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公路学院2012岩土工程硕士生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岩土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岩土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岩土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1401)一、培养目标1.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岩土工程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岩土力学2.地面与地下工程3.岩土爆破工程4.环境岩土工程三、学习年限与学分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5年,学习年限一般为2至3年(特殊情况者可延长至5年),课程总学分要求理工科不低于28学分。

其中学位课程学分不少于18学分。

四、课程设置五、实践环节1.实践环节采取“助教、助管、助研”等形式,包括给本科生助课,担任本科班班主任,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参加学术讨论会,进行社会调查等。

2.参加实践的学生需写出实践报告,经指导教师检查、评阅后,合格者记2学分。

3.在职研究生可免修实践环节,但不记学分,所缺学分必须通过选修课程补齐。

六、科研与论文进行科学研究,撰写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工作内容。

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贯穿于研究生学习的全过程,要求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工作之前,应撰写阶段性论文。

在学位论文答辩之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国内外学术刊物或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且以武汉理工大学的名义公开发表至少1篇与学位论文内容有关的学术论文。

硕士研究生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依诺维特学术会议文献咨询网”等网上发表并通过后期专家评审的学术论文,视同于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但要求在网上发表论文时,研究生及其导师必须同时署名,接受网上监督和专家评审(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时须提供论文样稿、录用通知、评审结论和导师意见等材料)。

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申请的国家发明专利可等同于一篇学术论文,具体要求是:所申请的专利必须获得公开受理号;发明内容必须与学位论文相关;专利署名必须学生排名第一或排名第二(导师排名第一)且武汉理工大学为第一申请单位。

岩土工程人才培养计划方案

岩土工程人才培养计划方案

岩土工程人才培养计划方案一、绪论岩土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土层和岩层的力学性质、工程性质、变形和稳定性,以及基础工程、地下工程、边坡工程等方面。

由于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岩土工程领域所需的专业人才愈发紧缺。

因此,本人才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岩土工程领域的高层次人才,以满足行业的发展需求。

二、人才培养目标本人才培养计划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具备岩土工程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熟练掌握相关仪器设备的运用和工程项目管理知识的高层次岩土工程人才。

具体目标如下:1.深入理解岩土工程的基本理论2.熟练掌握岩土勘察、试验和分析技术3.掌握岩土工程项目管理知识和技能4.培养具备一定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三、培养方案1.本科生培养本人才培养计划的本科生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内容本科生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岩土工程基础理论、岩土力学、地基与基础工程、地下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测试等课程,通过教学实践环节,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这些理论知识。

(2)实习实训本科生培养还需要开展实习实训环节,要求学生参与到真正的岩土工程项目中去,参加实际施工、监测、勘察等工作,以便于加深学生对岩土工程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在实践中的应变能力。

(3)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本科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学生需要通过毕业设计来整合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研究生培养研究生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设置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岩土工程的前沿理论和技术研究,包括高等岩土力学,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边坡稳定分析等方面。

(2)科研能力培养研究生培养还需要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要求研究生参与到岩土工程相关的科研项目中去,参与课题研究与创新,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3)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以此来考核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四、实施方案1. 搭建先进的实验室岩土工程人才培养离不开实验室的支持。

学校需要投入资金,搭建先进的岩土工程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平台。

土木工程硕博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硕博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硕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土木工程是一门应用科学,旨在培养具有系统地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解决工程实践中重大技术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从事科研、教学和工程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人才。

本硕博培养方案旨在培养能够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具有系统的土木工程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2.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4.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5.具有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6.了解国内外土木工程领域最新进展和动态。

三、培养流程1.全日制研究生入学后由导师组织入学教育,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并开展实验工作;2.研究生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对土木工程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深入学习,进行学术课程学习和科研项目探索;3.研究生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参加学术报告、学术讨论等活动,增强交流和合作能力;4.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学科方向的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践,积累实践经验和技能;5.研究生在攻读硕士学位后,可参加考博考试,获得资格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6.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开展专业课程学习、科研工作和学术讲座,准备博士论文。

四、培养要点1.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

包括土木工程概论、结构力学、土力学、岩土工程、结构工程、港口海岸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施工管理等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学习和探索;2.科研训练与实践教学。

包括参与导师科研项目、实验室实践、科研讨论和发表学术论文等准备;3.国内外学术交流。

包括参加学术会议、参观学术讲座、去国外交流学习等对接国际前沿学术动态;4.综合素质培养。

包括参加社会活动、参与科技竞赛、加强团队合作能力培养、提升实际动手能力等的培养。

五、培养环境1.研究生实验室。

提供研究生进行科研实验的场所和设备,保障研究生科研实验的进行;2.导师团队。

提供专业导师,提供专业指导和学术交流场所,确保研究生学业顺利进行;3.校外实践基地。

撑一方之土保公路安全——记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

撑一方之土保公路安全——记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

分 析 及 支 挡 结 构 、 土工 离心 模 型 试 验 和 位 移 量 相 关 .如果 静 止 或 是 少 量 位 移 但 飞 面 前 的 头 号 难 题 。 “ 遇 到 困难 时 .除
岩土工程数值分析等方 面取得若 干创 新 未达到极 限状 态 .此时的土压力如何确 了要 自 己动 脑 筋 想 办 法 .还 要 多 与 人 交 性成果 ,累计发表学术论文2 O 余 篇 ,其 定 7 这 无 疑 成 为 新 的难 题 。 流 ” .这是他 从那次经历 中汲取 到的秘
强而非纯理论 学科 我 能尽情地发挥特 稳 定 性 、抗 倾 稳 定 性 就 显 得 尤 为 必 要 。 长 ”。2 0 年前 的一 个决定让宋飞 与岩土 这 些 特 性 的 显 现 与 一 个 参 数 密 切 相 关 ,
等奖 ,并申报发 明专利 .宋飞 为第一发
工程结缘 ,后 又因兴趣使 然 ,他 在科 研 即土压 力。计 算土压力的方法有经典 的 明人 。 的探索道路上 不断追 求新知 .并注重理 朗肯 和库 伦 土 压理 论 .但 其 缺 陷 是 只 能 在 做 土 压 力 离心 模 型 试 验 时 .在
【 创 新 之 路 】Wa y o f I n n o v a t i o n
撑一方之土 保公路安全
— —
记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副教授 、硕士研究 生导师宋飞
倪 萍
本刊记者
随 着 我 国 高 速 公 路 建 设 的大 规 模 发
值 得 一 提 的 是 .宋 飞 自 行成 功 研 带 J l
论 与 实 际 工程 相 结 合 。 直 至 如 今 ,他 已 计算 主动 和被 动两个极限状态下 的土压 离心 加速度增大 的过程 中挡墙却始终不

岩土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岩土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岩土工程学科硕士硕士培养方案(081401)一、培养目旳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德、智、体全面发展旳岩土工程领域高层次专门人才。

详细规定:1. 很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旳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旳重要思想。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2.拥护党旳基本路线, 热爱祖国, 遵纪遵法, 品行端正。

具有强烈旳事业心、团结协作精神和为本学科事业献身旳精神。

3.掌握在岩土工程学科领域坚实旳理论基础和系统旳专门知识, 具有从事岩土工程及其有关领域旳科学研究和独立承担岩土工程技术性工作旳能力, 具有较宽旳知识面和较强旳适应性。

4. 较纯熟掌握一门外国语。

5. 具有健康旳体魄和良好旳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1. 环境岩土与地下工程研究高速公路与铁路、建筑工程、边坡工程、都市地铁和隧道施工中旳环境岩土问题;研究多种地下工程(地铁、道路隧道、基坑)旳设计理论、新工艺、新技术(包括人工冻结施工新技术)及其工程检测技术;重要以研究地下工程(地铁、道路隧道、基坑)引起周围地表、建筑物与构筑物变形、沉降旳预测理论和控制技术, 研究深大基坑工程支护理论和新技术为特色。

2. 软弱地基处理新技术研究高速公路与铁路、建筑工程、都市地铁和隧道工程中旳软基加固、处治措施和软弱地基检测旳新工艺、新技术。

3. 工程构造理论与应用研究建筑工程、地下工程、桥梁工程旳混凝土构造、钢构造, 建筑木构造, 包括构造可靠度、构造检测、构造新材料、复合构造, 新型地下支护构造旳理论、设计与应用等。

4. 边坡工程研究高速公路、铁路与矿山旳生态护坡边坡设计、计算理论及其稳定性, 边坡旳环境和生态效应;研究高大边坡护坡技术、计算理论、稳定性及有关检测技术。

三、学习年限和时间安排全日制硕士硕士旳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按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并重原则, 课程学习合计1—1. 5学年, 论文工作量不少于1学年。

根据实际状况, 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校同意, 可合适提前或延长一年(或六个月), 在职硕士生可延长二年。

《岩土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大纲

《岩土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大纲

《岩土工程施工》教学大纲课程编号:632023课程名称:岩土工程施工课程英文名称: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学时(理论+实践):48学时学分:3开课学期:第七学期选用教材:《岩土工程施工》,陈晨主编,地质出版社,2003 主要参考书:1.林宗元主编.《岩土工程治理手册》.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2.陈晨主编.《现代地基处理技术》.地质出版社,2012年一、中英文课程简介岩土工程施工课程系统介绍了岩土工程施工各种方法的原理、相关设计计算及施工工艺,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工程勘察钻探、工程孔施工技术、地基处理技术、桩基础施工技术、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锚固技术、非开挖施工技术、其他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等。

The curriculum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of various methods x the design calculation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The main content includes introduction,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drilling, engineering hol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ground treatment technology, pile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underground diaphragm wall, anchorage technology, trenchless excavation technology and other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 etc.二、课程的目的、性质与任务“岩土工程施工”是地质工程(勘察工程方向)专业的专业主干课。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研究生录取分数线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
76.0 76 75.96 75.92 75.84 75.84 75.72 75.56 75.44 75.44 75.36 75.36 75.4 75.36 75.32 75.32 75.3 75.24 75.2 75.2 75.16 75.08 75.08 75.056 75.04 75.04 74.96 74.92 74.92 74.8 74.8 74.6 74.448 74.04 73.96 73.52 73.48 73.44 73.4 73.4 73.36 73.36 73.28 73.24 73.16 73.04 73.0
陈拴发 杨宏志 杨宏志 马骉 蒋应军 陈忠达 武建民 陈忠达 彭余华 李晓明 陈忠达 郑南翔 郑木莲 杨宏志 裴建南翔 许金良 张争奇 郑南翔 郝培文 陈拴发 陈华鑫 陈拴发 申爱琴 刘红瑛 沙爱民 杨少伟 沙爱民 支喜兰 李炜光 许金良 郑南翔 韩森 张洪亮 杨少伟 张争奇 申爱琴 陈华鑫

土木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硕士培养方案土木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简介•硕士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土木工程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模式: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种。

•学制:3年全日制。

学术型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必修课程:–土木工程基础与前沿–结构力学与分析–土木工程材料与测试–地基与基础工程学–结构工程与设计–土木工程实验与实习•选修课程:–高级结构理论与分析–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土木工程项目管理–桥梁工程设计与施工–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隧道与地下工程实践环节•科研实践:参与导师课题研究、发表科研论文、参加学术会议。

•社会实践:到工程公司或研究院实习,了解土木工程实际应用场景。

毕业要求•完成学术研究或工程项目,并取得一定成果。

•具备独立撰写科研论文、书写工程报告的能力。

•具备一定的科研指导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取得硕士学位。

专业型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必修课程:–土木工程基础与前沿–结构力学与分析–土木工程材料与测试–地基与基础工程学•专业方向课程:–结构工程与设计–施工技术与管理–工程质量与安全–工程造价与预算实践环节•工程实践:参与实际土木工程项目,学习实际操作技能。

•实习:到知名工程公司实习,接触前沿工程技术和行业实践。

毕业要求•完成专业项目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果。

•具备独立承担土木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能力。

•具备项目管理和团队领导能力。

•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取得硕士学位。

入学要求•本科毕业生,工科相关专业背景优先。

•具备较好的数理基础和工程计算能力。

•通过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及面试。

培养特色•导师团队:拥有一支专业、优秀的导师团队,提供学术指导和实践指导。

•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与企业合作,举办实习项目。

•学术交流:定期举办学术报告会、学术研讨会,增加学术交流机会。

•行业对接:与土木工程领域的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合作,开展科研和项目合作。

以上是土木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相关内容,我们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术和实践培养,帮助他们成为优秀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2110170
基础工程(二)


3.0
60.0
考试

选修课
s1110301
自然辨证法概论


1.0
18.0
考查

s1306030
日语(第二外语)


2.0
108.0
考查

s1306040
俄语(第二外语)


2.0
108.0
考查

s1306050
德语(第二外语)


2.0
108.0
考查

s2108020
总学分不高于32学分不低于30学分其中学位课不高于21学分不低于18学分其中非学位课不低于9学分;
公共学位课计入总学分;基础理论课计入总学分;专业学位课计入总学分;
选修课计入总学分必修环节计入总学分;补修课程不计入总学分;
栏目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是否必修课
是否学位课
学分
课程学时
考核方式
年度学期
公共学位课
C++语言


2.0
40.0
考查

专业学位课
s1206020
弹塑性理论


3.0
60.0
考试

s2110040
高等土力学


3.0
60.0
考试

s2110140
岩土测试技术


3.0
60.0
考试
春பைடு நூலகம்
s2110150
岩土工程数值方法


2.0
40.0
考试

s2110160
高等岩体力学


3.0
60.0
考试
s11050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0
36.0
考试

sw003
第一外国语(硕士)


3.0
80.0
考试

sw004
第一外国语(硕士)


3.0
80.0
考试

基础理论课
s1203020
数理统计与随机过程


2.0
60.0
考试

s1203160
数值分析


2.0
70.0
考试

s2206010


2.0
40.0
考查

高等工程地质


2.0
40.0
考试

s2110080
土塑性力学


2.0
40.0
考查

s2110130
岩土可靠性理论


2.0
40.0
考试

s2110180
土动力学


2.0
40.0
考查

s2110190
地基处理


2.0
40.0
考查

s2110200
高等土质学


2.0
40.0
考查

s2110210
基础工程抗震设计


1.0
20.0
考查

s2110220
土工相似理论与模型试验


2.0
40.0
考查

s2110230
土工织物及加筋土原理


2.0
40.0
考查

s2110240
黄土力学与工程


2.0
40.0
考查

s2606370
滑坡动力学


2.0
40.0
考查

s2606410
岩土工程软件使用与开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