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 初中政治第六册教案
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教案

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教案设计作者宿荣彬教学目标:1、认知方面初步掌握环境、环境问题、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等概念;知道环境要素的内容和我国几个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名称;明确环境问题的危害性和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2、能力方面(1)通过学习用联系的观点认识环境问题的危害性,用发展的观点理解依法保护环境的极端重要性。
(2)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3)通过利用网络资源来学习有关法律知识,提高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方面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依法保护环境,争当环境“卫士”,同破坏和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进行斗争。
重点:青少年应自觉为保护环境做贡献。
难点: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测:1、我国的环保法律体系是什么?2、我们怎样为环保做贡献?(二)复旧导新:师:向学生展示我国今年南方发生的严重干旱和2011年北方强沙尘暴的两段新闻报道的视频图片资料。
我们的地球怎么了?请同学们谈感想。
回顾旧知,通过提问师总结说明: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不仅需要道德规范,还需要法律作保障,本节课我们共同探讨-----“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三)合作探究法制篇教师过渡: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首先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下面我们进入第一篇章---法制篇的学习。
并及时板书一、法律体系。
教师过渡:课前要求同学们准备的有关环保法律的资料卡片,准备好了吗?下面各组选出最满意的,上来放在课桌上,与同学们共享。
(展示自我提升信心)1组的---请读给大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保法律的基本法,1989年颁布实施。
4组的----请读给大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在环保法律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是环保法律体系的主体。
8组的----请读给大家------宪法是环保法律体系的基础。
守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 初中政治第六册教案

守护我们共有的家园——初中政治第六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和法律法规,提高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关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引导学生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
二、教学重点1.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和法律法规。
2.环保意识的形成和环保行为的践行。
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与每个人生活的密切关系。
2.培养学生自觉践行环保行为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地球环保宣传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地球环境的现状。
(2)提问:你们觉得地球环境现状如何?我们应该怎么办?2.学习环保法律法规(1)介绍《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我国环保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
(2)讨论:环保法律法规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3.了解环保基本国策(1)讲解我国环保基本国策的制定背景和意义。
(2)分析环保基本国策对环境保护的推动作用。
4.培养环保意识(1)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2)分享环保小故事,让学生感受环保的重要性。
5.践行环保行为(1)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环保行为?(2)分组讨论,提出具体的环保行动方案。
6.绿色发展理念(1)讲解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和意义。
(2)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如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2)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环保的感悟文章。
五、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的参与程度。
2.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情况。
3.环保行为践行: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为,评价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情况如何?3.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是否积极?4.学生在课后是否能够自觉践行环保行为?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培养环保行为。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自觉践行环保行为。
守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 初中政治第六册教案

守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 初中政治第六册教案 教学内容 1、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教学目标 1、 认清我国面临的严峻的环境形势 2、树立并强化环境问题的忧患意识 3、 积极宣传自觉履行保护环境国策教学重点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 策教学难点怎样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教学课型活动课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方法举例—讨论—比较教学过程一、导入 1、回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主要国情包括哪些方面?人口、 资源、 环境各方面的形势怎样?2、 揭题面对我国严峻的人口形势国家制定了什么政策?计划生育面对我国 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国家又制定了什么国策呢?环保这些基本国策制定 的目的是什么呢?———守护我们共有的家园二、活动一、保护环境的基 本国策提示默读教材第一自然段后思考——1、 把保护环境确立为我国的一 项基本国策的依据是什么?针对……,从……出发 2、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 国策有何重大意义?直接关系 …… 的成败和…… 复兴提示齐读教材第 2—3 自然段后回答———1—3、 怎样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1、 加强资源和环 境法规, 资源和环境知识的教育, 提高全民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意识比一比, 赛一赛, 看谁记得多——我国已制定的环境保护的主要法律有哪些?附 《中 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 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 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 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 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 沙法》等等。
2 全面规划,科学布局,保持生态平衡,防治环境污染 忆一忆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的第一条基本原则是什么?初二《思 想政治》上册提示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有四条——①、经济建设与环 境保护协调发展②、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③、谁开发谁保护, 谁污染谁治理④、 依靠群众保护环境师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 原则,就是要求我们要做到全科保防。
政治守护我们共有的家园教案

政治守护我们共有的家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政治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理解政治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公民意识,提高他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
3.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政治发展,关注民生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政治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国家观念和公民意识。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政治发展,关注民生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政治是什么吗?政治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理解政治的作用(1)讲解政治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如: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
(2)举例说明政治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如:政策制定、法律实施、公共服务等。
3.培养国家观念和公民意识(1)讲解国家观念和公民意识的含义,让学生明白作为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
(2)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政治发展,关注民生问题。
4.关注国家政治发展和民生问题(1)讲解我国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改革,让学生了解国家政治发展的基本情况。
(2)分析我国在保障公民权益、改善民生方面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3)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民生问题,思考如何参与政治生活,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5.课堂小结(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强调政治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为建设美好家园贡献力量。
6.课后作业(1)结合本节课所学,写一篇关于政治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的感悟文章。
(2)关注我国政治发展动态,收集相关资料,下节课分享。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学生对政治的理解是否更加深入?3.学生是否能够关注国家政治发展和民生问题,积极参与政治生活?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政治的认识和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政治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国家观念和公民意识。
初中道德与法治《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设计_《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_思想品德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依法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自身做起,为依法保护环境尽到自己应有的责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
(二)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认识身边的环境问题,增强分辨是非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知识:了解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知道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懂得环保行动中自己的责任。
教学内容分析“关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第二课时,前一课时主要是侧重于从道德层面上了解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主要讲述了人与自然相处的道德规范。
本课时则是从法律层面上讲述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目前环境保护的立法状况、环保原则和措施,以增强学生依法保护环境的意识,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为依法保护环境尽到自己应有的责任。
本课的两个课时的内容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也是本单元知行统一教育目标的落脚点。
“关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不能仅成为空洞的说教,也不能随欲而为,关爱、保护大自然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循矩而动,自觉践行。
就本课时而言,前后两个层次间存在着递进升华的内在联系。
教师在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的同时,要充分挖掘和整合本地教育资源,引用科技手段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活动(一)漫画导入,震撼心灵: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站在干裂土地上的温家宝总理、地球上林立的烟囱被砍伐的森林,无家可归的鸟儿,工厂排放的污水废气,被猎杀的动物等,给学生以强烈的震撼,激起其环保意识。
情境体验:地球为什么会处境艰难?它反映了什么问题?给人类带来什么危害?环境保护志在必行,我们要用行动去拯救我们的地球思考:当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时,面对如此现状,我们应该怎样做?如何才能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学生自主讨论,并展示讨论结果。
(二)确立教学目标教师解读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识记本课要学习的内容。
(三)自主预习要求:小组共同完成,分小组展示1、我国在保护法律方面的法律有哪些?2、我国形成了怎样的法律体系?3、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有哪些?4、青少年怎样为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做贡献?教师在展示过程中适时点拨和指导。
【初中政治】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教案 鲁教版

课题: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Zhengyang702本教案在“2009年西井中学三优作品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教材分析:本目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我国依法保护环境的基本措施,增强学生依法保护环境的意识,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为依法保护环境尽到自己应有的责任。
本目共有两个层次构成,首先,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情况,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依法保护环境。
完成学生从思维的认知到行为的转化。
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通过对有关环保法律的学习,增强其依法治理环境的法律意识;通过对依法治理环境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在环境问题上的权利和义务的观念;要求培养学生初步的在环境问题上的学以致用、知行统一的意识。
能力:要求学生初步学习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认识环境问题,提高其参与环保活动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依法保护环境的立法状况,了解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行动起来保护环境。
重、难点:重点:青少年应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难点: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讲解、练习相结合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展示图片:图片1:工业污水排放图片2:粉尘、烟尘污染图片3:垃圾成堆图片:4建筑施工的噪声图片5:土地荒漠化回答:以上图片反映了什么问题?教师讲述:以上图片反映了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
要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仅有道德规范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法律保障。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2、板书课题: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二、讲授新课教师:我国非常重视环境保护的立法工作、执法工作,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了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
1、我国已形成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48---P49。
自主探究全面理解(1)观察课本P48我国的环保法律体系,用课文中的话概括我国的环保法律体系,是哪一句?我国的环保法律体系的形成,有什么作用?(2)填空: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是______年颁布实施的,在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占有地位;(3)阅读课本P48相关链接,了解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有关法律规定教师巡回指导、检查自学情况、并做适当讲解(1)我国的环保法律体系(看课本))目前我国已形成以宪法为基础,以环保法为主题的环保法律体系。
(整理)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教案

《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依法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自身做起,为依法保护环境尽到自己应有的责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
2.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认识身边的环境问题,增强分辨是非,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识:了解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知道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懂得环保行动中自己的责任。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第六单元第十三课第二节,主要是从法律层面上讲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帮助学生了解我国依法保护环境的基本措施,增强学生依法保护环境的意识,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为依法保护环境尽到自己应有的责任。
本节课由两个层次的内容组成。
第一层次“我国已形成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目前环境保护的立法状况,了解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感悟法律法规在环保中的指导作用,从而为今后自己环保行动的落实做到有法可依,寻规而行。
第二层次“我为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做贡献”,是第一层次的递进和升华,是行为要求,主要是帮助学生增强依法保护环境的意识,引导学生自觉将环保意识落实为环保行动,在日常生活中从自身做起,依法保护环境。
其中,“我国已形成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是教学难点,“我为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做贡献”是教学重点。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以学生喜欢的几个电影名称来引领课文的主要环节,在激发学生兴趣、拉近师生距离的前提下,以教师的情境创设和学生的自主探究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教学中设计了三个主要活动:“吹响环保法律《集结号》——环保案件大《追踪》——环保行动之《亮剑》”,具体通过“情景导入,自主感悟——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回归生活,拓展升华——成果交流,积累收获”四环节实施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与策略本节课教学方法主要以情境教学、案例分析、自主探究法为主,以电影名称的贯穿引领为主线,以“问题”为核心,引导学生自主感悟、小组合作、交流探究,达到质疑解惑,成果共享的目的,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和领悟环保知识,在生活实例中学会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
探究如何依法保护家园——七年级政治教案

【前言】依法保护家园,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在当今社会中,保护家园的意义更加深刻,不仅仅是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更是对于整个社会而言。
在七年级的政治教案中,我们需要探究如何依法保护家园。
【本文主要内容】一、了解什么是家园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家园。
家园是一个人生活的地方,也是一个国家所有的领土。
无论是个人的家园,还是一个国家的领土,都需要得到保护。
只有当人们愿意依法保护自己的家园,才能建设一个美好的社会。
二、什么是依法保护依法保护,即是在法律的保障下,保护我们的家园。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各项活动,同时也需要遵守法律规定。
如果违反法律规定,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三、如何依法保护家园为了依法保护家园,我们需要做以下几件事情:1.保护环境:保护环境是保护家园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们需要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小事做起,如随手关闭电灯、电扇等,减少废弃物排放等。
还需要认识到各种环境污染的危害,并且积极参加环保活动,努力改善环境质量。
2.尊重生命:尊重生命也是保护家园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们需要尊重人类的生命和动植物的生命。
这意味着,我们不应该任意捕杀或破坏动植物,同时也需要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积极关心弱势群体和残疾人士。
3.遵守法律:遵守法律也是保护家园的重要措施。
我们需要遵守所有的法律规定,并尊重法律的权威。
一旦违反法律规定,就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也是依法保护家园的一个方面。
我们需要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为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贡献力量。
【结论】保护家园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义务和责任。
只有每个人都秉持着依法保护家园的精神,才能建设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
在中学政治教育中,需要探究如何依法保护家园,教育学生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好公民,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守护我们共有的家园——初中政治第六册教案
教学内容:1、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教学目标:1、认清我国面临的严峻的环境形势
2、树立并强化环境问题的忧患意识
3、积极宣传自觉履行保护环境国策
教学重点: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教学难点:怎样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教学型:活动
教学时数:1 时
教学方法:举例—讨论—比较
教学过程:一、导入
1、回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国情包括哪些方面?(人口、资、环境)
各方面的形势怎样?
2、揭题:面对我国严峻的人口形势国家制定了什么政策?(计划生育)面对我国严峻的资环境形势国家又制定了什么国策呢?(“环保”)这些基本国策制定的目的是什么呢?
———守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二、活动
(一)、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提示:默读教材第一自然段后思考——
1、把“保护环境”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的依据是什么?
(针对……,从……出发)
2、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有何重大意义?(直接关系……的成败和……复兴)
提示:齐读教材第2—3自然段后回答——— 1 —
3、怎样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1)、加强资和环境法规,资和环境知识的教育,提高全民保护资和环境的意识
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记得多:
——我国已制定的“环境保护”的主要法律有哪些?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等等。
)
(2)全面规划,科学布局,保持生态平衡,防治环境污染
忆一忆: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的第一条基本原则是什么?(初二《思想政治》上册)
提示: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有四条——
①、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②、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③、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
④、依靠群众保护环境
师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就是要求我们要做到:“全”“科”“保”
“防”。
要做到“全”“科”“保”“防”就要正确处理好“三建设”、”三同步”、“三效益”、
“三观点”的关系:
“三建设” “三同步” “三效益” “三观点”
要求→ 收到→ 反对→
经济建设同步规划经济效益先污染
城乡建设同步实施社会效益后治理
环境建设同步发展环境效益零增长
(3)、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
忆一忆:我国保护环境的“三同时制度”是什么?(初二《思想政治》教材上册)
“三同时制度”:指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其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制度。
师述:“防”是着眼于产生环境问题的根(如:“三同时制度”)
“治”是着眼于解决已经产生的环境问题(如:排污收费制度)
(二)、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1、保护环境,中学生怎么办?(阅读教材第4自然段后思考)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怎样为建设“绿色家乡”做贡献?(浏览本框小字阅读材思考)
比一比,看谁发现得多——说出你所了解的我们家乡或其他地方存在的环境问题的一些现象?
举例:工厂排污砖厂占地乱砍滥发垃圾成围湖造田乱扔废电池
使用一次性木筷、塑料袋乱丢果皮纸屑工厂废气污水毁林开荒
河水污染捕捉青蛙坟墓占地赠送贺卡使用含氟冰箱、空调……
赛一赛,看谁想得多——你想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
举例:搞好学校和家庭环境卫生种植花草树木保护野生动物保护青蛙
— 2 —
参加义务植树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保持校园、教室卫生
爱惜庄稼、花草、树木保护有益动物和生态环境提倡婚丧,重大
活动等植树留念提倡“树葬”(骨灰埋入树下)……
三、结束
1、概括:怎样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小结:我国目前年年遭受“洪水”“沙尘暴”袭击“白色污染”严重等现象,其实质还是一个环境问题。
这与有些地区的人们目光短浅是有直接关系的。
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注重经济而忽视生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
(举例:日本人早在10多年前就提防中国环境破坏对他们的影响。
这些年,日本每年都有大批人前往我国西北沙漠地区义务植树,可我们中国人自己又有多少人在前些年想到西北义务植树搞绿化呢?)
环境保护应有长远目光,未雨绸缪。
为什么非要等黄土把我们家门口都淹没了才行动呢?!同学们呀!赶快行动起吧!!
考考你: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把每年的?月?日确定为“世界环境日”?(6月日)
附:一、板书设计
确立依据:资环境国情守护我们共有的
十八保护加强法规、知识教育,提高全民意识家园环境
(基本国策)怎样坚持全面规划,科学布局,人保持生态平衡,防治环境污染人
有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方针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