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讲述活动——两猫相争(1)

合集下载

大班语言活动两猫相争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活动两猫相争教案【含教学反思】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发现部分幼儿在口语表达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2.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这个故事,并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做到友谊和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
1.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
2.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和小组讨论;
5.总结与反思(5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感受。
六、板书设计
1.故事标题:《两猫相争》
2.生词和短语:争夺、友谊、分享、道歉、和好如初
3.重点句子:我们要学会分享,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就争吵。
七、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用画笔和水彩画出故事中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2.答案:画面描述故事中的两个猫咪,一只猫咪手里拿着鱼,另一只猫咪想要分享。画面中可以加入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
3.针对不同语言发展水平的幼儿,给予个别化的关注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语言表达困难。
重点在于掌握故事内容,学会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教师可采取以下措施:
1.利用教具(如挂图、故事卡片)辅助教学,让幼儿直观地认识生词和短语;
2.设计有趣的游戏和活动,让幼儿在玩耍中学习,提高记忆效果;
3.反复朗读故事,让幼儿在熟悉故事的过程中自然地掌握生词和短语。
大班语言活动两猫相争教案【含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动物故事》中的《两猫相争》。本章节详细讲述了两个猫咪因为一条鱼而展开的故事,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友谊、分享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
1.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
2.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大班语言活动:两猫相争(讲述活动)

大班语言活动:两猫相争(讲述活动)

大班语言活动:两猫相争(讲述活动)活动目标:1.喜欢欣赏漫画,能较生动地描述图片的内容。

2.积极地参与谈论活动。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已事先初步了解猫的生活习性。

材料配套:数字资源《两猫相争》,幼儿活动操作材料《语言·两猫相争》,亲子手册《两猫相争》。

活动过程:一、设疑提问,引入活动。

1.师:猫最爱吃什么?如果有两只猫饿了很长时间后同时看到一条鱼,它们会怎样做?好,我们来看看这几幅漫画,说说漫画中的两猫是怎样相争的。

二、播放数字资源《两猫相争》,引导幼儿生动地描述图片内容。

提问:这两只猫为了什么而争执?结果怎样?三、引导幼儿逐幅观察图片,鼓励幼儿生动地描述图片内容。

1.引导幼儿观察图①,提问:可用什么好听的词来描述图片中两只猫的表情和动作?(睁圆双目,张大嘴巴,撒开四条腿飞奔过去,一同冲向那条鱼。

)2.引导幼儿观察图②,提问:它们是怎样互不相让的?小老鼠在做什么?3.引导幼儿观察图③,提问:为什么我们只看到两只矛头和圈圈线,看不到其他部分?(帮助幼儿丰富词语“难解难分”)4.引导幼儿观察图④,提问:最后两只猫怎样了?鱼到哪里去了?(帮助幼儿丰富词语“满头大汗”。

)四、利用幼儿活动操作材料《两猫相争》,引导幼儿生动地讲述图片内容。

1.请幼儿将图片的内容完整、连贯地讲述给同伴听。

2.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完整地讲述图片的内容。

五、讨论交流,扩展讲述。

1.请幼儿讨论:两猫相争的后果是什么?为什么它们都吃不到鱼?它们要怎样做才能吃到鱼?2.引导幼儿推测:鱼到哪儿去了?3.引导幼儿续编故事。

活动延伸:游戏活动:(1)引导幼儿在美工区、语言区利用操作材料《两猫相争》开展画漫画、拼图讲述、续编或改编图片故事的活动。

(2)组织幼儿在户外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家园共育:请家长利用亲子手册《两猫相争》与幼儿一起讲故事,并与幼儿一起收集儿童漫画,欣赏漫画的幽默。

活动反思:主要优点:《两猫相争》这节活动以谈话导入再结合图片导入主题,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2024年大班语言活动两猫相争教案【含教学反思】

2024年大班语言活动两猫相争教案【含教学反思】

2024年大班语言活动两猫相争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寓言故事与成语》,详细内容为“两猫相争”的故事。

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来源及其寓意,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成语“两猫相争”的基本含义。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3. 培养幼儿团结协作、懂得谦让的优秀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成语“两猫相争”的寓意。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通过故事情境,培养语言表达和团结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学PPT、挂图、故事录音。

学具:彩笔、画纸、成语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2. 故事讲述:播放故事录音,让幼儿跟随录音聆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3. 例题讲解:结合故事内容,讲解成语“两猫相争”的含义,引导幼儿用成语造句。

4.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讨论,让幼儿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并讨论故事中猫的行为。

5. 情境实践:组织幼儿进行“两猫相争”的角色扮演,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团结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两猫相争2. 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3. 故事梗概:简要介绍故事情节4. 重点成语:用不同颜色粉笔突出显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并谈谈对成语“两猫相争”的理解。

2. 答案:引导幼儿结合故事内容进行回答,教师给予适当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例题、实践情境等多种方式,让幼儿理解成语“两猫相争”的含义。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课后与家长分享故事,让家长参与进来,共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道德品质。

同时,鼓励幼儿多读寓言故事,积累更多的成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成语“两猫相争”的寓意。

2024年大班看图讲述教案两猫相争[大班教案]

2024年大班看图讲述教案两猫相争[大班教案]

2024年大班看图讲述教案两猫相争[大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两猫相争”的看图讲述。

通过观察两猫相争的图片,引导幼儿关注动物的行为特点,培养幼儿观察、表达、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仔细观察图片,描述两猫相争的场景,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让幼儿通过讨论、思考,了解动物之间的争斗原因,培养幼儿的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图片,理解两猫相争的原因。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表达、思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两猫相争的图片、挂图、PPT、教学卡片等。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出示两猫相争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讲述图片内容。

(2)邀请幼儿分享观察到的两猫相争的情景。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两猫相争的过程,引导幼儿关注两猫的动作、表情等细节。

(2)讲解两猫相争的原因,让幼儿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出示教学卡片,让幼儿根据卡片内容,用画笔、剪刀、胶水等学具,制作两猫相争的场景。

(2)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讲述作品中的两猫相争情景。

4. 小结与讨论(10分钟)(2)教育幼儿关爱动物,保护动物,不要让它们受到伤害。

六、板书设计1. 两猫相争2. 内容:两猫相争的情景描述两猫相争的原因如何关爱动物、保护动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两猫相争场景,并讲述其背后的故事。

画出两猫相争的情景,描述它们之间的争斗原因。

通过自己的想象,编写一个关于两猫相争的故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中,幼儿对两猫相争的观察、表达和思考能力得到了锻炼。

在讨论环节,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观点。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让幼儿和家长共同观察、讨论生活中的动物行为。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两猫相争》有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两猫相争》有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两猫相争》有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动物故事》中的《两猫相争》。

该故事讲述了在同一屋檐下,两只猫咪因为争抢鱼骨头而发生争执,通过互相谦让,达成共识的故事。

教学内容包括:理解故事情节,学习生词,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情感态度。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把握故事的主题思想。

2. 学会故事中的生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培养幼儿在与人交往中学会互相谦让,懂得分享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故事中两只猫咪的情感变化,培养幼儿的情感态度。

重点:学习故事中的生词,掌握故事情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课件、图片、生词卡片、猫咪手偶。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两只猫咪,通过表演形式展示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关注两只猫咪的情感变化。

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故事课件,详细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主题。

3. 生词学习(10分钟)教师展示生词卡片,带领幼儿朗读并解释生词含义,让幼儿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4. 随堂练习(10分钟)①让幼儿两人一组,用生词卡片进行角色扮演,复述故事情节;②组织幼儿进行画图活动,画出两只猫咪争夺鱼骨头的场景。

5. 情感态度培养(5分钟)通过讨论故事中两只猫咪如何解决问题,引导幼儿学会互相谦让,懂得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故事两猫相争2. 生词列表:争执谦让共识分享3. 故事简笔画:两只猫咪争夺鱼骨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将故事《两猫相争》讲给家人听,并尝试用生词卡片进行角色扮演。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情感态度变化,引导幼儿学会互相谦让。

2. 拓展延伸:开展家庭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共同完成作业,培养幼儿的家庭亲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

2. 实践情景引入的互动性和生动性。

大班语言讲述活动《两猫相争》教案示例

大班语言讲述活动《两猫相争》教案示例

大班语言讲述活动《两猫相争》教案示例一、活动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知两只猫因为争夺食物而相争的情节。

2. 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 学会分享的重要性,培养友善相处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两猫相争》2. 食物图片若干3. 分享卡片若干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看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察两只猫的状态。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两只猫在做什么?2. 讲述故事: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两猫相争》,引导幼儿感知故事情节。

师:故事中有哪些角色?它们为什么会相争?3. 讨论故事: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帮助幼儿理解分享的重要性。

师:你们认为这两只猫应该怎么做才能解决问题?4. 情景扮演:分组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扮演,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5. 总结:引导幼儿讲述分享的重要性,培养友善相处的情感。

师:你们学会了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幼儿在家庭中分享食物。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分享角”,引导幼儿将食物放置在分享角,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

3. 区域活动:在角色区设置“两猫相争”情境,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分享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2. 家长反馈:了解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观察到幼儿分享的行为,评价幼儿的实践能力。

3. 同伴评价:让幼儿互相评价在情景扮演中的表现,培养幼儿的自评和他评能力。

六、活动准备:教具准备:1. 《两猫相争》故事课件或图书。

2. 猫头饰两个。

3. 食物模型或真实食物。

4. 分享盒或盘子。

5. 记录卡若干。

环境准备:1. 安静、舒适的语言角。

2. 适当的照明和温度。

七、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看故事课件或朗读故事,引导幼儿观察两只猫的状态。

教师提问:故事中的两只猫在做什么?它们为什么这样做?2. 讲述故事: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两猫相争》,引导幼儿感知故事情节。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两猫相争》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两猫相争》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两猫相争》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趣味故事》中的《两猫相争》。

故事讲述了两只猫咪因为一条鱼而展开了一场智慧与力量的较量。

详细内容包括:故事情节的讲解、角色扮演、词语理解、口语表达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德观念。

2. 学会故事中的生词,提高幼儿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故事中的道德观念,进行角色扮演。

重点:掌握故事中的生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故事课件:包括图片、文字、声音等。

2. 角色扮演道具:猫耳朵、鱼玩具等。

3. 生词卡片:故事中出现的生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关注猫咪这一动物,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1)你们见过猫咪吗?它们长什么样子?(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关于猫咪的故事,你们想知道发生了什么吗?2. 讲解故事:播放课件,边讲述故事边展示图片。

(1)讲述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关注两只猫咪的争斗过程。

(2)讲解故事中的生词,帮助幼儿理解词义。

3.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故事情节。

(1)分配角色,进行简单的角色扮演培训。

(2)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教师观察并指导。

4. 例题讲解:以故事中的对话为例,讲解口语表达技巧。

(1)分析故事中的对话,引导幼儿注意说话的语气和表情。

(2)示范对话,让幼儿模仿练习。

5. 随堂练习:让幼儿运用所学词语和表达技巧进行口语练习。

(1)分组进行口语练习,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2)教师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故事《两猫相争》2. 生词卡片:展示故事中的生词3. 口语表达技巧:对话示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复述故事《两猫相争》,注意使用故事中的生词。

答案:略2. 作业题目:和爸爸妈妈一起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口语练习。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

大班语言讲述活动《两猫相争》教案示例

大班语言讲述活动《两猫相争》教案示例

一、活动名称:大班语言讲述活动《两猫相争》二、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的角色特征。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3. 教育幼儿学会分享,懂得友谊的重要性。

三、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两猫相争》2. 故事角色头饰3. 相关图片素材4. 画纸、画笔等绘画材料四、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争抢事件,引导幼儿讨论如何解决争抢问题。

2. 故事讲述: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看故事《两猫相争》,并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关注故事细节。

3.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故事再现,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4. 讨论:故事结束后,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两猫为什么会争吵,以及争吵给他们带来的后果。

让幼儿认识到分享的重要性,教育幼儿学会分享,懂得友谊的可贵。

5. 绘画环节: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画笔和画纸绘制故事场景或自己想象中的两猫和平共处的画面。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幼儿在家与家长分享故事,并进行相关话题的讨论。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两猫相争”主题展示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引导幼儿互相欣赏、交流。

3. 区域活动:在角色区设置“宠物店”场景,让幼儿扮演宠物店老板和顾客,进行相关角色的扮演活动。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知角色特征,学会分享。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及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七、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课件、角色头饰等,营造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

3. 游戏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绘画等游戏环节,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八、课程步骤: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争抢事件,引导幼儿讨论如何解决争抢问题。

2. 故事讲述: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看故事《两猫相争》,并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关注故事细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讲述活动——两猫相争(看图)活动目标:
1.学习满头大汗和难解难分这两个成语
2.能够较生动的描绘图片的内容
3.能够积极参与讨论活动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ppt中的四张图片以及相关的音频资料
2.经验准备:幼儿提前去了解猫的生活习性
活动过程
一.以播放猫的音频形式导入,引起幼儿的注意和兴趣。

1. 老师:哇小朋友们,你们仔细的听一听,然后一起说一说是什么谁来我
们大二班做客,
听完猫叫的音频后,幼儿进行回答。

幼儿:是小猫。

老师:小朋友们都听出来了,那么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这两只可爱的小猫,你们知道小猫爱吃什么吗?
幼儿:小猫爱吃鱼
老师:噢小朋友们都知道小猫爱吃鱼,好,那现在,老师给你们说一说这两只小猫身上他们身上发生的一件事情。

今天小猫发生一件有趣的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播放两猫相争的四张图片,让幼儿能够完整的欣赏完这四张图片并且观察这四张图。

1.首先让幼儿观看和观察第一张图片,老师提出问题。

老师:你们在图片中看到了什么?可以用什么好听的词要用什么词语来形容猫的表情和动作?
幼儿:小猫跑过去要去争鱼吃,他们跑的特别快,眼睛都睁得大大的,四条腿长长的。

教师小结,正确、完整讲述
2.然后让幼儿观看和观察第二张图,老师提出问题。

老师:两只小猫在争鱼吃,他们是怎样互不相让的?他们是怎么争夺的?那么小老鼠在做什么呢?
幼儿:一只小猫咬住鱼头,一只咬住鱼尾巴。

小老鼠害怕的跑到角落里偷看它们抢鱼。

教师小结,正确、完整讲述
3.接着让幼儿观看和观察第三张图,老师提出问题。

老师:图片里面我们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能不能说说两只小猫当时的状态,这个词孩子不好理解是什么样的?
幼儿:两只猫在一起打架停不下来,因为他们在抢鱼吃,两只小猫流了很多汗,而且很凶。

老师:为什么我们只能看到两个猫头和圈圈线?
幼儿:因为两只小猫打的很激烈都缠在一起了
老师:那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他们打架打得那么激烈的场景呢?
幼儿:……
老师:喔他们打架那么激烈我们可以用难解难分这个词语来形容他们打架的场景。

那小朋友在认真观察一下,两只小猫当时的状态是什么样的?
幼儿:他们打的很激烈,留了很多汗。

老师:喔我刚刚听见有个小朋友说两只小猫流了很多汗,那小朋友们知道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小猫流了很多汗的样子?
幼儿:(幼儿知道就进行回答,不知道就没有回答)什么意思?
老师:我们应该用满头大汗来形容两只流了很多汗的样子
4.最后让幼儿观看和观察第四张图,老师提出问题。

老师:最后两只小猫怎么了,它们在干嘛?鱼跑到哪里去了?
幼儿:两只小猫很着急,它们的鱼不见了。

老师:那小朋友们猜一猜鱼跑哪里去了
幼儿:鱼被老鼠吃了/鱼丢了不见了
三:请幼儿进行讲述图片上的故事并且和其他小朋友一起说一说老鼠跑哪了
活动延伸:请幼儿将图片和内容完整,连贯的将给同学听
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完整的讲述图片的内容
这个环节不算是延伸环节
延伸互动:引导幼儿续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