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原因

合集下载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护理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护理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护理一、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简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简称ROP,是发生在早产儿的眼部疾病,严重时可导致失明。

其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吸氧、视网膜血管发育不成熟有密切关系。

随着我国围生医学技术的进步,早产儿抢救成功率提高,ROP的出生率也随之提高。

急需开展ROP的筛查。

二、筛查标准(2004年04月27日卫生部发布)1、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开始进行眼底病变筛查,随诊直至周边视网膜血管化;2、对于患有严重疾病的早产儿筛查范围可适当扩大;3、首次检查应在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开始。

4、检查时由有足够经验和相关知识的眼科医生进行。

三、临床体征1、ROP的发生部位分为3个区:1区是以视盘为中心,视盘中心到黄斑中心凹距离的2倍为半径画圆;2区以视盘为中心,视盘中心到鼻侧锯齿缘为半径画圆;2区以外剩余的部位为3区。

早期病变越靠近后极部,进展的危险性越大。

2、病变严重程度分为5期:1期约发生在矫正胎龄34周,在眼底视网膜颞侧周边有血管区与无血管区之间出现分界线;2期平均发生在35周(32~40周),眼底分界线隆起呈脊样改变;3期发生在平均36周(32~43周),眼底分界线的脊上发生视网膜血管扩张增殖,伴随纤维组织增殖;阈值前病变发生在平均36周,阈值病变发生在平均37周;4期由于纤维血管增殖发生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先起于周边,逐渐向后极部发展;此期据黄斑有无脱离又分为A和B ,A无黄斑脱离;B黄斑脱离。

5期视网膜发生全脱离(大约在出生后10周)。

“Plus”病指后极部视网膜血管扩张、迂曲,存在“Plus”病时病变分期的期数旁写“+”,如3期+。

“阈值前ROP”,表示病变将迅速进展,需缩短复查间隔,密切观察病情,包括:1区的任何病变,2区的2期+,3期,3期+。

阈值病变包括:1区和2区的3期+相邻病变连续达5个钟点,或累积达8个钟点,是必须治疗的病变。

【健康育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应及早筛查

【健康育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应及早筛查

【健康育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应及早筛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率达10%,医生提醒要及早筛查厦门市妇幼保健院眼科的一项调查显示,该院去年筛查的300多名早产儿中有10%患有视网膜病变。

专家指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根本原因是早产和低体重。

体重小于1000克的早产儿发病率为60%-80%,体重小于1500克的早产儿发病率为20%-40%。

高浓度吸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去年8月,高先生两口子喜添男丁,夫妻俩为了这宝贝儿子倾注了不少心血。

虽说孩子早产了2个月,但经过家人的悉心照顾,孩子被养得白白胖胖的,特别招人喜欢。

但不知为什么,去年10月,高先生发现孩子的眼睛有点不对劲,右眼出现红肿,于是带孩子来厦门检查。

接诊的厦门市妇幼保健院眼科副主任医师熊永强发现,孩子已经出现了视网膜严重病变,由于没有及时接受筛查和治疗,最终导致孩子失明了。

■ 调查结果早产儿发病率达10%高先生儿子的情况并非独一无二。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眼科发表了一项调查。

在医院去年筛查的300名早产儿中,有31人患有视网膜病变,发病率约为10%。

其中8名病情严重的本地早产儿及时得到治疗,视力得以挽救。

然而,其他两名来自其他地方的儿童在去医院检查时错过了最佳治疗期,导致终生失明。

熊永强表示,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和新生儿抢救、监护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早产儿得以存活下来,因此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婴儿也将越来越多。

世界卫生组织“视力2021项目”已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认定为高、中水平收入国家的重要致盲因素之一。

■ 疾病的根本原因早产和低体重熊永强说,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病因更为复杂,根本原因是早产和低体重。

体重小于1000克的早产儿发病率为60%-80%,体重小于1500克的早产儿发病率为20%-40%。

高浓度吸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此外,还有许多影响因素,如遗传、感染、酸中毒和贫血。

熊永强解释,正常分娩的新生儿,一般在妈妈怀孕后40周出生,此时婴儿眼睛内各种结构已基本发育成熟。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预防PPT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预防PPT
及时发现和治疗是防止ROP发展的关键。
何时开始预防ROP?
整个康复过程
在早产儿的整个康复过程中,持续关注视网膜健 康。
包括出院后的定期检查,确保视力的正常发育。
谢谢观看
社会支持
社会各界应加强对早产儿健康的关注,提供必要 的支持和资源。
提高公众意识,倡导早产儿的健康照护。
何时开始预防ROP?
何时开始预防ROP?
出生后4周
早产儿应在出生后4周内开始进行视网膜的筛查 。
根据早产儿的具体情况,筛查时间可能会有所调 整。
何时开始预防ROP?
持续监测
在筛查后,应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定期的随访监控 。
ROP通常发生在出生时体重低于1500克或怀孕周 数少于32周的婴儿身上。
什么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发病机制
ROP的发生与视网膜血管的发育异常有关,早产 儿的视网膜血管尚未完全成熟。
在早期阶段,缺氧和营养不良会刺激异常血管的 生长,形成病变。
什么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潜在影响
如果不及时干预,ROP可能导致视力丧失或其他 严重的眼部并发症。
视力的健康对于早期学习和日常生活至关重要。
为什么要预防ROP?
减轻经济负担
ROP的治疗和后续护理费用高昂,预防可以减少 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早发现、早治疗不仅降低了医疗费用,还提升了 患者的生活质量。
如何预防ROP?
如何预防ROP?
定期筛查
对早产儿进行定期的视网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 ROP的迹象。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视力损害至关重要。
为什么要预防ROP?
为什么要预防ROP?
提高生存率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早产儿的存活率显著提高 ,但其面临的健康风险依然很高。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原因及护理干预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原因及护理干预
维普资讯
护理研究 2007年 4月第 21卷第 4期 中旬版 (总第 21
早 产 儿 视 网膜 病 变 的 原 因及 护 理 干 预 D
Causes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retinopathy of prem aturity 陈晓瑜 ,凌 华 ,徐 敏
Chen Xiaoyu,Ling Hua,Xu M i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Shant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Guangdong 515011 China)
摘要:介 绍 了早 产 儿 视 网膜 病 变 (R0P)的主要病 因 ,认为早产 、低 出生 体重 是 ROP 的 根 本 原 因,氧 疗 与 ROP密切相关 ,其危 害程度 主要 取 决 于吸入氧 浓度、用氧持 续 时 间和 用氧 方式,并提 出了具体 的护理 干预措施 。 关键词 :早产儿 ;视 网膜病 变;原因 ;护
虽然早产儿视 网膜病 的致病机 制还有争 议 ,但 公认 的高危 患病的危 险度 较浓 度 40%以下 的增 加 2.29%。周 丛 乐_11j报
因素主要与低出生体质量 、低胎龄 、机 械通 气及 高浓度氧吸入等 道 ,应用 呼吸机及持续 正压通 气会使 ROP的发 生率提 高 ,把 吸
因素有关 _4 J。
增殖性视 网膜病变 ,其特征为 视网膜缺血 ,新生 血管形成 ,临床 珍等 J在对 56例 ROP的高危 因素分析 中发现 ,出生体重越小 ,
上可造成视 网膜变性 、并发 白 内障 、继发性 青光眼 、斜视 、弱 视 、 胎龄越小 ,ROP的发病 率 越高 。几 乎所 有 的重度 ROP患 儿体
出早期护理干预措施 ,以期对 降低 ROP的发生率 和致盲 率有所 氧疗 >15 d,持续气道正压 通气 >7 d,吸氧浓 度分数 >0.6者 ,

早产儿视网膜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早产儿视网膜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目前 , 我 国 每 年 R P发 生 为 5 1 万 。 在 O ~ O

害, 减轻 氧疗诱发 的视 网膜病变 , 在一 定程度上 可使 R P动 O
物模型中新生血管增殖得到明显改善 。R p de a pAn ra等在关
于R OP中 谷 胱 甘 肽 状 况 的 研 究 中 发 现 活 动期 R OP患 者 的
皮衍生因子( E ) P DF 。新 生 血 管 的生 成 是 众 多 血 管 因 子 相 互 作 用 、 互 调 节 的结 果 。在 正 常 情 况 下 ,血 管 生 成 物 质 与 抗 相
几乎所有 重度 R OP患儿 的体 重均 低 于 10 0g 并 分 0 ,
血管生成物质达到平衡 时 , 血管 生成的“ 开关 ” 闭;若这一 关
上 ) 2 % ;9 3 占 1 2 ~ 2周 早 产 儿 为 3 % , 中 重 度 占 5 ~ 3 其
9 0 / 0 /

管壁 , 减少渗 出, 使血 管进 一步成 熟 ; 它因素 如碱 性成纤 其 维细胞生长因子 、 表皮生 长因子 、 血小 板衍 生的血 管内皮 生 长因子 、 转化生长 因子 、 肝细胞 生长因子 ( F 和色素上 HG )
析: 这与早产儿 视网膜血 管系统极 其不成熟 、 容易受损有关 。
张 丽军 等 l 统 计 的 19  ̄ 19 _ 6 ] 9 6 9 8年 8 早 产 儿 也 显 示 R 4例 OP 与 出生 体 重 及 胎 龄 的 反 比关 系 : 重 < 7 0g的 早 产 儿 中 有 体 5
平衡 被打破 , 前血管生成物质 占优势 ,“ 开关 ” 开,于是血 打
首 先由 Ter 报道 ,18 ry 94年正式定 名为 R P O 。近年来 , 随着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初步筛查及分析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初步筛查及分析

571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初步筛查及分析谢兵,蔡善君,蒋模(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贵州遵义563000)[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中图分类号]R77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0-2715(2010)06-0571-02[收稿日期]2010-06-12[基金项目]遵义医学院中青年资金,项目编号:F-188[作者简介]谢兵(1975—),男,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眼底病。

[通迅作者]蔡善君(1966—),男,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玻璃体视网膜病。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又称未成熟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 P ),是发生于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的视网膜血管异常发育和纤维增生的病变,是全世界范围内早产儿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

早期筛查和及时发现病变,发现病变后早期进行手术干预,可以有效避免早产儿致盲,挽救患儿视力。

我们对2006年以来进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的31例患儿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自2006年来,我院眼科对来我院就诊或临床会诊的早产儿共31例(62眼)进行ROP 筛查,其中男23例,女8例;单胞胎14例,双胞胎14例,三胞胎3例;出生时体重800~2250g ,平均体重(1525±252)g ;孕周27~36周,平均孕周(31.5±0.27)周;吸氧时间1~30d ,平均吸氧时间(15.5±0.32)天;ROP 筛查时矫正胎龄34~40周,平均矫正胎龄(37±0.28)周。

本组病例筛查纳入标准:①出生体重<2000g 或胎龄<34周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②出生体重虽≥2000g ,但病情危重曾经接受机械通气或持续气道正压辅助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 es-sure ,CPAP )、吸氧时间较长(≥3天)的新生儿,或合并全身性疾病,如新生儿窒息、肺支气管发育不良、呼吸窘迫综合症、高胆红素血症、高碳酸血症、颅内出血等,可适当扩大筛查范围。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渗出是怎么回事[001]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渗出是怎么回事[001]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渗出是怎么回事一、概念及病因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指出生时体重低于1500克或者是妊娠期不足32周的儿童发生的视网膜血管发育不良的疾病。

早产儿出生时视网膜血管尚未充分发育完善,外部光线和病理因素的刺激会对其产生不利影响,如遗传因素、光照、氧气浓度波动、感染等。

这些因素使得视网膜内的毛细血管产生不均匀增生,造成覆盖视网膜表面或者内凹面的新生血管形成,常常伴随渗出,甚至出现出血、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

二、症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最初无明显症状,但若病情发展可出现以下症状:1、视力模糊、暗视、干涩等视觉障碍;2、眼前有飞蚊、火花、黑点等视觉干扰;3、一侧或双眼出现突然的黑暗或视野缩小。

三、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分级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分为五个分期:1、第一期:视网膜血管发育迟缓,血管成分稀少,局部呈灰白色区域,视网膜无明显增厚、影响视线,但并不影响视功能。

2、第二期:视网膜呈现棕黑色灰化区,视网膜增厚。

3、第三期:新生血管开始生长,呈红色“牛银”形,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

4、第四期:新生血管形成呈镰状,向视网膜表面生长,使局部视网膜剥离。

5、第五期:新生血管向玻璃体内生长,形成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

四、治疗方法1、预防:提高孕妇营养状况;避免使用催产素、侧切手术等;稳定早产儿呼吸、循环、温度;控制光照、氧气使用时间和浓度;预防感染等。

2、内科治疗:控制早产儿呼吸、循环、酸碱平衡等生理指标;补充营养,补充口服维生素;补充血容量,纠正贫血等。

3、肿瘤治疗:激光光凝治疗,采用300dpi的功率、500毫秒的脉冲宽度和200μm的焦点强度,对于第二期到第四期的ROP有效;冷冻治疗,采用 -80℃的低温处理,疗效优于激光光凝;药物治疗,通过药物注射、眼内控制缓慢释放等方式,使新生血管收缩、消退。

五、注意事项1、孕前孕期保健:早期孕妇应保证充足的(如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供应,甚至可以从计划怀孕之前开始补充一些有益于视力发育所需的微量营养素。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ae<3 ek ) w o w r ra d i entld pr eti h hr opt fXnin eia u iri ,a e ek,te g 4 w e s h eet t n n oa eat n n te ti h si o ix g m dc n e t f r2 w es h ee a m d l a a l rs y t
停、 感染 、 血 、 输 酸中毒是 R P O 发生 的主要危 险因素 。
【 关键 词】 早产儿视 网膜病变 ; 发病率 ; 危险因素
T erlvn atr n ls frt o ah fp e tr y Z A e A in一 , T eti l t optlfXnin h e a t co s ayi o ei p tyo rmau i H NGK ,C O Xa . h r a i e h si i a g e f a s n t hdf ad i ao x
发病率 为 1 .4 4/ 6 ) 2 中 R PI 2 例 , 14 %( 2 37 。4 例 O 期 1 Ⅱ期 1 例 , 4 Ⅲ期 6 , 例 Ⅳ期 1 例。激光手术 9例( .5 。对 3 7 24 %) 6 例早产儿 相关因素分析提示 , 感染 、 贫血 、 窒息 、 吸氧时间 > 、 7d 吸氧浓度 > 0 、 4 % 代谢性酸中毒 、 胎龄 、 呼吸暂停 、 输血与 R P的发 生有 相关 O
Me ia n v ri d c l U ie s y,Xi t n—xa g 4 3 0 i n 5 0 3,Ch n ia
【 bt c】 0 jcv T uyh c ec dreat s c r ori pt e a ryMe os F mSp m e A s at r b t e o t ei i ne n l nyrkf ts fen a y f r ti . t d r et br ei sd t nd a ev l i a o to h op m u t h o 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原因
眼球壁的最内层为视网膜,早产儿的视网膜血管容易出现脱离的病变,好发生于早产儿、低体重儿和有吸氧史的新生儿,导致早产儿失明,足月出生的新生儿或在38周后出生的,眼睛内各种结构已基本发育成熟,所以视网膜发生病变的机率减少,但早产儿则不然,那么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原因有哪些呢?
吸氧是导致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原因之一,因为其身体发育不完善,缺氧、低氧时,血管会像藤蔓一样向四周生长,当外界给予充足的氧气时,血管生长就会停止,一旦停氧,视网膜血管则过度增生,导致视网膜增殖性病变而失明。

并不是所有吸氧的早产儿都会发生眼底病变,有的在早期还是可以自愈。

发生病变的早产儿往往是因为给氧标准掌握不好,氧气浓度过高、时间过长才会诱发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一般分为五期:
第1、2期为观察期
早产儿视网膜血管尚未发育成熟,在某种因素的影响下如吸氧,变会导致视网膜周边血管会停止生长,视网膜中形成一条分界线,随着病情发展,分界线变宽、变厚,终止动脉、静脉迂曲扩张,该期有部分早产儿可自行消退,也有部分会
进入第3期。

第3期是最佳的治疗时期
第3期时间很短,也是治疗的最佳时期,在此时期内使用进行治疗,预防新生血管形成,效果都会比较明显,有20%-25%的早产儿病情继续发展,进入第4、5期。

第4、5期
视网膜新生血管有机化膜形成,视网膜脱离或严重者视网膜全部脱离,整个玻璃体充满白色机化组织,直达晶状体后,形成"白瞳",导致失明,这个只能通过手术的方法做玻璃体切割或巩膜环扎,做手术后的部分早产儿维持一定视力,但效果较差。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每个父母都不希望发生的,但有时太多的因素没有预料时就会发生这样的病变,这样会影响小儿以后的一生,所以积极预防早产儿的出现对一个家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和宝宝的一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