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评价中评价指标安全度值的确定
煤矿生产安全管理评价研究

煤矿生产安全管理评价研究引言:煤矿作为我国主要能源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由于煤矿生产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必须要进行科学的安全管理,以确保矿工的安全。
本文旨在探讨煤矿生产安全管理评价的研究。
一、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的现状近年来,我国对煤矿生产安全管理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以促进煤矿安全工作。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煤矿生产安全管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层对安全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仍然普遍存在等。
二、煤矿生产安全管理评价的意义三、煤矿生产安全管理评价的指标体系1.法律法规合规性指标:包括煤矿企业是否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操作,是否收到过处罚等。
2.安全培训与教育指标:包括煤矿企业是否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培训的内容是否全面等。
3.安全设施与设备指标:包括煤矿企业的安全设备是否完善,是否存在故障等。
4.处置应急事件指标:包括煤矿企业是否制定了应急预案,预案的有效性等。
5.安全管理体系指标:包括煤矿企业是否建立了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体系的运行效果等。
四、煤矿生产安全管理评价的方法1.定性评价法:根据煤矿企业的实际情况,选取关键指标进行评价,给出合格或不合格的评价结果。
2.定量评价法:将关键指标进行量化,根据不同的权重给出评分,最终得出评价结果。
五、煤矿生产安全管理评价的改进1.提高全员安全意识:通过加大安全教育力度,提高煤矿员工的安全意识,降低事故发生风险。
2.完善安全培训体系:加强对煤矿员工的安全培训,包括基础安全知识、应急处置等,提高员工的应对能力。
3.加强安全设备维护与更新:确保煤矿的安全设备完好无损,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老化设备。
4.完善应急预案:对煤矿可能出现的各类应急事件进行全面预案,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
5.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安全管理体系的监督和评估。
煤矿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方法

煤矿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方法
煤矿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煤矿安全状况的重要工具,其权重的确定对于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煤矿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方法。
确定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煤矿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常包括安全管理、安全设施、安全生产、安全文化等方面,这些方面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多个指标。
通过对指标的层次结构进行明确,可以为权重的确定提供基础。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权重确定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指标体系分层,通过对各层指标之间的比较和判断,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具体操作步骤为:
1. 确定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并将各层指标列出。
2. 对于每个层次的指标,建立判断矩阵,根据专家意见或实际数据,对各指标之间的重要程度进行比较和判断,得出判断矩阵。
3. 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和最大特征值,得出各指标的权重。
4. 对于每个层次的指标,将其权重乘以其子指标的权重,得出该层次指标的总权重。
进行一致性检验。
层次分析法的结果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一致性检验可以通过计算一致性指标和一致性比率
来进行。
煤矿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方法需要明确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计算,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通过科学合理的权重确定方法,可以提高煤矿安全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煤矿安全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煤矿安全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煤矿安全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开采量和消耗量不断增加。
然而,煤矿安全生产问题也随之而来。
煤矿安全生产事关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煤矿安全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煤矿安全生产评价指标的概念煤矿安全生产评价指标,是指通过对煤矿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对其进行量化、定量化的评价指标,以实现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全面评价。
煤矿安全生产评价指标是反映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的重要依据,也是制定煤矿安全生产规划和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关键。
二、煤矿安全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煤矿安全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是由各项评价指标构成的,其构成应包括煤矿安全生产的各个方面,包括煤矿的安全管理、安全设施、安全生产监测、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环境等。
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安全管理指标安全管理指标是评价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包括煤矿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安全督查、安全生产责任制等。
2、安全设施指标安全设施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包括煤矿的安全出口、通风设施、排水设施、瓦斯抽放设施、火灾自动报警设施等。
3、安全生产监测指标安全生产监测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包括煤矿的瓦斯、煤尘、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监测指标。
4、安全生产技术指标安全生产技术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支撑,包括煤矿的采煤工艺、瓦斯抽放技术、防尘技术、防火技术等。
5、安全生产环境指标安全生产环境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包括煤矿的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工作环境等。
三、煤矿安全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煤矿安全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确定评价指标确定评价指标是煤矿安全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础,应从煤矿安全生产的各个方面入手,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
2、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是煤矿安全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核心,应根据确定的评价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煤矿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

煤矿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基本要求:1.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健全:要求煤矿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操作程序等。
2. 安全生产设施完善:煤矿应配备完善的安全生产设施,包括安全生产装备、紧急应急设施、安全防护设施等。
3. 安全生产人员培训到位:煤矿应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员工具备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
4. 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有效:煤矿应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对煤矿生产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评估和处理。
评分方法:评分方法应该根据煤矿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的基本要求,对煤矿进行定期检查和评定。
评分指标可以分为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设施、安全生产人员培训和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四个方面,对每个方面进行定量评分。
评分结果可以分为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并对不同等级制定相应的整改和督促措施。
总之,煤矿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的基本要求和评分方法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保障煤矿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煤矿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而煤矿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就是为了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规范生产行为、降低事故风险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措施。
评分方法是煤矿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的关键环节。
评分标准应包含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设施、安全生产人员培训和安全生产风险评估等方面的细致考察和评定。
在评分过程中,对每个方面的执行情况、整改情况、台账记录等都应有相应的文件和资料予以支持,并应有专门的考核评定机构负责审核评分。
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评分时应考察煤矿是否建立了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责任制、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
是否建立了严格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是否定期组织安全生产例会、安全教育培训等,这些都是综合评价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
安全生产设施方面的评分包括煤炭生产设备的运行状态、安全防护设施的齐全程度、瓦斯和煤尘等有害气体的监测排放情况、紧急应急设施的完备程度等。
煤矿安全评价方法及程序

煤矿安全评价方法及程序煤矿安全评价是指对煤矿生产系统、设备设施、工艺工序、管理制度等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以确定煤矿的安全状况和风险程度,为煤矿安全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煤矿安全评价方法及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分析重要环节和危险源首先要确定评价的范围和内容,对关键生产环节进行分析,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主要包括采矿工作面、矿井通风系统、瓦斯抽放系统、煤矿设备设施、管理制度等方面。
通过对煤矿各个环节的分析,确定评价重点和主要风险。
二、制定评价指标和评估标准根据煤矿特点和安全要求,制定评价指标和评估标准,用于对煤矿安全状况进行定量评估。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瓦斯浓度、通风量、运输设备完好率、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等,评估标准可以根据国家标准和煤矿安全管理规定进行确定。
三、现场调查和数据采集对煤矿现场进行调查和实地勘察,采集相关数据和信息。
包括设备设施运行状态、瓦斯浓度监测数据、通风系统参数、安全管理档案等。
通过现场调查和数据采集,获取真实、准确的评价数据。
四、数据分析和评估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运用统计学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估。
根据评估指标和标准,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分或等级划分,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得分和煤矿安全风险等级。
五、评估结果和报告编写根据评估结果,编制评估报告,对煤矿安全状况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评估报告应包括评估目的、方法、过程、结果和结论等内容,并提供相应的图表和数据支持,以便于煤矿管理者和相关部门对评估结果进行理解和使用。
六、改进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根据评估报告提出的改进措施和建议,煤矿管理者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并组织实施。
改进措施可以包括加强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安全培训和教育等方面,以减少煤矿安全风险。
以上是煤矿安全评价方法及程序的基本步骤,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煤矿安全评价是持续、系统的工作,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煤矿安全评价方法及程序

煤矿安全评价方法及程序一、引言煤矿是我国主要的能源产业,但由于其特殊的地质条件和工作环境,煤矿安全问题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为了预防和控制煤矿事故的发生,煤矿安全评价方法和程序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煤矿安全评价的方法和程序,从煤矿的风险评估、安全指标的建立、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二、煤矿安全评价方法1. 风险评估方法风险评估是煤矿安全评价的重要环节,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和事件树分析法等。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它将安全风险根据危险性、暴露性和易损性等因素进行量化评估,然后使用数学模型进行计算。
模糊数学法则是将不确定的安全因素通过模糊集合进行描述,并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得出评价结果。
事件树分析法是一种树状图的分析方法,将煤矿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后果进行定量评估。
2. 安全指标的建立方法安全指标是衡量煤矿安全状况的重要标志,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指标非常重要。
常用的建立安全指标的方法包括相对风险法、综合评价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等。
相对风险法是将煤矿事故风险与标准值进行比较,根据与标准值的相对大小来判定事故风险水平。
综合评价法则是将多个不同指标进行加权求和,得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综合评价指标来判断煤矿安全状况。
模糊综合评判法则是将不同指标的数据通过模糊数学的方法进行模糊综合评判,得出安全评价结果。
三、煤矿安全评价程序1. 数据收集和整理煤矿安全评价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首先需要收集和整理与煤矿安全相关的数据,包括煤矿的基本信息、生产情况、工人数量、安全事故记录等。
2. 评价指标的选择和建立根据煤矿安全评价的目标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并进行合理的建立。
评价指标应包括煤矿的结构、设备、作业环境、管理等方面。
3. 数据分析和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计算各项指标的数值,并进行相应的归一化处理。
4. 安全风险评估和分级根据煤矿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风险评估方法,对煤矿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并进行相应的分级。
煤矿安全评价报告

煤矿安全评价报告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煤矿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我国煤矿行业的难题,每年都有大量的事故发生,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提高煤矿安全水平,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政策,其中安全评价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煤矿安全评价是指对煤矿现有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条件和安全生产水平等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
其目的是为了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制定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措施,并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
而煤矿安全评价报告就是对煤矿安全评价结果的书面总结和分析。
煤矿安全评价报告通常由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煤矿基本情况介绍煤矿基本情况介绍包括煤矿企业的名称、注册资金、注册地址、矿区范围、煤种、采矿方式、生产能力等。
此外,还需介绍煤矿企业的组织架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条件和安全生产水平等相关情况。
二、安全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安全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是进行安全评价的基础。
因此,煤矿安全评价报告需要详细介绍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的选择和建立过程。
在选择评价方法时,应根据煤矿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评价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建立指标体系时,应综合考虑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设备设施、安全监测和预警、事故应急管理等多方面的因素。
三、安全评价结果分析安全评价结果分析是煤矿安全评价报告的核心内容。
基于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价,并从管理、技术和人员等多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同时,也需评价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执行情况,并对与安全相关的信息公开、文明生产等方面进行评价。
四、报告编制的参与人员和过程煤矿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是一个集体的过程,需要安全管理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
报告编制的过程应明确分工和职责,以保证报告的客观性、可靠性和准确性。
五、报告的使用和反馈煤矿安全评价报告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2024年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评分办法

2024年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评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安全质量的管理,根据《煤矿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国所有煤矿的安全质量评级和考核。
第三条煤矿安全质量评级和考核的目的是全面评估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高煤矿的安全质量,促进煤矿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评级和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煤矿企业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安全生产设备和装备的状态、员工的安全文化和安全教育培训等方面。
第五条评级和考核结果将作为煤矿安全监管、投资决策和社会评价的重要参考。
第二章评级标准第六条煤矿安全质量评级按照国家标准化管理的要求进行,共分为五个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A级、B级、C级、D级和E 级。
第七条煤矿安全质量评级的主要评估指标包括以下方面:(一)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制度建设、责任落实、监督检查等方面;(二)安全设备和装备:包括矿井通风系统、防灭火设施、救生装备等方面;(三)安全生产标准化:包括作业规程的实施情况、现场环境的整治等方面;(四)安全教育培训:包括安全培训的频次、培训内容的完整性等方面;(五)事故处理与应急救援:包括事故报告、事故分析、救援处置等方面。
第八条对于每个评估指标,将按照一定的权重进行评分,评分结果将累加得到煤矿的总评分。
第九条按照总评分的高低进行划分,评级等级的确定如下:A级:总评分在90分以上;B级:总评分在80-89分之间;C级:总评分在70-79分之间;D级:总评分在60-69分之间;E级:总评分在60分以下。
第三章评级程序第十条煤矿安全质量评估由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组织实施,评估周期为一年。
第十一条评估实施前,煤矿企业需按照煤矿安全质量评估的要求,提供相关的材料和信息。
第十二条煤矿安全质量评估采取现场检查、文件审核和访谈等方式进行,评估人员需按照评估标准和评分办法进行评估。
第十三条评估结束后,评估人员将编制评估报告,并将评估结果向评估对象公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2卷第3期煤炭学报Vol.22 No.3 1997年 6月J OU 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 Y J une 1997 煤矿安全评价中评价指标安全度值的确定程卫民(山东矿业学院)摘要 煤矿安全评价是辨识和消除煤矿生产系统危险的重要方法,安全评价至为关键的因素之一是准确可靠的确定评价指标的安全度值.基于经典统计和模糊统计之上的集值统计,能有效的确定具有随机、模糊性质的煤矿安全评价指标的安全度值;并在确定过程中,给出评价指标安全度值的可靠性程度和各评价专家的偏离度.实例表明,此法弥补了目前煤矿安全评价中由经典统计法确定安全度值的不足,提高了煤矿安全评价的准确度和可靠性.关键词 煤矿安全 集值统计 评价指标安全度值中图分类号 TD79我国煤矿的安全评价绝大多数是应用安全检查表对现场进行安全评价,并给出评价值,在这一评价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到评价指标(也称隐患指标)的安全度值问题.现矿井评价指标安全度值一般是据矿、局专家经验给出,对于同一指标,不同局、矿的安全度值有时存在差异,特别是对一些主观评价指标更是如此;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安全评价指标的安全度值主要是由局、矿有经验的人员确定.由于矿井安全评价指标包含有许多不确定性、随机性和模糊性,还涉及到人员心理因素和人员所具备的信息量,这就致使安全度的确定出现了不精确性,为了更科学的确定评价指标的安全度值,下面利用集值统计原理,探讨了评价指标安全度值的确定方法,并分析它们的可靠性程度及各评价专家的偏离度.1 评价指标安全度值的确定集值统计是经典统计和模糊统计的一种拓广.经典统计在每次实验中得到相空间的一个确定点,而集值统计每次实验是相空间的一个子集,也就是在确定评价指标安全度值时,改变过去给出一个固定值的作法,而给出一个区间值,这就解决了专家对一些指标“大约是多少”这一模糊概念的定量化[1,2].假设要确定m个评价指标的安全度值:u1,u2,…,u j,…,u m;n个专家参与评价:1,2,…,j,…,n;规定用线段法给出各评价指标安全度值的区间估计值,如表1所示.对指标u j,各专家的评价区间为:[a1j,b1j],[a2j,b2j],…,[a ij,b ij],…,[a nj,b nj],从而形成一个集值统计序列,这个子区间叠加在一起则形成覆盖在安全度值轴上的一种分布(图1),这种分布可描述为 A(u j)=1n ∑ni=1A(a ij,b ij),其中,A(a ij,b ij)=1,当a ij≤u j≤b ij,其它为0; A(u j)为样本落影函数.则评价指标u j的安全度值为u j=∫u j max u j min u j A(u j)d u∫u j max uj minA(u j)d u,(1)收稿日期:1996-09-20表1 评价指标安全度值的区间估计值T able 1 The interval estimation values of indices for assessment of safet y degree评价专家评价指标安全度值u 1u 2…u j …u m1[a 11,b 11][a 12,b 12]…[a 1j ,b 1j ]…[a 1m ,b 1m ]2[a 21,b 21][a 22,b 22]…[a 2j ,b 2j ]…[a 2m ,b 2m ]…………………i[a i 1,b i 1][a i 2,b i 2]…[a ij ,b ij ]…[a im ,b im ]…………………n[a n 1,b n 1][a n 2,b n 2]…[a nj ,b nj ]…[a nm ,b nm ]式中,u j min =min (a 1j ,a 2j ,…,a nj );u j max =max (b 1j ,b 2j ,…,b nj ).图1 评价指标安全度值的分布Fig 11 Distribution of values of safety degree indices对式(1)进行整理得u j =12∑n i =1b 2ij -a 2ij ∑ni =1bij-a ij (u.(2) 利用式(2),可分别计算出 u 1, u 2,…, u j ,…, u m .进行归一化处理得u j = u j ∑mj =1u j.可得安全度值为u 1,u 2,…,u j ,…,u m .2 评价指标安全度值的可靠性程度分析(1)当评价指标的安全度值能准确确定时,即n 个专家给出的是同一值C ,而不是一个区间,这说明评价者对评价指标安全度值完全有把握,其分布如图2(a )所示.(2)当评价指标的安全度值难以准确计算时,各专家给出一个评价区间,若这些评价区间分布比较集中,则说明评价者对指标的把握性较高,其分布如图2(b )所示.(3)当评价区间很不集中时,则说明评价专家对指标的把握程度较小,其分布如图2(c )所示.图2 评价指标安全度值的3种分布Fig 12 Distribution of safety degree indices据上述讨论,指标的可靠性程度为φj =∫u j max u j min(u j - u j )2A (u j )d u∫u j maxu j minA(u j)d u.则得可靠度为ηj =1(1+φj ).(3) ηj 越大,说明评价的把握性大,可靠性程度高;ηj 越小,说明评价的把握性小,可靠性程度低;ηj 为1,说明评价有绝对把握性,可靠性程度最高.772第3期 程卫民:煤矿安全评价中评价指标安全度值的确定3 专家评价结果的关联度分析现在讨论各专家评价结果与总评价结果的偏离度.各指标的安全度值为u 1,u 2,…,u j ,…,u m .对n 个专家的评价结果进行归一化,得u 11,u 12,…,u 1j ,…,u 1m u 21,u 22,…,u 2j ,…,u 2m… … … … … … u i 1,u i 2,…,u ij ,…,u im… … … … … … u n 1,u n 2,…,u nj ,…,u nm 定义关联度为[3]r i =1m∑mj =1min iminjΔij +0.5max imax jΔij Δij +0.5max imax jΔij,(4)式中,Δij=|u j -u ij |.r i 越大,说明专家i 的评价与总评价结果越一致;反之,说明专家i 的评价与总评价结果差别越大.4 实 例以低瓦斯矿井采煤工作面瓦斯浓度管理为例.据开滦、新汶、兖州等矿务局的安全检查表和专家调查基础上给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图3),第1层评价指标10个,第2层评价指标29个.现对第1层评价指标的安全度值进行确定,设总安全度分数为100分,有5位专家给出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图3 采煤工作面瓦斯浓度管理评价指标体系Fig 13 Index system for assessment of management of coalface methane concentration利用表2,据式(2)求出各指标安全度值为15.0,20.0,15.7,7.6,8.6,8.3,18.2,7.3,6.4,9.1.归一化处理后,得各指标安全度值为13.0,17.2,13.5,6.5,7.4,7.2,15.6,6.3,5.5,7.8.知第1层评价指标安全度值后,由此类推,就可求出第2层评价指标的安全度值.据式(3)可分别求出各评价指标安全度值的评价可靠性程度为0.19,0.2,0.22,0.34,0.23,0.41,0.26,0.43,0.3,0.36.由此看出,指标u 6,u 8的可靠性程度较高,u 1最低.872煤 炭 学 报 1997年第22卷表2 评价指标安全度值的区间估计值T able 2 The estimated interval values of indices评价专家评价指标安全度值u 1u 2u 3u 4u 5u 6u 7u 8u 9u 101[12,16][19,22][12,17][6,8][7,11][8,10][15,17][6,8][4,7][8,10]2[13,17][16,18][15,17][5,10][8,13][7,10][17,20][5,9][5,8][7,11]3[15,19][17,20][12,18][7,11][6,10][6,9][16,21][5,8][3,7][9,12]4[14,18][20,24][17,20][5,8][6,9][6,8][15,19][7,10][5,9][6,9]5[10,12][20,23][15,18][6,9][5,8][8,11][18,22][6,9][6,10][8,11]据式(4)可求得r 1=0.79,r 2=0.88,r 3=0.79,r 4=0.56,r 5=0.70;由此可看出,专家2的评价结果与总评价结果一致性最好,专家4最差.5 结 论应用集值统计法对煤矿安全评价中评价指标安全度值能有效的确定,克服了以往安全度值确定方法的不足,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方法.参考文献1 冯保成.模糊数学实用集粹.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2 阎 皓,贺仲雄.权重分析系统.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2(4):41~453 肖新平.有时序列多指标决策的关联分析法及灵敏度分析.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5(8):36~43作者简介程卫民,男,30岁,副教授.1988年毕业于山东矿业学院采矿系,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安全技术与工程专业博士生.主要从事矿井安全评价、智能信息管理及矿井降温空调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持和参与项目10余项,其中2项获部科技进步奖;发表文章20余篇.山东省泰安市山东矿业学院采矿工程系,邮政编码:271019.DETERMINATION OF IN DEX FOR ASSESSMENT OFMINE SAFETY DEGREECheng Weimin(S handong Mi ni ng Instit ute )Abstract Mine safety assessment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identify and eliminate risks of a production system in coal mine.One of the key factors is to determine safety degree of the assessment index precisely and reliably.Set 2valued statistics based on classic and fuzzy statistics can effectively calculate safety degree indices of random and fuzzy character.The reliability of the indices and experts deviation can be given.The results of application show that this method can make up the deficiency of classic statistics and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mine safety assessment.K eyw ords mine safety ,set 2valued statistics ,safety degree of assessment indices972第3期 程卫民:煤矿安全评价中评价指标安全度值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