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9的认识和加减法.pdf

合集下载

《8和9的认识》-完整版课件

《8和9的认识》-完整版课件
的 9、8
1
填一填
0,1,(2),(3),4,5,(6 ) ,7
7,6,(5),4,3,(2 ),1,(0 )
),7,(5,),4 ),(,(1,02563填一填
3
热爱自然 保护环境 8
4
9
9
5
摆一摆,你自己喜欢的图形。
8 9
6
有7个珠子, 添上1是( 8 )。 有8个珠子, 添上1是( 9 )。
是个珠子,添上1)。有8 8 是(个珠子,添上17有
7
(0) 1 2 (3) 4 5 (6) 7 (8) (9
)
(1)8的前面是(7),8的后面是( 9)。 (2)7的相邻数是(6)和( 8)。 (3)与8相邻的数是(7)和(9)。 (4)7和9中间的数是(8)。
( 5 4 ) ( 2 1) (
8
7 <8 8 >7
<>7<9<>>897
8 < 9 7 <9 9 > 8 9 >7
8
8>7
8>6
8>5 8>4 8>3 8>2 8>1 8>0
8<9 8 < 10
>38>48>58>68>78>988
9
9>8 9>7 9>6 9>5 9>4 9>3 9>2
9>1
9>0
9 < 10
10

我一下子能够把9个桃子都 吃完,那样我才会吃饱的, 可是妈妈给我吃了第9个桃 子,同学们,你们觉得我 能吃饱吗?为什么?
9的写法
从日字格上半格右线中间起 笔,向上碰上线中间,向左 碰左线中间,绕圈向上一直 写到与起笔的地方稍离开一 些,再折线向下到底线中间 偏左停笔。

数学和9的分与合及加减法(共26张PPT)人教版优秀课件

数学和9的分与合及加减法(共26张PPT)人教版优秀课件























































:
























穿










































西
(




)





















新知应用 1.找朋友,连一连。
43
3

数学、9的认识(共41张PPT)人教版优秀课件

数学、9的认识(共41张PPT)人教版优秀课件

凡 事 都 是 多 棱镜 , 不 同 的 角 度 会
凡 事 都 是 多 棱镜 , 不 同 的 角 度 会看 到 不 同 的 结 果 。若 能 把 一 些 事 看 淡了 , 就 会 有 个 好 心境 , 若 把 很 多 事 看开 了 , 就 会 有 个 好 心情 。 让 聚 散 离 合 犹如 月 缺 月 圆 那 样 寻常 , 让 得 失 利 弊 犹如 花 开 花 谢 那 样 自然 , 不 计 较 , 也 不刻 意 执 着 ; 让 生 命 中各 种 的 喜 怒 哀 乐 ,就 像 风 儿 一 样 , 来了 , 不 管 是 清 风 拂面 , 还 是 寒 风 凛 冽, 都 报 以 自 然 的 微笑 , 坦 然 的 接 受 命 运的 馈 赠 , 把 是 非 曲折 , 都 当 作 是 人 生的 定 数 , 不 因 攀 比而 困 惑 , 不 为 贪 婪而 费 神 , 无 论 欢 乐还 是 忧 伤 , 都 用 平 常心 去 接 受 ; 无 论 得到 还 是 失 去 , 都 用坦 然 的 心 去 面 对 ,人 生 原 本 就 是 在 得与 失 中 轮 回 的 , 让一 切 所 有 的 经 历 , 都化 作 脸 上 的 云 淡 风轻 。
我们用珠子拨 出8和9吧。
拨一拨。
从直尺图上能够清楚地看到5和6、6和7之间的顺序。
8在7和9之间
7在8的前面 9在8的后面
知识提炼
9以内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0、1、2 、3、4、5、6、7、8、9。
小试牛刀
(1)上图中一共有( 9 )朵花。
(2)在从左边数第8朵花圈起来
。 (3)从左边数第6朵花是从右数第( 4 )朵花。
小试牛刀
把能组成8或9的数连一连。
例题分析
我们来学习一下怎 样书写8和9吧。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9的认识和加减法》每节课件及练习题 附加答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9的认识和加减法》每节课件及练习题 附加答案

每节课的练习【第三课时】8、9的认识和加减法⒈下图一共有()个小动物。

从左往右数,在第()个,在第()个。

从右往左数,在第()个。

⒉画耳朵,该给谁画呢?⒊分一分,合一合。

⒋看图写算式。

每节课的练习答案【第三课时】8、9的认识和加减法⒈下图一共有()个小动物。

从左往右数,在第()个,在第()个。

从右往左数,在第()个。

分析与解:依次数一数,一共有9个小动物。

从左往右数,也就是从开始往后数。

在第8个,在第5个。

从右往左数,就是从开始往前数,在第9个。

⒉画耳朵,该给谁画呢?答案:⒊分一分,合一合。

答案:⒋看图写算式。

答案:6 28395 + 4 94 + 4 8 8 -5 35 + 3 8 3 + 5 8 8 - 3 58 - 5 39 -7 2 9 - 2 78 和9一、写一写。

二、看图写数。

三、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四、补图形,使总数等于○里的数。

五、看图列算式。

六、比一比,填一填。

七、直接写得数。

八、看图列式计算。

九、在○里填上“>”、“<”或“=”。

十、看图列式。

十一、填一填。

十二、在方格纸上涂出8个格子,你有几种方法?参考答案为什么要规定“先乘除后加减”?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分两层来谈。

第一层先谈谈规定运算顺序的必要性,第二层再谈谈为什么要规定“先乘除后加减”。

(1)规定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先举两个例子予以说明。

例1 小勇买了一块橡皮,价18分,又买了3支铅笔,每支12分,一共多少钱?综合算式18+12×3=18+36=54(分)=5角4分根据题意,这道题先算乘法后算加法是合情合理的。

例2 小春有18分钱,小敏有12分钱,小冬的钱数是他们俩人钱数之和的3倍,问小冬有多少钱?解答这道题的时候应该先求出小春与小敏两人钱数之和,即求出(18+12=)30分,然后再求出30分的3倍,即(30×3=)90分。

得出小冬有钱90分。

这样的解答层次,也就是说先算加法,后算乘法是符合题意的,是合情合理的。

《8和9加减法的应用》教案及教学反思

《8和9加减法的应用》教案及教学反思

《8和9加减法的应用》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掌握8和9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内容1、8和9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8和9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8和9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黑板和粉笔。

2、教学PPT。

3、计数器。

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复习8和9的加减法。

2、教学策略:讲解、示范、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游戏。

3、学生活动:进行加减法练习、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1、导入:故事导入,讲述一个与8和9加减法有关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2、讲授新课:通过PPT展示8和9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让学生通过计数器亲自操作,加深理解。

3、巩固练习:给出一些加减法算式,让学生进行计算,并请学生到黑板上演示。

4、归纳小结: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并进行总结。

评价与反馈1、设计评价策略:小组竞赛、口头答题、课堂观察。

2、为学生提供反馈,指导学生如何改进。

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

2、请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一次购物活动,并记录下购买的商品和价格,计算出总价,作为实践作业。

教师自我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能够掌握8和9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但在实际应用方面还需要加强练习。

下次可以多增加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在评价方面还需要更加多样化,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幼儿园课件数学《9以内的加减法》一、设计意图:9以内的加减法是幼儿园大班学习的重点,大班幼儿学习9以内的加减法,初步接触数的组成和分解,为大班下学期的相邻数、10以内数的加减法打基础。

现在的幼儿由于家长的过分溺爱与呵护,生活与知识经验欠缺,计算能力、思维能力欠缺,本次活动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9的加减法,调动幼儿学习加减法的兴趣,并初步掌握9的加减法。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9的认识和加减法4|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9的认识和加减法4|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9的认识和加减法4|人教新课标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9的认识和加减法4|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主要内容是8、9的认识和加减法。

我们将通过教材第83页至第84页的内容,让学生掌握8、9的数读、数写,以及相关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读写数字8、9,理解它们的含义。

2. 学生能够进行8、9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够正确计算。

3. 学生能够运用8、9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8、9的加减法运算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进行8、9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拿出一堆苹果,让学生数一数有多少个苹果。

2. 数读、数写:引导学生读写数字8、9,并解释它们的含义。

3. 加减法运算:用数字卡片,进行8、9的加减法运算,并让学生上台演示和讲解。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进行8、9的加减法练习。

5.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8、9的加减法题目,进行讲解和解析。

6. 学生自主练习:让学生自主完成教材第83页至第84页的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数字 | 8 | 9加法 | |减法 | |七、作业设计1. 请写出数字8、9的数读和数写。

2. 完成教材第83页至第84页的练习题。

答案:1. 数字8的数读:八,数写:8;数字9的数读:九,数写:9。

2. 练习题答案请参照教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于数字8、9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掌握情况总体良好。

但在加减法运算的应用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引导。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用到数字8、9的场景?你可以试着用数字8、9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2 8、9的认识和加减法

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2 8、9的认识和加减法

2 8、9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课时教学内容8、9的认识教材第50~52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一的第1~4题。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8、9的过程,初步建立8、9的表象。

2.会正确地数出数量是8、9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8和9。

3.掌握8、9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

4.掌握8、9的组成和分解。

5.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

重点难点会正确地读、写8和9,掌握8、9的组成。

教具学具主题图,计数器,直尺图,点子图,圆和五角星等。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口算。

4+2= 5-3= 7-5= 2+2=3+4= 6-2= 7-4= 7-1=2.复习数的组成。

3.从0数到7,再从7数到0。

4.在○里填上“>”“<”或“=”。

7○6 2○5 5○7 3○3 0○1 6○4二探究新知1.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知道了0~7各数,你们还想学其他的数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8、9。

板书:8、9的认识2.数数,认识8和9。

(1)出示主题图,先让学生尽情地看,想说什么就和同学说什么。

(2)带着问题看图,图上画的是谁和谁,他们在干什么?数一数,图中都有哪些人和物,可以用几来表示。

(3)集体交流。

图中有9个人,可以用9来表示。

(有1个老师,8个学生)图中有8棵树,可以用8来表示。

(左边有4棵,右边有4棵)图中有8朵花,可以用8来表示。

图中有9盆花,可以用9来表示。

宣传板上写着8个大字,可以用8来表示。

……像这样8棵树、8朵花都可以用8来表示,出示8。

像这样9个人、9盆花都可以用9来表示,出示9。

请同学们数一数第一幅图中有几个点子,第二幅图中呢?(4)请同学们摆出8个○。

请同学们摆出9个自己喜欢的图片。

3.学习8、9以内数的顺序。

(1)指名学生在计数器上先拨上7颗珠子,然后拨上1颗。

提问:通过拨珠子你想到了什么?(原来有7颗,又拨上1颗,现在有8颗珠子,8在7的后面,8比7多1……)再拨上1颗珠子,现在你能说说又知道了什么吗?同桌互说。

《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特点解析

《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特点解析

《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特点解析受教育部委托,人民教育出版社承担了新一轮特殊教育教材的研制编写任务,小学数学室研制开发的《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已于2017年秋季起在全国聋校开始使用。

这册教材是以《聋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送审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2007年颁布)为依据,在总结人教版普通学校所使用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

教材着力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和目标,从知识结构、例题呈现、习题数量等多方面进行设计,力求使教材的各个方面都符合聋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和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本册教材涉及“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综合与实践”三个领域的内容。

“数与代数”领域主要是10以内数的认识和10以内数的加减法,分成“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两个单元学习;“图形与几何”领域主要是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综合与实践”安排了一个“数学乐园”,结合本册的教学内容安排了一些游戏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下面将分别就这三个领域进行介绍。

一数与代数本册“数与代数”内容与原聋校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相同,都是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所不同的是,新教材将其分为两段进行教学: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以及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中,先集中分两段(1~3,4、5)认识各数,再初步认识加减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从而加深对各数之间关系的理解;然后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0比较特殊,单独教学。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中,依次分为:6与7的认识和加减法、8与9的认识和加减法以及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三段,认数与计算穿插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