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临床研究
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t n wa 6 i s( 2± 9 6 m i n ( 0 1 . ) n r s e t ey t eP u c s a e r 6 5 a d 9 . , t o tsg i c n i e — o . ) n a d 6 ± 0 2 mi e p c i l , h CIs c e sr t swe e9 . n 7 5 v wih u i nf a t f r i d f e c e we n t e t r u s P< O 0 ) u h o l a i n r t fta s a il r u ( . )wa i n f a ty D we a h t f n e b t e h wo g o p ( . 5 ;b t ec mp i t a eo r n r d a o p 4 8 t c o g ssg i c n l i o rt n t a h o
G UO n , e — i g ,n X A Ya c e .
( p rme t f C r ilg Ce ta s tlo z o S c a 3 0 0 C ia) De a t n a d oo y, n r lHopi f Da h u, ihu n6 5 0 , h n o a
p r ut n ou or na y i e v nto PCI . eho s 2 i a int fc r a y he td s a e we ec os n,n whih 1 a e e e e c a e s c o r nt r e in( ) M t d 65 np te s o o on r ar ie s r h e i c 45 c s sw r te t d t ou r n r dila r a e hr gh ta s a a ppr a h a d 1 0 c s s t ou h t a s e o c n 2 a e hr g r n f mor lap oa h i a p c n PCI .Th r a men i e, r c ls c s a e ete t ttm su gia uc e s r t an o plc to a e we eob e ve Re u t I he ta r dilgr p a h r n f mor lg oup, h i e c m pltng PCIop r ~ d c m ia i n r t r s r d. s ls n t r ns a a ou nd t e t a s e a r t e tm o ei ea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山东省胸科医院心内科张春盛曲海燕一、简介:自1977年Gruentzig 首次报道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PTCA)以来,PTCA已经历了近26年的发展历程。
由于PTCA所使用的器材不断更新,术者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以及PTCA术前、术中、术后的药物治疗日臻完善,PTCA已成为当今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在PTCA技术发展过程中,冠脉内支架(Stent)置入术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1986年由Sigwart首次在临床进行第一例冠脉内支架置入术。
随后Palmaz-Sehatz 支架迅速普及应用,近年药物涂层支架也在国内投入临床应用,规范的抗血小板治疗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仅2005年间全球就完成了近300万例以上的冠脉内支架置入,成功率均达95%以上。
PTCA及Stent技术已发展到与冠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CABG)相匹敌的技术疗法。
为防止PTCA或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以及术后再狭窄的发生,人们普遍认为应加强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
除PCI术前口服阿司匹林和氯匹格雷外,术中还需应用8000-10000单位的肝素,因此经股动脉穿刺的血管路径的出血合并症发生率也明显增加。
如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等,有时甚至需要输血和外科修补术。
这些并发症会增加病人的痛苦和住院费用及延长住院时间。
同时,有一部分患者无法通过股动脉进行冠脉介入治疗。
近年来由于医学工程技术的进步,介入治疗器械质量、性能不断完善、改进,各种导管和支架的直径越来越小,操作技术日趋成熟,以及桡动脉穿刺固有的优点,使得经桡动脉行冠心病介入诊断和治疗成为可能。
二、经桡动脉介入的优点:桡动脉的解剖特点决定了桡动脉途径PCI固有的优点:1.并发症减少穿刺桡动脉最显著的优点是出血并发症明显减少。
穿刺股动脉时,穿刺部位血肿的发生率可达18%;甚至由于局部压迫止血不充分形成假性动脉瘤以及腹膜后血肿(可导致严重后果)。
经桡动脉路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关键词 : 冠 心病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并发症 ; Al l e n试验 中 图分 类 号 : R 4 7 3 . 5 4 文献 标 识 码 : C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9 6 4 9 3 . 2 0 1 3 . 2 2 . 0 3 4 文章编号 : 1 0 0 9 — 6 4 9 3 ( 2 0 1 3 ) 0 8 A一 2 3 7 6 — 0 2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 病 , 主要 由 冠 状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病 变 引 起 。冠 心 病 的 治 疗 包 括 药 物 、 经 皮 冠 状 动 脉 介 入 治 疗 术 ( P C I ) 及 冠 状 动 脉 旁 路 移 植 术 。 目前 , P C I 冠 心 病 诊 断 和 治 疗 的主要手段 , 它包括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 经 皮 冠 状 动 脉 成 形 术 及 经 皮 冠 状 动 脉 内 支 架 植 入 术 等 。传 统 的 P C I 多 采 用 经 股 动 脉路径 , 随着 术 者 经 验 的 积 累 、 技 术 的 提 高 以 及 介 入 器 械 的 改 进, 经桡动脉路径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 并成为 P C I 首 选 路 径 。现 将我院 2 0 0 7年 3月 一 2 o l 2年 3月 行 P C I 的4 2 3 例 冠 心 病 病 人
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位, 常 规 消 毒 铺 巾后 , 选择腹股沟韧带下 1 c m~ 2 c m 股 动 脉 搏 动 最 强 处 为穿 刺 点 , 2 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 , 普通 1 8 G 动 脉 穿 刺 针按 S e l d i n g e r 法穿刺股动 脉, 穿刺 成功后 经导丝 导人 6 F股 动 脉鞘 管 , 随 后 鞘 内注 入 普 通 肝 素 3 0 0 0 U。选 用 6 F造 影 导 管 行 左右 冠 状 动 脉 造 影 术 ; 之 后 根 据 病 变 血 管 情 况 选 择 合 适 的 指 引 导管 、 导引导丝 、 球囊及支架行 P C I 。 1 . 3 术 后 处 理 观察 组 P C I 后 拔 除桡 动 脉 鞘 管 , 用 专 用 的 桡 动
经远端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造影

经远端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造影发布时间:2022-07-27T08:31:30.841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4月7期作者:杨蕊[导读]杨蕊(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00)摘要:自2017年推出以来,远端经桡动脉入路(dTRA)在桡动脉闭塞(RAO)风险和患者以及操作者舒适度方面显示优于传统经桡动脉入路。
大量需要后续干预的患者通过这种保存桡动脉(RA)的新技术获益匪浅,因为这是对传统方法的改进。
另一方面,最具挑战性的部分是成功穿刺的最高专业水平,以促进手术的进展。
尽管如此,这项新技术已被世界范围内的专家获得,同时对其进行了研究,使远端经桡动脉通路成为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默认通路。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桡动脉远端,解剖鼻烟壶,桡动脉。
从股骨到桡骨,然后从桡骨到桡骨远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介入部位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在改变。
桡骨远端入路于2017年首次引入,此后成功率更高,并发症极少,因此该入路部位可能成为新时期心脏介入的最佳方式。
与传统的桡动脉和股动脉入路相比,通过解剖鼻烟壶进入桡动脉远端显示出优势。
dTRA的优点包括更容易进入冠状动脉,保留近端桡动脉以备将来手术,还包括在一定程度上为患者和操作员提供舒适度。
这也降低了术后桡动脉闭塞的风险。
虽然这项技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缺点是在小动脉处进行最为复杂的穿刺。
远端桡动脉操作过程:在解剖鼻烟壶区域中,通常可触及桡动脉远端分支。
患者处于仰卧位,手臂处于中立位置,手握一卷纱布或一条卷起的小毛巾。
这样可以在手背处获得更大的通道,患者也可以在手术过程中抓住一些东西,并可能得到缓解,通过左臂进入时,要求患者以自然方式将左臂放在腹部,以便手可以位于左侧腹股沟区域上方。
在保持适当的无菌状态后,一旦准备好手腕,就可以轻松地进入动脉。
超声的使用可能有助于确定动脉的位置,也可能有助于了解血管的直径,从而帮助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选择导管和护套的实际尺寸。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两种路径比较论文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两种路径的比较【摘要】目的比较分析7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pci)两种路径的影响。
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104例患者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桡动脉路径(甲组)和股动脉路径(乙组)进行比较分析。
比较甲组和乙组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甲组49例,乙组55例,对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很明显。
结论 70岁以上的冠心病患者做经桡动脉路径行pci术更有益。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护理随着生活的提高,我国老龄化社会已经到来,已相当多见的临床老年冠心病患者有能力接受pci手术。
桡动脉和股动脉是目前临床上实施pci术使用两种路径,这两种路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影响以及护理情况各异。
通过比较,这104例70岁以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在两种路径接受pci术治疗后。
得出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2007年11月至2009年11月两年间共104例70岁以上冠心病病人在我院接受pci术。
其中男性82例,女性22例,经住院诊断:有54例急性心肌梗死,8例陈旧性心肌梗死,42例心绞痛。
1.2 方法采用对照的方法对104例7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接受pci术的病人进行病历对照分析。
甲组52例,乙组52例。
对照分析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发生率,并统计所需护理时间。
2 结果两组并发症的比较得出:甲组发生皮下血肿1例,乙出现组伤口渗血和皮下血肿有6例;发生术后迷走神经反射的甲组1例,乙组有5例;在穿刺伤口皮肤情况上看,甲组皮肤破损发生0例,乙组3例发生皮肤水疱,5例皮肤破损,还有1例发生皮肤过敏:在排尿情况比较中,甲组术后排尿困难的没有,乙组术后排尿困难的19例,其中8例需导尿;甲组病人术后没有明显的躯体不适症状出现,而乙组病人在此方面均有不良反应。
3 讨论目前诊断、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是pci术,在医疗技术突飞猛进,医疗器械工艺不断发展的今天,经多种路径行pci术已不再遥远。
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诊疗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te o t t e ente u cs t o g ic t M . 3rda atr opo m l ai sh si t , n vo s h nr t e c esae f os nf a ( 3 5,a il r y g u c pi t n, opt s y adS o iu c a bw s hs r n i i P' 0 n e r fo c o l a a Ob
R N ah n , A h n u A Huz og Y NG C u h  ̄WE h n eg Y a G a . NG K i n , l e h n , U Hu, A0 T o WA u e g HAN X a Z f io ( e at n f adooy C nr si l f h u o i , n nP oic , h u o 4 6 0 ) D p r t ri g , et Hopt o k uC t Hea rvne Z o k 6 0 0 me o C l l a aoZ y
临床研究
20 1 第7第9 0年O 1 2 1 月 卷 期
经桡 动脉 冠心病介入诊疗术 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冉华中, 春华, 振恒, 华, 涛, 魁风 , 杨 魏 郁 高 王 韩 ( 南 省 周 口市 中 心 医 院 心 内 二 科 , 南 周 口 河 河 笑 4 60 ) 6 0 0
【 要】目的 : 过 观察 经桡 动脉 途径 行冠 脉造 影及 冠 脉支 架置 入术 的临床应 用 , 摘 通 总结 该方 法 与传 统 经股 动脉 途径 介
a v n a e .Co cu in:P ru a e u a i re go rp y a d c rn r ne e to , u c s ae r u , o pt — d a tg s n l so ec t o srda atr a iga h n oo ay i tr nin s c e srt,ta ma h s i n l y n v l a
经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研究进展

经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研究进展张施明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ꎬ广西柳州545002㊀㊀摘要:常规桡动脉途径仍是目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首选途径ꎬ但是存在桡动脉闭塞㊁桡神经损伤㊁桡动脉痉挛后穿刺困难等缺点ꎮ因此ꎬ部分医生提出了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入路途径ꎬ该途径具有定位方便㊁能更好地保证近端桡动脉开放㊁术后易止血㊁节约手术费用㊁可以作为近端桡动脉闭塞逆行再通的入路㊁对近端桡动脉损伤少㊁左侧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途径可使术者操作更舒适等优点ꎬ但同时也存在远端桡动脉直径偏小㊁穿刺难度大㊁学习曲线长㊁不利于使用大型号(7F以上)的导管手术㊁与常规桡动脉导管长度不匹配等缺点ꎮ因此ꎬ建议患者穿刺前行彩色多普勒检查ꎬ测量鼻烟壶区穿刺部位桡动脉直径ꎬ有助于术者选择适当型号的动脉鞘及穿刺点ꎻ对于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直径偏小㊁体质量低及身高偏矮的女性尽量不选择该入路ꎬ对于常规桡动脉途径操作不熟练的术者也尽量不选择该入路ꎮ由于缺乏大规模临床研究ꎬ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途径行PCI目前还处于尝试阶段而非常规技术ꎬ仍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验证其优劣ꎮ㊀㊀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术ꎻ鼻烟壶区ꎻ远端桡动脉㊀㊀doi:10.3969/j.issn.1002 ̄266X.2020.11.027㊀㊀中图分类号:R654.2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2 ̄266X(2020)11 ̄0098 ̄04基金项目:广西医疗卫生适宜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项目(S2017006)ꎮ㊀㊀传统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多采用经股动脉途径ꎬ1992年Kiemaneij首次采用经桡动脉途径ꎬ目前已成为PCI的首选途径(Ⅰ类推荐)[1~3]ꎮ但是ꎬ常规桡动脉途径存在一些缺点:①桡动脉闭塞是PCI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ꎬ发生率为4%~30%[4ꎬ5]ꎻ反复经桡动脉途径行PCI会增加桡动脉闭塞的发生率ꎬ导致无法再次使用该侧桡动脉进行PCI[6]ꎻ即使不发生桡动脉闭塞ꎬ部分患者也会出现桡动脉损伤㊁狭窄[7]ꎬ而闭塞或狭窄的桡动脉无法作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备用移植血管[8ꎬ9]ꎮ②近端桡动脉为腕管所包绕ꎬ毗邻桡神经ꎬ操作中如损伤桡神经ꎬ可能对手部功能造成不可逆影响ꎮ③既往有腕关节损伤的患者ꎬ无法伸展腕关节ꎬ导致桡动脉穿刺困难ꎮ④常规桡动脉穿刺失败或者反复桡动脉穿刺后局部瘢痕形成ꎬ均会导致再次穿刺成功率降低[10]ꎮ因此ꎬKiemeneij最近提出了从左手背侧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途径行PCI的方法ꎮ本研究对该方法的解剖特点㊁优点㊁缺点㊁选择标准㊁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等作一综述ꎮ1 掌横纹处桡动脉及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的解剖特点㊀㊀常规桡动脉穿刺点位于腕曲侧掌横纹近端2~3cm处ꎬ其近端分为掌侧掌浅支动脉及背侧走形的远端桡动脉ꎮ掌浅支与尺动脉分支形成掌浅弓ꎬ远端桡动脉与尺动脉分支形成掌深弓ꎮ远端桡动脉穿刺的最佳部位为手背侧 鼻烟壶区 ꎬ该部位定位简单ꎬ充分伸展拇指ꎬ在拇长伸肌腱㊁拇短伸肌腱㊁桡骨茎突围成的三角形存在一个凹陷区ꎬ即 鼻烟壶区 [11]ꎮ在鼻烟壶区可触摸到远端桡动脉搏动ꎬ此区远端桡动脉相对粗大㊁固定ꎬ且位于拇指动脉近心端ꎬ即使出现远端桡动脉闭塞ꎬ对拇指供血的影响也不大ꎮ㊀㊀由于前臂和手掌由桡动脉㊁尺动脉双重供血ꎬ其中一条血管血运通畅就能保证手掌的血液供应ꎬ这是桡动脉可以作为冠状动脉及肾动脉等外周血管介入途径的血管解剖学基础ꎮ虽然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途径导致近端桡动脉损伤的可能性较小ꎬ但损伤后也可能导致近端桡动脉管腔变小或闭塞ꎮ因此ꎬ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穿刺应用于临床治疗的前提是尺动脉侧支循环通畅ꎬ以保证手掌供血[12~14]ꎮ因此ꎬ术前必须先了解尺动脉至桡动脉的侧支循环是否通畅ꎮAllenᶄs试验[15]是评价侧支循环情况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ꎬ该试验要求同时按压桡动脉和尺动脉以阻断手部血流ꎬ手部皮肤颜色由红变苍白或紫绀ꎬ松开尺动脉后10s内手部皮肤颜色恢复正常者为阳性(提示尺动脉至桡动脉的侧支循环是通89畅的)ꎮ该试验虽然简便易行ꎬ但主观性很强ꎬ缺乏量化指标ꎮ而血管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比较客观ꎬ能无创㊁准确地测量桡动脉㊁尺动脉内径和侧支循环通畅情况ꎬ是目前公认的最常用的可靠诊断手段ꎮ只有尺动脉至桡动脉的侧支循环通畅的患者才能应用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途径行PCI诊疗[14]ꎮ㊀㊀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相对粗大固定ꎬ平均直径为2.1mm(2.0~2.4mm)ꎬ桡动脉直径与身高㊁体质量和体表面积均呈正相关关系[16]ꎮNaito等[17]对日本青森县(人口普查发现该县人口身材矮小)成人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内径进行测量ꎬ男性为(2.04ʃ0.43)mm㊁女性为(1.96ʃ0.44)mmꎮ由此可见ꎬ即使是身材偏矮小的日本青森县成年人中ꎬ绝大多数男性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可适应6F(直径2.00mm)导管ꎬ绝大多数女性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可适应5F~6F(直径1.67~2.00mm)导管ꎮ目前绝大多数冠状动脉介入器械已提供6F兼容的输送系统ꎬ使得经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途径行PCI诊疗成为可能ꎮ2㊀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途径行PCI的优点㊀㊀①定位方便: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相对粗大固定ꎬ且位于拇指动脉近心端ꎬ即使出现穿刺并发症ꎬ对拇指供血的影响不大ꎮ②可有效保证近端桡动脉开放:常规经桡动脉行PCI诊疗可能会导致桡动脉闭塞的发生ꎬ不利于患者以后再行PCI介入治疗或者进行中医 诊脉 ꎻ而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为双侧供血ꎬ即使近端桡动脉痉挛时ꎬ该处动脉搏动也不易消失ꎬ可有效降低桡动脉闭塞发生率[18]ꎻ当常规部位桡动脉穿刺失败时ꎬ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是 可以备选 的入路之一ꎬ从而避免股动脉入路ꎮ③术后容易止血: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表浅ꎬ周围神经相对较少ꎬ血管下面有两个方骨ꎬ只需轻轻压迫即可止血ꎻ患者PCI术后可根据应用肝素用量调整压迫止血时间ꎬ一般拔鞘后压迫2~4h即可ꎻ相比常规桡动脉穿刺ꎬ其压迫时间大大减少ꎻ同时因为没有对腕部产生压迫ꎬ患者术后出血㊁手掌青紫㊁局部血肿㊁张力性水泡和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11ꎬ19]ꎬ这也为单纯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实施日间手术创造了更好的条件[20]ꎮ④费用降低:经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途径行PCI术后压迫止血比较简单ꎬ省去了桡动脉压迫装置的费用ꎮ⑤可作为近端桡动脉闭塞逆行再通的入路[19]ꎮ㊀㊀此外ꎬ对于冠状动脉搭桥术中需要使用桡动脉移植的患者ꎬ以及终末期肾病需要桡动脉透析动静脉瘘的患者ꎬ其进行PCI时建议采用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途径ꎬ以减少对近端桡动脉的损伤[21]ꎮ部分患者需要应用常规左侧桡动脉穿刺完成介入手术时ꎬ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途径的操作更简单ꎮ常规左侧桡动脉途径介入术时最大的问题是术者必须在负重几十斤铅衣的情况下弯腰向前操作导管ꎬ不仅导致医生负重及手术难度加大ꎬ并且医生更接近机器放射源ꎬ接受的X线辐射剂量更大[22]ꎮ如果选择穿刺左侧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途径ꎬ患者左手掌心可舒适地向下放置于腹部ꎬ其手术耐受性更好ꎻ另外术者操作也会便捷ꎬ无需弯腰向前操作导管ꎬ可有效减少术者的椎间盘压力及X线辐射量[19ꎬ23ꎬ24]ꎮ3㊀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途径行PCI的缺点㊀㊀①穿刺难度大: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较常规穿刺部位的桡动脉直径小ꎬ由于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直径偏小㊁搏动偏弱ꎬ穿刺难度增加㊁学习曲线更长ꎬ穿刺引起的血管痉挛风险也升高[11]ꎮ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存在固定迂曲ꎬ且部分血管行走于肌腱下方ꎬ导丝及鞘管推送过程常会遇到困难ꎮ②与常规桡动脉导管长度不匹配:目前使用的桡动脉导管是专为茎突附近常规桡动脉途径设计的ꎬ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在常规的桡动脉穿刺点远心端5cm左右处ꎬ应用目前的导管可能偏短ꎬ这个问题在高个子(手臂长)患者中尤为突出ꎬ可能会因为导管长度不足导致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途径行PCI诊疗的失败[25]ꎮ③可能导致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闭塞:鼻烟壶区穿刺部位桡动脉内膜损伤或撕裂可能导致穿刺部位闭塞ꎬ但一般不会影响掌浅弓血运ꎬ且掌浅弓及掌深弓远端血管相互交通ꎬ即使发生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闭塞ꎬ对手部血管供血的影响也很小ꎮ㊀㊀基于以上缺点ꎬ建议PCI患者经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穿刺前行彩色多普勒检查ꎬ有助于术者了解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穿刺部位的血管内径ꎬ以便选择合适的动脉鞘管㊁同等大小内径的鞘管ꎬ并尽量使用有亲水涂层的薄鞘[23]ꎮ4㊀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途径行PCI的选择标准㊀㊀①常规桡动脉穿刺失败时(发生血管痉挛㊁血肿等)ꎮ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为双侧供血ꎬ故搏动不易消失ꎬ穿刺成功率更高ꎮ②需穿刺左侧桡动脉途径时(如桥血管造影㊁CTO双侧桡动脉途径等)ꎮ如果选择穿刺左手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途径ꎬ患者的手术耐受性更好ꎬ术者操作更便捷㊁舒适ꎮ③近心端桡动脉闭塞㊁拟逆行再通时ꎮ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可以作为近端桡动脉闭塞逆行再通的入路ꎮ临床患者存在以上情况时ꎬ可以优先选择经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途径行PCI诊疗ꎮ995㊀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途径行PCI的操作要点㊀㊀①建议患者术前行彩色多普勒检查ꎬ以了解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直径ꎬ并根据测量结果选择适当型号的动脉鞘及穿刺点ꎮ术者术前应触摸患者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ꎬ选择动脉搏动较为明显的部位作为穿刺点ꎬ右侧桡动脉穿刺失败者选择经左侧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穿刺ꎮ②术前常规消毒患者前臂㊁手背和手掌ꎬ嘱患者首先把拇指握于掌心内ꎬ使鼻烟壶区变平坦ꎬ有助于触摸到动脉搏动及桡动脉穿刺ꎮ③术中使用21G空心穿刺钢针(美国Cordis公司)进行桡动脉穿刺ꎬ在钢针穿透血管前壁见血回喷后ꎬ送入配套导丝ꎬ退出钢针ꎬ沿导丝送入6FCordis动脉鞘管ꎻ穿刺成功后经鞘管注入肝素3000U㊁硝酸甘油200μgꎮ④经鞘管送入5FTIG导管(日本Terumo公司)完成冠状动脉造影ꎬ如需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ꎬ交换超滑导丝ꎬ换用指引导管完成介入治疗ꎮ⑤拔除动脉鞘管ꎬ纱布局部加压固定ꎮ术后2~4h减压ꎬ检查是否继续出血ꎬ无出血则彻底去除压迫物ꎻ若出血则再次纱布加压固定或压迫器气囊内充气加压ꎬ以后每60min检查1次ꎬ直到不再出血为止ꎬ去除压迫物[11ꎬ19]ꎮ6㊀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途径行PCI的注意事项㊀㊀①术前仍需要常规行Allenᶄs试验ꎬAllenᶄs试验阴性者不能选择该径路ꎮ②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直径与身高㊁体质量呈正相关关系ꎬ因此体质量低及身高比较矮的女性患者尽可能不选择该入路ꎬ除非彩色多普勒检查提示其血管直径足够置入相应大小鞘管ꎮ③穿刺成功后ꎬ由于远端桡动脉存在固定迂曲ꎬ推进导丝及鞘管时可能存在困难ꎬ建议透视下温柔操作ꎬ适当将患者手腕翻转ꎬ以帮助导丝及鞘管进入ꎮ④置入鞘管后常规给予硝酸甘油注射液鞘管内注入ꎬ操作结束后ꎬ将桡动脉鞘管回退至离穿刺口约5cm左右时ꎬ再次注入硝酸甘油注射液[26]ꎬ之后再完全拔出动脉鞘管ꎬ止血包扎ꎬ可有助于降低桡动脉闭塞发生率ꎮ⑤由于目前器械的局限性ꎬ对于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途径而言存在穿刺导管长度偏短㊁导管外径太大等问题ꎬ因此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途径可作为常规PCI桡动脉穿刺途径的备选方案ꎬ但不作为常规血管入路ꎬ同时建议做好患者桡动脉长期通畅率的随访工作ꎮ⑥由于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血管直径较常规部位桡动脉小ꎬ建议应用外径较小的超滑涂层鞘管ꎬ如泰尔茂薄鞘㊁埃普特薄鞘等ꎬ可减少局部桡动脉的损伤ꎬ并利于动脉鞘的置入[16]ꎮ㊀㊀综上所述ꎬ常规桡动脉途径仍是目前PCI诊疗的首选途径ꎬ但是存在桡动脉闭塞㊁桡神经损伤㊁桡动脉痉挛后穿刺困难等缺点ꎮ因此ꎬ部分医生提出了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入路途径ꎬ该途径具有定位方便㊁能更好地保证近端桡动脉开放㊁术后易止血㊁节约手术费用㊁可以作为近端桡动脉闭塞逆行再通的入路㊁对近端桡动脉损伤小㊁左侧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途径可使术者操作更舒适等优点ꎬ但同时也存在远端桡动脉直径偏小㊁穿刺难度大㊁学习曲线更长㊁不利于使用大型号(7F以上)的导管手术㊁与常规桡动脉导管长度不匹配等缺点ꎮ因此ꎬ建议患者穿刺前行彩色多普勒检查ꎬ测量鼻烟壶区穿刺部位桡动脉直径ꎬ有助于术者选择适当型号的动脉鞘及穿刺点ꎻ对于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直径偏小㊁体质量低及身高偏矮的女性尽可能不选择该入路ꎬ对于常规桡动脉途径操作不熟练的术者也尽可能不选择该入路ꎮ由于缺乏大规模临床研究ꎬ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途径行PCI目前还处于尝试阶段而非常规技术ꎬ仍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验证其优劣ꎮ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途径行PCI可作为常规桡动脉途径的备选方法ꎬ不建议冒然取代常规桡动脉穿刺途径ꎮ希望随着介入器械的不断改进㊁操作技术的进一步完善ꎬ经鼻烟壶区远端桡动脉途径行PCI诊疗能在未来有更好的应用前景ꎮ参考文献:[1]ValsecchiOꎬVassilevaAꎬCeredaAFꎬetal.Earlyclinicalexperi ̄encewithrightandleftdistaltransradialaccessintheanatomicalsnuffboxin52consecutivepatients[J].JInvasiveCardiolꎬ2018ꎬ30(6):218 ̄223.[2]张施明ꎬ杨淑莲ꎬ宁珍ꎬ等.塑型的Terumo共用型导管在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右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ꎬ2015ꎬ55(28):36 ̄37.[3]ValgimigliMꎬGagnorAꎬCalabróPꎬetal.MATRIXInvestigators.Radialversusfemoralaccessinpatientswithacutecoronarysyn ̄dromesundergoinginvasivemanagement:arandomisedmulticentretrial[J].Lancetꎬ2015ꎬ385(9986):2465 ̄2476. [4]RaoSVꎬKristiOᶄGradyꎬPieperKSꎬetal.Impactofbleedingse ̄verityonclinicaloutcomesamongpatientswithacutecoronarysyn ̄dromes[J].AmJCardiolꎬ2005ꎬ96(9):1200 ̄1206. [5]SinhaSKꎬJhaMJꎬMishraVꎬetal.Radialarteryocclusion ̄inci ̄denceꎬpredictorsandlongtermoutcomeaftertransradialcatheter ̄ization:clinico ̄Dopplerultrasound ̄basedstudy(RAILTRACstud ̄y)[J].ActaCardiolꎬ2017ꎬ72(3):318 ̄327.[6]林陶玉ꎬ程青虹.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桡动脉闭塞的干预及效果评价[J].山东医药ꎬ2012ꎬ52(43):63 ̄64.[7]巫颖ꎬ黄桂忠ꎬ李绍发ꎬ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评估经桡动脉入路冠脉介入诊疗后桡动脉损伤中的应用[J].系统医学ꎬ2018ꎬ3(5):29 ̄31.[8]闫振娴ꎬ周玉杰ꎬ赵迎新ꎬ等.应用血管内超声探讨经桡动脉介入术对桡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影响[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ꎬ2010ꎬ26(12):894 ̄897.001[9]陈白浪ꎬ魏民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移植血管选择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ꎬ2018ꎬ58(47):100 ̄103.[10]牛丹ꎬ华琦ꎬ柳子静ꎬ等.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急慢性损伤的评估[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ꎬ2019ꎬ40(3):383 ̄388.[11]RasulAMꎬKumarSCꎬKrisnaBSꎬetal.Comparisonofdistaltransradialintheanatomicalsnuffboxversusconventionaltransradi ̄alaccessforcoronaryangiographyandintervention ̄anexperiencein100cases[J].UniversityHeartJꎬ2018ꎬ13(2):40. [12]粱静ꎬ周玉杰ꎬ张维君.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现状[J].心血管病学进展ꎬ2009ꎬ30ꎬ(1):30 ̄32.[13]程四新ꎬ闫志琳.冠状动脉造影术与支架植入术对桡动脉影响的临床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ꎬ2012ꎬ41(12):1259 ̄1260. [14]张施明.经桡动脉途径行肾动脉介入诊疗现状[J].内科ꎬ2015ꎬ10(4):133 ̄135.[15]ShahAHꎬPancholySꎬShahSꎬetal.Allenᶄstest:doesithaveanysignificanceincurrentpractice[J].JInvasiveCardiolꎬ2015ꎬ27(5):70.[16]瞿奥林ꎬ任艳琴ꎬ郭任维ꎬ等.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闭塞的相关危险因素Meta分析[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ꎬ2019ꎬ17(6):538 ̄542.[17]NaitoTꎬSawaokaTꎬSasakiKꎬetal.EvaluationofthediameterofthedistalradialarteryattheanatomicalsnuffboxusingultrasoundinJapanesepatients[J].CardiovascIntervTherꎬ2019ꎬ34(4):312 ̄316.[18]刘志刚ꎬ栾春艳ꎬ宋玮.桡腕背支动脉与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比[J].心理月刊ꎬ2019ꎬ2(14):111 ̄112.[19]SheikhARꎬElteganiAꎬSanjaySꎬetal.Noveldistalleftradialar ̄teryaccessinanatomicalsnuffboxforrecanalizationofproximalra ̄dialarterytotalocclusionand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throughleftinternalmammaryartery[J].CircCardiovasIntervꎬ2018ꎬ11(7):e006579.[20]秦元杰.日间病房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ꎬ2016ꎬ56(37):79 ̄81.[21]曹俊雄ꎬ陈翔ꎬ吴丹宁ꎬ等.冠状动脉造影经鼻烟壶区动脉和经桡动脉穿刺途径的对比研究[J].心电与循环ꎬ2019ꎬ38(3):197 ̄199.[22]靳志涛ꎬ张铮ꎬ侯羿ꎬ等.经左㊁右侧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术者外照射剂量分析[J].山东医药ꎬ2014ꎬ54(44):22 ̄25.[23]KiemeneijF.Leftdistaltransradialaccessintheanatomicalsnuff ̄boxforcoronaryangiography(ldTRA)andinterventions(ldTRI) [J].EuroIntꎬ2017ꎬ13(7):851 ̄857.[24]ShahRMꎬPatelDꎬAbbateAꎬetal.Comparisonoftransradialcoronaryproceduresviarightradialversusleftradialarteryap ̄proach:ameta ̄analysis[J].CatheterCardiovascIntervꎬ2016ꎬ88(7):1027 ̄1033.[25]DaviesREꎬGilchristIC.Backhandapproachtoradialaccess:thesnuffboxapproach[J].CardiovascRevascMedꎬ2018ꎬ19(3):324 ̄326.[26]王希仟ꎬ邵静波ꎬ李树新ꎬ等.不同剂量硝酸甘油及肝素对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桡动脉痉挛的影响[J].山东医药ꎬ2016ꎬ56(5):46 ̄48.(收稿日期:2019 ̄12 ̄22)作者 编者 读者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胎牛血清(FBS)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体质量指数(BMI)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磷酸盐缓冲液(PBS)总胆固醇(TC)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变异系数(CV)甘油三酯(TG)甲型肝炎病毒(HAV)磁共振成像(MR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乙型肝炎病毒(HBV)血红蛋白(H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因子 ̄κB(NF ̄κB)重症监护病房(ICU)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动脉血氧分压(PaO2)肿瘤坏死因子(TNF)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干扰素(IFN)凝血酶时间(TT)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IL)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辅助性T淋巴细胞(Th)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精制结核菌素试验(PPD)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红细胞沉降率(ESR)丙氨酸转氨酶(AL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Glasgow昏迷评分(GCS)Glasgow预后评分(GOS)101。
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脉穿刺介人治疗冠心病效果安全,穿刺成功率及手术成功率高 ,而且并发症率低。
【 关键词 】 冠心病 ;介 入治 疗 ;经桡动 脉途 径 ;经 股动脉途 径 经 皮 腔 内冠状 动 脉血 管 成形 术 ( T A )、经 股动 脉 途径 行 PC
1 统计 学 分 析 :采 ̄ S S 00 件 ,采用 f x 检 验 ,以P . 4 P S 1.软 和
<O0为差 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 . 5
诊 断 性冠状 动 脉造 影 ( A C G)是 冠心 病介 入 治疗 ( C )的常 规 PI 途 径 ,而对 于伴 有 严 重股 动 脉 或髂 动脉 粥 样 硬 化 、正在 使 用 强
效 抗凝 剂溶 栓 治疗 的 冠心 病患 者 ,P C 及 C 穿 刺极 易 发生 血 TA AG
肿 、拔 鞘管 后 出现迷 走神 经 反射 导致低 血压 等 。 随着介 入治 疗 技
1 . 术 前准 备 :所有 患 者 于术前 接 受双 联抗 血 小板 治疗 ,给 予 .1 2
肠 溶 阿司 匹林 10 加氯 吡格 雷3 0 H服 ,服用 3 以上 。 0 mg 0 mg d 1 . 介 入治 疗 :①经 桡 动脉 介入 治疗 :观察 组 患者 平 卧 ,术 侧 .2 2
桡动脉穿刺术的穿刺成功率 、介人治疗成功率满意,同时能够降
低 手术 并发 症 ,因此具 有 临床 推广价值 。
始手术操作 ;②经股动脉介入 治疗 :对照组患者双侧腹股沟常
规消毒 、铺 巾,均选择右侧股动脉穿刺 ,穿刺点为股横纹下2 ~ 3m [  ̄ 、股动脉搏动正下方;选用6 4 F R 导管 ,按顺序行 c z FJ 、6 4 L J 左冠脉造影、右冠脉造影 ,根据患者病变选择器械行介入治疗。 1 临床指标 :①手术效果 :观察穿刺成功率 、手术成功率 、 . 3 手术时间、置人支架数 、术后住院时间 ;②安全性 :记录并发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动脉组按常规传统方法穿 刺及行 C G和 P I A C 。桡动 脉途径
者, 单纯 C G术后 即刻除鞘管 ,C 术后 1 2 A PI ~ h拔除鞘管 , 术者 用单手 中间 3指压迫 5—1m n止血后 用弹 力绷带 扎 , 直接 5i 或
…
。
股动脉粗大 , 于穿刺操作 , 易 经股动脉 途径是进行 C G A
1 资 料 与 方 法
带加压包扎 ; 卧 床及 右下 肢 制动 , 纯 C G者 1 h P I者 需 单 A 2 ,C 2h 4 。出’ 院随访 1— 2个月观察桡 动脉 、 股动脉血 供情况 ( 临床 观察 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 。 14 统计学方法 . 计 量资料 以 4s - 表示 , 间 比较采 用 t 组 检
生率、 手术操 作时间和住 院时间。结果 2组手术 成功率 、A C G和 P I 作时 间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 意义 ( 0 0 ) C操 P> .5 ; 桡 动脉组血管并发症 、 血肿发 生率 低 于股动 脉组 , 院时 间短 于股 动脉 组 , 异均 有统 计 学意 义 ( 0 0 住 差 P< . 5或 P<
用桡动脉压缩设备 ( R B n ) T ad 充气 1 3~1m 压迫止 血。单 纯 8l
C G者压迫 3 ,C 者压迫 4— h 期间通过放 松绷带 、 气等 A hP I 6, 抽 逐渐减少压迫 力度 。注 意局 部有无 出血 、 血肿及 手部 循环 状 况, 不需 卧床 限制体位 。股动脉途径者 , 单纯 C G后 即刻拔 除 A 鞘管 , P I 行 C 者术后 3~5 h测 活化凝 血 酶原 时 间 ( C 低 于 A T)
临床合 理 用 药 2 1 0 0年 7月第 3卷 第 l 3期
C i Jo l ia R t n rgU e J l 0 0 V 13 N . 3 hn fCi c l ai a D u s ,uy 1 , o. o 1 n ol 2
・
43 ・
・
临 床 研 究
・
10 后拔 除 鞘 管 ; 者 双 手 压 迫 1 2 mi 血 , 予 弹 力 绷 8s 术 5~ 0 n止 再
有着诸 多优点 , 成为越来 越多介入 医师和 患者 的优 先选择 , 临 床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 旨在 比较 2种 途径行 C G和 P I A C 的
优 缺点 ,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经桡 动 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路 径 行 冠 状 动 脉介 入 诊 疗 的临床 研 究
欧文森 , 伟 民 , 杨 彭慕 立 , 翟永新 , 全楚 杰
【 摘 要 】 目的 评价经桡 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 ( A ) C G 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C) P I的优缺 点。方法
选择进行 C G和( ) C 患者 15例 , A 或 PI 1 按途径分为桡动脉组 5 5例和股动脉组 6 例 。比较 2组手术成功率 、 0 并发症发
00 ) . 1 。结论 C G和 ( ) C , A 或 P I并发症少 、 院时间短 、 住 费用低 、 患者舒适度高的优点 , 值得推广应用 。
【 关键词 】 桡 动脉 ; 股动脉 ; 冠状动脉造影术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 中图分类号 】 R5 14 【 . 4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7 — 26 2 1)3 04 0 64 39 (00 1 — 03— 2
11 临床资料 .
选择 20 0 7年 1月 一 0 9年 1 20 O月我 院收治住
院行 C G和( ) C 患者共 15例 , A 或 PI 1 按途径 分为桡 动脉组 5 5 例 和股动脉组 6 0例 。桡动脉 组男 3 2例 , 2 , 龄 ( 8± 女 3例 年 5 1 ) 。选择桡动脉途 径标 准 : 1岁 右上 肢无 畸形 , 动脉搏 动 良 桡 好, 穿刺部位无活动感染 灶 , l n试 验正 常 , 患者 同意经桡 Al e 且 动脉途径行 介入手术 。股动脉组男 3 , 2 8例 女 2例 , 年龄 ( 1± 6 9 岁, ) 2组 年 龄、 别 等 方 面 比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 性 P
12 桡动脉血管状 态检 查 .
2组 于术 前均行 Al ln试验 。方 e
法: 术者用双手拇指同时用力 按压患者 尺动脉 和桡 动脉 , 嘱其 用力握 拳和张开手掌 , 重复 5~ 7次至手掌颜色 变白, 松开对尺 动脉的压迫 , 继续按 压桡动 脉 , 观察 手掌颜 色变化 。若手 掌颜 色在 1s内由白转为红色恢 复正常 , Al 0 则 ln试验正 常, 明桡 e 说 动脉和尺动脉间存在 良好的侧支循环 , 可选用桡动脉途径 。
冠状动脉造影( A 是 诊断冠 心病 的“ C G) 金标准 ” 经皮冠 , 状动脉介入术( C ) P I 主要 包括 经皮 腔 内冠状 动脉成 形术 ( - C 和支架 植入 术 , 冠 心 病 治疗 最 有效 、 常用 的措施 之 A) 是 最
一
丝引导下送入造影导管行 C G A 。若 行 P I C 需追加 肝素70 U 00 。
0 0 ) 具 有 可 比性 。 .5 ,
验; 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 %) 组间比较采用 ) 检验, 00 ( 2 P< .5
为差 异有 统计学意义 。
2 结 果 与 分 析
2 1 手 术情况 .
2组手术 成功率 、 A C G操 作时 间和 P I C 操作
时间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 P>0 0 ) .5 。桡动 脉组住 院时 间明显 短于股动脉组 , 异有 统计 学意义 ( 差 P<00 ) .5 。桡动脉 组手术 失败 1 , 例 因桡动脉严重痉挛经注射硝酸甘油 、 利多卡 因、 维拉 帕米仍无法送管而改为股动脉途 径完成 C G A 。股 动脉组 手术 失败 2例 : 因髂动脉 、 主动脉严 重硬化迂 曲不能送管 1 , 腹 例 改
和 PI C 的传统常规途径 。但经 股动脉途 径血管并 发症相 对多 见, 尤其有严重的髂 、 股动 脉粥样硬 化病变或使 用 了强效 抗凝
血药 、 抗血小板药及 进行溶栓 治疗 的患者 , 适度较低 。经桡 舒
动 脉途 径 行 C G和 P I 几 年 发 展 很 快 , 股 动 脉 途 径 相 比 A C近 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