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活动 两猫相争(看讲)
大班语言活动两猫相争教案【含教学反思】

1.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发现部分幼儿在口语表达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2.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这个故事,并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做到友谊和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
1.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
2.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和小组讨论;
5.总结与反思(5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感受。
六、板书设计
1.故事标题:《两猫相争》
2.生词和短语:争夺、友谊、分享、道歉、和好如初
3.重点句子:我们要学会分享,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就争吵。
七、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用画笔和水彩画出故事中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2.答案:画面描述故事中的两个猫咪,一只猫咪手里拿着鱼,另一只猫咪想要分享。画面中可以加入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
3.针对不同语言发展水平的幼儿,给予个别化的关注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语言表达困难。
重点在于掌握故事内容,学会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教师可采取以下措施:
1.利用教具(如挂图、故事卡片)辅助教学,让幼儿直观地认识生词和短语;
2.设计有趣的游戏和活动,让幼儿在玩耍中学习,提高记忆效果;
3.反复朗读故事,让幼儿在熟悉故事的过程中自然地掌握生词和短语。
大班语言活动两猫相争教案【含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动物故事》中的《两猫相争》。本章节详细讲述了两个猫咪因为一条鱼而展开的故事,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友谊、分享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
1.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
2.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大班语言讲述活动《两猫相争》教案示例

大班语言讲述活动《两猫相争》教案例如一、活动目标1.能够较连贯地讲述两猫相争的故事情节。
2.学会运用“难解难分”“满头大汗”等词汇。
3.尊重他人的发言,乐意在集体面前,体验漫画的诙谐趣味。
二、活动准备图片一套三、活动过程(一)、设疑导入今天森林里开起了运动会,所有的小动物们都来到了草地上集合,可是左等右等都不见猫兄弟俩。
猫兄弟俩去哪里了?(边出示图片一)(二)、观察感知理解图片并讲述1、图一:感知讲述对象,并自由讲述师:原来猫兄弟俩在这里啊!(1)提问:猫兄弟长得什么样子的?它们遇到了什么?(2)集体中讲述幼儿个别讲述谁能告诉大家这幅图里有什么它们遇到了什么?结合图片教师示范性讲述白猫和花猫看见一只小老鼠咬着一条鱼,同时飞奔过来2、图二:感知讲述对象,并自由讲述师:花猫和白猫最喜欢吃鱼的,难怪它们来不及参加森林运动会。
接下来花猫和白茅猫会发生什么事情?(边出示图片二)(1)提问:花猫和白猫它们在做什么?小老鼠在做什么?鱼它在哪里?(2)集体中讲述幼儿个别讲述谁愿意来讲讲这幅图呢?结合图片教师示范性讲述白猫咬住鱼头,花猫咬住鱼尾,互不相让,小老鼠在角落转头看。
3、图三:感知讲述对象,并自由讲述师:花猫白猫怎么样了?(边出示图片三)丰富词汇:“难解难分”“乱成一团”(1)提问:它们在做什么?图片上还有什么?(2)集体中讲述幼儿分组讲述请小朋友和旁边的小朋友讲讲花猫白猫它们怎么了,等下老师请个别的小朋友来为我们讲讲,看哪一组小朋友讲得最好!幼儿个别讲述两只猫争得难解难分,乱成一团,只见到两个发怒的。
大班语言活动:两猫相争(讲述活动)

大班语言活动:两猫相争(讲述活动)活动目标:1.喜欢欣赏漫画,能较生动地描述图片的内容。
2.积极地参与谈论活动。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已事先初步了解猫的生活习性。
材料配套:数字资源《两猫相争》,幼儿活动操作材料《语言·两猫相争》,亲子手册《两猫相争》。
活动过程:一、设疑提问,引入活动。
1.师:猫最爱吃什么?如果有两只猫饿了很长时间后同时看到一条鱼,它们会怎样做?好,我们来看看这几幅漫画,说说漫画中的两猫是怎样相争的。
二、播放数字资源《两猫相争》,引导幼儿生动地描述图片内容。
提问:这两只猫为了什么而争执?结果怎样?三、引导幼儿逐幅观察图片,鼓励幼儿生动地描述图片内容。
1.引导幼儿观察图①,提问:可用什么好听的词来描述图片中两只猫的表情和动作?(睁圆双目,张大嘴巴,撒开四条腿飞奔过去,一同冲向那条鱼。
)2.引导幼儿观察图②,提问:它们是怎样互不相让的?小老鼠在做什么?3.引导幼儿观察图③,提问:为什么我们只看到两只矛头和圈圈线,看不到其他部分?(帮助幼儿丰富词语“难解难分”)4.引导幼儿观察图④,提问:最后两只猫怎样了?鱼到哪里去了?(帮助幼儿丰富词语“满头大汗”。
)四、利用幼儿活动操作材料《两猫相争》,引导幼儿生动地讲述图片内容。
1.请幼儿将图片的内容完整、连贯地讲述给同伴听。
2.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完整地讲述图片的内容。
五、讨论交流,扩展讲述。
1.请幼儿讨论:两猫相争的后果是什么?为什么它们都吃不到鱼?它们要怎样做才能吃到鱼?2.引导幼儿推测:鱼到哪儿去了?3.引导幼儿续编故事。
活动延伸:游戏活动:(1)引导幼儿在美工区、语言区利用操作材料《两猫相争》开展画漫画、拼图讲述、续编或改编图片故事的活动。
(2)组织幼儿在户外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家园共育:请家长利用亲子手册《两猫相争》与幼儿一起讲故事,并与幼儿一起收集儿童漫画,欣赏漫画的幽默。
活动反思:主要优点:《两猫相争》这节活动以谈话导入再结合图片导入主题,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两猫相争》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两猫相争》含反思大班语言教案《两猫相争》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学习词语:难解难分、满头大汗,能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展开合理的想象,大胆的讲述,懂得与同伴互相谦让,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语言《两猫相争》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能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展开合理的想象,大胆的讲述。
2.学习词语:难解难分、满头大汗。
3.懂得与同伴互相谦让。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1、PPT课件。
2、每人一份讲述小图片。
词卡“难解难分”“满头大汗”活动过程:一、猫叫声音导入,再PPT出示两只猫。
教师:小朋友们,听一听你们看谁来了?今天呀,老师就给小朋友讲一个关于猫的故事。
二、播放PPT,引导幼儿逐幅观察图片,感知理解图片内容并讲述。
先出示两只猫图片,引导幼儿大胆猜测,想象。
教师:图上画的两只猫长什么样子?它们为什么高兴呢?1、出示图一:教师:图上画的两只猫长什么样子?它们为什么高兴呢?问:白猫和和花猫在草地上玩,看到什么了?它们心里想什么?请个别幼儿讲一次。
2、出示图二:两只猫在干什么?白猫咬着什么?花猫咬着什么?老鼠干什么去了?请个别幼儿讲一次。
3、出示图三:两只猫在干什么?它们为什么打架?它们打得分也分不开,可用一个恰当的词“难解难分”来说。
(出示词卡“难解难分”帮助幼儿理解)。
鱼哪里去了?4、出示图四:问:最后两只猫怎么样了?(出示词卡“满头大汗”帮助幼儿理解)。
教师小结:两只猫打得筋疲力尽,满头大汗,爬在地上,却惊奇的发现鱼不见了。
5.幼儿看小图片大声讲述。
6.教师完整讲述图片内容并结合图片取名。
三、小结活动情况,提升主题并进行行为教育。
教师:故事里两只猫为什么没有吃到鱼?它们怎么才能吃到鱼?小结:对,两猫互相谦让,或两猫商量分着吃,就能吃到鱼。
讨论:平时我们做什么事情也应该不争抢、互相谦让呢?播放PPT小结:小朋友平时玩玩具、看图书等都应该友好相处、互相谦让。
大班看图讲述教案两猫相争[大班教案]
![大班看图讲述教案两猫相争[大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ae6067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fe.png)
大班看图讲述教案两猫相争[大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看图讲述》中的第六节,内容围绕“两猫相争”的故事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通过观察两猫相争的图片,引导学生描述图片内容,激发学生想象力;学习故事中的生词和句子,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讲述故事,让学生明白友谊的可贵和争斗的无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观察图片,描述出两猫相争的场景,并发挥想象力,编出自己的故事。
2. 学习故事中的生词和句子,提高学生的词汇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让学生从故事中体会到友谊的可贵,学会尊重他人,珍惜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观察图片,描述故事场景;学习生词和句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通过故事让学生明白友谊的可贵,学会珍惜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两猫相争的故事图片、生字卡片、挂图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两猫相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内容。
2. 讲解:讲述故事,引导学生学习生词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让学生根据图片编出自己的故事,并进行分享。
4. 例题讲解:选取故事中的一个情节,引导学生进行详细描述。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所学生词和句子描述故事中的其他情节。
六、板书设计1. 两猫相争2. 主要内容:图片描述: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描述出两猫相争的场景。
生词学习:展示故事中的生词,帮助学生积累词汇。
句子学习:展示故事中的句子,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两猫相争的故事,编一个类似的友谊主题故事。
2. 答案示例:两个小狗争夺骨头的故事,明白友谊比骨头更重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但在引导学生编故事时,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想象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里观察身边的小动物,尝试用所学知识描述它们的行为,与家人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2024年大班语言活动两猫相争教案【含教学反思】

2024年大班语言活动两猫相争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趣味故事》中的《两猫相争》。
该故事讲述了两个猫咪因为一条鱼而展开的争夺战,通过幽默、生动的故事,引导幼儿学会分享、互相谦让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故事的名称,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能够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 通过故事,培养幼儿学会分享、互相谦让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幼儿的听说能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语言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学会分享和谦让。
难点: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并从中体会到故事所传递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两猫相争的图片、小鱼玩具。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拿出小鱼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如果你们面前有一条小鱼,你们会怎么做?”通过讨论,引出故事主题。
2. 故事讲解(10分钟):a. 教师播放故事课件,讲述《两猫相争》的故事。
b. 教师提问,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内容,如:“故事中的两只猫咪在争什么?”、“它们是怎么解决问题的?”c. 教师通过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重点词语,如“争夺”、“分享”、“谦让”。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设置一个类似的情境,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和谦让,如:“小明和小华都想要这个玩具,他们应该怎么办?”4. 随堂练习(10分钟):a. 教师分发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故事中的两只猫咪。
b. 教师指导幼儿用剪刀剪下自己画的猫咪,进行“两猫相争”的角色扮演。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名称:《两猫相争》2. 重点词语:争夺、分享、谦让3. 故事简图:两只猫咪、一条小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故事中的两只猫咪,并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故事,让幼儿学会了分享和谦让的品质。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大班语言两猫相争教案

大班语言两猫相争教案【篇一:大班语言教案:漫画】活动目标:1、喜欢欣赏漫画,生动地描述图片的内容。
2、学习词语:难解难分、满头大汗。
活动准备:1、教育挂图《领域活动语言两猫相争》。
2、学习包《语言讲述活动两猫相争》活动过程:一、设疑导入:今天森林里开运动会,所有的小动物们都来到草地上集合,可是左等右等都不见猫兄弟俩。
猫兄弟俩去哪里了?二、引导幼儿逐幅观察图片,感知理解图片内容并讲述。
1、感知讲述对象并自由讲述。
2、丰富词汇:难解难分、满头大汗。
3、集体讲述。
4、幼儿个别讲述。
三、完整讲述图片内容并结合图片取名。
四、小结活动情况,提升主题并进行行为教育。
五、延伸活动:引导幼儿续编图片的故事。
回家后请小朋友也给爸爸妈妈讲讲这个故事,想想故事的结尾还可以怎么样?明天来可以告诉老师,看谁的故事更有趣。
【篇二:幼儿园大班教师资格证说课稿】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散文欣赏):秋天的雨活动目标:1、认真聆听雨的声音,比较不同雨声的特点,用?_____的?的表达方式描述不同季节雨的特点。
2、主动讲述自己观察到的“秋天到来”的各种变化,描绘秋天的故事。
3、倾听散文的配乐朗诵,跟随音乐感受散文中秋天的美。
4、跟读散文,理解并感知散文的语言美、内容美以及情境美,学习有感情的朗读散文,激发阅读散文作品的兴趣,体验散文学习的快乐,培养阅读的积极性。
5、尝试并运用散文中的句子表述和表达金秋的美丽,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分组为散文创编动作,学会合作,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和记录到的秋天的美。
活动重点:理解并感知散文的语言美、内容美以及情境美。
活动难点:为散文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1、不同大小、不同季节的雨声录音。
2、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秋天图景。
3、秋天的叶子、果实等的实物若干。
活动过程:结合幼儿实际生活经验,并抓住幼儿爱玩的天性,以闯关游戏的方式完成此次活动。
动物王国最近要招募一批英勇能干的小动物来保卫他们的森林,报名的小动物要经历听、说、仿、编、演等五关层层选拔,最后挑选最勇敢、最能吃苦、最爱动脑筋的小动物来保护他们共同的家,小朋友们想不想参加啊?1、第一关:听雨辨不同(感受雨声)听放音乐,先放不同大小的下雨声,再不同季节的雨声,引导小朋友去感受雨声的变化与不同之处,使用?_____的?的形式描述雨的特点。
2024年大班看图讲述教案两猫相争[大班教案]
![2024年大班看图讲述教案两猫相争[大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1c5a10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fa.png)
2024年大班看图讲述教案两猫相争[大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两猫相争”的看图讲述。
通过观察两猫相争的图片,引导幼儿关注动物的行为特点,培养幼儿观察、表达、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仔细观察图片,描述两猫相争的场景,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让幼儿通过讨论、思考,了解动物之间的争斗原因,培养幼儿的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图片,理解两猫相争的原因。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表达、思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两猫相争的图片、挂图、PPT、教学卡片等。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出示两猫相争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讲述图片内容。
(2)邀请幼儿分享观察到的两猫相争的情景。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两猫相争的过程,引导幼儿关注两猫的动作、表情等细节。
(2)讲解两猫相争的原因,让幼儿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出示教学卡片,让幼儿根据卡片内容,用画笔、剪刀、胶水等学具,制作两猫相争的场景。
(2)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讲述作品中的两猫相争情景。
4. 小结与讨论(10分钟)(2)教育幼儿关爱动物,保护动物,不要让它们受到伤害。
六、板书设计1. 两猫相争2. 内容:两猫相争的情景描述两猫相争的原因如何关爱动物、保护动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两猫相争场景,并讲述其背后的故事。
画出两猫相争的情景,描述它们之间的争斗原因。
通过自己的想象,编写一个关于两猫相争的故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中,幼儿对两猫相争的观察、表达和思考能力得到了锻炼。
在讨论环节,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观点。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让幼儿和家长共同观察、讨论生活中的动物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语言活动《两猫相争》(看图讲述)
一、活动目标:
1、(知识)喜欢欣赏漫画,体验漫画的诙谐趣味。
2、(技能)较生动的描述图片的内容.
3、(情感)乐于想象与讲述,体验讲述的乐趣。
重点:理解漫画内容,较生动地描述图片的内容。
难点:理解、运用新词,较生动地讲述图片内容。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猫的习性
2、物质准备:课件、与故事内容相关的小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导语:有一天,天气真好,白猫和花猫兄弟俩商量着去哪儿捉老鼠,当他们路过墙角的时候,突然间看见一只叼着鱼的老鼠,同时飞奔过去,接下来会发生发生了什么事呢?你们来猜猜。
(二)细致观察图片、读懂图意,较完整讲述故事内容。
1、出示图片一,引导观察、理解并完整讲述故事开始。
(1)导语:请小朋友们认真观察图片,看看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看到老鼠嘴里叼着一条鱼,白猫和花猫会想什么?做什么呢?
(2)设问讨论,想象故事的发展。
导语: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你们来猜一猜?
2、逐一出示图片二、三、四,多形式学习完整讲述图片故事。
(1)结合课件二,提出自主讲述的要求:白猫和花猫在干嘛?他们是怎么咬住小鱼的?把你的想法说给旁边的伙伴听。
(2)请个别幼儿概括讲述图片二内容,师幼共同评价故事完整性。
(3)幼儿两两表演,引导生动讲述图片二的故事。
导语:白猫和花猫为了抢鱼,他们之间会说什么?做些什么呢?(丰富词语:互不相让)
(4)观看图片三:重点引导幼儿观察白猫和花猫动作和表情,生动讲述图三的故事。
导语:白猫和花猫在干嘛?为什么只看到两个猫头?他们为什么会出汗?
(丰富词语:难舍难分、乱成一团)
(5)观看图片四,重点引导幼儿观察白猫和花猫动作和神态,生动讲述图四的故事。
导语:为什么他们都趴在地上?他们发现了什么?
(丰富词语:精疲力竭)
(三)结合讲述图示、小图片,学习生动讲述图片故事。
1、师幼共同提出相互讲述的要求:(结合图示)
(1)导语:请你和你的同伴一起来讲故事,讲故事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2)小结:故事要讲得连贯完整,要告诉朋友:两只小猫和老鼠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要把它们的对话、心里想什么用好听的词都说出来。
给故事取一个合适的题目。
2、两两合作交流,教师观察指导。
能力强的幼儿能完整、连贯、生动讲述故事,指导能力弱的幼儿能基本完整讲述故事的大概内容。
3、分享交流,体验成功感:
(1)分享故事题目。
(2)请个别幼儿讲述故事,集体评价。
(四)设问引发想象,引导续编故事结尾。
导语:两猫相争结果是怎样?为什么白猫和花猫吃不到鱼?他们要怎样做才能吃到鱼?我们应不应该像他们那样?我们要怎么做?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
(1)语言区:投放故事图片,供幼儿继续观察讲述故事。
(2)表演区:投放角色头饰,鼓励幼儿自由表演故事。
2、家园共育:把故事讲述给爸爸妈妈听,可拍下故事讲述视频,带回幼儿园分享给同伴。
也可与爸爸妈妈一起表演故事,体验亲子表演和讲述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