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时抗原修复方法的选择_张富军

合集下载

几种抗原修复方法研究

几种抗原修复方法研究

几种抗原修复方法研究
王晋芬;田相义;丛娟;殷卫东;张景文;龚方纯
【期刊名称】《诊断病理学杂志》
【年(卷),期】1997(4)1
【摘要】由于常规福尔马林固定和石蜡包理过程造成的抗原封闭与结构改变,限制了一些抗体在免疫组织化学中的应用。

为了恢复组织的抗原性,提高免疫组织化学的检测阳性率,我们应用高压锅,微波炉和胰蛋白酶分别对石蜡切片进行处理。

结果显示,一些抗体过去只能用于冰冻切片,经前处理后可用于石蜡切片,一些抗体的敏感性增强,经高压锅处理的免疫染色重复性较微波炉处理得好,个别抗体适用于酶消化。

总之,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过程中应根据抗原抗体的特性选用适当的前处理方法。

【总页数】2页(P34-35)
【关键词】抗原修复;抗体;免疫组化
【作者】王晋芬;田相义;丛娟;殷卫东;张景文;龚方纯
【作者单位】山西省肿瘤医院;山西省卫生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92-33
【相关文献】
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抗原修复方法的比较研究 [J], 杜宇;赵莹;李寒松
2.鼻咽癌组织潜伏膜蛋白1不同抗原修复方法的比较研究 [J], 权莉;张锦波;李华仁
3.几种修复P53蛋白抗原免疫组化方法的比较 [J], 高亚兵
4.不同热修复抗原方法与胰腺导管腺癌分子标记物CD105免疫组化方法的研究[J], 廖德贵;周春辉;缪秋玲
5.真空负压、微波辐射和电炉三种不同处理方法对抗原修复的比较研究 [J], 蔡俊杰;邱红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免疫组化中抗原修复方法及修复液的比较

免疫组化中抗原修复方法及修复液的比较

免疫组化中抗原修复方法及修复液的比较邹亮【摘要】目的本实验通过比较几种常用的抗原修复技术在免疫组化中的效果,寻求一种简洁、方便、实用的抗原修复方法.方法分别选取10种细胞核及细胞浆或膜标记的抗体,对理论上阳性的组织进行标记,对每种抗体均分别采用不修复,PH6.0柠檬酸煮沸,PH6.0柠檬酸高温高压修复,PH9.0EDTA煮沸,PH9.0EDTA高温高压修复.结果本实验的20种抗体均标记理论上为阳性的组织,不修复的有16种抗体阴性,水煮热修复与高压热修复的修复效果并无明显差别.抗原修复液中高PH值(9.0)时的染色结果明显好于相同修复方式的低PH值(6.0).结论免疫组化质量与是否进行抗原有关,但与抗原修复方法无关;抗原修复液PH值影响免疫组化质量,掌握抗体最佳的修复液能提高免疫组化结果的阳性率、染色强度,稳定性及准确性.【期刊名称】《健康研究》【年(卷),期】2013(033)003【总页数】3页(P176-178)【关键词】免疫组化;抗原修复;PH【作者】邹亮【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浙江,杭州,31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65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具有特异性、灵敏性、简洁性等优点,还能够将形态和功能结合,定性、定位和定量相结合,因此,在半个多世纪以来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广泛应用于病理诊断,尤其是在肿瘤诊断中不可缺少。

其原理是用已知抗体去检测未知抗原,而抗原在组织固定过程中因蛋白质的氨基与醛基交联成羧基,使部分蛋白抗原决定族被封闭,因此,在免疫组化染色前,必须进行抗原修复,打开其封闭状态使其充分暴露,才能与抗体充分结合,故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中抗原的暴露修复是至关重要的[1]。

自1991年加热抗原修复报道后,免疫组化工作者对抗原修复方法及修复液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并对其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归纳起来影响抗原修复的因素主要有两种,一是抗原修复的温度,二是抗原修复的PH值。

本文对常用的两种修复液及最常用的两种修复方式进行比较分析。

核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时抗原修复方法的选择_张富军

核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时抗原修复方法的选择_张富军

第31卷第2期2010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J our nal of Xi πan J iaot ong U niversity (Medical Scie nces )V ol.31No.2Mar.2010◇技术方法◇核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时抗原修复方法的选择张富军,任 娟,王飞苗,吕社民,李冬民(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系,陕西西安 710061)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抗原修复法对DA.1U 大鼠肝组织内核受体检测结果的影响。

方法 应用微波修复法、高压修复法、酶修复法和高压加酶修复法对DA.1U 大鼠肝组织切片进行修复,然后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结果 DA.1U 大鼠肝组织内核受体L XR 2α、L XR 2β、PPAR 2γ和FXR 经高压抗原修复后,染色阳性强度较其他修复方法明显增强,而且定位较佳。

结论 在核受体免疫组化染色中高压抗原修复法染色效果优于其他抗原修复法。

关键词:核受体;免疫组织化学;抗原修复中图分类号:R329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8259(2010)022*******Selection of antigen retrieval methods in immunohistochemicalstaining of nuclear receptorsZHAN G Fu 2jun ,REN J uan ,WAN G Fei 2miao ,L ΒShe 2min ,L I Dong 2min(Depart ment of Genetics and Molecular Biology ,Medical School ofXi π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 πan 71006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 he eff ects of diff ere nt met hods of antige n ret rieval on t he results ofimmunohist ochemical staining of nuclear recep t ors.Methods A ntige ns were ret rieved by using microwave oven ,aut oclave ,e nzyme and aut oclave plus e nzyme ,respectively ,in liver sections f rom DA.1U rats ,f ollowed by immunohist ochemical staining.Results Af ter a ntige n ret rieval wit h aut oclave ,t he p ositive staining inte nsity ofnuclear recep t ors L XR 2α,L XR 2β,PPAR 2γa nd F XR in t he liver sections f rom DA.1U rats was enhanced obviously ,a nd t he location of nuclear recep t ors was better by using t his met hod t han t he ot hers.Conclusion In t heimmunohist ochemical staining of nuclear recep t ors ,using aut oclave t o ret rieve a ntige ns is t he best met hod.KE Y WOR DS :nuclear recep t or ;immunohist oche mical staining ;a ntige n ret rieval收稿日期:2009202224 修回日期:200920322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400249,30571725,30630058);陕西省国际合作项目(No.20072kw 206);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04C256)Supported by t 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30400249,30571725,and 30630058),Interna 2tional Cooperation Foundation of Shaanxi Province (No.20072kw 206)and t 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Shaanxi Province (No.2004C256).通讯作者:李冬民.E 2mail :lidongm @ 作者简介:张富军(19632),男(汉族),实验师.E 2mail :zfj @ 核受体在生物体内广泛分布,与配体结合后活化,调控基因的表达,在机体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等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抗原修复方法及注意事项

抗原修复方法及注意事项

柠檬酸缓冲液高温高压抗原修复法(强烈推荐)1.适用范围:适合于大量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切片的抗原修复,其效果优于微波修复法和直接煮沸修复法,使得免疫组化结果更加可靠2.仪器设备:市售不锈钢家用压力锅,大小尺寸可根据需要而定(内径18cm为好);1000-1500W电炉一台;不锈钢或耐高温塑料切片架。

3.所需试剂:0.01M柠檬酸型缓冲液,pH=6.0±0.14.操作步骤:(1)常规组织切片经二甲苯脱蜡、梯度酒精水化后,浸泡于蒸馏水中待用。

(2)取一定量pH=6.0柠檬酸盐缓冲液(800-1500ml)于压力锅中,大火加热直至沸腾;将脱蜡水化后的组织切片置于不锈钢或耐高温塑料切片架上,放入已沸腾的缓冲液中。

盖上锅盖,扣上压力阀,继续加热至喷汽,从喷汽开始计时,1-2分钟后,压力锅离开热源,冷却至室温(稍冷后,可在自来水笼头下加速冷却),取出玻片,先用蒸馏水冲洗两次,之后用PBS(pH=7.2-7.4)冲洗两次,每次3分钟(2×3')。

(3)按有关试剂盒的操作步骤执行。

5.注意事项:(1)加热时间长短的控制很重要,从组织切片放入缓冲液到高压锅离开火源的总时间控制在5-8分钟为好,时间过长可能会使染色背景加深。

(2)必须使用不锈钢或耐高温塑料切片架,不能使用铜架,以防缓冲液pH值增高而导致掉片。

(3)高压锅离开火源后必须等缓冲液冷切后,才能把切片取出。

(4)为防止组织脱落,玻片必须经清洁处理后,涂覆Poly-L-Lysine((5)缓冲液的量必须保证所有切片都能浸泡到,用过的柠檬酸缓冲液不能反复使用。

EDTA 抗原热修复法1. 适用范围:适用于部分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切片的抗原修复。

2. 仪器设备:电磁炉、不锈钢锅和耐高温塑料染色架。

3. 所需试剂:EDTA抗原修复液,pH9 .04. 操作步骤:(1)抗原修复液的配制:根据所需工作液的量,取迈新公司产品MVS-0098适量,按1:50 的比例稀释。

一种新的抗原修复方法的应用

一种新的抗原修复方法的应用

一种新的抗原修复方法的应用张富军;侯卫坤;韩燕;宁启兰;王淑红;吕社民【期刊名称】《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年(卷),期】2010(026)003【摘要】@@ 在用多聚甲醛固定组织时,常在组织中的氨基酸残基的分子间或分子内形成醛键,从而使得一些抗原决定簇封闭起来,在免疫组织化学过程中需要进行抗原修复,使被封闭的抗原决定簇重新暴露而容易被检测到[1-3].因此,抗原修复是免疫组化中非常重要的步骤.常用的抗原修复方法有高压修复、微波修复、胰酶修复、胃蛋白酶修复、透明质酸酶修复、蛋白酶K修复以及复合酶修复等.一般认为修复能力由强到弱依次是:高温高压法>高温煮沸法>微波法>超声法>酶消化法[4].对于某些特定的抗原,加热修复法并不是最理想的修复方法[5].尿素作为一种蛋白质的变性剂,可以打断分子间的化学键,从而暴露抗原决定簇.【总页数】2页(P375-376)【作者】张富军;侯卫坤;韩燕;宁启兰;王淑红;吕社民【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系,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系,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系,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系,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系,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系,西安,71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6-33【相关文献】1.在OpenGL中一种新的拾取方法及其应用--基于对象缓冲区的选择拾取方法 [J], 王亚平;余柯;罗堃2.一种新的油层定量分析方法——贴近度分析方法——及其应用探讨 [J], 鲍云杰;刘方;陈玉斌3.一种新的决策分析方法——VFT的原理、方法与应用 [J], 程静;于越华;张合勇4.一种新的剩余油研究方法在南泥湾油田新窑区的应用 [J], 李新5.一种新的应用方法──可拓方法 [J], 陈薇;苏时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免疫组化抗原修复方法

免疫组化抗原修复方法

免疫组化抗原修复方法嘿,咱今儿就来聊聊免疫组化抗原修复方法。

这可真是个相当重要的事儿呢!你想想看啊,免疫组化就像是一场探寻细胞秘密的奇妙之旅。

而抗原修复呢,那就是打开这神秘大门的关键钥匙呀!就好比你要进一个宝库,得先找到那把对的钥匙才行。

目前常见的抗原修复方法有热修复和酶修复。

先说热修复吧,这就像是给细胞来了一场“热浴”。

通过加热,让那些隐藏起来的抗原能重新现身,是不是很神奇?就好像原本躲起来的小精灵,被这股热气给召唤出来了。

热修复又分高压热修复和微波热修复呢。

高压热修复就像是给抗原来了个强力冲击,一下子把它们给震出来了;微波热修复呢,则像是温柔地烘烤,慢慢地让抗原现身。

酶修复呢,就像是请了一群小助手来帮忙。

这些酶会去找到那些被藏起来的抗原,然后把它们解放出来。

不同的酶有着不同的本领,就跟我们人一样,各有所长嘛。

那在实际操作中该怎么选呢?这可得好好琢磨琢磨。

要是你的样本比较特殊,那可得小心选择,不然选错了方法,那不就像走岔了路一样,找不到正确的方向啦?而且在进行抗原修复的时候,可得注意各种细节哦。

温度啦、时间啦,都得把握好,不然就可能达不到最好的效果。

这就跟做饭似的,火候和时间掌握不好,做出来的菜味道可就差远啦。

还有啊,在做抗原修复之前,一定要把样本处理好呀。

这就像是给房子打地基,地基不牢,房子可就不稳啦。

处理样本的时候要细心再细心,可别马马虎虎的。

你说,这免疫组化抗原修复方法是不是很有意思?它就像是一个魔法,能让我们看到细胞里那些隐藏的秘密。

咱可得好好研究研究,把这个魔法运用得炉火纯青呀!这样才能在免疫组化的世界里畅游无阻,发现更多的奥秘呢!所以啊,一定要重视抗原修复方法,可别小瞧了它哟!这可是关乎我们能不能顺利探索细胞世界的重要一步呢!。

免疫组织化学及HE染色实验步骤

免疫组织化学及HE染色实验步骤

免疫组织化学及HE染色实验步骤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简称IHC)是一种用于检测组织切片中特定蛋白质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特异性抗体识别目标蛋白质并将其可视化。

本文将介绍IHC实验的基本步骤和HE染色实验的步骤。

IHC实验步骤:1.组织切片制备:从取材到固定、包埋和切片,保证组织样本的质量和完整性。

2.抗原修复:将组织切片放入含有钠胼胝土缓冲液或其它抗原修复液中进行抗原修复。

可以选择使用高温或酶解等方法。

3.阻断非特异性结合:将组织切片浸泡在阻断液中,如BSA、牛血清蛋白等,以防止抗体与非特异性的蛋白质结合。

4.一抗孵育:将含有一抗的抗体溶液滴在组织切片上,孵育一段时间,使一抗与目标蛋白质发生特异性结合。

5.二抗孵育:选择与一抗宿主不同的二抗标记物,如荧光素、过氧化物酶等,将含有二抗的溶液滴在组织切片上进行孵育。

6.吸附剂清洗:将组织切片用洗涤缓冲液洗去未与标记物结合的二抗。

7.标记物检测:根据所选择的标记物,可以进行荧光显微镜观察、酶反应等,将目标蛋白质可视化。

8.盖片封装:将组织切片用适当的缓冲液封装至玻璃盖片上。

HE染色实验步骤:1.组织切片制备:从取材到固定、包埋和切片,保证组织样本的质量和完整性。

2.脱蜡:将组织切片放入甲醇中脱去石蜡包埋。

3. 染剂处理:将组织切片依次浸泡在嗜铬酸钾溶液中,漂洗后浸泡在碱性染剂中,如伊红(Eosin)染料。

4. 酸性染剂处理:将组织切片浸泡在酸性染剂中,如苏木红(Hematoxylin)染料。

5.脱染:将组织切片用酒精和醋酸溶液进行脱染。

6.脱水:将组织切片依次浸泡在酒精梯度中,脱去水分。

7.透明化:将组织切片逐渐浸泡在透明剂中,如苯酚乙醇、二甲苯等,使组织切片透明。

8.盖片封装:将组织切片用适当的透明剂封装至玻璃盖片上。

以上是免疫组织化学和HE染色实验的基本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标记和可视化组织切片中的特定蛋白质,进而获得研究和诊断所需的信息。

免疫组化中抗原修复的方法(一)

免疫组化中抗原修复的方法(一)

免疫组化中抗原修复的方法(一)免疫组化中抗原修复1. 引言在免疫组化实验中,抗原修复是一项重要的步骤。

由于组织样本中的抗原可能会被固定、石化或脱变,导致免疫染色的效果不佳。

因此,进行抗原修复可以提高抗体与抗原的结合率,增强信号的强度和特异性。

2. 抗原修复的方法热原修复法热原修复法是最常用的抗原修复方法之一。

具体步骤如下:•将切片置于含有缓冲液的载玻片上;•将载玻片放置在加热板上,设定适当的温度和时间,通常为95°C,15-20分钟;•等待切片冷却至室温,继续下一步的处理。

酶解原修复法酶解原修复法适用于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当形状石化的抗原需要修复时。

具体步骤如下:•将切片置于含有酶解液的载玻片上;•将载玻片放置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酶解,通常为37°C,30分钟;•冷却切片至室温,然后进行下一步处理。

酸性原修复法酸性原修复法主要用于修复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中的抗原。

具体步骤如下:•将切片浸泡在含有酸性溶液的容器中,通常使用的酸性溶液;•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进行酸解,通常为95°C,30分钟;•将切片冷却至室温,并进行下一步处理。

高压原修复法高压原修复法是相对较新的抗原修复方法,它利用高压力来提高修复效果。

具体步骤如下:•将切片置于含有修复液的载玻片上;•将载玻片放置在高压原修复设备中,设定适当的压力和时间;•冷却切片至室温,并进行后续处理。

3. 结论抗原修复在免疫组化实验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修复被固定、石化或脱变的抗原,提高抗体与抗原的结合率,增强信号的强度和特异性。

常用的抗原修复方法包括热原修复法、酶解原修复法、酸性原修复法和高压原修复法。

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抗原修复,可以提高免疫组化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上就是本文对免疫组化中抗原修复的相关方法进行的详细介绍。

希望对读者在免疫组化实验中的抗原修复环节有所帮助。

4. 热原修复法的原理和优缺点原理热原修复法是利用高温对抗原进行恢复性变性处理,使其重回天然的结构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1卷第2期2010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J our nal of Xi πan J iaot ong U niversity (Medical Scie nces )V ol.31No.2Mar.2010◇技术方法◇核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时抗原修复方法的选择张富军,任 娟,王飞苗,吕社民,李冬民(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系,陕西西安 710061)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抗原修复法对DA.1U 大鼠肝组织内核受体检测结果的影响。

方法 应用微波修复法、高压修复法、酶修复法和高压加酶修复法对DA.1U 大鼠肝组织切片进行修复,然后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结果 DA.1U 大鼠肝组织内核受体L XR 2α、L XR 2β、PPAR 2γ和FXR 经高压抗原修复后,染色阳性强度较其他修复方法明显增强,而且定位较佳。

结论 在核受体免疫组化染色中高压抗原修复法染色效果优于其他抗原修复法。

关键词:核受体;免疫组织化学;抗原修复中图分类号:R329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8259(2010)022*******Selection of antigen retrieval methods in immunohistochemicalstaining of nuclear receptorsZHAN G Fu 2jun ,REN J uan ,WAN G Fei 2miao ,L ΒShe 2min ,L I Dong 2min(Depart ment of Genetics and Molecular Biology ,Medical School ofXi π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 πan 71006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 he eff ects of diff ere nt met hods of antige n ret rieval on t he results ofimmunohist ochemical staining of nuclear recep t ors.Methods A ntige ns were ret rieved by using microwave oven ,aut oclave ,e nzyme and aut oclave plus e nzyme ,respectively ,in liver sections f rom DA.1U rats ,f ollowed by immunohist ochemical staining.Results Af ter a ntige n ret rieval wit h aut oclave ,t he p ositive staining inte nsity ofnuclear recep t ors L XR 2α,L XR 2β,PPAR 2γa nd F XR in t he liver sections f rom DA.1U rats was enhanced obviously ,a nd t he location of nuclear recep t ors was better by using t his met hod t han t he ot hers.Conclusion In t heimmunohist ochemical staining of nuclear recep t ors ,using aut oclave t o ret rieve a ntige ns is t he best met hod.KE Y WOR DS :nuclear recep t or ;immunohist oche mical staining ;a ntige n ret rieval收稿日期:2009202224 修回日期:200920322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400249,30571725,30630058);陕西省国际合作项目(No.20072kw 206);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04C256)Supported by t 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30400249,30571725,and 30630058),Interna 2tional Cooperation Foundation of Shaanxi Province (No.20072kw 206)and t 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Shaanxi Province (No.2004C256).通讯作者:李冬民.E 2mail :lidongm @ 作者简介:张富军(19632),男(汉族),实验师.E 2mail :zfj @ 核受体在生物体内广泛分布,与配体结合后活化,调控基因的表达,在机体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等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核受体L XR 2α、L XR 2β、PPAR 2γ和FXR 在糖、脂代谢调控中起重要的作用,参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是根据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用标记的特异抗体对组织细胞内抗原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研究。

甲醛溶液固定导致许多抗原决定簇被掩盖,不能与抗体很好结合。

核受体位于核内,镜下观察染色结果时,若隐若现,抗原表达不均匀。

为了解决该问题,使抗原决定簇能很好的暴露出来,我们采取了微波修复法、高压热修复法和酶修复法等。

抗原修复方法对DA.1U 大鼠肝组织切片进行修复;比较分析不同抗原修复法对DA.1U 大鼠肝组织内核受体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与试剂 Olymp us DP71图像分析仪。

L XR 2α、L XR 2β、PPAR 2γ和FXR 抗体购自Abcam 公司;免疫组化(SP 法)试剂盒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2 组织材料 病理切片来自DA.1U 大鼠糖尿病模型肝组织,经40g/L 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5μm 厚,每个蜡块各切5片。

1.3 抗原修复 组织切片常规脱蜡至水,3%(体积分数)H 2O 2灭活内源性过氧化物酶,0.02mol/L2期张富军,任 娟,王飞苗,等.核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时抗原修复方法的选择PBS 冲洗后抗原修复。

1.3.1 微波修复法 将切片插入塑料切片架,放置于盛有150mL 0.01mol/L 柠檬酸盐缓冲液(p H 6.0)的容器中,置微波炉内加热1min 40s ,使缓冲液温度保持于82℃以上。

取出切片架,室温放置3min ,然后将切片架置于凉水中冷却15min 。

1.3.2 高压修复法 将切片插入金属架,放置于盛有400mL 0.01mol/L 柠檬酸盐缓冲液(p H 6.0)的烧杯中,将烧杯放入高压锅内,盖锅、压阀。

待煮沸喷气后,计时2~3min ,然后将压力锅端离电炉,自然冷却20min 后取出切片。

1.3.3 酶修复法 将复合消化液滴加于切片组织上并完全覆盖,将切片放入湿盒内,37℃温箱中消化10min 。

1.3.4 高压加酶修复法 按上述方法高压修复后取出切片,蒸馏水冲洗,PBS 洗2min ×3次后,将复合消化酶滴加于切片组织上并完全覆盖,将切片放入湿盒内,37℃温箱中消化3min 。

1.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经上述步骤处理后的切片均用PBS 冲洗3次,各5min ;滴加正常动物血清封闭液,室温放置20min ,甩去多余液体;每张切片滴加Ⅰ抗30μL ,4℃过夜,次日37℃复温45min ,PBS 冲洗2min ×3次;每张切片滴加生物素标记Ⅱ抗30μL ,37℃20min ,PBS 冲洗5min ×3次;滴加链酶亲和素2过氧化物酶复合物,37℃20min ,PBS 冲洗5min ×3次;DAB 2H 2O 2显色,在显微镜下控制染色程度,自来水冲洗10min ;苏木素复染。

以PBS 替代Ⅰ抗作为阴性对照。

2 结 果核受体L XR 2α、L XR 2β、PPAR 2γ和FXR 均表达于核内,以核内出现棕黄色或棕色颗粒为阳性。

对4种核受体抗原采用4种抗原修复方法,以PPAR 2γ为例说明(图1):①阴性对照,未见特异性免疫染色,肝细胞核均被苏木素染为蓝色;②不修复,可见肝细胞核均为蓝色,未见棕色颗粒;③微波修复,在少数肝细胞质中出现棕色颗粒,核仍为蓝色,定位不准确;④酶修复,采用复合消化液修复肝组织后,细胞核未被染色;⑤高压修复,该法修复肝组织切片后,染色强度明显强于其他修复法,而且背景清晰;⑥高压加酶修复,通过该法修复后,肝组织染色强度强,但是组织碎裂,且背景深。

L XR 2β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见图2。

图1 不同抗原修复方法对核受体PPAR 2γ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影响Fig.1Effect of different antigen retrieval methods on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of nuclear receptorPPAR 2γ(SP ,×400)A :阴性对照;B :不修复;C :微波修复;D :酶修复;E :高压修复;F :高压加酶修复。

352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第31卷图2 高压修复法对核受体L XR2β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影响Fig.2Effect of antigen retrieval by autoclave on immuno2 histochemical staining of nuclear receptor L XR2β(SP,×400) A:不修复;B:高压修复。

3 讨 论甲醛固定时,蛋白质的自由氨基与醛基形成羧甲基,或蛋白质氨基酸残基在分子内或分子间形成醛键,使得蛋白质抗原决定簇部分被封闭,无法表达出来,影响免疫组化的结果[1]。

抗原决定簇是否充分暴露,是决定免疫组化结果的关键因素。

为了更好地暴露抗原,目前世界公认的方法就是进行抗原修复。

抗原修复方法主要包括热修复和酶修复。

高温抗原修复方法机理复杂,高压可使交联断裂或折叠的肽链解开,从而暴露抗原决定簇[2];微波场内离子或极性分子直接碰撞,使扭曲、折叠的异常结构恢复正常[3]。

热修复法比较稳定,因高压修复法避免了外界环境对温度的影响,在染色强度和重复性方面优于微波修复法[4]。

酶修复法则是通过溶解抗原表面的变性蛋白使之暴露,但是酶消化时间因组织不同而异,不易控制,结果不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