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六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如何计算(全)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如何计算(全)展开全文一、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每月收入额-3500元或4800元)×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一)特定行业的工资、薪金特定行业的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可以实行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的方式计征。
所说的特定行业,是指采掘业、远洋运输业、远洋捕捞业以及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行业。
所说的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的计征方式,是指特定行业职工的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按月预缴,自年度终了之日起30日内,合计其全年工资、薪金所得,再按12个月平均并计算实际应纳的税款,多退少补。
应纳所得税额=[(全年工资、薪金收入÷12-费用扣除标准)×税率-速算扣除数]×12(二)年终一次性奖金全年一次性奖金是指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扣缴义务人根据其全年经济效益和对雇员全年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情况,向雇员发放的一次性奖金。
一次性奖金也包括年终加薪、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
根据当月不包括一次性奖金的工资薪金的高低,分成两种计算方法。
(1)若当月除了年终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工资薪金所得高于3500元,则工资薪金和年终奖各自计税后加总。
年终一次性奖金计税时,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税,不再扣除费用。
(2)若当月除了年终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工资薪金所得低于3500元,将工资薪金和年终奖合并计税。
按合并后减除3500元的余额,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找出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然后按合并后减除3500元的余额,根据上述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税。
例:中国公民王先生2012年12月取得当月工薪收入4600元,同时取得当年的年终奖金28800元。
计算当月份应扣缴的个人所得税。
解:当月工资应纳税额=(4600-3500)×3%=33(元)28800÷12=2400(元),适用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105。
税法实训课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为了提高学生对税法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加强会计专业知识与税法知识的有机结合,我们参加了税法实训课程。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能够系统、全面地掌握国家的《会计法》、《税法》、《金融法》等相关法规,提高实务操作能力和计算分析能力。
二、实训目的1. 系统掌握国家税法体系,提高对税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将会计专业知识和税法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会计实务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税务登记核算、相关表格登记等实际工作能力。
4. 提高学生准确识别不同税种、正确计算税额、规范进行纳税申报的能力。
三、实训内容1. 个人所得税(1)实训目标:掌握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征税范围、税目、计税依据、计税额计算等基本知识。
(2)实训内容:识别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项目,计算个人所得税额,规范填写个人所得税代收代缴报告表。
2. 企业所得税(1)实训目标:掌握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征税范围、税目、计税依据、计税额计算等基本知识。
(2)实训内容:计算外商投资企业应缴纳的所得税税额,规范填写企业所得税申报表。
3. 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流转税种(1)实训目标:掌握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流转税种的基础理论知识,正确计算应纳税额。
(2)实训内容:识别流转税纳税人,正确计算流转税税额,规范填写纳税申报表。
4. 税务登记核算及相关表格登记(1)实训目标:掌握税务登记核算的基本流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实训内容:进行税务登记核算,填写相关表格。
四、实训过程1. 实训前期: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对税法相关知识进行初步了解。
2. 实训中期:根据实训指导书,进行实际操作,完成各项实训任务。
3. 实训后期:对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五、实训心得1.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对税法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2. 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为今后从事会计工作奠定了基础。
3.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认识到自己在税法知识掌握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加强学习。
实验报告——计算个人所得税[001]
![实验报告——计算个人所得税[001]](https://img.taocdn.com/s3/m/57eb95edce2f0066f433221b.png)
实验报告——计算个人所得税一.需求:根据实验的要求,本实验的主要功能需求如下:1.要求能根据既定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和税率表计算出应该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2.要求能对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进行调整。
3.要求个人所得税各级税率也允许修改。
4.要求提供命令行形式的菜单实现。
针对该程序的实际需要,个人觉得实际应用中还有可能增加税率级数或对每级的起讫值有所调整;当税率值调整时,为避免每次都要设置税率参数,可将参数持久化到文件中,因此增加了以下需求:5.要求能重新构造税率表,并用新的税率表进行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6.可将当前税率表存储到文件中或从已经存在的文件中读取参数。
二.系统分析与实现鉴于这是一个小系统,本报告没有写出详细的用例图及流程分析,只给出简要的系统设计。
以下是每个类的设计:TaxItem:当对税率表进行调整时,每个税率表的级数并不是一样的,根据面向对象的思想,每一个税率项应该作为最小的类。
因此系统中定义了一个类,TaxItem,记录每一个税率项的信息,它包括三个域,分别为税率项起点、终点和税率,即taxStartPoint、taxEndPoint和taxRate,它们定义为私有成员,于是定义了相应的访问器。
税率表里包含若干个税率项,可以用一个ArrayList来代替它,这样省去了再定义一个代表税率表的类。
Constants在进行大型程序设计时,有必要定义一个Constants类用于存储常量,因此本系统中定义了一个这样的类,里边只含一个常量,MAX_INCOME,用于存储现实中只收入的上限。
TaxComputer计算税率是一个业务逻辑,有必要将它独立出来,单独作为一个模块,本程序定义了TaxComputer用于实现这个功能,里边只有一个函数,compute,该函数通过传给他的税率表,起征点和收入值计算个人所得税。
把这个类设计为实用类,所以函数是静态的,可以通过类名进行访问。
FileAccessor这个类专门实现对计税参数的读写,包括主要的四个函数,saveParas用于保存参数,loadParas 用于读取参数,getTaxList和getStartingPoint得到税率表起征点。
税务会计学习指导、习题与项目实训(第五版)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会计业务操作

项目六个人所得税会计业务操作参考答案任务一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的确定一、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二、单项选择题1.B 2.A 3.A 4.B 5.C 6.C 7.C 8.A 9.A 10.C三、多项选择题1.CD 2.AD 3.CD 4.ABD 5.BD 6.ABC 7.AC 8.BCD 9.AD 10.AD 四、思考题(略)任务二个人所得税税款计算一、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二、单项选择题1.D 2.A 3.B 4.C 5.A 6.B 7.B 8.C 9.C 10.C三、多项选择题1.AD 2.BD 3.AB 4.AC 5.ABC四、思考题(略)五、业务题1.⑴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税额:1月份预扣预缴税额计算如下:1月份预缴个人所得额=(16900-5000)×3%=357元;同理可计算出2月、3月份预缴个人所得税为357元;4月份预缴个人所得额=(16900×4-5000×4)×10%-2520-357×3=1169元;5月份预缴个人所得额=(16900×5-5000×5)×10%-2520-357×3-1169=1190元;同理可计算出6月-12月份预缴个人所得税均为1190元;全年工资薪金所得预缴个人所得税额合计=357×3+1169+1190×8=11760(元)⑵股票转让收益暂不征税。
⑶从A国取得投资红利收入按我国税法规定应纳税额:18000×20%=3600元,已经在A国缴纳了1800元,因此在国内补缴税额1800元。
⑷个人中奖应纳税款=20000×20%=4000(元)⑸劳务费收入预扣预缴税额=40000×(1-20%)×30%-2000=7600(元)境内综合所得预扣预缴的个人所得税税额合计=11760+7600=19360(元)境内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应纳税所得额=16900×12-60000+40000×(1-20%)=174800(元)境内综合所得应纳税额=174800×20%-16920=18040(元)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应退税额=18040-19360=-1320(元)次年汇算清缴后,综合所得应退回平时多预缴的税款1320元2.⑴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额=182800-60000+5000×(1-20%)×70%=125600(元)综合所得应纳税额=125600×10%-2520=10040(元)⑵年终奖可先按12个月平均确定适用税率,再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22000×3%=660(元)⑶A国取得股息收入:10000×20%=2000(元)A 国股息收入按我国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即抵免限额)2000元,该纳税人在A 国实际缴纳税款1650元,因此,应在我国补缴税款350元。
税法实训报告心得

一、前言本学期,我有幸参加了税法实训课程,通过这次实训,我对税法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税务实务操作有了更全面的掌握。
以下是我对税法实训的心得体会。
二、实训过程1. 实训准备在实训开始前,我们认真学习了税法相关理论知识,包括税收法律法规、税收政策、税种特点等。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我国税收管理体制、税收征收管理程序等。
2. 实训内容(1)个人所得税实训:我们以个人为单位,模拟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并填写个人所得税申报表。
(2)企业所得税实训:我们以企业为单位,模拟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并填写企业所得税申报表。
(3)增值税实训:我们以企业为单位,模拟计算增值税应纳税额,并填写增值税申报表。
(4)其他税种实训:我们还学习了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税种的计算和申报。
3. 实训方式实训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每个小组负责一个税种的实训。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相互交流、探讨,共同解决问题。
三、实训心得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税法实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使我对税法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 提高计算和分析能力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计算各种税种的应纳税额,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这使我提高了计算和分析能力。
3. 增强法律意识税法实训使我认识到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每个公民和企业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通过实训,我增强了法律意识,明白了依法纳税的重要性。
4.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在实训过程中,我们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这使我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提高了我的团队协作能力。
5. 发现自身不足在实训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
例如,对某些税种的理解不够深入,计算能力有待提高等。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努力弥补这些不足。
四、总结通过税法实训,我对税法知识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税务实务操作能力。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及计算方法

表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一览表表2工资、薪金所得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表(2011年9月1日执行)所谓的“速算扣除数”就是:在超额累进税率计税法中,对计税依据直接乘上最高税率,得到的结果与真实的税额之差,这个差在每一级都是一个常数。
事先推出这个常数,对于快速计算税额很有帮助,所以这个数叫“速算扣除数”。
快速计算个税的公式是【计税依据×最高税率-速算扣除数=最终税额】。
税率3%对应速算扣除数为0税率10%对应速算扣除数为1500*(10%-3%)+0=105税率20%对应速算扣除数为4500*(20%-10%)+105=555税率25%对应速算扣除数为9000*(25%-20%)+555=1005税率30%对应速算扣除数为35,000*(30%-25%)+1,005=2,775税率35%对应速算扣除数为55,000*(35%-30%)+2,775=5,505税率45%对应速算扣除数为80,000*(45%-35%)+5,505=13,505例二:如果某人扣保险后工资10,000,怎么计算个税呢?10,000-3,500=6,500元。
6,500介于4,500和9,000之间,使用税率20%,速算扣除数5556,500*20%-555=745表3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表(2011年9月1日执行)表4劳务报酬所得三级超额累进税率表在个人所得税中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有3个税目,一是工资薪金,适用3-45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二是个体工商户和企事业承包承租所得,适用5-35的5级超额累进税率,三是劳务报酬,适用20-40的3级超额累进税率,而且要注意计税依据的差异,工资薪金是按月、劳务报酬按次、个体户及承包承租按年。
+速算扣除数并非税法规定,而是根据税法推算出来的一个方便计算的系数。
所谓的“速算扣除数”就是:在超额累进税率计税法中,对计税依据直接乘上最高税率,得到的结果与真实的税额之差,这个差在每一级都是一个常数。
纳税实训报告

《办税员实务》课程实验报告姓名学号专业年级班级分数广东培正学院2016至2017学年第二学期广东培正学院实验报告学院:专业:班级:成绩:姓名:学号:组别:组员:实验地点:实验日期:学生签名:项目名称:个税代扣代缴网上申报一、实验目的及要求:实训目的:熟悉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流程;熟悉、掌握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原理;熟悉、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基本原理实训要求:该实验课程通过网上报税实训平台仿真训练,利用电子报税工具,通过相关载体(如软盘、IC卡或者计算机网络)直接传送电子信息,使同学完成各税种的网上申报二、实验原理—税法基本知识(一)工资、薪金: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收入—费用标准(二)劳务报酬所得:税率20% ,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稿酬所得:税率20% 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税率20% ,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税率20% ,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财产租赁所得: 税率20% ,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七)财产转让所得: 税率20% ,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八)偶然所得:税率20% ,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九)其他所得:税率20% ,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实验主要设备(一)计算机。
(二)广东培正学院电子报税实训系统。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内容:(1)填写或导入报表;(2)生成申报数据;(3)申报与反馈。
《纳税实务习题与实训》第二版参考答案 项目六 个人所得税办税业务习题与实训参考答案

工程六个人所得税纳税业务习题与实训参考答案一、单项选题1.【答案】C【分析】非居民承当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向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
2.【答案】D【分析】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所得,不是个人所有的收入,只限于按照税法规定的应税工程范围,现行个人所得税的应税所得共11项,不包括个人生产自用的产品。
3.【答案】D【分析】工资薪金所得采取七级超额累进税率。
4.【答案】A【分析】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3%-45%。
5.【答案】C【分析】劳务报酬所得实际上适用20%、30%、40%的三级超额累进税率。
6.【答案】A【分析】选项A所取得的收入由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选项B、C、D需要自行申报纳税。
7.【答案】C【分析】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按照年所得5%~35%超额累进税率征收税款。
8.【答案】A【分析】该纳税人应税所得额=10000-4800=5200〔元〕。
9.【答案】D【分析】纳税申报的对象为纳税人〔包括取得临时应税收入或临时发生应税行为的纳税人,享有减税、免税待遇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有固定工作应按工资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职工由单位〔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不属于纳税申报对象。
10.【答案】A【分析】选项B属于稿酬所得、选项C属于偶然所得、选项D属于工资薪金所,均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11.【答案】C【分析】选项A、B、D均按次计征个人所得税,选项C按月计征个人所得税。
12.【答案】A【分析】选项B、C、D不属于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
13.【答案】A【分析】有价证券属于个人财产,个人转让有价证券取得的收入属于财产转让所得。
14.【答案】C【分析】该纳税人取得的第一次体育彩票中奖金额不超过1万元,免征个人所得税。
取得的第二次中奖收入500万元,应全额按20%计征个人所得税,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500×20%=100〔万元〕。
15.【答案】C【分析】李某应税所得额=80000×〔1-20%〕=64000〔元〕,捐赠限额=64000×30%=19200〔元〕,实际捐赠20000元,超出限额800元,可以在税前扣除的捐赠金额=19200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训六个人所得税应纳
税额的计算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实训六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1.中国公民王某为一外商投资企业的高级职员,某年度其收入情况如下:(1)雇佣单位每月支付工资、薪金16900元;
(2)取得股票转让收益100000元;
(3)从A国取得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折合人民币18000元,并提供了来源国纳税凭证,纳税折合人民币1800元;
(4)购物中奖获得奖金20000元;
(5)受托为某单位做工程设计,历时3个月,共取得工程设计费40000元。
要求:计算王某全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
2.中国公民张某1—12月从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收入82800元,12月份一次性取得年终奖金22000元;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取得稿酬收入5000元;当年还从A国取得股息收入折合人民币10000元。
该纳税人已按A国税法规定缴纳了个人所得税1650元。
要求:计算该纳税人年度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3.某大学周教授7月份收入情况如下:
(1)工资收入3680元;学校发上半年奖金3600元;
(2)担任兼职律师取得收入80000元,将其中5000元通过国家机关向农村义务教育捐赠;
(3)取得稿酬3800元;
(4)出售自有自用6年的家庭唯一住房,扣除当初购买公房的价格和售房时按规定支付的有关税费后,取得净收入12万元。
要求:请计算周教授7月份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4.实行查账征收的某餐厅为合伙企业某年度经营所得10万元,该企业投资者为人,根据合伙协议约定,各自投资分配比例分别为:甲60%、乙40%,二人本年度已预缴个人所得税分别为:5000元、3000元。
要求:计算甲、乙该年度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5.某企业杨某、王某每人每月工资8 000元。
但合同约定,杨某自己承担个人所得税;王某由该企业承担个人所得税,即王某工资收入8 000元为税后所得。
要求:计算杨某、王某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6.甲公司向张工程师购入一项专利使用权,一次支付款项80 000元。
要求:计算代扣代缴张工程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7.2012年1月1日个人武忠与丹尼斯商场签订劳务合同,为该商场进行室外广告设计,劳务报酬共计56 000元。
8月10日,丹尼斯商场代扣武忠个人所得税后,以银行存款一次性付清了其劳务报酬。
要求:
(1)计算武忠的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
(2)据以作出丹尼斯商场支付劳务报酬和代扣个人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8.徐女士2012年1月1日起将其位于市区的一套公寓住房按市价出租,每月收取租金3800元。
1月因卫生间漏水发生修缮费用1200元,已取得合法有效的支出凭证。
要求:
(1)计算徐女士因此事2012年1、2月份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2)为什么1200元的修缮费用要拆800和400分两期扣除?
9.某公司为其雇员甲代负个人所得税,10月份支付给甲的工资为6300元,同月该公司还支付给新来的雇员乙工资4700元,但说明不为乙负担个人所得税款,公司还需代扣代缴税款。
要求:计算该公司为甲负担多少个人所得税,为乙代扣代缴多少个人所得税。
并分别作账务处理。
10.某企业为张某、李某每月各发工资5700元,但合同约定,张某自己承担个人所得税,李某个人所得税由该企业承担。
要求:计算该企业为李某负担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为张某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11.某高校王教授应邀为A公司进行营销策划,合同约定报酬30000元(含税)。
要求:计算A公司应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12. 中国公民王某取得来源于美国的一项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折合人民币12万元,以及一项股息所得折合人民币8万元,总计在美国缴纳税款折合人民币2万元;另外,还从日本取得一笔股息折合人民币10万元,被日本税务当局扣缴所得税2.2万元。
王某能够向国内主管税务局提供全面的境外完税证明,且已证明属实。
【要求】
(1)计算境外税额扣除限额;
(2)计算在我国应当实际交纳的税款。
13.某中国公民2011年10月取得如下收入:
(1)工资收入5000元
(2)利用周末进行装潢设计取得收入1200元
(3)购买福利彩票中奖50000元
(4)国库券利息收入300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其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14.某中国公民2012年承包一家餐厅,取得经营利润60 000元,每月从餐厅领取固定工资2000元;另外,本月还取得以下几笔收入
(1)取得误餐补助200元,独生子女补贴50元
(2)特许权使用费5000元
(3)转让一套居住过2年的自由住房,取得转让收入130 000元,原价100 000元,支付有关税费共计400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其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15.中国公民李某2011年12月收入情况如下:
工资收入4200元,出版着作稿酬20000元,一次取得工程设计费40000元,从中拿出5000元向灾区捐赠,领取年终奖金12000元,取得单位集资利息500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其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