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省中考数学《第10讲: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总复习讲解
第10讲-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课件)-2024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全文编辑修改

)
C.一、三、四
D.二、三、四
【详解】解:∵正比例函数 = ( ≠ 0)的函数值随的增大而减小,
∴ < 0,∴− > 0,2 < 0,
∴一次函数 = − + 2的图象所经过第一,三,四象限,故选:C.
【对点训练1】(2022·河南南阳·统考三模)若一元二次方程x2−4x+4m=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
y=kx+b(k≠0)探索并理解k>0和k<0时图象的变
化情况.
➢ 会运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稿定PPT
命题预测
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中考数学中比较重要
的一个考点,也是知识点牵涉比较多的考点.各
地对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考察也主要集中在
一次函数表达式与平移、图象的性质、图象与方
程不等式的关系以及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图形面
y=kx+b中b=0时,y=kx,所以说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y=kx+b(k,b是常数,k≠0).
考点一 一次函数的相关概念
1. 一次函数一般形式的特征:1)k≠0; 2)x的次数为1; 3)常数b可以取任意实数.
2. 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但是一次函数不一定是正比例函数.
y随x的增大而减少
y
y
y
y
y
图象
x
O
经过象限
与y轴交点位置
x
O
x
x
O
O
b>0
b=0
b<0
b>0
一、二、三
一、三
一、三、四
一、二、四
y
x
O
b=0
中考数学 精讲篇 考点系统复习 第二章 方程(组)与不等式(组) 第一节 一次方程(组)及其应用

则可列方程组为
( A)
A.yx++2231xy==5500,B.xy--1223yx==5500,C.2xx++23yy==5500,D.2xx--23yy==5500,
10.(2021·成都第 26 题 8 分)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成都市生活垃圾 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 2021 年 3 月 1 日起正式施行.某区域 原来每天需要处理生活垃圾 920 吨,刚好被 12 个 A 型和 10 个 B 型预处 置点位进行初筛、压缩等处理.已知一个 A 型点位比一个 B 型点位每天 多处理 7 吨生活垃圾. (1)求每个 B 型点位每天处理生活垃圾的吨数;
x=1,则 a+m 的值为
( C)
A.9 B.8 C.5 D.4
x=1 6.(2021·凉山州第 14 题 4 分)已知y=3,是方程 ax+y=2 的解,则 a 的值为__--11__. 7.(2020·泸州第 14 题 3 分)若 xa+1y3 与12x4y3 是同类项,则 a 的值是__33__.
3.(RJ 七下 P111 复习题 T7 改编)用 1 块 A 型钢板可制成 4 件甲种产品和 1 件乙种产品.用 1 块 B 型钢板可制成 3 件甲种产品和 2 件乙种产品;要 生产甲种产品 37 件,乙种产品 18 件,则恰好需用 A,B 两种型号的钢板 共 1 111 块.
4.(RJ 七下 P106 习题 T3 改编)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 3, 若将十位数字和个位数交换位置,所得的新两位数比原两位数的13多 15, 则这个两位数是 6 633.
∵w 随 m 的增大而减小,∴费用越少,m 越大. 故方案③费用最少.
重难点 1:从实际问题中抽象一次方程(组)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今有木,不知长短.引绳
(中考数学复习)第10讲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课件 解析

题组三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浙派名师中考
基础知识 · 自主学习 题组分类 · 深度剖 课堂回顾 · 巩固提升
浙派名师中考
图9-7 把①、②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如图9-7所示,
其整数解是0、1.
基础知识 · 自主学习 题组分类 · 深度剖
课堂回顾 · 巩固提升
浙派名师中考
解不等式x>2x-5得x<5, ∵x是正整数, ∴x=1、2、3、4.
( B )
A.ac>bc C.a+c>b+c
图9-3 B.ab>cb D.a+b>c+b
基础知识 · 自主学习 题组分类 · 深度剖
课堂回顾 · 巩固提升
题组二 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
浙派名师中考
解:去分母得2(2x-1)-(9x+2)≤6, 去括号得4x-2-9x-2≤6, 移项得4x-9x≤6+2+2, 合并同类项得-5x≤10, 把x的系数化为1得x≥-2. 在数轴上表示如图9-4所示.
基础知识 · 自主学习 题组分类 · 深度剖 课堂回顾 · 巩固提升
题组四 不等式(组)解集的意义
浙派名师中考 C
基础知识 · 自主学习 题组分类 · 深度剖 课堂回顾 · 巩固提升
浙派名师中考
a>1
基础知识 · 自主学习 题组分类 · 深度剖 课堂回顾 · 巩固提升
题组五 利用不等式(组)求字母系数的范围
值是
( A )
A.3,4
B.4,5
C.3,4,5
D.不存在
基础知识 · 自主学习 题组分类 · 深度剖 课堂回顾 · 巩固提升
浙派名师中考
题组一 不等式的性质 【例 1】 1.(2013·湘西)若x>y,则下列式子错误的是 ( B )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梳理: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知识梳理: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一、学习目标
1.掌握不等式及其解(解集)的概念,理解不等式的意义.
2.理解不等式的性质并会用不等式基本性质解简单的不等式.
3.会用数轴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
二、知识概要
1.不等式:一般地,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一般地,在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中,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3.不等式的解集:一个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称之为此不等式的解集.
4.一元一次不等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5.不等式的性质:
性质一: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性质二: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性质三: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
6.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三、重点难点
重点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难点是不等式和不等式解集的理解. 四、知识链接
本周知识由以前学过的比较大小拓展而来,又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一个解题的工具,并为以后学的不等式组打下基础.
五、中考视点
不等式也是经常考到的内容,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中,以解不等式为主.有时在一些解答题中也要用到不等式,利用不等关系求范围等.。
中考数学 精讲篇 专题突破四 含参数的方程(组)、不等式(组)的综合问题

问题
(必考)
x-m
1.如果关于 x 的不等式组
2
≥2,
的解集为 x≥1,且关于 x 的
x-4≤3(x-2)
方程m-(13-x)=x-2 有非负整数解,则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 3 个 C.4 个 D.5 个
x≥4+m, 【解析】不等式组整理得x≥1, 由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x≥1,得到 m +4≤1,即 m≤-3,方程去分母得 m-1+x=3x-6,解得 x=m+2 5,由 方程有非负整数解,得到 m=-5 或-3,则符合条件的整数 m 的值有 2 个.故选:A.
解分式方程yy+-2a=3,得 y=-a+2 6,∵分式方程的解为负数,∴-a+2 6<
a+6 0,且- 2 ≠-2,∴-6<a<-1,且 a≠-2,则整数 a 的值为-5,
-4,-3,共 3 个.故选:B.
x-a>2, 3.(2021·合川区模拟)若整数 a 使关于 x 的不等式组x-3a<-2无解, 且使关于 x 的分式方程xa-x5-5-5 x=-3 有正整数解,则满足条件的 a 的
y>-2, ≠2,即 a≤7 且 a≠3,不等式组整理得:y≤a, 即-2<y≤a,∵不 等式组至少有 3 个整数解,∴a≥1,综上,a 的范围为 1≤a≤7 且 a≠3, 即 a=1,2,4,5,6,7,则满足条件的 a 之和为 1+2+4+5+6+7= 25.故选:B.
8.若关于 x 的二次函数 y=-x2+(a-3)x-3,当 x≥0 时,y 随 x 的增
x+1 2x+5
方程有增根,∴y=1 或-1,∴a-3=0,∴a=3.由
2
≤
6
, 可得
x+1>a+b,
x≤2,b+2<x≤2,∴b<0.∵不等式组有不超过 3 个整数解,∴-1≤b+
(中考数学真题复习)第10讲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基础例题 附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复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一、选择题1.(2013·广东)不等式5x -1>2x +5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D)图9-12.(2013·绵阳)设“▲”、“●”、“■”分别表示三种不同的物体,现用天平称两次,情况如图所示,那么▲、●、■这三种物体按质量从大到小排列应为(C)图9-2A .■、●、▲B .▲、■、●C .■、▲、●D .●、▲、■3.若a <b <0,则下列式子:①a +1<b +2;②a b>1;③a +b <ab ;④1a <1b中,正确的有(C)A .1个B .2个C .3个D .4个4.(2012·攀枝花)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A .不等式x <2的正整数解中有一个B .-2是不等式2x -1<0的一个解C .不等式-3x >9的解集是x >-3D .不等式x <10的整数解有无数个二、填空题5.(2013·烟台)≥0,的最小整数解是__x =3__.6.(2013·宁夏)点P (a ,a -3)在第四象限,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0<a <3__.7.(2013·内江)一组数据3,4,6,8,x 的中位数是x ,且x 是满足不等式组≥0,的整数,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__5__.8的解集是-1<x <1,则(a +b )2012=__1__.三、解答题9.解不等式组:(1)(2013·北京解:由3x >x -2,得x >-1,由x+13>2x ,得x <15,∴-1<x <15.(2)(2013·毕节≤3(x+2),2x-1+3x 2<1,把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写出不等式组的非负整数解.≤3(x+2),①2x-1+3x 2<1,②,由①得:x ≥-1,由②得:x <3,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 <3.在数轴上表示如图9-3所示:图9-3不等式组的非负整数解为2,1,0.10.(2013·河北)定义新运算:对于任意实数a,b,都有a⊕b=a(a-b)+1,等式右边是通常的加法、减法及乘法运算,比如:2⊕5=2((2-5)+1=2(-3)+1=-6+1=-5(1)求(-2)⊕3的值;解:(-2)⊕3=-2×(-2-3)+1=-2×(-5)+1=10+1=11.(2)若3⊕x的值小于13,求x的取值范围,并在图9-4所示的数轴上表示出来.图9-4解:∵3⊕x<13,∴3(3-x)+1<13,9-3x+1<13,-3x<3,x>-1,在数轴上表示如图9-5所示.图9-5B组能力提升11.(2012·襄阳)≤0有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B)A.a≤3B.a<3C.a<2D.a≤212的解集为x>3,则m的取值范围是__m≤3__.13.(2013·乐山)对非负实数x“四舍五入”到个位的值记为<x>,即当n为非负整数时,若n-12≤x<n+12,则<x>=n,如<0.46>=0,<3.67>=4.给出下列关于<x>的结论:①<1.493>=1;②<2x>=2<x>;③若<12x-1>=4,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9≤x<11;④当x≥0,m为非负整数时,有<m+2013x>=m+<2013x>;⑤<x+y>=<x>+<y>.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①③④__(填写所有正确的序号).14.(2013·乐山)已知关于x、y①②的解满足不等式组≤0,求满足条件的m的整数值.解:由②-①×2得7y=4,y=47,x=m+87,y=47满足不等式组≤0,3m+247+47≤0,m+87+207>0.解得-4<m≤-43.m为整数时,m=-3或m=-2,∴满足条件的m的整数值为-3或-2. 15.(2013·十堰)定义:对于实数a,符号[a]表示不大于a的最大整数.例如:[5.7]=5,[5]=5,[-π]=-4.(1)如果[a]=-2,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__-2≤a<-1__.(2)如果x+12=3,求满足条件的所有正整数x.解:根据题意得3≤x+12<4,解得:5≤x<7,则满足条件的所有正整数为5,6.16.(2012·湛江)先阅读理解下面的例题,再按要求解答下列问题:例题:解一元二次不等式x2-4>0.解:∵x2-4=(x+2)(x-2),∴x2-4>0可化为(x+2)(x-2)>0.由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得解不等式组①,得x>2,解不等式组②,得x<-2,∴(x+2)(x-2)>0的解集为x>2或x<-2,即一元二次不等式x2-4>0的解集为x>2或x<-2.问题:(1)一元二次不等式x2-16>0的解集为__x>4或x<-4__;解析:∵x2-16=(x+4)(x-4)∴x2-16>0可化为(x+4)(x-4)>0由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得解不等式组①,得x>4,解不等于组②,得x<-4,∴(x-4)(x-4)>0的解集为x>4或x<-4,即一元二次不等式x2-16>0的解集为x>4或x<-4.>0的解集为__x>3或x<1__;(2)分式不等式x-1x-3>0,解析:∵x-1x-3解得x>3或x<1.(3)解一元二次不等式2x2-3x<0.解析:∵2x2-3x=x(2x-3),∴2x2-3x<0可化为x(2x-3)<0由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得,解不等式组①,得0<x<32解不等式组②,无解,.∴不等式2x2-3x<0的解集为0<x<32。
2018中考数学知识点: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2018中考数学知识点: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新一轮中考复习备考周期正式开始,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学科的复习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点、中考常考知识点、各科复习方法、考试答题技巧等内容,帮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识脉络,理清做题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9.1.1不等式及其解集
用<或>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叫做不等式解的集。
2020年中考数学复习第10讲 函数与平面直角坐标系(测)(解析版)

第三单元函数第10讲函数与平面直角坐标系一、选择题1.(2018秋•萧山区期末)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2,a)在第四象限,则()A.a<0 B.a≤0 C.a>0 D.a≥0【思路点拨】直接利用第四象限内点的坐标特点分析得出答案.【答案】解:∵点P(2,a)在第四象限,∴a<0.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正确掌握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点是解题关键.2.(2019•义乌市一模)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x,﹣x2﹣4x﹣3),则点P所在的象限不可能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思路点拨】由﹣x2﹣4x﹣3=﹣(x+2)2+1知当x>0时,﹣(x+2)2+1<﹣3<0,据此可得答案.【答案】解:∵﹣x2﹣4x﹣3=﹣(x+2)2+1,∴当x>0时,﹣(x+2)2+1<﹣3<0,∴点P所在象限不可能是第一象限,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符号特点及配方法的应用.3.(2019•秀洲区一模)若点A(m,n)和点B(5,﹣7)关于x轴对称,则m+n的值是()A.2 B.﹣2 C.12 D.﹣12【思路点拨】直接利用关于x轴对称点的性质得出m,n的值,进而得出答案.【答案】解:∵点A(m,n)和点B(5,﹣7)关于x轴对称,∴m=5,n=7,则m+n的值是:12.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x轴对称点的性质,正确记忆横纵坐标的符号是解题关键.4.(2019•嘉兴二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x轴于点M,交y轴于点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条弧在第二象限交于点P,若点P 的坐标为(a,2b﹣1),则a,b的数量关系是()A.a=b B.a+2b=1 C.a﹣2b=1 D.a+2b=﹣1【思路点拨】根据作图方法可得点P在第二象限的角平分线上,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和第二象限内点的坐标符号可得a+2b﹣1=0,然后再整理可得答案.【答案】解:根据作图方法可得点P在第二象限角平分线上;点P到x轴、y轴的距离相等;点P的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则P点横纵坐标的和为0,故a+2b﹣1=0,整理得:a+2b=1,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作图﹣角平分线的做法以及坐标与图形的性质:点到坐标轴的距离与这个点的坐标是有区别的,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到x轴的距离与纵坐标有关,到y轴的距离与横坐标有关;②距离都是非负数,而坐标可以是负数,在由距离求坐标时,需要加上恰当的符号.5.(2018•北仑区模拟)已知函数y=,下列x的值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的是()A.x=﹣2 B.x=0 C.x=1 D.x=4【思路点拨】根据分母不能为零,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可得答案.【答案】解:由题意,得x﹣≠0,且x≥0,解得x≥0且x≠0,1,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利用分母不能为零,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得出不等式是解题关键.6.(2019•义乌市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5),将点A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A1;点A1关于y轴与A2对称,则A2的坐标为()A.(2,﹣1)B.(1,2)C.(﹣1,2)D.(﹣2,1)【思路点拨】根据左减右加,上加下减,可得A1,根据关于y轴对称点的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可得答案.【答案】解:由题意,得A1(1,2),点A1关于y轴与A2对称,则A2的坐标为(﹣1,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对称点的坐标规律: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7.下面的表格列出了一个实验的统计数据,表示将皮球从高处落下时,弹跳高度b与下降高度d的关系,下面能表示这种关系的式子是()d5080100150b25405075A.b=d2B.b=2d C.b=D.b=d+25【思路点拨】这是一个用图表表示的函数,可以看出d是b的2倍,即可得关系式.【答案】解:由统计数据可知:d是b的2倍,所以,b=.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表示方法,利用表格数据得出b,d关系是解题关键.8.(2019春•天台县期末)小明从家出发,沿一条直道跑步,经过一段时间原路返回,刚好在第16分钟回到家中.设小明出发第t分钟的速度为v米/分,离家的距离为s米.v与t之间的部分图象、s与t之间的部分图象分别如图1与图2(图象没画完整,其中图中的空心圈表示不包含这一点),则当小明离家600米时,所用的时间是()分钟.A.4.5 B.8.25 C.4.5 或8.25 D.4.5 或8.5【思路点拨】根据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求得小明从家去和返回时两种情况下离家600米对应的时间,本题得以解决.【答案】解:由图2可得,当2<t<5时,小明的速度为:(680﹣200)÷(5﹣2)=160m/min,设当小明离家600米时,所用的时间是t分钟,则200+160(t﹣2)=600时,t=4.5,80(16﹣t)=600时,t=8.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图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9.(2019•鄞州区一模)在一条笔直的航道上依次有甲、乙、丙三个港口,一艘船从甲出发,沿直线匀速行驶经过乙港驶向丙港,最终达到丙港,设行驶x(h)后,与乙港的距离为y(km),y与x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港与丙港的距离是90km B.船在中途休息了0.5小时C.船的行驶速度是45km/h D.从乙港到达丙港共花了1.5小时【思路点拨】由船行驶的函数图象可以看出,船从甲港出发,0.5h后到达乙港,ah后到达丙港,进而解答即可.【答案】解:A、甲港与丙港的距离是30+90=120km,错误;B、船在中途没有休息,错误;C、船的行驶速度是km/h,错误;D、从乙港到达丙港共花了=1.5小时,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与实际结合的问题,利用数形结合得出关键点坐标是解题关键,同学们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10.(2018秋•慈溪市期末)我国国内平信邮资标准是:每封信的质量不超过20g,付邮资1.20元;质量超过20g后,每增加20g(不足20g按照20g计算)增加1.20元,如图表示的是质量q(g)与邮资p(元)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当q=40g时,p=3.60元B.当p=2.40元时,q=30gC.q是p的函数D.p是q的函数【思路点拨】根据图象,可得以x为自变量的函数y的解析式.【答案】解:由图象,则y=.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分段函数的应用,考查函数的图象,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11.(2019•衢州)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是AB的中点,点P从点E出发,沿E→A→D→C 移动至终点C.设P点经过的路径长为x,△CPE的面积为y,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y与x函数关系的是()A.B.C.D.【思路点拨】根据题意分类讨论,随着点P位置的变化,△CPE的面积的变化趋势.【答案】解:通过已知条件可知,当点P与点E重合时,△CPE的面积为0;当点P在EA上运动时,△CPE的高BC不变,则其面积是x的一次函数,面积随x增大而增大,当x=2时有最大面积为4,当P在AD边上运动时,△CPE的底边EC不变,则其面积是x的一次函数,面积随x增大而增大,当x=6时,有最大面积为8,当点P在DC边上运动时,△CPE的底边EC不变,则其面积是x的一次函数,面积随x增大而减小,最小面积为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决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问题关键是发现y随x的变化而变化的趋势.12.(2018春•温州期末)如图,△ABO,△A1B1C1,△A2B2C2,…都是正三角形,边长分别为2,22,23,…,且BO,B1C1,B2C2,…都在x轴上,点A,A1,A2,…从左至右依次排列在x轴上方,若点B1是BO 中点,点B2是B1C1中点,…,且B为(﹣2,0),则点A6的坐标是()A.(61,32)B.(64,32)C.(125,64)D.(128,64)【思路点拨】根据图形,依次表示各个点A的坐标,可以分别发现横、纵坐标的变化规律,则问题可解.【答案】解:根据题意点A在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顶点,则由图形可知点A坐标为(﹣1,)由于等边三角形△A1B1C1,的顶点A1在BO中点,则点A到A1的水平距离为边长2,则点A1坐标为(1,2)以此类推,点A2坐标为(5,4),点A3坐标为(13,8),各点横坐标从﹣1基础上一次增加2,22,23,…,纵坐标依次是前一个点纵坐标的2倍则点A6的横坐标是:﹣1+2+22+23+24+25+26=125,纵坐标为:26×=64则点A6坐标是(125,64)故选:C.【点睛】本题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的点坐标规律探究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应用了数形结合思想.二、填空题13.(2017秋•萧山区期末)如图,规定列号写在前面,行号写在后面,如用数对的方法,棋盘中“帅”与“卒”的位置可分别表示为(e,4)和(g,3),则“炮”的位置可表示为(h,4).【思路点拨】根据已知点的坐标即可确定原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答案】解:根据题意知“炮”的位置可表示为(h,4),故答案为:(h,4).【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正确得出行列表示的数据的顺序是解题关键.14.(2017秋•临安市期末)已知点M(4﹣2t,t﹣5),若点M在x轴的下方、y轴的右侧,则t的取值范围是t<2.【思路点拨】直接利用点的位置得出关于t的不等式组进而得出答案.【答案】解:由题意可得:∵点M(4﹣2t,t﹣5),点M在x轴的下方、y轴的右侧,∴,解得:t<2.故答案为:t<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正确得出横纵坐标的符号是解题关键.15.(2019•东阳市模拟)在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4.【思路点拨】根据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及分母不能为0列不等式组求解可得.【答案】解:根据题意,知,解得:x≥4,故答案为:x≥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必须使含有自变量的表达式都有意义:①当表达式的分母不含有自变量时,自变量取全体实数.例如y=2x+13中的x.②当表达式的分母中含有自变量时,自变量取值要使分母不为零.例如y=x+2x﹣1.③当函数的表达式是偶次根式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必须使被开方数不小于零.④对于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自变量的取值除必须使表达式有意义外,还要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16.(2018•玉环市一模)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把从点P出发沿纵或横方向到达点Q(至多拐一次弯)的路径长称为P,Q的“实际距离”.如图,若P(﹣1,1),Q(2,3),则P,Q的“实际距离”为5,即PS+SQ=5或PT+TQ=5.环保低碳的共享单车,正式成为市民出行喜欢的交通工具.设A,B,C三个小区的坐标分别为A(3,1),B(5,﹣3),C(﹣1,﹣5),若点M(6,m)表示单车停放点,且满足M到A,B的“实际距离”相等,则m=0.若点N表示单车停放点,且满足N到A,B,C 的“实际距离”相等,则点N的坐标为(1,﹣2).【思路点拨】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求m的值,设N(x,y),构建方程组即可解决问题.【答案】解:依题意有(6﹣3)2+(m﹣1)2=(6﹣5)2+(m+3)2,解得m=0;设N(x,y),则由题目中对“实际距离”的定义可得方程组:3﹣x+1﹣y=y+5+x+1=5﹣x+3+y,解得x=1,y=﹣2,则N(1,﹣2).故答案为:0;(1,﹣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正确理解实际距离的定义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17.(2019秋•吴兴区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M(m﹣1,2m+3)(1)若点M在y轴上,求m的值.(2)若点M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求m的值.【思路点拨】(1)根据点在y轴上横坐标为0求解.(2)根据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横坐标,纵坐标相等求解.【答案】解:(1)由题意得:m﹣1=0,解得:m=1;(2)由题意得:m﹣1=2m+3,解得:m=﹣4.【点睛】此题考查了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坐标轴上的点的特征,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的点的特征.18.(2018•上城区二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AB的两个端点坐标分别为A(2,3),B(2,﹣1).(1)作出线段AB关于y轴对称的线段CD.(2)怎样表示线段CD上任意一点P的坐标?【思路点拨】(1)据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确定出点C、D的位置,然后连接CD即可;(2)线段CD上所有点的横坐标都是﹣2;【答案】解:(1)如图线段CD;(2)P(﹣2,y)(﹣1≤y≤3).【点睛】考查了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即点P(x,y)关于y轴的对称点P′的坐标是(﹣x,y).19.(2018秋•慈溪市期末)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网格中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ABC 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请解答下列问题:(1)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点A1与A、B1与B对应,并回答下列两个问题:①写出点C1的坐标:②已知点P是线段AA1上任意一点,用恰当的方式表示点P的坐标.(2)若△ABC平移后得△A2B2C2,A的对应点A2的坐标为(﹣1,﹣1),写出点B的对应点B2的坐标.【思路点拨】(1)根据点坐标关于y轴对称的特征,找到△ABC三个顶点的对称点,顺次连接即可得到关于y轴对称的三角形;线段AA1上点的纵坐标都是4,﹣2≤横坐标≤2,据此可求解;(2)根据A(2,4),A2(﹣1,﹣1)可知平移的方向和距离,从而求出B2的坐标.【答案】解:(1)如图所示:①图C1的坐标(﹣3,2);②点P的坐标(x,4)(﹣2≤x≤2);(2)点B2的坐标(﹣2,﹣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点坐标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特征,以及点的平移特征,掌握点的对称、平移后坐标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20.(2018秋•市北区期中)如图,A(﹣1,0),C(1,4),点B在x轴上,且AB=3.(1)求点B的坐标;(2)求△ABC的面积;(3)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以A、B、P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10?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思路点拨】(1)分点B在点A的左边和右边两种情况解答;(2)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3)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式求出点P到x轴的距离,然后分两种情况写出点P的坐标即可.【答案】解:(1)点B在点A的右边时,﹣1+3=2,点B在点A的左边时,﹣1﹣3=﹣4,所以,B的坐标为(2,0)或(﹣4,0);(2)△ABC的面积=×3×4=6;(3)设点P到x轴的距离为h,则×3h=10,解得h=,点P在y轴正半轴时,P(0,),点P在y轴负半轴时,P(0,﹣),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为(0,)或(0,﹣).【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主要利用了三角形的面积,难点在于要分情况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讲不等式与不等式组1.不等式的概念及性质考试内容考试要求不等式的有关概念用不等号连接起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叫做不等式的解集.a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性质1 若a<b,则a±c<b±c;c 性质2若a<b且c>0,则ac____________________bc(或ac____________________bc);性质3 若a<b且c<0,则ac bc(或acbc).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应用考试内容考试要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5)系数化为1.c不等式组的解法一般先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并表示在数轴上,再求出它们的公共部分,就得到不等式组的解集.不等式组的解集情况(假设b<a)错误!,x≥b x>a 同大取大b 错误!,x≤b x≤b 同小取小错误!,x≥b b≤x<a大小小大中间找错误!,x≤b 无解大大小小无处找考试内容考试要求基本思想1.类比思想,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全部过程,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相比,只是最后一个步骤上有所变化.c2.数形结合思想,本讲中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是典型的数形结合思想的体现,它可以形象、直观地看到不等式有无数多个解,尤其是根据不等式的解集确定字母的取值范围时,借助数形结合思想效果更明显.3.分类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在不等式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求含有字母系数的不等式的解集.将一个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确定的数,则需要进行分类讨论.基本方法已知不等式(组)的解集确定不等式(组)中字母的取值范围有以下四种方法:(1)逆用不等式(组)解集确定;(2)分类讨论确定;(3)从反面求解确定;(4)借助数轴确定.1.(2015·嘉兴)一元一次不等式2(x +1)≥4的解在数轴上表示为( )2.(2015·丽水)如图,数轴上所表示关于x 的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A .x ≥2B .x>2C .x>-1D .-1<x ≤2 3.(2017·湖州)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x>x -1,12x ≤1的解集是( )A .x >-1B .x ≤2C .-1<x ≤2D .x >-1或x ≤2 4.(2016·金华)不等式3x +1<-2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______.5.(2017·衢州)解下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2x ≤2,3x +2>x.【问题】给出以下不等式:①2x +5<4(x +2), ②x -1<23x , ③1x -1>0, ④x -1≤8-4x.(1)上述不等式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是________;(2)上述不等式中,选取其中二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并求其公共解. (3)选取其中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使其只有一个正整数解.(4)通过以上问题解答的体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要注意哪些问题?【归纳】通过开放式问题,归纳、疏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般步骤及注意的问题.类型一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例1 (1)若x >y ,则下列式子中错误的是( ) A .x -3>y -3 B .x 3>y3 C .x +3>y +3 D .-3x >-3y(2)若实数a ,b ,c 在数轴上对应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 .ac >bcB .ab >cbC .a +c >b +cD .a +b >c +b (3)设a 、b 、c 表示三种不同物体的质量,用天平称两次,情况如图所示,则这三种物体的质量从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 )A .c <b <aB .b <c <aC .c <a <bD .b <a <c【解后感悟】将一个不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不等号方向肯定不变;将一个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确定的数,则需要进行分类讨论.对于第(2)、(3)题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1.(2016·大庆)当0<x<1时,x 2、x 、1x的大小顺序是( )A .x 2<x<1xB .1x <x<x 2C .1x <x 2<xD .x<x 2<1x类型二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例2 解不等式:x +12+x -13≤1.【解后感悟】解答这类题学生往往在解题时不注意,在去分母时漏乘没有分母的项.移项时不改变符号而出错;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过程与解一元一次方程极为相似,只是最后一步把系数化为1时,需要看清未知数的系数是正数还是负数.如果是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如果是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2.(1)(2016·绍兴)不等式3x +134>x3+2的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2)(2015·南京)解不等式2(x +1)-1≥3x +2,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类型三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例3 解不等式组⎩⎪⎨⎪⎧2x +5≤3(x +2),2x -1+3x2<1,把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写出不等式组的非负整数解.【解后感悟】求不等式组的解集,不管组成这个不等式组的不等式有几个,都要先分别求解每一个不等式,再利用口诀“大大取大,小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无解)”或利用数轴求出它们的公共解集,还要确定其中的特殊解.注意不等式中整数解问题.3.解不等式组:(1)(2015·泰州)⎩⎪⎨⎪⎧x -1>2x ,12x +3<-1;(2)⎩⎪⎨⎪⎧3(x +2)>x +8,x 4≥x -13,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类型四 不等式的解的应用例4 (1)(2017·丽水)若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x -m +2=0的解是负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m ≥2B .m >2C .m <2D .m ≤2(2)若关于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x -2m <0,x +m >2有解,则m 的取值范围为( )A .m >-23B .m ≤23C .m >23D .m ≤-23【解后感悟】(1)列出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2)本题是已知不等式组的解集求字母系数,是逆向思维问题,故先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再根据已知解集,列关系式求字母系数.4.(1)(2016·通州模拟)如果不等式(a -3)x>a -3的解集是x>1,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3 B .a>3 C .a<0 D .a>0 (2)(2017·金华)若关于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x -1>3(x -2),x<m 的解是x <5,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m ≥5B .m >5C .m ≤5D .m <5【阅读理解题】(2017·湖州)对于任意实数a ,b ,定义关于“⊗”的一种运算如下:a ⊗b =2a -b.例如:5⊗2=2×5-2=8,(-3)⊗4=2×(-3)-4=-10.(1)若3⊗x =-2011,求x 的值; (2)若x ⊗3<5,求x 的取值范围.【方法与对策】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仔细阅读材料,理解例题的解题过程.这类题型复习时应注意给出方法和过程.【求不等式组中字母系数范围出错】如果一元一次不等式组⎩⎪⎨⎪⎧x>3,x<a 关于x 的整数解为4,5,6,7,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7<a ≤8B .7≤a<8C .a ≤7D .a ≤8参考答案第10讲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考点概要】 1.< < > > 【考题体验】1.A 2.A 3.C 4.x <-1 5.-1<x ≤4. 【知识引擎】【解析】(1)①②④ (2)不唯一.选②和④,公共解为x ≤95 (3)④ (4)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注意去分母时,不要漏乘没有分母的项;移项时要改变符号;最后一步把系数化为1时,需要看清未知数的系数是正数还是负数.如果是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如果是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例题精析】例1 (1)D ;(2)B ;(3)A 例2 去分母得:3(x +1)+2(x -1)≤6,去括号得:3x +3+2x -2≤6,解得:x ≤1. 例3 ⎩⎪⎨⎪⎧2x +5≤3(x +2) ①,2x -1+3x2<1 ②,由①得:x ≥-1,由②得:x <3,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 <3.在数轴上表示为:.不等式组的非负整数解为2,1,0. 例4 (1)C ;(2)解不等式①得,x <2m ,解不等式②得,x >2-m ,∵不等式组有解,∴2m >2-m ,∴m >23.故选C .【变式拓展】 1.A2.(1)x>-3 (2)x ≤-1.3.(1)x <-8. (2)由①得:x >1,由②得:x ≤4,所以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x ≤4,用数轴表示为4.(1)B(2)A【热点题型】【分析与解】(1)根据新定义列出关于x的方程,2×3-x=-2011,得x=2017;(2)根据新定义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2x-3<5,得x<4.【错误警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