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体重1500g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分析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与患儿全身情况分析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与患儿全身情况分析发表时间:2018-12-04T17:58:02.407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29期作者:王蕾[导读]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一类发生于早产、低体质量儿的血管增生性眼病,是发达国家儿童盲的首要原因。
(苏州市立医院本部眼科江苏苏州 215002)【摘要】目的:探讨苏州市立医院本部苏州市母子中心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分区与患儿全身情况关系的研究。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18年1月在苏州市立医院本部苏州市母子中心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符合筛查标准的374例的患儿,按照病变分区将患儿分为两组(Ⅰ~Ⅱ区组和Ⅲ区组),回顾分析62例患儿全身情况(出生体质量,新生儿肺炎,低钾血症等因素)分别分析每种因素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分区的关系。
结果:Ⅰ~Ⅱ区组和Ⅲ区组间出生体质量、患儿低钾血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出生体质量越低、出生后低钾血症者ROP严重程度越高。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流行病学;早生儿筛查【中图分类号】R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9-0220-021.引言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一类发生于早产、低体质量儿的血管增生性眼病,是发达国家儿童盲的首要原因。
近年来,随着我国围产期医疗水平的提高,ROP的发病率有所提升。
自2004年卫生部发布《早产儿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以来,全国已正规开展早产儿眼底筛查工作。
基于以上背景,现将我院筛查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2.对象和方法现对2017年5月—2018年1月在苏州市立医院本部苏州市母子中心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符合筛查标准的374例早产儿,确诊为ROP 的62例124眼患儿中,男36例72眼,女26例52眼,单胎儿56例112眼,多胎儿6例12眼。
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指南

专业术语
(3)阈值前病变(pre-threshold disease):指存在明显ROP病变但尚未达到阈值病变的严重 程度,分为“1型阈值前病变”和“2型阈值前病变”。
a) 1型阈值前病变包括Ⅰ区伴有附加病变的任何一期病变、Ⅰ区不伴附加病变的3期病 变、Ⅱ区的2期+或3期+病变;
28-29周,83%
30-31周,65%
ROP 发生率
孕龄越短,发生率越高
32-33周,50%
1000-1250g,47%
750-999g, 78%
ROP的发生率
<750g, 90% 体重越小,发生率越高
➢2004年卫生部颁布了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早产儿治疗 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
➢积极推动了我国早产儿救治和ROP防治的工作进程, 但目前ROP的防治任务仍十分严峻。
AP-ROP
筛查指南
2004年的指南颁布后,我国ROP有所控制,但出生体重和孕周尚无本质改善,故新 的筛查标准仍维持2004年的标准。 出生孕周和出生体重的筛查标准:
(1)对出生体重<2000g,或出生孕周<32周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进行眼底病变筛 查,随诊直至周边视网膜血管化; (2)对患有严重疾病或有明确较长时间吸氧史,儿科医师认为比较高危的患者可适 当扩大筛查范围。
发生在后极部通常位于区进展迅速常累及4个象限病变平坦嵴可不明显血管短路不仅发生于视网膜有血管和无血管交界处也可发生于视网膜内病变可不按典型的1至3期的发展规律进展严重的附加病变曾称为rush病常发生在极低体重的早产儿aprop筛查指南2004年的指南颁布后我国rop有所控制但出生体重和孕周尚无本
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指南2014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早期筛查及护理分析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早期筛查及护理分析【摘要】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早产儿常见的并发症,给患儿带来严重的视力损害。
本文旨在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重要性,并介绍其定义和研究目的。
正文部分分析了该病变的危害、发病机制、早期筛查方法、护理措施和预防措施。
结论强调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综合治疗观点。
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有助于提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减少儿童视力损害的发生率。
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并为临床医护工作者提供指导和参考,从而提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和护理水平。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早期筛查、护理、发病机制、预防措施、综合治疗、研究方向1. 引言1.1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重要性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早产儿常见的一种眼部疾病,严重威胁着婴儿的视力和生命质量。
早产儿因为未来自然发展完全而生下来,其视觉系统尚未完全发育,特别是视网膜的血管网未能充分形成。
这就导致了早产儿的视网膜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病变。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一种严重威胁婴儿视力的疾病,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会导致永久性的视力损害甚至失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在早产儿中发病率较高,一旦发生病变,容易扩展和恶化,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也会影响婴儿的心理和社会发展,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对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重要性必须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及时进行早期筛查和干预,以保障早产儿的视力和健康发展。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加强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关注和研究,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这一严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1.2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定义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指在胎龄不足37周的早产儿中,由于未完全发育的视网膜血管系统不成熟或存在异常,导致视网膜血管异常生长、出血、渗出和纤维增生等病变。
这种病变一旦发生,会对婴儿的视力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失明。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怎么分期分区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怎么分期分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指出生时身体未发育完全,导致眼睛内部结构未完全形成,从而引起视网膜发育异常的一种病变。
这种病变可能会导致婴儿失明,因此需要早期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介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分期分区、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分期分区1.分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分期是由美国儿科学会提出的,分为5个分期,分别是:(1)Ⅰ期:表现为视网膜三叉神经轨迹区内小白点。
这种白点有时难以分辨,需要医生进行检查。
(2)Ⅱ期:表现为视网膜内有锥状凸起,但没有断裂。
(3)Ⅲ期:表现为视网膜内有大的锥状凸起,且有一定程度的出血和增生组织。
(4)Ⅳ期:表现为视网膜内有网状纤维组织,且视网膜有完全或部分脱离。
(5)Ⅴ期:表现为视网膜内有血管瘤。
2.分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分区是指视网膜内的区域,按照部位分为3个区,分别是:(1)区1:包括视神经盘周围和黄斑中心区域。
(2)区2:包括黄斑内侧和外侧区域。
(3)区3:包括黄斑外围区域。
二、治疗方法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1.观察对于Ⅰ期和Ⅱ期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医生可以采用观察的方法,情况不严重时,一些病变可以在数周甚至数月内自行愈合。
2.激光治疗对于Ⅲ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可以尝试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可以帮助减缓视网膜的增生和出血情况,从而减少病变的严重程度。
3.手术治疗对于Ⅳ期和Ⅴ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包括玻璃体切除术、巩膜瓣移植术和视网膜手术等。
这些手术可以减轻视网膜脱离的情况,从而预防失明。
三、注意事项1.定期检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病情进展较快,因此有早产史的婴儿需要从出生后的第一周开始定期接受眼科医生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变。
2.预防感染对于出生时体重低于2000克的早产儿,由于其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很容易受到感染,因此需要采取措施预防感染。
3.保持营养均衡良好的营养可以增强早产儿的身体素质,同时也可以预防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因此需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早产儿的饮食和营养。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目的筛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情况以及分析影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
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胎龄小于36周早产儿515例作为研究对象。
对早产儿进行眼部筛查,是否有视网膜病变的情况。
根据早产儿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贫血、酸中毒、低血糖血症、吸氧、肺炎以及输血史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515例早产儿眼部检查发现82例出现视网膜病变,病变率为15.9%,经过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后80例手术成功,随访半年,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龄、出生体重、肺炎、吸氧、低血糖血症、贫血以及输血史是影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因素。
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结果分析,早产儿出生体重和吸氧是影响其视网膜病变的关键因素,其他因素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早产儿出生体重以及吸氧是影响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因素,早期筛查发现及时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降低早产儿的致盲率。
标签: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胎龄;出生体重;影响因素最近几年,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早产儿的存活率大大提高。
但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率的发生率也在提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目前针对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是暴露在高氧环境后在相对低氧环境下形成的一种增生性视网膜病变,说明与接受氧治疗有关[1]。
影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因素可能与早产儿的体重、性别、贫血、输血史、低血糖以及胎龄等因素有关,本研究针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胎龄小于36周早产儿515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327例,女188例,胎龄25~36周,平均(32.9±3.2)周。
出生体重小于1.5kg的有118例,1.5~2.5kg之间的有352例,大于2.5kg 的有45例。
1000g以下超低体重儿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治疗分析

中 图分 类 号
文献标 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0—1 4 9 2 ( 2 0 1 3 ) 0 9—1 1 1 4— 0 4
查结果 、 R O P患病情 况及 不 同手术 治疗方 式进行分 析 比较 。
9 6例行 各种 手术治 疗 , 占R O P患儿 的 7 2 . 7 %, 手 术方式 中
R O P ) 是一类早产儿视网膜血管异常发育和纤维增 生所导致 的疾病 J 。规范筛查 , 早 期诊断 , 并 在时 间窗 内及 时 干预 是 挽 救 患 儿 视 力 的关 键 J 。 国 内 外大量 临床研 究 _ 4 表 明, R 0 P发 病 的严重 程度 、 治 疗预后与患儿本身的体重及胎龄 密切相关 , 因此了 解掌握极低体重的早产儿 R O P的发病状况及治疗
1 材料 与方 法
基金项 目: 广东省 医学科研基金项 目( 编 号: A 2 0 1 0 5 3 2 ) ; 深圳市科技
计划 项 目( 编号 : 2 0 1 0 0 2 1 3 4 )
பைடு நூலகம்
作者单位 : 暨南 大学 附属深圳眼科医院眼底外科 , 深圳 5 1 8 0 4 0 作者简介 : 唐 松, 男, 博士 , 副主任医师 , 责任作者 , E - m a i l : t  ̄ 0 0 7 9 @
安徽 医科 大学 学报 A c t a U n i v e r s i t a t i s Me d i c i n a l i s A n h u i 2 0 1 3 S e p ; 4 8 ( 9 )
1 0 0 0 g以下超低体重儿的早产儿视网膜 病变筛查治 疗分析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怎么治疗最好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怎么治疗最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常见的婴儿眼疾,其发生率在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或孕周低于32周的早产儿中特别高。
视网膜是眼睛中最重要的光敏器官之一,任何与视网膜相关的问题都可能会影响婴儿的视力健康。
因此,及时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治疗方法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
根据病变的程度和类型不同,医生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以下是常见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治疗方法:1.监测观察对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早期病变,例如轻度病变和病理性近视(Pathological Myopia),监测观察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医生会定期检查婴儿的眼睛,以确保病情不会进一步恶化。
2.光凝治疗光凝治疗是一种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法。
它利用激光技术照射视网膜病变部位,破坏异常血管,防止血管扩张和流血,达到保护视力的目的。
光凝治疗需要在手术室内进行,并需要使用麻醉剂。
治疗后需要定期进行检查。
3.冷冻治疗冷冻治疗是指使用低温冷冻技术破坏视网膜病变部位的异常血管,防止其继续扩张和流血。
冷冻治疗需要在手术室内进行,并需要使用麻醉剂。
治疗后需要定期进行检查。
4.封闭治疗封闭治疗是一种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非手术方法。
该治疗方法通过使用硅胶或氟化物药物封闭病变部位的异常血管,防止其继续扩张和流血。
该治疗方法需要定期进行检查。
注意事项1.早期预防预防是最关键的。
孕期保健非常重要,以确保婴儿在出生前得到足够的营养和血液供应。
此外,对于那些高危早产儿,及早进行眼科检查和治疗可以降低其罹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风险。
2.定期检查早期治疗很重要,因此婴儿的眼睛需要定期检查。
医生可以通过检查病情的变化来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3.麻醉质量对于接受手术的婴儿,麻醉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婴儿需要接受全身麻醉,在治疗过程中保持安静和稳定。
医生需要非常小心,确保他们的安全。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

GA28~32周——视觉系统开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工作,代谢 活动需要供养。
GA32周——可检测到视觉反应。
孕龄(gestational age,GA),用于指子宫内胎儿年龄。出生时停止使用。
正常视网膜发育的自然过程
眼后段有脉络膜和视网膜两套血液供应系统,脉络膜血液 供应外层视网膜,而内层视网膜则由是视网膜循环供应。
GA28周前,光感受器外节还不活跃,整个视网膜代谢需要 很少,营养需要也低,可以通过脉络膜循环扩散完成。
但GA28~32周,视觉形成开始,光感受器暗电流激活,外节 活动性增加,代谢需求增加。就到了视网膜循环必须出现 的时候。
最早能存活的早产儿是GA22~24周。所以ROP不会影响脉络 膜血管发育,而对视网膜循环的发育影响却很大。
偶见足月儿 无护理下出血 高加索人种
ROP发生率越高;吸氧时间越长, ROP的发生率越高。)
呼吸窘迫综合征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动脉导管未闭
低出生率
败血症
胎儿血红蛋白氧饱和度的急剧升 脑室出血
高
多巴胺
母体贫血
多胎儿
早产胎龄<32W
发病率
2012年ROP的发生率为15.84%;且胎龄越小,ROP 发生率越高。
病因机制
早产儿在出生时,由胎盘氧合作用转为肺氧合作用。胎儿 循环也发生了转变。氧饱和度由混合静脉血水平上升到动供氧气吸入,促进氧转运。
视网膜血管化应该在子宫以混合静脉血供为特征的低氧条 件下才能正常进行。
视网膜需低氧状态 的血管化
上肢及身体一起固定,头部略后仰,取两块纱块置于患儿两侧外眦角外 侧,双手四指固定患儿头部两侧,预防眼泪水及粘弹剂流入耳内,双手 拇指固定患儿的下巴,双前臂固定患儿身体。然后用开睑器将眼睑分开 (注意每例一眼一只专用新生儿开睑器)。 用间接眼底镜和屈光度20~30D的透镜或广角眼底照相机进行眼底检查。 (按照仪器设备要求,擦拭仪器表面(不接触患儿眼部部分),接触患 儿眼部接触镜部分,每次用毕,使用75%酒精消毒后,再用无菌生理盐 水冲洗风干。) 检查中,注意观察早产儿状态,如面色是否发绀,呼吸是否乎稳,口唇 颜色是否红润,哭声有无异常变化,心率(可触摸颈动脉)有无异常变化, 有无药物全身副反应,过敏反应等。如发生异常情况,立即处置。检查 过程最好在护理人员、新生儿医生、眼科医生的共同协作下完成,应同 时监测生命体征,以防止发生眼心反射所致的心动过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生体重作者:潘炜祺周守方覃桂锋王娜郑欧弟杜锡敏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9年第20期【摘要】目的分析出生体重<1500 g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病特点及危险因素。
方法 187例出生体重<1500 g的早产儿,根据是否发生ROP分为ROP组(46例)和非ROP组(141例)。
对两组母婴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影响RO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胎龄、无创通气时间、血红蛋白最低值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394、4.149、3.310, P<0.0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小、无创通气时间长、血红蛋白最低值低是影响RO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胎龄小、无创通气时间长、血红蛋白最低值低是影响RO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工作中需重点关注。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危险因素DOI:10.14163/ki.11-5547/r.2019.20.011Clinical analysis of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with birth weight <1500 g; ;PAN Wei-qi, ZHOU Shou-fang, QIN Gui-feng, et al. 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Nanhai Women and Children’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shan 5282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athogenic characteristics and risk factors of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ROP) with birth weight <1500 g. Methods; ;A total of 187 premature infants with birth weight <1500 g were divide by whether ROP occurred or not into ROP group (46 cases) and non-ROP group (141 cases). Univariat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the maternal and child data of the two groups, and then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summarize the relevant risk factors affecting the occurrence of ROP. Results;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estational age,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time and minimum hemoglobin (Z=3.394, 4.149, 3.310, P<0.05).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small gestational age, long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time and low minimum hemoglobin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occrrence of ROP (P<0.05). Conclusion; ;Small gestational age, long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time and low minimum hemoglobin a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affecting the occurrence of ROP, and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in clinical work.【Key words】 Retinopathy in premature infants; Prevalence; Risk factors早產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ROP)是早产儿视网膜血管发育异常导致的疾病,是儿童致盲的重要原因[1]。
胎龄和出生体重被认为是ROP发病的两个最危险因素[2]。
因此,原卫生部(现卫建委)颁布的《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及其后各修订版均提出应对出生胎龄≤34周或出生体重<2000 g的早产儿进行视网膜病筛查[3]。
有研究结果显示,极低出生体重儿及超低出生体重儿的ROP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低出生体重儿[4]。
由此可见,出生体重<1500 g的早产儿作为ROP发病的高危人群,临床上应得到更多关注。
本文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0月在本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出生体重<1500 g的187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积极寻找ROP发病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0月在本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出生体重<1500 g的187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
排除标准:观察期内死亡或中断治疗失访的早产儿[5]。
根据早产儿是否发生ROP将其分为ROP组(46例)和非ROP组(141例)。
ROP组早产儿中,双眼ROP 39例(84.8%),单纯左眼ROP 7例(15.2%),未发现单纯右眼ROP;1期病变42例(91.3%), 2期病变3例(6.5%), 3期病变1例(2.2%)。
两组早产儿不同胎龄、体重情况见表1。
1. 2 方法所有早产儿住院期间的用氧均严格遵照《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修订版)》[3]的规定执行,均参照《中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南(2014年)》[6]进行眼底筛查,定期复查周边视网膜血管化。
搜集早产儿的出生基本资料、呼吸支持情况、血红蛋白及C反应蛋白水平、母亲围生期情况。
1. 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及上下四分位数[M(Q1, 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对各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将P<0.05的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效应量以OR值及其95%CI表示。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 1 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胎龄、无创通气时间、血红蛋白最低值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 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单因素分析的3项P<0.05的因素作为自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胎龄小、无创通气时间长、血红蛋白最低值低是影响RO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见表3。
3 討论ROP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的研究认为胎龄是其最根本的影响因素[7]。
胎龄越小, ROP发病率越高。
这与本研究结果相符。
小胎龄引起ROP的机制仍存在争议[8-10],;大部分学者推测可能与人类视网膜发育过程有关,人体视网膜血管发育开始于胚胎时期,直到胎儿足月娩出时才发育完全,未发育成熟的视网膜周边存在无血管区,更易诱发ROP[7,11]。
因此,临床工作中需做好产前教育,采取各种方法尽可能避免早产,尤其是超早产和极早产的发生。
有研究表明,出生体重<1500 g早产儿的ROP发病率明显高于出生体重1500~2500 g早产儿[4]。
有研究认为,应用头面罩吸氧或鼻导管吸氧的ROP发生率低于机械通气[12],有创通气比无创通气对ROP的影响更大[13]。
胎龄越小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越高,往往需要尽早给予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而非单纯的吸氧治疗[14]。
有创通气治疗提高了早产儿存活率,但也可带来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因此目前主张优先使用无创通气治疗[15]。
本研究中,无创通气作为体重<1500 g的早产儿最常用的呼吸支持及氧疗模式,其应用的时间明显比有创通气时间及单纯吸氧的时间更长,这可能是本研究中无创通气时间成为ROP 发病的危险因素的原因。
提示尽管无创通气的并发症比有创通气少,但作为一种氧疗方式,仍然可能增加ROP的发生率。
因此,在病情允许的前提下,应尽早撤离无创呼吸机。
贫血与ROP的关系至今仍存在争议。
在本研究中,两组早产儿出生时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观察期内ROP组的血红蛋白最低值显著低于非RO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这意味着ROP组患者的贫血程度比非ROP组更重。
有研究认为早产儿贫血引起ROP的机制,可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分泌和5-羟色胺释放增加有关[16-18]。
在临床工作中,抽血检查所致的医源性失血是住院新生儿发生贫血的一个重要原因[19-22]。
因此,合理安排抽血检查,减轻早产儿贫血的程度,值得提倡。
综上所述,胎龄小、无创通气时间长、血红蛋白最低值低是影响ROP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工作中需重点关注。
参考文献[1] 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 实用新生儿学. 第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887-892.[2] Bashinsky AL.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NC Med J, 2017, 78(2):124-128.[3] 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 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修订版).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3, 28(23):1835-1836.[4] 王倩,李聪慧,信伟,等.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2203例筛查结果分析. 国际眼科杂志,2018, 18(6):1093-1096.[5] 王敏肖. 包头地区NICU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临床观察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 2018, 13(8):71-72.[6]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 中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南(2014年). 中华眼科杂志, 2014, 50(12):933-935.[7] 高宏程,陈晨,张迎秋,等.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国际眼科杂志, 2018, 18(1):80-83.[8] 张建萍,韦美荣,莫海明. 足月新生儿类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分析.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2017, 25(3):25-27.[9] Eckert GU, Fortes Filho JB, Maia M, et al. A predictive score for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in very low birth weight preterm infants. Eye, 2012, 26(3):400-406.[10] Alishiri A, Mosavi SA, Ophthalmology DO. Association of postnatal dexamethasone use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in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International Eye Science, 2015, 15(2):79-85.[11] 梁艳苹. 早产儿视网膜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7, 44(7):467-470.[12] 曹静,朱艳萍,李明霞.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情况对比研究.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6, 11(5):330-334.[13] Vento M, Escobar J, Cernada M, et al. The use and misuse of oxygen during the neonatal period. Clin Perinatol, 2012, 39(1):165-176.[14] Sweet DG, Carnielli V, Greisen G, et al. European Consensus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2016 Update. Neonatology, 2017, 111(2):107-125.[15]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 早产儿无创呼吸支持临床应用建议. 中华儿科杂志, 2018, 56(9):643-647.[16] 侯林静,黄帅,王双连. 早产儿贫血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分析.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8, 18(6):392-395.[17] Özen TZ, Özdemir Özdemir, Ergintürk AD, et al. Maternal Diabetes 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in Infants With Birth Weight of 1500 g or More. . Americ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2016, 168(Complete):201-206.[18] 赖晓宁,杜华玉,廖文凤.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和母体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当代医药, 2017, 24(23):117-119.[19] 张建军.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结果及高危因素分析. 中国妇幼保健, 2017, 32(19):4707-4709.[20] 潘雅芳,谭庆雄. 住院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情况及视网膜发病影响因素.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8, 24(2):121-123.[21] 何敏,李济育,陈丹丹,等.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宁夏医学杂志,2017, 39(5):414-416.[22] 吴华启,劉志坚,刘强.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结果及高危因素研究. 吉林医学,2019, 40(2):206-207.[收稿日期:2019-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