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金刚石石墨和C60综合附详细答案
初三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金刚石石墨和C60综合含详细答案

初三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金刚石石墨和C60综合含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1.关于金刚石、石墨和C60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黑色固体B.都具有导电性C.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D.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答案】D【解析】A、金刚石不是黑色固体,错误;B、金刚石不导电,错误;C、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原子构成,但是C60是由分子构成,错误;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含有碳元素,燃烧后都生成二氧化碳,正确。
故选D。
2.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是:( )选项A B C D实验设计实验目的证明1体积水能溶解1体积CO2证明CO2密度大于空气证明通入的气体是CO2证明CO2能灭火A.A B.B C.C D.D【答案】A【解析】【详解】A、向盛有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中倒入水,能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但是不能证明1体积水能溶解1体积CO2,故A达不到目的;B、向烧杯中燃着的阶梯蜡烛倾倒二氧化碳,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B能达到目的;C、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通入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故C能达到目的;D、将盐酸倒入小苏打中,盐酸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蜡烛熄灭,证明二氧化碳能灭火,故D能达到目的。
3.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正确的是()A.氢气和液氢都可以做燃料一一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B.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一﹣温度升高,水分子变大D.金刚石很硬石墨质软﹣一构成物质的原子种类不同【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分子(或原子)的基本特征:分子(或原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或原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或原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A、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是因为它们是由氢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选项A正确。
2020-2021中考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综合经典题含详细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综合经典题含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1.一定量的木炭和氧化铜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右图,其中纵坐标Y表示A.碳的质量B.氧化铜的质量C.二氧化碳的质量D.固体中铜元素质量分数【答案】D【解析】通过分析C+2CuO 2Cu+CO2↑可知,A、氧化铜和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碳作为反应物,质量逐渐减小,不符合题意,故A 错误;B、氧化铜作为反应物,质量逐渐减小,故B错误;C、二氧化碳的质量应该从零开始不断增加,故C错误;D、铜元素质量不变,固体质量逐渐减小,所以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加,然后不变,故D正确。
点睛:随着化学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质量不断减少,生成物的质量不断增加,催化剂的质量保持不变;但是反应前后每一种元素的质量都不变。
2.根据如图所示实验,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CO2不能燃烧B.CO2不支持燃烧C.CO2密度比空气大D.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答案】D【解析】【分析】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本身也不燃烧。
【详解】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本身也不燃烧,本实验是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故选D。
【点睛】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3.宣传科学知识,揭露伪科学是化学工作者的义务。
下列各项中,属于伪科学的是A.CO气体可用作气体燃料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C.用催化剂把水变成汽油D.CO气体可用来冶炼金属【答案】C【解析】【分析】化学现象都是符合客观事实的,伪科学不是以实验为基础,存在一定的欺骗性。
【详解】A、一氧化碳能燃烧,并且燃烧放出大量热,CO气体可用作气体燃料,故A正确;B、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易升华,可以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故B正确;C、催化剂只是加快反应速率,不参加化学反应,用催化剂把水变成汽油无法实现,故C 不正确;D、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CO气体可用来冶炼金属,故D正确。
2020-2021全国中考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综合中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附答案

2020-2021全国中考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综合中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附答案一、初中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1.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将CO2通入CaCl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B.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C.在一定条件下CO2能够转变成COD.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可看到溶液变红【答案】A【解析】A、将CO2通入CaCl2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没有白色沉淀生成,错误;B、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正确;C、在一定条件下CO2能够转变成CO,正确;D、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可看到溶液变红,正确。
故选A。
2.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的单质,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②化学性质相似,完全燃烧后都生成二氧化碳③物理性质相似,硬度大④是同一种物质⑤用途有所不同⑥都是黑色固体A.①②⑤B.③④⑤C.①④⑥D.①②④⑤【答案】A【解析】【详解】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的单质,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不同,化学性质相似,完全燃烧后都生成二氧化碳;但是它们的物理性质不相似,不是同一种物质,金刚石是无色的,由于物理性质不同,所以用途有所不同。
故选A。
3.宣传科学知识,揭露伪科学是化学工作者的义务。
下列各项中,属于伪科学的是A.CO气体可用作气体燃料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C.用催化剂把水变成汽油D.CO气体可用来冶炼金属【答案】C【解析】【分析】化学现象都是符合客观事实的,伪科学不是以实验为基础,存在一定的欺骗性。
【详解】A、一氧化碳能燃烧,并且燃烧放出大量热,CO气体可用作气体燃料,故A正确;B、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易升华,可以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故B正确;C、催化剂只是加快反应速率,不参加化学反应,用催化剂把水变成汽油无法实现,故C不正确;D、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CO气体可用来冶炼金属,故D正确。
2020-2021初三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金刚石石墨和C60综合

2020-2021初三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金刚石石墨和C60综合一、初中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1.下列生活经验中,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所以提倡节能减排B.利用干冰汽化时吸热降温,常用于人工降雨和制造人造云雾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应先检验二氧化碳的含量,防止中毒D.二氧化碳能用作灭火剂,是因为其密度比空气大,且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答案】C【解析】二氧化碳是无毒的,但是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也会使人因缺氧而死,故选C。
2.关于金刚石、石墨和C60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黑色固体B.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C.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D.都具有导电性【答案】B【解析】【详解】A、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固体,石墨呈深灰色,故A不正确;B、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故B正确;C、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故C不正确D、金刚石不具有导电性,故D不正确。
故选B。
3.下列关于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可以将氧化铜还原为铜B.二氧化碳的排放不是导致酸雨的原因C.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一氧化碳中毒D.铅笔字迹易变模糊是因为常温下石墨化学性质活泼【答案】B【解析】【详解】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以将氧化铜还原为铜,而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不能将氧化铜还原为铜,故错误;B、CO2的排放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而导致酸雨的气体主要为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故正确;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则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错误;D、碳在常温下石墨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铅笔字迹易变模糊是因为发生了物理作用的摩擦让碳分散导致字迹模糊,故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碳单质的性质与用途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在“一带一路”伟大战略实施中,代表中国智造的高铁走在了前列.高铁动车与电路连接的石墨电刷没有用到石墨的性质是( )A.稳定性B.滑腻感C.还原性D.导电性【答案】C【解析】石墨电刷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电刷在运动的过程中为了减少摩擦,利用到滑腻感,同时互相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要求石墨的化学性质稳定,故选C。
2020-2021中考化学专题训练---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综合题分类含答案解析

2020-2021中考化学专题训练---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综合题分类含答案解析一、初中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1.下列有关“化学之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B.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C.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答案】B【解析】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正确;B、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错误;C、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正确;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正确。
故选B。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不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氧气用于动植物的呼吸B.盐酸用于除铁锈C.木炭用作燃料D.活性炭用于除去水中异味【答案】D【解析】【详解】A、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氧气用于动植物的呼吸,是因为氧气具有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盐酸能和铁锈中的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木炭具有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3.化学上把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液氧和氧气B.CO和CO2C.金刚石和石墨D.冰和干冰【答案】C【解析】【分析】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
【详解】A、液氧和氧气是同种物质,不是同素异形体,故A不正确;B、CO和CO2是化合物,不是单质,则不是同素异形体,故B不正确;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故C正确;D、冰是固体的水,干冰是固体的二氧化碳,都是化合物,不是同素异形体,故D不正确。
故选C。
4.吸烟有害身体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相结合的有毒气体是A.CO2 B.N2 C.O2 D.CO【答案】D【解析】烟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有害物质,如尼古丁、一氧化碳、烟焦油、尼古丁等,其中一氧化碳有毒,它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体内组织器官严重缺氧而死亡。
2020-2021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金刚石石墨和C60综合

2020-2021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金刚石石墨和C60综合一、初中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1.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不同的碳单质物理性质差异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B.H2O2和H2O化学性质差异大,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C.氢元素和氧元素化学性质差异大,是因为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D.钠元素和镁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中子数不同【答案】D【解析】【详解】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的差异是由于原子排列方式上的不同,故正确;B、H2O是由水分子构成的,H2O2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存在差异,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故正确;C、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氢元素和氧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故正确;D、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而不是中子数不同,故错误。
故选D。
2.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遭遇森林火灾,应迅速顺风逃生B.室内用煤炉取暖,应防止煤气中毒C.家中煤气泄露,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D.久未开启的菜窖,不可冒然进入【答案】A【解析】【详解】A、遭遇森林火灾,应向逆风方向逃生,选项不正确,符合题意;B、煤炭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是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冬天室内用煤炉取暖要严防煤气中毒,注意通风顺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煤气泄露时,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降低室内燃气的浓度,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久未开启的菜窖,二氧化碳的浓度比较高,不能供给呼吸,因此不能冒然进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煤炭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是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冬天室内用煤炉取暖要严防煤气中毒,注意通风顺畅。
3.下列图示中物质的用途与相应的性质不相符的是()A.金属的导热性B.燃气的可燃性C.氧气的氧化性D.干冰的升华【答案】A【解析】【详解】A、作导线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良好,故A不正确;B、可以作燃料是利用了燃气的可燃性,故B正确;C、潜水是利用了氧气能供给呼吸,属于氧气的氧化性,故C正确;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故D正确。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金刚石石墨和C60综合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金刚石石墨和C60综合一、初中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1.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C.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氧化性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答案】A【解析】【分析】碳和氧化铜在较高的温度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详解】A、给酒精灯加网罩,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有利于反应的进行,正确;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黑色固体粉末逐渐变红,由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变为铜单质,错误;C、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还原性,作还原剂,错误;D、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再停止加热,这样可以起到防倒吸的作用,反之试管内温度变小,气压变低,会倒吸,错误。
故选A。
2.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遭遇森林火灾,应迅速顺风逃生B.室内用煤炉取暖,应防止煤气中毒C.家中煤气泄露,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D.久未开启的菜窖,不可冒然进入【答案】A【解析】【详解】A、遭遇森林火灾,应向逆风方向逃生,选项不正确,符合题意;B、煤炭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是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冬天室内用煤炉取暖要严防煤气中毒,注意通风顺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煤气泄露时,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降低室内燃气的浓度,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久未开启的菜窖,二氧化碳的浓度比较高,不能供给呼吸,因此不能冒然进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煤炭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是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冬天室内用煤炉取暖要严防煤气中毒,注意通风顺畅。
3.下列图示中物质的用途与相应的性质不相符的是()A.金属的导热性B.燃气的可燃性C.氧气的氧化性D.干冰的升华【答案】A【解析】【详解】A、作导线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良好,故A不正确;B、可以作燃料是利用了燃气的可燃性,故B正确;C、潜水是利用了氧气能供给呼吸,属于氧气的氧化性,故C正确;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故D正确。
2020-2021全国各地中考模拟试卷化学分类:金刚石石墨和C60综合题汇编附详细答案

A。
11. 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C.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氧化性 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 【答案】 A
【解析】
【分析】
碳和氧化铜在较高的温度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分析判断即可。
3. 宣传科学知识,揭露伪科学是化学工作者的义务。下列各项中,属于伪科学的是 A. CO气体可用作气体燃料 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C.用催化剂把水变成汽油 D. CO 气体可用来冶炼金属 【答案】 C
【解析】
【分析】
化学现象都是符合客观事实的,伪科学不是以实验为基础,存在一定的欺骗性。
A. A 【答案】 A
B. B
C. C
D. D
【解析】
A 、金刚石坚硬而石墨质地很软,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错误;
B、冬天戴眼镜进入室
内,眼镜片出现水雾,是眼镜温度低,分子运动减慢
, 水蒸气液化,正确; C、水电解产生
氢气和氧气,因为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正确;
D、刑侦人员牵着警犬寻找犯罪分
子下落,因为分子不断运动且同种分子性质相同,正确。故选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三氧化二碳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故可用一氧化碳的性质分
析。
A、由于 CO具有毒性,三氧化二碳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可判断 体,正确;
C2O3 是一种有毒气
B、由于 CO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三氧化二碳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可判断 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错误;
C2O3
红,正确。故选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金刚石石墨和C60综合附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1.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C.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氧化性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答案】A【解析】【分析】碳和氧化铜在较高的温度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详解】A、给酒精灯加网罩,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有利于反应的进行,正确;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黑色固体粉末逐渐变红,由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变为铜单质,错误;C、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还原性,作还原剂,错误;D、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再停止加热,这样可以起到防倒吸的作用,反之试管内温度变小,气压变低,会倒吸,错误。
故选A。
2.炭雕(主要成分木炭)是一种集观赏、空气净化于一体的工艺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炭雕是质轻透明的固体B.炭雕摆放要远离火种C.炭雕艺术品可以长久保存D.炭雕能吸附室内微量的甲醛等有害气体【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炭雕主要成分木炭;故常温下有稳定性、吸附作用、可燃性。
考点:碳的性质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活性炭吸附色素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D.钢铁生锈【答案】D【解析】A、“干冰”升华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B、活性炭吸附色素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吸附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将氮气和氧气分别蒸馏出来,只是使得氧气分离出来,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D、钢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4.下列有关物质的变化或应用,描述不正确的是()A.CH4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合反应B.CO2作为气体肥料在农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C.N2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起防腐作用D.CO 有毒且无色无味,使用燃气时要注意室内通风【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从化合反应的定义、常见气体的性质和用途方面分析。
【详解】A、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有两种,,故符合题意;B、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可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故不符合题意;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且无毒,故可以用于食品包装袋防腐;故不符合题意;D、一氧化碳有毒,且无色无味,人中毒不易觉察,故要注意室内通风,故不符合题意;【点睛】1、根据化合反应的概念分析;2、依据二氧化碳的作用分析;3、食品防腐的气体要求无毒和化学性质稳定;4、根据一氧化碳的毒性分析。
5.属于活性炭物理性质的是()A.稳定性B.吸附性C.还原性D.可燃性【答案】B【解析】【分析】活性炭的稳定性、还原性和可燃性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其化学性质;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其物理性质。
故选B。
6.下列关于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可以将氧化铜还原为铜B.二氧化碳的排放不是导致酸雨的原因C.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一氧化碳中毒D.铅笔字迹易变模糊是因为常温下石墨化学性质活泼【答案】B【解析】【详解】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以将氧化铜还原为铜,而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不能将氧化铜还原为铜,故错误;B、CO2的排放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而导致酸雨的气体主要为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故正确;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则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错误;D、碳在常温下石墨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铅笔字迹易变模糊是因为发生了物理作用的摩擦让碳分散导致字迹模糊,故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碳单质的性质与用途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吸烟有害身体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相结合的有毒气体是A.CO2 B.N2 C.O2 D.CO【答案】D【解析】烟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有害物质,如尼古丁、一氧化碳、烟焦油、尼古丁等,其中一氧化碳有毒,它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体内组织器官严重缺氧而死亡。
故选D。
8.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B.金属钠和镁的性质不同,是由于钠和镁的原子结构不同C.生铁和钢的性质不同,是由于含碳量不同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是由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不同【解析】【详解】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选项A正确;B、金属钠和镁的性质不同,是由于钠和镁的原子结构不同,选项B正确;C、生铁和钢的性质不同,是由于含碳量不同,选项C正确;D、CO和CO2的性质不同,是由于CO2与CO的分子构成不同,选项D不正确;故选D。
【点睛】物质的结构和组成决定了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结构是指物质微粒的构成,如分子的构成、原子的结构等。
9.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A.氧气与臭氧B.干冰与冰C.银和水银D.水与双氧水【答案】A【解析】A、氧气与臭氧(O3)都是由氧元素形成的不同物质,都是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正确;B、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冰是固态的水,不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是同素异形体,错误;C、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水银和银是不同种元素形成的金属单质,不是同素异形体,错误;D、水和双氧水均是化合物,不是单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错误。
故选A。
点睛: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
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天然气用作燃料C.液氮用作冷冻剂D.银用于制作导线【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天然气用作燃料,是利用了天然气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C、液氮用于冷冻麻醉,是利用了液氮温度低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银用于制作导线,是利用了银具有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11.在“一带一路”伟大战略实施中,代表中国智造的高铁走在了前列.高铁动车与电路连接的石墨电刷没有用到石墨的性质是( )A.稳定性B.滑腻感C.还原性D.导电性【答案】C【解析】石墨电刷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电刷在运动的过程中为了减少摩擦,利用到滑腻感,同时互相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要求石墨的化学性质稳定,故选C。
12.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不同的碳单质物理性质差异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B.H2O2和H2O化学性质差异大,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C.氢元素和氧元素化学性质差异大,是因为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D.钠元素和镁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中子数不同【答案】D【解析】【详解】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的差异是由于原子排列方式上的不同,故正确;B、H2O是由水分子构成的,H2O2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存在差异,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故正确;C、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氢元素和氧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故正确;D、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而不是中子数不同,故错误。
故选D。
13.有关金刚石、石墨、C60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金刚石、石墨、C60都具有还原性B.石墨有导电性,可制作电极C.C60是由碳原子构成D.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答案】C【解析】【详解】A、金刚石、石墨、C60均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均具有还原性,不符合题意;B、石墨具有导电性,可制作电极,不符合题意;C、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D、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中正确的是()A.发现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B.为了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可在煤炉上放一大壶水C.易燃物和易爆物存放时要紧密堆积,减少和氧气的授触面积D.电线着火应立即切断电源,再用水灭火【答案】D【解析】A. 可燃性气体泄漏,不能使用电器,错误;B. 一氧化碳难溶解于水,错误;C. 易燃物和易爆物存放时要注意通风,错误;D. 电线着火应立即切断电源,再用水灭火,正确。
故选D。
15.一定量的木炭和氧化铜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右图,其中纵坐标Y表示A.碳的质量B.氧化铜的质量C.二氧化碳的质量D.固体中铜元素质量分数【答案】D【解析】通过分析C+2CuO 2Cu+CO2↑可知,A、氧化铜和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碳作为反应物,质量逐渐减小,不符合题意,故A 错误;B、氧化铜作为反应物,质量逐渐减小,故B错误;C、二氧化碳的质量应该从零开始不断增加,故C错误;D、铜元素质量不变,固体质量逐渐减小,所以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加,然后不变,故D正确。
点睛:随着化学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质量不断减少,生成物的质量不断增加,催化剂的质量保持不变;但是反应前后每一种元素的质量都不变。
16.下列有关“化学之最”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B.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C.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是铝元素D.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答案】C【解析】A、甲烷的化学式为CH4,可见是结构中最简单的有机物,正确;B、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可见水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正确;C、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是氧元素,错误;D、金刚石硬度很大,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正确。
故选C。
17.2009年12月7日~18日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商讨2012至2020年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协议。
下列物质属于温室气体的是A.N2B.H2C.CO2 D.O2【答案】C【解析】化石燃料的过度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形成了温室效应,故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形成温室效应的原因和形成的气体.18.科学研究发现,金星大气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