的比值.(2)定义式:C=.(3)物理意义: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大小的物理量.3.平行板电容器(1)影响因素: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正对面积成正比,与介质的介电常数成正比,与两板间的距离成反比.(2)决定式:C=,k为静电力常量.二、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三、示波管1.构造及功能(1)电子枪:发射并加速电子.(2)偏转电极YY′:使电子束竖直偏转(加信号电压);偏转电极XX′:使电子束水平偏转(加扫描电压).2.工作原理偏转电极XX′和YY′不加电压,电子打到屏幕中心;若只在XX′之间加电压,电子只在X方向偏转;若只在YY′之间加电压,电子只在Y方向偏转;若XX′加扫描电压,YY′加信号电压,屏上会出现随信号而变化的图象.1.任何两个彼此绝缘而又相互靠近的导体,就组成了电容器,跟这两个导体是否带电无关.(√)2.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是指每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代数和.(×) 3.电容器的电容与电容器所带电荷量成反比.(×)4.一个电容器的电荷量增加ΔQ=1.0×10-6C时,两板间电压升高10 V,则电容器的电容C=1.0×10-7 F.(√)5.放电后的电容器电量为零,电容也为零.(×)6.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只能做类平抛运动.(×)7.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可以做圆周运动.(√)8.示波管屏幕上的亮线是由电子束高速撞击荧光屏而产生的.(√)9.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重力必须忽略不计.(×)1.(多选)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丁是四种常见的电容式传感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甲中两极间的电压不变,若有电流流向传感器正极,则h正在变小B.图乙中两极间的电荷量不变,若两极间电压正在增大,则θ正在变大知,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再考虑到极板间电场强度E=,由于U、d 不变,所以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选项D正确.答案:D3.(多选)(20xx·广州一模)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R2、R3均为可变电阻,两块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之间,有一根以O为轴可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轻小绝缘棒,棒的两端固定着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小球,当开关S闭合后,棒静止于水平状态.为使棒逆时针开始转动,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减小R1 B.减小R2C.增大R3 D.断开S解析:R1与平行金属板串联,当减小R1电阻时,R3两端电压没有改变,金属板两端电压也不变,故A项错误.R2与R3串联,当减小R2阻值时,R3两端分压增大,金属板两端电压增大,故B项正确.当增大R3阻值时,R3两端分压增大,金属板两端电压增大,故C 项正确.断开S后,电路为断路,R3两端无电压,金属板电压减小,故D项错误.答案:BC4.(20xx·荆州模拟)如图所示,质量m=2.0×10-4 kg、电荷量q=1.0×10-6 C的带正电微粒静止在空间范围足够大的电场强度为E 的匀强电场中.取g=10 m/s2.(1)求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和方向;(2)在t=0时刻,电场强度大小突然变为E0=4.0×103 N/C,方向不变,求在t=0.20 s时间内电场力做的功;(3)在t=0.20 s时突然撤掉电场,求带电微粒回到出发点时的动能.解析:(1)因微粒静止,知其受力平衡,对其受力分析有qE=mg,得E==2.0×103 N/C,方向竖直向上.(2)在t=0时刻,电场强度大小突然变为E0=4.0×103 N/C,设微粒的加速度为a,在t=0.20 s时间内上升高度为h,电场力做功为W,则qE0-mg=ma,解得a=10 m/s2.h=at2=0.20 m,W=qE0h=8.0×10-4 J.(3)设在t=0.20 s时刻突然撤掉电场时微粒的速度大小为v,回到出发点的动能为E k,则v=at,Ek=mgh+mv2,解得Ek=8.0×10-4 J.答案:(1)2.0×103 N/C,方向竖直向上(2)8.0×10-4 J (3)8.0×10-4 J一、单项选择题1.(20xx·广州一模)如图,竖直平行金属板分别与电源正、负极相接,一带电颗粒沿图中直线从A向B运动,则该带电颗粒( )A.动能减小B.电势能减小C.机械能减小D.可能带负电解析:重力和电场力对带电颗粒做正功,重力势能和电势能转化为动能,其动能增加,故A项错误.电场力对带电颗粒做正功,其电势能逐渐转化为机械能,电势能逐渐减小,机械能不断增加,故B项正确,C项错误.带电颗粒向负极板运动,电场力做正功,则带电颗粒带正电,故D项错误.答案:B2.(20xx·沧州模拟)某电容式话筒的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E为电源,R为电阻,薄片P和Q为两金属极板,对着话筒说话时,P振动而Q可视为不动.在P、Q间距增大过程中( )A.P、Q构成的电容器的电容增大B.P上电荷量保持不变C.M点的电势比N点的低D.M点的电势比N点的高解析:由公式C=可知,当PQ间距增大时,C减小,故A错误.由C=可知,在U不变时,C减小,Q减小,即电容器放电,R中的电流方向从M到N,则M点电势高于N点,故B、C错误,D正确.答案:D3.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研究平行板间悬浮不动的带电油滴,比较准确地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M、N相距d.两极板分别与电压为U的恒定电源两极连接,极板M带正电.现有一质量为m的带电油滴在极板中央处于静止状态,且此时极板带电荷量与油滴带电荷量的比值为k,则( )A.油滴带正电B.油滴带电荷量为mg UdC.电容器的电容为kmgd U2D.将极板N向下缓慢移动一小段距离,油滴将向上运动解析:由题意知油滴受到的电场力竖直向上,又上极板带正电,故油滴带负电,设油滴带电荷量为q,则极板带电荷量为Q=kq,由于qE=mg,E=,C=,解得q=,C=,将极板N向下缓慢移动一小段距离,U不变,d增大,则场强E减小,重力将大于电场力,油滴将向下运动,故选项C正确.答案:C4.如图所示,六面体真空盒置于水平面上,它的ABCD面与EFGH 面为金属板,其他面为绝缘材料.ABCD面带正电,EFGH面带负电.从小孔P沿水平方向以相同速度射入三个质量相同的带正电液滴A、B、C,最后分别落在1、2、3三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液滴在真空盒中都做平抛运动B.三个液滴的运动时间不一定相同C.三个液滴落到底板时的速率相同D.液滴C所带电荷量最多解析:三个液滴具有相同的水平初速度,但除了受重力以外,还受水平方向的电场力作用,不是平抛运动,选项A错误;在竖直方向上三个液滴都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高度又相同,运动时间必相同,选项B错误;在相同的运动时间内,液滴C水平位移最大,说明它在水平方向的加速度最大,它受到的电场力最大,故它所带电荷量也最多,选项D正确;因为电场力对液滴C做功最多,它落到底板时的速率最大,选项C错误.答案:D5.(2017·鞍山模拟)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一根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绳的一端系着一个带电小球,另一端固定于O点,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最高点为a,最低点为b.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带负电B.电场力跟重力平衡C.小球在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少D.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解析:由于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速率不变化,由动能定理可知,外力做功为零,绳子拉力不做功,电场力和重力做的总功为零,所以电场力和重力的合力为零,电场力跟重力平衡,B正确;由于电场力的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电场方向向上,所以小球带正电,A错误;小球在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由功能关系得,电势能增加,C错误;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除重力做功外,还有电场力做功,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D错误.答案:B6.(20xx·太原模拟)有一种电荷控制式喷墨打印机的打印头的结构简图如图所示.其中墨盒可以喷出极小的墨汁微粒,此微粒经过带电室后以一定的初速度垂直射入偏转电场,再经偏转电场后打到纸上,显示出字符.已知偏移量越小打在纸上的字迹越小,现要缩小字迹,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增大墨汁微粒的比荷B.减小墨汁微粒进入偏转电场时的初动能C.减小偏转极板的长度D.增大偏转极板间的电压解析:已知偏移量越小打在纸上的字迹越小,因偏移量y=),现要缩小字迹,可行的措施可减小墨汁微粒的比荷,增大墨汁微粒进入偏转电场时的初动能mv,减小偏转极板的长度L,减小偏转极板间的电压U,故选C.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7.(20xx·青岛模拟)如图所示,在正方形ABCD区域内有平行于AB边的匀强电场,E、F、G、H是各边中点,其连线构成正方形,其中P点是EH的中点.一个带正电的粒子(不计重力)从F点沿FH方向射入电场后恰好从D点射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粒子的运动轨迹一定经过P点B.粒子的运动轨迹一定经过PE之间某点C.若将粒子的初速度变为原来的一半,粒子会由E、D之间某点(不含E、D)射出正方形ABCD区域D.若将粒子的初速度变为原来的一半,粒子恰好由E点射出正方形ABCD区域解析:粒子从F点沿FH方向射入电场后恰好从D点射出,其轨迹是抛物线,则过D点作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一定与水平位移交于FH的中点,而延长线又经过P点,所以粒子轨迹一定经过PE之间某点,选项B正确;由平抛知识可知,当竖直位移一定时,水平速度变为原来的一半,则水平位移也变为原来的一半,选项D正确.答案:BD8.(2017·宜昌模拟)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上板带负电,下板带正电,断开电源,带电小球以速度v0水平射入电场,且沿下板边缘飞出.若下板不动,将上板上移一小段距离,小球仍以相同的速度v0从原处飞入,则带电小球( )A.将打在下板中央B.仍沿原轨迹运动由下板边缘飞出C.不发生偏转,沿直线运动D.若上板不动,将下板上移一段距离,小球可能打在下板的中央解析:由题意可知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不变,因E===,所以上板上移一小段距离,电容器产生的场强不变,以相同速度入射的小球仍将沿原轨迹运动由下板边缘飞出,选项B正确,A、C错误;若上板不动,将下板上移一段距离,小球可能打在下板的中央,选项D正确.答案:BD9.如图所示,A板发出的电子经加速后,水平射入水平放置的两平行金属板间,金属板间所加的电压为U,电子最终打在荧光屏P 上,关于电子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其他不变时,电子打在荧光屏上的位置上升B.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其他不变时,电子打在荧光屏上的位置上升C.电压U减小,其他不变时,电子从发出到打在荧光屏上的时间减小D.电压U减小,其他不变时,电子从发出到打在荧光屏上的时间不变解析: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其他不变时,加速电压增大,电子速度增大,则电子打在荧光屏上的位置下降,选项A错误;滑片向左移动,其他不变时,加速电压减小,电子速度减小,则电子打在荧光屏上的位置上升,选项B正确;电压U减小或增大,其他不变时,电子经加速电压后的水平速度大小不变,从发出到打在荧光屏上的时间不变,选项C错误,D正确.答案:BD三、非选择题10.(2017·长沙模拟)如图所示,水平位置的平行板电容器,原来AB两板不带电,B极板接地,它的极板长l=0.1 m,两板间距离d =0.4 cm,现有一微粒质量m=2.0×10-6 kg,带电荷量q=+1.0×10-8 C,以一定初速度从两板中央平行于极板射入,由于重力作用微粒恰好能落到A板的中点O处,取g=10 m/s2.试求:(1)带电粒子入射初速度v0的大小;(2)现使电容器带上电荷,使带电微粒能从平行板电容器的右侧射出,则带电后A板的电势范围?解析:(1)电容器不带电时,微粒做平抛运动,则有=v0t,=gt2,联立两式得v0=.代入数据得v0=2.5 m/s.(2)若使微粒能从电容器右侧射出,则要求A板的电势大于0,且B板接地电势等于0,则有UAB=φA-φB=φA.A板电势最小时,微粒刚好从A板右侧边缘射出,则有l=v0t1=a1t.且mg-q=ma1,联立以上各式得φAmin=6 V.A板电势最大时,微粒刚好从B板右侧边缘射出,则有q-mg=ma2,且有a2=a1,代入数据解得φAmax=10 V.综上可得6 V≤φA≤10 V.答案:(1)v0=2.5 m/s (2)6 V≤φA≤10 V11.(20xx·襄阳模拟)如图所示的装置放置在真空中,炽热的金属丝可以发射电子,金属丝和竖直金属板之间加一电压U1=2 500 V,发射出的电子被加速后,从金属板上的小孔S射出.装置右侧有两个相同的平行金属极板水平正对放置,板长l=6.0 cm,相距d=2 cm,两极板间加一电压U2=200 V的偏转电场.从小孔S射出的电子恰能沿平行于板面的方向由极板左端中间位置射入偏转电场.已知电子的电荷量e=1.6×10-19 C,电子的质量m=0.9×10-30 kg,设电子刚离开金属丝时的速度为0,忽略金属极板边缘对电场的影响,不计电子受到的重力.求:(1)电子射入偏转电场时的动能Ek;(2)电子射出偏转电场时在竖直方向上的侧移量y;(3)电子在偏转电场运动的过程中电场力对它所做的功W.解析:(1)电子在加速电场中,根据动能定理有eU1=Ek解得Ek=4.0×10-16 J.(2)设电子在偏转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电子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由l=v1t,解得t=.电子在竖直方向受电场力F=e·.电子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其加速度为a,依据牛顿第二定律有e·=ma,解得a=.电子射出偏转电场时在竖直方向上的侧移量y=at2=.解得y=0.36 cm.(3)电子射出偏转电场的位置与射入偏转电场位置的电势差U =·y,电场力所做的功W=eU,解得W=5.76×10-18 J.答案:(1)4.0×10-16 J (2)0.36 cm (3)5.76×10-18 J本热点主要涉及在电场和重力场背景下的宏观带电体的受力和运动的综合分析,常与“斜面”“弹簧”等情景相结合,进行多过程、多运动形式的综合考查,以计算题为主.解决此类问题应以带电粒子为研究对象,按照研究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从力和运动以及功能关系两条主线进行分析和讨论,可概括为“电场情景、力学方法”.1.(多选)(20xx·沈阳模拟)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与水平地面成一角度,两极板与一直流电源相连.若一带电粒子恰能沿图中所示水平直线通过电容器,则在此过程中,该粒子( )A.所受重力与电场力平衡B.电势能逐渐增加C.动能逐渐增加D.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解析:分析带电粒子的受力情况,画出其受力图如图所示.可以看出其合力方向与其速度方向相反.所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匀减速运动.电场力做负功,重力不做功,动能减少,电势能增加,故选项A、C错误,选项B、D正确.答案:BD2. (2017·大连模拟)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两个平行金属板间存在匀强电场,与两板上边缘等高处有两个质量相同的带电小球,小球A从紧靠左极板处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B从两板正中央由静止开始释放,两小球最终都能运动到右极板上的同一位置,则从开始释放到运动至右极板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运动时间tA>tBB.电荷量之比qA∶qB=2∶1C.机械能增加量之比ΔEA∶ΔEB=2∶1D.机械能增加量之比ΔEA∶ΔEB=1∶1解析:两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由h=gt2得运动时间相同,故A项错误;两球的水平分运动都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有qE=ma,x=at2,所以x=,由于两球水平分位移之比为2∶1,故qA∶qB=2∶1,即B项正确;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电场力做的功,有ΔE=qEL,所以ΔEA∶ΔEB=4∶1,故C、D都错误.答案:B3.(多选)(2017·太原模拟)如图所示,绝缘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光滑斜面底端,弹簧与斜面平行,带电小球Q(可视为质点)固定在绝缘斜面上的M点,且在通过弹簧中心的直线ab上.现将与Q大小相同,带电性也相同的小球P从直线ab上的N点由静止释放,若两小球可视为点电荷.在小球P与弹簧接触到速度变为零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P的速度一定先增大后减小B.小球P的机械能一直在减少C.小球P速度最大时所受弹簧弹力和库仑力的合力为零D.小球P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一定增加解析:带电小球P在沿斜面方向受到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沿斜面向下的库仑斥力F=,小球P与弹簧接触的最初阶段,弹簧弹力小于mgsin θ+,小球P先加速,由于弹簧弹力逐渐增大,库仑斥力逐渐减小,故合力变小,加速度变小,即第一阶段是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第二阶段弹簧弹力大于mgsin θ+,合力沿斜面向上,弹簧弹力逐渐增大,库仑斥力逐渐减小,合力变大,加速度变大,即第二阶段是加速度逐渐变大的减速运动,直到速度减小为0,选项A正确;小球P的机械能变化等于除重力外其他力做的功,即库仑力和弹簧弹力的合力做的功,初始阶段弹簧弹力小于库仑斥力,二者合力做正功,机械能增大,当弹簧弹力大于库仑斥力后,二者合力做负功,机械能减小,选项B错误;小球P的速度最大时即加速度等于0时,弹簧弹力等于库仑力和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之和,选项C 错误;小球P与弹簧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变化等于除系统弹力和重力外其他力做的功,即库仑斥力做的功,由于库仑斥力做正功,故系统的机械能增加,选项D正确.答案:AD4.(2016·衡阳模拟)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板间距离为d=8 cm,板长为L=25 cm,接在直流电上,有一带电液滴以v0=0.5 m/s的初速度从板间的正中央水平射入,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运动到P处时迅速将下板向上提起 cm,液滴刚好从金属板末端飞出(g取10 m/s2),求:(1)将下板向上提起后,液滴的加速度大小;(2)液滴从射入电场开始计时,匀速运动到P点所用时间为多少?解析:(1)带电液滴在板间受重力和竖直向上的电场力,因为液滴匀速运动,所以有qE=mg,即qU=mgd.。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第3讲 电容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3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第3讲 电容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3

第六章 第3讲 电容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31.电容器(1)组成:由两个彼此绝缘又相互靠近的导体组成。

(2)带电荷量:一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

(3)电容器的充、放电:①充电:使电容器带电的过程,充电后电容器两极板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电容器中储存电场能。

②放电:使充电后的电容器失去电荷的过程,放电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图6-3-12.电容(1)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与两个极板间的电势差的比值。

(2)定义式:C =Q U。

(3)单位:法拉(F)、微法(μF)、皮法(pF)。

1 F =106μF =1012pF 。

(4)意义: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高低。

(5)决定因素:由电容器本身物理条件(大小、形状、相对位置及电介质)决定,与电容器是否带电及电压无关。

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1)决定因素:跟正对面积成正比,跟介电常数成正比,跟两板间的距离成反比。

(2)决定式:C =εr S4πkd。

平行板电容器的动态分析 (1)主要的理论依据:①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 与板间距d 、正对面积S 、介质介电常数εr 间的关系C =εr S4πkd。

②平行板电容器内部是匀强电场,所以场强E =U d。

③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 =CU 。

④由以上三式得E =4k πQεr S ,该式常用于Q 保持不变的情况中。

(2)两类典型的动态变化分析流程图:①第一类动态变化:两极板间电压U 恒定不变。

②第二类动态变化: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 恒定不变。

1.(2012·江苏高考)一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保持两极板的正对面积、间距和电荷量不变,在两极板间插入一电介质,其电容C 和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 的变化情况是( )A .C 和U 均增大B .C 增大,U 减小 C .C 减小,U 增大D .C 和U 均减小解析:选B 由C =εr S 4πkd 知插入电介质,C 增大,再由C =QU 知,Q 不变时,U 减小,故选B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静电场第三节电容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课时作业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静电场第三节电容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课时作业

权掇市安稳阳光实验学校课时作业21 电容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一、不定项选择题1.对于给定的电容器,描述其电容C 、电荷量Q 、电压U 之间的相应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 )2.(2012·效实中学高三期中)如图所示,一个电荷量为+Q 的小球甲,固定在绝缘水平面上的O 点。

电荷量为-q 、质量为m 的小球乙从A 点以初速度v 0沿它们的连线向甲运动,到B 点时速度最小且为v 。

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 ,小球乙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AB 间距离为L 。

(两带电小球可看做点电荷)则( )A .OB 间的距离为kQqμmgB .从A 到B 的过程中,电场力对小球乙做的功为W =μmgL +12mv 20-12mv 2C .从A 到B 的过程中,电场力对小球乙做的功为W =μmgL +12mv 2-12mv 2D .在小球甲形成的电场中,AB 间电势差U AB =μmgL +12mv 2-12mv 2q3.(2012·浙江杭州模拟)如图所示,长为l 、倾角为θ的光滑绝缘斜面处于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

一电荷量为+q ,质量为m 的小球,以初速度v 0由斜面底端的M 点沿斜面上滑,到达斜面顶端N 的速度仍为v 0,则( )A .电场强度等于mg ·tan θqB .电场强度等于mg ·sin θqC .M 、N 两点的电势差为mglqD .小球在N 点的电势能大于在M 点的电势能4.a 、b 、c 三个α粒子由同一点同时垂直电场强度方向进入偏转电场,其轨迹如图所示,其中b 恰好飞出电场,由此可以肯定( )A .在b 飞离电场的同时,a 刚好打在负极板上B .b 和c 同时飞离电场C .进入电场,c 的速度最大,a 的速度最小D .它们的动能的增量,c 的最小,a 和b 的一样大5.静电计是在验电器的基础上制成的,用其指针张角的大小来定性显示其金属球与外壳之间的电势差大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第3讲 电容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一、选择题(在题后给的选项中,第1~3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4~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K6-3-1所示为一只“极距变化型电容式传感器”的部分构件示意图.当动极板和定极板之间的距离d 变化时,电容C 便发生变化,通过测量电容C 的变化就可知道两极板之间距离d 的变化情况.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C 与d 之间变化规律的是( )图K6-3-1A B C D【答案】A【解析】由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式C =εr S4πkd ,可知电容C 与极板之间距离d 成反比,在第一象限的反比例函数图象是一条双曲线,所以选项A 正确.2.平行板间有如图K6-3-2所示的周期性变化的电压.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静止在平行板中央,从t =0时刻开始将其释放,运动过程中无碰板的情况发生.下列图象能正确定性描述粒子运动的速度图象的是( )图K6-3-2A B C D【答案】A【解析】0~T 2时间粒子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T2~T 时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对称性可知在T 时刻速度减为零.此后周期性重复,故选项A 正确.3.(2013年全国卷)一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距为d ,极板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上极板中心有一小孔(小孔对电场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小孔正上方d2处的P 点有一带电粒子,该粒子从静止开始下落,经过小孔进入电容器,并在下极板处(未与极板接触)返回.若将下极板向上平移d3,则从P 点开始下落的相同粒子将( )A .打到下极板上B .在下极板处返回C .在距上极板d2处返回D .在距上极板25d 处返回【答案】D【解析】设电池提供的电压为U ,当两极板距离为d 时,由于粒子从开始下落恰好到达下极板,由动能定理得:mg ·32d -qU =0,当下极板向上移动,设粒子未打到下极板,且在距上极板x 处返回,由动能定理可得:mg (d 2+x )-qUd -d3x =0,两式联立解得x =d ,选项D 正确.4.平行板电容器的1个极板和静电计相接,当该极板带上一定量电荷后,静电计张开一定角度θ,如图K6-3-3所示.如果平行板电容器发生变化,下列关于静电计张角θ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图K6-3-3A .两极板间距离增大,θ增大B .两极板正对面积减小,θ减小C .在电容器内加入电介质,θ减小D .上述说法都不对【答案】AC【解析】静电计张角θ的大小反映平行板电容器电势差U 的大小,有U =Q C,由于Q 不变,当两极板间距离增大时,C 减小,故U 增大,选项A 正确;同理选项C 也正确.5.(2015年四川模拟)如图6-3-4所示,A 板发出的电子经加速后,水平射入水平放置的两平行金属板间,金属板间所加的电压为U ,电子最终打在光屏P 上,关于电子的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K6-3-4A .若在电源附近串联一个理想电流表,滑动触头右移,电流表示数将变大B .滑动触头左移、其他不变时,电子打在荧光屏上的位置上升C .电压U 增大、其他不变时,电子从发出到打在荧光屏上的时间不变D .电压U 增大、其他不变时,电子打在荧光屏上的速度大小不变 【答案】BC【解析】在处理直流电路时,电路稳定(电容器不再充电或者放电)时,电容器所串联的电路可以认为是断路,故电流表示数I =ER +r,参量均不变,所以无论滑动触头如何移动,其示数均不变,A 选项错误;电子在加速电场中做加速运动,根据动能定理得:eU 0=12mv 20,则得电子获得的速度为:v 0=2eU 0m.电子进入偏转电场后做类平抛运动,电子在沿极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间:t =l v 0;在平行电场方向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eU md ,电子在电场方向偏转的位移y =12at 2,联立以上各式得:y =UL 24U 0d,滑动触头左移,导致加速电压U 0减小,所以y 变大,故B 正确;由v 0=2eU 0m知,电子发出的初速度和U 无关,故不变,而后沿v 0方向匀速,且此方向位移不变,故t 不变C 正确;由a =eU md知,U 增大,a 增大,则v y =at 增大,所以v =v 20+v 2y 增大,D 选项错误. 6.如图K6-3-5所示,两平行板电容器的四块极板A 、B 、C 、D 平行放置(AB 两板充电后电源断开,CD 两板始终与电源相连),每块极板上开有一个孔,四个小孔M 、N 、P 、Q 的连线与极板垂直.一个电子以非常小的速度从小孔M 进入A 、B 极板间,在被A 、B 极板间的电场加速后,从小孔P 进入C 、D 极板间,但未从小孔Q 射出.则( )图K 6-3-5A .若将B 板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电子可能从小孔Q 射出B .若将A 板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电子可能从小孔Q 射出C .若将D 板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电子可能从小孔Q 射出 D .若将C 板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电子可能从小孔Q 射出 【答案】AB【解析】带电粒子未从Q 射出,根据动能定理知U CD >U BA ,将B 板右移,由C =εS4πkd 知C变小,由C =Q U知,U BA 变大,故可能射出,A 项正确;将A 板左移,则同理可知,U BA 变大,故可能射出,故B 项正确;不管如何移动C 、D 板,U CD 不变,故不可能射出,C 、D 两项错误.7.如图K6-3-6所示,从F 处释放一个无初速度的电子向B 板方向运动,下列对电子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设电源电动势为E )( )图K6-3-6A .电子到达B 板时的动能是EeB .电子从B 板到达C 板动能变化量为Ee C .电子到达D 板时的动能是2EeD .电子在A 板和D 板之间做往复运动 【答案】AD【解析】电子在AB 之间做匀加速运动且eE =ΔE k ,选项A 正确;在BC 之间做匀速运动,选项B 错误;在CD 之间做匀减速运动,到达D 板时,速度减为零,选项C 错误,D 正确.8.(2015年湛江调研)将3个质量相等的带电微粒分别以相同的水平速度由P 点射入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间,已知上板带正电,下板接地.3个微粒分别落在如图K6-3-7所示A 、B 、C 3点,不计其重力作用,则( )图K6-3-7A .3个微粒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B .3个微粒的带电量相同C .3个微粒所受电场力的大小关系是F A <F B <F CD .3个微粒到达下板时的动能关系是E k C >E k B >E k A 【答案】CD【解析】带电微粒在水平方向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3个带电微粒的水平速度相同,但水平位移不同,则3个带电微粒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不相等,位移大的带电微粒所用的时间更长,选项A 错误;带电微粒质量相等,如果带电量也相等,则它们在竖直方向上的加速度相等,轨迹应该是重合的,选项B 错误;A 的位移最大,A 用的时间最长,说明A 受到的合力最小,电场力也最小,其次是B ,电场力最大的为C ,选项C 正确;竖直方向的位移相等,合力大的,做功多,末动能大,选项D 正确.二、非选择题9.如图K6-3-8所示,在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有一固定点O ,用一根长度L =0.40 m 的绝缘细绳把质量m =0.10 kg 、带有正电荷的金属小球悬挂在O 点,小球静止在B 点时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现将小球拉至位置A ,使细线水平后由静止释放,求:图K6-3-8(1)小球通过最低点C 时速度的大小; (2)小球在摆动过程中细线对小球的最大拉力. 【答案】(1)1.4 m/s (2)2.25 N【解析】(1)建立等效重力场如图所示,设等效重力加速度为g ′,则其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大小为g ′=gcos 37°=1.25g .由A 、C 点分别作绳OB 的垂线,交点分别为A ′、C ′,由动能定理得带电小球从A 点运动到C 点“等效重力”做的功为mg ′(L OC ′-L OA ′)mg ′L (cos θ-sin θ)=12mg ′v 2C ,代入数值,得v C ≈1.4 m/s.(2)当带电小球摆到B 点时,绳上的拉力最大,设此时小球的速度为v B ,绳上拉力为F ,则mg ′(L -L sin θ)=12mv 2B , ① F -mg ′=m v 2B L.②联立①②两式,得F =2.25 N.10.(2015年金山中学期末)如图K6-3-9所示,正方形区域ABCD 边长L =8 cm ,内有平行于AB 方向指向BC 边的匀强电场,场强E =3 750 V/m ,一带正电的粒子电量q =10-10C ,质量m =10-20kg ,沿电场中心线RO 飞入电场,初速度v 0=2×106m/s ,粒子飞出电场后经过界面CD 、PS 间的无电场区域后,进入固定在O 点的点电荷Q 形成的电场区域,一进入该区域即开始做匀速圆周运动(设点电荷左侧的电场分布以界面PS 为界限,电荷经过PS 时不受PS 影响).已知CD 、PS 相距12 cm ,粒子穿过PS 最后垂直打在放置于中心线上的荧光屏MN上.不计粒子重力(静电力常数k =9×109N·m 2/C 2),试求:图K6-3-9(1)粒子穿过界面PS 时偏离中心线OR 的距离y ; (2)粒子穿过界面PS 时的速度大小与方向; (3)O 点与PS 面的距离x . 【答案】见解析 【解析】(1)在偏转场中 y 1=12at 21、a =qE m 、t 1=L v 0, 离开电场后做匀速直线运动t 2=L DPv 0 v y =at 1,y 2=v y t 2 y =y 1+y 2,联立以上方程代入数据得y =12 cm.(2)v y =at 1=qEl mv 0=10-10×3750×0.0810-20×2×106=1.5×106m/s , v x =v 0=2×106 m/s ,粒子的运动速度为v =2.5×106m/s ,粒子的速度偏向角的正切为tan θ=v yv 0=0.75,θ=37°. (3)所以x =y tan θ=9 cm.11.如图K6-3-10所示,在厚铅板A 表面的中心放置一很小的放射源,可向各个方向放射出速率为v 0的α粒子,α粒子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在金属网B 与A 板间加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场强为E ,A 与B 的间距为d ,B 网上方有一很大的荧光屏M ,M 与B 的间距为L .当有α粒子打在荧光屏上时就能使荧光屏产生一闪光点,整个装置放在真空中,不计重力的影响.求:图K6-3-10(1)打在荧光屏上的α粒子具有的动能; (2)荧光屏上闪光点的范围.(1)qEd +12mv 20 (2)半径为v 0d +L2qEd ·2mqEd 的圆【解析】(1)由动能定理,得qEd =E k B -12mv 20,得E k B =qEd +12mv 20.(2)α粒子的初速度与电场方向垂直时,做类平抛运动,沿场强方向,有a =qE m ,d =12at 2,得到达B 网的时间t 1=2mdqE.粒子具有沿场强方向的速度v By =at 1=2dqEm,从B 网到M所用的时间t 2=L v By =L 2qEd ·2mqEd ,粒子运动的总时间t =t 1+t 2=2d +L 2qEd·2mqEd ,荧光屏上闪光点的范围是个圆,其半径R =v 0t =v 0d +L2qEd·2mqEd .12.(2015年山东模拟)为减少烟尘排放对空气的污染,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如图K6-3-11所示的静电除尘器,该除尘器的上下底面是边长为L =0.20 m 的正方形金属板,前后面是绝缘的透明有机玻璃,左右面是高h =0.10 m 的通道口.使用时底面水平放置,两金属板连接到U =2 000 V 的高压电源两极(下板接负极),于是在两金属板间产生一个匀强电场(忽略边缘效应).均匀分布的带电烟尘颗粒以v =10 m/s 的水平速度从左向右通过除尘器,已知每个颗粒带电荷量q =+2.0×10—17C ,质量m =1.0×10—15kg ,不考虑烟尘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空气阻力,并忽略烟尘颗粒所受重力.在闭合开关后:图K6-3-11(1)求烟尘颗粒在通道内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求除尘过程中烟尘颗粒在竖直方向所能偏转的最大距离;(3)除尘效率是衡量除尘器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除尘效率是指一段时间内被吸附的烟尘颗粒数量与进入除尘器烟尘颗粒总量的比值.试求在上述情况下该除尘器的除尘效率;若用该除尘器对上述比荷的颗粒进行除尘,试通过分析给出在保持除尘器通道大小不变的前提下,提高其除尘效率的方法.【答案】(1)4.0×102m/s 2,方向竖直向下 (2)8.0 cm(3)通过适当增大两金属板间的电压U ,或通过适当减小颗粒进入通道的速度v 来提高除尘效率.【解析】(1)烟尘颗粒在通道内只受电场力的作用,电场力F =qE 又因为 E =Uh设烟尘颗粒在通道内运动时加速度为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Uq h=ma 解得a =4.0×102m/s 2,方向竖直向下.(2)若通道最上方的颗粒能通过通道,则这些颗粒在竖直方向上有最大的偏转距离 这些颗粒在水平方向的位移 L =vt 在竖直方向的位移 h ′=12at 2解得 h ′=0.08 m <h =0.10 m ,可确定这些颗粒能通过通道因此,除尘过程中烟尘颗粒在竖直方向偏转的最大距离为8.0 cm.(3)设每立方米有烟尘颗粒为N 0 时间t 内进入除尘器的颗粒N 1=N 0hLvt 时间t 内吸附在底面上的颗粒N 2=N 0h ′Lvt 则除尘效率η=N 0h ′Lvt N 0hLvt =h ′h=80%因为h ′=12at 2=qU 2mh ×L2v2当h ′<h 时,η=h ′h =qU 2mh 2×L 2v 2当h ′≥h 时,η=1因此,在除尘器通道大小及颗粒比荷不改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适当增大两金属板间的电压U ,或通过适当减小颗粒进入通道的速度v 来提高除尘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