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学年度上学期高二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06级9月份月考(化学)试卷(文)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葡萄糖是一种单糖的主要原因是()A、糖类中含碳原子数最少B、不能再水解成更简单的糖C、分子中只有一个醛基D、糖类中结构最简单2、将某病人的尿液加入新制的Cu(OH)2浊液中,微热时如果观察到红色沉淀,说明该尿液中含有()A、醋酸B、酒精C、食盐D、葡萄糖3、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A、葡萄糖B、蔗糖C、淀粉水解产物D、纤维素水解产物4、下列物质中,水解的最终产物中不含有葡萄糖的是()A、蔗糖B、淀粉C、纤维素D、油脂5、用来分离蛋白质溶液和蔗糖溶液的方法是()A、蒸发结晶B、加CCl4萃取C、盐析过滤D、加浓硝酸微热6、葡萄糖作为营养剂供给人体能量,在体内发生主要的反应是()A、氧化反应B、取代反应C、加成反应D、聚合反应7、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淀粉B、甲烷C、葡萄糖D、乙酸8、下列关于葡萄糖的叙述,错误的是()A、易溶于水,有甜味,属于碳水化合物B、能发生酯化反应和银镜反应C、能发生水解反应D、它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之一是果糖9、对于淀粉和纤维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因为都是多糖,所以都具有甜味B、因为具有相同的分子式(C6H10O5)n,所以互为同分异构体C、两者都能水解生成葡萄糖D、因为二者都是由多个单糖分子按照一定的方式在分子间脱水结合而成,所以二者分子里含有相同数目单糖单元(C6H10O5)n10、下列物质中的主要成分不属于糖类的是()A、棉花B、木材C、豆油D、小麦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命题人:王立男11、将淀粉浆和淀粉酶的混合物放入玻璃纸袋中,扎好,浸入流动的温水中,相当长一段时间后,取袋中液体分别与碘水、新制Cu(OH)2(加热)和浓HNO3(微热)作用,其现象为()A、显蓝色、无现象、显黄色B、显蓝色、红色沉淀、无现象C、无现象、无现象、显黄色D、无现象、红色沉淀、无现象12、为了鉴别某白色纺织品的成分是真蚕丝还是“人造丝”,可选用的方法是()A、滴加浓硝酸B、滴加浓硫酸C、滴加酒精D、灼烧13、下列现象不属于蛋白质变性的是()A、打针时用酒精消毒B、用稀的福尔马林浸泡种子C、蛋白溶液中加入食盐变浑浊D、用波尔多液防止作物虫害14、鉴别食盐水与蔗糖水的方法:①向两种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稀H2SO4并加热,再加NaOH中和H2SO4,再加入银氨溶液微热;②测溶液的导电性;③将溶液与溴水混合,振荡;④用舌头尝味道、其中在实验室进行鉴别的正确方法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④15、误食重金属盐而引起的中毒,急救方法是()A、服用大量生理盐水B、服用大量冷开水C、服用大量的豆浆或牛奶D、服用大量小苏打溶液16、关于蛋白质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热会使蛋白质变性,因此生吃鸡蛋比熟吃好B、一束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产生丁达尔效应C、鸡蛋清加入食盐,会使蛋白质变性D、天然蛋白质中仅含C、H、O、N四种元素17、在下列物质:①K2SO4②HCHO ③MgSO4④NH4Cl ⑤KOH ⑥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06级9月份月考(化学)试卷(文)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Hg(NO3)2中,能使蛋白质变性的是()A、②④⑥B、①③⑤C、②③⑥D、②⑤⑥18、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Fe2+,如果误食亚硝酸盐会使人中毒,因为亚硝酸盐会使Fe2+转变成Fe3+,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O2结合的能力。
辽宁省滨城高中联盟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化学

滨城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月考考试化学试卷命题人: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 于金翠校对人: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 于静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5分)1.研究一个化学反应时,往往需要关注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中不属于这几方面的是( )。
A .反应进行的方向 B .反应进行的快慢 C .反应进行的限度D .反应物的多少2.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能的清洁能源。
对于可逆反应:()()()()222CO g H O g CO g H g ++0H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下列条件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常数都变化的是( )。
A .增大压强B .升高温度C .使用催化剂D .多充入CO3.化学反应中不仅伴随着物质的变化还伴随能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热化学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的意义不完全相同 B .常温常压下,()1mol S g 完全燃烧比()1mol S s 完全燃烧时的焓变大 C .已知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 mol ,则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4222CH g 2O g CO g 2H O g +===+ 890.3kJ mol H ∆=-D .已知C (石墨,s )=== C (金刚石,s ) 0H ∆>,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4.下列事实中,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有( )个。
①夏天,打开啤酒瓶时会从瓶口逸出大量气体②浓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时产生较多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③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④将盛有2NO 和24N O 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置于冷水中,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 ⑤合成氨时,将氨液化分离,可提高原料利用率 A .2B .5C .4D .35.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制硝酸的基础,其反应机理如图1,在1L 密闭容器中充入31mol NH 和22mol O ,测得有关产物的物质的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
湖北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十月月考高二年级化学试卷(答案在最后)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反应物浓度增大,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的几率增加,反应速率增大C.催化剂能提高活化分子的活化能,从而加快反应速率D.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加快【答案】B【解析】【详解】A .升高温度部分非活化分子吸收能量后变为活化分子,所以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但反应的活化能不变,故A 错误;B .增大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个数,有效碰撞的几率增加,反应速率增大,故B 正确;C .催化剂通过降低活化分子的活化能,从而加快反应速率,故C 错误;D .缩小体积相当于增大压强,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个数,但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故D 错误。
答案选B 。
2.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有几项①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取氨气②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③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的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后颜色加深④新制氯水中加3CaCO 后,溶液漂白性增强⑤钠与氯化钾共融制备钾:()()()()Na l KCl l K g NaCl l ++ ⑥用高压氧舱治疗CO 中毒⑦打开啤酒瓶盖,逸出大量气泡⑧合成氨选择500℃的高温反应以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⑨铁钉放入浓3HNO 中,待不再变化后,加热能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⑩氯化铁溶液加铁粉后颜色变浅A.3B.4C.5D.6【答案】C【解析】【详解】①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取氨气,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且溶液中OH -浓度增大,促进一水合氨分解生成氨气,有利于氨气逸出,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②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是发生了电化学腐蚀,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③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的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后颜色加深,是因为压缩体积,压强增大,体系内所有物质浓度增大,颜色加深,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④新制氯水中加3CaCO 后,3CaCO 与H +反应,氯气与水反应平衡正向移动,次氯酸浓度增大,溶液漂白性增强,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⑤钠与氯化钾共融制备钾:()()()()Na l KCl l K g NaCl l ++ ,钾的沸点比钠低,以气体逸出,平衡正向移动,可以制备钾,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⑥CO 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有如下平衡:22CO HbO O HbCO ++ ,高压氧舱中氧气浓度增大,导致22CO HbO O HbCO ++ 平衡逆向移动,释放出CO ,可治疗CO 中毒,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⑦打开啤酒瓶盖,压强减小,2223CO +H O H CO ,平衡逆移,逸出大量气泡,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⑧合成氨是放热反应,选择500℃的高温反应是为提高反应速率,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⑨铁钉放入浓3HNO 中,发生钝化,加热浓3HNO 氧化性增强,能反应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⑩氯化铁溶液加铁粉后颜色变浅,是因为铁粉将Fe 3+还原为Fe 2+,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综上,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有②③⑧⑨⑩,共5个,故选C 。
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3月月考化学试卷

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3月月考试卷化学科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100 分考试范围:高二1~5章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S—32,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51分,答案填入表格中) 1.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又被提到议事日程上,其首要原因是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B.回收其中石墨电极C.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水和土壤的污染D.不使电池中泄漏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2.在冶金工业上,通常不能用化学还原剂制得的金属是①Na ②Mg ③Al ④Fe ⑤CrA.②③B.④⑤C.①②③D.①②③④⑤3、2005年1月,欧洲航天局的惠更斯号探测器首次成功登陆土星的最大卫星——土卫六。
科学家对探测器发回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土卫六的大气层中含有95%的氮气,剩余的气体为甲烷和其它碳氢化合物。
下列关于碳氢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碳氢化合物的通式为C n H2n+2B 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C 乙炔是含碳量最高的碳氢化合物D 碳氢化合物中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4.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A.2,4,4-三甲基戊烷B.2-乙基丁烷C.2,2,3,4-四甲基戊烷D.3,4,4-三甲基戊烷5.主链含5个碳原子,有甲基、乙基2个支链的烷烃有:A.1种B.2种C.3种D.4种6.科学家发现的C60是一种新的分子,它是空心的具有类似足球的结构,被称为“分子足球”;最近日本科学家确认世界上还存在一种“分子足球N60”,它与C60的结构相似,而且在高温或机械撞击后,其中积蓄的巨大能量会在一瞬间释放出来。
对于N6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60是化合物,不是单质B.N60与14N都是氮的同位素C.N60没有同素异形体D.N60的发现开辟了能源世界的新天地,将来会成为较好的火箭燃料7..组成为C4H9Cl的卤代烃,可能存在的同分异构体有A.三种B.四种C.五种D.六种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相同质量的CH4、C2H4、C2H2完全燃烧时耗O2量的关系为CH4 > C2H4 >C2H2②对于任意比混合的乙烯、丙烯和环丁烷混合气体在足量氧气中燃烧,只要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完全燃烧后产生的CO2和H2O的量也不改变③对于任意比混合的C2H4、C2H6、C2H2混合气体,只要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不变,完全燃烧后产生的CO2物质的量也不改变④某有机物在足量氧气中燃烧后产生CO2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则该有机物的类型肯定为烷烃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②③D 以上组合均不正确9.反应2A(g)+ B(g)2C(g)(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06级9月份月考(化学)试卷(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B.铝与盐酸反应C.硫在氧气中燃烧D.氯酸钾分解制氧气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B.ΔΗ>0表示放热反应,ΔΗ<0表示吸热反应C.ΔΗ值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系数无关D.生成物形成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总能量时,ΔΗ<03.在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 SO2和3molO2,一定条件下建立平衡2SO2(g)+O2(g)2SO3(g)ΔΗ=—Q测得SO2的转化率为90%,则在此条件下,反应放出的热量为()A.1.8Q B.2Q C.Q D.0.9Q4.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3V正(N2)=V正(H2) B.V正(N2)=V逆(NH3)C.2V正(H2)=3V逆(NH3) D.V正(N2)=3 V逆(H2)5.在一定条件下,使NO和O2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B.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为零C.随着反应的进行,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最后不变D.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最后不变6.对于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改变下列条件,可以提高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A.增大反应物浓度B.增大压强C.升高温度D降低温度7.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 ) A.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C.熵增加反应D.熵增加或者放热反应8.6mol/L的硫酸溶液100ml与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A.碳酸钠B.熟石灰C.醋酸钠溶液D.烧碱溶液9.在10℃时某化学反应速率为0.2 mol/(L·s),若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加到原来的2倍,为了把该反应速率提高到1.6 mol/(L·s),该反应需在什么温度下进行?()A.30℃B.40℃C.50℃D.60℃10.反应4A(s)+3B(g)2C(g)+D(g),经过2min后,B的浓度减少0.6mol/L,对此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mol/(L·min)B.在2min内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mol/(L·s)C.分别用A、B、C、D表示的反应速率比值是4:3:2:1D.在这2min内用B和C表示的正反应速率的值都是逐渐减小的二、不定项选择题:(共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07级11月份月考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Al 27 Mg 24 Na 23 Cl 35.5 Ba 137H 1 O 16 N 14 Ag 108 K 39 S 32一、单项选择:(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题2分)1、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CuB、NaCl 晶体C、石墨D、蔗糖2、波尔多液农药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是因为铁能与农药中的硫酸铜反应。
在反应中铁是A、氧化剂B、还原剂C、催化剂D、发生了还原反应3、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A、100mL0.5mol/L AlCl3(aq)B、200mL0.5mol/L MgCl2(aq)C、300mL1mol/L NaCl(aq)D、400mL0.5mol/L BaCl2(aq)4、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可大量共存,形成无色溶液的一组是A、 K+、Na+、OH-、Cl-B、 Ba2+、Fe2+、NO3-、SO42-C、 H+、Na+、CO32-、SO42-D、 H+、Ba2+、NO3-、OH-5、下面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碳酸钙和稀盐酸:CO32-+ 2H+===CO2 ↑+ H2OB、Ba(OH)2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Ba+ SO42-===BaSO4↓C、硫酸溶液中加入Mg(OH)2溶液:H+ + OH-===H2OD、澄清石灰水跟盐酸:H+ + OH-===H2O6、铝在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的原因是A、铝的活泼性差B、铝的还原性差C、铝与氧气不反应D、铝表面有氧化膜7、从生活常识角度考虑,试推断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是A、NaB、NaClC、NaOHD、Na2O8、把一小块钠,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最后变为A、Na2OB、NaOHC、NaHCO3D、Na2CO39、Na2O2与水反应能够产生O2,这一反应在呼吸面具、潜水艇及太空飞船中可为人体提供呼吸所用的O2。
下面对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Na2O2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C、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Na2O2是还原剂,水是氧化剂D、这是一个置换反应,有单质O2产生10、下列变化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完成的是A、MnO4-→MnO2B、Fe2+→Fe3+C、I2 →I-D、HCO3-→CO32-二、不定项选择(每个题有1~2个答案,每题3分)11、100mL0.3mol/LNa2SO4(aq)与50mL0.2mol/LAl2(SO4)3(aq)混合后,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20mol/LB、0.25mol/LC、0.40mol/LD、0.50mol/L12、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分别与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相同的三份AgNO3溶液反应,用去的三种溶液的体积比为A、1:2:3B、6:3:2C、3:2:1D、1:1:113、下列变化不可能通过一步实验直接完成的是A、Al(OH)3 → Al2O3B、Al2O3 → Al(OH)3C、Al → AlO2-D、 Al3+ → Al(OH)314、在某碱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A、Na+、K+、SO42-、HCO3-B、Cu2+、K+、SO42-、NO3-C、Na+、 Ba2+、Cl-、 NO3-D、Al3+、K+、SO42-、Cl-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07级11月份月考化学试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15、把一小块钠投入盛有煤油和水的烧杯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A、钠浮在烧杯中的液面上B、钠沉在烧杯的底部C、钠会在水和煤油的交界面上下浮动,直到反应结束D、煤油会燃烧起来,产生很浓的黑烟16、取两份铝片,第一份与足量盐酸反应,第二份与足量烧碱溶液反应,同温同压下放出相同体积的气体,则两份铝片的质量之比为A、1:1B、2:3C、3:2D、1:617、在反应3Cl2+6KOH KClO3+5KCl+3H2O中,氧化剂与还原剂质量比为A、5:1B、1:5C、1:3D、3:118、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NaOH溶液反应的化合物是A、AlB、Al2O3C、Na2CO3D、NaHCO319、将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下列有关实验正确的是A、有蓝色沉淀生成B、有金属铜生成C、有气体生成D、得到蓝色溶液20、用焰色反应就可以区分的是A、NaCl 和Na2CO3B、KCl 和NaClC、KCl 和K2CO3D、钠和钾三、填空题21、4℃时,36ml水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含有的水分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含有的氧元素质量为______________。
【新课标】2014-2015上学期高二月考(3)化学 Word版含答案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二化学试题【新课标】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1. 1928年9月的一天,弗莱明在伦敦圣玛丽医院实验室中发现,一个葡萄球菌培养皿被青霉菌污染后,葡萄球菌菌落变得半透明,最后则完全裂解。
于是,他从该青霉菌分离纯培养物,在培养基上定期传代,一传就是10年……青霉素的问世,救治了大批因战伤感染的盟军战士,当时的英首相丘吉尔非常感慨:“青霉素是同盟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获胜的3个重要原因之一。
”下列有关青霉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抗生素B.它是由真菌中的青霉菌产生的C.它可以用来治疗由病毒引起的疾病D.弗莱明因为发现它而获得194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2. 下列物质都是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但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用量的是()A.亚硝酸钠B.食盐C.蔗糖D.味精(谷氨酸钠)3. 下列关于阿司匹林的说法错误的是()A.阿司匹林属于羧酸类有机物B.阿司匹林有解热镇痛的作用C.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出现胃肠道的不良反应D.阿司匹林不能水解4. 北京奥运会成功地突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绿色奥运”是指()A.加大反恐力度,并注意营养搭配,使运动员全身心地投入比赛B.严禁使用兴奋剂,使运动员公平竞争C.把环境保护作为奥运设施规划和建设的首要条件D.奥运场馆建设均使用天然材料,不使用合成材料5.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棉花、羊毛、天然橡胶等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B.塑料、合成纤维、黏合剂、涂料等是合成高分子材料C.不同高分子材料在溶解性、热塑性和热固性等方面有较大的区别D.造成“白色污染”的聚氯乙烯塑料在日常生活中常用来包装食品6. 下列几种铁板, 在镀层被破坏后, 最耐腐蚀的是()A.镀锌铁板B镀铜铁板 C.镀锡铁板 D.镀铅铁板第II卷(非选择题)二、实验题7. 实验室分析白铁(镀锌铁皮)样品成分步骤为: ①称取1.00 g样品放入烧杯中, 加入过量盐酸, 然后用载玻片盖好烧杯. 首先观察到有大量气体冒出, 后来放出气体速率变慢, 最后完全反应. ②接着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过滤分离出灰绿色沉淀, 该沉淀在空气中加热至质量不变, 最后得到1.20 g红色粉末.(1)白铁镀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06级11月份月考化学试卷(理)

第I卷(选择题部分,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20分)1、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盐NaX、NaY和NaZ的溶液,其pH值依次为8、9、10,则HX、HY、HZ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HX、HY、HZB、HZ、HY、HXC、HX、HZ、HYD、HY、HZ、HX2、把a、b、c、d四块金属浸入稀H2SO4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
若a、b相连时a溶解;c、d相连时c为负极;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为正极,则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A.a>b>c>d B.a>c>d>b C.c>a>b>d D.b>d>c>a3.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A. 2H++2e-=H2B. Fe2++2e-=FeC. 2H2O+O2+4e-=4OH-D. Fe3++e-=Fe2+4.某原电池的总反应是Zn +Cu2+=Zn2++Cu,该原电池的正确组成是( )A. B. C. D.正极Zn Cu Zn Cu负极Cu Zn Cu Zn电解质溶液CuCl2CuCl2ZnCl2ZnCl25.CH3COOH与CH3COONa等物质的量混合配成的稀溶液,pH为4.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H3COOH的电离作用大于CH3COONa的水解作用B.CH3COONa的水解作用大于CH3COOH的电离作用C.CH3COOH的存在抑制了CH3COONa的水解D.CH3COONa的存在抑制了CH3COOH的电离6、碱性锌锰电池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根据电池的电极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Zn为负极,MnO2 为正极B.Zn为正极,MnO2 为负极C.工作时电子由MnO2经外电路流向Zn极D. Zn电极发生还原反应,MnO2 电极发生氧化反应7、下列关于电解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B.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C.在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D.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沿导线流入电解池的阴极8、将等浓度的氨水与盐酸,以相同体积混合后,下列反映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B.C.D.9、常温下,柠檬水溶液的PH是3,其中的c(OH-)是()A. 0. 1mol/LB. 1×10-3mol/LC.1×10-7mol/LD.1×10-11mol/L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的溶解性为难溶,则该物质不溶于水B.不溶于水的物质溶解度为0C.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D.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到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多选不得分,漏选得2分,共30分)11.已知25℃时,下列酸的电离常数:醋酸:175105.⨯-氢氰酸:4931010.⨯-氢氟酸:72104.⨯-甲酸:177104.⨯-则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的上述溶液酸性最强的是()A、醋酸B、氢氰酸C、氢氟酸D、甲酸12.pH为4.5的盐酸1 mL稀释为约1 L,稀释前后溶液中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是()A、稀释前后酚酞均为无色B、石蕊由红色变为紫色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06级11月份月考化学试卷(理)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C 、甲基橙由红色变为黄色D 、甲基橙由黄色变为橙色 13.下列各变化中属于原电池反应的是( ) A 、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层 B 、镀锌铁表面有划损时,也能阻止铁被氧化而生锈 C 、红热的铁丝与冷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保护层 D 、浓硝酸比稀硝酸更能氧化金属铜14.下列各组溶液充分混合后,混合液的PH 一定大于7的是( ) A 、PH=3的醋酸与PH=11的NaOH 等体积混合 B 、PH=2的盐酸与PH=12的Ba(OH)2等体积混合C 、0.1mol ·L -1的酸性溶液与0.2mol ·L -1的碱性溶液等体积混合 D .PH = 9的溶液稀释至1000倍15.把0.02mol/LCH 3COOH 溶液和0.01mol/LNaOH 溶液以等体积混和,则混合液中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为( )A 、(CH 3COO -)>C(Na +) B 、C(CH 3COOH)+C(CH 3COO -)=0.01mol/L C 、C(CH 3COOH)>C(CH 3COO -) D 、无法判断 1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 碳酸的电离 H 2CO 3 H + + HCO 3-B 、 将金属钠加入水中 Na + 2H 2O = Na + + 2OH - + H 2↑C 、 硫化钠水解 S 2- + 2H 2O = H 2S↑ + 2OH -D 、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烧碱溶液 Al 3+ + 3OH -= Al( OH )3↓ 17.在给定的四种溶液中加入以下各种离子,各离子能在原溶液中大量共存的 是( )A 、 滴加甲基橙试液显红色的溶液 Fe 3+、NH 4+、Cl -、SCN - B 、 pH 值为1的溶液 Cu 2+、Na +、Mg 2+、NO 3- C 、 水电离出来的c(H +)=10-13mol/L 的溶液 K +、HCO 3-、Br -、Ba 2+D 、 所含溶质为Na 2SO 4的溶液 K +、CO 32-、NO 3-、Al 3+18.用石墨作电极电解CuCl 2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阳极收集到2.24 L 气体(标准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一个由n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分子中共有m个氨基酸,该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共需水分子A、n个B、m个C、(m+n)个D、(m-n)个2、主链含5个碳原子,有甲基、乙基2个支链的烷烃有A、2种B、3种C、4种D、5种3、纤维素被称为第七营养素。
食物中的纤维素虽然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能促进肠道蠕动、吸附排出有害物质。
从纤维素的化学成分看,它是一种A、二糖B、多糖 C、氨基酸 D、脂肪4、某些芳香族化合物的分子式均为C7H8O,其中与FeCl3溶液混合后,显紫色和不显紫色的种类分别为A、 2种和1种B、2种和3种C、3种和2种D、3种和1种5、不能用水浴加热的实验是A、苯的硝化反应B、银镜反应实验C、制酚醛树脂D、由乙醇制乙烯6、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
下列各项的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A、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C、苯酚的酸性比乙酸弱D、苯酚与溴水直接就可反应,而苯与液溴反应则需要铁作催化剂7、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中C、H、O个数之比为1:2:3B、分子中C、H个数之比为1:2C、分子中可能含有氧原子D、此有机物的最简式为为CH48、右图是同学们经常使用的某品牌修正液包装标签。
小明仔细阅读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得出了该修正液的某些性质,小明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A、修正液是一种胶体,均一、透明B、修正液中含有的化学物质有毒C、修正液的成分对纸张不具有腐蚀性D、修正液的溶剂易挥发、易燃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9、乙醇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如图所示,对乙醇在各种反应中应断裂的化学键说明不正确的是A 、和金属钠作用时,键①断裂B 、和浓硫酸共热至170 ℃时,键②和⑤断裂C 、和乙酸、浓硫酸共热时,键②断裂D 、在银催化下和氧气反应时,键①和③断裂10、下列有机物实际存在且命名正确的是A 、2,2—二甲基丁烷B 、2—甲基—5—乙基—1—己烯C 、3—甲基—2—丁烯D 、3,3—二甲基—2—戊烯11、1993年的世界十大科技新闻称:中国学者许志福和美国科学家穆尔共同合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碳氢分子,其中1个分子由1134个碳原子和1146个氢原子构成。
关于此物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是烃类化合物B 、常温下呈固态C 、具有类似金刚石的硬度D 、易被氧化12、已知酸性大小:羧酸 > 碳酸 > 酚。
下列含溴化合物中的溴原子,在适当条件下都能被羟基(-OH )取代(均可称之为水解反应),所得产物能跟NaHCO 3溶液反应的是A 、B 、C 、D 、13、烯烃、一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醛的反应,称为羰基合成,也叫做烯烃的醛化反应。
由乙烯制丙醛的反应为:CH 2=CH 2+CO+H 2 催化剂CH 3CH 2CHO由分子式为C 4H 8的烯烃进行醛化反应,得到醛的同分异构体可能有A 、2种B 、3种C 、4种D 、5种14、10 mL 某种气态烃,在50 mL O 2中充分燃烧,得到液态水和体积为35 mL的混合气体(所有气体都是在同温同压下测定),则该气态烃不可能是A 、乙烷B 、丙烯C 、丁炔D 、环丙烷15、利尿酸在奥运会上被禁用,其结构简式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CH 3CH 2CO 2Cl ClOCH 2COOHA .利尿酸衍生物利尿酸甲脂的分子式是C 14H 14Cl 2O4B.利尿酸分子内处于同一平面的原子不超过10个C.1 mol 利尿酸能与7 mol H 2发生加成反应D.利尿酸能与FeCl 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16、烯烃复分解反应中的催化剂是金属卡宾(如CH2==M),金属卡宾与烯烃分子相遇后,两对舞伴会暂时组合起来,手拉手跳起四人舞蹈。
随后它们“交换舞伴”,组合成两个新分子,其中一个是新的烯烃分子,另一个是金属原子和它的新舞伴。
后者会继续寻找下一个烯烃分子,再次“交换舞伴”。
把C 6H5CH2CH==CH2与CH2==M在一定条件下混合反应,下列产物不可能存在的是A、C6H5CH2CH==M B、CH2= CH2C、C6H5CH2CH2C6H5D、C6H5CH2CH==CH CH2C6H517、食品保鲜膜按材质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氯乙烯(PVDC)等种类。
PVC被广泛地用于食品、蔬菜外包装,它对人体有潜在危害。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B)A、PVC保鲜膜属于链状聚合物,在高温时易熔化,能溶于酒精B、PVC单体可由PE的单体与氯化氢加成制得C、鉴别PE和PVC,可把其放入试管中加热,在试管口放置一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如果试纸变红,则是PVC;不变红,则为PE。
D、等质量的聚乙烯和乙烯燃烧消耗的氧气相等18、人类对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重视,如何减少或取代高污染的化学品的使用,一直是许多化学家奋斗的目标,生产和应用绿色化工原料是达到该目标的最有效手段,碳酸二甲酯(简称DMC)是一种新化工原料,1992年在欧洲被誉为“非毒性化学品”,被誉为有机合成的“新基石”。
下列关于DMC的说法正确的是A、DMC结构简式为B、DMC在空气中能燃烧,产物为CO2和H2OC、DMC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和丙酮D、DMC用于生产非毒性化工产品,故被誉为有机合成的“绿色化工原料”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1分)19、请按要求填空:(1)做银镜反应实验的试管事先要用洗涤,然后才能进行银镜反应。
原因是;银镜反应采用水浴加热的优点有:。
(2)下列实验均需使用温度计,请将下列实验中的温度计按测定温度的对象不同进行分类,填入表格中:①制取乙烯②制取硝基苯③测定中和热④石油分馏(1) 试管a中需要加入浓硫酸、冰醋酸和乙醇各2mL,正确的加入顺序入操作是(2)为防止a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
(3)实验中加热试管的目的是:①;②。
(4) 试管b中加有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
(5)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b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
四、填空和推断题21、(1)现有九种有机物:A、乙醇 B、甲苯 C、苯酚 D、甘油E、甲烷F、甲醛G、甲酸H、乙烯I、乙炔,将序号填入下列相应的空格中:①可以作为制取炸药原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②常温下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③由于发生化学反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_______________;④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⑤能发生缩聚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有机物:CH3CH(CH3)CH2CH(C2H5)CH(CH3)2的正确名称是______________;若此有机物是某单炔烃与H2经过加成反应得到的,请写出此炔烃的可能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2、有机物A与乙酸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质量一定,完全燃烧后产生的水的质量也一定,试回答:(1)若A与乙酸相对分子质量相等,且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则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
(2)若A有四种元素形成的两种官能团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与乙酸相等,且分子中氢原子都不与碳原子相连,则A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
(3)若A 分子中C 、H 元素质量分数之和为86.67%,其余为O ,且A 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00,则A 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如果A 分子每个碳原子都达到饱和,且能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则A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四川盛产五倍子。
以五倍子为原料可制得化合物A 。
A 的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1)A 的分子式是 。
(2)有机化合物B 在硫酸催化条件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可得到A 。
请与出B 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A 与过量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4)有机化合物C 是合成治疗禽流感药物的原料之一。
C 可以看成是B 与氢气按物质的量之比1∶2发生加成反应得到的产物。
C 分子中无羟基与碳碳双键直接相连的结构,它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
请写出C 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烯烃A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按下图进行反应:已知:D 的结构简式为:(CH 3)2CBrCBr(CH 3)2,F 1和F 2互为同分异构体,G 1和G 2互为同分异构体。
请填空:(1)A 、G 1的结构简式分别是A_____________ 、G 1_______________。
(2)框图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填数字代号,下同),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⑤和⑧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25、某有机物A 广泛存在于许多水果内,尤以苹果、葡萄、西瓜、山楂内为多。
已知A 的分子量为134,其碳的含量为35.8%,氢的含量为4.5%,氧的含量为59.7%。
该化合物具有如下性质:H Br1molA ¿ÉÉú³É2molCO 23¢ÙÂýÂý²úÉúÆøÌå1molA 1.5mol ¢Ú¢ÛA + RCOOH (»ò ROH)Ũ24ÓÐË®¹ûÏãζµÄ²úÎï④A 在一定温度下脱水生成的链状化合物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试回答:(1)A 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