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华中农420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合集下载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微型计算机的原理和基础技术;
2、掌握微型计算机的结构原理及其应用;
3、学习和掌握微型计算机的编程语言和操作系统;
4、能够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复杂运算,解决实际的问题;
5、了解有关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
二、课程内容
1、微型计算机概述:介绍微型计算机的概念、类型、组成结构和技术特点等;
2、微型计算机组成:分析微型计算机结构中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器件、中央处理器单元等;
3、操作系统原理: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特性,深入介绍操作系统内部结构及其功能;
4、编程语言原理:介绍基本的计算机编程语言及其组织结构,深入学习编程语言的编译和运行机制;
5、软件应用技术:介绍供应市场上的各种软件应用,及其系统设计原理,掌握使用软件的基本方法;
6、计算机网络: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结构、功能和特点,介绍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协议和技术;
三、学习要求
1、认真学习,理解微型计算机的原理,掌握相应的技术;
2、熟练掌握各种软件的安装、应用、调试等工作。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运 算 器
IP
执行指令阶段: 经译码后的指令,由控制电路发出控制信号去执行。
CPU 总线 内存
标 志 寄存器
地址总线 AB
程序 数据
数据总线 DB
控制总线 CB
地 址 译 码 器
标 志 寄存器
地址总线 AB
程序 数据
数据总线 DB
控制总线 CB
地 址 译 码 器
、、、 指令1 指令2 指令3 指令4 、、、 、、、 数据1 数据2 数据3 、、、
指令寄存器
数据暂存器
控制电路
指令译码器
地 址 寄存 器
指 令 指 针 寄存器
R1
R2
R3
R4
寄存器组
ALU 控制器
8088 编程结构
DS
ES
SS
CS
IP
数据暂存器
执 行 部 件 控 制 电 路
指令译码器
总线 接口 控制 电路
AX BX CX DX
AH
BH
CH
DH
SI
DI
BP
SP
AL
BL
CL
DL
寄存器组
BIU
AB
DB
CB
地 址 加 法 器
指 令 队 列
PSW 标志寄存器
EU
运 算 器
DS
ES
SS
CS
CPU
地址总线的条数 决定CPU的寻址能力。
10根 → 210 1024 1K
20根 → 220 1024K 1M
32根 → 232 22 × 230 4G
存 储 器
I/O 接 口
输 入 设 备
I/O 接 口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微型计算机,是指采用微处理器作为中央处理器,配以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外围设备,构成的小型计算机系统。

它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就微型计算机的原理和应用进行探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微型计算机。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原理。

微型计算机的核心是微处理器,它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包含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等部件,能够执行各种指令进行数据处理。

微处理器的性能和功能直接影响着整个微型计算机系统的运行速度和功能扩展能力。

此外,微型计算机还包括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外围设备,通过总线进行数据传输和控制信号传递,完成各种计算和处理任务。

在微型计算机的应用方面,它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成为了生产、管理、科研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在生产领域,微型计算机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控制系统、数控机床、机器人等设备中,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管理领域,微型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帮助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

在科研领域,微型计算机成为了科研人员进行模拟实验、数据处理和科研成果展示的重要工具。

在生活中,微型计算机则广泛应用于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家居等产品中,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除此之外,微型计算机还在教育、医疗、交通、通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教育领域,微型计算机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帮助他们获取知识、进行实践和提高学习效率。

在医疗领域,微型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影像诊断、医疗信息管理系统、远程医疗等方面,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在交通领域,微型计算机被应用于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等,提高了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

在通信领域,微型计算机成为了通信设备的核心,支撑着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各种通信服务。

总的来说,微型计算机的原理和应用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它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内容提要本书以主流机IBM PC系列及兼容机为主要对象,系统地叙述了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叙述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思路、方法和技术;阐述了微型计算机的接口技术及应用。

全书共分8章,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微处理器,存储器,8086/8088的结构,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语法,分支、循环、子程序的设计,DOS系统功能调用,ROM BIOS中断调用,磁盘文件管理等。

涵盖了几乎所有常用典型接口技术,包括存储器接口、并行接口、人-机接口、串行通信接口、D/A和A/ D接口、硬磁盘机接口,并对接口问题的一些共性技术,如I/O接口地址译码、总线、中断、DMA和定时/计数技术等集中讨论。

每章开始列出该章内容提要和学习目标,结尾列有本章内容小结、练习和思考题。

本书既涉及微型计算机的共性技术,也涉及计算机系统中各类常用外部设备的接口技术,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实例丰富,便于教学、自学和应用。

本书既可供高等学校工科计算机和非计算机类有关专业作为本科生、研究生或高层次专业技术培训教材,也可供从事计算机应用与开发的科研及工程技术人员自学参考。

编辑推荐本书在内容组织上既注重全面性和实用性,又强调系统性与新颖性。

全书由浅入深、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工作原理、接口电路和典型应用等,使读者建立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概念,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软硬件开发的初步方法,了解简单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每章中都有大量的例题和综合应用实例。

目录绪论第一章微型计算机基础第一节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方法及运算第二节微型计算机概述第二章微处理器(CPU)第一节8086CPU第二节各种常见的CPU特点简介第三章存储器第一节存储器的分类第二节存储器的工作原理第三节8086的存储器结构第四节CPU与存储器的连接第四章8086指令系统第一节概述第二节8086的寻址方式第三节8086指令系统第五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一节汇编语言基本语法第二节常用伪指令第三节汇编语言程序结构第四节DOS和BIOS服务程序调用第五节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六章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第一节I/O接口概述第二节I/O接口电路地址译码技术第三节总线技术第四节并行接口第五节串行通信接口第七章CPU与接口间信息传送及定时/计数器第一节中断技术第二节DMA技术第三节定时/计数器8253/8254第八章D/A和A/D转换器接口第一节D/A转换器接口第二节A/D转换器接口第三节微型计算机系统的A/D、D/A通道第四节高速微机数据采集系统参考文献图书信息书名: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作者:李云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7-1ISBN: 9787302222279开本:16开定价: 28.00元内容简介本教材以最具代表性的Intel 8086为背景,主要讲述16位微型计算机的原理及应用,同时兼顾32位微处理器。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问题详解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问题详解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辅导材料(习题解答)马义德张在峰徐光柱袁敏李柏年编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目录第一章微型计算机发展概述 (1)第二章8086/808816位微处理器 (2)第三章存储器技术 (6)第四章指令与寻址方式 (10)第五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17)第六章输入输出处理方法 (41)第七章微型计算机综合应用与发展 (41)第一章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概述习题解答1.从第一代计算机第四代计算机体系结构都是相同的,都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以及输入输出组成的、这种体系结构称为什么体系结构?答: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2.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通常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系统硬件和系统软件这四种组合中的哪一种?答: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3.通常我们所说的32位机,指的是这种计算机CPU是什么样的?答:总线的数据宽度为32位。

4.若某台微型计算机的型号是486/25,则其中25 的含义是什么?答:25的含义是运算速度是25MB/s。

5.操作系统是计算机发展到第几代出现的?答:操作系统是计算机发展到第三代期间出现的。

6.决定微机性能的主要是CPU、总线、I/O接口电路的处理速度、价格、耗电量还是质量?答:CPU、总线和I/O接口电路的处理速度。

7.现代计算机之所以能自动地连续进行数据处理,主要是它有什么功能?答:它有程序计数器和指令寄存器。

8.微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答:主要有CPU的处理速度,总线的数据宽度,内存数据宽度,带外设的能力等。

9.有些高级语言程序在计算机中执行时,采用的是解释方式。

源程序由哪一种程序边翻译边执行?答:解释程序。

10.在计算机中为什么要使用局部总线?什么是PCI总线?它和AGP总线有什么区别?答:局部总线是在ISA总线和CPU总线之间增加了一级总线,这样可将一些高速外设从ISA 总线上卸下来,而通过局部总线直接挂到CPU总线上,使之与高速的CPU相匹配。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3篇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3篇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一篇:微型计算机的概述微型计算机,简称微机,是一类普及于个人和家庭使用的计算机,主要由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组成,广泛应用于个人办公、教育、娱乐等领域。

微型计算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当时计算机主要应用于科学计算和专业领域。

1971年,英特尔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微处理器Intel 4004,这标志着微处理器技术的诞生,也为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微型计算机得以广泛应用,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换代。

微型计算机的主要部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中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的“大脑”,负责处理数据和指令,控制整个计算机的运行。

存储器则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包括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等。

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等,用于向计算机输入数据。

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扬声器等,用于从计算机输出数据。

微型计算机具有体积小、便携、灵活性高等特点,能够完成文字、图像、音乐等多种操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微型计算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将对社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第二篇:微型计算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微型计算机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其中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而软件则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驱动程序等。

中央处理器(CPU)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有两个基本部分:算术逻辑单元(ALU)和控制单元(CU)。

算术逻辑单元负责数学运算和逻辑运算,而控制单元则负责指令的控制和执行。

CPU通过总线与存储器及输入输出设备进行通信。

存储器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两部分。

主存储器包括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等,用于存储正在运行程序和数据。

而辅助存储器则包括硬盘、光盘、U盘等设备,用于长期保存程序和数据。

输入输出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显示器、打印机、扬声器等,用于输入和输出数据。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doc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doc

高纲1587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02277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扬州大学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Ⅰ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和特点《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是机械电子等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面向应用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综合性的课程,具有明显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独特之处。

学习之初可能要机械记忆一些概念,并不能深刻理解。

后续学习过程中逐渐加深理解,直到彻底掌握适合计算机硬件学习的思维方式,也就是思路跟着数据流在芯片之间有序流动的思维方式。

二、课程目标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上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常用接口技术,建立微机系统整体概念,使学生具备微机应用系统软、硬件开发的初步能力。

在目前工厂企业都需要机器换人,提高自动化控制程度的大背景下,学习本门课程意义尤其重大。

工厂里很多操作工位,工人身处恶劣的工作环境,长期单调从事着简单、重复的机械动作,完全可以用简单的机械手取代人工。

本课程当中涉及I/O端口输入输出的内容,稍加修改完善即可投入实际应用,A/D转换技术用于采集生产线上的温度、压力、流量、位移、速度等物理量,端口输出技术可用于电机等各种执行机构的驱动控制,比如对机械手各关节电机的运动控制。

建议初学者先在实验装置上编程调试,熟练掌握各种常见芯片的驱动程序,常用执行部件控制方法,比如步进电机、伺服电机、阀门、继电器后,动手设计一些简单的测量与机电控制电路,简单的数码管显示或液晶模块显示电路,简单的成功往往会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当你成功的建立了一套测控系统的时候,可能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最终变成工厂里面不可或缺的机电控制人才。

另外建议,在这门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相关单片机或PLC控制课程,便于构建灵活的、低成本的机电系统。

也可以购买插入电脑主板上PCI 插槽中的PCI总线的数据采集卡,或者不需要插入电脑中的可即时插拔的USB总线的数据采集卡,建立基于PC的控制系统,也可用PC机作为上位机,单片机或PLC作为下位机,构成集散控制系统。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
第三代 16位机
(1978-1981)
特点:
1、速度越来越快。 2、容量越来越大。 3、功能越来越强。
Intel 8086、Z8000
第四代 32位机
(1981-1992)
80386、80486
第五代 (93后)
第五代计算机(新一代)
将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及新型软件,硬件将采用新 的体系结构和超导集成电路。分为问题解决与推 理机;知识数据库管理机;智能接口计算机。
两边同除以2, Kn-1Kn-2………K1中均含有2的 因子,余数为K0,
同理继续除下去可以找到K1 、K2直到Kn-1
例2:将(0.613) D转换为十进制
(0.613)10 2=1.226 (0.226)10 2=0.452 (0.452)10 2=0.904 (0.904)10 2=1.808 (0.808)10 2=1.616 (0.616)10 2=1.232
+ 01100110 100100111
A+B=127
结果不正确需加66H调整 得到正确结果
总之加法修整的方法是: 低半字节大于9或向高半字节有进位(半进位), 则加06H调整。 高半字节大于9或有进位,则加60H调整。 以上两种情况交叉组合,则加66H调整。
4、 K、KB :K是数量单位,KB表示内存容量。
1K=1024
1KB=1024byte
1M=210K=1024K
1G=210M=1024M
5、 ASCⅡ码: 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用7位二进 制数表示数字、字母及计算机所能识别的各种符 号。
6、BCD码 : 十进制数的二进制表示,用4位二进 制数表示0-9十个数字。
公共信号线
微机中各功能部件之间的信息是通过总线 传输 微机:片内(CPU内) 单总线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