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冲刺课外文言文阅读与训练课件:能力发展九上(共180张PPT)

合集下载

中考文言文阅读与能力提升PPT优秀课件

中考文言文阅读与能力提升PPT优秀课件
注释:①原谷 :人名。 ②捐:抛弃。 ③谏:好言相劝。
① ②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谷年十有五:有通“又”,再。
解题方法:
迁移延伸、灵活运用
复习方法: 积累归纳、识记掌握。
解题方法: 结合语境、认真分析;
迁移延伸、灵活运用。
温馨提示:
“······通(同)· · · · · · ,······”的答 题
模式要注意。
现代汉语是由古汉语发展而来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 许多词的意义古今差别 有很大,这类词就叫
古今异义词
——词义扩大 1、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河:古义:黄河 今义:河流的通称 。
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今义:有血缘关系的人。 亲戚:古义:指骨肉兄弟。
——词义缩小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文言文阅读考试说明
•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 3、理解并能用现代汉语说出句子的意思。
• 4、筛选文中的信息。
• • • •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6、分析归纳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7、能初步赏析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8、能初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情 感态度。 • 9、在鉴赏评价中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中考链接:
1、(2010年昆明)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 取病焉。 熙:同“嬉”,开玩笑。
译: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2、(08年昆明)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適:同“谪”,发配。
译:(朝廷)征发九百名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
通假字的掌握在句子翻译题中也很关键!
中考链接: (2009年昆明)
乔山人善琴 清 徐珂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 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①,相和悲鸣。 后游郢楚②,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③闻之,咨嗟 惋叹。既阕④,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 地。”款扉⑤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 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九年级中考文言文阅读讲座(公开课课件)精品PPT(共54张PPT)

九年级中考文言文阅读讲座(公开课课件)精品PPT(共54张PPT)
5. 文言文复习手段略有偏颇。教学目标唯一化,教学手段浅显化,轻 视课内,猛抓课外。
二、文言文命题研究
1. 江西近十年中考命题规律
年份
篇目
选文出处
选文主题 题量
2010
元祐初……
曾敏行《独醒杂志》 人物故事 5
2011 解元,字善长…… 解缙《太原王传》节选 人物故事 5
分值
江西元素
10
作者曾敏行 (南宋江西人)
从近几年考点来看,江西省中考根据这一要求,在中考文言文 阅读中主要考查以下几项内容:
1.能正确划分朗读节奏; 2.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意义; 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语句; 4.理解内容并能归纳内容要点; 5.分析文中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 6.能对文中的人物、思想观点等谈谈阅读感悟和启示。
考点一:划分朗读节奏
王蓝田性急 ……
《世说新语》节选
人物故事
2017
《清官周忱》
《玉堂丛语·清官周忱》 节选
人物故事
2018 2019
鲁施氏有二子 《列子·说符》节选 ……
《季布》
《史记·季布乐布列传》 节选
说理类 人物故事
题量 5 4 4
分值 10 12 12
江西元素
涉及江西庐 山
作者刘义庆 (南朝宋临
川王)
主人公江西 吉水人
1. 江西近五年中考考题分析
年份
篇目
划分节奏错误项
考题解析
正确节奏
错题考点
2019 《季布》 上默/然惭
“上”为主语,皇上
上/默然惭
主谓之间要停顿
2018 鲁施氏有二 孟氏/之一子之秦 “孟氏之一子”为主语, 孟氏之一子/之秦 主谓之间要停顿
“之”为动词,“秦”为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专题课外文言文阅读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专题课外文言文阅读PPT

每灯过处,绵亘数里,光耀如昼。笙箫鼓乐声彻夜不绝。而自通商后,无复有此盛 事矣。同里张秋浦茂才⑥《岁事衢歌》有“月夜笙箫步绿塍⑦,珠帘垂处小楼凭。吴 绫输与谈笺纸,妙擅⑧江乡算伞灯。”盖伞灯之制,纸贵于绫,谈笺,邑之土产也。
雨苍氏曰:琐事耳,而插一叹想句,便寓绝大感慨。 (选自毛祥麟《墨余录》,有删改)
2019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课件: 专题5 课外文言文阅读(共28张PPT)
2019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课件: 专题5 课外文言文阅读(共28张PPT)
• 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 遂断右手拇指遣去。 • 遂断右手拇指/遣去。
2019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课件: 专题5 课外文言文阅读(共28张PPT)
• 2.文中多处借用前人佳句。参照注释②,完成注释⑥。 • 荇藻交横: • _示__例__一___:__语___出__《__记___承__天___寺__夜__游___》__,___意__在__借___交__错___纵__横__的___水__草___表__现__堤___外__湖___
_水__的__清___澈__。____示__例___二__:__语___出__《___记__承__天___寺__夜___游__》___,__意__在___表__现___堤__外__水___中__水___草_ _纵__横__交___错__,。柔美飘逸。
2019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课件: 专题5 课外文言文阅读(共28张PPT)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 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 • 李伯时作画时,总是让赵广在身边伺候,时间久了,赵广就擅长绘画
了。 • 4.文中赵广是个什么样的人?请你再举出一位与他相类似的历史人物,

初三复习课外文言文十篇PPT

初三复习课外文言文十篇PPT

【注】视事东阁;在东阁处理政务。 浣濯:洗涤。 参军:官名。
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此言甚善〔 〕
〔2〕信能尽忠于我也〔 〕
2、用“/”给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他人能言或惟及于目前而不能及于长远或能及于已然而不能及于将 然
3、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今思颜见我能行于前,而虑我不能行于后
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时时属望,惟诸弟而已。
4.从“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和“诸弟每日独立课程,必需有日日不断 之功”可以看出曾国藩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①。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参谋,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 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 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布满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 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 未下夕舂,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行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 留与山僧游客受用,为俗士道哉!
一 程氏爱鸟
吾昔少年时,所居书室前,有竹柏杂花,丛生满庭,众鸟巢其上。 武阳君1恶杀生,儿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鸟雀。数年间,皆巢于 低枝,其鷇2可俯而窥也。又有桐花凤四五百,翔集其间,此鸟 羽毛至为珍异难见而能驯扰殊不畏人闾里间见之以为异事。此无 他,不忮3之诚,信于异类也。有野老言:鸟雀巢去人太远,则 其子有蛇、鼠、狐狸、鸱、鸢之扰。人既不杀,则自近人者,欲 免此患也。由是观之,异时鸟雀巢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ppt课件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ppt课件

高效备考指南
句首发语词、结构助词、个别只起语法作用的连词。
夫战,勇气也。 无丝竹之乱耳 。 何陋之有
——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删”
三、调整( 调整语序) 高效备考指南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主谓倒装) 你太不聪明了。 何以战?(《曹刿论战》)(宾语前置) 您凭借什么应战呢?
高效备考指南
四、增 ( 增补词语或句子成分)
考点2——解释实词 高效备考指南
实词中常考的有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等。
1.联系课内积累,学会迁移 2.依据前后语境推断
3、组词 4、分析字形
解释完后放回语境中去检验
一、联系课内积累推断
如:不得独私故人 私:
臣之妻私臣
私:偏爱(动词)
9
二、根据字形推断
1、根据形旁推断本义。
①如:夜则窃啮(niè)斗暴。(《永某氏之鼠》)
11
四、语境推断法
利用上下文中所包含的情节脉络、人情事理推断词义
如:子墨子自鲁及齐,过故人。 “过”,不能理解成“经过”, “路过”。而应该解释成 “拜访”。
12

考点3
翻 信:——准确(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达:——通畅(符合语言习惯,无语病)

雅:——有文采(语言规范,文笔优美)
词不离句 句不离段
高效备考指南
4.古二今一要慎重,名词状语需打住
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词,朗读时要分开读;名词活用作状语的活用词之前要停顿。 例: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可以”,古代是表示两个单音节词:“可”+“以”,意思是“可以凭借(这一 点)”;而现代汉语表示一个词,“允许”的意思。 例:其一/犬坐于前。(《狼》) “犬”名词做状语,翻译为“像狗一样”。

中考语文第二模块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课件(幻灯片64张)

中考语文第二模块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课件(幻灯片64张)

中考语文
视察句式,准确断句。 文言文中常用整句,如对偶句、排比句,骈文中的四六句等,关注 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正确断句。 先找出动词或者形容词谓语,往往会句意自现。古汉语中,句子 多以动词或者形容词谓语为中心。 利用上下文内容的关联、呼应断句。 给叙事的文段断句,一定要先把握事件的梗概:有哪些人,他们之 间的关系怎样,事件的中心环节是什么,有怎样的发展过程。议论 性的文段,要注意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尤其是一些关联词语。问句 和引语是很容易看出的,这样有助于正确地断句。 通读一遍,检查断句是否合理。可以用翻译和语法分析的方法或 凭借语感来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
【注释】①原:原国。②卫:卫国。
中考语文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A.遂与大夫期.十日/陈太丘与友期.行 B.原三日即下.矣/令初下.,群臣进谏 C.夫原之食.竭力尽矣/一食.或尽粟一石 D.可无归.乎/男有分,女有归.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中考语文
可运用组词法。简单地说,组词法就是尝试着给不懂的文言实词 用现代汉语组词,看看能否通顺地放在句子中。如果上下文意贯通, 那组词后的词语就是这个文言实词的解释。如果组词后大概意思 是对的,但放到句子中有些别扭时,就要回到原文看这个词在句中 是什么词性,根据词性再进行适当调整,变换成合适的近义词,一般 就可以使句子前后顺畅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运用组词法时,第 一要注意原词的词性,组成词语后的词要保持词性不变。有时候组 词解释不通,可联想使动用法、意动用法、词类活用等。
中考语文
6.开放性理解题的解题方法。 第一类:说说对文中人物的评价、观点或看法的解题方法。解题 时,第一应该读懂文章,弄清文中的人物究竟是怎样的人,作者对他 的基本态度是什么,是肯定还是否定,是称赞还是批评等。 第二类:结合自身或现实,谈谈读后的启示或收获的解题方法。 在中考中,重点是考查从作品中获得人生观、世界观、美好品德、 某种精神方面的启示或收获。解题时,第一步是读原文,看文章是 赞美或宣扬哪一种人生观、世界观、品质、精神;第二步是作判断, 分析这些思想或行为在当今社会是否值得提倡,如果不值得,我们 又该如何去改正或抵制。

中考语文冲刺课外文言文阅读与训练课件:能力发展 九上(共180张PPT)

中考语文冲刺课外文言文阅读与训练课件:能力发展 九上(共180张PPT)

【参考译文】
(这样)随时收取,随时补贴上,一年到头不空一天。 一年之内,大约可以摘录和记得三千段。几年以后,腹 中记忆的和竹箱中储存的(文章片段)渐渐地满了。我 常常看到(一些)一心贪多而杂乱无章地阅读的人, (他们)略微有点印象就不再阅读了。(这样)稍微经 过一段时间,就腹中空空了,不如我精炼地阅读而能得 到实际的收获。”
对那些已经被钱主没收的男女,(柳宗元)自己出私钱 将他们赎回,归还给他们的父母。
5. 根据文章内容,分析柳宗元的性格特点。
(1)舍己为友:上奏和刘禹锡交换为官之地。 (2)为官能为民办实事:如革除地方陋习。 (3)为师水平高,指导有方:“凡经其门,必为名 士”。
【参考译文】
元和十年(815),(柳宗元)按旧例被调任柳州 (今属广西)刺史。那时朗州司马刘禹锡被调任播州刺 史,诏书下达时,柳宗元同自己亲近的人说:“刘禹锡 有老母,年龄已大,如今他要到蛮方远郡去做刺史,在 西南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来回有上万里的路程,哪能 让他和老母一起去。如果(母亲不去),母子各在一方, 这便成为永别。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 子这样呢?”于是立刻起草奏章,请求把柳州授任给刘 禹锡,自己愿到播州上任。恰巧裴度也奏请照顾刘禹锡 母子,所以刘禹锡最终改授任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
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④其所 赐拜书告辞。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 追也。”
(节选自《三国志》,有删改)
①曹公:即曹操。下文的“羽”和“绍”分别为 关羽、袁绍。②禽:通“擒”,擒获。③白马: 地名。④封:封存。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礼之甚厚 ( 礼遇,礼待 )
C(于是)(A. 把/与“来”连用;B. 到/在;D. 代词, 这/表推测,大概)

中考一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冲刺训练课件(共24张幻灯片)

中考一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冲刺训练课件(共24张幻灯片)

3. 本文所谈的是为学之道,你从中得到哪些学习上有益
交流;要有能在一起研讨交流的志同道合者)。(意对即
可)
(五)陈禾(9分)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时天下 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①、缮城壁,以 戒不虞。或指为生事,格②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 见。
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等表里为奸③,搢绅④侧目。
禾日:“此国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 迁给舍⑤,则非其职矣。”首抗疏⑥劾贯。复劾经臣: “怙宠弄权,夸炫朝列。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 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夫发号施令,国
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⑦得与?”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
“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 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 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 (节选自《宋史· 列传· 卷一百二十二》,有删改) 【注释】①增戍:增加防守兵力。②格:搁置。③表里 为奸:内外呼应做坏事。④搢绅:同“缙绅”,士大夫 的代称。⑤迁给舍:指陈禾将改任给事中的职位。⑥抗
论奏未终 / 上拂衣起 / 禾引上衣 / 请 毕 其 说。
3. 本文中陈禾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陈禾的进谏 方式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的进谏方式有何 不同?你更赞同哪一种?请阐述理由。(3分)
品质:有先见之明,忠于职守,敢于进谏,刚正不阿等。 不同:邹忌进谏时采用讽谏的方式,由小及大,由此及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虽然
/
恶子之鼻
/
子为见王
/
则 必 掩 子 鼻。
3. 郑袖计谋之所以得逞,原因有哪些?(3分) 魏美人愚钝,不善于分辨他人之言,不会分析问题;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冲刺课外文言文阅读与训练 课件: 能力发 展九上( 共180 张PPT)
中考语文冲刺课外文言文阅读与训练 课件: 能力发 展九上( 共180 张PPT)
4. 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
对那些已经被钱主没收的男女,(柳宗元)自己出私钱 将他们赎回,归还给他们的父母。
中考语文冲刺课外文言文阅读与训练 课件: 能力发 展九上( 共180 张PPT)
中考语文冲刺课外文言文阅读与训练 课件: 能力发 展九上( 共180 张PPT)
【参考译文】
柳州风俗,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去借钱,如果过期 没还钱,人质便被钱主所没收。柳宗元到了柳州,便改 革掉这种风俗。对那些已经被钱主没收的男女,(柳宗 元)自己出私钱将他们赎回,归还给他们的父母。长江 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随柳 宗元,拜他为师;凡是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一定会成 为名士。元和十四年(819)十月五日去世,终年四十七 岁。观察使裴行立帮柳宗元办理丧事,并护送他的妻子 和儿女返回京城,当时的人都赞扬他很有义气。
微/完全)
中考语文冲刺课外文言文阅读与训练 课件: 能力发 展九上( 共180 张PPT)
中考语文冲刺课外文言文阅读与训练 课件: 能力发 展九上( 共180 张PPT)
2. 文中画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 方用“/”标出来。
壁既满乃取第一日所粘 者收笥中俟再读有所录 补 粘 其 处。
中考语文冲刺课外文言文阅读与训练 课件: 能力发 展九上( 共180 张PPT)
中考语文冲刺课外文言文阅读与训练 课件: 能力发 展九上( 共180 张PPT)
八三、 约取实得
叶奕绳尝言强记之法:“某性甚钝。每读一书, 遇所喜即札录之,录讫①朗诵十余遍,粘之壁间,每日 必十余段,少也六七段。掩卷②闲步,即就壁问观所录, 日三五次以为常,务期③精熟,一字不遗。壁既满乃取 第一日所粘者收笥④中俟⑤再读有所录补粘其处。随收 随补,岁无旷日。一年之内,约得三千段。数年之后, 腹笥渐满。每见务为泛滥者⑥,略得影响⑦而止,稍经 时日,便成枵腹⑧,不如予之约⑨取而实得也。”
中考语文冲刺课外文言文阅读与训练 课件: 能力发 展九上( 共180 张PPT)
中考语文冲刺课外文言文阅读与训练 课件: 能力发 展九上( 共180 张PPT)
八四、 关羽辞曹
建安五年,曹公①东征,禽②羽以归,拜为偏将军, 礼之甚厚。绍遣大将颜良攻白马③,羽策马刺良于万众 之中,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我终将不能留下,我必当立功来报答曹公后才离开。
4. 面对曹公厚赐,关羽“终不留”的原因是什么? (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
5. 根据文章,简析关羽和曹公的性格特点。 关羽: 曹公:
关羽:知恩图报,恩怨分明,讲义气,忠于刘备, 报答曹操。 曹公:爱惜人才,看重情义,尊重关羽。
(这样)稍微经过一段时间,就腹中空空了,不如我精 炼地阅读而能得到的实际的收获。
中考语文冲刺课外文言文阅读与训练 课件: 能力发 展九上( 共180 张PPT)
中考语文冲刺课外文言文阅读与训练 课件: 能力发 展九上( 共180 张PPT)
4. 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每见务为泛滥者,略得影响而止,稍经时日,便成枵腹, 不如予之约取而实得也。
第五部分 能力发展
第III级 破浪篇
※第五学期※
八二、 柳宗元传
元和十年,例移①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 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 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 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 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 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③钱,过期则没④入钱主,宗 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 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 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 营护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节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
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 ②播州:今贵 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 ③质:抵押。 ④没:没收。⑤营护:料理,护送。
壁既满/乃取第一日所粘者收笥中/俟再读有所录/补粘 其处。
中考语文冲刺课外文言文阅读与训练 课件: 能力发 展九上( 共180 张PPT)
中考语文冲刺课外文言文阅读与训练 课件: 能力发 展九上( 共180 张PPT)
3. 把下面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稍经时日,便成枵腹,不如予之约取而实得也。
中考语文冲刺课外文言文阅读与训练 课件: 能力发 展九上( 共180 张PPT)
中考语文冲刺课外文言文阅读与训练 课件: 能力发 展九上( 共180 张PPT)
5. 你从本文学到了哪些读书学习的方法? (1)遇到自己喜欢的内容就摘录出来。 (2)坚持每天读记一些有用的内容。
中考语文冲刺课外文言文阅读与训练 课件: 能力发 展九上( 共180 张PPT)
【参考译文】
建安五年,曹操东征,擒获关羽而回,任命关羽为 偏将军,待他非常客气。袁绍派遣大将军颜良进攻白马, 关羽策马驰入千军万马之中杀了颜良,袁绍的众多将领 没有人能够抵挡他,于是解了白马之围。
当初,曹操佩服关羽的为人,而观察他的心情神态 并无久留之意,对张辽说:“你凭私人感情去试着问问 他。”不久张辽询问关羽,关羽感叹地说:“我非常清 楚曹公待我情义深厚,但是我受刘将军的厚恩,发誓与 他同生死,不能背弃他。
C(于是)(A. 把/与“来”连用;B. 到/在;D. 代词, 这/表推测,大概)
中考语文冲刺课外文言文阅读与训练 课件: 能力发 展九上( 共180 张PPT)
3.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 பைடு நூலகம் 经 其 门 必 为 名 士。 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 士。
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④其所 赐拜书告辞。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 追也。”
(节选自《三国志》,有删改)
中考语文冲刺课外文言文阅读与训练 课件: 能力发 展九上( 共180 张PPT)
中考语文冲刺课外文言文阅读与训练 课件: 能力发 展九上( 共180 张PPT)
①曹公:即曹操。下文的“羽”和“绍”分别为 关羽、袁绍。②禽:通“擒”,擒获。③白马: 地名。④封:封存。
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 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 “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 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 报曹公,曹公义之。
中考语文冲刺课外文言文阅读与训练 课件: 能力发 展九上( 共180 张PPT)
中考语文冲刺课外文言文阅读与训练 课件: 能力发 展九上( 共180 张PPT)
【参考译文】
我终将不能留下,我必当立功来报答曹公后才离开。” 张辽将关羽的话回报给曹操,曹操认为他是义士。
等关羽杀了颜良后,曹操知道他一定会离走,便重 加赏赐。关羽把曹操给他的赏赐全部封存,呈书告辞(, 到袁绍军中投奔刘备去了)。曹操左右的人想要追赶关 羽,曹操说:“各人都是为了自己的主人,不必追了。”
(选自《蒿庵闲话》)
中考语文冲刺课外文言文阅读与训练 课件: 能力发 展九上( 共180 张PPT)
中考语文冲刺课外文言文阅读与训练 课件: 能力发 展九上( 共180 张PPT)
①讫(qì):完毕。②掩卷:合上书本。③务期: 一定要达到。④笥(sì):竹箱。⑤俟(sì): 等到。⑥务为泛滥者:务为,力求。泛滥,此指 多而杂乱。⑦影响:此处指印象。⑧枵(xiāo) 腹:空腹,指毫无学问。⑨约:简要,精练。
中考语文冲刺课外文言文阅读与训练 课件: 能力发 展九上( 共180 张PPT)
【参考译文】
叶奕绳曾经谈到(读书)加强记忆的方法, (说):“我天资迟钝。每当阅读一本书,遇到喜欢的 内容就把它摘录下来。摘录完毕,朗诵十多遍,(然后) 把它贴在墙壁上。每天一定(摘录张贴)十多段,至少 也要六七段。(有时)合上书本,闲适散步时,就靠近 墙壁,观看摘录(的文章片段)。每天看三五遍成了习 惯,一定要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一个字也不漏掉。 墙壁贴满以后,就把第一天所贴的收到竹箱中。等到再 读书有摘录时,补贴到那个地方。
八五、 妻止不韦
越入寇,不韦①避兵而走剡②。贫无以治舍,徘徊 于天姥③之下,得大木而庥④焉。
中考语文冲刺课外文言文阅读与训练 课件: 能力发 展九上( 共180 张PPT)
2. 文中画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 方用“/”标出来。
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 羽 尽 封 其 所 赐 拜 书 告 辞。
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
3. 把下面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终不留,吾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
中考语文冲刺课外文言文阅读与训练 课件: 能力发 展九上( 共180 张PPT)
中考语文冲刺课外文言文阅读与训练 课件: 能力发 展九上( 共180 张PPT)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 A. 即就壁问观所录/蒙乃始就学 B. 岁无旷日/土地平旷 C. 录讫朗诵十余遍/录毕,走送之 D. 略得影响而止/略无阙处 C(抄录)(A. 靠近/从事;B. 空缺/开阔;D. 略
1.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如何与母偕行(偕:一同,一起) B. 西南绝域(绝:阻断,与世隔绝) C. 宗元谓所亲曰(谓:告诉,对……说) D. 时人义之(义:正义)
D)
D(义:认为……讲义气)
2. 下面各组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C)
A. 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自康乐以来 B. 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受任于败军之际 C. 乃出私钱赎之/乃入见 D. 裴度亦奏其事/其此之谓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