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23-心理学-院校信息-040201基础心理学方向研究生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心理学硕士培养方案

心理学硕士培养方案

心理学硕士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心理学硕士培养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广泛的心理学知识和较高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他们应该具备以下能力:1.掌握心理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2.具备深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3.熟练掌握心理咨询技术,能够为个体、团体提供专业咨询服务;4.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沟通协调和组织管理能力。

二、课程设置心理学硕士课程设置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

1. 必修课程:(1)思维与方法论:介绍社会科学研究中常见的思维误区及其纠正方法,阐述科学研究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2)统计分析:介绍常用统计方法及其在心理学中的应用,包括描述性统计、推断统计等。

(3)发展心理学:介绍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心理发展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包括生物学、社会文化、家庭教育等。

(4)认知心理学:介绍人类认知过程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包括注意、记忆、语言、思维等。

(5)社会心理学:介绍个体在社会中的行为和互动方式,包括群体行为、领导力、影响力等。

(6)临床心理学:介绍常见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等。

2. 选修课程: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需求选择相应的选修课程,如:(1)儿童心理学(2)青少年心理学(3)老年心理学(4)组织行为学(5)运动心理学(6)性别与文化三、实践环节实践环节是培养硕士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的重要途径。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实习:硕士生需要在相关机构或企业进行一定时间的实习,以了解实际工作情况和提高实践能力。

2. 实验:硕士生需要参与心理学实验的设计、操作和数据分析,以提高科研能力。

3. 课程设计:硕士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设计一门心理学相关的课程,并进行教学实践。

4. 研究项目:硕士生需要参与或独立完成一个心理学研究项目,以提高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论文要求论文是心理学硕士培养方案中重要的一环。

心理学0402硕士人才培养方案

心理学0402硕士人才培养方案

心理学0402硕士人才培养方案导言: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学科,对于培养高素质心理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心理学0402硕士人才培养方案展开讨论,旨在探讨如何以人类视角进行培养,使学生在学术和实践中得到全面发展。

一、培养方案概述1.1 理论基础心理学硕士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是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

学生需要通过系统学习心理学的各个领域,如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等,以获得全面的学科知识。

1.2 实践能力除了理论学习,培养方案还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学生需要参与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等实践项目,培养科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 人文素养心理学硕士人才培养方案还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学生需要学习人类学、哲学等相关课程,了解人类文化和价值观,以提升跨学科研究的能力。

二、学术研究方向2.1 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和信息处理的学科,学生可以选择在此方向深入研究,如学习记忆、学习和决策等方面的机制,为认知障碍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2.2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观念,学生可以选择此方向深入研究,如研究群体行为、社会认知和人际关系等,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心理学视角。

2.3 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咨询与治疗是心理学的应用方向,学生可以选择在此方向深入研究,如学习心理评估和治疗技术,为解决心理问题和提升人们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相关服务。

三、实践与实习3.1 实验室实践学生需要参与实验室实践,学习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等技能,为开展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3.2 临床实习学生还需参与临床实习,接触实际案例,学习心理咨询和治疗技能,提升实践能力。

四、培养特色4.1 跨学科研究心理学的研究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学生将有机会参与跨学科研究项目,拓宽研究视野。

4.2 国际交流与合作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和交流项目,与国内外优秀学者互动,拓展国际视野。

4.3 实践与社区服务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心理咨询和社区服务项目,为社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物理电子学-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物理电子学-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基础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40201)一、培养目标1.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要做到: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学说,树立科学发展观,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研良知,具有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具有系统的基础心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心理学或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应用技术。

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和网络工具。

毕业后能独立从事与心理学有关的教学、研究或实践工作。

3.身心健康。

二、学制与学分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在校学习年限(含休学等中断学习的时间)最长不超过五年。

总学分为34个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24学分。

三、培养方式基础心理学专业硕士生的培养应以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提升研究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硕士生的培养工作采取导师负责制,同时要充分发挥集体指导的优势,拓宽硕士生的学术视野。

1.硕士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制订课程学习与研究计划,包括文献阅读、文献综述、社会调查、实验研究、论文撰写、教学实践等内容,课程学习与研究计划原则上在入学后三个月内完成。

2. 充分发挥经典文献阅读在夯实硕士生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中的作用,每位硕士生必修阅读开出的基础心理学经典文献,每位硕士生必须在第一学期结束前完成相关研究方向的文献阅读综述报告,系统分析相关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动态。

3. 课程学习环节应注重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案例分析、社会调查、方案设计、研究报告等多种方式对学习情况进行考核。

4. 论文工作环节应侧重于对硕士生进行系统、全面的科研训练,培养硕士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通过指导硕士生制订论文研究计划,引导学生尽早进入论文研究状态。

5. 实践能力培养应注重培养学生关注实践、立足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应进一步丰富实践能力培养的内涵与形式,将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硕士生培养全过程。

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402)一、培养目标本学科旨在培养研究生掌握扎实的心理学理论、方法和技术,使之成为能够独立从事心理与行为科学工作的高级人才,包括科研院所的科学工作者,各级各类学校、工商企业和行政事业机关的实际工作者以及高素质、高层次的社会工作者。

本学科的研究生必须掌握一门外语,能够熟练阅读本学科的外文资料,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和数据资料,并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和独立检索网上相关学科信息的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品德。

二、学科专业1.基础心理学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3.应用心理学三、学习年限及应修学分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在完成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对少数学业优秀、科研成果突出的硕士生,可申请提前毕业,提前期一般不超过1年。

如确需延长学习年限的,延长期一般不超过1年。

至少须修满35学分,其中,课程学习32学分,实践环节3学分。

四、课程设置及考核方式(具体见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五、培养方式本学科研究生由导师及导师小组全面负责培养,课程学习与研究并重,实践与研究相结合。

专业课的学习采取系统讲授、重点辅导、讨论讲座及任课教师指定参考文献、书目,学生学习阅读后写综述或评论以及进行实证研究等多种形式。

研究生在读期间须至少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篇。

六、学位(毕业)论文本学科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应在导师及导师小组的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时间不少于1年,并鼓励研究生尽早介入学位论文。

研究生修满规定的学分,达到学校的有关规定(外语水平、科研成果)后,可在导师及导师小组的指导下进行论文选题,选题应有创新性或学术价值,开题须经导师小组论证。

论文选题必须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查阅相关的基本文献,了解国内外本领域的研究历史和现状,选择本学科内有重要学术价值或具有前沿学术理论价值的问题作为论文选题。

开题前应由学生申请,导师负责进行开题报告,报告通过后进入论文的正式研究与撰写阶段。

基础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范文

基础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范文

基础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或授予理学或教育学硕士学位)一、学科专业简介基础心理学硕士研究生专业于1984年挂靠在教育学专业招生,于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资格,是我校心理学学科最早获得硕士学位授予资格的专业,长期以来心理学各研究方向都设在该专业上招生,为整个心理学科的发展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

该专业早期以心理学的理论和历史研究为主,并在国内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学科带头人王启康教授曾任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学会理论与历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湖北省心理学会理事长,陈沛霖教授也是知名的理论心理学者。

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本专业除了继续致力于心理学的理论与历史研究,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研究也受到国内学术界瞩目。

2004年开始建设脑与认知方向。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心理学的理论和历史,人格与社会心理,脑与认知。

目前本专业有教授三人,副教授一人。

有脑与认知实验室(含ERP、言语听觉识别、眼动仪和认知实验系统等分实验室或设施);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已培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40余人,30余人已获得博士学位,其中有的已成为知名教授,就业去向主要在高校,也有在机关和企业获得较高成就者。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心理学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 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科学的世界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积极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 在心理学学科上奠定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在某一分支领域掌握较系统的专门知识及实践技能,熟悉本学科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心理学科学研究、专业实务和教学工作的能力。

3. 身心健康。

三、研究方向简介四、学习年限1. 学习年限为2-3年,最长不超过4年。

2.硕士研究生提前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其他培养环节的考核符合学校提前毕业的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在校学习时间达2年及以上,可申请提前毕业。

心理学培养方案

心理学培养方案

心理学培养方案第1篇心理学培养方案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自我认知需求的提升,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学科,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本方案旨在为心理学人才培养提供全面、系统的培养计划,确保培养对象在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职业道德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二、培养目标1. 掌握心理学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2.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3. 能够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 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研究能力。

三、培养对象1. 对心理学有浓厚兴趣的人员;2. 有志于从事心理学相关工作的人员;3. 心理学专业学生及毕业生;4. 教育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心理学相关人员。

四、培养内容1. 理论知识:包括基础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2. 实践技能:包括心理咨询技巧、心理评估方法、心理治疗技术、心理学研究方法等;3. 职业道德:遵循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强调心理学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伦理规范;4. 综合素养:提升培养对象的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我认知能力等。

五、培养方式1. 面授课程:邀请具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心理学专家进行授课;2. 网络课程: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供在线学习资源;3. 实践操作:组织实地考察、实习实训、案例分析等活动;4. 学术交流:定期举办学术讲座、研讨会,促进学术交流;5. 考察评价:对培养对象进行定期考核,评估培养效果。

六、培养流程1. 报名与选拔:公开选拔符合条件的培养对象;2. 开班典礼:举办开班仪式,介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3. 培训阶段:进行理论教学、实践操作、学术交流等活动;4. 实习实训:安排培养对象到相关单位进行实习实训;5. 考核评价:对培养对象进行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职业道德等方面的考核;6. 结业典礼:举办结业仪式,为合格培养对象颁发结业证书。

七、保障措施1. 组织保障:成立专门的项目组,负责培养方案的实施和日常管理;2. 师资保障:聘请具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心理学专家担任导师;3. 资源保障: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料、设施设备和网络资源;4. 质量保障: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确保培养质量;5. 政策保障:遵循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为培养对象提供合法权益保障。

南京大学基础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南京大学基础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南京大学根底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专业简况及培养要求南京大学社会学系自20xx年始招收应用心理学硕士研究生。

招收研究生的目的在于培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具有坚实的根底心理学根本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的应用型人才。

教育研究生拥护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品学兼优,眼界开阔,根底扎实,学有所长,技能熟练,富有团结友爱精神,今天致力于学业,明天效劳于社会。

二、研究方向1、心理学理论与心理学史2、认知心理学3、心理测量与辅导三、学制及具体安排根底心理学〔040201〕为心理学专业〔0402〕二级学科,学制为三年,授予理学硕士学位。

在三年六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本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应按照以下程序和安排完成全部学业:〔2〕在第1-第2学期,完成学校和本专业所规定的公共根底课程、专业根底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并通过硕士学位的外语考试;〔2〕在第3-4学期,完成研究生的期中考核,完成硕士学位的选题任务,完成硕士学位的资料收集工作,阅读与相关的著作和文献,并在第3学期结束之前完成5000字左右的硕士学位开题报告,由导师与其他硕导相商组成三人小组通过开题报告;与开题报告有关的所有材料须交研究生木秘书整理,并交系教务员存档,通过开题报告与正式参加硕士学位辩论之间时间间隔应在10个月以上;〔3〕在第5-6学期,撰写硕士学位。

要求在参加辩论的2个月前〔一般为每年的10月31日前〕,完成硕士的初稿,经指导教师审阅后在辩论的一个月前完成全部定稿。

四、课程类别及学分要求按南京大学研究生院规定,社会学院各专业准予毕业并授予硕士学位需修满34-36个学分。

其中:1、A类课程即公共根底课7-8学分2、B类课程即专业根底课6-7学分3、C类课程即专业课程10-12学分4、D类课程及选修课程10-12学分,其中4学分为本系专业课程,4学分为本系开设的其他专业B类和C类课程〔如应用心理学选择根底心理学专业或社会学专业开设的B、C类课程〕,2-4学分为外系开设的研究生类课程。

应用心理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应用心理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应用心理学研究生培养方案(04023)一、培养目标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及深化改革开放的需要,培养又专又红,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从事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教学与科研人才。

1.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自觉遵纪守法,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业务上要求有广泛的专业基础,有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要求掌握应用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能、操作技术和科研常用方法,以及现代化实验方法和技能,熟悉国内、外最新成果及进展情况。

具有独立进行应用心理学的教学、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能熟悉地运用英语阅读书刊,写出论文摘要,并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

3.注意加强锻炼,保持身体健康。

二、研究方向本专业研究方向为:1.医学心理学;2.心理卫生;3.临床心理学;4.教育心理学;5.认知心理学。

三、学习年限1.脱产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三年第一学年第一学期:所有课程学习第二学期:进入学科学习,查阅文献,为选题作准备。

第二学年第三学期:专业课学习,查阅文献,为选题作准备。

书写综述,做开题报告第四学期:参加教学工作,进一步查阅文献,进行课题研究。

第三学年第五学期:继续进行课题研究。

第六学期:完成课题研究,进行资料整理、撰写论文及答辩。

2.在职研究生学习年限为三~四年具体安排除需参加教学工作和一定的教研室行政工作外,余则与脱产研究生同,只是课题研究时间XX一年,从第二学年起同教研室其它同志一样参加工作。

四、课程设置(详见附表)五、学位论文工作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严格按照《XX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暂行规定》执行,各导师指导研究生选题后由学科统一组织公开开题,课题研究工作如期进行后要求研究生向导师小组作论文工作阶段报告和论文工作结束报告。

在第三学期末选题确定后开题,一方面继续查阅文献、积累资料,一方面需要着手摸索和掌握研究的技术操作,用严谨的科学态度有步骤地进行科研工作,以达到预期目的,第四学期结束前作论文工作阶段报告,至第六学期完成课题研究后作结束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40201基础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发布时间:2015-04-22 16:07:05 作者:浏览次数:358 次
附件3
西南大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报表)
一级学科名称心理学
专业名称基础心理学
专业代码040201
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2006年7月 6 日
修订日期:2012年5月26日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三、课程设置(包括前沿讲座、学术报告等)
注:1.平台课是指涵盖本一级学科下所有二级学科或相近二级学科群共有的基础性课程,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

2.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应在专业必修课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学科。

3.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
五、科研能力与水平及毕业与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六、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七、主文献研读课程书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